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历史开放性题目复习资料 3(共5篇)

时间:2019-05-13 03:0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中考历史开放性题目复习资料 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中考历史开放性题目复习资料 3》。

第一篇:2014年中考历史开放性题目复习资料 3

中考历史开放性题目复习资料

1.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其中很多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和学习,从南北战争中,你认识到了什么?

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成为世界强国的条件,我们应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2.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你认为中国应为争取世界长久的和平作出那些努力?

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国际地位

3、积极发挥在联合国和其他组织中的作用。3.我们应该如何借鉴印度发展经济的做法?

1、引进外资、先进的技术

2、发展开放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

3、制定适合本国特点的经济发展战略。

4.在经济全球化这种趋势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如何应对?

1、中国应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2、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

3、引进国外的投资和先进技术

4、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

5、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6、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5.谈谈中国应该怎样应对当前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政府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经济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实事求是;要勇于探索和创新;要加强国际间的经济合作。

6.你认为当前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恐怖主义等。7.科技就在我们的身边,举例说明: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现代交通工具,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8.例举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四项科技成就? 原子弹、氢弹发爆炸成功;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灿型杂交水稻。

9.[了解] 今天开放的中国应该怎样对待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明?

对人类共同的文明应理解和尊重,合理的吸收不同文明的积极成分,自觉抵制消极成分,与中华文明融合相补,共同发展。

10.[了解] 三农问题:针对我国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建议。建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11.[了解]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减轻农民负担;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增加农民收入;

移风易俗,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农村教育和医疗;依法行政;保护农村耕地,注重环保等。

12.日本的成功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a、要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强大进来; b、要倡导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c、要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技; d、发展经济的时候要保持社会的稳定。日本应有的态度:

①正视历史;②以史为鉴,反省战争中犯下的罪行;③守和平承诺;④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⑤与周边地区、国家友好相处。

13.200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也是卢沟桥事变70周年。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日本进行了正式访问,称之为“融冰之旅”。你认为近年来中日之间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日本前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通过美化侵略战争的新教科书等;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14.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但是改革不当也会导致国家分裂。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1)请举出材料种的“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史实各一例。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度过了统治危机;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暂时摆脱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困扰。

a20世纪80年代苏联、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都进行了改革,但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东欧改革失败发生了剧变,苏联改革失败解体,而我国的改革却取得了巨大成就。

(3)以上史实能否说明“改革是一把双刃剑”?为什么?

能。以上实例说明,改革既有积极的一面,它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改革不当也会产生负面作用,导致不良后果。

(4)通过解答上述问题,你认为我国的改革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不能照搬外国

1—

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警惕和坚决抵制帝国主义的“和平

演变”等。

15.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经济)?

(一)从国家来讲:我们应该:①学习借鉴最新科技成果,坚持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④努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从学生个人来讲: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注意对创新意识

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如何减少科技的“负面影响: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意生存环境质

量的提高;将科技造福于人类等。

科技是柄双刃剑:

①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

a、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

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d、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②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

a、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

b、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

c、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等。

d、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结合三次科技革命和我国现代化建设,请谈谈你的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积

极学习外来先进技术和经验。

16.你认为我们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世界政局的变化?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17.2000年9月6—8日,在纽约召开了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来自180多个

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就世界面临的新挑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多极化在加速发展。

(2)世界格局变化导致了哪些矛盾的激化?

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

(3)当今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是什么?

重大任务: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举例说明21世纪的世界和平仍面临着挑战。(要求举3个例子)事件:美国“

9、11”恐怖袭击事件;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美国对伊拉克的袭击与制裁;印巴冲突;伊朗核问题等。18.分析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主要趋势,并举出体现这一趋势的典型事例两例。趋势: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典型事例: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跨国公司或生活中的事例。19.欧盟在扩大的同时,另一个与欧洲有关以美国为核心的组织北约也在东扩.2004年3月,保加利亚.斯洛伐克等7国加入北约,是北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充,其成员国由19个增加到26个,并打着“人权”旗号积极参与局部战争,如科索沃战争,在战争中轰炸中国驻南使馆。①同样在冷战中形成,同样涉及众多欧洲国家的两个组织,欧盟与北约的性质有何不同?欧盟与我国及世界多数国家都存在密切贸易往来,说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北约的扩大及其作为,说明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是什么?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经济合作组织,北约是政治军事组织经济全球化趋势;霸权主义 ②有人说,欧盟的扩大是顺应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的,利大于弊;北约的作为是违背世界发展主题的,弊大于利.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如:欧盟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北约的存在说明某些国家在和平发展为主题的今天仍在依仗经济实力推行霸权主义,与时代的主流相违背,所有热爱和平的人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 请你为“建设和谐世界”提出两点建议。建议:各国应积极采取措施并加强国际合作;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0.美国崛起的启示: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发展①要取得民族解放和独立;②必须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③必须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科技;④必须不断改革和创新。21.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加速,经济全球化有哪些具体表现?请你举出一个经济全球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你是怎样认识经济全球化的? 实例:肯德基、麦当劳、中外合资企业等。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它必然存在着许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但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的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还可能带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追赶和超越。因此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22.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带来哪些实惠?中国“入世”后面临着哪些负面影响,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 ①实惠:中国“入世”,有助于中国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关系,引进

外资、技术、管理经验,为我国对外开放拓展新的空间,参与国际交流和竞争,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②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发展

速度快,市场破坏作用膨胀,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我国工业基础相

对薄弱,国际竞争存在着风险,增加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③策略:高度

警惕国际经济潜在的风险,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兴利除弊。

23.美国推行“新政”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新政”是一次创新。它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国家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

控制与管理。

24.你觉得在列宁、罗斯福身上最可贵的是什么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我们青少年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为民族复兴大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25.知识梳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 8 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1)“文革”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

(2)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

(3)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思想。

2.时间、地点:1978 年底,北京。

3.主要内容

(1)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

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

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历史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1.背景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1980 年,为刘

少奇恢复名誉,使党史上最大冤

案得以平反。

(2)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2.成就:1982 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此后,又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3.意义: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 的有法可依局面。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广大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了人们 的共识,我国正在向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的道路迈进。第 9 课 改革开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对内改革开始 1.时间:1978 年开始。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实行)4.结果: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5.深化: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改革方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 1.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2.过程:1980 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后开放了广州、上海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海南经济特区,上海浦东开发区等。3.成效(1)深圳建成繁华的现代化城市,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浦东开发区发展成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2)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城市改革)1.时间:1985 年开始。2.内容: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3.深化:1992 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对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化企业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第 10 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后,提出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提出背景:1979 年初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

(2)内容: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

民主专政,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3)重要性: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3.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

本点)和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5.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

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

向和道路。

二、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

1.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1)背景: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

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邓小平于1992 年初到南方视察。

(2)重要观点: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能动摇;特区姓“社” 不姓“资”;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发展才是硬道理。

(3)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

深远影响。

2.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邓小平理论。第一次

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1992 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4.1997 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

义。

26.合作,铺就发展共赢之路

欧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2009 年5 月,第十一次会晤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温家宝总理出席。双方就进一步发展中

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深入交

换了意见,达成重要共识。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愿望和根本

利益。正如欧盟委员会高级官员詹慕朗在一次研讨会上所说“欧中全面战略伙

伴关系并不要求双方在所有问题上的看法都一致,双方应求同存异。”诚哉斯

言。有分歧并不可怕,双方应妥善处理,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而与分歧相比,中欧合作才是主流。1.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2.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联系不断加强,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3.欧盟的建立过程:20 世纪60 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 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欧盟)。4.欧盟的发展:一是成员国数量增多,开始是12 国,1995 年增至15 国,2004 年增至25 国,2007 年拥有27个成员国;二是单一流通货币的使用,1999 年欧元问世,2002 年1 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单一流通货币。5.欧盟成立的意义:欧盟成立后,其成员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6.欧盟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 7.该组织的建立对世界格局产生的积极影响:促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加强区域经济政治合作,走经济政治一体化之路。27.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一、战后的繁荣 1.时间: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2.原因 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科技成果,发展新兴 工业和军事工业;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3.表现(特点)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呈现繁荣景象。

二、危机和经济调整 1.时间:20 世纪七八十年代 2.原因:经济发展弊端显露;1973~1975 年经济危机严重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3.特征:“滞涨”,即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互相交织。4.情况:70 年代经济地位下降;80 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5.调整: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6.结果:经济形势好转,但美国成为最大的债务国,经济发展受制约。

三、新经济的出现 1.时间:20 世纪90 年代 2.原因: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3.成效(特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保持低通胀、低失业和减少财政赤字的同时,速度名列西方发达国家前列,进入新经济时代。

4.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四、启示

坚持改革开放,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发展科技,重视教育,实施科教兴

国战略等。

第 9 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一、欧洲的联合1.西欧经济的繁荣

(1)时间:20 世纪50~70 年代。

(2)原因

①主观:高素质劳动力的优势,采用先进科技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②客观:美国的援助(马歇尔计划)。

2.欧共体的成立

(1)原因:经济发展,西欧国家联系密切,开始一体化进程。

(2)时间:20 世纪60 年代。

(3)成员: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

(4)作用: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3.欧洲一体化

(1)表现

①1993 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②货币一体化:使用单一货币──欧元。

③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④欧盟国家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步调一致。

(2)作用: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二、日本的崛起

1.战后的经济繁荣

(1)原因:美国对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美国大力扶持

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刺激日本经济的发展;引进最新科技,发展教育;适当的经济政策。

(2)表现:20 世纪50 年代中期~70 年代初,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

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在许多重要生产领域,名列世界前列。

2.危机时期:1974~1975 年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3.恢复和发展时期: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科技立国”政策,促进经

济发展。

4.政治状况: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日本随着经济发展,国际地位也得到加

强,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欲望逐渐膨胀,积极加大军费开支,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28.“20 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 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 年代西方大危机时的美国,还有一次发生在70 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结合有关史实回答:(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机遇”分别是指什么?(2)三国改革调整各有何特点?结果或影响如何?(3)据此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参考答案:(1)俄国: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实施新政;中国实行改革开放。(2)特点:俄国通过市场用固定的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买卖的办法发展生产,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同农民的市场交流。美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即一定的计划经济来调节资本主义产销之间的矛盾,避免资本主义市经济的混乱和盲目,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目的。中国克服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果:俄国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但到1927 年新经济政策被废除,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成二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世界趋势。中国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3)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手段,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认识升华】 任何一次成功的改革都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和谐发展。30.从三足鼎立到金砖四国 20 世纪80 年代欧共体和日本已经具备与美国相抗衡的经济实力,西欧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改变了美国独占鳌头的局面,对战后世界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逐渐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局面。近几十年来,随着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可以说当今世界经济趋势发展基本是向多极化发展的。中、印、俄和巴西四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先锋受到世界广泛关注,“金砖四国”概念开始席卷全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6~2008 年,四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0.7%,几年来,“金砖四国”已从一个经济学概念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国际合作平台,引起世人广泛关注。随着四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其国际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可以说,从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到金砖四国的出现,证明了泾渭分明的时代已经结束,多极化时代即将来临。31.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作用:调动了农

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村富裕起来。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课本九上)。

日本明治维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课本九上)。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在农业上的弊端(课本九下):国家从农民手

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

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农村政策、制度的调整应遵循原则(启示):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④调动农民积极性。

32.[了解] 中共所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1)毛泽东,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起点标志:1927年,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邓小平,建设道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两条道路的共同点(启示):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

国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

33.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1)新文化运动。(2)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3)欧洲启蒙运动(伏

尔泰等)。

34.重要历史认识及启示:

1、劝戒日本“历史不容忘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违背民意,逆潮流

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2、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

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3、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实现祖国的完

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和平统一,一

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

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奋斗。

4、如何巩固和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地位:(1)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独立完

整。(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3)

适应世界潮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迅速发展。(4)奉行独立自

主的外交方针,加强同世界各国联系,提高国际影响等。

5、日本学习中国和西方进行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6、对历史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竞争并存的局面认识: 两种社会制度是可以合作共存的,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我们应防止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建设应注意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

7、罗斯福新政的启示: “新政”是一次创新。它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为当今的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借鉴。8.、罗斯福新政对当今经济活动的启示 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证经济的均衡发展。

9、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给我们带来的启迪:(1)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3)政通人和,经济发展。(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10、欧盟成立的启示: 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双赢”和“多赢”。

11、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1)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国家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2、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感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树立崇尚科学为荣的思想;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破坏,我们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等等。

13、理想中的世界格局(和谐世界): 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联合国在世界上真正起到发展经济、促进和平的作用;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所有国家、民族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相同的地位和权利;世界人民和平共处,谈判成为解决一切争端的唯一方法;人类不再有战争,让世界充满爱。

14、全球化使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利用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市场经济不成熟,加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制约,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第二篇: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2010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 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2-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2-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泽乡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5、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6、汉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著名学者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刘秀在位时,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国力日益-2-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域,班超在西域经营了30年,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奴役,恢复和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14、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往西,经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当今的新疆地区,远达中亚,南亚,西亚,以至地中海东岸各国和南欧、北非等地。开辟丝绸之路功劳最大是西域的使者张骞。

15、成书于西汉的《周髀算经》和东汉的《九章算术》是著名的数学著作,对世界古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16、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有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写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代奉为医学经典,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还编成锻炼身体的“五禽戏”。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壁决战,大败而归,史称赤壁之战,而此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在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国,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熟记三国鼎立形势图中魏、蜀、吴三国的位置和都城)

3、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5、230年,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夷洲和大陆的联系。6、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统一全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316年,匈奴首领刘渊率兵攻入洛阳,西晋灭亡。

7、公元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383年,前秦苻坚率大军南下进攻东晋,在淝水之战中,东晋军队以-2-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洲早1100年。他的著作是《缀术》

14、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他著有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内容最完整的农书。

15、北魏时期,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的郦道元,他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是《水经注》。

16、汉字书法从东汉起逐渐成为一种专门艺术:曹魏时钟繇创立了楷书;东晋的王羲之,被尊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此书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17、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名人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18、石窟艺术是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中成就最高的是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问答

1、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和意义?答:公元前356年,-2-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儒,加强思想控制,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巨大损害;d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巩固边防,加强对越族地区的开发。

4、简述汉武帝巩固大统一的措施?答:a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权力,加强中央对王国的控制。夺去王侯爵位和封地,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推行一套新的选用官吏制度,注意选拔人才。b把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c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思想统治工具。在长安设立太学,主要培养官吏。d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安定北部边境。

5、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答:386年,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圭,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为革除落后习俗吸取汉族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孝文帝拓跋进行了改革。内容:a实行官吏傣禄制,-2-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熟记P2,隋运河图)。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南粮北运比隋朝更有优势的理由:新开了两段运河,运河从杭州直达北京(大都),还开辟了畅通的海道。3、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

4、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出现“贞观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9年)。

6、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2-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他6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

12、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3、755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来,其部将史思明继续进行叛乱,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危害:使北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4、隋唐时期,最杰出的医药学家是孙思邈,其名著《千金方》对我国的医药学发展影响巨大。后人尊称孙思邈为“药王”。

15、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2-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西夏(我国西北地区由党项族建立并定都兴庆的政权); 4、1115,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定都会宁。1127年,金灭亡北宋;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5、订立“澶渊之盟”的双方是辽与宋

6、南宋的抗金名将有岳飞和韩世忠等,岳飞于1140年在郾城之战中大败金兵。

7、北宋时发明了插秧农具“秧马”;还出现了牛转翻车;政府把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由福建推广到北方一些地方。南宋时,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太湖流域一带的水稻产量很高,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8、北宋的开封和南宋的临安都有夜市、晓市,还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瓦子);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三、元期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6、火药用于制造武器,始于唐朝末年;司南制成于战国时期,指南针制成于唐朝,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7、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古代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8、词是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兴起了晚唐。宋朝时,词的创作达到高峰,出现了许多著名词人和词作。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宋朝著名的女词人是李清照,南宋词人辛弃疾,他的代表作是《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9、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杰作;元朝著名的书画家是赵孟頫,其名画有《秋郊饮马图》等。

四、明朝和清朝 1、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2-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8、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9、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属福建省管辖。10、1636年,皇太极(清太宗)在盛京称帝,把女真族改为满洲,改国号为清,清军加紧对明朝的进攻,大军直抵山海关,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投降清军,引清军入关;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顺治帝迁都北京,京师(今北京)成为清朝的都城,不久,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

11、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围攻雅克萨,沉重打击了沙俄侵略者,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我国领土,《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2-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16、清明初年对外贸易政策是采取闭关政策。“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

17、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18、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用毕生精力,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该著作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19、宋应星是明末清初杰出的科学家,他编写了《天工开物》,该书被译成多国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0、明代三部最优秀的小说是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吴承恩写的《西游记》。

21、清代著名小说有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问答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募役法;保甲法。

4、明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哪些?答:a在中央撤中书省、废丞相,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b在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c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监视官吏、镇压人民;d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实行八股取士,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的见解,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

5、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是怎样产生的?答:明朝中期以后,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入市场,成为商品。全国出现30多座工商业繁荣的城市,还涌现了从多的小市镇和集市。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苏州、杭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出现了“机户”。机户拥有资金和织机,开设“机房”雇人进行生产。为机户做工的人叫“机工”,机工计日向机户领取-2-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中国历史第三册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第三、四册

1840年至1949年)1840年至1919年为旧民主主义时期;1919年至194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

1、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的清朝皇帝是道光帝。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销毁鸦片,这次运动的意义是: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2、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太平-2-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有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这些企业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8、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9、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称戊戌变法,在变法中只有湖南督抚陈宝箴支持变法,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公车上书”;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即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这次变法只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10、1894年,孙中山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口号,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1905年在孙中山、黄兴的推动下,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它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2-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他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译述的《天演论》,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兴办的最早国立大学,是今北京大学的前身,1905年,清政府制订新学制,普遍兴办学校,宣布废除科举制。14、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15、由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于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地点首先在北京,主力是学生;6月3日,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运动的主力是无产阶级。五四运动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中方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6、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在中国建-2-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问答

1、中英《南京条约》签定的时间及其附件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时间:1842年;内容: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应交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附件的内容: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租地建房,永久居住的特权。危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变为了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中国人民开始了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国革命-2-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和社会的进步,它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6、《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危害。1901年签订;内容:中国向各国赔白银4.5亿两,拆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危害: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也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在中国上空飘扬,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8、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2-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中国历史第四册 1、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发动秋收起义。9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中共派周恩来赴西安谈判。和平解决最有利于中华民族。7、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日军攻陷南京,屠杀中国军们30多万,南京大屠杀是中外历史上罕见的。8、1938年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1940年,彭德怀在华北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打败了日军在华北的气焰,増强了华北军民的抗日信心。9、1945年4-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中共七大,大会决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一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作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2-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14、1948年9月,东北解放军在林彪、罗荣桓的领导下,以沈阳为中心,发动了辽沈战役;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华东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举行了淮海战役,共歼敌55.5万,淮海战役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创造了条件;1949年1月聂荣臻指挥了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15、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开始了东起江苏的江阴、西至江西的湖口的渡江战役。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16、1949年9月政协一届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通过的《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决定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17、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下午3-2-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21、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完成后,标着着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2、1956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大的功绩在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23、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的“左”倾错误。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违背信义的行为,造成了我国1959年至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24、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6年,粉碎四人帮,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1968年,刘少奇被错误开除出党是-2-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

资料 27、1982年,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中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1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9、1956年,聂荣臻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究和生产。60年代,中国先后研制出导弹、原子弹、氢弹,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不断更新。30、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31、1954年,我国总理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同两国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第三篇:经典面试开放性题目

1、the biggest achievement? how you did to get it done?

2008年6月,本人负责带领5人的策划小组,筹办协会内部大联谊。参与人数达90多人,创下人数之最的记录;主题为“仲夏夜之梦--假面舞会”的晚会,创新了内部联谊的组织形式;晚会得到一致的好评,三位主席一同推荐以此形式作为内部联谊的参考模板,把这种活力一直传承下去。

对于这次的成功,我的总结如下:⑴ 团队合作和领导力是首要因素。“假面晚会”这种创新的组织形式,是5人头脑风暴的成果。而在筹备、现场组织、后期总结,组员门分工合作,相互帮助。作为组长的我,主要负责协调沟通、掌控工作进度、把握前进方向。

⑵ 沟通、协调能力是第二要素。此次活动得到协会各个部门的鼎力支持。在这其中,跨部门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⑶ 活动组织与工作落实的能力。由于是晚会,交际舞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考虑到大部分不会跳舞。在晚会前,专门组织了三节华尔兹的速成班,效果明显。

⑷ 此外,做事情还要有充足的耐性,考虑周全,注意细节;

⑸ 最后,就需要有健康的身体作为革命的本钱;和及时、准确得到上下级帮助的能力等。

3、the most difficult and demanding tasks ?how to overcome it ?

2008.07--2009.08暑期三下乡调研。在到达当地开展实地调研时,我们遇到两个大问题:⑴前期二手数据失实,当地集群规模没预想的大,企业数量达不到样本要求;⑵出于专利保护的理由,当地企业不轻易接受访谈和问卷调查。简单来说,我们面临无法收集数据的困境。应对方法:

1)改原来纯定量研究改为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降低对数据数量的要求

2)改企业问卷调查为负责人访谈,并通过当地政府关系争取负责人访谈机会

3)增加镇政府、市外经贸局等数据来源

4)增加成功案例研究部分,帮助政策建议的制定

2、setback? how did it impact you?how did you face it?

2009.12,我获得火立方数码有限公司的实习机会。加入公司一周后,便获得机会参与为一家建材企业做3D动画宣传短片的项目。我负责市场营销部分,跟随项目经理到客户方取得相关资料后,并立刻收到任务--做一份演示文稿,用于4天后的投标展示。结果,我花2天时间做出来的成果,被否决。该项目的后续进展,我也没有机会再度参与。第三周,我被解雇了。

这个项目让我学会如何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需求;如何根据客户需要来设计产品,并展示产品构想。而这次的失败,让我深刻意识到营销不仅需要了解市场和客户,还需要了解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要对该行业的基本知识有充分了解。

在吸取教训后,我对自身的能力、职业规划有了重新的认识。

4、most successful case that you have inspired or motivated others to take actions and reach goal?how satisfied/dissatisfied were you with that, and why?

2008年2月,广州地区招募奥运火炬传递的志愿者,可组团参与。作为志愿者协会的一员,我立即想到要动员整个协会参与这次的盛事,为奥运出力。

通过跟各部门的联系、项目介绍和参与意义的宣传等工作开展,一周时间报名人数突破

90人,远超过组团参与的人数最低要求。但是,由于协会内部和学校审批时间的耽误,我们这个庞大的火炬传递志愿者团队最后没有赶上报名的截止日期,因此整个计划夭折了。

作为组织者的我曾一度十分的愧疚和难过。但是,大家的热情和踊跃参与让我深受感动。

第四篇:2012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关于中考材料题备考的一些建议:1、2、3、材料不宜过难、过多,问题不宜过难、过深。抓住热点。材料题不是简单的问答题和填空题,所设问题要依据材料。材料题的设问要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第二层:运用材料解决所学知识中的问题,或者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材料中的问题。第三层: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现关问题。

特别说明:以下提供的材料题并不意味着是什么“方向”、“信息”或“押题”,而是挑选出一些能体现“材料题”主旨的一些题供大家参考,请各校老师根据自己学校实际来使用。

1.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必备的品质,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1992年初,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他反复对大家讲这样的道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激起春潮澎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7页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 ?(2分)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国“纠正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的政策具有什么特点?(2分)

(3)请从材料三中找出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将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推动经济的继续发展?(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美国克服经济困难采用的手段和我国为推动经济的继续发展将采用的手段说明了什么?(3分)

参考答案:(1)1929—1933经济危机(或者大危机)(2分)恢复工业,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2分)

(2)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或者行政手段干预经济)(2分)(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4)说明: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制定经济发展计划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同时也要勇于创新。(答对2点才能给满分,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分)

2.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年人,革命的思想和主张引人深思,激人奋进。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195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的发言)

材料四:2010年两会,民生仍是个关键词。普惠民生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又予以强调。首要之举是推动政府财政支出向社会保障、医疗改革、义务教育、保障性住房、环境建设等民生事业倾斜。

——互联网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孙中山主张分别通过什么方法来实现三民主义?(3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在他有生之年实现了他的三民主义吗?(1分)中国的民族主义真正实现的标志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现代中国人”指的是什么?(2分)并举例说明“现代中国人”继承和发展孙中山革命事业的表现(2分)

(4)根据材料四回答,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在践行孙中山的什么思想?(1分)(5)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认识。(3分)参考答案:(1)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3分)

(2)没有(否)。(1分)标志: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分)

(3)中国共产党(2分)事例: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等(写出两条即可)(2分)(4)民生主义(1分)

(5)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更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的必然的正确的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唯一正确的选择;社会主义有无比的先进性和优越性等。(3分。答出其中2点,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3、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一一《墨子》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三: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齐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惠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1分)(2)材料二、三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1分)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2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实行科举的原因(从原文中找)。(2分)

★(4)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1分)并援引材料二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1分)参考答案:(1)不论贵贱,选贤用能(或尚贤)。

(2)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官吏来源;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

(3)世家之子,不必读书,齐循例入政,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故下无才。

(4)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4、材料一: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世舶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世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一位意大利商人伦敦旅行见闻录(1497年)中记载,“全城到处可以看到很多手工艺人的作坊,从事各种各样的手工工艺,以致没有一条街不被一些店铺或类似的设施所点缀。”这段记载反映出,中古西欧城市是手工业和商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欧洲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反映中古欧洲,农庄里的农奴只要居住在自由的城市满一年零一天,就有可以取得自由的身份。„„市民阶级开始形成,后来,从市民阶级中分化出富裕市民和银行家,这些人发展成早期的资产阶级。

——节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课本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哪句话反映了开封城的发达?(2)“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说的是什么现象?(3)从材料一中你能否发现,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了什么?(5)阅读这两材料,你知道城市兴起的主要因素吗?(6)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产生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每一交易,动辄千万。

(2)城内店铺林立,贸易兴盛(商业繁荣,买卖兴盛等)。(3)政府重视(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4)国家的经济重心移至南方(国家财政依赖于南方)。(5)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6)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5、某校八年级(2)班小华同学,在学习中国现代史的过程中,看到一段文字:“历史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富国强”。为寻找历史事实依据,印证上述结论,他和同学们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材料一所述,“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含义是指什么?(2分)

(2)材料一所述,“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2分)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2分)

【抉择与奋斗】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终于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材料二所述,“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1分)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一例即可)(1分)

【发展与富强】

材料三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4)材料三所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什么?(1分)“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1分)请列举1978~2001年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即可)(1分)

(5)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

参考答案:(1)含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2分)共同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过于强大;没有依靠人民群众;脱离中国国情等。(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均可得分)(答出两点即可)(2分)

(3)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1分)重大事件: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等。(一例即可)(1分)(4)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1分)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成就: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2001年,第九次APEC会议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等。(举出一例即可)(1分)

(5)道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或一切从实际出发,或实事求是,或符合国情等。(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均可得分)(答出一点即可)(2分)6、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它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主题一:革命探索篇

材料一:孙中山受到的是良好的、科学的教育,他完全可以凭着这一点获得财富和地位,但他总是为穷人的福利牵肠挂肚。1895年中国惨败于日本这一点使他确信,这个国家的政府已腐败透顶,只有革命才能提供救世良方。----【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1)结合材料一、二,说一说孙中山为什么选择革命之路?列举“选择革命之路”的孙中山所从事的革命活动。

(2)根据材料二,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什么?武昌起义后,此革命目标实现了哪些?

主题二:学习创新篇

材料三:亚东开发中华早,揖欧追美,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中华民国国歌》(1912年)材料四:武昌起义一夜成功,清王朝忽喇喇似大厦将倾,各省先后易帜。但是,与民主共和观念对立的封建专制思想绵延千载,盘根错节,流毒深广。它通过古典律法的实施,儒家经典的传播,传统意识的灌输以及社会风俗、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不仅渗透到统治阶级的脑海中,而且也浸润了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杨鹏程《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文化使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等国民党人在“揖欧追美,旧邦新造”方面所作的努力。后来孙中山与共产党合作,在捍卫“民国荣光”的过程中做了哪些活动?

(4)根据材料四,说一说辛亥革命后,在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当时的什么思潮?

主题三:反思继承篇

材料五: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的开展外,在其它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走向》

材料六:辛亥革命完成了推翻清朝、创立民国的政治使命,却没有来得及完成本应由它完成的、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文化使命,不能不令人扼腕痛惜。“文化易帜”的任务只能留待后来者、继承人。----杨鹏程《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文化使命》

(5)根据材料五、六,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看法。材料六提到的“‘文化易帜’的任务”是怎样继承下去的?

参考答案:(1)中华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日益腐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学习西方的深入;以往救国方案实践的失败;孙中山忧国忧民、与时俱进;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答出其中四点即得满分。)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建立兴中会,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成立中国同盟会;领导革命党人发动反清的武装起义。

(2)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平均地权。(回答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也可得分)。实现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的目标。

(3)努力:倡导三民主义;推翻中国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孙中山后来的活动:创建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

(4)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体现了当时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潮。(5)看法:辛亥革命发动的范围是有限的,地区也是不平衡的,对城市和农村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辛亥革命只是发动了一部分人革命而已,但是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人去努力。(言之有理即可得分)陈独秀等人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7、“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二战以后世界和平不断受到威胁,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年年初开始,一场动荡从地中海南岸蔓延到尼罗河,又从红海扩散到波斯湾,美国从突尼斯时的惊愕和茫然,到埃及时的变被动为主动,再到利比亚时的主动干预,处处显示出试图引导这场大变局的心境。

材料二:2011年5月2日,本拉登被击毙,标志着美国反恐斗争暂告一段。从过去十年看,拉登给美国造成了极大的恐惧,也带来了国际反恐形势的重大改变。反恐议题得到各国前所未有的重视,西方国家尤为明显。

材料三:2011年4月14日,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组成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海南三亚举行。目前,任何一个金砖国家均不具备与发达国家集团叫板、改变现行国际货币经济秩序的实力。从而,金砖国家只有联合起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才能有效提高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国家的地位和发言权。

材料四: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显示出自然力的无比强大,警示人类要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应对与人类活动有因果关系的大灾难。„„这些灾难虽然不像地震、海啸那样具有突发性,却在悄悄地、慢慢地毁坏人类共同的家园。

-----以上材料均选自《世界知识》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出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和平与安全”的因素。谈谈面对这些问题,国际社会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举出二战之后发生的“威胁世界和平”的事例。

(3)根据材料三,谈谈在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做?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积极融入世界,请举出一个典型事例。

参考答案:(1)霸权主义介入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民族矛盾、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经济全球化等问题。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国际合作、重视有关的舆论宣传和落后地区的科教工作,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保投资、保护有限资源、加大禁毒和反恐怖的力度。(言之有理即可)

(2)朝鲜战争、中东战争、科索沃战争、9·11恐怖事件。

(3)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加强合作,如成立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发展自身的经济实力等措施,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积极应对全球化趋势。事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任意一项即可)

第五篇:历史开放性试题

八年级政治、历史与社会开放性试题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

一、在全球气候问题凸显的严峻形势下,“低碳经济”、“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倡导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要求:请你就低碳经济的目的、意义、内涵、实现方法或者你身边的低碳经济等等,任何一个方面,写成一篇报告、心得或者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形式,如有照片、报刊等图文资料可附在试题后面。(10分)

二、进入21世纪,我们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关心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家乡、关心我们的社会是我们每个青少年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请你就“家乡的变化”为主题,可以就自己的村落、自己所在的社区发生的变化等等方面开展社会调查,可以个人或者小组为单位形式,写成社会调查报告、心得或者报告形式,图文资料可以附在试题后面。(10分)

下载2014年中考历史开放性题目复习资料 3(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中考历史开放性题目复习资料 3(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中考典型题目精选

    东汪镇中学八年级历史选择题精选 一、选择题部分 1、“虎门销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其历史意义在于( ) A、林则徐主持禁烟运动 B、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

    语文开放性题目(六年级)(模版)

    语文开放性题目 在“书香校园”的系列活动中,你一定读过许多名著吧。请你仿照下面甲同学的发言,也叙述一部名著中的故事。(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至少运用一个成语、......

    2010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朝代歌: 炎黄尧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一统,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1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1时期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中国历史第一册=-=、作为2009考历史的经验:原来这个考试......

    201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文/泡泡兵】 时间:中秋节晚上 地点:×中队一班宿舍 人物:小王(上等兵)、小李(上等兵)、小胡(上等兵) (开场隐隐有雷声。) 小李:小王,你还没睡呢? 小王:你怎么知道我没睡? 小李:你一般睡着的......

    历史复习资料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一、 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1、 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2、 中国手工工场出现在明清时期3、 手工工场的特点: 出现了雇......

    中考复习资料

    记叙文中考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概述文章内容(或:归纳文章主旨) 答题技巧: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事+情或事+理)叙事部分尽量六要素齐全,中间过程一定要简述。......

    中考复习资料

    揭阳爱维艾夫http:// 中考复习资料 3、“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过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