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近平将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习近平将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中新网1月22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2日中纪委全会上强调,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同时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并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工作作风。
针对权力运行问题,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中央并没有忙于迎接新春,而是积极回应群众呼声,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败斗争,为习李新政谋划好的开局。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高官腐败,又坚决查处普通官员,绝不放过群众身边的腐败分子,再一次彰显了中央反腐败的坚强决心与鲜明态度。近日,李春城、衣俊卿等一批高官相继落马,还有各个地方的“房叔”、“房妹”等相关腐败分子也是相继落马,充分体现了这样的决心与态度,绝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实实在在的出击。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总书记在权力监督方面,响亮的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实属难能可贵,并明确提出了“三个不”的反腐败机制建设。
不敢腐的惩戒机制。就是要更加加大查案办案力度,坚决做到“老虎”、“苍蝇”一起打,真正用明显的成效来取信于民,以震慑一些地方、一些领域高发的腐败形势。
而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将更为引人关注。这需要在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方面有明显的推进,也就是说,要限制官员的权力,限制政府的权力,让他们没有机会、没有空间滥用权力,这既需要勇气来革自己的命,更需要智慧来限自己的权。
至于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当然要有一系列的手段、措施和机构来予以保障,不能让一些制度成为摆设,不能让一些制度被官员变相的予以抵制。要确保反腐败机制与措施的执行力,增强反腐败的公信力与正能量。
建立健全这样的“三不反腐机制”,的确值得十分期待,下一步,中央将会围绕这三个方面,出台一系列有看点、有亮点、有效果的体制机制,有的还可能是开创性甚至于革命性的,因为反腐败到了现在的阶段,是需要壮士断腕的时候了。
首先,在全党认识的高度方面,恐怕是要进一步统一全党的认识,增强全党对反腐败斗争的共识,统一全党反腐败的行动与方向。在这个方面,将应该是在以“限权放权”为核心的制约机制上下功夫,比如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就存在放权的问题,特别是审批权的改革方面;而限权可能更多的会集中在“一把手”的限制方面。
其次,在改革的深度方面,必然会涉入深水区。值得广为期待的恐怕还是“公开”制度,无论是官员财产的公示制度,还是财政预算与三公经费的公开制度,都是值得关注的,也是最能体现改革的深度的。
再次,民主法治的推进,也将是一大看点。今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建立法治中国的目标,得到了广泛的赞赏与期许。在这方面,我以为,维护人民的权利是十分重要的,要通过维护人民的权利,在遏制权力的肆虐。如何有效的维护人民的权利,在民主法治方面,“独立”精神应该是一个突破口,比如在司法独立的体制上是可以有所突破的,尤其是在公、检、法的相互制约与监督方面,以及反腐败机构的相对独立是可以考虑的。当然,在群众参与的广度方面,也许是迅速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有效措施。一方面要引进群众的智慧,拓展群众参政议政的平台,任何时候公权力都要把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放在必要的位置。另一方面就是要引入群众的监督,给群众一个大胆监督的平台,让那些腐败分子无处藏身,至少网络监督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急待官方有序、大胆的引导与关注。
第二篇:习近平: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习近平: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执行改进工作作风相关规定,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习近平
据新华社电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昨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党同志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张高丽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主持会议。
反腐败是实现“中国梦”前提
习近平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旗帜是鲜明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是明显的,为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
要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加强反腐立法制约权力运行
习近平在讲话中要求,要继续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央军委委员等出席会议。□严明政治纪律
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习近平指出,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严明政治纪律就要从遵守和维护党章入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关系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正确处理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和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
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改进工作作风
不纠正不良风气党会失去根基
习近平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折不扣执行改进工作作风相关规定,把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之中。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
满意为标准。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就要及时整改。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科学防治腐败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习近平指出,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我们党严肃查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向全党全社会表明,我们所说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习近平强调,要继续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
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习近平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个问题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要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习近平强调,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全党动手。各级党委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有全面领导责任。要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工作,关心爱护纪检监察干部。特别要注意保护那些党性强、敢于坚持原则的同志。
第三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5月2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及《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对外公布。
这两部重要党内法规的制定和公布,有什么重大意义,有哪些显著亮点?围绕这些问题,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采访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解读。
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
“党内法规是党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甄小英说,科学的党内法规决定着党的兴衰,也关系国家的命运。
一个政党内部规章制度的完备程度,是其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党内法规是党内规章制度的高级形态,党内法规建设是党的制度建设的核心环节。
1990年,党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正式使用了“党内法规”这一名称。此次发布的《制定条例》,是对《暂行条例》的修订。同时,针对党内法规备案工作,此次同步制定了《备案规定》。
“这两部党内法规的制定和公布,表明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建设,希望通过规范党内法规的制定、审查、备案和清理活动,促进从严治党,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说。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有法度。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规章制度,党内生活的一些主要领域基本实现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第四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八项规定”的实施,就管住了不少人,也让不少人付出了代价。但怎么把制度设计得更全面更规范,怎么样把这个笼子编得更好更周密,人们还有更高的期待。近日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就回应了人们的关切。
近日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的规划,很多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
提起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的重要性,一个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已经实施一年的“八项规定”。“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减少交通管制”、“厉行勤俭节约”„„实施一年来,这些清楚、明白、具体的规定,让老百姓看到了很多新气象:高档饭店里的公款消费少了,领导讲话套话连篇的少了,会议开支大幅减少,党风、政风明显改善。
那么,未来五年中,中央将会在党内建立起一个什么样的法规制度体系呢?从此次发布的《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规划:《纲要》从6个方面对今后5年需要制定的党内法规制度进行阐述,分别是:党的领导和党的工作、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民主集中制建设等。针对过去一些党内法规存在的问题,《纲要》突出强化了党内法规建设的保障措施,以保证党内法规落到实处。
从内容上看,未来五年中,党内法规制定任务繁重,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中央党校教授报刊社社长谢春涛教授表示:“应该说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尽管《纲要》没有讲出具体的数量,但是根据《纲要》的内容看下来,需要修订的、需要制定的,有几十项制度,可以说体现在了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
党的十八大对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战略部署。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立体式、全方位推进制度体系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及时发布了《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充分体现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目标和思路。
《纲要》还特别明确了“宪法为上、党章为本”的原则。提出:以宪法为遵循,保证党内法规体现宪法和法律的精神和要求,保证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在统一,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认真履行党内的各项职责和义务。
党内法规的制定虽然是“党内”的,但却和每一个人都相关。尤其是现在,我们党面临着领导全面深化改革这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执政党,面临的考验多、挑战多,就更要不断完善党内法规,不断提高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发展的成果才会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我们每一个人。(文/央视网)
第五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作者:南轩
来源:《甘肃教育》2014年第02期
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原本是为了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促使高校按照自身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选拔录取学生,从而凸显大学的办学特色和竞争力,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这本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其中最棘手的就是“自主招生腐败”这一顽疾。很多地方对自主招生监管不力,过程不公开、不透明,暗箱操作、递条子、打招呼、权钱交易、权力寻租等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败坏了自主招生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而使社会公信力受到严重的损害。前不久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被免职并接受调查,人大因此叫停自主招生一年,或许就是其冰山的一角。教育部也表示,未来高校自主招生将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和准入退出机制。
“叫停”措施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对“自主招生腐败”的有效治理和救赎?我想,关键在于建章立制,用制度管事、管人,既赋予试点学校自主招生的权力,又让它接受社会的有效监督,尤其是对具体负责的人员,一定要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同时成立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对考生资格审核、面试、加分等环节进行监督,并聘请第三方机构监督管理。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权力掌握着资源配置、腐败难以得到根本遏制、招生中的腐败能带来巨大现实利益的语境中,社会在很多时候已经日益对其失去基本的耻感,即不再觉得腐败是什么羞耻、丑陋和不道德的行为。这种腐败羞耻感的日益丧失不仅表现在许多官员身上,而且普遍地存在于许多普通公众身上。他们认为,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无论干什么“出格”的事都是可以理解的。他们表面上非常痛恨腐败,其实内心却非常羡慕那可以腐败的权力以及决定其“生死”予夺的话语特权,一有机会也会腐败一把。正如著名小品演员郭达、蔡明和句号在2007年春晚出演的小品《送礼》所揭示的那样,两位考生家长虽然口头上对权力滥用恨之入骨,但一旦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他们更愿意选择向权力献媚而不愿公平竞争,从而为招生中的腐败推波助澜。
值得欣慰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最近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指出要加强反腐倡廉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当然也包括自主招生的权力。自主招生还是要推行,要对自主招生进行科学、合理的程序设计,一旦发现违规操作,立即严肃查处,绝不姑息。持之以恒,定能风清气正,迎来自主招生的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