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取缔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之我见
新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第四十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文化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公安部门在查处治安、刑事案件时,发现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应当依法予以取缔。”
本条与旧《条例》不同的是,对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没有设定具体的财产罚则,而只是要求相关执法部门予以 “取缔”,但由于“取缔”一词的法律属性在法学界具有广泛的争议,在执法实践中往往需要相关立法、行政部门的进一步解释或制定实施细则,方具有可操作性。而新《条例》出台后,并未见相关立法、行政解释及其实施细则,致使许多一线执法部门面对非法娱乐场所经营行为,手足无措,无计可施,陷入执法困境。其实,这完全是由于对该《条例》立法原意及行政法律法规的适用原则缺乏或不能够正确理解所致。
一、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形式及性质
新《条例》第九条规定“设立娱乐场所,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的娱乐场所,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办理消防、卫生、环境保护等审批手续的,从其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申请人取得娱乐经营许可证和有关消防、卫生、环境保护的批准文件后,方可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娱乐场所领取营业执照后,应当在15日内向所在地县级公安部门备案。”
显然,违反上述规定,即应认定为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未办理娱乐经营许可证、相关部门批准手续和工商部门营业执照而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即无证无照无手续。
2、已办理娱乐经营许可证但无相关部门批准手续,也未办理工商部门营业执照而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即有证无照无手续。
3、已办理娱乐经营许可证和相关部门批准手续,但未办理工商部门营业执照而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即有证无照有手续。
4、有工商营业执照,但娱乐经营许可证已被注销、吊销或者有效期届满后仍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擅自继续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即有照无证。
5、营业执照被注销或者吊销,以及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继续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即超期限无照经营。
6、有工商营业执照但超范围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即超范围经营。
以上几种形式的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性质:即非法市场主体的非法行为和合法市场主体的非法行为。他们同样违反了《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及《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个人独资企业法》、《公司法》等市场主体法规的相关条款规定。这就是所谓的一种违法行为违反多种法规法条的现象,在行政法律法规适用上,有可能产生冲突和矛盾。
二、法律法规适用问题的法理基础及原则
从法理上讲,各种层级和形式的行政法律法规应当统一、协调,但由于行政立法主体存在广泛性,或是出于部门利益考量、或是立法经验不足、法律知识不够、或是协调不充分等,造成相互之间冲突不断,给行政执法带来困难,从而产生法律法规的适用问题。也就是说,只有在各种层级、形式的行政法律法规存在冲突的前提下,才能产生法律法规的适用问题,换句话说,如果不存在冲突和矛盾,就无所谓适用问题。
当行政法律法规存在冲突和矛盾时,在执法实践中,应遵循以下原则适用法律法规:
1、高位法优于低位法。即在不同层级的法律法规之间,法律效力等级高的行政法律法规优先适用于效力等级低的行政法律法规。
2、后法优于前法。即在同一层级的法律法规之间,后面制定的法律法规优先适用于前面制定的法律法规。
3、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即特别行政法律法规优先适用于一般行政法律法规。
4、行为地法优于人地法。即当事人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法律法规应当优先适用于当事人所在地的行政法律法规。
三、“取缔”一词的法学内涵及新《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立法原意。
依据新《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对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应依法予以取缔。有人认为“取缔”是一种行政处罚种类,其理由是,《行政处罚法》虽然只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警告、罚款等八种行政处罚,但其第八条第(七)项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作为对行政处罚种类的兜底性规定,弥补了前述列举式规定涵盖不全的缺陷,并成为设定其他行政处罚种类的法律依据。新《条例》作为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显然具有设定其他行政处罚种类的法定权限。因此,新《条例》法律责任一章中的“取缔”理应属于新的行政处罚种类。
按此观点,由于新《条例》作为特别法及新法的层级地位,对于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罚,既然已经设定了“取缔”这一所谓行政处罚种类,按照行政法律法规适用原则,理所当然就必须适用新《条例》规定,给与当事人“取缔”处罚。但众所周知的原因,这种处罚根本无法操作,自然就陷入执法窘境。
其实这种观点错误理解了
“取缔”本身的法学内涵,也曲解了立法者的立法本意。笔者就此问题作如下浅析:
(一)“取缔”的法学概念。
“取缔”,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明令取消或禁止”。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取缔”既然作为法律责任的一种承担形式,就具有了一定的法学内涵,笔者认为,取缔就是行政职权机关对非法主体的非法行为及合法主体的非法行为依法采取相关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方式予以解散和终止行为活动的统称,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取缔是解散和终止行为活动的统称,表现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是行为和状态的统一体。如无照经营行为被取缔,就表现为该无照经营行为被实施了某种行政强制行为或某种行政处罚予以解散和终止(手段),同时也表现为该无照经营行为被解散和终止,已经消失,不再反复出现的状态(目的)。
2、取缔的主体是法定职权机关。取缔活动的行为主体只能是由法律法规赋予相关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职权的行政执法机关。比如对无照经营行为的取缔,《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就赋予了工商、国土、环保、消防等行政执法机关的取缔职权。
3、取缔的方法手段只能是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方式,即要依法采取,绝不是随心所欲,要么是法条规定,要么就是相关立法、行政解释予以明确。如《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嫌无照经营行为进行查处取缔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卫生部在1996年10月10日卫监发〔1996〕第63号《关于在食品卫生监督中如何理解和适用“取缔”问题的复函》的行政解释中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四十条所称“取缔”,系指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或者伪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收缴、查封和公告等方式,终止其继续从事非法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罚,它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
一、收缴、查封非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及原料、食品用工具、设备……”。
4、取缔的内容,包括非法主体及其非法活动、合法主体的非法活动。对应当登记而未办理登记手续的非法主体予以解散,同时终止其所从事的非法活动,使其消失,不再反复出现;对合法主体的非法活动,也应当予以终止。
综上所述,取缔既不是某种行政强制措施,也不是行政处罚方式,它是违法行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统称,具有模糊和不确定性,在执法实践中不具有直接适用性,需要相关法规法条的规定或立法、行政解释的明确,才能适用。如此看来,就不难理解新《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立法本意了。
(二)新《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立法本意
新《条例》第四十条是对旧《条例》第三十一条的修订而来。旧《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设立娱乐场所经营单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和从事违法经营所使用的器材设备等,违法所得4,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4,000元的,并处4,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显然与新《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有很大的不同。但这种修订,绝不是立法者的随心所欲,是有其一定的立法依据的。本条列举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未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违反的是国家行政许可制度,破坏的是市场准入秩序。近年来,涉及市场主体准入的法律法规已比较完善,娱乐场所经营单位作为市场主体的一部分,其准入理应受到这些法律法规的调整。因而,新《条例》的修订,就不可能不与现有的相关行政法律法规相衔接,以免重复或发生冲突,给执法带来困扰。而这正是立法者的本意。
纵观本条新、旧《条例》的表述区别,我们不难发现,立法者对旧《条例》的修订主要关注的是与市场主体准入的一般性法规,即《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相衔接,同时也兼顾了其他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法规。表现为:
1、违法行为的表述。旧《条例》规定为“擅自设立娱乐场所经营单位”,新《条例》则表述为“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前者仅仅包含未经登记而擅自设立的非法市场主体,而对《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四条第一款第(四)、(五)项列举的超期限、超范围经营以及违反其他市场主体法规的合法主体的非法活动,则没有涵盖,后者不仅包含了非法市场主体的非法活动,而且也包含了合法市场主体的非法活动。
2、行政职权机关。旧《条例》规定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新《条例》规定不仅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而且有文化管理部门、同时还赋予了公安机关的职权。《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前款第(一)项、第(五)项规定的行为,公安、国土资源、建设、文化、卫生、质检、环保、新闻出版、药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许可审批部门(以下简称许可审批部门)亦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予以查处。但是,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无照经营行为的处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立法者依据上述规定,赋予了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取缔权能,同时为了加大对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取缔力度,还赋予了公安机关在在查处治安、刑事案件时的取缔权能,但剥夺了其他行政审批部门的查处权。
3、法律责任的承担。对于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旧《条例》不仅赋予职权机关“取缔”权能,而且明确了财产罚则。新《条例》删除了财产罚则,仅仅保留了“取缔”权能。之所以这样修订,主要是因为《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九、十四、十五、十六条已经涵盖了对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查处取缔办法,包括具体的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种类和幅度。旧《条例》的规定显然与该《办法》相重复且不相一致,新《条例》如果继续予以保留,行政法律法规的适用问题仍然长期存在下去,这不符合立法原则。
4、取缔的手段。旧《条例》称“予以取缔”,新《条例》称“依法予以取缔”,多了“依法”两字,相当耐人寻味。根据上述“取缔”一词法学内涵的解读,则不难理解这一变化。由于“取缔”具有模糊和不确定性,在执法实践中需要相关法规法条的规定或立法、行政解释的明确,才能适用。由此可见,旧《条例》明确的取缔手段就是第三十一条的财产罚则;而新《条例》自始至终的条文中都没有发现与取缔相关的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方式,显然是考虑到了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因而加入“依法”二字,即依据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这里主要是《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及其他相关市场主体登记法规中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方式。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二00六年九月二十七日给文化部的《国发秘函[2006]377号》函 “文化部办公厅:你部关于提请对《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有关问题进行解释的函(办市函[2006]429号)收悉。经研究,现就《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具体应用问题复函如下: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文化主管部门作为许可审批部门,在依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查处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行为时,应当依照《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的规定实施处罚。”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四、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适用依据及取缔办法
根据以上分析,新《条例》的制定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存在冲突和矛盾,因此在适用时,并不存在法律法规的选择问题,对于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理应依据新《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同时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及其他相关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法规的规定,确定取缔职权机关及其应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方式。
文化部门取缔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应依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同时依照《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无用置疑。但工商部门在取缔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时,除此之外,还应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对无照经营行为的处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依据行政法律法规适用原则,适用其他相关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法律法规予以行政处罚,而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法律法规对于无照经营的行政处罚,相较于《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则相对较轻。因此,在具体适用时,应区分以下几种情况:
1、无照无证无手续、有证无照无手续经营活动,因其不具备相关市场主体的经营条件,不完全具备市场主体登记条件,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参照文化部门的处罚,按照过罚相当原则,工商部门应依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同时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而不应当考虑适用其他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法规。
2、有证无照有手续经营活动,其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市场主体的经营条件,具备了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基准条件,工商部门应依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根据其具备的市场主体形态条件,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四条转致到《公司法》、《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等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3、丧失前置条件的有照无证经营活动,应依据相关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法规,限期进行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逾期则移送文化部门予以取缔。
4、超期限、超范围经营活动,事实上是一种无照经营行为,应根据上述1、2列举情况选择适用法律法规。
第二篇:取缔无证照经营活动总结
取缔无证照经营工作总结
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制止无证照经营,促进公平竞争,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结合我们工作实际,我街道开展了查处取缔无证照经营工作,现将2011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排查到位、查处到位
查处取缔无证照经营专项行动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社会性工作。必须加强学习,因此,在行动之初,我们带领社区学习了《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社区为单位成立了无证照经营查处小组,并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分工到位。对辖区内的经营单位进行地毯式排查,具体摸清无证照经营的种类、数量、行业分布以及问题、成因等,逐户登记。调查摸底内容主要包括:须具备消防、卫生、文化、环保、安全生产等前置审批的无证照经营户;前置审批已失效的无证照经营户;已取得前置审批许可证件未办理营业执照的无照经营户。一年中,我们对辖区内的所有经营主体进行了彻底的清查。共排查出无证照经营单位144家。并根据其违规程度的不同,全部进行了规范整治。
二、做到“两个依靠”、即依靠群众,依靠其它部门
(一)依靠群众的力量开展工作是我们一贯的作风,我们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而且我街又有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一优势,这次行动,我们通过制作条幅,发放宣传单、设立群众举报信箱,开通举报热线,依靠群众的力量开展工作,实现群策、群防、群治。
(二)依靠其它部门:取缔无照经营,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许多其它的行政职能部门,在这此专项行动中,我们联合解放派出所、区卫生局、等单位联合执法,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成绩突出,效果明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督导检查,工作中做到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加强督导检查工作,通过突击检查、重点抽查、跟踪检查以及交叉检查等多种方式,增强专项行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采取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而化,区别对待,坚持教育疏导为主,查处为辅的原则,对无证照经营户区别不同情况分类处理。对从事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群众反映强烈且不服从执法检查的无证照经营行为要坚决查处取缔。
解放街道综治办
2011.11.17
第三篇:关于取缔酒吧、清吧等场所擅自从事歌舞娱乐经营活动整治方案
资中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取缔酒吧、清吧等场所擅自从事歌舞娱乐经营活动
整治方案
当前,我县部分酒吧、清吧等场所设立包间擅自从事歌舞娱乐经营活动的现象较为突出,不仅严重扰乱了我县文化市场的经济秩序,侵害了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而且由于大部分场所存在选址不当、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等问题,尤其噪声扰民问题已成为市民投诉的热点、焦点,引发部分群众上访,同时也带来严重安全隐患,给社会管理带来诸多问题。为进一步净化娱乐场所经营环境,规范文化市场经济秩序,遏止无证无照经营现象,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查处取缔无证无照工作机制的意见》(川府发[2008]3号)精神和资中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特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目标
按照“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原则,建立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协调,办公室具体联系,相关部门配合的机制,集中各方面力量,集中一段时间,重点针对设立包间、包箱擅自从事歌舞娱乐经营活动的酒吧、清吧等场所进行集中整治。在集中整治取得实效的基础上,强化监管,推动查处取缔酒吧、清吧等场所擅自从事歌舞娱乐经营活动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有效制止酒吧、清吧等场所擅自从事歌舞娱乐经营活动,保护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推动我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组织领导
资中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协调领导此次整治取缔酒 1
吧、清吧等场所擅自从事歌舞娱乐经营活动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文体广新局),具体负责综合指导联系、信息通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等工作。
三、工作步骤
专项整治工作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摸底阶段(4月1日—4月10日)。
1、动员部署。由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动员部署会议,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整治目标任务。
2、调查摸底。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成员单位开展对资中县范围内的酒吧、清吧等场所的证照、现经营范围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并分类统计。
3、制定方案。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具体整治工作方案。
(二)综合整治阶段(4月11日—5月10日)。
1、加大宣传力度。一是文化、工商、消防、环保、公安、卫生等部门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加大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经营者和广大群众的守法意识。对酒吧、清吧等场所擅自从事歌舞娱乐经营活动行为及后果予以曝光,使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专项整治工作。二是印发有关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宣传单及倡议书,号召各经营单位、广大市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定。三是召开整治对象业主大会,有关单位进行政策法规宣传。
2、开展自查整改。根据调查摸底、分类统计情况,要求擅自从事歌舞娱乐活动的酒吧、清吧等场所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撤除歌舞娱乐相关设施设备,积极开展自查整改行动。
3、强化监督检查。结合自查整改情况,针对存在问题,组织成员单位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资中县范围内所有酒吧、清吧等经营场所逐一检查,一旦发现违法行为的,做出限期整改、停业整改、吊销执照等整改意见。
4、集体会审验收。各成员单位对各酒吧、清吧等场所是否整改合格,办公室最后签出意见。
(三)巩固提高阶段(5月11日—5月20日)。
各部门在集中整治取得实效的基础上,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注重审批与日常监管并重,推动查处取缔酒吧、清吧等场所擅自从事歌舞娱乐经营活动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形成政府领导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合力监管的长效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
资中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年3月29日
第四篇: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查处取缔和规范疏导工作,根据《庆元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查处和监管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和庆元县查处规范无照经营工作联席会议精神,结合我县道路运输行业实际,制定了庆元县运管局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平安庆元”、打造“法治庆元”、构建和谐稳定、安全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环境为目标,坚持审批发证(照)与监管责任相对称的原则,切实维护我县道路运输市场正常秩序。
二、工作目标
在全县道路运输行业内营造守法经营、遵章守纪、规范生产、安全信用的良好氛围,进一步规范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查处和监管工作,坚决遏制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屡查不绝、屡禁不止的局面,引导和督促具备条件但暂未申领证照的无证无照经营户和从业人员尽快办理相关证照。通过专项执法行动,有效遏制无证无照经营行为,营造公平竞争、守法诚信的道路运输市场环境,实现我县道路运输行业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查处和监管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的目标。
三、组织机构
为保障此次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建立了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信息抄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相关责任人,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全年组织专项整治不少于2次。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叶泉清
副组长:叶新林、吴绍明、陈建华
成员:郑加生、吴秋凉、周韦中、吴宗华、鲍剑平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郑加生兼任,具体负责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的相关工作。
四、范围和内容
重点范围:道路班线客运、公交客运、出租客运、旅游客运、包车客运、道路客运站、危险品运输、普通货运、维修经营、驾驶员培训等领域。
重点内容:
1、无经营许可证件、证照不全或过期、超许可范围非法从事道路班线客运、旅游客运、公交客运、出租客运、道路客运站、危险品运输、普通货运、维修经营、驾驶员培训的;
2、非法用工、无从业资格证上岗的;
3、企业关停取缔后又擅自生产经营的,应关未关或关停不到位的;停工停产整顿后,整改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又擅自组织生产的;
4、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
5、瞒报事故,以及重大安全隐患隐瞒不报的;
6、无道路运输证车辆从事客货运输经营的;
7、出租车异地驻点营运,拒绝载客、故意绕道、强行拼载的;
8、经营者擅自改装营运车辆、不按规定维护和检测车辆的;
9、非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集装箱车、普通货车非法夹带危险品运输的;
10、客运车辆站外揽客、不按批准的客运站点停靠、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的;
11、包车客运经营者招揽包车合同以外的旅客乘车的;
12、从事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未取得从业资格证或者未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的;
13、从事驾驶员培训的教学人员在教学期间擅自离岗、教学人员未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实施教学、经营者未如实签署培训记录的;
五、工作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9月1日至9月20日)
各职能股室要明确各自职责,明确整治内容。协同各个街道、社区,车站、货运站附近从业人员以及利用96520举报电话对我县范围内无证、照经营户和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摸清经营者姓名、场所地址、经营内容、无证无照原因,并提出疏导治理意见,建立《无证照经营户和从业人员台账》。
(二)宣传发动阶段(9月21日至9月30日)
召开动员会议进行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工具,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无证无照经营疏导工作的良好氛围。利用宣传册和横幅标语的形式,对企业和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开展查处无证无照经营的教育宣传工作。
(三)疏导阶段(10月8日至10月20日)
相关职能股室要认真研究,按有关规定提出切实可行的疏导办法,督促、引导无证、照经营者办理相关证照,对基本符合办证照条件者,要提供快捷便利服务,并将拟予以发证的经营户名单和不符合规定应予以取缔的无证照经营者名单报法制稽查股,对拟许可的经营户,要主动扶持,尽快完善许可准入的条件,按有关程序办理行政许可。
(四)查处取缔阶段(10月21日至11月30日)
各职能股室要加强稽查力度,对一部分拒不办证或不具备生产经营条件,又继续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从业人员和业户,及时上报局法制稽查股,由法制稽查股组织职能股室,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依法予以查处取缔。对拒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要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五)验收总结阶段(12月1日至12月15日)
1、各职能股室要组织人员重新对道路运输经营户进行复查,巩固前阶段成果,防止死灰复燃。对屡查屡犯的经营户和从业人员要纳入监管重点,及时上报法制稽查股跟踪处理,妥善进行疏导,以迎接县查无办的考核。
2、建立无证无照经营长效监管机制,本局将把此项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并作为目标责任状签订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负责,抓好落实。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对无证无照经营危害的认识。道路运输业及相关经营业务无证照经营的大量存在,扰乱了正常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侵害了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局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的危害性和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性,认真抓好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的查处和监管工作。
(二)完善信息抄告制度。积极推行抄告制度,在日常监管中发现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的,按照“谁发证、谁监管、谁许可、谁负责”的处理原则,在抄告时限(10个工作日)内书面抄告相关许可审批部门。按照县查无办工作要求,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无照经营整治工作,按要求及时报送相关报表材料,同时,对相关部门发来的抄告函要高度重视,按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办结,并及时反馈。
(三)建立联合治理机制。无证照经营点多面广,成因复杂,要动员和发挥全社会力量,构建有关各方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纠建并举的综合治理机制,按照“谁发证、谁监管、谁许可、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查处取缔、疏导规范的职责分工,借助和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和其他各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切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四)创新监管方法。坚持取缔与疏导相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监管相结合,做到宽严并济、处罚得当。对无证无照经营违法情节轻微,引导其主动办理相关证照,采取现场指导办理、短信提醒、设置特殊服务平台等人性化的方式,使无证无照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经疏导登记后从事合法经营。
(五)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无证无照经营的危害,及时报道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的进展情况,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焦点、难点问题,利用96520投诉电话,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此次整治行动。同时,大力宣传无证无照经营行为查处和监管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社会知法、学法、懂法、用法、遵纪守法意识,营造良好的道路运输市场环境。
第五篇:开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活动方案
开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活动方案 为深入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整治活动”活动,进一步推动个体私营经济“扩量提质”发展工程,按照上级关于开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集中整治月活动方案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整治活动的目的、意义、总体安排以及查处无照经营的有关法律、法规,营造舆论氛围。要利用电视、印制通告、公告,在全乡张贴、发放。在主要地段、集贸市场、无照经营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悬挂横幅、条幅等宣传标语3-5条。
(一)安排部署阶段
组织召开专项行动联席会议,进行动员、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对辖区无证无照经营的数量及其分布情况调查摸底,并调研市场中存在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的深层次问题。制定查处取缔无证无照违法经营行为的具体措施,召开无照经营“宣传月”大会明确任务分工和工作责任,为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做好准备,确保专项整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宣传与查处取缔阶段
把宣传法规与教育引导结合起来,把查处取缔与行政指导结合起来,把重点整治与日常规范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制度,利用当地政府的领导作用,积极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各司其
职,坚持“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强化无证无照经营宣传与查处取缔工作的力度,确保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取得实效。
(三)巩固提高检查验收阶
分局将组成督查组,对辖区内整治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考核验收。对集中整治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查漏补缺,分析情况,提出加强或改正的方法。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安排部署“宣传月”活动,充分认识开展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抓好工作落实。将“宣传月”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按照职责任务分工,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细化分解任务,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层层抓好落实,确保任务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处罚到位,使整治工作不留死角,务求实效。
(二)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充分利用个体工商户验照和企业年检有利时机,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红盾信息网等媒体,通过印制宣传单、法规培训、例会、板报等多种形式,对“查无”工作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通过“一会两站”、消费维权“五进”活动及“12315”举报网络作用,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畅通举报渠道,鼓励广大群众积极举报,要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的相关政策法规,及时报道查处
取缔无证无照经营专项行动情况,形成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的社会氛围。同时,发挥管段人员监管作用,推行“出租方告知制”,提示房屋出租方出租须知,实现对无证无照经营的群防群治。
(三)联合执法,坚决取缔。在查处取缔过程中,要联合相关部门,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落实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到人的市场巡查责任制度,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形成无证无照经营整治合力。加大检查力度和频度,对发现的无证无照违法经营行为,坚决依法取缔,对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加强沟通,信息共享,发现涉及其他职能部门监管职责范围的违法行为,应立即或在立案的同时将涉嫌违法行为抄告其他职能部门,提高告知率。
(四)加强监管,落实责任。要将专项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建立和完善无证无照发现、查处的长效监管工作机制,按照“谁登记、谁录入;谁检查、谁录入;谁查处、谁录入;谁录入、谁负责”的原则,将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中收集整理的无证无照经营信息录入网络,而后及时补录预警、抄告、查处、处罚等动态信息。畅通各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和信息抄告反馈渠道,保持对无证无照违法经营行为查处取缔的高压态势,严防无证无照向城乡结合部、农村转移蔓延,严防无证无照违法经营行为的反弹。
(五)各相关科、所要认真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及时上报“查无宣传月”活动进展情况、经验做法,对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