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市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推进会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强在全市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推进会上的讲话
(2009年6月2日)
刚才,参观了大英县准备的现场,大英县雷云县长介绍了经验,家正副市长安排部署了相关工作,我都表示完全同意,全市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推进会上的讲话。现在,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积极稳妥推进卫生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我市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城乡差距大,财政收入水平低,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深刻领会中央医改精神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市情的医药卫生体制。因此,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既要坚定决心、抓紧推进,又要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让老百姓满意、让医务人员满意。
今年以来,国务院研究室、全国政协、农工党中央、省政府研究室、农工党四川省委、省卫生厅领导先后莅遂调研考察,听取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情况汇报。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医改的重要性,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找准改革和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突破口,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确保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抓住机遇,改革创新,总结推广好的试点经验,使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改革有序推进。
二、学习大英经验,强力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
大英县通过在县级医院领办乡镇卫生院,不断探索创新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机制,为全市推进城乡医疗卫生统筹发展提供了很好经验。省政府、省卫生厅的领导多次到大英调研,对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赞扬。各区县委、政府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大英经验,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今年底前,在全市基本建立起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机制,促进城乡卫生事业统筹协调发展。为此,要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提高统筹城乡医疗卫生发展的认识。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创新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抓好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工作,把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纳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
第二,要增强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发言稿《全市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推进会上的讲话》。近几年来,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条件逐步改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农村卫生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投入不足、设备落后仍然制约着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农村卫生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我市卫生资源向农村流动,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第三,要建立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各县(区)在“以城带乡、共同发展,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纵向整合、优化结构,整体推进、综合配套”的原则下,通过县级医院联办乡镇(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县级公共卫生机构下伸派驻乡镇管理机构、组建县(区)域医疗联合体等措施,逐步建立起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村三级医疗卫生资源纵向整合,建立以“县(区)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区)域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机制。不断提高乡镇(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为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新路子。
第四,要坚持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县级医院联办乡镇卫生院后要坚持“六个不变”。即:联办后的乡镇卫生院所有制性质不变,人员身份不变,国家对乡镇卫生院投入和政府补助政策不变,国家对乡镇卫生人员的特殊照顾政策不变,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不变,乡镇卫生院职责任务不变。坚持开展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爱国卫生、康复等综合性服务。
第五,要建立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各区县委、政府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卫生事业的有关政策,切实兑现卫生投入政策,确保乡镇卫生院编制内人员工资和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费纳入财政预算,将乡镇卫生院院长和公共卫生人员的工资纳入区、县财政全额预算;对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补助,要按照标准由区、县财政纳入预算。
三、加强人口出生缺陷预防和干预工作,提高我市出生人口素质
据我市卫生部门监测点数据显示,从2003年至2008年,我市人口出生缺陷率分别为9.90‰,10.71‰,10.97‰,11.15‰,12.28‰,12.43‰,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人口出生缺陷发病已成为我市婴幼儿死亡、儿童和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伤害和负担,也是严重影响我市人口素质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此,保华书记和昌升市长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强我市人口出生缺陷预防和干预工作,市政府以遂府办函
第二篇: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摘要:推进城镇化,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可促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要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发展,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要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要鼓励全民创业,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县域规模。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4-0023-03
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追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更迫使我们认识到,原有二元体制架构下建立的城乡关系,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阶段。另外,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村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等问题,都进一步证明单纯靠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靠分散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已经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经济多年内需不足的问题。进一步讲,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方面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工农、城乡互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另一方面就在于实施和完善推进城镇化,从而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由此也大大地促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也就是说一方面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但另一方面只有扩大城市,才能发展城市。为此,必须进一步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一、城市化发展现状
以吉林省为例,改革开放前期,吉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在全国均处于较高水平,但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却相对缓慢,2008年全省农村人口1 45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4%,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320万。也就是说还有一半多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二元结构分割现象较严重。其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不仅低于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唐等地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判断吉林省还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重工业占较大比重,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城市难以大量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阻碍了城市化的步伐。二是小城镇发展较为缓慢。吉林省的城市规模结构以大中城市为主,小城镇数量少、规模小,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化基础薄弱,制约了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进程。三是吸引外资能力不强。
二、城市化发展的趋势
就全国而言,在未来的10多年中,全国将有3.5亿农村居民离开农村,到城市定居,使城市人口从今天不足6亿增加到10亿,使我国成为有2/3城市人口的国家。新迁入城市的人口将主要分布在8个人口数量超过1000万的超级城市,和15个人口数量处于500―1000万的大城市中。另外,到2025年,全国至少会出现221个人口数量超过百万的城市。这一新的城市化进程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到2025年城市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目前的25%上升到33%。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是城市化推动了过去20年的经济增长,未来20年也将是继续这样。满足城市化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全国需要新建170个交通枢纽,需要新建总建筑面积超过400亿平方米的500万栋楼房,其中5万栋楼房的楼层超过30层。吉林老工业基地要实现全面振兴,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制定政策、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从束缚他们的土地中解放出来,这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像吉林省这样一个拥有2 700多万人口的省份,又有着像长春、吉林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要让更多的农民经过培训,从黑土地当中走出来,进入城市开始新的生活。因此,有必要使城市化水平至少提高到70%以上。目前,长春市城镇人口(不含所辖县、区)358.1万,驻长高校学生约50万,合计408.1万人。3年内应该达到500万,7年内达到700万,到2020年实现900万,这样,将会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长春。每个市(州)再发展到50―100万,这就有500~900万,再加上40多个县,农村人口就基本上转移到城市中来了。那么,剩下的农业人口在原有的土地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富裕之路,就不会是纸上谈兵了。而农村人口转移出来后,城市的活力就增强了。对房地产的拉动也将大大增强。原来想买新房的,换个大一点的房子的,可把旧房子卖出去。旧房子卖出去,新房子就会有人买了,房地产业就好起来了。
目前,延边州正在根据吉林省政府批复的《延龙图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延龙图一体化战略,建设以延吉为核心的区域中心城市,以此作为推动延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延龙图三市共享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投资200亿元,其中,延吉市长白山路向西延伸布尔哈通河西段综合治理等工程正在建设中;围绕扩大延吉发展空间,原龙井市朝阳川镇已整建制划归延吉市;三市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2008年上半年延龙图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9亿元,占全州58.6%。下一步将进一步抓好《规划纲要》的落实,做好相关专项规划编制以及城市规划修编工作。加快延吉市北出口加宽、西部城区规范与建设、州新兴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三市供热、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一批先导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8年完成延吉市长白山路西段至朝阳川联络线路基工程建设,做好延吉至海兰湖至图们城际公路等工程前期工作。围绕产业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共享、市场共体、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科教同兴目标,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做好同城一体化发展的各项准备工作。全力争取开通延吉至龙井城际公交线路,2008年底撤销延龙、仁坪收费站,构建日趋紧密的城市结合体。针对延龙图城市人口布局不合理、人口规模小的实际,在不改变现有城市框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延龙图三市特别是龙井市探索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效方法,力争使延龙图地区人口有大幅度增加。积极协调金融、税收、电信、邮政等部门,在延龙图三市实行同城管理,为群众提供便利条件,使群众享受到一体化带来的实惠。
三、城市化发展的措施
要创造条件,通过制定政策加快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推进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的配套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以实际居住地登记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要加快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流转制度和承包地、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制度,增加农民进城创业的原始资本。要继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提高文化技能水平。
(一)要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有超前的总体规划、重大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和刚性约束力。要从国家生态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高标准、高水平出发,规划设计城市的建设布局。
(二)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重点是通过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设施的完善、服务功能的齐全,增强集聚力和辐射力。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事业,促进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如,近年来,通化市以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商贸中心、旅游服务中心以及宜居城市为目标,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利用BOT等方式,新建了绕城公路、城市立交桥,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启动建设了一批大型商贸服务设施。目前,吉林省欧亚大型购物中心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义乌国际商贸城、恒坤家居博览购物中心正在建设之中,长白山药谷物流中心,中东新天地购物公园、东润五星级酒店等项目也在2008年建设。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使城市的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三)要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要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的土地利用修编工作。在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同时,加快城市向周边延伸,拉大城市骨架。通过各种类型的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特色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文化科技城等建设,通过引进和建设大项目,使之成为中心城市持续发展的新空间、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和现代服务业的新集聚区。
(四)要鼓励全民创业
只有全民创业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释放每一个城市市场主体的潜能,让全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进发,才能真正解决城市化的就业和发展问题。在发达国家每千人企业数量平均45个左右,发展中国家是20~30个,中国不到10个,吉林省为2.9个。反差非常大,所以大大限制了城市化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观念落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小进即满的小农思想、重官轻商的官本位思想等等,在许多人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为此,要加大解放思想的力度,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造精神,从文化的根源上,培育创业文化,引导树立敢创、敢闯的创业信念和信心,鼓励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精神。要最大限度放宽市场准入,让全民创业有更大的创业空间,最大限度地加大对全民创业型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从战略高度认识经济发展的转型,推动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全民创业型经济转变。
(五)积极发展县城经济,扩大县城规模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十分薄弱,因而更具有重大的发展空间。以工业化为主导,突出抓好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大力发展专业化产业基地,提高县城的承载功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县域公路、饮用水、商业服务业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和条件。
第三篇:卫生局长在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同志们:
在举国上下欢庆建国六十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统筹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现场会,目的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县(区)乡(镇)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机制促进城乡卫生事业统筹发展的意见》和区委、区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并举行船山区医院与保升等8个乡镇卫生院和老拱桥等60个村卫生室建立对口帮扶协作机制的签约、授牌以及赠送医疗设备活动。这标志着船山区统筹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的正式启动,从此船山卫生将开启一个全新的管理运行机制,这是船山卫生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具有里程牌意义,也是船山卫生实现跨越发展的新起点。
统筹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政府主导、城乡统筹、部门协调、社会共建,突出农村卫生重点,着眼于实现城乡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爱国卫生和行业管理一体化,建立城乡卫生事业统筹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努力缩小城乡卫生差距,切实改善城乡卫生二元结构,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一是要统筹城乡公共卫生一体化,筑牢群众健康保障防线;二是要统筹城乡医疗服务一体化,做优三级医疗服务网;三是要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维护人人享有健康公平;四是要统筹城乡爱国卫生工作一体化,改善人居环境与生活质量;五是要统筹卫生行业管理一体化,增强宏观调控与发展能力。
统筹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城带乡、共同发展;坚持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坚持纵向整合、优化结构;坚持整体推进、综合配套。一要均衡配置卫生资源,着力消除看病难;二要开展惠民医疗措施,大力破解看病贵;三要创新特色卫生服务,切实保障看好病;四要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未雨绸缪防好病。对此,要建立区域卫生共同体,区医院联办南强镇中心卫生院、西宁乡卫生院和高升、育才、凯旋、龙坪、广德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以技术协作、业务指导、设备资源共享、转诊转院、会诊查房、信息互通、学术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共同体,实行“五统一”管理,即财物、人事、后勤、分配、药品实行统一管理;坚持“六个不变”,即所有制性质、职工身份、财政投入、卫生政策、收费标准、职责任务不变。建立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机制,对村卫生室实行“三统一”管理,即国家对村卫生室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统一管理,新农合支付结算统一管理,村卫生室用药统一配送。
统筹城乡卫生一体化,有利于全区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推动全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区医院是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龙头,无论是医疗技术还是综合服务能力都是最好的,保升等8个乡镇卫生院增挂船山区医院协作医院,老拱桥等60个卫生室增挂船山区医院协作卫生室标牌,建立对口帮扶协作关系,通过开展临床教学、下派人员查房、手术示教、疑难病例讨论、继续教育讲座、短期培训、巡回医疗、对口支援、双向转诊等多种方式,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和执业能力,达到以城带乡、共同发展、资源共享的目的。
我希望受援单位要抓住这个机遇,密切与区医院的协作,主动加强业务上的联系,虚心接受指导,充分运用区医院的教学、科研技术优势,促进自身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的提高,为全区人民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也希望区医院要从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角度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真正体现龙头医院的实力,扩大在全区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影响,带动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最后祝双方协作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四篇:区长在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广大医务工作者、同志们:
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现场会,正是为了让农村群众也能与城市居民一样,共享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成果。首先,我代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对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的正式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为此付出艰辛努力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向一直关心支持船山卫生事业发展的市卫生局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市委、市政府把船山确定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试点区,这是船山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面临历史性的机遇与挑战,肩负着历史性的使命和责任,也为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是市场和利益格局的新调整,是医疗卫生市场的重新划分和整合,为加快和率先城乡卫生统筹发展,构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充分发挥医疗卫生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船山中应的作用,卫生局做好大量艰苦细致的调研,潜心研究,大担探索,勇于创新,构思的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的框架和思路,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并出台了《统筹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现场会,正是贯彻、落实和启动这个实施意见,希望各位医务工作者要认清形势,增强做好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变压力为动力,抢抓机遇,借助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这一高位平台,抓重点、带全盘,努力推动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健康发展;突出重点,加大措施,全面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工作快速发展、平衡发展、持续发展和纵深发展,区、乡镇、村三级卫生服务机构要根据各自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合理确定服务项目和服务范围,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良性互动机制,研究建立和完善城乡卫生融合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加强领导力量,完善责任体系,健全督查机制,加大考核奖惩,形成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合力,促进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更好更快发展。
船山区医院作为我区区域医疗中心,对口支持帮扶基层卫生事业发展,重点解决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学科建设和医疗设备等实际问题,这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推进我区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资源优势整合和互补,达到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增强卫生事业发展活力,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在相互协作过程中,要遵循卫生事业发展内在规律,逐步建立起医院管理和区域卫生事业发展富有生机的新机制,整体提升全区的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让老百姓能够享受到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近年来,船山区各项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强劲的发展势头。加强卫生工作,深化卫生改革是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为人民群众和创业人员提供良好医疗服务和卫生安全保障的需要。区委、区政府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卫生事业的发展,希望卫生战线广大干部职工锐意改革、扎实工作,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继续开创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五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银川市金凤区 阅读次数:538 发布时间:2010-09-27近两年来,金凤区区委、政府抢抓被确定为自治区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区的大好机遇,科学发展,大胆探索,按照“科学规划、强化基础、做大产业、创新制度、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以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一条主线”,大力引导农村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规划居住区集中的“三大集中”,探索推进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养老保险、农民身份换市民的“三个转变”,加快构建城乡规划统筹、产业发展互动、公共服务均衡、社会保障同质的“四位一体”新格局。从2002年到现在,建成区面积由69平方公里扩展到13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6%),翻了近一番;城市化率从48.7%提高到80%;产业结构已由建区初的“二、三、一”调整为现在的“三、二、一”。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17亿元,同比增长1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2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07元,同比分别增长10.6%和8.6%。今年上半年,辖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97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73亿元,同比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15.09亿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8.33亿元,同比增长36.5%;第三产业增加值14.15亿元,同比增长8.5%;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8亿元,同比增长5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2亿元,同比增36.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900元,同比增长8.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在劳务性工资收入的拉动下,达到3825元,同比增长15.6%。金凤区已成为银川市发展环境最优、发展潜力最大、发展势头最快的区域。
一、近年来我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一)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在充分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金凤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政府区长任第一副组长,四套班子相关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镇、村负责同志任成员的金凤区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各镇、涉农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提出了“一年起步、两年突破、三年见效、到2012年率先在自治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了五个突破,即坚持从重点地区突破,沿南北环城高速、六盘山路、贺兰山路、宝湖路、长城路实施农村向主城区推进,促进南北两翼互动发展,打造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从产业发展突破,以园区经济、镇域经济、生态经济、爱伊河水系旅游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以新型工业、都市农业、会展节会、房地产业等为主的都市产业体系;从社会保障突破,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为重点,探索建立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从公共服务突破,以扩大农村公共服务产品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着力构建新型公共财政体制;从体制机制突破,以农民变市民、财政金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为重点,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制度瓶颈。
(二)以产业调整为依托,统筹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适应城镇发展需求,我们按照“三次产业大调整”和“农业产业细调整”的思路,优化产业结构,将建区初的“二、三、一”产业结构调整为“三、二、一”产业结构,将农业发展定位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主要发展设施蔬菜、适水产业和养殖业。一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们把握城市重心西移的有利机遇,加快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经济,促进信息流、科技流、人才流、资金流向我区转移,增强城市聚集力。发挥行政中心聚集带动作用,加快发展金融、信息通讯、商贸流通等现代服务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人寿保险、工商银行等通讯、保险、金融公司总部在辖区落户发展。积极培育区域性总部经济,以良好的区位、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优势,吸引宁夏发电集团、宝塔石化等70家企业总部落户辖区,随着金凤万达广场、拉普斯水上购物城、银川中央商务区B区的开工建设,新区商务中心将逐步形成。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年均房地产开发量达到260万平方米,房价领跑全市,形成民生花园、蓝山名邸、长城花园等一批现代化住宅区,“住在金凤”战略品牌得到广泛认同。坚持保护湖泊湿地资源和发展特色旅游业并重,大力培育“湖城休闲观光游”,“农家乐”、“渔家乐”蓬勃发展,“塞上湖城”中部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带初步形成。三产占GDP的比重达到52%。二是稳定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我们实施了金凤工业集中区建设,完成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和中小企业创业园115栋标准厂房建设。引进艾力特电动自行车有限公司等入园企业156家,建成投产114家。引导企业实施技扩改项目77项,培育塞北雪等国家级、自治区级知名品牌14个,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7家。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7%。三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我们统筹农村产业发展,立足实际发展都市农业,确立“南蓄菜、北适水”产业格局,培育锦旺蔬菜、丰登适水产业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直接销往城市超市,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渠道。建成二代温棚16万间、养殖园区26个、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2000亩,蔬菜、适水、养殖等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发展荷海隆水产、金穗农机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31个,培育壮大宁夏翔达现代牧场等一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逐步扩大农村劳务产业规模,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了30%。
(三)以村土地流转、城乡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为平台,统筹城乡土地资源一体化。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出台了加快土地流转的暂行办法,总结和推广“魏丰土地信用合作社”经验,加强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建设,每个镇、涉农街道都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规范了流转程序,引导农村土地由分散流转向集中流转、由小面积流转向大规模流转、由村组内流转向跨村组跨区域流转,村民一改以往单家独户自行流转的模式,将自己承包经营的一部分或全部土地委托给村委会或村级合作经济组织转包。目前,我区共建立土地信用合作社3家,流转土地1.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0%,为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花卉苗木种植、全程机械化水稻种植、“适水”产业等项目建设提供了条件。通过土地流转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田间“解放”出来,走进流转大户、企业去打工,走出农村流入城市进入二、三产业去务工,实现了农民出租土地、务工挣钱的双丰收,带动农户每年人均增收600元。抢抓被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确定为“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试点区”的机遇,组织力量编制了《金凤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实施规划》,计划用二年左右时间完成南北环城高速公路城市规划内8个行政村3579户宅基地拆旧换新,土地置换,使土地增值收益反哺农村,实现农民到集中安置点和城镇居住,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目前,项目规划已得到自治区批复同意,今年先期完成植物园村、魏家桥村、盈南村、西湖村、西新村、新联村等6个村的旧庄点拆迁,启动盈南家园等三个安置区建设。目前,已对魏家桥村4、5、6、7队,盈南1、3、5队进行了旧庄点拆迁,签订拆迁协议726户,拆迁面积11万平方米,完成复耕110亩。
(四)加大政策资金投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成丰登集镇商业街续建工程,编制了良田集镇建设规划,建成良田镇畜牧交易市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用水的利用率,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实施农村人饮安全项目,经自治区有关部门同意计划用三年时间投资1380万元,重点解决良田吊庄移民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今年计划实施投资690万元,解决8000人的饮水问题。实行农村公路养护承包制,切实加强乡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公路硬化通村比重100%,乡道好路率达98%,村道好路率达90%,阴雨通车历程率达100%。经多方协调,开通了南门至良田镇、南门至丰登镇的公交线路,有效解决了农民进城没有公交车的问题。完成良田镇高桥村、丰登镇联丰村示范点农宅建设,保伏桥等8处康居安置区63万平米住宅建设全面实施,安置进城农民7006户。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加快连锁超市、“农家店”的建设步伐,新建和改建规范的乡镇超市和村级农家店,扩大乡镇超市和村级农家店的覆盖面,方便农民生活需求。在魏家桥村建成全区首家“村落社区”,为农村社区建设积累了经验,通过企业包扶资助方式新建了8家“村落社区”,成为全国农村村落社区建设示范县区之一。
(五)以信息化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抓手,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自2009年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为全国首家“以信息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区及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五级联网”试点区以来,我区坚持城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原则, 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形成了以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为主体,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及所辖镇(街道)、村(社区)五位一体,五级互动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实现了五级联网资源共享,城乡信息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坚持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农村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教育方面,深入实施教育强区战略,大力开展城乡学校“牵手行动”计划,实施“城市+农村+特色”的“捆绑式”发展模式,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选取10所办学水平好、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的城镇中小学与农村学校进行结对帮扶,力争“帮扶一所、提高一所”;实行师资倾斜政策,选派农村学校校长到东西部学校学习交流,建立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支教等长效机制,带动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同步发展。科技方面,深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改革,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在辖区所有行政村建立了农村信息化服务站,大力推广“科技人员+合作社+农户”模式,依托科技示范场,带动“适水产业”、设施农业和沙地蔬菜种植业发展。卫生方面,积极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一体化。2010年我区应参合农民40600人,实际参合39364人,参合率达96.91%,失地农民全部纳入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自治区首家启动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试点”,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统筹城乡医疗服务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一是强化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基础建设。多方筹资170万元,启动良田镇卫生院门诊楼建设项目,加快建设规范化中心卫生院。采取购买、新建、租赁的方式将在3年内全部解决村卫生服务站用房,镇卫生院对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财、物、药品以及医疗业务实行一体化管理,实现镇带村级医疗。二是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进展顺利。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采取临床服务、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等方式,实现城市带农村医疗。通过开展“小病到社区(卫生院),大病转医院、康复回社区(卫生院)”的双向转诊,使农民群众足不出镇就能享受区、市级医疗专家的诊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是及时兑现乡村医生工资待遇,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建立了村医培训机制。社会保障方面,对失地农民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了“城市低保”,对农村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应保尽保,五保户集中供养的由政府全额承担安置在老年公寓,分散供养的全部纳入低保,对考上大学的农村低保户按照区内区外给予不同补助;累计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7096人,为全部村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全面推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六)以“开放式”党建为抓手,统筹城乡党建一体化。针对过去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组织生活封闭运行,党员教育模式单一,党建资源利用不高等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党建工作内涵,促进城乡统筹双互动。以“开放式”党建为契机,深入推进“三级联创”、“创先争优”等活动,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探索建立了技术型、产业链型、创业型、趣缘型、教育型五种党小组模式,积极推行“组织生活联过、支部活动联搞、党员教育同步”,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大力开展村居结对帮扶活动,先后组织了19个村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32个机关党支部与村居党支部,410名机关党员与农村、社区党员的结对帮扶活动,开展农业龙头企业与村集体互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两年多来,通过开放组织设置,扩大了党组织覆盖面,增强了党组织功能;通过开放结对共建,形成了城乡互动、上下联动共建共促的基层党建工作局面。今年6月18日自治区“开放式”党建经验交流会在我区召开。
二、试点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看到统筹城乡发展还存在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主要是:
一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民财产性收入方面的问题。从成都、重庆等地农村土地确权流转等试点探索工作中可以看出,土地的产权归属越清晰,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增值空间就越大,农民从土地增值中获得的收益就越多。建议区、市政府给予试点区特殊政策,探索诸如进城农村人口土地承包权、宅基地及农房退出和补偿机制,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依法保障农民权益,通过明晰产权和健全市场机制,确保农民通过自愿转让获得财产性收益。
二是消除制约人力资源在城乡、区域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制度障碍。建议区、市研究出台统一户籍,使进城稳定就业农村人口在劳动就业、住房、随迁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平等的政策待遇,消除他们后顾之忧,使其真正从农民变市民。三是在项目资金方面给农业龙头企业更多支持。目前农业生产方式普遍粗放,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建议区市在项目资金、技术改造方面,能向各试点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倾斜。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抓好统筹城乡规划调整和完善工作。结合银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紧编制我区城乡建设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城乡居住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交通体系规划等专项规划,进一步优化金凤区城乡空间布局,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凸显区域经济特色。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实施丰登镇农贸市场扩建及特色商贸餐饮城项目建设,推进良田小城镇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集镇聚集辐射能力。
二是以搭建信息平台为抓手,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指导各行政村成立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在村级设立信息联络员,建立辖区各村(土地信用合作社)的土地承包和流转信息系统,构建完善的流转信息网络,及时收集和发布流转信息,沟通流转渠道,协调流转价格,鉴定合同签订、督促合同兑现,严格规范土地流转程序。
三是以全民创业为抓手,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技能,加大“阳光培训工程”的实施力度,广辟农民就业渠道,实现1万人就业的目标,以创业带动就业,购买公益性岗位尽可能的多考虑失地农民、进城农民。
四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
五是以深化农村改革为抓手,促进农村制度创新。积极协调,逐步在辖区内实行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 居民户口”的城乡一元化户籍登记管理试点。探索建立健全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参照城镇养老保险标准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