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审计思考

时间:2019-05-15 00:5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审计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审计思考》。

第一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审计思考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审计思考

审计工作是对经济行为进行监督的工作,主要职责是主持公道、坚持正义、查处腐败、打击不法,能够起到调整利益、协调关系、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对我们促进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巨大的作用。国家审计的法定职责就是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基本职能就是对国家财政和公共资金配置的决策权与执行权的监督,无论是财务审计、绩效审计还是管理审计等,都是对国家财政从不同角度实施的监督。同时法律还赋予了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即各级审计机关必须不受外界干扰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客观地对各级财政财务收支情况、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以及相关资金使用效益情况做出公正的评价。习总书记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通过制度来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应该充分发挥审计职能,做好制度笼子的构建者、修善者和守卫者。本文从构建权力的牢笼出发谈四个方面认识。

一、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英国历史学家柯克顿说过,“使人堕落和道德沦丧的一切原因中,权力是最永恒、最活跃的„„从天堂到地狱,只有一步之遥。滥用权力,就是连接这两者的通道”。因此,必须对权力进行有效地监督制约。而制度是一种准则,表现为指导性和制约性,唯有用制度监督、规范、约束权力,才能保证权力不被滥用,保障权力发挥其应有的力量,保护权力的公平公正。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对权力和制度关系的形象概况,也是回归权力本质的必然要求。“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束缚、也是保护。“关”不是让权力在笼子里僵死或“睡大觉”,而是要让权力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实现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价值;是要让掌权之人不专权、不越权、不谋私,不沦为“老虎”“苍蝇”。这是实现廉洁政治的根本,也是取信于民的关键。“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一科学论述,指出了根治腐败的治本之方,也预示了未来反腐的新格局,即通过制度来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二、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一些思考

对权力的控制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这种途径大体上有两种:一是权力制约,二是权力监督。制约是权力与权力(权利)之间的制约,既包括以权力制约权力,也包括权利制约权力,它是一种内在机制,就像一部机器中的齿轮,互相配合、互相牵制,多为事前、事中制约;而监督既表现为权力监督,也表现为非权力监督,即权利监督,如新闻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党派监督等,监督与被监督对象之间的力量和地位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相等的,多为事后监督。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权力进行规则,以确保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建立良性的权力运行机制,审计机关必须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在推动民主政治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特殊作用。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已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审计作为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应该把对权利的监督当作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充分发挥审计职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个笼子好比一台爆米花机,把权力关进笼子不妨参考爆米花机原理,中国人为什么认为爆米花机是安全的?第一,机身够结实,铸铁制造;第二,看得清内部压力,透明度好,可根据火候调节;第三,爆米花不能崩太远,只在长条形的布袋内引爆;第四,扳手掌握在操作者手里。这四个条件确保爆米花机是安全的。“关权力的笼子”也应做到这四点:第一,新的笼子够结实吗?第二,几个清官能顶住一批贪官的压力吗?有没有透明度?第三,权力还能到处伸手吗?即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能否分得清。第四,扳手是掌握在权力自己手里还是人民手里?

三、当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审计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不是万能的,深刻反思近30年来的审计历程,我们在肯定成绩、看到辉煌的同时,还应当客观地认识到国家审计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局限性。

1.体制机制矛盾。现行审计体制中,审计监督主体与被审计监督对象,共处在一个利益主体里,接受同一行政首长的领导。尤其是地方审计机关,人员编制、经费来源、福利待遇等,都依附于地方政府和地方财政,审计机关人员的任免、调动、奖惩,都取决于地方政府官员的态度,从而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所以基层审计机关常常处于一种自我矛盾之中。既要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查处违法违规问题,但对某些涉及政府利益的审计事项,又不得不考虑行政首长的“意志”,不得不采取“回避”、“让步”、“消化”的态度,不得不作出“违于法,利于情”的选择。同时,现行的审计报告制度又使审计监督无法深入。按照《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和《审计署结果公告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审计结果的公告权并不是完全在审计部门。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每年要按照规定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从而为人大了解、支持和监督审计工作创造条件,但在审计结果报人大前,审计结果已经报政府并通过了政府的“审计”。所以“同级审”所披露的问题其实属于“自我检查”,问题披露的深度和解决问题的力度都是有限的。这样,对审计机关来说,尽管它拥有监督资源,但却因缺乏权力“后台”,而难以发挥资源的最大效应。

2.问责机制缺失。审计结果公告后,类似“审计风暴不了了之,条条大鱼安然无恙”的报道多次出现在媒体中,问责制度仅仅停留在安全事故问责的状态下,决策问责制度好像离人们还非常遥远。“决策失误”决不能成为国家资金损失的借口,一项决策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损失数额巨大,所以必须追究“失误者”的责任。在审计报告中有不少“屡审屡犯”的例子,问责制度缺失难逃干系。审计机关提供了线索,司法监督应及时跟进,否则审计制约权力必然前功尽弃。

3.审计整改不力。社会各界对审计在权力制约与监督中的作用,期望普遍较高,而面对当前管理体制和行业经济复杂易变的状况,审计机关限于审计人力、审计经费和审计成本等因素制约,难以对审计对象权力的行使范围作更广泛深入的监督与核查,为此难以对领导干部的权力业绩和经济责任作全面评价和界定,有时提出的审计建议缺乏可操作性。而相关机制的缺失、对审计整改工作的认识不足,常常让审计机关忽略了对审计落实整改工作的跟踪监督,使得被审计单位以“故意拖延”、“选择性整改”、“避重就轻”等方式蒙混过关,从而导致审计发现处理的问题“屡查屡犯”。

四、构建审计制度笼子的建议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总书记也强调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那么,作为审计机关,构建什么样的笼子才能把权力关住,使权力的行使者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呢?

1.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做好“制度笼子”的构建者。

(1).依法提高审计监督的惩戒力度,建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经济学认为,一个有效的惩戒机制,必须是惩罚的力度大,发现次数多的机制,使腐败预期的惩罚远大于腐败预期的收益,形成一种“得不偿失”的机制,才是“不敢腐”的机制。仅仅提高惩戒力度并不足以有效阻止腐败,很多官员通过营私结党,建立权力庇护关系,从而降低腐败被发现、被惩罚的概率。作为审计监督,一方面要大幅度提高惩戒力度,重点关注权力行使与问责追责,另一方面,要通过审计发现、审计分析、审计揭露、审计整改、审计处理、审计公开,促进健全“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提高审计公信力。(2).不断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通过联网监控,建立预警机制,创建权力运行的审计评价模型和技术环境,通过对多年积累的审计计划项目、结果统计、成果利用等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之中。探索设立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收集纪检、监察、司法等执法机关办理的案件线索,收集媒体报道、网络曝光和人民群众举报的案件线索,收集重点官员的财产信息、财产申报和财产公开情况,加大对权力腐败的监督力度。

(3).彻底铲除权力腐败的滋生土壤,建立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在重点资金方面,铲除权力腐败的潜规则。重点关注资金拨付、配套、管理和项目实施建设中的情况,深化权力腐败多发环节的审计监督,积极寻找“权力寻租”的潜规则,揭露滥用权力、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等腐败现象;在重点领域方面,铲除权力腐败的利益圈。重点监督违反法定程序,查处和揭露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批条子、打招呼、发指令,“钦定”项目权、施工权、采购权等方面的权力腐败;在重点对象方面,铲除权力腐败的联盟。在严格执法方面,铲除权力腐败的空间。审计监督要做到除恶务尽,必须建立与纪检、监察、司法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挖掘腐败线索,定期互通情报,坚持协同办案,做到有案必交;在队伍建设方面,铲除权力腐败的漏洞。打造一个纪律严明的审计铁军,在审计机关内部制定实施严格的内控措施。

2.健全审计问责制度体系,做好“制度笼子”的修缮者。

审计机关作为在第一线的综合经济监督部门,由于工作的综合性,涉及的面较广,因此不仅对单个制度的执行情况,而且对制度体系的执行情况以及执行效果有着非常直观的认识,容易掌握较为全面的信息,从而有利于进行制度完善工作。同时,由于审计机关利益比较独立,不容易被行业利益、部门利益绑架,所以视角较为客观公正,能够摆脱利益的羁绊进行专业判断,从而有利于进行制度变革的设计。另外,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大案要案以及窝案,背后往往就是制度的失控,审计机关可以利用案件的查处过程来分析制度的合理性以及不足,进而为完善和健全有关制度建言献策。国家审计机关不仅要对政府及公共部门履行其职责的规范性及使用公共资源的流向、效率、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将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共,而且对于政府的失责要追究责任。国家审计的法定职责就是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而实现审计的权力制约作用的有效途径就是行政问责和落实整改。

(1).加强行政问责,健全审计问责制度体系,推动问责制的科学、规范、高效运作。“依法审计”的内涵,不仅决定了审计监督的法律地位以及审计评判的法律依据,也决定了审计结果的法定性。因此,实施审计结果问责要从行政问责转向法律问责。法律追究的原则就是坚持谁违法谁担责,加大法律时候惩戒在审计中的介入,能够起到事前威慑作用。此外,实施审计结果问责要从组织问责走向个人问责。确保所有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的责任都得到追究,才是审计问责制的真正体现;实施审计结果问责还要从行为问责转向后果问责。行为问责是行政问责的前提和基础,是追究责任的一种快速反应方式,而后果问责则应是进一步的纪律追究和法律追究。

(2).建立审计整改落实工作制度,加强审计整改落实工作。

建立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纪检监察、政工、法制、审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审计整改工作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形成监督合力;建立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制度,要求审计整改工作小组实时跟踪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整改落实情况;建立审计整改督查制度,将审计整改工作列入督查工作事项,对被审计单位和项目的整改情况及时进行督查,特别是要重点督查违规行为严重、数额巨大及屡审屡犯的单位,以及整改不彻底、不积极和走过场的单位;建立审计整改报告制度,要求被审计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审计整改结果报告至审计整改工作小组和主管部门,审计整改工作小组及时掌握审计整改情况,定期公开审计落实情况;建立审计整改责任问责制度,将审计整改结果纳入对被审计单位目标考核和领导班子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因整改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责任人员追究责任,对拒绝、拖延整改的被审计单位要从严问责;建立审计整改结果公开化制度,做好廉洁审计公示、审计结果公告的基础上,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公开,以公开促整改。

3.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做好“制度笼子”的守卫者。如果说权力之间的横向制约是笼子的“纬”,权力公开的社会监督则是“笼子”的“经”——通过权力公开,实现对政府自下而上的监督。编好权力监督的“制度笼子”,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功能之一。而随着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实行,公众对审计工作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所以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所谓审计工作的透明化,包括审计工作的过程和结果的透明化.审计工作过程和结果的透明化有助于制度约束下的群体形成共同知识.审计工作的过程和结果的透明化可在客观上传递形成公开信息。信息的接受者在接受到信息的同时,直到每个人都知道。因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共同知识,发挥制度应有的效率。首先,要依法进一步地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推动审计报告公开化。审计报告公开化的基本着眼点在于唤醒公民对公共权力的保护意识,宪法作为审计制度之建立基础,体现的原则是国家审计要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对公众负责。政府权力的根本来源在于人民,对政府最有效的制约是具有权利自我保护意识的公众;其次,要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单位、社会各方面的合作、沟通和交流,加强和引导审计宣传,把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社会监督更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大程度上发挥对政府自下而上的监督作用;第三,要增强审计工作过程的公开透明度,审计项目的确定、审计工作的进展等都要逐步公开,让审计过程处于社会的监督之下,推动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权利所有者,参与到审计监督中来。

第二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1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原标题: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

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张高丽出席会议,王岐山主持会议

习近平强调:

○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经常抓、长期抓,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必须全党动手

○ 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 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

○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本报北京1月22日电(记者张烁)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党同志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张高丽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主持会议。

习近平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旗帜是鲜明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是明显的,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

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严明政治纪律就要从遵守和维护党章入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关系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正确处理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和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任何具有地方特点的工作部署都必须以贯彻中央精神为前提。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党的各级组织要自觉担负起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的责任,加强对党员遵守政治纪律的教育。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习近平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折不扣执行改进工作作风相关规定,把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之中。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就要及时整改。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习近平指出,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我们党严肃查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向全党全社会表明,我们所说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要继续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

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

习近平强调,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个问题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涉及党和国家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大问题。要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习近平强调,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全党动手。各级党委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有全面领导责任。要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好纪检、监察、司法、审计等机关和部门的职能作用,共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工作,关心爱护纪检监察干部。特别要注意保护那些党性强、敢于坚持原则的同志,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履行职责能力和水平,更好发挥监督检查作用。

王岐山在主持会议时指出,总书记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强调要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严明政治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抓好八项规定落实,下大气力改进作风,依纪依法严惩腐败,全面加强惩防体系建设。要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发挥表率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央军委委员等出席会议。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军队及武警部队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分会场。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1月21日在北京开幕。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持了会议。王岐山代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第三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5月2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及《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对外公布。

这两部重要党内法规的制定和公布,有什么重大意义,有哪些显著亮点?围绕这些问题,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采访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解读。

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

“党内法规是党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甄小英说,科学的党内法规决定着党的兴衰,也关系国家的命运。

一个政党内部规章制度的完备程度,是其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党内法规是党内规章制度的高级形态,党内法规建设是党的制度建设的核心环节。

1990年,党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正式使用了“党内法规”这一名称。此次发布的《制定条例》,是对《暂行条例》的修订。同时,针对党内法规备案工作,此次同步制定了《备案规定》。

“这两部党内法规的制定和公布,表明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建设,希望通过规范党内法规的制定、审查、备案和清理活动,促进从严治党,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说。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有法度。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规章制度,党内生活的一些主要领域基本实现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第四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八项规定”的实施,就管住了不少人,也让不少人付出了代价。但怎么把制度设计得更全面更规范,怎么样把这个笼子编得更好更周密,人们还有更高的期待。近日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就回应了人们的关切。

近日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的规划,很多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

提起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的重要性,一个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已经实施一年的“八项规定”。“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减少交通管制”、“厉行勤俭节约”„„实施一年来,这些清楚、明白、具体的规定,让老百姓看到了很多新气象:高档饭店里的公款消费少了,领导讲话套话连篇的少了,会议开支大幅减少,党风、政风明显改善。

那么,未来五年中,中央将会在党内建立起一个什么样的法规制度体系呢?从此次发布的《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规划:《纲要》从6个方面对今后5年需要制定的党内法规制度进行阐述,分别是:党的领导和党的工作、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民主集中制建设等。针对过去一些党内法规存在的问题,《纲要》突出强化了党内法规建设的保障措施,以保证党内法规落到实处。

从内容上看,未来五年中,党内法规制定任务繁重,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中央党校教授报刊社社长谢春涛教授表示:“应该说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尽管《纲要》没有讲出具体的数量,但是根据《纲要》的内容看下来,需要修订的、需要制定的,有几十项制度,可以说体现在了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

党的十八大对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战略部署。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立体式、全方位推进制度体系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及时发布了《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充分体现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目标和思路。

《纲要》还特别明确了“宪法为上、党章为本”的原则。提出:以宪法为遵循,保证党内法规体现宪法和法律的精神和要求,保证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在统一,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认真履行党内的各项职责和义务。

党内法规的制定虽然是“党内”的,但却和每一个人都相关。尤其是现在,我们党面临着领导全面深化改革这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执政党,面临的考验多、挑战多,就更要不断完善党内法规,不断提高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发展的成果才会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我们每一个人。(文/央视网)

第五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作者:慎海雄

来源:《机构与行政》2013年第02期

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习总书记的讲话如金石之音,振聋发聩、使人警醒。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取信于民,赢得人心,凝聚奋进的力量。总书记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这就必须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根基永固,血脉长存。

为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的紧迫性。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坚决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实践证明,要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一些地方和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屡禁屡发的教训看,有些领导干部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民族、人民和党的利益,堕落到古人所讥讽的“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而制约缺失、监督失效,往往使某些干部手中的权力如脱缰的野马恣意而为,成为牟取私利的工具,直至触犯党纪国法,最后踏上不归路。因此,“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已经成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制度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邓小平同志曾经尖锐地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一直致力于探索加强制度建设和教育防范工作,努力使权力受到监督和制约,使领导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尽管如此,制度建设仍然存在不少“蚁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还需不断提速。

领导干部的权力是否有效地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核心在于建立起让全体党员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三个机制实际上就是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反腐倡廉体系的制度化标准。尤其是在那些腐败问题多发高发的地方和领域,必须尽快围绕三个机制建设,建立起纲纪严明的制度规范,持之以恒地加以贯彻,严密细致地加以完善,让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下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审计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审计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作者:南轩 来源:《甘肃教育》2014年第02期 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原本是为了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促使高校按照自身的培养目标......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近年来,“表哥”“学酒哥”层出不穷,最近温州某领导让9名下属帮孩子代写作业的事也在各类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我们看到,自由运行的权力往往带来当权者......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来源:《求是》期号:2013/09作者:李法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

    习近平: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习近平: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要坚持“老虎”“苍蝇......

    思想汇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尊敬的党组织:我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调整、完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为进一......

    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5篇)

    深化经济责任审计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 李 强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加强......

    如何把公共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如何把公共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2014-01-06 09:02 来源: 《中国行政管理》 作者: 顾杰 核心提示: 推出只能写在文件里但无法落实的制度,或管不住坏人却教坏了好人的制度,不仅是......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最终定稿)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提高惩戒力度,建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减少腐败的收益,建立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的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