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一体化会议讲话大全

时间:2019-05-13 03:2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统筹城乡一体化会议讲话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统筹城乡一体化会议讲话大全》。

第一篇:统筹城乡一体化会议讲话大全

*月**日,省政协副主席、州委书记罗朝阳在州委常委、秘书长王敬斋,副州长乔学智,州委、州政府办公室和州农牧局、水利局、林业局、州农行、农村信用社等部门及乌兰县主要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到乌兰县希里沟镇、柯柯镇了解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宣讲情况,调研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工作。罗朝阳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按照打造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要求,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在更高层次上统筹考虑和指导好农牧区发展。

在柯柯镇托海村,罗朝阳详细了解了该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和进展情况,对托海村和纳木哈村整合党建资源,联建村级党支部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是要有效整合包括党建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托海村与纳木哈村要着眼长远发展,发挥地理位置相邻的优势,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考虑、谋划和指导发展。要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积极引进农牧业龙头企业,提高规划化、产业化水平,着力培育主导支撑产业。村级“两委”班子要结合本村实际,想方设法发展集体经济,切实增加村级收入,提高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能力。要下大决心整治村容村貌,动员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切实搞好村巷和庭院卫生,倡导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过上像城里人一样清洁卫生、健康文明的生活。

在希里沟镇丰农薯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罗朝阳一行实地查看了3000吨马铃薯种恒温库等生产设施,并详细了解了合作社的管理模式、生产经营、带动农民增收等情况。罗朝阳指出,乌兰县丰农薯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制度完善、经营模式规范、经济效益明显、产业带动能力强,要全面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在全州推广“丰农模式”,推动全州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产业支撑。罗朝阳勉励合作社负责人,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经营管理机制,不断壮大规模经营,切实把产业做大、做强,努力做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的带头人,做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头兵。他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涌现出的各类“带头人”,要给予大力扶持和帮助,及时协调解决他们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提高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增强其在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示范带动能力。

罗朝阳一行还来到乌兰县盛农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利农养殖专业合作社,对农区规模化、专业化养殖情况进行了调研。在盛农养殖专业合作社,罗朝阳查看了畜棚等生产设施,详细询问了牛奶生产、奶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情况,要求合作社加强对奶牛饲养、收奶等环节的管理,切实保证奶源质量,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上规模、上水平,创出特色、创出品牌。在利农养殖专业合作社,罗朝阳强调一定要加强疫病防治等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使之符合现代养殖业发展的需求,为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有力保障。调研中,针对各专业合作社普遍反映的融资难、资金短缺等问题,罗朝阳要求各级金融部门顺应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支农信贷的抵押、担保方式,放宽信贷门槛,切实加大支农贷款的投放和支持力度,为农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提供资金保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调研中,罗朝阳一行还到希里沟镇三源地龙养殖专业合作社,察看了蚯蚓养殖试点情况。罗朝阳强调,特色产品养殖一定要增强风险意识,依法健全各项产供销合同,保障农民利益。要加强工作指导,规范养殖方式,严防出现生态灾害。

第二篇: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

摘 要: 在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改变和农村二元制结构,需要我们对城乡进行统一的管理,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我们对城乡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这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趋势,是我国农村社会自然发展的必经过程。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更好的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能够更好的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追求。本文主要就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城乡统筹 城乡一体化 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3-0058-01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在管理过程中实行的城乡分割式的管理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城乡二元制管理模式。这样的体制结构在一定程度是上对我国城乡和农民的联系产生了隔阂,严重影响到了城市化的进程。随着最近几年,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对城乡进行统筹管理,积极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了我国农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城乡统筹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保证农村对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进而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点,其实现的条件是要保证我国农村地区生产力发达,经济水平上升到一定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城市和乡镇的各个优势,充分的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保证城乡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最终促进城市和农村协同发展。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分析

在积极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想全面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就需要我们采取战略的眼光,运用统筹发展的新思路,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关键一点就是要以工业发展带动农村农业发展,以城市的经济发展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对于形成一种全新的城乡经济格局十分的重要。而这其中的重点工作就是做好城乡的统筹,可以说以城市带动乡镇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以城市带动乡镇的统筹方式能够实现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和促进,并将乡镇周围的农村更好融入到社会发展过程中。因此在进行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应该着急,应该分步骤,有层次、有原则的进行下去,同时还需要我们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力度,在全面对乡镇农村统筹覆盖的基础上,发挥城市对周边村落的带动作用,最终全面促进农村社会发展。

1.城乡统筹规划需要分层次进行

分层次就是按照城市不同大小的规模,对周边农村和乡镇的带动程度,形成多个不同层次的城市和乡镇彼此协调的经济圈。城市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经济发展状况和城市的经济基础如何,因此,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的不同城市的规模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从这个角度上,城市发展的规模越大,如果地区优势不足和经济发展落后,其发展大规模的经济圈是与自身是不相符的。就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东部地区大城市的数量比较多,而西部地区比较少,就一个区域来说区位优势明显以及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其规模比较大,而经济落后,区位优势不明显的城市其规模相对比较小。城市化水平越高,其城市的规模就会越大,对周边乡镇的辐射能力也就越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城乡统筹规划过程中应该有层次的进行。

2.城乡统筹规划应该分步骤进行

在不同规模城市带动农村发展过程中,其城乡融合的实践、阶段性目标、实践安排以及建设的重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坚持分步骤推进的原则。首先,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快城乡建设和发展工程中,加快促进我国城镇化。在建设过程中对于建设完毕的城镇应该重点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和功能,增强对周边农村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而对于原来从城镇还没有被覆盖的乡镇和农村,应该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乡村的覆盖率,做到全面覆盖不留空隙;其次,集中精力做好大规模城市的统筹建设工作,积极地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对策和体系。对于特大城市应该强化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城市,树立典范;再次,将基础性的工作放在中小型规模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对于中小型城市其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存起到十分重要的承接作用,因此,应该重点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于中小型城市化建设发展来说,应该充分考虑到本地区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突出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对城市的各项功能进行完善,切实提高城市带动乡镇的功能,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推动下去。

二、城乡一体化工作路径选择

1.依托和自主

将城乡一体化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按照城乡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的目标进行建设,密切联系城乡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努力实现城市和乡镇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同时在践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还要对城市和乡镇的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全面促进城市和乡镇融合发展。在工作过程应该始终强调乡镇之间的依托性,但是还不能忽视城市自身经济发展的独立性。城乡不同的经济实体有自身不同的发展目标,其发展的产业重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性也是合理的。同时也是乡镇各个经济实体追求利益的本质体现。我们在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各个乡镇的独立性,尊重城乡之间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需要做出的各种决策,支持和鼓励一切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行为,通过积极的调动城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的各种主观能动性,增强城乡的生命活力。积极依托城市优势,带动农村,这样才能扩大城乡的合作空间,并保证城市一体化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支持。

2.主导和支持作用

在积极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和乡镇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优势和作用。同时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城市和乡镇各自的优势存在差异性,资源不同,产业不同,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各自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不同的作用。总体上讲,城市在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乡镇和农村主要起着支持的作用。城市的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所以城市的这种基础应该其主导作用。但是发挥城市的主导作用还应该全面发挥农村的支持作用,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同时也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是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城市经济发展过程始终离不开农业的支持,农村对城市的支持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农产品和各种劳动力,缺少了农村的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势必会困难重重。

3.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

通过实践操作和科学研究结果显示,要想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既需要市场机制的运用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因此在践行城乡一体化战略过程中应该全面重视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始终坚持两手一起抓,共同调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统筹发展过程中能够有序的前进,最终全面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这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的本质要求。现如今我国的经济体制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市场经济体制在当下城乡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和基础性的作用。在现今的体制环境下,企图采用行政手段对城乡的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干预已经是不现实的问题了。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其次,市场经济体制在对资源进行调节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因此在对城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过程中仅仅靠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不能将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某些重大问题全面解决。除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之外,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从政府职能角度出发,切实履行政府部门的职能,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宏观的调控和规划,这是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黄菊.城乡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一体化构建研究――以湖南省湘潭市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5)

[2]肖新喜.我国农地管理制度的修改理念与规范配置[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3]刘祖云,李烊.“城乡关系”学术文献的理论考察[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4(02)

[4]武小龙,刘祖云.中国“城乡关系”研究:进路与反思[J].甘肃理论学刊.2013(03)

[5]王桂巧,董全瑞.实行城乡一体化政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J].甘肃理论学刊.2013(05)

[6]徐璞英.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性趋势――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讨论概述[J].资料通讯.2013(05)

[7]苏利冕.坚持以城乡一体化的思路 加快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J].宁波通讯.2013(10)

第三篇: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正在各地蓬勃开展。“城边村”的加快发展和“城中村”的日益增多,促使我国城乡格局发生了新的可喜变化。一些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也越来越强,它们按照现代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开始考虑并着手试点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相互融合与协调发展,并创造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但在不少地方也还存在目标不明、措施不力、效果不佳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含义的认识不清或等同混用。如果这种情况不尽快改变,会给正确贯彻中央的有关精神带来不小障碍,也会影响到包括金融在内的相关服务能否与之有效匹配。

概念的界定

到目前为止,对城乡一体化的定义仍是众说纷纭。社会学和人类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差别,从而使城市和农村融为一体。经济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和环境学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还有一种更综合的观点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于城乡统筹,因为尚处在探索阶段,现在缺乏科学统一的界定。如果仅从字面上解释,城乡统筹是指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城”、“乡”,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实现双赢。它更加强调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际上,城乡统筹就是要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尽管它们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尚不确定,但从其表述的内容看,城乡一体化是意在通过努力,使城市与农村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城乡统筹是意在为城市与农村所要达到这种状态而采用的一种方法。一体化的本意是指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主体通过某种方式促进其相互融合,并逐步结合成为一个单一主体的过程;统筹是指统一地、全面地筹划和安排。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中央提出以统筹的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格局形成,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分治”做法的校正,即通过摒弃“城乡分治”,达到逐步缩小直至消除城乡差别的目的,这是符合我国城乡的自然历史发展逻辑的。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本质差别主要表现在:政治方面,因受户口的束缚造成的身份差别,进而引起对公共品享有权利的差别等;经济方面,因过强的行政行为而非市场行为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的经济增长机会差别,进而引起不公平就业和分配的差别等;文化方面,因社会的意识形态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的差别,加之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进而引起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在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上的差别。这些差别也是导致我国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原因。

统筹城乡发展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该论述向人们清晰表达了这样一个逻辑关系: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促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需要运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对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非常重要,但以城带乡更重要,它是由“新格局”中所蕴含的社会诸要素相互融合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也可以说,以城带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以城带乡的实现方式是一个城市带动其辐射能力所能及的周边农村,并与其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因此,在实施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分层次、有步骤原则,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在实现城市对农村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发挥不同规模城市对“城边村”或“城中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分层次,即按照不同规模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强度,形成与此相对应的多个层次和彼此协调的经济圈层。城市规模的大小决定于它的区位和经济基础,因此,区位和经济基础不同,城市的规模也不相同,因为它必须与这个城市所在地区经济社会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的发展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而应当是不同规模搭配适中,由大到小呈正态分布。就全国而言,东部地区大城市的数量相应多些,中部地区相应少些,西部地区则更少些;就一个区域而言,具有区位和经济优势地区城市的规模要大些,反之要小些。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对周边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也越强。由此可知,以城带乡应当分层

次进行。特大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最高,它在规模的形成过程中,很大程度是依靠周边区县镇等卫星城的延伸来得以支撑的,从这个特大城市到周边区县镇之间的乡村过渡带,会随着特大城市功能的增强和周边区县镇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狭窄直至消失。因此,特大城市是通过直接辐射周边区县镇,再由这些区县镇来带动周边农村的。大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它在规模的形成过程中,因呈网状形辐射,使得从这个大城市到周边区县之间的乡村过渡带相对较宽,也由此形成一些“城中村”,这些“城中村”便成为这个大城市核心城区的大郊区,因此,大城市在带动它们发展的同时,理应承担起促进彼此融合的责任。中小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它在规模的形成过程中与周边乡村联系较为紧密,同时,这一圈层的乡村又有着对中小城市较强的依赖,只是要实现它们之间的融合,时间相对较长。城镇特别是小城镇,它是指非农业产业、非农业人口聚居的、物质形态上小于城市,一般来说比较接近农村的那么一种社区。大力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加快实现城镇化的现实选择。它是推动乡村城镇化的桥梁,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小城镇对周边乡村的带动有着与中小城市相似的特点,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在远郊或更远的乡村因得不到小城镇的辐射而难以实现城乡融合,这种情况需要尽快改变,否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进程。

有步骤,即在各个经济圈层的城市群密度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不同规模的城市在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中,其阶段目标、时间安排、重点把握等也应有所不同,因此,城乡一体化必须坚持有步骤推进的原则。首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快城镇或小城镇建设上,这应当成为加快提高我国城镇化率的当务之急。对于城镇化建设,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对已经建立的城镇,应在突出其自身功能完善的同时,按照国家“以城带乡”的要求,增强与周边乡村互动互赢的意识,找准实现相互融合的载体和切入点,不断提升城镇的带动能力;二是对位于远郊以外、未能被城镇覆盖的乡村,应加快这一地区的城镇建设,提高城镇覆盖率,做到不留空当,为它们从城乡融合所能享受到的同等待遇中得到好处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其次,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先行作用的发挥上,这应当成为探索和创造城乡一体化建设经验的重要之举。特大城市应当突出它对周边区县镇的辐射,继而加快其实现与周边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融合。特大城市要总结“统筹城乡发展”经验,走在全国“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列,成为其他规模城市带动农村的范式和标杆。大城市应当突出提高城市化水平,尽快完善和不断增强自身对周边郊区的辐射能力,突出大城市带大郊区的特色,在这一圈层闯出一条既符合区域实际,又富有自身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路子。再次,把基础性工作放在中小城市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上,这应当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中小城市在城市规模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向上,它可以在起到稳固各经济圈层作用的同时,依照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提供的经验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向下,它能够对城镇化建设起到不可或缺的组织和推动作用。因此,对于中小城市,应充分考虑这

一圈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实际,重点突出城市化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的自身功能,提高城市的带动能力,有计划地逐步推进与周边农村的融合。■

第四篇:充分认识统筹城乡一体化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充分认识统筹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

百纳网

2009年04月16日

访问次数 320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们今后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行动纲领。

一、充分认识统筹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

城乡分割、限制城乡生产要素流动的城乡二元体制是30年我国体制改革一直着力破解的体制障碍之一。十七届三中全会全会提出,要“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将之作为下阶段农村改革应该把握的重点,代表了今后我国城乡关系的新走向。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今后我国城乡关系的主题、主线和新的时代特征。

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越拉越大,收入比例由1984年的1.81:1,扩大到现在的3.33:1。城乡收入差距日渐加大的事实表明,农民虽然是改革开放的绝对受益者,但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相比,他们的相对受益却比较少。究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使得很多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直接后果就是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较慢,难以平等享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同时农村的落后最终也影响了城市,使城市经济发展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最终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面对新的形势,党中央审时度势,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了农村改革发展“三个进入”的重要判断,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三个把”的总体思路。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目的就是要着眼于建立有利于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一体化发展,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均衡、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权利上的平等,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

统筹城乡发展,抓住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症结所在,是解决“三农”难题的根本举措。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四大反差”:一是正在走向大规模集约化的工业与仍囿于小规模粗放型的农业形成鲜明反差;二是面貌日新月异的城镇与面貌变化不大的农村形成鲜明反差;三是收入快速增长的城镇居民与收入缓慢前行的农民形成鲜明反差;四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地区与经济发展缓慢、社会事业滞后的地区形成鲜明反差。这“四大反差”中,前三者直接反映了城乡之间的差距,第四条则与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所以,这“四大反差”实际上就是城乡之间的差距。而造成这些反差的根本原因,或者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源,正是城乡分割体制。所以,统筹城乡发展,直指造成城乡差距--------------------------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的要害,对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来说,是对症下药。从某种意义上讲,全党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业,焦点在农民,出路就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二、统筹城乡一体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社会进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农业农村工作来讲,要做到“四个始终坚持”。一是始终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这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业农村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核心来进行。二是始终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但要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农业部门结构,更要调整优化农村三大产业结构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三是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努力扩大农村对外开放,以开放促调整、促改革、促发展,发展开放型农村经济,努力创造有利于发展的体制环境。四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强化支农惠农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积极规范和引导,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事求是地讲,延续至今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尽管确保了“耕者有其田”,但客观上也造成了土地过于分散和地块过于狭小的状况,难以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到人、到具体田块,明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进行土地流转的前提,要对二轮土地承包情况进行认真清查和“回头看”;要尊重农户的流转主体地位,体现农民的利益诉求,让土地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要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服务体系,总结推广银川市的经验做法,乡村普遍成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自主服务的运行模式,形成以政府部门服务为主、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参与的土地流转体系;要坚持土地流转中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三个不得”原则,特别严禁个别企业利用土地流转进行圈地,搞非农建设;要创造有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环境;要培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和鼓励农民有序规范地流转土地,给进入市场流转土地的农民以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农产品营销、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总结推广平罗土地信用社、中粮集团参与惠农区土地开发模式的经验,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加大扶持力度,拓展发展空间,推动土地流转进程;县乡两级农经部门作为解决土地承包纠纷的最基层,要大力加强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体制建设,从编制、经费上给予保证;在--------------------------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不得将土地作为清偿资产的前提下,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合作社,由合作社整合生产要素,组织生产经营。

(二)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农村人口的转移。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一种社会变迁的反映,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有60%的人口在农村,唯一的出路就是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一旦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产值也会大大提高,收入也会相应增长。因此要把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作为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彻底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减少农民,使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在城镇体系建设中,要加强城市带动战略,做大城市规模,带动建设一批特色中心城镇。在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中,积极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将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乡镇延伸。对城郊村,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延伸和引入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纳入城市发展框架,推进农村转社区、农民转市民;对中心村,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吸引人口集聚;对自然生存条件较差、不利于人类生存的边远村,要通过转移给予根本解决。

(三)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启动实施新一轮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按照提质、扩量、增效的发展要求,优化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加快产业大县优势产业带建设步伐,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聚,提高产业发展集中度;坚持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构建,强化生产、加工、流通有效衔接,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益;加快特色优势产业标准化生产、科技保障、质量安全、农民素质提升、产业化经营、政策扶持六大支撑体系建设,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二是制定出台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实施“龙头企业升级工程”,按照“一个特色优势产业、一个支柱型龙头企业”的要求,对现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分类排队,确定重点扶持对象,实行大力度政策倾斜。鼓励和引导产业关联度大、经济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实行强强联合,提高企业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嫁接和改造区内企业,参与我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培育清真、绿色品牌,以强势龙头企业和品牌推动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业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标准化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三是继续按照“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营、民主管理”的方针,加大农民合作组织引导和培育力度,帮助合作组织规范化运作,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重要组织作用,在连接农产品产销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在传导实用技术中的摇篮作用,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中的生力军作用。--------------------------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在金融、税收、用地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支持合作组织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实行跨区域联合与合作。强化区级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作用,推行“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发展模式,引导企业与农民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要大力扶持农村种养大户,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对农村种养大户技术培训和指导,积极为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动农村适度规模经营。

(四)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关键是要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综合测算近年来平均生产成本、国际国内供求和价格变化等各方面影响因素,科学确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减少并能稳定增加;改善主要农产品价格保护办法,对进口依存度较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研究制定相关价格支持和保护措施,保持生产和供给的稳定;完善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形成国家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相结合的主要农产品储备体系,充分发挥储备“蓄水池”和“稳定器”的作用。处理好各农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避免因不同品种比价失调导致产品结构失衡;处理好农业投入和产出的比价关系,协调工农产品比价,使农产品价格真实反映生产成本变化,提高农业的收益;处理好农产品现货与期货的比价关系,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管理风险和引导生产的功能;要正确看待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涨和回归,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对增产增收的促进作用。积极开拓农产品流通市场,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市场开拓工程”,加快农产品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冷链体系建设,积极推广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形成产地市场、批发市场和终端消费市场相衔接,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相配套的市场网络。

(五)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当前,我区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投入量不足、信贷门槛高、担保方式单

一、金融产品少、金融网点布局不均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加大支持和放宽准入两方面入手,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要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和担保方式,总结银川市经验,允许农民利用温棚设施产权进行抵押贷款。建立健全财政金融平台、担保基金、担保公司、农户联保等贷款担保机制,通过政府部门和金融系统联手,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共同创建金融信用平台,努力化解农业贷款风险。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经营风险防范体系,扩大农业保险的品种和范围,提高保费补助标准。积极推进财政支农资金与信贷、保险等资金的有效组合,采取贴息和保险等办法,充分放大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信用平台,建立农业部门金融信用推介机制,实行银社联合。

(六)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不断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认真总结各地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经验和做法,稳步扩大试点范围,科学确定补贴品种。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的问题,最终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面对新的形势,党中央审时度势,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了农村改革发展“三个进入”的重要判断,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三个把”的总体思路。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目的就是要着眼于建立有利于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一体化发展,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均衡、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权利上的平等,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

统筹城乡发展,抓住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症结所在,是解决“三农”难题的根本举措。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四大反差”:一是正在走向大规模集约化的工业与仍囿于小规模粗放型的农业形成鲜明反差;二是面貌日新月异的城镇与面貌变化不大的农村形成鲜明反差;三是收入快速增长的城镇居民与收入缓慢前行的农民形成鲜明反差;四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地区与经济发展缓慢、社会事业滞后的地区形成鲜明反差。这“四大反差”中,前三者直接反映了城乡之间的差距,第四条则与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所以,这“四大反差”实际上就是城乡之间的差距。而造成这些反差的根本原因,或者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源,正是城乡分割体制。所以,统筹城乡发展,直指造成城乡差距的要害,对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来说,是对症下药。从某种意义上讲,全党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业,焦点在农民,出路就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二、统筹城乡一体化,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社会进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农业农村工作来讲,要做到“四个始终坚持”。一是始终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这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业农村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核心来进行。二是始终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但要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农业部门结构,更要调整优化农村三大产业结构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三是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努力扩大农村对外开放,以开放促调整、促改革、促发展,发展开放型农村经济,努力创造有利于发展的体制环境。四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强化支农惠农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积极规范和引导,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事求是地讲,延续至今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尽管确保了“耕者有其田”,但客观上也造成了土地过于分散和地块过于狭小的状况,难以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定》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到人、到具体田块,明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进行土地流转的前提,要对二轮土地承包情况进行认真清查和“回头看”;要尊重农户的流转主体地位,体现农民的利益诉求,让土地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要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服务体系,总结推广银川市的经验做法,乡村普遍成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自主服务的运行模式,形成以政府部门服务为主、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参与的土地流转体系;要坚持土地流转中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三个不得”原则,特别严禁个别企业利用土地流转进行圈地,搞非农建设;要创造有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环境;要培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和鼓励农民有序规范地流转土地,给进入市场流转土地的农民以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农产品营销、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总结推广平罗土地信用社、中粮集团参与惠农区土地开发模式的经验,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加大扶持力度,拓展发展空间,推动土地流转进程;县乡两级农经部门作为解决土地承包纠纷的最基层,要大力加强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体制建设,从编制、经费上给予保证;在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不得将土地作为清偿资产的前提下,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合作社,由合作社整合生产要素,组织生产经营。

(二)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农村人口的转移。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一种社会变迁的反映,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有60%的人口在农村,唯一的出路就是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一旦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产值也会大大提高,收入也会相应增长。因此要把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作为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彻底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减少农民,使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在城镇体系建设中,要加强城市带动战略,做大城市规模,带动建设一批特色中心城镇。在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中,积极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将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乡镇延伸。对城郊村,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延伸和引入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纳入城市发展框架,推进农村转社区、农民转市民;对中心村,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吸引人口集聚;对自然生存条件较差、不利于人类生存的边远村,要通过转移给予根本解决。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三)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启动实施新一轮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按照提质、扩量、增效的发展要求,优化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加快产业大县优势产业带建设步伐,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聚,提高产业发展集中度;坚持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构建,强化生产、加工、流通有效衔接,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益;加快特色优势产业标准化生产、科技保障、质量安全、农民素质提升、产业化经营、政策扶持六大支撑体系建设,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二是制定出台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实施“龙头企业升级工程”,按照“一个特色优势产业、一个支柱型龙头企业”的要求,对现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分类排队,确定重点扶持对象,实行大力度政策倾斜。鼓励和引导产业关联度大、经济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实行强强联合,提高企业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嫁接和改造区内企业,参与我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培育清真、绿色品牌,以强势龙头企业和品牌推动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业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标准化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三是继续按照“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营、民主管理”的方针,加大农民合作组织引导和培育力度,帮助合作组织规范化运作,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重要组织作用,在连接农产品产销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在传导实用技术中的摇篮作用,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中的生力军作用。在金融、税收、用地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支持合作组织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实行跨区域联合与合作。强化区级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作用,推行“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发展模式,引导企业与农民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要大力扶持农村种养大户,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对农村种养大户技术培训和指导,积极为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动农村适度规模经营。

(四)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关键是要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综合测算近年来平均生产成本、国际国内供求和价格变化等各方面影响因素,科学确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减少并能稳定增加;改善主要农产品价格保护办法,对进口依存度较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研究制定相关价格支持和保护措施,保持生产和供给的稳定;完善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形成国家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相结合的主要农产品储备体系,充分发挥储备“蓄水池”和“稳定器”的作用。处理好各农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避免因不同品种比价失调导致产品结构失衡;处理好农业投入和产出的比价关系,协调工农产品比价,使农产品价格真实反映生产成本变化,提高农业的收益;处理好农产品现货与期货的比价关系,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管理风险和引导生产的功能;要正确看待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涨和回归,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对增产增收的促进作用。积极开拓农产品流通市场,实施--------------------------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特色优势产业市场开拓工程”,加快农产品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冷链体系建设,积极推广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形成产地市场、批发市场和终端消费市场相衔接,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相配套的市场网络。

(五)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当前,我区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投入量不足、信贷门槛高、担保方式单

一、金融产品少、金融网点布局不均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加大支持和放宽准入两方面入手,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要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和担保方式,总结银川市经验,允许农民利用温棚设施产权进行抵押贷款。建立健全财政金融平台、担保基金、担保公司、农户联保等贷款担保机制,通过政府部门和金融系统联手,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共同创建金融信用平台,努力化解农业贷款风险。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经营风险防范体系,扩大农业保险的品种和范围,提高保费补助标准。积极推进财政支农资金与信贷、保险等资金的有效组合,采取贴息和保险等办法,充分放大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信用平台,建立农业部门金融信用推介机制,实行银社联合。

(六)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不断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认真总结各地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经验和做法,稳步扩大试点范围,科学确定补贴品种。

--------------------------精品

文档-------

第五篇: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摘要:推进城镇化,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可促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要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发展,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要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要鼓励全民创业,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县域规模。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4-0023-03

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追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更迫使我们认识到,原有二元体制架构下建立的城乡关系,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阶段。另外,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村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等问题,都进一步证明单纯靠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靠分散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已经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经济多年内需不足的问题。进一步讲,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方面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工农、城乡互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另一方面就在于实施和完善推进城镇化,从而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由此也大大地促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也就是说一方面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但另一方面只有扩大城市,才能发展城市。为此,必须进一步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一、城市化发展现状

以吉林省为例,改革开放前期,吉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在全国均处于较高水平,但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却相对缓慢,2008年全省农村人口1 45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4%,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320万。也就是说还有一半多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二元结构分割现象较严重。其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不仅低于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唐等地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判断吉林省还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重工业占较大比重,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城市难以大量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阻碍了城市化的步伐。二是小城镇发展较为缓慢。吉林省的城市规模结构以大中城市为主,小城镇数量少、规模小,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化基础薄弱,制约了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进程。三是吸引外资能力不强。

二、城市化发展的趋势

就全国而言,在未来的10多年中,全国将有3.5亿农村居民离开农村,到城市定居,使城市人口从今天不足6亿增加到10亿,使我国成为有2/3城市人口的国家。新迁入城市的人口将主要分布在8个人口数量超过1000万的超级城市,和15个人口数量处于500―1000万的大城市中。另外,到2025年,全国至少会出现221个人口数量超过百万的城市。这一新的城市化进程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到2025年城市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目前的25%上升到33%。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是城市化推动了过去20年的经济增长,未来20年也将是继续这样。满足城市化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全国需要新建170个交通枢纽,需要新建总建筑面积超过400亿平方米的500万栋楼房,其中5万栋楼房的楼层超过30层。吉林老工业基地要实现全面振兴,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制定政策、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从束缚他们的土地中解放出来,这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像吉林省这样一个拥有2 700多万人口的省份,又有着像长春、吉林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要让更多的农民经过培训,从黑土地当中走出来,进入城市开始新的生活。因此,有必要使城市化水平至少提高到70%以上。目前,长春市城镇人口(不含所辖县、区)358.1万,驻长高校学生约50万,合计408.1万人。3年内应该达到500万,7年内达到700万,到2020年实现900万,这样,将会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长春。每个市(州)再发展到50―100万,这就有500~900万,再加上40多个县,农村人口就基本上转移到城市中来了。那么,剩下的农业人口在原有的土地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富裕之路,就不会是纸上谈兵了。而农村人口转移出来后,城市的活力就增强了。对房地产的拉动也将大大增强。原来想买新房的,换个大一点的房子的,可把旧房子卖出去。旧房子卖出去,新房子就会有人买了,房地产业就好起来了。

目前,延边州正在根据吉林省政府批复的《延龙图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延龙图一体化战略,建设以延吉为核心的区域中心城市,以此作为推动延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延龙图三市共享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投资200亿元,其中,延吉市长白山路向西延伸布尔哈通河西段综合治理等工程正在建设中;围绕扩大延吉发展空间,原龙井市朝阳川镇已整建制划归延吉市;三市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2008年上半年延龙图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9亿元,占全州58.6%。下一步将进一步抓好《规划纲要》的落实,做好相关专项规划编制以及城市规划修编工作。加快延吉市北出口加宽、西部城区规范与建设、州新兴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三市供热、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一批先导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8年完成延吉市长白山路西段至朝阳川联络线路基工程建设,做好延吉至海兰湖至图们城际公路等工程前期工作。围绕产业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共享、市场共体、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科教同兴目标,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做好同城一体化发展的各项准备工作。全力争取开通延吉至龙井城际公交线路,2008年底撤销延龙、仁坪收费站,构建日趋紧密的城市结合体。针对延龙图城市人口布局不合理、人口规模小的实际,在不改变现有城市框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延龙图三市特别是龙井市探索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效方法,力争使延龙图地区人口有大幅度增加。积极协调金融、税收、电信、邮政等部门,在延龙图三市实行同城管理,为群众提供便利条件,使群众享受到一体化带来的实惠。

三、城市化发展的措施

要创造条件,通过制定政策加快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推进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的配套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以实际居住地登记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要加快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流转制度和承包地、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制度,增加农民进城创业的原始资本。要继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提高文化技能水平。

(一)要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有超前的总体规划、重大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和刚性约束力。要从国家生态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高标准、高水平出发,规划设计城市的建设布局。

(二)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重点是通过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设施的完善、服务功能的齐全,增强集聚力和辐射力。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事业,促进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如,近年来,通化市以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商贸中心、旅游服务中心以及宜居城市为目标,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利用BOT等方式,新建了绕城公路、城市立交桥,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启动建设了一批大型商贸服务设施。目前,吉林省欧亚大型购物中心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义乌国际商贸城、恒坤家居博览购物中心正在建设之中,长白山药谷物流中心,中东新天地购物公园、东润五星级酒店等项目也在2008年建设。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使城市的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三)要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要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的土地利用修编工作。在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同时,加快城市向周边延伸,拉大城市骨架。通过各种类型的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特色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文化科技城等建设,通过引进和建设大项目,使之成为中心城市持续发展的新空间、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和现代服务业的新集聚区。

(四)要鼓励全民创业

只有全民创业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释放每一个城市市场主体的潜能,让全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进发,才能真正解决城市化的就业和发展问题。在发达国家每千人企业数量平均45个左右,发展中国家是20~30个,中国不到10个,吉林省为2.9个。反差非常大,所以大大限制了城市化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观念落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小进即满的小农思想、重官轻商的官本位思想等等,在许多人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为此,要加大解放思想的力度,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造精神,从文化的根源上,培育创业文化,引导树立敢创、敢闯的创业信念和信心,鼓励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精神。要最大限度放宽市场准入,让全民创业有更大的创业空间,最大限度地加大对全民创业型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从战略高度认识经济发展的转型,推动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全民创业型经济转变。

(五)积极发展县城经济,扩大县城规模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十分薄弱,因而更具有重大的发展空间。以工业化为主导,突出抓好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大力发展专业化产业基地,提高县城的承载功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县域公路、饮用水、商业服务业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和条件。

下载统筹城乡一体化会议讲话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统筹城乡一体化会议讲话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统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统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提升农村群众出行质量 建湖县客运管理处 裴文雅 摘要:本文就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构建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

    街道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材料

    龙潭街道位于市区东北部三环路外侧,幅员面积37.61k㎡,总人口5.3万人,其中农村居民4.3万人,辖20个社区。在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前,由于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缓慢,居民生......

    合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合集五篇]

    合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合肥市地处江淮之间,居皖之中,辖3县、4区、3个开发区,有55个乡镇、832个行政村,总人口51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6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1%。市域面积7055平方......

    坚持科学发展观 统筹城乡一体化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彬县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这......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银川市金凤区 阅读次数:538 发布时间:2010-09-27近两年来,金凤区区委、政府抢抓被确定为自治区统筹城乡发展试......

    昆明市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工作情况汇报

    昆明市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昆明市着眼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始终坚持......

    实践科学发展观 统筹城乡一体化

    实践科学发展观 统筹城乡一体化 (诸城市委组织部 谷宏伟李长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XXX镇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XXX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