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委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在总结经验、分析形势和研究未来的基础上,讨论了制定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问题,并提出如下建议。
一、**推进跨越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
未来五年,是**在新起点上谋求新跨越的一个关键时期。根据中央、省委的要求和市委的战略部署,我们要在这一时期保持和提升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提前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加快朝着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迈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腾飞。
实现这一战略部署,我市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十五”期间,全市上下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科学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率先发展、全面发展、集约发展”的鲜明特色,“十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主要目标提前完成。国民经济始终保持快速稳定增长,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2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GDp总量比“九五”期末翻了一番多。2007年,全市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17.5亿元和7.6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3.4倍和2.4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上升到7.4%,比“九五”期末提高了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三次产业占比调整为9.2:55.5:35.3,二产比重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7.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达42.5%,接近或超过苏南部分县市水平。科技创新成果显著,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的贡献率分别达53.3%和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2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3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4%和10.9%。同时,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是**发展历史上创造的又一个“黄金时期”,是**不断推进思想解放、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的五年,是**应对新挑战、谋求新跨越的五年,是**探索发展新路子、增创发展新优势的五年,也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十五”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得益于我们坚持突出跨越发展的主题,高点定位,凝心聚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营造攀高争先、和谐奋进的生动氛围;得益于我们科学提出并一贯坚持符合市情特点和新阶段特征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方针,用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以战略性举措放大发展优势;得益于我们注重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互动转化,统筹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巩固和提升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得益于我们不断改进作风,强势组织推进,强化各项保障,狠抓工作落实。“十五”尤其是近年来跨越发展的成功实践,为实现“十一五”全面腾飞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十一五”,**站在全面跨越发展的新起点,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国际资本的流动速度加快,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发达国家制造业加速向我国转移。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期,特别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新一轮经济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移正加速推进。广东、浙江等地的民间资本加速北上,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大中心进入关键时期,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江苏在大力推进沿江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已全面启动沿海大开发战略。**将实现由“江河时代”向“江海时代”的历史性跨越。从**自身看,多年来,通过实施“大开放、大接轨、大调整”的发展战略,我市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综合发展水平有效提升,已经站到了更高的发展平台上,具备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所有这些,都给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仍需加快转变,经济效益需要不断提高,特别是经济内生动力还不强,大企业、大项目还不多;科技和人才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为现实优势,自主创新和品牌意识还不强,高新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还需进一步加强;现代服务业发展增速还不快,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不足;城市建设步伐还不快,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利用工作还不够;经济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部门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任重而道远。
十一五”时期是**在巩固“十五”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向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十一五”期间,我市的发展正进入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大机遇期。因此,谋划和推进“十一五”**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根本宗旨,在立足市情实际的基础上,正确分析形势,及时把
**市委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来自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仅供学习,转载请注明出处。第二篇:市委规划建议
中共惠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1年1月19日中国共产党惠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惠州市第九次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全面分析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和惠州发展实际,对制定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提出建议。
一、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奋力开创更高标准科学发展惠民之州新局面
(1)“十一五”为开创更高标准科学发展惠民之州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发展理念、发展思路有了新的转变和质的提升。大力实施“人本立市、工业富市、文化兴市、创新强市、生态旺市、依法治市”六大战略,全面推进科学发展惠民之州建设。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自然灾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矛盾凸显的严峻挑战,着力推动“三促进一保持”、“双转移”,着力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经济转型全面启动,经济结构基本实现“两个转变”①,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社会软实力进一步增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平安和谐惠州建设取得新进步,体制创新迈出新步伐,发展后劲获得新提升,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实现了“经济总量比‘十五’期末翻一番、承办好第13届省运会、夺取‘全国文明城市’金牌”三大任务。“十一五”时期是惠州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跨越的五年。五年的发展,为开创更高标准科学发展惠民之州新局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2)抢抓“十二五”开创更高标准科学发展惠民之州新局面的战略新机遇。“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研判国际国内形势,我市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进取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形势变化,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奋力开创更高标准科学发展惠民之州新局面。
从国际国内形势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新兴经济体逐步崛起,这将为我市加快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有利契机;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国际地位稳步提升,为我市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内环境;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为我市拓展国内市场提供了新的空间;国家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珠三角《规划纲要》、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及海峡两岸“大三通”等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实施,以及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有利于我市从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合作与共享发展中挖掘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市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惠州市情看,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设地级市2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产业基础更加厚实,大项目带动效应增强,市场化程度提高,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创业环境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持续后劲和内生动力显著增强;未来五年,我市将进入人均生产总值6000~10000美元发展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并将引领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激活发展动力,创造巨大需求,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完善,全面提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经济转型任务艰巨,节能减排任务繁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向型经济面临严峻挑战;提高民生质量任务艰巨,社会建设管理面临新课题;深莞惠一体化发展亟需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学研判,创造条件,加快解决。
(3)“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推进“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加快转型升级、升华惠民之州”这个核心,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大力实施“内生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五大战略,全面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全面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全面建设幸福惠州,推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为广东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多作贡献。
加快转型升级,升华惠民之州,要坚持做到:
——— 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开创更高标准科学发展惠民之州新局面,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硬实力与软实力、经济增长与民生福祉、政府与市场、改革发展与稳定等重大关系,努力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 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开创更高标准惠民之州新局面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必须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突出发展创新型经济,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提升集约发展水平,加快实现“三个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
——— 必须以为民惠民建设幸福惠州为主旨。推进科学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转型升级的目的依归和价值导向是建设幸福惠州。幸福惠州是更高标准惠民之州的本质特征和核心要求,两者内涵一致,共同构成惠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追求。要把建设幸福惠州放在建设更高标准科学发展惠民之州的核心位置,更加突出促进就业创业,更加突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更加突出发展惠民利民各类民生事业,更加突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成果更好地转化成人民群众福祉,保证人民群众有更给力的幸福、更长久的幸福。
——— 必须以夯实“八大基地”为主战场。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粤港澳地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粤港澳地区现代农业基地、广东省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基地等 “八大基地”,是我市加快转型升级、升华惠民之州的主要载体。要以建设 “现代产业100强”为引领,做大做强“八大基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做厚做实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物质基础。——— 必须以人民群众为主力军。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加快转型升级、升华惠民之州,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奋斗。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血肉联系,永远与人民群众在一起,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全面激发全市干部群众共建惠民之州、共创幸福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真正体现集民智、顺民意、聚民力、惠民生。
——— 必须以改革开放为主动力。改革开放是加快转型升级、升华惠民之州的根本动力。要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抓住转型升级中的突出矛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有效性、改革成果的普惠性,进一步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领域,着力提升利用全球资源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 必须以平安法治建设为主保障。平安法治是加快转型升级、升华惠民之州的重要保障,是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惠州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履行维稳这个“第一责任”,大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和谐;要坚持党管武装,加强民兵预备役与国防动员建设,为应急维稳提供有力支撑;要坚持依法治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奋力开创更高标准惠民之州新局面创造良好的平安法治环境。
——— 必须以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为主心骨。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是加快转型升级、升华惠民之州的政治与组织保障。要围绕保持先进性和增强执政能力,大力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提高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法制化水平。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注重统揽全局,协调各方,调动人大、政协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团结带领全市上下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而共同奋斗。
(4)“十二五”主要发展目标。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并与中央和省“十二五”规划、珠三角《规划纲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相衔接,今后五年我市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发展方式显著转变,社会和谐显著进步,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十二五”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 在加快发展上有新突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 在转型升级上有新突破。内生发展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规模,海洋经济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增长点,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传统产业竞争优势显著增强,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
——— 在城乡统筹上有新突破。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市行政村“村村通客运”、自然村“村村公路硬底化”、自来水“户户安全送到家”。基本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 在富民惠民上有新突破。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事业更加发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普遍提升。
——— 在和谐发展上有新突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水平和人文素质进一步提升。绿色生态惠州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单
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防治。文化惠州建设再上新台阶,力争成功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力争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标兵。平安法治惠州建设再上新水平,全市社会更加稳定,惠风更加和畅。——— 在改革开放上有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富县强镇事权改革深入推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
综合上述目标,“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是 “五年实现五个一”:生产总值增加1000亿元,其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建成“现代产业100强”;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成以上;建成100项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夺取1块“全国文明城市标兵”金牌。
二、着力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扩大内需是加快转型升级、升华惠民之州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要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投资结构,开拓内外销市场,提高内部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能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5)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积极研究制定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建立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预期。引导城市消费升级,培育促进汽车、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旅游休闲等消费热点。加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千村万户市场工程”,完善提升县级配送中心,拓展丰富农家店,拉动农村消费。加强消费维权工作,大力促进节庆消费,支持发展租赁消费、信贷消费、网络消费等消费模式,积极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绿色、健康消费。
(6)继续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工程、生态环境、自主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等领域倾斜。加快城乡尤其是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以及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坚持重大项目带动,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加大对民间投资项目的财政引导力度,推动民间资本参与经营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的投资建设。
(7)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加大扶持力度,为企业扩大内销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以大型流通企业为龙头,引导内销企业组成开拓市场的 “联合舰队”。继续推动“惠货全国行”,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惠货”展销活动,鼓励和支持企业进驻省外广东商贸城、广东名优产品销售中心,乃至在国内大中城市发展惠州产品销售中心,帮助企业开拓内销市场由 “运动战”转入“阵地战”。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惠货物流网”建设,建立中小企业公共销售和电子信息平台。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开拓农村市场的作用,加快构建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新农村综合服务体系、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大力发展大型超市集团和连锁商业集团,引导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建设促进生产制造与商贸流通产销对接的“命运共同体”。
(8)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简化加工贸易企业内销审批程序,提振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内销市场信心。引导加工贸易企业按内需调结构,鼓励其设立研发机构、创立自主品牌、在内地建立营销网络,推动加工贸易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由单一加工制造功能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领域延伸,由外资企业为主向内外资并举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一步推进加工贸易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完善平台功能,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和通关效率。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增加国内采购、内销和开展深加工结转业务,延长增值链,带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
三、着力创新驱动,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自主创新是加快转型升级、升华惠民之州的不竭动力。要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抓手,通过创新夯实基地,驱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并进”,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形成结构优化、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9)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政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创新资源支持,通过省、市联动和产学研合作、粤港联合科技攻关,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建设一批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各类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发展知识产权质押、租赁融资,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构建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立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重点加强公共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农业技术创新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石化与光电产品质检中心和科技成果孵化器建设,加快惠城丝光棉、惠阳新圩数字视听、惠东鞋业、博罗园洲纺织、“罗浮药谷”和龙门木竹、矿产资源等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知识产权的行政执法和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鼓励参与或组织修订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鼓励支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现代管理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引导企业将商标战略与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推动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和营销两端延伸,促进“惠州制造”向“惠州智造”和“惠州创造”转变。力争到2015年,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1.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
值比重达到37%以上。
(10)建设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尽快完成大亚湾石化区总体规划修编,加快石化区土地盘整和填海进程,将石化区面积扩大到65平方公里,实施区内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工程辅助设施一体化、物流运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和管理服务一体化等“五个一体化”配置。推进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增强石化产业的核心带动作用。加快石化产业链的伸延发展,为节能减排腾出空间。充分利用隔墙供应优势,加大招商选资力度,以世界化工500强和国内化工100强为招商主攻目标,形成以绿色环保为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化、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石化产业集群。力争到2015年,全市石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初步建成世界级石化基地。
(11)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仲恺高新区为核心载体,围绕光电产业、新一代移动通信、汽车电子等新型高端特色产业,着力引进国内和欧美日韩和中国台湾地区大型电子类企业。抓好TCL液晶产业园、科锐半导体LED芯片、比亚迪LED外延片和LG伊诺LED封装、背光和照明应用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延长和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以先进电子信息制造业与现代信息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力争到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增加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全市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0%以上,信息化总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2)建设粤港澳地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突出生态休闲旅游特色,大力推进“3510”工程 ②,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提升惠州旅游综合竞争力。以罗浮山、南昆山、象头山、莲花山、古田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建设森林度假顶级品牌;加快环大亚湾五星级度假酒店群和休闲度假基地建设,打造滨海旅游度假品牌;以龙门温泉群为主体,打造特色温泉养生旅游品牌;发掘历史、名人、民俗文化内涵,提升叶挺纪念园、邓演达纪念园影响力,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品牌;利用滨海资源开发高端水上运动项目,打造运动休闲潜力品牌。力争到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总量达到3800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接待量达到1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
(13)建设广东省清洁能源生产基地。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以电力建设为中心,积极实施一批电网工程,促进电源电网协调发展。继续做好惠东平海电厂、惠州LNG电厂、丰达LNG电厂、国华(大亚湾)二期与仲恺高新区热电联供等能源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中广核惠州核电项目建设,因地制宜积极开发风电、余热发电、太阳能,促进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力争到2015年,惠州成为我省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地。
(14)建设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以仲恺高新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为主要载体,着眼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立足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出台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惠政策,规划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重点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LED)、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用足用好国家、省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在政策配套、资金扶持、项目建设、技术攻关、产业集群、市场拓展、人才支持等方面,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到2015年,形成1 ̄2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产值规模超千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25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8.5%以上。
(15)建设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基地。积极推进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增强服务业发展活力。以创新和创意为引擎,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分化与融合。适应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要求,不断创新服务产品和服务内容,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拓展服务业新领域。重点发展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外包服务、总部经济和商务会展、文化创意以及旅游等八大现代服务业。建设一批石化、电子、鞋业、纺织服装、农产品等专项产品国际采购中心,推进商贸物流国际化。恢复惠州机场民用航空服务,启动惠州机场航空城规划建设工作。加快惠州港建设,统筹整合岸线资源,发挥港铁联运功能,加快开通国际国内直通航线,构筑出海物流大通道;以发展石化物流为先导,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积极编织“物联网”,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推动石化产业和港口物流业协调发展。有序推进商业网点建设,提升批发零售、商贸、餐饮行业发展水平。创新流通方式,大力发展网上购物、城市物流配送等新型商业模式。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系统集成、网络应用服务、信息系统应用及维护服务,优化提升信息传输服务产业和互联网增值业务。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设立物流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推进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建立健全与经济快速发展相匹配的高效健康安全的金融体系,全面推进惠州金融业跨越式发展,使金融业成为惠州现代服务业中的支柱产业。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在惠州设立分支机构、服务网点,努力承接大型国际性金融机构外包业务。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企业财务公司、专业保险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稳步拓展农业保险、商业养老保险、意外和健康保险等业务。进一步发展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帮助企业创造上市条件,扶持企业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乃至国(境)外上市,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发展法律、会计、审计、税务、评估、咨询、广告、知识产权、就业和劳务、公共关系、经纪代理等方面的专业服务业。以城镇化、工业化为契机,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6%,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8%。
四、着力协调发展,提升城乡区域一体化水平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基地,是珠三角 《规划纲要》赋予我市的重任。要下足决心,攻坚克难,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升华惠民之州铺平道路。
(16)科学设定主体功能区。坚持城乡、区域、陆海三个统筹。在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划的框架下,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明确各县(区)的发展定位,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作为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要分别建设成为“世界级滨海石化区”、“国家一流高新区”;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作为省级层面的重点开发区,要分别建设成为“宜居宜业中心区”、“现代服务业活力区”、“现代海洋经济强县”、“城乡协调发展示范县”、“生态经济特色县”。按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实施不同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保等政策,以及绩效评价和考核办法。
(17)建设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基地。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加快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把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纳入财政预算范围,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大力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建立土地价格市场形成机制,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化,探索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土地管理新机制。积极探索村集体和村民以土地入股项目开发的新机制,增加农民稳定性、持久性财产收入。
(18)建设粤港澳地区现代农业基地。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农业基础投入,严格保护耕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鱼塘改造、无公害农(水)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中小型堤防和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加快中小型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和城乡水资源供应保障工程建设。实施现代农业“5511”工程 ③,做大做强特色精品农业、优质高效农业、高科技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培育发展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具有惠州特色的都市型、外向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把惠州打造成为珠三角乃至粤港澳地区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加工流通和农业观光旅游中心。
(19)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按照“市管到镇、县管到村”的原则,建立城乡统筹的规划管理体制,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以农村道路交通、水利设施、饮水安全、危房改造、环境整治、信息畅通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文化惠民程度、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水平为重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村企合作”,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示范、扶持、激励、奖补机制,全面推进村镇整治工程、“千村家园绿化”工程和宜居村镇建设。构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全面落实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20)推进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走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城市快速干道和轻轨相连接,中心城区、县城和中心镇、卫星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加快建设中心镇、卫星镇、专业镇和名镇名村,发展提升沿江沿海城镇群,加快培育北部腹地新城镇群。加快完善城镇道路、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增强中心城区、县城和中心镇、卫星镇吸纳人口、集聚产业和扩大就业的功能。推进发展重心战略转移,加大对县城和重点中心镇的投资开发力度,将小金口、水口、三栋、横沥、淡水、秋长、永湖、新圩、镇隆、澳头、霞涌、陈江、沥林、平山、白花、大岭、多祝、稔山、平海、吉隆、黄埠、罗阳、龙溪、园洲、石湾、湖镇、长宁、福田、杨村、公庄、龙城、平陵、永汉、龙华等,打造成为具有“投资洼地、发展高地”意义的卫星城镇,加快发展成为中小城市。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全面实施农民工入户积分制,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入户城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21)积极推进“双转移”。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与组织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我市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强化组织领导,着力破解园区建设面临的用地指标、资金短缺难题,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着力引进符合产业政策、生态环保要求的外资、国资和民资项目,加快建设东莞(龙门)、惠东两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和各县(区)产业转移园。继续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围绕“转得出、进得去、留得住”,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制度,健全量化考核指标,全面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22)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突出“上山下海”方略,实施海洋综合开发,提高区域海洋经济竞争力和总体实力,加快建设“海上惠
州”。在布局上,以环大亚湾为核心区域,以考洲洋、巽寮湾、稔平半岛为主攻方向,以推进海岛开发开放为战略重点,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规范海洋开发利用秩序,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在产业上,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优化近海捕捞,发展远洋渔业,提高海水养殖效益,做强水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升海洋渔业发展水平;打造临海工业集群和蓝色观光走廊,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5年,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以上。
(23)推进深莞惠一体化。大力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全力推进与珠三角地区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全面实现“四年大发展”,扎实推进“十年大跨越”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深莞惠区域协调发展总体规划》和深莞惠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相邻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加快跨境交通项目建设,发展跨界公交服务,提升城乡客运、交通信息服务水平,推广“岭南通·惠州通”品牌,建设区域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立联合治理跨界污染、灰霾天气、非法跨市倾倒垃圾等长效机制。加强与深圳、东莞协调配合,探索建立合作共建、利益分配新机制,共同推进“深莞惠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坪清新产业合作区)”建设。
五、着力绿色发展,提升宜居宜业生态文明水平
绿色低碳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快转型升级、升华惠民之州的迫切需要。要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有效保障生态安全,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都市风景”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宜居宜业”进而“乐居乐业”相得益彰的生态文明惠州。
(24)推进城市“三条轴线”规划建设。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强化规划强制性内容的约束力。坚持实施“南进北拓、东西伸延”城市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现代城市、历史文化、山水生态等“三条轴线”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彰显“双宜”城市魅力。
(25)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强化项目节能和环保审批,提高能耗和环保准入门槛,从源头上限制审批高能耗、高污染建设项目,实现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与氮氧化物和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下降。综合利用能源、土地、环保、价格、信贷等杠杆,巩固淘汰落后产能的成果。推动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实现工业园区废物循环利用,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加大节能专项资金投入,鼓励企业耗能设备技术改造。加强用电需求侧管理,建立节电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推广区域性电力节能增效公共示范平台建设。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鼓励建设城镇再生水利用系统,积极推进海水综合利用。完善节能减排责任考核体系,严格考核标准,强化奖惩措施,加大节能减排指标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大力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快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快形成以低碳产业为核心,以低碳技术为支撑,以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生活为基础的低碳发展新格局。
(26)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探索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完善土地管理长效机制。制定差别化的土地政策,引导建设用地供应向产业升级和城乡优化布局倾斜。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坚持集约化用地,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率。加大闲置土地盘整力度,增加土地资源储备,提高保障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完善土地监察动态监测网络,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用地。抓好基本农田保护,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注重海洋生态保护,科学实施围海造地工程。
第三篇:学习十一五规划建议几点心得体会
一、高瞻的决策
1、《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普遍重视和巨大鼓舞,也为世界各国所瞩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为关键的时期,所做出的符合国情,顺应时代,凝聚民意,最具战略意义的纲领性文件。这一宏伟蓝图之所以深得民意,鼓舞人心,是因为整个规划自始至终贯穿着:以富民为根本,以兴国为己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强大动力,以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强国和生态环境安全、美好为保障,以期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这是高瞻的决策,明智的选择,为全国各族人民所拥护。
2、“十一五”规划始终倾注着求真务实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精神。规划中刚性的目标(翻一番),硬性的指标(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取消农业税的壮举等等。有力的举措,明确的要求,艰巨的任务,可喜的前景,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富民兴国的坚强意志和执政能力。也表明了中国在当今时代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前进的决心和愿望。
3、“十一五”规划是行动的指南,它可激励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的上进心,增强各族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全国必将掀起深入学习和认真执行“十一五”规划的热潮。学习“十一五”规划可以明了国情,关心国事,知晓国策,热爱国土,建设家园。可以深信,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奋发图强,必将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艰巨的任务
4、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2004年我国GDp达到15.99万亿元人民币,国际排行由第七位上升到第六位(按2005年12月20日公布的最新数字)。形势十分喜人。
然而,我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生态环境相当严峻等等。这些必须加以重视和认真解决。
(1)我国既是幅员辽阔的大国,又是生态环境的弱国;既是人口数量的大国,又是人口质量的低国;既是能源消费的大国,更是能源浪费的大国。(例如,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过去一直在说:“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客观事实,“地大物博”是言过其实。只要用13亿人口这个沉重的分母一除,就可以看出中国地也不大,物也不博。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矿产资源、人均水资源,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33%、43%、58%、22%。(我国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以上这些可以说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基本国情。
(2)在环境质量方面,我国有两个不利条件,一是自然生态环境先天不足。从气候看,干旱、半干旱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2%,从地理条件看,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岩溶地区等生态脆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37%。二是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土地沙化面积每年新增加3436平方公里。森林生态退化和草原退化仍在扩大,10%—15%的高等植物物种处于濒危状态。环境污染严重,1/3的国土受到酸雨的影响,七大江河水系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很大,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75%的湖水出现了富营养化,近3亿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合格。据中科院专家测算,2003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高达15%,形势是严峻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治理任务依然相当繁重,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引自《新华文摘》2005年6期第4页)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123
第四篇:学习十一五规划建议几点心得体会
一、高瞻的决策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普遍重视和巨大鼓舞,也为世界各国所瞩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为关键的时期,所做出的符合国情,顺应时代,凝聚民意,最具战略意义的纲领性文件。这一宏伟蓝图之所以深得民意,鼓舞人心,是因为整个规划自始至终贯穿着:以富民为根本,以兴国为己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强大动力,以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重点,以人才强国和生态环境安全、美好为保障,以期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这是高瞻的决策,明智的选择,为全国各族人民所拥护。
2、“十一五”规划始终倾注着求真务实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精神。规划中刚性的目标(翻一番),硬性的指标(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取消农业税的壮举等等。有力的举措,明确的要求,艰巨的任务,可喜的前景,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富民兴国的坚强意志和执政能力。也表明了中国在当今时代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前进的决心和愿望。
3、“十一五”规划是行动的指南,它可激励全国人民奋发图强的上进心,增强各族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全国必将掀起深入学习和认真执行“十一五”规划的热潮。学习“十一五”规划可以明了国情,关心国事,知晓国策,热爱国土,建设家园。可以深信,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奋发图强,必将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艰巨的任务
4、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2004年我国GDp达到15.99万亿元人民币,国际排行由第七位上升到第六位(按2005年12月20日公布的最新数字)。形势十分喜人。
然而,我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生态环境相当严峻等等。这些必须加以重视和认真解决。
(1)我国既是幅员辽阔的大国,又是生态环境的弱国;既是人口数量的大国,又是人口质量的低国;既是能源消费的大国,更是能源浪费的大国。(例如,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过去一直在说:“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客观事实,“地大物博”是言过其实。只要用13亿人口这个沉重的分母一除,就可以看出中国地也不大,物也不博。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矿产资源、人均水资源,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33%、43%、58%、22%。(我国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以上这些可以说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基本国情。
(2)在环境质量方面,我国有两个不利条件,一是自然生态环境先天不足。从气候看,干旱、半干旱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2%,从地理条件看,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岩溶地区等生态脆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37%。二是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土地沙化面积每年新增加3436平方公里。森林生态退化和草原退化仍在扩大,10%—15%的高等植物物种处于濒危状态。环境污染严重,1/3的国土受到酸雨的影响,七大江河水系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很大,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75%的湖水出现了富营养化,近3亿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合格。据中科院专家测算,2003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高达15%,形势是严峻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治理任务依然相当繁重,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引自《新华文摘》2005年6期第4页)
(3)我国疆域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差距十分明显。特别应当提出的是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以下简称民族地区)的贫穷落后最为突出。如何在“十一五”时期加快西部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这是关系到2020年全国能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问题。因为我国55个少数民族绝大部分世居在西部地区,对全国民族地区的兴旺发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简言之,西部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之日,也就是全国民族地区兴旺发达之时。这是因为西部民族地区的面积(594.7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民族地区总面积(611.73万平方公里)的97.22%。而且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6.3%。西部民族地区的国境线长18160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境线总长的79%,与周边14个国家为邻。不言而喻,无论是从国土面积来说,还是从少数民族人口来说,西部大开发就意味着中国少数民族的大振兴,中华民族的大腾飞。
5、西部民族地区的贫穷落后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欠账太多,底子太薄,基础太差,加之生态环境和地理条件较差等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关怀帮助下,推翻了落后的社会制度,先后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飞跃,相继成立了各级民族自治地方,实现了民族平等。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却不可能一蹴而就。西部民族地区除五大自治区首府和27个自治州州府及个别城市的社会经济较发达外,其余自治地方,特别是广大农村,尤其是高山区、石山区、偏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僻牧区、偏远边区还相当贫穷落后。极个别特困地区仍处于“住在河边闹旱,能源窝里缺电,交通道路不便,文盲到处可见,地下宝藏无限,捧着金碗讨饭”的困境之中。
从总体来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落后,工业薄弱,第三产业不发达,交通闭塞,科教水平低下,劳动者素质差,城镇化程度不高,市场经济发展迟缓。这一严峻现实,极大地牵掣着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不难看出,中国奔小康,关键在西部,重点在民族地区,难点在农村,焦点在山区。这是一项既持久又艰巨的国土建设任务。
三、明智的选择
“十一五”规划特别强调指出,要坚持用发展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坚持“六个必须”、做好“五个正确处理”。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6、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代价。浪费资源现象相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当严重,中国资源支撑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己难以承受。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中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期发展。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要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做到资源综合利用,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7、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标志着中国执政党治国理念的提高,执政意识的增强,国土建设能力的升华。循环经济是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经济模式,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简单线性经济过程。这种发展模式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资源短缺危机愈发突出。经济虽然发展了,但环境付出的代价与日俱增。第二种是“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虽然注意到环境问题,但具体做法是“先污染、后治理”。但由于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不但治理的成本奇高而且生态恶化难以遏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第三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它倡导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消耗,而且可以大大减轻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它的基本含义是要求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按“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用全过程处理模式,以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再变为资源的目的。实现从“排除废物”到“净化废物”到“利用废物”的过程,达到“最佳生产、最适度消费、最少废弃”。用通俗话来说就是实现“财富翻一番,资源使用少一半”的目的。
第五篇: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规划建议
药业管理委员会
关于中医药产业十一五总结暨
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
第一章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把中医药产业确定为全市三大特色产业之一,制定了优惠政策,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全方位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全体药业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医药加工企业日益壮大,产业链条不断拉长,中药材专业市场品位显著提升,中药材种植规模迅速扩大,中医药文化日趋完善,基本上形成了科、工、贸一体化,种、销、加一条龙的产业格局,达到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预期目标,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第一节
医药工业日益壮大,充分发挥了中医药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十一五期间,新上中药加工企业七家,企业总量达到12家,形成了中药产品、中药保健品、中药提取物、中药饮片等中药材深加工全面发展的大药业格局,年均中药材加工量由十五期间的5000吨,达到1.5万吨,有力地带动了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经营、中药材物流企业的快速发 1 展。
第二节
中药材专业市场日益壮大,建筑面积由十五期间的300亩,扩大到400亩,入驻商户由05年的400户,增加到650户,年均交易额由10亿元增加到15亿元,中药材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已由06年初的5家增至30余家,物流配送已成为中药材流通的主要形式。传统的经营方式已逐渐被现代化的物流所取代。
第三节
以药王孙思邈为主线的中医药文化经过系统全面整理,已形成集人物、古迹、景观于一体贯穿古今的系统文化,黄帝文化、褚澄文化、药王文化、明定王文化、行帮文化等构成了禹州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编篡出版了《禹州地产药材》、《苍生大医孙思邈》、《禹州中药文化》等数十部中医药文化专著。传统的“禹州药会”于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禹州中医药产业的走向世界的一张城市名片。
第四节
以“药王、文化、经济”和“文化、和谐、发展、共赢”为主题的药王孙思邈医药文化节暨中国禹州中医药交易会,五年间举办了四期,内容不断丰富,品位逐步提高,吸引了国内外大批知名药界人士,合作范围、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累计成交额达到50亿元以上,并借助盛会平台,其它合作领域签约逾百亿元,有力地助推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第五节
在专业市场带动、加工企业的拉动和药交会的推动下,中药材种植取得重大突破,规范化、基地化种植已成为中药材发展的主要形式,2009年全市种植品种达到200余种,总面积突破40万亩。比2005年的20万亩翻了一番,年产值达6亿元。2007年我市被河南省农业厅、河南日报社评选为“河南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2009年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唯一的中药材加工示范基地,道地药材禹白芷、禹白附、禹南星、豫西丹参取得了国家道地药材原产地地域保护。建成了占地3200亩集教学、科研、示范、选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河南省药用植物园”,2008年市政府被国家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吸收为副理事长单位。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目标 第一节
形式分析
一、机遇
1、通过十五、十一五规划期间国家不断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和扶持,为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中医药在“非典”、“甲流”等全球性流行疫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已为世人所认同,中医、中药开始走向世界。
2、十一五末,国务院又制定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河南省被确定为中药现代化优先发展的11个省份之一,河南省政府又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制定了实施方案(豫政〔2010〕22号),在政策、资金、体制等方面对中医药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中医药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3、我市中医药产业历史悠久,中药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2009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禹州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全方位地推动中医药产业上档升级,把中医药产业作为我市经济由资源依赖型向全面可持续发展转变的首选产业和特色产业。并规划了19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把中医药产业和机械装备业作为主导产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吸收国内药业名企入驻置业,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中医药加工业,引领我市中医药产业驶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禹州中医药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挑战
1、在国内外中医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我市中医药产业由于固守传统的经营模式,固定门店、各自为战以及集贸式交换的经营方式沿用至今,市场环境不断升级,而经营思 维停滞不前,致使全行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与政府投入不成比例,特色优势不够明显。从80年代,我市恢复药市至今,虽然涌现出不少杰出的经营人才,但尚未出现具有实力的领军企业和领军大商。我市专业市场已与外省的亳州市场、安国市场、樟树市场拉大了距离,对全国市场的影响力逐渐衰减。
2、中医药加工企业还处于体弱个小、科技水平相对较低的阶段,成熟企业不能满负荷运转,在建企业尚未形成生产力,如我市药王制药集团拥有国家批号产品30多个,而批量生产的仅有十多个,并且没有一个行销全国的名牌,市场占有率低而不稳。
3、中药材专业市场由于功能不全,尤其是没有集中交易场所,失去了运用现代化经营手段的基础,信息、物流、期货等的发展遭遇瓶颈,松散式经营,零星式加工,地摊式晾晒,货架式储存等落后的经营手段仍然是市场主流,远远落后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代化中医药产业,如不及时改造和上档升级,将逐渐被淘汰,同时落后的经营手段,给市场的管理,质量监管造成很大难度。
4、中药材生产与市场经营,企业加工环节产业链条出现断层,地药支撑能力不够强势。我市有40万亩的种植面积,但三分之二属于木本植物,且大多属于低价位的大路品种,种植效益不够明显,如我市女贞、槐米遍布城乡,俯首 可拾,但采摘成本与销售价位相差无几,只能收回劳务费用,尤其是山区植物山茱萸、杜仲、山楂、皂角以及草本的菊花、二花、益母草采摘率很低。家种品种如白芷、白附、、南星、丹参等道地药材种植,规模不大,道地优势不够明显,成百上千吨的存量几乎没有。08年白芷价扬走俏,我市地产品顷刻断货,药商则纷纷到外地采购,药农、药商望价兴叹,收益平平,其它地产药材也很少大量储备,可见产量和储量均不能应付市场的风声草动。至今为止,我市产药乡镇均没有某一品种的大量优势。全市没有一座中药材标准仓储设施。简陋的仓储条件致使药材质量下降,霉烂变质现象时有发生。
5、一些保护和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不够,中医药的投入长期不足,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管理体制不顺,中医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金融支持不力,以及监管标准缺失,药材收购免税农产品抵扣进项税,宽严不一等,都严重制约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使整个产业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第二节
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我国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打造现代化药都为目标,政策驱动、科研启动、项目带动、改革推动,加快发展中医药加工业,繁荣中药材流通业,拉动中药材流通业,拉动中药材种植业,形成企业——市场——种植——企业的循环经济和产业链,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禹州中医药产业率先发展,跨越发展。
(二)奋斗目标
十二五期间,在稳定中药材种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药材深加工产业,着力提高深加工水平,打造禹州药都品牌,到十二五末,中药材加工能力翻四番,达到20万吨,年加工能力万吨以上企业达到5家,中药材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三)重大战略布局
1、以产业集聚区中医药产业园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纳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国内外医药加工企业入驻产业园,以中医药企业发展带动中药材市场经营,以中药材市场繁荣拉动中药材种植,以标准、规范的规模种植反哺企业发展,拉长产业链条,打响药都品牌。到十二五末,中药加工企业发展到20家,中药加工能力翻四番,达到20万吨,药王制药、中加药业、金地药业、久源堂药业、千方药业、青山药业,年加工能力达到万吨以上,中药材专业市场和万家中药材物流中心实现中药材年交易总额突破100亿 元。
2、增强现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扩大再生产能力,使药王制药集团、中加生物科技、森源本草科技、青山药业集团、金地药业、凯旋药业等本土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使国家批号产品进入盛产期,达到满负荷,并充分运用现代化推销手段,抢滩市场,把禹字号产品推向全国、叫响全国。
3、以在建的河南省华中医药物流和河南省万家中药材物流项目为依托,引领禹州中医药产业上档升级,逐步取代禹州中药材传统的经营方式。利用两年时间完成基础建设,分别建成面积为44000平方的中成药交易中心和20000平方的中药材现货交易中心,以及10万平方米的中药材温控气调库和50亩以上的中药材标准晒场,并通过努力使河南省博士后协会中药材高科研发基地入驻禹州。
4、加强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管理,强化监管力度,取缔无证经营,进行企业化改造,使商户入驻数翻一番,达1500家,市场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在建的万家中药材物流中心增加中药材现货交易中心项目,运用现代化经营手段,为药农、药商和外地客商提供科学便捷的服务。项目于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年交易达到50亿以上。
5、中药材种植。继续保持40万亩种植面积,产能达到50万吨,大力发展道地药材种植,研究制定道地药材种植奖励机制,对药农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提高药农种植药材特 别是道地药材的积极性。对乡镇办种植中药材研究制定奖励办法,纳入市政府目标考评,促进中药材种植发展。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推进规范化,基地化种植和公司+农户,订单药业等多种形式,规避和减少药农种植风险,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其种植积极性,为中药材专业市场提供有力的地药支撑。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