第一篇:政治学 2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是()
A.国家政权 B.阶级关系 C.政治革命 D.政治运动 2.象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权力机构是()A.国会 B.政府首脑
C.行政首长 D.国家元首
3.目前在英国政坛与工党轮流执政的另一个政党是()A.共产党 B.自由党 C.托利党 D.保守党
4.“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表明了国家的(A.职能 B.本质 C.作用 D.地位 5.对政党进行左翼、中间和右翼分类的标准是()A.政党的阶级属性 B.政党的意识形态倾向 C.政党是否掌握权力 D.政党是否合法 6.公布法律的权力通常属于这个国家的()
A.国家元首 B.国会 C.政府 D.最高法院
7.实行议会君主制政体最典型的国家是()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8.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的政体形式是()A.苏维埃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巴黎公社制度 D.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9.日本国的政府首脑是()A.天皇 B.总理 C.首相 D.议长
10.政治权力诸特性中最具有根本意义的特性是()A.限度性 B.强制性 C.工具性 D.能动性 11.人们公认政治学学科的创始人是()
A.孟德斯鸠 B.西塞罗 C. 马基雅维利 D.亚里士多德 12.目前在美国政坛与民主党轮流执政的另一个政党是()
A.共产党 B.自由党 C.民族党 D.共和党 13.垄断资本家为维护私人占有制而采取的根本手段是()A.控制国家政权 B.缓和阶级对抗)
C.制定福利政策 D.加强经济剥削
14.当代西方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最典型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5.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是()
A.政治民主 B.政治革命 C.政治改革 D.政治法治 16.最早提出“政治文化”概念并进行初步研究的政治学者是()A.伊斯顿 B.阿尔蒙德 C.派伊 D.亨廷顿 17.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基础是()
A.共产党领导 B.无产阶级政权 C.统一战线 D.工农联盟 18.《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作者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达尔文 D.摩尔根 19.目前在英国政坛轮流执政的两大政党是()A.工党和自由党 B.自由党和保守党 C.保守党和新芬党 D.保守党和工党
20.洛克是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主要著作有()
A.《共和六论》 B.《政府论》 C.《君主论》 D.《论法的精神》 21.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最有影响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是()A.神权论 B.暴力论 C.契约论 D.有机体论 22.资产阶级通过与封建势力妥协而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23.促进政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政治革命和()A.政治宣传 B.政治改革 C.政治教育 D.政治妥协 24.国家最高行政权由委员会集体行使的制度称为()A.议会共和制 B.总统共和制 C.委员会制 D.苏维埃制 25.压力集团在议会中施加影响的主要活动方式是()A.投票 B.贿赂 C.诉讼 D.院外活动
26.政治文化的结构层次包括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和()。A.政治动机 B.政治情感 C.政治价值观 D.政治习俗 27.正式、有效和系统地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场所是()2
A.学校 B.家庭 C.传媒 D.社会
28.一个国家在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质上或象征性地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A.总理 B.总统 C.国家主席 D.国家元首 29.欧洲中世纪存在的主要国家类型是()A.奴隶制国家 B.封建贵族国家 C.资产阶级国家 D.神权国家 30.判断一个政党的本质最重要的依据是政党的()A.组织程度 B.时代特性 C.政治纲领 D.党员成分 31.我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A.地主占有制 B.国家占有制 C.自耕农占有制 D.领主占有制 32.在一般情况下,最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联合的国家结构形式是()。A.联邦制 B.邦联制 C.单一制 D.复合制 33.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民主制 B.民主集中制 C.集中制 D.分权制 34.首次提出“政治文化”一词的是()A.亚里斯多德 B.马克思 C.阿尔蒙德 D.伊斯顿 35.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产生的根源是()A.暴力 B.契约 C.神授 D.阶级矛盾 36.政治社会化过程的起点是()A.家庭 B.学校 C.传媒 D.社会 37.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是()A.统一战线 B.工农联盟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D.几个革命阶级的政治联盟 38.政治社团最基本的特征是()
A.组织形态相对松散 B.政治参与的有限性和针对性 C.共同的利益目标 D.非政治权力性和社会性 39.美国是典型的()
A.总统制政府 B.内阁制政府 C.委员会制政府 D.立宪君主制政体 40.世界上最早产生政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41.1956年,美国著名政治学者 在其《比较政治体系》一文中首先使用了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此后,政治文化这一概念被西方学者广泛采用。()A.阿尔蒙德 B.亨廷顿 C.伊斯顿 D.多伊奇
42.西方政治民主化,形成了一套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以____ _ ___为核心,体现出民主化的“现代化”特征。()
A.三权分立 B.代议制民主 C.制衡原则 D.政党政治 43.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特征总体上表现为()A.不平衡性 B.后发性 C.早发性 D.平衡性 44.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掌握政权的方式是()
A.制定政策 B.操纵议会 C.组织政府 D.操纵议会与组织政府 45.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是()
A.政体与国体之间完全无关 B.同一国体只有相同的政体 C.政体由国体决定为国体服务,但同一国体可以有不同的政体 D.政体与国体之间既有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不相适应的一面
46.民主概念来自于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民主实践,_____________根据统治者人数的多少将民主与少数人的统治区分开来。()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伊壁鸠鲁 D.伊斯顿 47.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基础是()
A.共产党的领导 B.工人阶级 C.工农联盟 D.农民阶级 48.博丹是是近代资产阶级主权理论的创始人,其主要著作有()A.《共和六论》 B.《政府论》 C.《君主论》 D.《论法的精神》 49.以政党的阶级属性和阶级基础为标准,可将其分为()A.激进党派和保守党派 B.执政党.和参政党 C.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 D.合法政党和非法政党 50.国家的权威根本上来自()A.领袖人物的威信 B.强制机关的力量 C.人民的信任与拥护 D.它的合法性 51.英国实行的是()
A.议会君主制 B.二元君主制 C.专制君主制 D.等级君主制 52.压力集团是指那些()
A.不具备政党条件,不准备取得政权,却又能给予政府以重大影响的团体 B.具备政党条件,但不准备取得政权的团体 C.不具备政党条件,但却积极争取政权的团体
D.具备政党条件,但不准备取得政权,却又希望给予政府重大影响的团体 53.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掌握政权的方式是()
A.制定政策 B.操纵议会 C.组织政府 D.操纵议会与组织政府 54.政治民主化道路充满渐进主义色彩类型的是()
A.英国类型 B.法国类型 C.美国类型 D.德国类型 55.“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 B.恩格斯 C.毛泽东 D.列宁 56.奴隶制国家的实质是()A.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 B.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 C.奴隶没有人身自由 D.统治权集中于一人 57.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A.人民代表大会 B.民族区域自治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各民主党派的联合体 58.亚里士多德把一人掌权的正常国家称为()A.君主国 B.贵族国 C.专制国
D.寡头国
59.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A.复合制 B.联邦制 C.邦联制
D.单一制
60.()是一个国家在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质上或象征性地居于首要地位。
A.总理 B.总统 C.国家主席 D.国家元首 61.国家最高行政权由委员会集体行使的制度称为()A.议会共和制 B.委员会制 C.总统共和制 D.苏维埃制 62.在我国,有权任免最高法院院长的国家机关是()5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D.国家主席
63.压力集团在议会中施加影响的主要活动方式是()A.投票 B.贿赂 C.诉讼 D.院外活动 64.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民主制 B.民主集中制 C.集中制 D.分权制 65.在一般情况下,最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联合的国家结构形式是()A.联邦制 B.邦联制 C.单一制 D.复合制 66.自行消亡的国家类型是()A.奴隶制国家 B.封建制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 67.提出“无为而治”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韩非 68.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后实行()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特别行政区制度
C.一般行政地方制度 D.经济特区制度 69、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A.孔子 B.韩非 C.庄子 D.荀子 70、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
A.权利主体的意志力 B.权力作用方式 C.政治力量大小 D.权力的格局 71、政治学家划分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力图界定公共权力的范围和社会自治以及个人自由的领域。在此方面,德国学者()的观点最具代表性。A.叔本华 B.黑格尔 C.康德 D.哈贝马斯 72、将城邦分为君主,贵族,共和政体的是()。A.布丹 B.柏拉图 C.西塞罗 D.亚里士多德 73、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A.政府体制 B.国家性质 C.三权分立制度 D.政党
74、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A.监督 B.选举 C.弹劾 D.罢免
75、社团组织的根本特征是()。A.劳动分工所致 B.同类相聚而成C.领袖人物组织形成 D.按阶级阶层划分而成 76、()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A.政治体系的输出方面 B.政治体系的输入方面 C.政治社会化 D.政治权力 77、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过程。A.现代化 B.民主化 C.法治化 D.法制化 78、()提供了全球化的物质基础。A.政府 B.国家 C.跨国公司 D.技术革命 79、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A.制度研究途径
B.权力研究途径 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 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80、权力主体行使权力靠影响与说服、诱导,权力客体服从是自愿的,二者相互依存。这属于权力作用模式中的()。
A.上下关系 B.非均衡关系 C.依赖的权力关系 D.平行关系 81、把国家分为民主主义,极端主义和权威主义是()。
A.依主权归属 B.依统治人数和服务对象 C.从共时性角度 D.从发展角度 82、将国家分为君主,贵族,民主三大政体所依的标准是()。
A.主权归属 B.统治人数和服务对象 C.政治权威合法性来源 D.共时性 83、系统的创立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学说的是()。A.亚里士多德 B.西塞罗 C.约翰.洛克 D.孟德斯鸠 84、1869年8月,德国创立了第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工人阶级政党,即德国()。
A.社会民主工党 B.社会工人党 C.共产党 D.共产主义者同盟
85、社会中的一些成员为了共同的集团利益而结合在一起,通过积极行动而达到共同目的的社会组织是()。
A.利益集团 B.压力集团 C.院外活动集团 D.政治性社团 86、对社会成员个体而言,政治社会化()。
A.是被动吸纳社会政治文化的过程 B.是有选择予以吸收的过程
C.并非再创造过程 D.与社会影响无大关系 87、保守—改良的发展道路,以()为典型。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88、经济制度效率概念是20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率先提出的。A.布坎南 B.萨谬尔森 C.凯恩斯 D.帕累托 89、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西塞罗
90、甲要求乙做某事,乙因受到甲的威胁,虽然不愿做但不得不去做。这属于典型的政治权力中的()。
A.操纵性权力 B.强制性权力 C.功利性权力 D.合法性权力 91、将国家分为君主,贵族,民主三大政体的是()。A.布丹 B.柏拉图 C.西塞罗 D.亚里士多德 92、资产阶级思想家划分国家机关的原则是()。
A.分工原则 B.议行合一原则 C.分权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93、欧美的保守党、自由党、民主党、共和党等都属于()政党。A.核心会议型 B.精英型 C.支部型 D.代表性
94、参加政党活动在资本主义国家多集中在()期间。A.游行 B.集会 C.公决 D.选举
95、为实现某种特殊利益而对政府施加政治影响和压力的团体是()。A.利益集团 B.压力集团 C.院外活动集团 D.政治性社团 96、意识形态最典型的自我更新方式是()。A.自下而上的变革 B.自上而下的变革
C.上下互动变革方式 D.中心——边缘方式
97、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是指公共领域里的(),它意味着人们之间的普遍合作。
A.政治稳定 B.政治一致 C.政治秩序 D.政治共识
98、把现代化分为内生型、应激型、混合型、传统型所依的标准是()。A.工业化 B.经济现代化
C.现代性与传统性的互动关系 D.固有制度变迁倾向
99、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展开。A.皇位继承 B.治民之术 C.统治术 D.治国之道 100、人们对“克里斯玛型”人物的服从主要由于()。A.官职 B.暴力 C.功利性奖励 D.人格因素
101、决定政府行为的性质和政府机构设置的是()。A.政体 B.国家结构形式 C.国体 D.国家机构
102、马克思主义认为()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A.专制君主 B.贵族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103、社会主义将()确定为其宪政规则。A.民主法治 B.三权分立 C.依法治国 D.议行合一 104、作为萌芽形态的选举制度产生于()社会。A.奴隶制 B.原始 C.封建 D.资本主义
105、美国的华裔美国公民联盟和种族平等大会,他们主要是争取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个人权利及种族的某些特殊利益,这种以发挥政治影响力为主要目的的政治社团是()。
A.政治利益型 B.经济利益型 C.群体利益型 D.公共利益型 106、统治政治文化与大众政治文化的关系是()。A.互不冲突 B.相互对立 C.对立统一 D.相互妥协
107、()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
A.布坎南 B.哈耶克 C.罗尔斯 D.亨廷顿
108、“用局部修缮行将灭亡的制度来反对用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说法属于()。
A.改良主义 B.政治改革 C.政治革命 D.政治改良
109、在现代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中,政治系统论得代表人物是()。A.戴维.伊斯顿 B.阿尔蒙德 C.卡尔.多伊奇 D.阿瑟.本利特
110、一个统治的合法性若来自自称的、同时也为他人相信的历代相传的神圣规则和权力,按照韦伯的划分这类统治属于()。A.卡里斯马型 B.传统型 C.法理型 D.权威型
111、将城邦分为君主,贵族,共和政体所依的标准是()。
A.主权归属 B.统治人数和服务对象 C.政治权威合法性来源 D.共时性 112、()在18世纪大革命时开始承认秘密投票。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意大利
113、将政党分为分权型和中央集权型所依标准是()。A.按理念的本质和角色来划分
B.按集权的程度划分 C.按政党对党员的控制能力来划分 D.按团结性来划分 114、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中的示威、法国1968年的“五月风暴”是利益集团影响政府的那种渠道()。
A.个人联系 B.政治代理人物 C.政党渠道 D.强制性接近115、下列关于动员参与和自动参与的观点错误的是()。A.动员参与和自动参与的理论界限在实践中是难以分辨的
B.动员参与和自动参与是相对的动态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区分动员参与和自动参与本身有很大的随意性
D.自动参与属于政治参与,而动员参与则不属于政治参与
116、按照阿尔蒙德的分类层次,政治体系的成员对公共政策的倾向模式,属于()。
A.体系文化 B.过程文化 C.政策文化 D.狭隘型文化 117、我国人代会制的优点和长处在于()。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C.它在制定其他各种制度中起决定作用
D.符合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符合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这一重要原则 118、发展中国家走上现代化之路是典型的()。A.应激型 B.渐进式 C.革命型 D.稳定型
二、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中,实行议会共和制政体的国家有()A.意大利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E.日本
2.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主义国家议会职权的是()A.委托立法权 B.立法权 C.违宪审查权 D.财政同意权 E.公布法律权 3.下列选项中,属于政治组织的有()A.政党 B.国家机关 C.工会 D.共青团 E.教会
4.以下表述中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是()A.政治是超自然超社会的神秘力量 B.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D.政治是一门科学和艺术
E.政治是施展谋略玩弄权术的行为 5.政治参与的主体有()
A.公民 B.政治社团 C.政党 D.非政府组织 E.民族国家
6.下列选项中,实行联邦制的国家有()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俄罗斯 E.德国
7.下列选项中,属于资本主义国家议会职权的是()
A.委托立法权 B.立法权 C.违宪审查权
D.财政同意权 E.公布法律权
8.下列选项中,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说法是()A.政党是超阶级的政治团体 B.阶级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
C.统治阶级政党总功能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
D.政党无所谓组织结构
E.任何政党都重视争取群众的支持
9.下列选项中,把政治理解为“权术”的思想家有()A.孔子 B.马基雅维里 D.孟子 E.俾斯麦
10.下列选项中,实行议会共和制政体的国家有()A.意大利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E.日本
11.下列资本主义国家中实行议会两院制的国家有()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E.德国
12.以下表述中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是()A.政治是超自然超社会的神秘力量 B.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D.政治是一门科学和艺术
E.政治是施展谋略玩弄权术的行为
13.西方封建国家和中国封建国家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国家结构方面 B.国家本质方面
C.权力结构方面
D.政治文化方面 E.社会主要矛盾方面 14.下列各项属于资本主义国家议会职权的有()
A.委任立法权 B.制定法律权 C.违宪审查权 D.财政同意权 E.公布法律权
15.下列各项中实行联邦制结构形式的国家有()
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俄罗斯 E.瑞士
C.韩非
16.西方国家法官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包括()
A.不可更换制 B.专职制 C.聘任制 D.高薪制 E.终身制
17.反映一个国家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的,可称之为()
A.国体 B.政体 C.国家机构
D.国家结构形式 E.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8.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国家是()A.阶级统治的工具 B.人类理性的产物 C.自由人联合体
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E.社会契约的产物
19.下列选项中,属于资本主义国家议会职权的是()A.委托立法权 B.立法权 C.违宪审查权 D.财政同意权 E.公布法律权
20.属于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权组织形式的有()A.巴黎公社制 B.苏维埃制 C.政治协商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 E.委员会制
21.国家职能按社会作用划分,可以分为()。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社会职能 E.有限职能
22.下列属于政治管理方式的有:()
A.政治领导 B.政治决策 C.政治统治 D.政治协调 E.政治沟通 23.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A.生产资料 B.物质财富 C.暴力 D.自然资源 E.有益的文化传统 24.政治权力的特性是()。
A.强制性 B.能动性 C.发展性 D.工具性 E.限度性
25.实行议会共和制政体的国家有()。A.意大利 B.德国 C.加拿大
D.英国
E.美国
26.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的领导包括()A.政治领导 B.财政领导 C.思想领导 D.组织领导 E.行政领导 27.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有()
A.家庭 B.学校 C.大众传媒 D.社会组织 E.宗教组织
28.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
A.能力素质 B.文化传统 C.理论和策略 D.身份资格 E.组织
29.政治参与的主体包括:()
A.公民 B.政党 C.政治社团 D.臣民 E.政府组织 3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认为()
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B.政治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C.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D.政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E.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31.公共权力的属性有()
A.公共性 B.普遍性 C.复杂性 D.组织性 E.32.实行总统共和制政体()
A.美国 B.墨西哥 C.委内瑞拉 D.阿根廷 E.意大利 33.政治参与的方式有()
A.政治投票 B.政治选举 C.政治结社 D.政治表达 E.游行示威 34.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包括()
A.家庭 B.学校 C.大众传媒 D.社会政治组织 E.14
权威性 宗教组织
35.国家职能按地域划分,可以分为()
A.对内职能 B.对外职能 C.统治职能 D.政治职能 E.社会职能 36.资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是()A.标榜“超阶级性” B.组织特征上的两极分化 C.政党活动只限于议会和政府内部
D.党内派系斗争合法化,奉行“合法反对”、“公平竞争”原则 E.围绕议会和选举开展活动
37.混合型的议会总统制的典型国家有()
A.法国 B.俄罗斯 C.波兰 D.美国 E.德国 38.政治参与的主体有()
A.国家 B.政党 C.政治社团 D.公民 E.非政府组织 39.实行二元君主制政体的国家有()
A.尼泊尔 B.摩洛哥 C.约旦 D.英国 E.沙特阿拉伯 40.下列哪些组织属于政治社团?()A.政党 B.国家机关 C.工会 D.共青团 E.教会
41.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的领导包括()A.政治领导 B.财政领导
C.思想领导 D.组织领导 E.行政领导
42.属于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权组织形式的有()A.巴黎公社制 B.苏维埃制 C.政治协商制
D.委员会制 E.人民代表大会制
43.三要素说认为国家是()三者的联合体。A.主权 B.领空 C.领土 D.领水 E.人口
44.立法机构的职权包括()
A.立法权 B.决定权 C.任免权
D.财政权 E.行政监督权
45.立宪君主政体可分为()。
A.联邦制 B.单一制
C.二元制 D.总统制 E.议会制
46.当前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有()
A.投票 B.选举 C.参加政治社团 D.主动接触 E.参与基层自治活动 48.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包括()
A.暴力 B.规范 C.说服 D.奖励 E.命令
49.按照政治社团的自主性程度划分,其包括()A.完全自主性政治社团 B.依附型政治社团 C.非法政治社团
D.合法政治社团
E.合作型政治社团
50.政府的基本有()
A.阶级性 B.公共性 C.权威性 D.有机组织性 E.特定的职能规定性
51、西方现代政治学研究方法主要有()等。A.政治沟通分析方法 B.心理研究方法
C.政治系统分析 D.社会学研究方法
52、合法性权力与性权力的关系是()。A.合法性权力来自于操纵性权力的一些技巧
B.合法性权力有利于运用操纵性权力
C.合法性权力与操纵性权力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D.合法性权力与操纵性权力可以结合使用
53、国家与氏族组织的根本性区别表现在()A.国家按地域划分居民;氏族以血缘关系划分
B.国家土地面积大于氏族;国家人口多于氏族 C.国家建立特殊暴力机关
D.国家是在氏族组织瓦解的基础上产生
54、当今世界,()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A.法国 B.中国 C.德国 D.日本
55、下列属于立法机关的职权的是()。A.审判权 B.监督权 C.立法权 D.财政权
56、按理念的本质和角色来划分,政党类型为()A.使命政党 B.掮客政党 C.一致政党 D.分散政党
57、以实践中操作标准界定社团有()
A.民间性 B.非盈利性 C.组织化程度 D.互益性 E.同类相聚性
5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政治文化反应的主要是民众的政治心理。B.意识形态是一种居统治地位的政治意识。C.政治心理是意识形态存在的基础 D.政治意识形态直接影响政治心里的形成
59、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A.暴力革命 B.军事战争 C.妥协 D.选举
60、亨廷顿认为要达到政治现代化的三个标准必须首先满足的两个前提是()A.决策的统一或政治权力的集中
B.法律规范的增加以及官僚制度的发展
C.国家适应能力增强,不断地推动社会的经济改革 D.国家有能力将新生的社会力量纳入制度之内 61、政治()。
A.总是处于总体冲突状态
B.更多呈现冲突与合作状态
C.不只是处于总体冲突状态 D.很少呈现冲突与合作状态 62、保持中央政府权威的正确途径有()。
A.中央命令在基层被变形执行 B.在规定期限内基层未能收到中央指令
C.合法性的定期的能量补充
D.日常政策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得到保证
63、除了国家的阶级本质之外,下列()因素影响着具体国家和历史发展阶段中具体政体的选择。
A.具体的历史条件 B.民族构成 C.政治力量的对比 D.经济生活方式 64、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体现了法治原则。A.司法独立
B.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65、“守夜人”的小政府阶段政府的职能主要是()。A.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安全 B.提供一些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 C.保卫国家不受侵犯
D.保护社会成员的人身安全 66、按集权的程度划分,政党类型为()
A.分权型政党 B.中央集权型政党 C.弱控制型政党 D.强控制型政党 67、从政治社团与政府或政党的关系上看,可把政治社团分为()A.竞争性政治社团 B.非自主性政治社团 C.阶级合作性政治社团 D.桥梁性政治社团 68、以下属于政治文化的有()。
A.政治思想 B.心理过程
C.政治规范 D.心理特征 69、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主要包括()。
A.普选制 B.议会制 C.政党制 D.三权分立原则 70、政治改革的根本原因在于()A.经济的发展
B.民众的要求 C.外部环境的压力 D.统治阶级的愿望 71、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政治存在于公共领域内,有公共领域就有政治
B.不同社会关系中,政治性的强弱不同
C.政治主要讲人与人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不平等的D.政治只存在于国家和政府事务中 72、政治权力的性质包括()。A.阶级性、强制性 B.扩张性、不均性 C.专业性、残酷性 D.自主性、排他性
73、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A.苏维埃政权形式 B.委员会政权形式
C.政治力量的对比 D.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74、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体系各不相同,法官和检察官的产生方式也有很大区别。它们的权力主要有()。
A.独立审判权 B.违宪审查权
C.政策制定权 D.立法权 75、一般说来,政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A.行政机构 B.国家元首
C.司法机构 D.立法机构 76、按政党对党员的控制能力来划分, 政党类型为()
A.分权型政党 B.中央集权型政党 C.弱控制型政党 D.强控制型政党 77、中国的经济改革导致者会结构重组,表现为()A.经济改革导致社会主体分化 B.改革促使社会结构分化 C.改革引起剧烈的利益分化
D.改革导致阶级分化
78、政治文化的形成是感性与理性、自发与自觉的统一,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其形成过程主要是潜移默化的过程
B.其内容不具备系统的理论形态
C.其发生作用基本以习惯、风俗等形式
D.其形成过程又被称为政治体系的内化过程 79、政治民主的基础有()。
A.经济基础 B.法制基础 C.文化基础 D.社会自治 80、关于社会主义民主说法正确的有()A.社会主义民主本质是人民民主专政
B.社会主义民主已经相当完善
C.社会主义民主反映在政治上就是人民参政议政的范围和深度都大大增加 D.社会主义民主反映在经济上就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
81、以政治系统的构成要件有()。
A.政府机构 B.政党、领导人 C.社团 D.公民 82、以下对政治权力理解正确的()。
A.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 B.政治权力要实现的主要是利益
C.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大小
D.政治权力包含权力主体、权利客体、目的性、强制力、权力作用方式、权力的大小以及权力的格局
83、国家政体可分为哪两类()。A.君主制 B.议会制 C.总统制 D.共和制 84、下列国家中采取两院制的有()。A.日本 B.中国 C.美国 D.英国
85、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主要功能是()。A.立法权 B.财政权 C.弹劾权 D.监督权 86、政党的作用有()
A.目标制定 B.利益表达 C.动员和社会化功能 D.精英的形成与遴选
87、利益集团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发展的深刻的社会、政治基础是(A.利益多元化是产生利益集团的根本原因
B.分权制衡的政治制度鼓励和便利了利益集团发展 C.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促使利益集团迅速扩张
D.以个人主义为特征的政治文化是利益集团产生的思想文化基础 88、政治文化的功能有()。
A.使特定政治体系得以存在和维持 B.影响政治制度模式 C.决定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
D.制约政治体系的变革与发展 89、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经典定义包括三重涵义()。A.民主是一种阶级统治
B.民主在于群众的广泛参政 C.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或国家形态 D.民主意味着公民的平等和参政的权利 90、在无产阶级民主建立之后,民主()A.就真正实现了
B.意味着“人民的权力”)
C.在实践中体现为有限多数原则
D.有限多数原则是靠制度和程序来保障的
91、古罗马时代人们对政治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对()的研究当中 A.法律 B.城邦 C.社会 D.国家
92、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权力观的说法正确的有()。A.否认权力与人类社会的共生性
B.权力的政治性出现于人类社会分裂为阶级以后 C.治权力的实质是阶级统治 D.政治权力的工具价值 93、17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以掌握立法权的人数的多少为标准,把政体分为()。
A.君主政体 B.共和政体 C.民主政体 D.寡头政体 94、议会监督权主要表现在()。
A.监督政党活动 B.批准对官吏的任命 C.监督政府的执法行为 D.制定、修改、废止法律
95、总统的主要作用()。
A.最高统治者 B.最高立法者 C.行政首脑 D.国防和外交政策的首脑 96、政党所进行的政治活动有()
A.推举候选人 B.竞选 C.组织政府 D.举办社交活动 97、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团发挥其作用的非常规方式有()A.合法示威抗议 B.政变 C.恐怖活动 D.司法诉讼 98、在成年阶段,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来实现。A.日常社会生活 B.大众传媒 C.政治实践 D.政治活动 99、亨廷顿认为政治现代化应包括的基本方面是()。A.权威的理性
B.政治现代化包含着政治功能专门化
C.政治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持续增强
D.政治现代化包含着全社会各阶层广泛的参与政治 100、西方多元主义民主存在着重大缺陷,主要表现在()
A.使政治不平等稳定化 B.扭曲公民意识 C.使公共议事日程不正常 D.存在严重的虚假情况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领主占有制 2.国体 3.压力集团 4.政治参与 5.国家结构形式 6.政治 7.亚里士多德 8.政治权力 9.国家结构形式 10.立宪君主制 11.政治民主 12.封建制国家 13.分权制衡原则 14.政治权力关系 15.政治社团 16.政党 17.利益集团 18.政治学 19.国体 20.政府 21.政治改革 22.社会契约论 23.政治文化 24.政体
25、国家
26、君主制
27、舆论监督
28、议会共和制
29、国家元首 30、政治监督
31、总统共和制
32、普遍选举
33、政治稳定
34、共和制
35、政党制度
36、国家要素说
37、国家元首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凡是以总统作为国家元首的国家就是总统制国家()2.孟德斯鸠所说的君主制度实际上是指君主立宪制度()3.国家政权问题实际上就是关于政治权力的安排和运行问题()4.法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5.两党制即只有两个政党相互竞争的一种政党制度()6.我国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机关是国务院()
7.英国保守党和工党是由托利党和辉格党演变而来的()8.具有“铁的纪律”是所有政党的基本特征()
9.政治参与的主体包括公民、政党、政治团体和非政府组织()10.社会契约论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曾起过进步作用()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哪些主要特征?
2.请举事例分析说明何为“虚位元首”和“实位元首”? 3.马克思主义划分国家政体类型的标准是什么? 4.简述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 5.在实行议会君主制政体的国家,政府与议会相互关系如何? 6.为保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在具体制度上是怎样设计的? 7.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有何不同? 8.比较现代国家公民与古希腊雅典城邦公民的区别。9.请举事例分析说明何为“虚位元首”和“实位元首”? 10.英美两国在政府与议会的关系方面有何区别? 11.简述西方国家三权分立政治制度 12.简要回答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特征。13.简述现代政党基本特征。
14.如何理解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联系与区别。15.简述国体与政体的辨证关系。16.如何理解政府职能的两重性
17.应如何全面理解政治权力。
18.什么是国家?怎样正确认识国家的起源? 19.简要阐述政府组织和运作的基本原则。20.简要阐述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特色。21.如何正确理解政治权力
22.简要分析“一院制”和“两院制”的优劣。
23.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社团具有哪些特点?其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政治? 24.简述封建制国家的特征 25.政党的政治功能有哪些?
26.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该如何转变。27.如何正确理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28.我国为什么实行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结构? 29.如何理解政治权力的合法性。30、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31、两党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2、为什么说在所有的政治组织和机构中,政党是最重要的社会化途径?
33、政治革命对社会政治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34、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什么?
35、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
36、政治心理有哪些表现形式?
37、政治改革的特征是什么?
38、试述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3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40、政治选举的意义是什么?
41、革命和改良的区别有哪些?
42、三次民主化浪潮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43、联邦制国家的特点是什么?
44、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5、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形成了哪几种发展模式?
46、科恩认为民主政治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 47.试述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48、专制君主制的特点是什么?
49、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何意义 50、政治稳定对政治发展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51、保守主义的基本思想要素有哪些?
52、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是什么?请详述之
六、论述题(共31分)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请论述我国政党制度基本特征及其与西方多党制的区别。(15分)
2.结合本课程的相关内容,请论述我国应该如何加强政治民主建设。(16分)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试论述国家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及其相互关系。(16分)4.政治参与是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但现实政治生活当中却有诸多因素制约了政治参与的有效进行,请结合课程相关内容分析制约政治参与的因素。(15分)
5.自1975年日本首相三木武夫首次以私人身份参拜靖国神社以后,几乎每一届日本新首相都在8月15日这天,不顾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而参拜供有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
请运用政治学有关原理评论这种现象。(16分)6.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基本确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应如何定位?请结合所学论述。(15分)
7.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政治发展道路,请你联系具体国家评析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三种基本模式。(15分)
8.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请你论述传统政治管理与现代政治管理的区别。(16分)
9.政治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请你联系我国实际论述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16分)
10.“绝对的权力导腐败致绝对的”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政治学公理,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约权力的腐败。(15分)
11.政治参与是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如果没有合理健全的政治参与制度,则会使政治参与的效力大减甚至产生负作用,基于此请你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16分)
12.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结构的变,人们从事政治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传统政治管理和现代政治管理的区别。(15分)
13.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实际论述为什么必须对政治权力进行制约?如何制 28
约?(16分)
1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请论述我国政党制度基本特征及其与西方多党制的区别。(15分
15.现代西方政党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请你结合本课程内容说明现代西方政党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15分)
16.结合本课程相关内容并联系实际,论述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及其途径。(16分)
17.论述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倡导的四种政府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中国政府改革的启示。(15分)
18.结合本课程相关知识,请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发展的基本观点。(16分)
19.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请你联系实际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进行领导。(15分)
20.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请你就目前中国的政治参与的现状给予评析。(16分)21.试述政府具有哪些特性? 22.试述政治社团具有哪些功能?
七、辨析题(每题5分)
1.凡是以总统为国家元首的国家就是总统制国家。2.社会契约论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曾起过进步作用。
3.在我国国家权力体系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审判权和监督权,它们之间是相互制衡的关系。
4.两党制即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中只有两个政党存在的一种政党制度。5.政治学即权力学说。
6.政府与国家是一种平行关系。7.多民族国家一定建立联邦制。
8.在我国,政治社团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9.政治民主即完全的自由,无需法制的约束。
10.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指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
11.政府职能的基本属性表现为它的阶级性。
12.国体相同,政体可能不同;国体不同,可能采取相似的政体。13.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社会成员在长期政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14.我国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独立的外交权。15.两党制指的是一个国家中只存在两个政党
八、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_奴隶__社会时期。
2、经验事实表明,_权力___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3、氏族社会形成和维持的基本纽带是社会成员之间的_血缘关系_。
4、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__单一制 和复合制。
5、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 议行合一。
6、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特定_阶级利益__的集中代表,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7、在西方,_市民社会_是伴随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衰落、自治城市的兴起、社会角色的日益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日趋多样化而逐步孕育生成的。
8、政治思想和_政治意识形态 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
9、政治秩序是用来描述政治生活的 有序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的概念。
10、中国古代的__大同世界,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等等都是人们所设想的各种不同形式的良好社会。
11、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_政治权力__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12、在韦伯看来,_合法性___就是促使人们服从某种命令的动机,故任何群体服从统治者命令的可能性主要依据统治系统的合法化程度。
13、国家的产生以_政府____的形成为组织标志。
14、根据元首、议会、政府三者的职权和关系状况,资产阶级共和制分为议会共和制和_总统_共和制两种基本类型。
15、人民主权_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16、英国实行议会制,上议院_议员不由竞选产生,因而不受政党活动的影响。
17、从社会方面来看,政治社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_社会利益___复杂化、多样化的结果。
18、儿童时期的政治社会化以服从和 直接模仿_ 为学习方式。
19、通过_夺取政权___来推动政治发展,是政治革命的最重要标志。20、_宽容而理性地妥协 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
21、直到_马克思主义 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22、为了实现政治服从,暴力_往往是后盾。
23、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_人民___,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24、单一制与联邦制区别为_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25、中国国家主席的职权有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权、任免权、外交权和__荣典权_。
26、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__参政党___。
27、中华全国总工会__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
28、保守主义是在深刻怀疑_理性主义__信念的时候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
29、_政治稳定_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30、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它对效率的强调则不局限于管理效率,同时还关注_制度本身____的效率。
31、马克思主义认为,__国家政权__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2、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_合法性_的唯一来源。
33、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_私有制_的产物。
34、__专制极权____政治构建于“一袋马铃薯”式的社会基础之上,在这种社会中,社会成员往往作为个体而不是作为一个组织化的社会来直面国家权威。
35、在_议行合一___体制下,立法机构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36、书面表达和电子信号虽然亦可用于公开投票,但它们通常是__秘密___投票所使用的技术方法。
37、在西方国家,大量的政治性利益集团都是为了追逐___经济利益__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38、__第三条道路__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39、间接民主或_代议制民主__,就是人民通过选举,选择代表行使国家统治权 32
力。
40、全球化的内容以_经济__领域为主,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51、韩非指出,政治就是_用权________,“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
52、政治合法性在效率上的体现又称为_政绩合法性___________,它根源于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目的。
53、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_军人集团__________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54、_专制君主制_____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55、现代政府职能最为显著的发展趋势是政治统治的色彩淡化,社会管理职能___泛化和深化。
56、政党的产生是现代_议会民主________政治发展的产物。
57、___游行示威_________在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政治请愿的重要方式,但具体的实施细则各国有所不同,并须承担相应义务。
58、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_政治文化_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59、民主化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_建立现代民主制度___,明确公民自由权利,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重角度,为之设立保护屏障。60、善治组织的产生不是来自于授权,而是来自于_协商__。
第二篇:比较政治学
比较中国古今行政监察制度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我国更全面的融入全球化进程和世界市场体系的趋势下,行政监察职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监察制度是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在当代,而且在我国古代的政治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历史上监察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有着重要影响。由于当前我国的监察制度建设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建设所面临的历史阶段、经济条件、根本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和国际条件根本不同,具体情况自然也就有所差别。这些差别事实上就构成了我们传统的一部分,当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监察制度建设的时候,这些传统将和外来经验一样成为我们必须考察和借鉴的内容。
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系统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针对政府机构和工作人员的监察活动,后来随着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的建立以及封建制度在我国的最终确立,中国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监察制度。中国监察制度数千年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先秦前的萌芽时期和秦朝至清朝的封建制度时期。
(一)、萌芽时期
这个时期也是奴隶制时期和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行政监察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监察活动的非制度化、非规范化。不管是从监察机构的设置上、监察人员的选拔任用上、监察法规的配备上看还是从具体的运作效果看,监察活动还处于萌芽状态。这主要是由当时的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在当时的奴隶制度下,实行的是分封制,国家是由一些松散的诸侯国所组成,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还没有出现。
(二)、封建制度时期
这一时期监察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体现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要求。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建立了庞大的国家机构和官僚体制,同时为了保证皇帝对整个国家机构和官僚体制的控制,为了皇帝的意志能贯彻到庞大帝国的方方面面,封建统治者相应的建立了规模同样庞大的御史机构(监察机构),以监察各级官吏的行为。
中国的封建监察制度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走向瓦解,又可以分为下列五个时期:
1、秦汉形成时期。这一时期设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制定了一些监察法规,确立了一些监察官吏任用方面的制度。问题主要有:监察官员分工不明确,监察法规过于简单。
2、三国魏晋南北朝衰微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军阀割据、战争不断,监察官吏的政治地位不断下降,监察制度的发展受到影响。但也有一些小的发展,只是不太明显。
3、隋唐完善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台谏并立制度。完善了御史机构,在御史台下分设台院、殿院和察院,三院各有分工,相互配合,形成了严密的御史监察系统。另外,设置了政权和规模都比前朝大的谏官。
4、宋辽金元保守时期。这个时期封建统治者加强了对监察机构的控制,宋朝台谏合一制度的确立,使监察制度纯粹成为维护皇权的工具。
5、明清进一步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御史台改为都察院,统治者在加强对监察机构控制的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监察机构。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监察机构是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制定的一套完备而又严密的监察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改善了吏治。因此,历史地考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嬗变,分析其特征和利弊得失,科学地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可为我国当今监察制度和廉政制度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监察制度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行政监察制度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监察工作,在政府部门中设立了人民监察委员会,履行对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工作。1954年,国家政务院改为国务院后,人民监察委员会随之更改为监察部。其履行的职责和行使的权力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基本职责保持不变,即行对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工作。1959年4月,因国家管理体制调整,撤销了监察部。
(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行政监察制度的发展
1986年12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恢复行政监察体制,组建监察部。1987年7月1日,监察部正式对外办公。为适应力口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提高党政监督的整体效能,1993年,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与监察机关实行合署办公。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监察的理论和实践已取得很大进步,内外结合的行政监察体系已初步形成,行政监察的理论也已逐步完善。
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对现代监察制度的借鉴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经过长期的演变,形成了监察机构独立化、监察官员选拔制度化、监察方式多样化、监察制度法律化等特点。它不仅在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其统一,纠举不法官员、保持官员的廉洁性,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且也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一)、独立的、权威的监察机关是充分发挥监察效能的重要前提。
纵观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演变,历朝各代的监察体制虽有变化,但基本上都实行了独立、垂直的管理体制,保证监察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实现对各级官员的有效监督。而我国现行的监察机构却实行双重领导体制:中央设立国家监察部,接受国务院直接领导;地方政府依法设立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同时接受上级监察机关和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领导。这种双重领导体制虽然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亦有利于各级政府对行政监察工作的领导,但也可能为各级地方政府过多干涉辖内行政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职能提供机会,侵蚀行政监察机关的独立性。而独立性的丧失,必然影响行政机关的威信,有损其权威性。因此,我国现行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监察机关的独立性,保证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使他们能够独立地行使监察权,而不致于受到其他权力不合理的干涉,影响监察效果。同时,以立法的形式赋予监察机构及其监察人员一些特殊的权力,诸如检察权、调查权、建议权以及一定的行政处分权等,使其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在履行监察职权时能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切实发挥其监察职能。
(二)、科学的监察官员选任制度是充分发挥监察效能的关键。
监察的职能主要是通过广大监察官员的工作来完成,监察官员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监察制度能否充分发挥其监察效用。因此,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监察官员的选拔与任用,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选拔标准和任用程序。当下,我国现行行政监察制度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同样需要高度重视监察任务的执行者——行政监察官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严格行政监察官员的选任与考核。在监察官员的选拔与任用上,我们要求被选任的监察官员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同时在选任过程中要改变监察官员选任的传统行政模式,加强上级监察机关的决定权,弱化行政机关的决定权,逐步形成上级监察机关官员主要从下级监察机关官员中择优选任、监察官员自上而下有序流动的机制。在考核、升降方面,要严格以其实绩为根据,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充分掌握监察人员的实绩,进而决定奖惩与升降。
(三)、严密的反监互察机制是充分发挥监察效能的必要措施。
为了发挥监察官员的作用,防止监察官员弄权行私,贪赃枉法,大多数朝代均实行了反监互察机制。这种反监互察机制的运作极大地强化了监察系统的自我制约和自我控制机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监察权力的滥用。我国现行的监察体制是一种多元的、由上而下的线形体系,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上命下从的、纵向指挥有力监督到位、横向分工明确协调监督的工作机制。而权力监督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工程,需要形成一个完善而健全的协调、制约机制。为此,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的反监互察机制,改变过去那种线形组织管理体系,逐步建成全国各种各级监察机关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结语
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家行政系统实施必要的制衡和监控,不断地调节国家机器的各个环节,具有修明政治、严肃法纪、政治吏治以及褒扬清廉等多种功能,因而历来是治国安民、反腐倡廉的锐利武器。它不仅保证国家机器能持续正常和有效的运作,而且对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我们党拒腐防变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未来不断发展的道路中,加强和完善监察制度的建设。
参考文献
蔡定剑著《国家监督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9月北京第一版 王勇飞主编《中国行政监督机制》,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11月北京第一版 韦德《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1月版 王汉昌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第三篇:政治学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中共马鞍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市第八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摘要)
(2011年9月6日)张正耀
一、主要工作回顾
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各级纪检机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战略方针,扎实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促进我市更高更大更快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准确把握纪检工作职能定位,服务、保障和推动科学发展的作用有效发挥
五年来,我们在统筹谋划反腐倡廉任务时,注重找准着力点、切入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协同推进。
紧贴中心工作,明确目标任务。根据市委确定的全市中心工作,精心部署反腐倡廉目标任务,明确纪检监察机关履职尽责的着力点,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反腐倡廉就跟进到哪里。
加强监督检查,维护政令畅通。围绕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抓住纪检监察机关履职尽责的切入点,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狠抓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关于提升服务承接产业转移效能的意见》,把改善城市发展“软”环境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履职尽责的落脚点。
(二)扎实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明显提高
五年来,我们将党风廉政教育作为预防腐败基础性工作,增加人、财、物各方面资源的投入,积极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注重内容载体创新,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夯实拒腐防变基础,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坚持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促进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增强教育的广泛性。认真贯彻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在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与性、增强渗透力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
(三)建立实施反腐倡廉预警机制,监督关口前移的探索成效突出
五年来,我们不断加大监督关口前移的探索力度,逐步建立起以反腐倡廉预警机制为特色的监督框架,丰富了廉政风险防控的理论与实践。
以他律推动自律,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预警机制。
以公开制约公权,启动实施公共权力规范运行预警机制。
统筹各类监督资源,形成党内、党外的监督合力。
(四)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惩治腐败的势头更加强劲
五年来,我们坚持把查办案件作为反腐败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惩了一批腐败分子,以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协助市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扎实有序。
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成果显著。结合商业贿赂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征迁拆违等行动的开展,明确办案重点,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办案工作政治、社会和法纪效果有机统一。注重研究新形势下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和规律,正确处理查办案件与保障发展、维护稳定的关系,探索关口前移与拓展办案功能的关系,依纪依法办案与讲究时机方法的关系,有案必查与重点查处的关系,改善办案条件与提高办案水平的关系。
(五)不断加大专项治理力度,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五年来,我们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为载体,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及不正之风,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深入开展清理整治,维护党和政府良好形象。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纠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打造阳光村务工程,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六)深入推进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领域拓展延伸
五年来,我们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从根本上加快了我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步伐。
立行并重,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深化改革,逐步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主动适应形势发展。
二、主要体会
(一)只有坚持党委对反腐倡廉建设的统一领导,才能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五年来,我们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明确系统化、制度化、责任化、具体化、特色化的工作思路,在市委的领导下统筹抓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二)只有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观念,才能科学把握反腐倡廉建设的正确方向。发展是当前解决一切重大问题的“总钥匙”。服从和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是新时期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五年来,我们坚持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谋划反腐倡廉工作,明确主攻方向,抓住关键环节,自觉做到主动介入、有机融入、准确切入。科学辨析腐败问题和工作失误的区别,掌握好查办案件的时机、节奏和力度,积极营造鼓励、支持干事业的浓厚氛围,使反腐倡廉成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只有将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反腐倡廉建设全过程,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法宝,也是党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经验。五年来,我们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最终目
标,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工作创新,拓展延伸反腐倡廉工作领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新期待,充分调动起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
(四)只有重视加强纪检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才能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整体水平。纪检干部战斗在反腐败斗争的最前沿。其自身建设水平,是影响反腐倡廉整体效能的关键。五年来,我们坚持软件、硬件两手抓,努力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两争一创”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干部政治素质,弘扬良好作风。全面落实中央纪委〔2009〕9号、10号文件,县区纪检机关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加大干部提任、交流力度,加强对派驻(出)工作检查指导,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市纪委连续五年在全市目标管理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单位,两次被市委、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
三、今后五年工作建议
今后五年,是马鞍山实施“十二五”规划,在全省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今后五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实现市第八次党代会作出的各项决策和战略部署提供有力保证。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市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预防腐败工作机制不断健全,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各级党员干部从政行为更加规范,部门和行业风气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反腐倡廉建设全过程,转变为推进工作的思路、措施和办法。立足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战略全局,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城乡一体化、文化强市建设、加强社会建设管理等全市中心工作,统筹推进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落实。正确处理治标与治本、惩治与预防、严格要求与支持保护的关系,既从严治标,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遏制腐败现象发生,又着力治本,推进监督关口前移,建立健全党员干部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防范机制,支持和保护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改革实践,增强反腐倡廉决策的科学性、措施的协调性和工作的实效性。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确保党委决策贯彻落实。把维护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摆在首位,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实维护党章和党内法规,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加强对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定期检查、专项督查等纪律保障机制。主动支持和服务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和园区建设,积极探索减轻企业负担的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措施的落实。加强投诉受理和投资环境监测,坚决防止和纠正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脱离实际等影响和妨碍科学发展的行为。
(二)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建立健全具有马鞍山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省委实施办法和市委实施意见,确保到2012年基本建成符合我市实际、具有我市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框架。启动我市惩防腐败体系建设2013-2017年工作规划实施意见起草工作。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监督。以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廉政文化活动,增强全社会反腐倡廉意识。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罢免或撤换等制度,继续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积极推动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的有效结合,突出对各级党政正职的监督。加强纪检监察派驻(出)机构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
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预警机制,深入推进公共权力规范运行预警机制建设。到2012年底,将预警机制覆盖到全市所有行使公共权力的部门和单位,初步建立较为完备的制度保障、程序运行、技术监控和考核评价系统,建成比较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同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深化,逐步形成更加科学、严密、有效的反腐倡廉预警机制体系。深化行政审批、干部人事、财政管理、司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投融资、工程建设、招标采购监管体制改革。成立全市预防腐败专门机构,加强对全市预防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政策制定和检查指导。依托市预防腐败研究中心,组织协调全市预防腐败理论与实践研究,增强预防腐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推广“制度+科技”预防腐败经验,建设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执法、行政审批(服务)和公共服务的电子监察系统,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三)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作风和效能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落实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和保障群众权益制度。进一步整合电话、网络、报纸、电台、电视等载体资源,健全政风行风多线联动、立体监督体系。运用综合评议、专项评议等方式,加大问责治庸、问效治懒、问廉治腐力度。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基层干部作风转变。巩固“阳光村务工程”建设成果,加快阳光村务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实现乡镇行政服务中心、村级为民服务代办点的全覆盖。严格执行《廉政准则》以及领导干部廉洁从业各项规定,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建设。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城乡联动,统筹抓好农村基层与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实施办法,扎实有序推进基层党务公开。加大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力度。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反腐倡廉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会同有关部门重点解决征地拆迁、住房保障、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廉政风险点管理。深化“小金库”专项治理,不断健全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继续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探索实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四)保持查办案件强劲势头,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失职渎职案件,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的违纪违法案件,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涉及的失职渎职及背后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加大对行贿行为的处罚力度。严肃查办在推进征迁拆违、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失职渎职、违纪违法案件,以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
着力提升依纪依法办案水平。完善反腐败协调机制,强化对重大案件的协调、指导和督办,建立市、县(区)纪检机关办案联动机制,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加强办案基础设施建设,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办案能力和办案效率。改进信访举报、案件审理和案件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腐败案件及时揭露、发现、查处机制。把依纪依法、安全文明的要求贯穿查办案件全过程,正确运用
办案政策和策略,增强查办案件的政治、法纪和社会效果。坚持“一案三报告”制度,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
(五)加强纪检机关自身建设,更好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需要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纪检干部队伍。全市各级纪检机关和广大纪检干部要明确肩负的责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创造性和有效性。
落实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强对纪检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积极稳妥推进全市派驻(出)纪检机构统一管理。在全面落实中央纪委〔2009〕9号、10号文件基础上,继续加强县区纪检机关建设。推进乡镇、街道、社区以及国有企业纪检组织建设。广大纪检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认真学习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秉公执纪、依法办事、接受监督,维护纪检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加强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实践研究,推进反腐倡廉理念思路、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创新。
各级党组织和纪检机关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开展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检查考核,重视结果运用,强化责任追究,巩固党政齐抓共管、群众支持参与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形成全党动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合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国民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是加强党风建设的重中之重。新形势、新任务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期,广大干部职工都应该认真自觉的学习、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政策方针,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能。
目前,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的现状总体来说是好的,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廉政制度,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党内监督约束实施细则》等。这些制度是充分建立在我们党反腐败工作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实际之上,体现了我们党反腐败斗争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意志,且在工作中很具有可操作性,既符合我们的工作实际,又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目前,就现状来讲,我们已经确立了一个好的反腐倡廉的大环境,有很多人都能做到自节自律,兢兢业业,克己奉公。但是,在某些范围来讲,有些人在执行制度的时候并不能一切均以制度为准绳,还有些人趁着某些制度并不是很完善,钻空子、找漏洞,千方百计的谋取个人利益。他们并不是不懂法,而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就视各项规章制度于不顾,贪婪的索取。这样的人虽说只是少数,但是恰恰是这些人的做法,败坏的我们的党风,使得广大的群众为之痛恨。他们的行动为我们所不齿。但是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这其中的原因呢?
如何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就我现在的粗浅认识,发表自己对廉政建设的一点看法。我认为,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增强领导干部的自觉性,不断提升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加大考核力度,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等,加大了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的力度,使反腐倡廉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密切结合,进一步增强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制定出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措施。最后,我认为还应经常进行深入检查,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工作战线上的先进工作者,当然对于腐败贪污分子也应及时给予暴光。这样既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热情,又肃清了行风。
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行动上,都
需要每个人认真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反腐倡廉需要完善廉正建设制度,将责任、压力、措施的进一步到位,这需要我们广大职工严格要求、严格监督、严格管理,不断改善行业作风,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思想上树立反对腐败,提倡廉洁的思想,以进步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行动,这项工作一定会取得成绩。
第四篇:政治学
个人讨论提纲: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
舆论监督不是新闻监督,但舆论和新闻是紧密相连的。新闻媒体是传播意见进而形成舆论的工具,但新闻本身并不就是舆论,所以舆论监督并不等于新闻监督。
舆论监督的功能作用:①舆论监督最大的功能在于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②舆论监督的社会调整功能;③舆论监督的社会控制功能;④舆论监督的社会制衡功能;⑤舆论监督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
由于社会监督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其责任者有要求国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的权力,由此体现了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
实际的例子
1.诸如报刊、杂志、网络和电视等大众媒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就是扮演的社会监督角色。媒体以调查、报道和评论等舆论形式揭发政府体系中的有些不作为和不法行为,成为了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比如2003年3月,中国中部湖北省青年孙志刚在南部的广州市因为没有携带任何证件外出,被当地一个公安派出所收容,并被殴打致死。这一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涉案人员全部被依法严惩。此外,这一事件的被曝光也加速了中国政府废除旧有的强制收容制度而改为自愿接受救助的步伐。“孙志刚事件”只是中国众多新闻舆论监督案例中的一个例子。
2、哈尔滨“宝马撞人事件”,一领导干部的儿媳在与一卖葱的农妇发生争执以后,其驾驶的宝马汽车突然往前冲出,农村妇女被当场撞死,还有12个人受伤。后被新闻媒体曝光,肇事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3、山东的“市长下跪事件”。山东妇女李玉春因为举报济宁市副市长的劣行,并公布了这个官员下跪的丑态,而备受全国舆论的关注。
小组讨论提纲:
1、社会监督所具有的功能
(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
(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一旦用权失误发生,社会监督机制会诉诸于规定的程序及时调整,以减少用权失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损失。另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
(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社会监督要求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救济途径与之相配合,作为它的坚实后盾和可靠保障。
(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社会监督作为一种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它形式上是广大社会成员对少数处于执政地位者的权力制约,本质上却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的之中利益表达以及对公共利益的一种维护方式。
(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社会监督对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行为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2、如何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
发挥社会监督功能的途径有三个:
(1)公民监督,主要是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
(2)是舆论监督,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有其独特的优势。
(3)是社会团体监督,即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是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
四、简答题
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哪些内容? 答: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了3个内容:(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爷,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项。
(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
(3)每个人在行动与会论中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有:
(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3、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强调“法”、“术”、“势”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显法和统治来驾驶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受”,“非政”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予盾来维持统治。
自由主义理论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等的道德意义,而且具有独特的特性。自由的目标就是建立一种社会,使每个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尽其所能地去发展自己,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基于上述观点,自由主义确立了一种中立的原则,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机会做出他们自己的道德决定;它认为,人要得到自由的发展,不仅要排除人类活动的一切自然障碍,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排斥人为的干涉,而任其个人的本能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
(2)自由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
(3)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即对个人最为有利的判断。同时,它也鼓励每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相信进步,相信人类有能力通过争论和交换意见来解决分歧而无需流血和战争;
(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这使它对平等权利采取认同态度,特别是对于“法律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治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给以大力支持。然而,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社会平等或收入平等这样的观念。它更倾向于认可机会平等(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比赛场地),认为那会给每个个人以同样平等的机会去实现他们不平等的潜能;
(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它相信,多元主义作为道德、文化和政治多样化的体现,是社会积极健康发展的条件和标志。它确保所有的观点都能够在自由思想的市场上得到检验,从而促进争论和智力的发展。此外,自由主义还倾向于认为,竞争观点和利益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和自然和谐的关系,它往往使各种相互矛盾冲突的观念大打折扣;
(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代议制和民主制。同样,社会组织和机构也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自愿协议而形成的。所以,权威,无论是政府的权威,还是社会组织的权威,都来自下面,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获得合法性基础;
(7)宪政主义原则。尽管自由主义认为政府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保护者,但是,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因此,自由主义倡导有限政府。同时认为,实行政府分权,在政府各制度之间实施制衡原则,确立保障个人权利的成文宪法来界定国家和个人的关系等等,是实现有限政府目标的基本途径。
第五篇:政治学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1 答案:一,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联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这一案例,我认为权力制约更好,道德制约也应起辅助作用.二,制约政治权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民主政治立法和行政立法,健全监督制约权力的法律体系.(1)完善规范权力主体方面的立法.(2)抓紧行政程序立法.(3)完善廉政方面的法律.(4)完善监督方面的法律,以避免权力的滥用.2.搞好内部权力分解,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对一些重要的权力,必须加以分解,交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交叉分工序行使,使之在分工序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互相监督制约,从而改变由同一部门或同一个人多项职能揽于一身,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3.推进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应运用行政手段,教育手段,法律手段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硬性措施,推动公开办事制度的深入实行.4.强化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有力的监督机构.(1)在现有体制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以使各监督机构协调行动,形成监督合力.(2)强化行政监察机关的地位和职权.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规格,设立“行政监察委员会”,(3)在纪检监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强化其垂直领导关系,逐步过渡到以垂直领导为主,以保证其独立履行监督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5.还要强调社会监督,其途径和方式包括有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舆论监督是一种宪法权利,舆论监督需要立法保障,兼具私益与公益的双重性质,舆论监督行为需要法律限权.政治学原理作业2 个人讨论提纲:(根据给出的小组提纲挑选一部分作为自己的个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根据给出的多个例子任选一例,如果同学们能想出例子更好)1,诸如报刊,杂志,网络和电视等大众媒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就是扮演的社会监督角色.媒体以调查,报道和评论等舆论形式揭发政府体系中的有些不作为和不法行为,成为了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比如2003年3月,中国中部湖北省青年孙志刚在南部的广州市因为没有携带任何证件外出,被当地一个公安派出所收容,并被殴打致死.这一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涉案人员全部被依法严惩.此外,这一事件的被曝光也加速了中国政府废除旧有的强制收容制度而改为自愿接受救助的步伐.“孙志刚事件”只是中国众多新闻舆论监督案例中的一个例子.2,哈尔滨“宝马撞人事件”,一领导干部的儿媳在与一卖葱的农妇发生争执以后,其驾驶的宝马汽车突然往前冲出,农村妇女被当场撞死,还有12个人受伤.后被新闻媒体曝光,肇事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3,山东的“市长下跪事件”.山东妇女李玉春因为举报济宁市副市长的劣行,并公布了这个官员下跪的丑态,而备受全国舆论的关注.小组讨论提纲: 1,社会监督所具有的功能
(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一旦用权失误发生,社会监督机制会诉诸于规定的程序及时调整,以减少用权失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损失.另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社会监督要求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救济途径与之相配合,作为它的坚实后盾和可靠保障.(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社会监督作为一种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它形式上是广大社会成员对少数处于执政地位者的权力制约,本质上却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的之中利益表达以及对公共利益的一种维护方式.(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社会监督对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行为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2,如何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
发挥社会监督功能的途径有三个:(1)公民监督,主要是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2)是舆论监督,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有其独特的优势.(3)是社会团体监督,即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是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政治学原理作业3(同学们,你们在百度搜一下,这些论文都有,如果看到其他与我们课程相关的论文,更好)(1)试论现代社会中公共权力边界问题的由来(2)政治体制改革与村民自治(3)论一体化民主决策模式(4)政治中的理性主义
(5)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
(6)对我国政治经济和外交问题的一些思考(7)对民主的历史思索
(8)保守的自由主义与激进的民主主义(9)民主化进程中的乡村关系(10)中产阶级与民主制度
(11)平等的民主观与自由的民主观
(12)公民社会理念的由来及现实意义的思考(13)村民自治:中国民主政治的微观社会基础(14)论民主政体的政治稳定功能 政治学原理作业4 政治学原理作业4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6分)
1.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公民的意志)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
2.根据(权力制约)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3、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国家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4.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5.(政治社团)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
二、选择题
1.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信纸基础上的(C)A.直接民主 B.间接民主 C.宪政民主 D.人民民主
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政治发展的产物。A.委员会 B.君主立宪 C.共和民主 D.议会民主 3.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BCD)A.平等选举原则 B.直接选举原则 C.自由经济 D.自由贸易
4..“第三条路”,指着一种既非资本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它与所谓的(A、D)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A.新社会民主主义 B.保守主义 C.自由主义 D.后社会主义
5.精英与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C)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6..(B)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7.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A经济的集中体现 B.要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8.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D)政党的典型。A核心会议型.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9.民主的限度包括(ACD)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10..(A)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A.法律 B.利益 C.阶级 D.国家
三、名词解释
1、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动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2、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3.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式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四、简答题
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哪些内容?
答: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了3个内容:(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爷,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项。
(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3)每个人在行动与会论中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有: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1)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2)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3)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它只是用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同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关政治生活。
3.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已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强调“法”、“术”、“势”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显法和统治来驾驶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受”,“非政”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