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目

时间:2019-05-13 15:17: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题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题目》。

第一篇:历史题目

经典习题

1、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就不会发生”,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答:不同意这种观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为此,它采用了三件武器:商品、鸦片和炮舰。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不得地位,于是转向鸦片走,遭到中国人民抵制。为了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不惜使出第三件武器——炮舰。因此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

2、外国资本主义是怎样侵略中国,把中国一步步地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3)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渊。

3、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3个派别的政治主张。(3分)

材料一洋务派

材料二资产阶级维新派

材料三资产阶级革命派

(2)请分别写一位代表人物。(3分)

材料一的代表人物:曾国藩(奕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材料二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材料三的代表人物:孙中山(黄兴)

4、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请列举这三个阶段中的重大事件。

1、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军事生产技术

2、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维新变法,宣传维新思想;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3、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

5、北伐的目的有没有达到?原因是什么?

答: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而最后的结果是消灭

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没有消灭张作霖的统治,没有打倒帝国主义和统一全国。

原因在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背叛了革命。

6、北伐成功了,但为何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答:蒋介石等人背叛革命,出现了反共反人民的政府;旧军阀被打败,但出现了以蒋介

石为首的新军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

有改变

7、材料解析:西安事变

“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汉卿„„迫以兵谏„„”

请回答:(1)陕变事起指什么历史事件?(西安事变)

(2)文中的汉卿指的是谁?(张学良)

(3)中共的主张是什么?(和平解决)

(4)材料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8、阅读下列材料:

1、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本一直否认其存在,并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把“侵略”该“入”,把南京大屠杀改写成南京事件。而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东史郎把他战时日记公布于世,却引起一场官司败诉。

请回答:(1)说出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及屠杀的人数1937.1230万

(2)日本政府为什么要修改教科书

否认南京大屠杀,为战争推卸责任,转移人民视线

(3)东史郎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历史不能篡改,日本侵华历史不能掩盖;人民是正视历史、勇于承担责任的(4)由此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不忘国耻,认真学习,建设我们的国家,使国家强大。

2、(日本右翼团体编写的新中学历史教科书)

1937.7.7,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十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日本教科书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歪曲?

七七事变

(2)材料中,日本是怎样推卸责任的?

把七七事变的起因归于中国;把事态扩大的责任也推给中国

(3)针对日本歪曲历史的行径,你最想说一句设么话?

要正视历史,不让悲剧重演

9、材料题:

1、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发电给毛泽东“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

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

(1)材料中的大战指的是哪一次战争?为什么说“方告结束”?

抗日战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材料反映蒋介石邀毛泽东到重庆的理由是什么?实际目的是什么?避免内战,商讨国内和平。欺骗人民,为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消灭共产党.2、周恩来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参加了哪两次重要的谈判?在其中的一次谈判中,蒋介石为何说周恩来是它的部下?周恩来在一次谈判中说“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是否成了事实?

(1)西安事变、重庆谈判

(2)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创立了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3)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改编共产党的八路军和红军

从两次谈判中得到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利益、人民利益为重,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0、材料题:

1、毛泽东对一次战略部署的生动比喻:

蒋介石把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了出来。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很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1)“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指哪一战略部署?“敌人的胸膛指哪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南京和武汉

(2)这一战略部署的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3)用一句军事常用语概括这一战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

2、1947年国民党占领延安后,得意地说,当年毛泽东在瑞金,被我们打得长征,跑到陕北,现在在延安,由被我们打得被迫长征。

(1)材料中的两次长征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1934年—1936年红军长征;1947年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2)你认为国民党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从原因和目的来说二者不同。

红军长征:第五次反围剿严重失利后,为保存实力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转战陕北: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但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的作战。

(3)材料中的两次长征有什么相似之处?其结果如何?

路线曲折、过程艰辛。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结束,保存了党和红军基本力量1947年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

3、近代中国2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1、材料阅读: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材料以反映的历史事件。(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灭亡)

(2)霸王指:项羽诗句的寓意:不要学项羽为了“义”放走刘邦,最终导致自己败亡的教训,号召江革命进行到底。

(3)钟山指:南京 ;这里被誉为虎踞龙盘,列出中国历史上以此为都城的朝代吴、东晋、宋、齐、梁、陈、太平天国、中华民国。

第二篇:历史中考典型题目精选

东汪镇中学八年级历史选择题精选

一、选择题部分

1、“虎门销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其历史意义在于()

A、林则徐主持禁烟运动 B、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侵略者的紧强意志 C、鸦片战争爆发 D、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3、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林则徐》 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 D、《甲午风云》

4、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大的列强是()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5、130多年前却有外国军队侵入了北京城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这外国军队是()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6、“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两则材料都()A、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 B、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C、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D、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7、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大梦唤醒”的表现是()

A、地主阶级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 B、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C、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 D、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8、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战争后

9、“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说这番豪言壮语的,是在中日黄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A、佟麟阁 B、邓世昌 C、戚继光 D、赵登禹

10、戊戌变法期间,一个英国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不可能了解到的情况是()A、英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 C、外国商人在上海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B、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D、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由外国军队驻扎 11、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下面是某导游对北京历史的介绍,不正确的是()A、近代史上三次被列强占领 B、公车上书打破了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 C、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D、解放战争时期和平解放

12、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大生纱厂 D、汉阳铁厂

13、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派留学生出国

14、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在轮船招商总局门前的合影,它拍摄的时期是()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15、“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对它的本质含义的理解应该是()A、它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B、它促进了官僚资本的发展 C、它使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D、它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16、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17、近代史上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积极支持变法()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18、北京承载着中国历史的辉煌与屈辱。1895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A、英法联军烧杀抢掠 B、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公车上书 C、慈禧太后仓皇出逃 D开国大典

19、戊戌变法期间,一个英国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不可能了解到的情况是()A、英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 B、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外国商人在上海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D、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有外国军队驻扎 20、“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歌颂的是()A、毛泽东 B、康有为 C、邓小平D、孙中山

21、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A、李鸿章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2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

A、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B、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在湖北武昌

C、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23、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4、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性质

25、小芳到图书馆查阅有关国民党历史的资料,发现有用民国纪年记载的历史事件,此事件最有可能是()A、虎门销烟 B、戊戌变法 C、武昌起义 D、台儿庄战役

26、北京大学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与下列一位人物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密切相关,他是()A、陈独秀 B、鲁迅 C、胡适 D、蔡元培

27、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拥护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A、民主与科学 B、民主与法制 C、民主与自由 D、博爱与人权

28、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29、如果你要研究新文化运动的有关问题,主要应该参考()

A、《万国公报》 B、《民报》 C、《新青年》 D、《申报》

30、“国内专电:免曹(汝霖)令已下。”此电文反映了1919年哪一运动取得的初步成果()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31、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一前一个“天安门”和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平和平解放 D、开国大典

32、有一总影片叫《开天辟地》,你认为最符合这一片名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

33、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为()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实业救国”

34、《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属于沪浙(上海、浙江)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

35、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6、红色旅游是当今旅游的热点。潍坊市某校夏令营计划暑期组织一次红色旅游。他们选择了上海。你认为他们主要是为了了解()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红军长征 D、中共七大

37、下列口号中,哪一个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8、小明同学是广东惠州人,他自豪地说:我家乡有一位名人,是率领“铁军”独立团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请指出他是谁()

A、叶挺 B、贺龙 C、廖仲恺 D、彭德怀

39、首先举起图55所示的军旗,是在()

40、小明为井冈山市“红色旅游推介会”撰写宣传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B、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D、改革开放的窗口

41、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他爷爷当年参加的是()A、新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42、我们的人民军队诞生于()

A、武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八一”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43、“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萧湘直进”毛泽东诗词中描写的这支军队()A、是起义的主力军 B、参加了北伐战争,北誉为“铁军” C、创建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D、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4、某中学组织一次主题为“重走长征路,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光辉战斗历程”的社会实践活动,下列最佳活动地点是()A、遵义 B、沈阳 C、广州 D、福州

45、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写《红军长征》剧本,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B、遵义会议,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 D、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

46、毛泽东《七律、长征》诗中的“大渡桥横铁索寒”指的军事行动是()A、渡过湘江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 D、强渡大渡河

47、右图西安事变这则新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表明日本把侵略魔爪再度伸向了中国东北 B、是逼蒋介石抗日的爱国行动

C、标志着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D、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48、关于西安事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逼蒋抗日 B、主要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C、结果是实现和平解决 D、意义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9、蒋介石对日军侵略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全境沦陷。东北全境沦陷始于()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八七会议 D、井冈山会师 50、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B、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C、力图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加剧国民党内部的矛盾

51、对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表述正确的是()

① 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②都是在中共的努力下促成的 ③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④都有利于当时社会矛盾的解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A、歌唱祖国 B、追求理想 C、抨击时弊 D、抗日救亡 53、74年前,那场日本军队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俘虏大规模的集体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指的是

A、建立731 那队、用人体作细菌实验 B、“扫荡”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 C、南京大屠杀,连续六星期屠杀30 多万人D、轰炸重庆等后方城市,造成无数平民伤亡

54、马可·波罗赞它是“世界上最绝妙之桥”、“独一无二”。1937年,这座桥却被战火笼罩,宣告一个新的抗战时代的来临。此桥是()

A、赵州桥 B、卢沟桥 C、泸定桥 D、金水桥

55、歌词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56、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①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7、下列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会议其内容对应错误的是()A、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遵议会议—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C、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D、中共七大—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58、1945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留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了他们的无条件投降。”材料中的“这一天”是()A、8月5日 B、8月10日 C、8月12日 D、8月15日

59、近代史上,使台湾失而复归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抗日战争的胜利 60、据《军政》杂志载:“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文中”此役”指的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61、按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井冈山》 ③《甲午风云》 ④《血战台儿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62、决定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因素取决于()A、是否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B、是否得到了国际援助 C、是否对战争作了充分准备 D、武器是否先进

63、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马关条约”、“通商口岸”、“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城市是()A、南京 B、北京 C、苏州 D、重庆 64、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④重庆谈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65、毛泽东说:“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 D、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66、山东蓬莱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支援前线所经过的战线,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地名。由此可判断,他支援过下列哪次战役()A、台儿庄战役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平津战役

67、李明同学在学校网站开辟的“人民解放战争”专栏中选用了图1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图2三大战役示意图两张图片。以下所拟小标题最合适的是()

A、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

B、由重点进攻到全面进攻 C、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决战

D、由战略反攻到战略决战

68、右图(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著名战役密切相关。该战役是()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69、“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这首著名七律所反映的是历史上哪次战役?()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70、中华民国38年应是公元()A、1938年 B、1948年

C、1949年 D、1950年

80、下列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②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③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雄鸡一叫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8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其原因是()①辛亥革命的推动 ②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掠夺 ③实业救国潮流的影响 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2、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B、轮船往来于黄埔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C、《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 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洋油”和“洋布” 83、1901年清政府某官员要给远在武昌的湖广总督发送消息,下列传递方式中能够使用的最快捷的是()A、乘飞机 B、发电报 C、乘火车 D、乘轮船

84、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A、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 “老爷”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85、电视剧《闯关东》中曾有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请问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是在()A、洋务运动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戊戌变法期间 D、辛亥革命后 86、在1898年的上海,一位清朝官员不可能做到的是()A、阅读《申报》 B、参观“轮船招商局” C、买一本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书籍 D、观看无声电影《定军山》 87、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A、在城市看电影 B、有钱人家拍照片 C、市民穿新式礼服 D、成年男子留长辫 88、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A、乘轮船、火车出行 B、使用无线电话与亲友联系 C、翻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D、阅读《申报》了解国内外大事

89、“它是1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它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这部著作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严复的译著《天演论》 C、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D、鲁迅的《狂人日记》

90、研制出世界先进的制碱工艺,打破西方国家对碱业的垄断,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侯德榜 B、张謇 C、詹天佑 D、茅以升

91、有感于民族危机的到来,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对于这一主张的看法不正确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当时先进中国人的救国主张 B、“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当时中国人所能达到的先进认识

C、“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唤醒了不少中国人,在挽救民族危机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D、当时国人应认识到既学西方的技术,又学西方的制度,中国才不会屡战屡败 92、下列文艺作品中,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抗战斗志的是()

A、《狂人日记》 B、《义勇军进行曲》 C、《最后的晚餐》 D、《英雄交响曲》 93、假如你是晚清的一位读书人,在1906年,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A、在京师大学堂接受高等教育 B、研读严复的译著《天演论》,对进化论思想充满兴趣 C、通过魏源的《海国图志》了解世界 D、参加科举考试

94、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过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与北京大学历史相符的有()①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②其建立是洋务运动的成果之一③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④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5.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鸦片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第二次鸦片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96、以下条约中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是

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中俄《北京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7、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⑤林则徐虎门禁烟 ⑥义和团运动

A. ①②④

B.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 98、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得到的最重要教训是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把工作的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C.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99、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 国民一大的召开 D 黄埔军校的建立 100、下列哪些事件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义和团运动 ④辛亥革命 ⑤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第三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题目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题目(北师大版)

一、慧眼识珠(请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单选题,每题1.5分,共45分)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目前,在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北京人 B.蓝田人 C.元谋人 D.山顶洞人

2.最早种植水稻的人是()A.北京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3.在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 的部落联盟首领()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

4.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A.晚500年 B.早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0年

5.把商朝的都城迁到殷的是()A.文王 B.伊尹 C.盘庚 D.纣

6、秦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在()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07年 D.公元221年

7.史书记载的“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发生在()A.商朝 B.西周 C.春秋战国 D.夏朝

8.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可烧炭火的青铜器 D.三星堆青铜立人象

9.要研究商王的活动,最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的()A.《史记》 B.《资治通鉴》 C.甲骨文 D.铭文

10.我国古代闻名于世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处于战国时期的()

A.齐国 B.楚国 C.赵国 D.秦国

1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里指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楚汉战争 C.长平之战 D.秦完成统一 12.下列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衡 B.蔡伦 C.张仲景 D.华佗 1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A.战国 B.西周 C.商朝 D.夏朝 14.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汉朝 15.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16.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7.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是()A.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给亲族、功臣

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诸侯要向周天子纳贡

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国王纳贡

18.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国王是()

A.舜 B.尧 C.禹 D.启

19.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使用骨针缝衣②使用天然火③种植水稻④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20.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的决定性战役的()A. 牧野之战B.城濮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2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秦朝

22.陈胜、吴广起义与历代农民战争不一样,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是(A.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号

B.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C. 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 23.我国最早的全国规范文字是()A.隶书 B.楷书 C.小篆 D.甲骨文 24.佛教起源于

A.西域 B.欧洲 C.古印度 D.大秦()25.《史记》记述了 A.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B.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C.从战国到西汉时期的历史

D.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的历史

26.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

A.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 B. 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 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D. 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人做了大官 27.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28.某人想从东向西沿“丝绸之路”考古,他会先后经过()A.长安 → 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B.河西走廊→西亚→新疆→欧洲 C.长安 →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河西走廊→长安→西亚→欧洲

29、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的是 A.王羲之的字 B.顾恺之的画 C.石窟艺术 D.青铜器 30. 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认识,错误的是()A.加强了汉与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A. 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C.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一条通道

D.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二、列举题(18分)

1、列举古代史以少胜多的战役(3分)

2.列举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6分)

3、举出本册书中著名的雕塑艺术成就三例(3分)

三、材料分析题(第一题12分第二题10分,共22分)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1)上文中“皇帝”指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4分)

(3)请站在中华民族立场上对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6分)

2、阅读下列材料:(10分)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请回答:

(1)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变法?(2分)

(2)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分)

(3)它的历史作用如何?(2分)

四、填一填(7分)

请在右图方框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7分)

五、各抒己见(共14分)

1、《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看今朝。”----毛泽东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2分)

(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有人说秦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眼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8分.注意评价人物要全面!)答案:

一、1C、2D、3A、4C、5C、6B、7C、8A、9C、10D、11D、12B、13C、14B、15C、16B、17D、18D、19A、20C、21D、22B、23C、24C、25B、26B、27C、28A、29C、30C

二、1、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也可列其他)

2、(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削弱封国实力(颁布“推恩令”)(3)强化监察制度(中央司隶校尉,地方设刺史)

3、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秦陵兵马俑

三、1、(1)北魏孝文帝。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迁都洛阳;穿汉服;改用汉姓;同汉族通婚。(3)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

2、(1)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2)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工;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3)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齐、楚、秦、燕、赵、魏、韩

五、秦始皇、汉武帝.(1)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因为: 1.他统一六国,结束战乱。2.他制定一套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影响深远。3.他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经济文化发展和国家统一。4.北御匈奴,修建长城;(修建灵渠,开发南疆)。说他是个暴君,是因为:

1.他下令“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他修建阿房宫和长城等,给人民带来繁重的劳役负担;统治时期,赋税沉重,刑罚严酷。(只要回答出其残暴统治即可)所以,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也是有名的暴君。

第四篇:历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222

历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中国古代史方向

1.战国时代的变法与社会

2.战国秦汉时代的士人与社会

3.战国秦汉时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形成与发展

4.战国秦汉时代社会与经济

5.战国秦汉时代学术与文化

6.秦汉时代法律与社会

7.秦汉时代的民族问题

8.秦汉时代的人物研究

9.论战国变法与人才流动的关系

10.先秦郡县制的形成探析

11.秦汉时期农民战争的特点、历史作用

12.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3.唐太宗“华夷如一”思想根源

14.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影响

15.北宋手工业生产水平

16.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17.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8.明清之际主流意识领域的批判思潮

19.十七世纪中国学术史领域的成就及其特征

20.先秦人性论特征及其对中古思想的影响

21.荀子在先秦诸子中论社会、论天道的卓越贡献

22.先秦天人关系述略

23.从《魏书·释老志》看佛道二教的关系

24.《通志·总序》与郑樵的治史

25.黄宗羲与《明儒学案》

26.《馗书·清儒》的学术史价值

27.论东晋的士族与皇权

28.中国古代史货币的盗铸问题

29.论唐宗时期市民文化的形成30.从“官户”“客户”含义的转变看唐宋时期的社会转型

31.唐宋时期村落社会的形成与乡村政治的变迁

32.全真道与金元之际的三教融合33.论金元之际的北方“世侯”

34.论成吉思汗的军事思想

35.元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探析

36.金元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37.试论中国古代家庭的教育职能(以唐或宋为中心)

38.我国古代家庭经济生活的特点(以唐或宋为中心)

39.我国古代妇女的家庭地位(以唐宋为中,心,以婚、育、经济活动为主)

40.唐宋文化重心南移原因分析

41.宋代纸币

42.对宋代租的新认识(突破剥削被剥削的思想)

43.试论先秦时期的“士”

44.先秦诸子研究(具体研究对象自定)

45.春秋霸政研究(具体国度自定)

46.试论春秋时期的“弭兵”

47.金文所见西周世族政治

48.春秋家庭研究

世界史方向

49.冷战后世界的主要矛盾研究。

50.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51.冷战后恐怖主义研究

52.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与世界体系研究

53.冷战爆发的原因、性质及其影响

5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分期研究

55.苏联解体的体制与文化因素

56.联合国的体制、危机与改革研究

57.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研究

58.联合国与美国的关系研究

59.如何看待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60.酋邦与专制政治

61.古希腊教育体制探析

62.古罗马婚姻家族制度的变迁

63.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制度成因辩析

64.论宗教在上古埃及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65.古代西亚文化的起源及其对欧洲古代文化的影响

66.古代印度文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67.古希腊神话历史功能探析

68.略论古希腊“氏主政治”

69.亚历山大帝国历史地位探析

70.古希腊雅典妇女与民主政治

71.古罗马共和国军政制度评介’

72.古罗马共和国元老院及其作用

73.古罗马共和制向帝制转型原因之探究

74.浅议古代罗马法

75.古希腊与古罗马教育思想之比较

76.美国国内志愿者状况分析

77.战后美国对外援助政策个案分析

78.美国对外文化政策

79.基金会与美国对外文化交流

80.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扩张

81.政治传统与美国对外政策

82.文化帝国广义问题

83.依附论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之路

84.日本现代化的经验与教训

85.日本战后政治的发展轨迹

86.日本在野党的历史地位

87.日本右翼研究

88.英国工业化的代价

89.德、日近代社会立法比较

90.美国两党制的基础

91.法国大革命过程的曲折反复

92.法国大革命人物评价

93.《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意义

94.二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及其动力

95.俄罗斯民主化的过程及其前景

96.当代恐怖主义及其根源研究

97。中国经济崛起的世界意义(国际政治意义)

98。台湾问题与中日关系

99.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100.世界主要大国对伊拉克战争的态度成因分析

101.美国冷战史研究、传统学派(正统学派)修正学派

102.后修正学派新冷战史研究

103.冷战起源研究

104.冷战的结束及影响

105.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106.后冷战时期恐怖主义与美国外交

107.中美贸易与美对华贸易政策

108.中国与东南邻国的争端及关系

109.朝鲜统一问题

110.国际恐怖主义

111.地区霸权主义

112.冷战后的东欧各国

113.拉美的经济发展模式

114.美国与联合国

115.印度的对外政策

116.印度的民族冲突及其难民问题

117.西欧封建王权问题

l18.十字军东征问题

119.中世纪基督教问题如神学史观、经院哲学、修道院内的生活等

120.近代初期西方社会结构的变迁

12l。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生活和社会等等

122.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问题

123.工业革命前期的英国与同时期中国的比较研究、124.英国工业革命研究(包括其动力、条件影响等)

125.二十世纪上半叶,自由党逐步退出两党轮政行列,工党取代其地位的原因及过程,包括自由主义思想的变迁等思想转变的研究

126.不同国家在近现代对本国落后地区的开发过程

127.“福利国家”的形成及其发展变化

128.冷战后欧美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129.欧盟东扩对西欧及中东欧国家的影响

130.早期欧洲一体化的主要动力

131.冷战时代美国对外战略的演变

132.1991年海湾战争对战争模式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影响

133.二战后国际体系与国际危机研究、134.大国与中东的国际关系研究

135.浅论汤因比的文明史观

137.从《伊本·白图泰游记》看阿拉伯人对开拓东西海上交通的贡献 138.希罗多德《历史》与司马迁《史记》之比较研究

139.亚历山大远征与东西方文明融合140.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起因及特点

141.从《圣经》看犹太人的早期历史

142.释迦牟尼之新传略,143.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方向

144.“七·七”事变前日本侵华与中国政局的演变

145.论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社会风俗改革

147.论“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队企业

148.论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149.试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50.论1975年的全面整顿

151.试论刘少奇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52.试论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

153.抗战前中共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54.抗战前国民党的派系斗争

155.鸦片战争与“开眼看世界思潮”

156.《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研究

157.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158.维新运动性质评价

159.论南京临时政府

160.晚清军制改革述论

161.李鸿章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研究

162.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思想研究

163.论洋务派的经济活动及其评价

164.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思想变化

165.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状况及其影响研究 166.林则徐的反侵略斗争研究

167.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

168.一·二八抗战后蒋介石对日战略思想探析

169.全民族抗战中国民政府对日议和活动的再认识 170.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军敌后抗日游击战场述评 171.试论张闻天在红军长征中的贡献

172.论九·一八事变后民族资产阶级的抗日救亡主张 173.试论全国抗战爆发前南京国民政府的对日备战 174.论民主党派在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的抗日活动

175.试论宋美龄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

176.论解放战争时期民盟与中共的合作

177.建国后毛泽东与刘少奇对资本主义认识之比较 178.“文化大革命”起因探析

179.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与实践研究

180.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

181.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保障思想与实践 182.陈独秀思想研究

183.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184.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贡献

185.国共两党土地政策比较研究

186.国民党败退台湾原因分析

187.三大改造述评

188.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研究

189.胡适与新文化运动

190.李大钊教育思想简论

191.日本冀东走私述评

192.局部抗战述论

193.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精兵简政

194.试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

195.民盟与抗战时期民主宪政运动

196.国民党大陆统治失败政治原因探析

197.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共反腐败斗争的历史经验198.抗战前中国社会研究:

199.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政体特征研究

200.关于19世纪20年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思潮的再认识 201.五四前新文化运动起因的再探索

202.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基本理论形成及其特点 203.农村革命根据地研究。

204.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经济体制的建立

历史教学法方向

205.历史探究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6.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7.历史课程改革研究

208.历史教学评价研究

209.多媒体历史教学研究

210.历史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研究

211.历史教材研究

212.素质教育研究

213.历史教学创新研究

214.创新思维研究

215.中国历史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216.初中历史新课标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217.历史求异思维能力

218.历史比较思维能力

第五篇:九年级历史启示类题目

启示类

八年级上册:

1、中国近代史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鸦片战争给我们的历史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有民族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3、从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1)裸游就要挨打,国家的强大是平安的保障,广大中国人民要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勇于探索。

4、近代化探索的启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勇于探索的精神,不怕牺牲,敢于斗争。

5、辛亥革命失败给我们的启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方案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

6、新文化运动的启示: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解放思想,推动了人类文明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

7、中国共产党成立给我们的启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民族振兴之路,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使中国强大,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要要热爱党,拥护党的领导。

8、国民革命失败给我们的教训:我党必须独立掌握武装力量。

9、抗日战争胜利的启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多行不义必自毙,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必胜。

10、解放战争的启示: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的解放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

八年级下册:

1、社会主义建设给我们的启示: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政策。九年级上册:

1、从拿破仑夺权建国的过程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时势造英雄。

2、工业革命给我们的启示: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南北战争最终北方取得胜利给我们的启示: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支持是战争的关键。

4、日本和俄国通过改革发展起来,对我们中国的启示:我国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开放,我国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知识技术,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九年级下册: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战胜邪恶势力。

2、从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要重视教育,坚持科技兴国的战略。

3、对日本右翼势力拒不修改历史教科书的认识:我们对日本政府的这一立场不仅表示强烈愤慨,更应时刻警惕军国主义复活,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4、当你得知日本政府企图借教科书事件篡改这段历史时,你想对新一代日本中学生说些什么?日本政府右翼历史教科书歪曲,否认侵华战争史实,你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复活,历史不容篡改,你们要正视历史,以史为鉴,使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代代相传。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启迪:由于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才能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人民终究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社会前进的推动者,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1、美日的发展史给我们留下的启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教兴国,崇尚科学,锐意改革,勇于创新。

2、通过中美关系专题的学习,你能获得什么启示:中美两国只有加强合作,互利共赢,才有利于两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英国的崛起可以给我们中国哪些借鉴: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重视科技文化,重视人才。

4、人类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重演,请你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各国加强合作,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5、西欧或日本经济的发展的因素对我国有什么启示: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科技制度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6、纵观日本的历史谈谈你的感悟: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国家发展应该走和平崛起之路,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7、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对你有什么感悟:为祖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而自豪。

8、西方近代历程给你什么启示: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任何事物代替旧事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

9、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谈谈你的感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10、从上海百年荣辱的变迁中得到什么启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不恩能够忘记伤痛,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华民族是不可辱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11、结合近代欧洲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感受: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家间应该加强合作,实现共赢,尽量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国际问题等。

12、我们应该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封建统治者的自救,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13、从南京的沧桑巨变中你有什么感悟:落后就要挨打,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馨竹难书,中国人民勇于抗争,勿忘国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4、法律文件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5、新中国不同时期,三农政策的变化,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客观规律,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16、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思想解放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推动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下载历史题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题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苏小高考历史题目及答案

    分数段: A:90-100 B:75-89 C:60-74 D:0-59 —————————————————————— 题目分值: 全卷100分 选择、判断2分/题 材料2题共19分,问答11分 —————————......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目及答案2017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目及答案2017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时要眼睛盯着试卷,不要东张西望的,认真对待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2017年的......

    公务员考试历史常识题目(推荐阅读)

    历史常识试题 1.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族屡屡迁徙,最后一次迁徙后,定都二百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次迁徙的组织者是 A.商汤 B.武丁 C.盘庚 D.商纣 2.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

    历史问答题题目常见词语试解(5篇)

    历史问答题题目常见词语试解 在平常的考试和高考评卷过程中,笔者发现一部分考生在问答题上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审题不清,而审题不清这一点又明显地是因为对题目中一些常......

    AP美国历史重点知识和题目总结(二)

    三立教育www.xiexiebang.com AP美国历史重点知识和题目总结(二) 下面介绍的是AP美国历史重点知识和题目总结(二),供大家参考,祝大家都能取得优异成绩。 Unit 13 The Rise of Indu......

    2014年中考历史开放性题目复习资料 3(共5篇)

    中考历史开放性题目复习资料1.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其中很多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和学习,从南北战争中,你认识到了什么?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成为世界强国的条件,我们应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

    中考历史模拟试题重点题目考试答案总结

    中考历史模拟试题重点题目考试答案总结 31、1)启蒙思想解放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2)启蒙思想对戊戌变法的影响:在启蒙思想的推动下,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进一步解放思想......

    题目

    20120830 第一轮 鲍楠(体育解说) PK 周星(10号 菜鸟小飞) 通常情况下,看到有“TAXI”标识的小轿车说明这是一辆什么车?出租车我们在公共场所看到“EXIT”的标识表示什么意思?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