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二作文指导一
作文讲义
初二作文指导一:如何使之真实感人
病文:
一面
有些人我见过好几面,但隔了一段时间就忘了;有些人我虽然只见过一面,却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五一劳动节那天,我和妈妈去看话剧。剧场内人山人海的。我们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位子,这时候人已经坐满了。铃——随着一声铃响,话剧开始了。
台上的节目精彩极了。精彩的表演迎来了大家阵阵的掌声。台上演员和台下的观众完全沉浸在剧情里,全场静悄悄的。坐在我前面的观众是一个20多岁,又高又壮的小伙子,挡在我面前。我小声对妈妈说:“前面这人真讨厌,挡着我什么都看不见。”
不料这句却被前面那人听到了,他猛地回过头来,镜片一亮。虽然我看不清他的眼睛,但我想那镜片后一定是责备的目光,他心里一定在骂:这小孩怎么这么不懂事?我的脸“刷”地红了,赶忙低下头,不敢去看他。幸好这时幕间休息的铃声响了,才打破了这尴尬的局面。
第二幕开始了,台上八路军与日本鬼子生死搏斗,伴着那强有力的音乐和那令人震撼的一句“为着新中国的胜利二奋斗”的吼声,话剧接近尾声。我这才发现前面的小山不见了,我的事先一点都没有被挡住。
我奇怪地凑到前面一看,才发现那位叔叔姿势很难受地坐在位子上。
这位叔叔真好啊!想到这儿,我不由得为刚才的物理而脸红。话剧结束了,整个剧场的人好像蚂蚁搬家一样涌向出口处。人流中我一下子就看到了那位叔叔的背影,是那么高大。虽然所见的这一面是那么短暂,但那背影,那真诚的目光,都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理。
范文:
一面
有些人我见过好几面,但隔了一段时间就忘了;有些人我虽然只见过一面,却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劳动节那天,我和妈妈去看话剧。
坐在我前面的观众是一个20多岁,又高又壮的小伙子,好像一座小山挡在我的面前。我小声对妈妈说:“前面这人真讨厌,挡着我什么都看不见。”
不料这句话却被前面那人听到了,他猛地回过头来,镜片一亮。虽然我看不清他的眼睛,但我想那镜片后面一定是责备的目光,他的心里一定在骂:这小孩怎么这么不懂事?我的脸“刷”地红了,赶忙低下头,不敢去看他。幸好这时幕间休息的铃声响了,才打破了这尴尬的局面。
第二幕开始了,我完全沉浸在精彩的剧情中。话剧接近尾声。我这才发现前面的小山不见了,我的视线一点都没被挡住。
我奇怪地凑到前面一看,立刻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那位高大的叔叔一支胳膊倚着扶手,手支撑着头,整个身体尽量往下坐,另一只手用力地支撑在椅面上,两腿蜷缩着,吃力的缩在前面的椅子下面。好像耶稣受难一般。我不由得脱口而出:“叔叔,您这是……”叔叔艰难的起身,回头答道:“你不是看不见吗?”这时候叔叔的镜片又一亮,我仿佛看到了他那真诚的目光中没有丝毫的责备。这位叔叔真好啊!一心想着别人,唯独没有想到自己!想到这儿,我不由得为刚才的无礼而脸红。
作文讲义
话剧结束了,整个剧场的人好像蚂蚁搬家一样涌向出口处。人流中我一下子就看到了那位叔叔的背影,是那么高大。虽然所见的这一面是那么的短暂,但那高大的背影,那真诚的目光,都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里。
写作方法:
1、表述方式(5种)
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修辞手法(8种)
比喻(明喻、暗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
一、主题
读——评——演——改→一类文(真实感人)
二、解决问题
① 详略不当
② 描写欠生动、不感人
三、方法
用描写公式(记叙文至少有一处)
肖像+动作+语言+心理
1、安排在何处?
感人心处、具体描写
2、如何写具体?
多种描写、真实、贴切
3、描写与叙述、议论的关系?
描写是结合叙述形成的,描写过后进行恰当议论
第二篇:初二作文指导
叙事记叙文(初二)写作指导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准确运用书面语表达自己要说的话,选取一个生活事件或其中的一个片断进行记叙。
【教学重点】选取生活事件或片断进行记叙。四课时
一、写作指导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
●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
●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1、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
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同学看见别的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那么,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
1、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2、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3、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4、“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
“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
1、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2、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3、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4、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
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1、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2、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1、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2、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3、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4、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叙事中的照应有三种情况:
1、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
2、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3、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写文章应该怎样开头?怎么结尾?谁也不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警察,因为警察不是教语文的,跟他关系不大。然而有一则外国幽默,却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而这个警察终于谈出“门道”来了。
现将全文摘抄如下:
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开头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
看了这则幽默,同学们可能会捧腹大笑,有的笑那个“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人,是向聋子借听力,是向盲人问路;有的笑那个警察是:“不懂装懂,胡说八道。”其实,那位外国警察谈的作报告的诀窍也一样适用于写文章,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
●做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1、叙述好事件的起因。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2、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3、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者开头就写道:“清脆的上课铃声刚止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要干什么?难道你不想看下去吗?
四、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雷锋”来到运动场》作文,作者开头写道:“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读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做到“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
1、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课》,是这样结局的: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
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
2、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含蓄的结语,力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3、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4、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全篇顿生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例文欣赏《清亮亮的雨水》
我敢说,在同学们中间,谁也没有我对雨水的感情深。“春雨贵如油”,真是这样啊!当然雨水多了会造成灾害,可是对我来说,雨水在任何时候都是有用的。
我们一家4口住在一幢30年代建造的小阁楼上,不到10米见方的小屋,是我们的卧室、书房兼客厅。房子小,没有暖气、煤气倒也可以,最糟的是没有自来水。
全楼的住户靠楼下小胡同里一个套着胶皮管子的水龙头用水。人们一年四季,心安理得地把水挑上楼,谁也不抱怨。
每到夏天,当你走进这条迷宫似的小胡同时,就会看见顽皮的孩子们在水龙头下争先恐后地洗脸、洗衣或者打水仗,惹得居民组长老奶奶一顿大骂。许多花花绿绿的时髦衣服、衬衫、短裤什么的晾在铁丝上,衣服上的水嘀嘀嗒嗒地落进摆在地上一排用破搪瓷盆等代用的花盆里,一些连植物学家也未必能叫上名字来的小草、小花,在破搪瓷盆里开得还挺茂盛。
我们这里家家都是节约用水的能手。洗菜水用来洗手,洗手之后用来刷地板,废水利用率达百分之百。
有一天,我放学早,想帮助妈妈洗洗衣服,可是缸里没水了,下楼去拎又拎不动,而且正下着大雨。
我望着大雨出神,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雨水顺着平台、房梁哗啦啦地往下流。我仿佛看着妈妈顶着大雨从学校里下班回家,仿佛看见爸爸在雨中挑着水艰难地一步一滑地上楼„„忽然,我看见了一只罐头瓶在平台上淅沥沥地接了半瓶子水。啊,有了!我把水桶挂在平台的横木上,不也可以接水吗?
于是,不到20分钟,就接满了一桶清亮亮的雨水。我高兴极了,接了一桶又一桶,心里就像来到果园里摘苹果那样甜美。这些水,除了洗衣服,还剩下许多。
晚上,爸爸、妈妈夸奖我:“毛毛真乖!”哥哥表扬我:“还是妹妹聪明!”
更有趣的是,住在楼上的叔叔阿姨们,也都开始像我这样接雨水来用。每逢雨天,当我看到大大小小的雨水桶在叮叮咚咚地“工作”时,心里就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不过,我并不希望别的同学也有我这种接雨水的喜悦,我祝愿大家都能住上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能用上方便的自来水。
老师点评:
《清亮亮的雨水》作者是具有好眼力的。文章写“我”一家4口在一幢30年代建造的小阁楼上,房子小得可怜之外,“最糟的是没有自来水”。小小年纪的“我”,虽然想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可下楼拎水拎不动。雨中的罐头盒触动了“我”,使“我”想出了用水桶接雨水用的好办法,很快,“住在楼上的叔叔阿姨们也都学着我这样接雨水来用”。“我”心里当然“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如果文章写到这里结束,意义就不会大。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裹足不前,而是对这样的小事深入思考,于是笔锋一转,把自己所记叙的事情所蕴含的意义点化了出来:“不过,我并不希望别的同学也有我这种接雨水的喜悦,我祝愿大家都能住上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能用上方便的自来水。”这个推己及人的结尾,真是画龙点睛之笔,使“我”的纯真、善良、美好的情感得到升华,更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了一定的深度。
《我们学做小医生》
下午放学了,我和陈丽清一起走,准备到她家里去画图画。陈丽清是大队学习委员,矮矮的个儿,梳着两条短短的辫子,不认识她的人还以为她是个四年级学生。她爸爸妈妈都是医生,她立志长大了要当医生,但她也很喜欢画画,对同学又和气,大家都很喜欢她。走着走着,我忽然想起一件事,就对她说:“丽清!”刚说出两个字,我又改变了主意,故意说:“等下到你家再说。”急得她举起手来要捶我。到了家,她把我带到小房间里我贴着她的耳朵,轻轻地说了几句,就问她:“好吗?”丽清说:“真好!你真会出点子。来!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吧!”
第三篇:初二作文指导
初一语文作文指导
(一)审清题意:
审题,就是动笔前,认真读题,对题目中每一个字和标点都要认真阅读。
每一个作文题目对作文内容都会有一定的限制,我们在习作时要弄清这种限制,也就是要弄清范围。一般有这样几种范围。
1、时间范围。有的题目,从时间上规定了写作范围,我们审题时就应该审请时间范围,这种规定大体有三种情况:
一是取材的时间界限。二是启示了所写的内容时间跨度,如《午饭前后》。三是限定了所写内容的特定时间背景。
2、地点范围。作文题目中常常出现一些表示空间(方位)的词语,它们往往对所写内容的地点背景作了明确的限定。
3、对象范围。
4、内容范围。这是指对事件的限制。
5、数量范围。有些题对所写人和事物都作了数量上的限定,我们要确定它的数量范围,按照题目规定的数量要求去写作。如《暑假中的一件事、《学校生活二三事》。
其次就是要找准“题眼”。我们把它找出来,也就是找到了写作的重点。如《一件难忘的事》这个题目,“难忘”就是题眼。有的题目比较含蓄,我们更需注意什么是关键词,把意思领会清楚。比如《我的“傻”爸爸》,这个“傻”字是反语,表面是傻,实际上是不傻的意思。
找“题眼”有一定规律。如果题目是一句话。“题眼”多数在回答“谁?什么?”的部分词语中。的“爱”。如果题目是一个词组,“题眼”多是修饰部分。如《快乐的节日》的“快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标题都有“题眼”,如《我的同学》。
第三,确定体裁。记叙文包括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等四种主要体裁。
如果碰到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先填充,再一步步来。
审题练习
1、看看下面的作文题,说说题目的意思,并找出“题眼”,在它的下面划上“~~~~”线。①最爱我的人②小学生活中的一件乐事③可爱的家乡④园丁赞
2、比较下面每组作文题,说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点,每个题目又有什么不同要求:
①我们做了一件事②难忘的日子③我爱老师
我做了一件好事难忘的一天我的老师
这件事做得好难忘的时刻我和老师
④节日的夜晚⑤春游XX记⑥记一次运动会
欢乐的节日游XX记运动会的一角
3、仔细审题,确定下面这些习题目的体裁(记事、写人、写景、状物、读后感)重点和范围。⑴第一次游西湖⑵班上好事多⑶读课文《XX》有感
⑷闲不住的奶奶⑸不平静的夜晚⑹校园一角
(二)定好中心
1、中心要有意义的健康的。一篇文章赞扬什么(或歌颂什么),批评什么(或揭露什么),或说明一个什么道理,都应该使别人读了以后受到教育或启发。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那么这篇文章就是有积极意义的。
2、中心要集中。一篇文章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不能分散,不能有二个(或多个)中心。
3、中心要新颖。要善于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来考察材料,做到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从中深深地挖掘出他人从未曾发现的新的思想内容。
确定中心思想,有的可直接从题目中看出,如《勤俭节约的奶奶》、《我爱家乡的秋天》等题目作文,确定中心思想必须符合题目的要求。有的作文题目设有直接规定中心思想,但是规定了确定中心思想大致的范围,如《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这件事教育了我》等题目,确定中心思想比前一种情况有较大的自由,但也必须受规定的范围的限制。有的作文题目完全没有涉及中心思想,而只规定了在什么范围里选择写作的材料,如《课间十分钟》《我的爸爸》等题目,但要避免中心思想不明确的毛病。
1、给下面的作文题目分类,看看哪些题目直接规定了中心思想;哪些题目规定了中心思想的大致范围;哪些题目完全没有涉及中心思想。
(1)一个助人为乐的人(2)春游南北湖(3)记一次公益劳动
(4)书,我的好朋友(5)生日(6)我的小黑板
2、根据下面所给材料,请你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李明在运动会比赛的前一天身体不舒服,老师、家长、同学都劝他不要跑了,可他坚持参加。比赛中,李明被其他运动员远远地甩在后边,但他仍顽强地跑完了全程。
中心是
(三)选好材料
写一篇作文,在审清题意、定好中心之后,就要按照中心思想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凡是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要抓住,凡是与中心无关的材料要舍弃,凡是能够深刻表现中心的材料是我们选择的重点。
选取作文材料,还要注意几点:
1、材料要真实。我们作文要尽量写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事情,这样方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当然,要求内容真实,并不排斥文章中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2、材料要典型。有时候可以选用的材料很多,我们就要通过比较进行分析,从这些都可用的材料中挑选出最能反映中心思想的材料来写,这样的材料一般都是十分典型的材料。
3、材料要具体。写作文时,一定要把所写的人(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物、景等写具体写生动。因此,我们所选的材料内容一定要具体、丰富、周详,这样写文章时才能达到写具体写生动的目的。选择材料练习。
按照作文题《我的老师》所提供的材料,想一想为了表达下面的中心思想可以选取哪些材料。⑴XX老师是一位头发花白、衣着朴素、和蔼可亲的老教师。
⑵他酷爱学习、学识渊博。家中书架上放满了书,晚上常常读到深夜。
⑶他备课十分认真,常到深夜。
⑷他讲课抑扬顿挫,生动有趣,善于启发同学们思考。
⑸他批改作业从不马虎,学生优秀的作业常常受到鼓励,发现有错误的作业,常找学生来当面批改予以指点。
⑹他指导我们办《红领巾》文学报。
⑺他常和学生家长联系,把学生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告诉家长。
(1)中心:我非常敬爱我的老师,他是一位教书育人的好老师。
准备选取的材料(只写序号):
(2)中心:我非常敬爱我的老师,他是一位事业心很强、十分尽职的老师。
准备选取的材料(只写序号):
(3)中心:我非常敬爱我的老师,他是一位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好老师
准备选取的材料(只写序号):
(四)列好提纲
确定好中心,选择好材料以后,还应该对材料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怎样开头、结尾和过渡,都需要认真构思,进行整体设计,这就是布局谋篇。为了防止写作时疏漏、零乱,我们就需要把构思的内容编写出写作提纲,然后按照写作提纲一段段地写。写作提纲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作文题目、中心思想、重点、段落层次等。
编写提纲练习
1、根据提供的作文题目和有关材料,试按雪后欢乐、助人为乐的不同中心,写出不同的写作提纲。
题目:下雪以后
材料:雪景:地面、房顶、树上、天空;行人:衣着、神态、语言
车辆:自行车、汽车、大卡车;扫雪:老人、孩子
玩雪: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拍照:取景、拍照
扶人:高年级的大同学、低年级的小朋友
第四篇:初二作文指导
初二作文指导《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学习目标
1.能留意生活,细致观察,注重积累写作素材。
2.学会取舍,能对素材进行深加工,根据中心表达需要精心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3.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进行写作训练。
学法指导
如何搜集和提取生活中有价值的信息呢?
一、材料要“真实新颖”;
二、材料要“生动典型”;
三、材料要“有积极意义”。
【创新方略】
尺水兴波法
尺水兴波,亦叫曲径通幽法,波澜起伏法。原指尺水之地,波澜迭起;花木深处,曲径通之,讲究作文要有起伏、有曲折、有变化,文章布局一般分为三大部分:开篇花木掩映,池水平静;中间曲径回廊,波澜起伏;最后波止浪静,别有洞天。尺水兴波法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善于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性、复杂性。事情有大小好坏,情有喜怒哀乐,景有动静荣枯,物有长短方圆,只要把握事物的常态、变态,偶然、必然,如实地有层次地层现事物的矛盾冲突,反映了事物本身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就能显示一定的波澜。
2.要学习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如制造悬念,运用抑扬、巧设伏笔、设计巧合,铺设误会等。
3.要想文章一波三折、平中见奇,一篇文章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而是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才行。
一.导入:
“生活处处皆语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的写作素材很多就是从生活当中来的,因此我们要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二.请同学们阅读《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自读《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一文,勾画要点。
1.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2.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3.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的生活,写作固然要伏在桌子上,写作材料却不能够单单从伏在桌子上取得。
4.从生活中获得的写作素材,必须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精心提取。
5.学会从搜集到的材料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材料,把那些真实新颖、生动典型、有积极意义的材料写入文章。
三.怎样从生活出发,寻找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触发点,是写作的源泉。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写好生活作文。生活是一座富矿,生活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但生活的出色与平庸并陈,所以我们要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作文素材。
(一)生活鲜活,写点真实素材。
作文是对熟悉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真实是作文的生命,因此作文的材料要真实可靠,真人真事,公道合情。我们写作时,要选择自己熟悉的那些真实可信的题材,不要忽略身边的事情,学会挖掘身边的题材,懂得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只要我们细细感受生活,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写起,这些“小花”一定会使我们的文章布满浓浓的人情味。如一位同学写道:“那一次,我不幸因小腿骨折住进了医院,腿上打着厚厚的石膏,不能转动,爸妈不在身边时,我常偷偷流泪,是***李阿姨带着一脸阳光般灿烂的微笑走进了我的世界,以后的日子像流水般欢快的流过,在李阿姨灿烂的微笑里,我忘记了病痛,只记得那个夏季布满了灿烂的阳光。”这样的文章,哪一位读者不为之感动呢?
(二)生活具体,写点新鲜素材。
生活中的我们有喜、怒、哀、乐,具有独特的情感和体验。我们把这些别人没有写过或很少写过的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风尚、新经验、新思想、新观念的材料用进作文,就会给人线人一新。
比如有一位考生虚构了一个天子选妃子的故事:“我”高高地坐在金銮宝殿上,众大臣献上无数女子,胖瘦高低不一,“我”不知哪个为美,于是,各位大臣争相陈述自己所献女子的美之所在,“我”感到他们的答案都是对的,于是“我”挑肥拣瘦一番,终极答应都收下了。这样的故事素材格调未免太俗气,太缺乏时代和生活气味了,自然就不新鲜了。
(三)生活丰富,写点典型素材。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选择那些生活中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生活本质的素材来写,要选择那些最能突出人物思想品质和鲜明地反映事物精神面貌的材料来写,才会表现出鲜明的中心思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天天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不是公道解决,就是发生纠纷,大多数学生会以为这是太平常的事情了,有什么可写的!可是有位学生在《记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中的描写:捉住事件中妈妈和那位叔叔一番诚挚的对话:“‘我没事,你先走吧!’说着,妈妈还委曲活动一下脚,叔叔犹豫了一下,随后从口袋里取出一张名片,还想说什么,就被妈妈制止了。”小作者把叔叔诚恳的态度、妈妈的宽容写得细致如微,感人至深,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因此,从平时积累的素材中选择典型材料,能从平凡中见伟大。
(四)生活生动,写点意外素材。
生活是美好的,但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有风浪,也有险滩。把生活中的那些意外之事写进文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个很经典的民间传说:有位老太太做寿,子孙们请来风骚才子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老少及亲友都来欣赏。唐伯虎挥笔写下了第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满座皆惊;写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众人由吃惊转为喝彩;写了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众人又由喝彩转为愤怒;写完最后一句“偷得蟠桃奉至尊”,人人拍案叫尽。这正是“意外”造成的奇妙效果。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平时留心生活,留意观察,留神“有价值的”生活素材,我们一定在笔下流淌富有生活底蕴的美文!
四.完成练习题,明确本次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中指出,学生要学会“关心家庭、朋友、同行、社会、国家、其他物种乃至地球”。
【技能讲解】
本题属于话题作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出的“关心”的内容,都是写作的选材范围。由于范围宽乏,内容开放,这就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要想写好这样的文章,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精心打造亮丽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练、生动、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凝练,就是简洁的文字直接揭示主题,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标题中最好要有“关心”“牵挂”一类词,如“多一点关心”“关心地球”“牵挂你的人是我”等。生动,指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标题具有可读性,富有情趣。如“一路上有你,风雨也美丽”“倾听自然的节拍”“一叶也生春”等。新奇,是要体现新视角,新感悟,给人以新鲜感。如《为他人开一朵花》的标题,以意境激趣,极富吸引力。
总之,要充分利用话题作文自拟标题的条件,尽量拟出个性,增添文章的亮色。
2.细心打磨迷人材料。作文犹如雕琢艺术品,要使这艺术品完美,需要用心打磨构成的材料,使其显现迷人的色泽和光辉。要学会选定一个角度,从生活中提取熟悉的、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作为自己的关心对象。本单元作文训练中“关于写作”部分,对素材的使用,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真实新颖”,二是“生动典型”,三是“有积极意义”。
(1)真实新颖,来自对生活的体验感悟。文题的范围,有些看似抽象,实际都与我们的生活有关。家庭琐事、学校见闻、文体讯息、社会热点、人与自然,这些平时我们都曾关注,但要选自己感受最深的素材,从一个新的视角,写出真事真情。同样的作品,同样的材料,因其注入了材料新内涵的挖掘与创造,才显得光彩夺目。
(2)生动典型,就要求我们找出生活的本质特征,选取那些最具有普遍意义的素材,用生动的文字或概括或具体地表述出来。纷繁多变的当代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我们生活中有太多典型性的事件——神六,民工,矿难,减负,超女,PK,医疗事故等等,这些材料映入我们眼中,渗入我们心底,敏感地把握这些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认真思考和打磨,把这些源源不短的活水注入自己的作文当中,就可以触动读者的心灵,引起读者的共鸣。
(3)有积极意义,是说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生活,选用健康向上的材料,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反映出时代的心声,让哲理的光辉在文中闪耀。只要我们善于感受,勤于思考,世间万象都可以引发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从中捕捉到那些有利于社会进步的闪光点,得到为人处世的哲思。
【思路点拨】
1.关心自己 :关心自己的健康和发展„„
2.关心他人 :关心父母、家人、亲戚;关心周围的同学、朋友、老师;关心 邻居、相识的人、路遇者„„
3.关心集体 :关心班集体;关心我们的学校;关心我们的盐城市;关心我们江苏省;关心我们的国家„„
3.关心社会:人和事„„
4.关心其他:环境、动植物、地球„„
例文1关心
经历了十七年的风风雨雨,尝过了十七年的甜酸苦辣,然而我却从来没有像最近那样,饱尝了“ 关心”后的甜味。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爱自己是天生的,爱别人是学来的。“ 的确,我就是其中一个,从不懂怎样去爱别人,关心别人,甚至是自己母亲。因为妈妈常埋怨我:”没良心“,”真不会疼人“。
有一天晚上,我看一部感人的译制片,它描写了一只小熊,为了救助它的母亲,历尽了艰险„„可我连它还不如!影片结束后,我扭头看看旁边沙发上的母亲,她已熟睡了,她太累了,我的视线盯住了母亲:眼角边的皱纹比以往变细密了,鬓角间出现了几根银丝„„于是我的心一紧:为了母亲,今后我也该做点什么了。
就这样,我开始了 ——关心妈妈
妈妈下班回家了,我殷勤捧上一杯茶水,递上一声热毛巾,我见她显出劳累的样子,又帮她捶捶背。忽见母亲的眉宇间露出了欣慰。由此我开始自责了,自己为什么不早点尝试着去表达自己的爱呢?就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日复一日之后,竟使母亲的眼中荡漾着光彩,心中畅通着暖流,嘴角坠满了欢笑。这时,我明白了尝试的价值,于是又增添尝试的项目:帮母亲做饭、洗衣、打扫屋子。就这样,母亲的脸上更增添了笑容。
后来,我又想,我从小到大,家里每年都要给我过生日,可是我怎么没想到给妈妈过生日呢?我要进行一次新的尝试,给妈妈一个惊喜,让她知道:女儿也惦记着她,并深爱着她。
我开始攒钱,攒下了平时的零花钱,就开始逛商店,准备挑选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我本想买一张漂亮的生日卡送给母亲,可上面的祝词都只适合送给朋友的。我感叹了:可见像我以前那样忽视父母的人却大有人在,否则那些精明的卡片制造商信,怎么没有制出专门送给母亲的生日卡呢?算了,还是自己动手吧,于是我自己精心制作生日卡写上了自己的真心话,又买了一个生日蛋糕,一堆蜡烛,开始坐在家里等待。
那天,像往日一样,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门,吃饭、洗碗之后,便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昏昏欲睡。我轻轻走出小屋,把蛋糕蜡烛摆好,点了蜡烛,熄灭了日光灯,母亲睁开朦胧的睡眼,客厅里闪烁着一片烛光。“妈,祝您生日快乐“,我说了几句深情祝贺她的话,又递上了生日卡,母亲先是愣了,然后她笑了,含着泪笑了,在泪光与烛光的闪烁中 „„我亲爱的妈妈啊!
俗话说得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只有尊重自己的老人,爱自己的父母,关心自己的父母,才能推及、扩大到爱别人的老人,关心别人的父母。
我明白: 随着一次次的对别人关心后,却激活了我的生命热情,整个生命在享受一种被别人 关心和关心别人的互动中,感觉是那样的愉悦与兴奋!
例文2关心意味着什么
关心意味着什么?幸福?还是……
关心他人其实并不难,只是看你是否以真诚的心去对待,而不在于以物质来关心他人。关心其实就像五彩的颜色,生活由五彩缤纷的世界构成,关心就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墨绿,是爸爸给予我的关心。爸爸常板着脸,对我十分严厉,犹如一股暴风雨,我也懂得,爸爸时刻都在关爱我,在我摔倒时,他那厚实的手会拉起我,让我懂得从哪摔倒从
哪里站起来;在我不知所措时,爸爸会细心地开导我,令我感到有一丝曙光出现。希望之绿与深沉的黑组合在一起——墨绿,是爸爸给予我的,我懂了,关心原来意味着严厉。
粉红,是妈妈给予我的关心。从我呱呱坠地那天起,就已被母爱温暖地呵护着,幼小时,总有妈妈的陪伴;小学时,每晚听着妈妈讲故事安睡;中学时,虽然她不在我身边,但她对我的爱变成了唠叨,虽然我不喜欢她唠叨,但我知道她很爱我。母亲对我的关心就像粉红色一样,温柔、温暖、无微不至。原来关心意味着疼爱。
蔚蓝,是老师赋予我的关心。在艺高,老师就像我们的父母,在学习方面督促我们,在生活方面,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老师赋予我们的是知识,为了让我们收获更多的知识,老师们日夜为我们操劳,而他们的努力就是为了我们的明天。老师赋予于我们的关爱,知识更像是一片广阔的天空。那么美丽、宽广,牺牲自己的假期为我们补课。原来关心意味着付出。
父母、老师对我的关心让我健康成长,而我怎么能不去关心别人呢?哦,我懂了,原来关心意味着严厉、幸福、疼爱与付出;关心意味着那人间永不消逝的爱。
例文3平等相待也是一种关心
凝望着窗外浠浠沥沥下着的小雨,我的心早已不在这只听得见“沙沙”的写字声的考场……
那天,和风习习,我就像是一只刚回归大自然怀抱的宠中鸟,尽情呼吸着校外自由的空气,穿梭在东二街头,我的眼睛就像是一个摄像机,捕捉着街头每个场景和路人那各种各样的表情。
突然,一个与这熙熙攘攘的街道极不相符的人进入我的眼帘,那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她的身体严重萎缩,个头只有两三岁的孩子高。我极力睁大眼睛在她身上寻找可以让我感到欣慰的东西,可我没有找到,我找到的只是无尽的忧伤和孤独。她像是被人抛弃的宠物,忍受着路人那异样的目光。那些目光就像是六月刺骨的风,侵袭着她的全身。不,我想比六月的寒风更寒,寒得连我都打了一个寒颤。我赶紧收回了我的目光,别过头去。因为我知道,没有什么比被别人当成另类更可怕,没有什么比没有人理解的寂寞更寂寞。我相信,那时候的老人,才是最孤独的,最无助的。
为什么我们不在她即将结束的生命里给她温暖,给她点关爱呢?毕竟总有一天我们会变老。我真想对他们说:“请收回你的目光!”
我们并不需要以高山仰止的目光去看待比我们成功的人,也不需要以不屑一顾的目光去嘲笑比我们差的人,人与人之间只需要平等对待。对成功的人平等对待,那是对他的提醒和帮助。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不会因骄傲而走向失败,才不会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坠入万丈深渊;对不幸的人平等对待,是对他的鼓励和关爱,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不会因自卑而提早走向生命的尽头,才不会留下他应做的事而从此堕落。
平等相等,是人与人之间的最好的润滑剂,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和关爱,它会给别人带去娇艳美丽的花朵,给自己留下浓浓的清香。
我们不需要仰视别人,也不需要俯视别人,我们只需要平等对待我们身边的熟人、陌生人,因为这才是尊重、这才是我们应该给别人的关心!
第五篇:初二作文写作指导
初二作文写作指导
1. 如果初二生活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那么你的词语是哪一个?以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来反映你的初二生活。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要求反映初二生活,它规定了用一个词语来凸显同学们的初二生活的特征,并以此为题目,可以说,它既是文章的题目,也是文章的中心。
看到这个题目,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我的初二生活是怎样的?也许,面对这个问题,你的心中会涌起很多的感触:努力、坚持、失败、放弃、拼搏、调整、压力、未来„„ 对于初二的学生而言,初二生活是熟识的,从选材的角度来说,每个初二学生的生活都有很多相似乃至共同的地方,因此,如何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体会,不一样的情感,不一样的思考,那就要看你的选材立意了。
下面以“我们”为题,来做一点分析。
选择“我们”作为初二生活的关键词,有以下特点:第一,避开了同学们容易想到的那些表示初二特征的词,比如,压力、奋斗等;第二,从我的圈子中跳出来,避开了狭小的我的概念,给自己的作文增大了张力,不至于只写自己的小世界,容易引发更多的共鸣。
“我们”可以是两个人,几个人,一群人;可以是同学,是朋友,是家人,是老师;也可以是物,是景。
如果“我们”所指人物是学生,那么可以写同班同学集体奋战在初二,也可以写几个同性朋友之间引发的故事及生活感受;对于一些早熟的初二学生而言,也许有那些朦朦胧胧的对异性的好感,双向的,单向的,纠结的,甜蜜的,矛盾的,痛苦的,初二生活因此增多了很多青春的味道。
“我们”也可以是家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和父母之间往往有太多的冲突,但是在前进中,孩子们或许慢慢体会了父母的心情、心意、心愿,终于感受到了深夜陪伴的亲情、理解了每一个风起的日子的嘘寒问暖、理解了书包里悄悄塞进去的草鸡蛋之温情。家庭成了他们的避风港,安全岛。所以,这是一个属于我们的初二,我和我背后的家庭共同作战。
老师是陪伴在学生成长路上不离不弃的伙伴,课堂里的激情讲解,课堂下的循循善诱,心理上的疏导、学科上的加压,都是初二生活最真实的篇章。
站在初二,扣住我们,强调我和我身边的人的关联,写出独特的感受来,就是一篇好文章。
2.行走在最美的时光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首先要做的就是审题。题目是一个动词短语。这里的关键词有两个:行走、最美的时光。
什么是最美的时光,对于它的理解和意义界定,是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如果是就人生而言,学生所处的青春岁月无疑是最美的时光,行走其中,一定会有很多的有关青葱岁月的故事,一定会有很多青涩的情感,会有很多稚气与成熟之间的思考。可以在自己的青春岁月里选择一下给自己留下美好印象的人和事去写。
什么是最美的时光,有时也不受时间、地点、年龄的限制,完全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义,回顾自己的生活历程,也许童年的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是最美的时光,也许少年的无知无畏、肆意追逐是最美的时光,有人留恋三五好友的午后阳光,有人沉浸个人的游戏空间„„
甚至也可以是反向立意,比如,别人以玩乐为最美好的时光,而你可以以坚守青灯孤影的夜夜苦读为最美好的时光;别人贪图热闹的集体活动,而你却以享受孤独为美,别人以埋头苦干、奋力前行为最美,而你以适时停驻、享受慢生活带来的舒适为最美时光„„总之,我以我手写我心,文章因每个人不同的感受而独特,充满魅力。
这篇文章的写作,除了要做好对“最好的时光”的界定之外,还有一个必须注意的,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最美”凸现出来,我们可以在动笔之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为什么那一段时光是最美的,那一段时光的美在哪里,如何体现出我行走其中的欢愉。把这三个问题理清了,不露痕迹地嵌在文章里,那么文章的主题必定是清晰的,突出的,能带给读者同样的感受。
3.我终于学会了节制
【写作指导】
不断要求,不断追逐,人们似乎总是以拥有更多为自己的目标,殊不知无形之中,拥有也会成为一种负担,一种累赘。
人生途中,处处风景,我们往往留恋两岸风光,而忘却心中的前进目标,最后一事无成。闲情逸致,业余爱好,本来应该为你我的生活做一道美丽的加法,然而沉溺其中,流连忘返,耗掉了青春,也磨掉了锐意进取的精神。
于是节制就成为我们需要去学去做的功课。
以上是我们写作此文,第一个要思考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节制?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重点要思考的是如何体现终于学会。“终于”这个词提示我们,学会节制是有一个过程的,一定有一个不会到会的步骤,因此文章中也一定会有一个情绪的变化过程:缺乏节制带来的烦恼——学习节制的辛苦——学会节制的欣喜。
最后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各部分内容的比例安排,要防止头重脚轻或者头轻脚重的比例分配,当然完全的三分法也是起不到合适的效果的,就这篇文章而言,写浪费、沉迷带来的烦恼、写学习节制的困难,应该多花一点力气。前面的铺垫越充分,最后学会节制后的欣喜就越自然,越水到渠成,无需强调,轻轻一点,读者就能心领神会。
按照这样的心理发展过程去写,这样的内容比例去安排,一定是一篇脉络清晰,感情饱满,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的好文章。
4.弯路上遇到好风景
【写作指导】
弯路上遇到好风景,这是一个有比喻意义的表达,同学们写作时,既可以取它的本义,就是自然界的弯路和风景;也可以用它的比喻义,就是人生的弯路和风景。
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直路总是要比弯路走得顺畅,走得便捷,这道作文题却将我们引导到另一个思考的方向:人生何必总是直来直往,有时我们需要走一点弯路,发现别样的风景。
如果你是一个经常外出旅行,并且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在你的行万里路的生活中,你曾经有过这样真实的人生体验,那么不妨就以你的亲身体会为内容,来构思这篇文章。
假如在你的人生旅途中,你也曾有过一次记忆深刻的弯路历程,并且你从中得到了不一样的收获,那么你可以以此为内容去写这篇文章。
相对而言,写比喻义更具挑战性,但在思想性方面更甚一筹。
要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正确理解“弯路”和“风景”这两个词。在这里,弯路指的应该就是遇到的挫折、困难等,而风景则是从中得到了意外的收获,是一帆风顺时无法得到的收获。
审题之后的第二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避免自己的文章落入俗套,要尽量跳出一般人所能
想到的,学会感悟到别人感悟不到的,比如说,学会放弃优于学会坚持,明白了等待的意义就不同于一味地勇往直前„„
为了避免一览无余的写作方式,在写作手法上可以灵活处理,比如为了突出弯路的好风景,可以用欲扬先抑的写法;也可以将弯路和直路对比着写;可以将人生的弯路置身自然的弯路交叠着写;既然是写风景,可以在自己领悟到收获之时,加上一点美好的风景进行烘托等等,以此来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切记泛泛而谈,空发议论。主旨可以到关键处轻轻点拨甚至隐含在字里行间。这样才能写出引发别人共鸣的好文章。
5.我的【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开放性是半命题作文的特点。将题目补充完整是做好半命题 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填充得当,那么这篇文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那么,什么是好的题目呢?
第一,什么样的空间可以成为你最喜欢的?我想,应该是你最有话说、最有感情的。如 果你是一个篮球迷,那么篮球空间,就是最好的话题。同样的,可以是音乐空间、阅读空间、书画空间、QQ空间、电影空间等。
其次,相对于大众化的爱好,别致一点的填空一定是一个好的题目。比如,其他人写的 都是一些具体的物象空间,那么我来写一个抽象的空间,比如精神空间、思想空间。再如,别人选择的都是一些大众化的热的爱好,那么我就选择一些能带有我个人特征的冷的去写,比如我的闲暇空间,诗词空间。
再次,相对于大的范围,小的概念更容易彰显特征,写出情味。比如同样写音乐空间,那么写我的古典音乐空间,一定更好一些。古典音乐范围更小,特征更明显,而且也更有文 化艺术的气息。
这一些都是我们在补充题目时,所需要做到的。
另外要注意的就是在写作中,要处理好自己和这个空间之间的关系。题目是一个偏正短 语,虽然空间前面的那个修饰语是写作此文的关键词,但是我们也不应忽视最前面的“我”,作文题目上的每一个字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并进行正确处理的。在这篇文章中,必定应该写 到我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空间,我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在我的这个空间,我在这个空间做什么,这个空间给我带来了怎样的感觉。
6.前方
【写作指导】
现代汉语对“前方”的解释是:
1、前面。
2、接近战线的地区(跟“后方”相对),从命题人命题的意图分析,这里的前方理解为“前面”更为准确。要围绕着“前方”这个话题,进行写作,审题到位是关键。根据话题作文的思维切入原则,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是“前方”是什么?前方是未知?前方是诱惑?前方是希望?前方是目标?前方是追求?前方是等待?前方是机遇?从这个角度思考,可以立足于挖掘“前方”的深层含义思考?二是“前方”有什么?有康庄大道,有羊肠小路;有湍流惊涛,有西湖静水;有峰回路转,有无际云天;有荆棘密布、有野花遍地;有困难坎坷,有快乐欢笑;有艰难险阻,有攀登超越,所以可以写前方可能会有的方方面面,写出前方的丰富多彩;
三是怎样到达“前方”?因为前方属于未来,属于明天,属于目标,所以要到达前方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脚踏实地的行动、不懈的追求、善
良的爱心……可以从到达前方所要具备的条件入手,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四是为什么要到达“前方”?因为前方有着成功在等待,前方有着快乐等待你去品尝,前方会在“山穷水复”之时,忽然“柳暗花明”;因为前方有路等着你去走,前方有着困难等待你去克服,前方有你生命中追寻的目标……因此你一定要永不放弃奔向前方。
五是把“前方”放在时空的角度,去思考历史、现实的人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前方”;或联系联系自身、家庭、集体、国家、民族实际,分析如何对待自己的前方、如何走向自己的前方,如何到达前方……这样文章就会视野开阔,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写出的文章具有个人的思考收获。
7.春风拂面
【写作指导】
分析:写作此文得在感情上做文章。具体说:
一、可从“春风”的本义入笔,以景物描写为主要表达手法,突出“拂面”的春风的轻松畅快;
二、可以从“春风”比喻义落笔,以事件为根本,展示良好的人文环境与社会风气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受。
不管选用何种内容,巧妙的结合自然的“春风”,均很有必要。文章可以从温和的春风带出,可在轻柔的春风中收束,也可以春风为线索,让它串起一件件动人的故事。
写作思路
1、以春风为线索。写出在不同地点春风给自己待来生同一种幸福的感觉。
2、可以抓住一件小事。写出父母、老师对自己春风般的关爱。
对于用词而言,要尽量避免使用重复词语,尽可能恰当采用同义词,把最准确、生动、形象的词语选用出来(平时的积累很重要);
对于用句而言,做到长短句交错,整散句结合,尽显变化之美、节奏之美、音调之美;对于修辞而言,运用适当、巧妙,能有效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使用排比句,能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扩张文章的内容;使用比喻,不仅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可感,而且能使诗文中的叙述或说理显得形象生动。
8.回家
【写作指导】
回家,一个诱人的字眼,一种温馨的联想。它牵动着无数游子的梦魂。
家,不止是身体的休憩所,也是心灵的归依所。家与家族的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也是核心价值的所在。回家也是中外文学作品最常见的主题之一。因此,这一题目看似平常,其实切合中华文化最深层的本质,也反映人对“归属感”的积极渴望。
文章贵在有真情实感。对一个中学生来讲,“回家”这样的题目,最直接应该想到的是自己每天要回的“家”,爸爸妈妈的无私关爱,他们对自己学业的支持,他们的期望,等等。再推开去,如果关注社会,可以联想到贫困地区孩子们的艰苦的家;内地打工者为了家而离家在外,他们的妻儿在家思念外出的亲人,出外打工者思念家里的亲人,等等,有多少材料可写,有多少想象可以发挥呀!大家也可以写可以想象“阅尽人间沧桑的游子”回家,或者针对热门话题“台湾回归”;再或者写 “回归精神的家园”,或者从历史之中发掘厚重的有价值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