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反腐感想
反腐的感想及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官员腐败为题越来越严重,一年比一年的腐败案件多。不知这是媒体的作用,还是政府加大了监管力度。随着经济的巨大成功,发展中的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也逐渐显现,腐败现象便是其中之一。在卡内基基金会日前举行的一次关于中共十七大政策走向的研讨会上,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香博指出,尽管中国在过去五年中逐渐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国家,但是仍在全国范围内存在关键性的发展问题,如腐败就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和整个社会。
近期比较重大的腐败事件让人民气愤。2011年2月12日,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因涉嫌纵容包庇其弟贪污、杀人、自己贪占,受贿数十亿元,被中央组织部免去铁道部党组书记,由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接任。刘志军是中国继陈玉良后涉嫌贪污的最高级别官员。还有12月20日,北京市昌平区财政局国库科财政专户会计杨立强贪污、挪用公款高达5100余万元,其中包括4900余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被市一中院一审判处死刑。以及近期沸沸扬扬的***案件。这些案件的最大受伤者总是老百姓。
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思维趋向和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密切相关。因此,作为一名官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而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名干部,工作的目的是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好下一代,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保持社会的稳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所有这一切就要求我们的官员必须立足岗位、塌实工作、爱岗敬业,把做好本职工作作为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实际行动,让理想和信念在岗位上闪光。我觉得还应该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也是储备知识最好的方式。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学习思想就无法进步,能力就无法提高,就不能把学生教会、教好。有的时候我们在学习上总是静不下心来,总是以工作忙为借口,推三阻四,走形势主义,结果是只闻学习口号响,不见学习水平涨”。许多东西只有静心研读,才能有所思,有所获。活生生的事实还告诉大家,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心就不静,心不静,欲望就容易膨胀,就拒绝不了诱-惑,一遇到诱-惑就容易乱了方寸,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因此,官员必须要经常认真学习,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学到真
本领,努力做一个新时期优秀的干部。
此外,官员干部还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有一部分党员干部,淡忘了艰苦奋斗作风,贪图享受,热衷于追求个人和小家庭的安乐,抛弃党纪法规,贪污腐化,走上犯罪的道路。其他官员一定要引以为戒,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恪守党的宗旨,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始终不渝地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我们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腐败现象在一些部门和领域易发多发的状况仍未改变,腐败覆盖面广,渗透扩散力强,窝案串案明显增多,个别案件涉案金额巨大,影响恶劣。正像温总理所指出的,土地审批出让、矿产资源开发、公共工程建设、企业重组改制、金融等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教育、医疗、社保、环保等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腐败案件增多;少数中央企业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执法不公、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比较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奢侈浪费之风屡禁不止。2010年我国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5098人,移送司法机关的县处级以上干部804人,查处省部级以上腐败高官11人。尽管腐败案件较往年有所下降,但如此大的数据依然令人触目惊心,因此,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和艰巨性;既要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又要不断坚定信心,自觉地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始终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反对腐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是我国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是我党在新时期将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和建立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重要保证,它是党和国家制度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时代离不开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深入开展也离不开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作为构建惩防体系的核心和根本途径,预示着制度反腐必将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战略性选择。因而,有必要完善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和建立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反腐倡廉是全党的大事,是关乎党和国家存亡的大事,是一件非常严肃而系统的工程,绝不是个别人用来进行权力斗争的御用工具和装点门面的幌子,我们也绝不允许反腐倡廉受到亵渎。
反腐倡廉是党中央为维护党的纪律,保证党的肌体健康,确保人民群众利益不受损害的一项重大而严肃工作。是在党领导下,自上而下,通过制定严密的制度、建立周密组织、制订具体而详细的措施进行反腐倡廉的一项宏伟工程。而且这也是保证国家、集体、群众利益不受侵害的一个系统工作。而不是为了某个组织、某个团体或某个个人谋划私利而专门设置的一项工作。
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和实施。绝不能打着反腐的幌子,以个人名义,甚至用见不得的手段进行收集对手的违纪证据。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是为了在自己受到政敌攻击时,将私下收集到的证据作为杀伤对手的一个“独门暗器”。或者是在阴暗角落里,找出对方的攻击破绽,收集对手薄弱环节信息,以备不时之需。总之,这些手段是为了极端的个人利益和权力而干的“特务”勾当,不是为了维护党和国家的形象和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而采取的非常规办法。
我们反腐败工作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民主的监督作用,绝不是在私下操作,更不是为了某些人的利益才使用的“阴招”。我们有完善的宣传教育机制,有形式完备的惩防体系,根本无须像这些厅长们这样怀着阴暗的心理,通过这种卑劣手段进行相互地攻击对手,达到保护自己、扳倒政治对手的目的。反腐败靠的是制度,靠的是民主监督,靠的是各式各类教育,依靠的是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防腐能力和我党的治腐能力。
当前不少贪官浸淫政坛多年,对制度上的漏洞早就可谓是“洞若观火”,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对此“选择性回避”,把自己灵魂出窍、水湿双腿的原因,不是归咎于自己对世界观改造不够,对不起党组织的培养,就是什么“我不受贿,我就被人耻笑”。虽然此类辩白“表面有理”,但实际上,变质的过程,还是在于其权力始终得不到应有的制衡和监督。
实际上,一些贪官没落马前喜好表演,落马之后却表现出“很无辜”之态,将犯罪生拉活扯地往“我曾是一个好人,我后来放松了要求”上靠,不外乎是想最后构建“别人贪我也贪、别人升官我乱用权”的脱责或减轻罪责的一块“挡箭牌”。朱少中今天的入笼便是这种贪迹的印证,而他昔日在亡父灵前竖起的“拒腐牌”咋看咋像是在娱乐那缺失或虚置的监督,说明公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监督仍未形成,要做一名拒腐的清官多半还靠自己的情操去守卫。
所以,一整套立体的有效的法律防腐武器的铸就,远比什么“竖牌拒腐”的个人抗击诱惑要急迫得多、紧要得多。加强党内民主监督,推进党务公开,发挥舆论监督积极作用,制衡权力不留死角。这样才不会出现贪官受贿反觉正常,而且还能经常“秀一秀反腐”的尴尬场面。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国民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是加强党风建设的重中之重。新形势、新任务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期,广大干部职工都应该认真自觉地学习、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政策方针,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能。反腐倡廉,必须强化教育、执行制度、加强监督、改革创新反腐手段四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腐败。
‘两会’是一个反映民意的平台,民众希望借助这个开放的平台推动反腐败,解决他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使党内风正气清,使社会公正气顺,使人民心正气爽。党和政府必将加大力度、采取措施,回应社会的关注。进一步加大专项治理工作力度,努力遏制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的势头。腐败通过渗透到社会领域的多个方面而对老百姓的工作生活产生影响。
第二篇:反腐纠风感想
学习反腐纠风文件感谢
通过对反腐纠风工作文件的学习,我从思想上对反腐纠风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廉洁自律,以身作则,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时常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警钟长鸣。下面,我就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点自己粗浅的体会。
在工作中,要从反面教材中汲取教训,防患于未然,坚持防微杜渐,时刻为自己敲响警钟。作为一名科室人员,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处在什么职位上,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对待客户应该一视同仁,一把尺子衡量,一碗水端平。在工作岗位上,拒绝行贿受贿,提高服务意识,树立窗口形象,在职权的范围内为客户提供便利和帮助,不刁难客户,不对客户有吃、拿、卡、要等恶劣行为,决不能以权谋私,以损害公司的利益、公司的形象来谋求自己的小恩小惠。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以公司利益为重,不搞团团伙伙,不拉帮结派,不搞“小团伙”利益。认真履行廉政建设责任,对同事有违法违纪行为及时指出并制止。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对公司指示,领导的安排要认真的贯彻落实,不推诿,不扯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上级领导交代的工作任务。通过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反腐倡廉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平时应该努力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增强廉洁从业意识,守得住“底线”,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要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增强法纪观念,自觉维护集团公司的利益,做到规范管理,防止为了局部和小团体利益而损害集团公司利益的问题发生。发现类似事件,按照公司纪检监察制度规定,坚决查处,决不姑息纵容,同时,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正确运用政策和策略,宽严相济,区别对待,教育与惩处相结合,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派头和虚荣攀比之心常常作祟,很多人为了好面子,终难挡迎面袭来的糖衣炮弹,从而丧失了自我的原则和道德的阵地。作为自己,如何在喧嚣的氛围中保持一份心灵的宁静,维护好道德的芳草地,不受物欲所害,不为名利所累,是每个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这种基本操守和素养必须具备,其实也是每个必备的基本操守和素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更应加强廉政建设。在日常工作中,我一直用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高度重视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今后我将以此警示自己,做到常思贪欲之祸,常除非分之想,常修为人之德,充分发挥部门领导的先锋模范作用。
总之,反腐倡廉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我们应该洁身自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障公司平稳安全和健康运行。
第三篇:反腐剧人民名义观后感
反腐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反腐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的内容,具体内容:《人民的名义》该剧保持了周梅森一贯的贴近时代、家国情怀、重视悬念、层层剥笋的风格,充分展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反腐败决心和人民检察官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民的名义》该剧保持了周梅森一贯的贴近时代、家国情怀、重视悬念、层层剥笋的风格,充分展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反腐败决心和人民检察官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篇 1
一名官员被人举报受贿千万元,当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前来搜查时,看到的却是一位长相憨厚、衣着朴素的“老农民”在简陋破败的旧房里吃炸酱面。检察院反贪局长陈海在调查行动中遭遇离奇车祸,为了完成当年同窗的未竟事业,侯亮平临危受命,接任陈海未竟的事业......3月28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定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开播。时隔多年,反腐剧再次回归荧屏,而且“尺度”颇大——剧中级别最高的贪腐官员“官至副国级”,一个大省的“半壁江山”都陷入贪腐。
本剧导演、制片人李路说:“本剧的力度、布局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电视剧能拍到这个尺度,是国家反腐力度使然。”
原著小说作者、编剧周梅森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作为一个作家,如果你不敢写,或者写得不痛不痒,你的作品就失去了读者和观众的信任。老百姓是真的关心反腐,对腐败的切齿痛恨不容置疑。”
没有人脸上写着“贪官”二字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周梅森出生于 1956 年,代表作有《人间正道》《绝对权力》《国家公诉》《至高利益》等。他只在徐州市政府挂职过一年副秘书长,并没有从政经历,如何写好官场,“只能说我非常关注这个时代,关注这个时代的政治生态,看透了权力背后的面孔”。
李路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没有人天生是贪官,没有人脸上写着贪官二字。从导演的角度,我更看重的是描绘官员内心世界和人格的演变过程。对人性的挖掘,是反腐剧需要思考的。”
小说中,某官员家属受贿 150 万元,破案过程就来源于南京市浦口区反腐部门的一个真实案件。“我曾经下到反腐第一线,和办案的同志们聊。我们以前觉得,反腐就是把犯罪嫌疑人抓过来,软硬兼施,其实不是,是斗智斗勇。像这个案件,完全是零口供办案”。
当时,受贿的方式是卡,可以用来消费和提现,但写的不是受贿人的名字,而银行取款机的监控录像也因时间久远已经销毁,案子一度陷入僵局。但反腐部门的同志注意到,卡里还剩几千元“零头”,“就看受贿者舍不舍得这几千块钱,如果他拿着这张卡再去取钱或者消费,证据就拿到了。最终,受贿者还是舍不得,拿着卡去买了贵重物品,还和自己的卡合并使用”。证据到手,犯罪嫌疑人立刻被捕。周梅森把这个案子写进了小说,也
成为电视剧中的一个重要案件。
从年轻时候起,巴尔扎克就是周梅森的偶像——巴尔扎克所处的是一个新旧交替、金钱至上的时代,和现在有很多相似之处。“巴尔扎克有一个观点讲得非常好,小说家必须面对现实生活,使自己成为当代社会的风俗史家;小说家的任务不仅在于描摹社会现象,还要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小说家又必须同时是道德家和政治家。”周梅森说,“巴尔扎克的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对社会思考的追求,这也是我这部小说所追求的东西。”
弱势群体对贪腐有切齿痛恨
在《人民的名义》中,除了描写官场,周梅森还花了近一半篇幅写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我的几乎每一部小说都会有一定篇幅触及弱势群体,这个群体我非常熟悉。”周梅森自己曾是一个煤矿工人,十几岁就在煤矿半工半读,1979 年离开煤矿后,仍有很多亲戚朋友在煤矿工作。
“高楼背后有阴影,霓虹灯下有血泪。一方面,我们改革开放,物质极大丰富;另一方面,两极分化严重,这是非常可怕的。”周梅森在《人民的名义》中写到一个老工人郑西坡,工厂破产,工人下岗,他本来是帮助政府做说服工作的,但后来被贪腐官员欺压,打官司又被司法腐败压迫,为了保卫自己的工厂,他被逼无奈搞出一个群体性事件。
“这正是贪腐的可怕之处,侵害了老百姓的权益,败坏了世道人心,激起了人民的愤怒。”周梅森说,“有些无耻的腐败官员,连老百姓的救济款都贪,没有底线到这种程度。底层老百姓对腐败有切齿痛恨,我的作品就要写出老百姓的这种痛恨。”
反腐主题的文艺作品在过去十几年一度出现空白,反腐剧也在电视屏幕
上消失,此次《人民的名义》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回归观众的视野。周梅森说:“文艺作品对腐败和反腐败问题的描写,也是一种监督。过去我们的文艺作品对这些群体性事件都是回避的,官僚们以为你不写,老百姓看不到,就能掩耳盗铃。”
在《人民的名义》中,一个大省的“半壁江山”都沦陷了,老书记、接班者、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法院副院长、大型国企老总、省会城市副市长......全是腐败分子;小说中级别最高的贪腐分子更是官至“副国级”。
周梅森说:“我们写出来,不是要让人民绝望,而是要给人民希望,引导人民正确地看待这场反腐斗争。要让人们知道,像侯亮平、沙瑞金这样的肩负着反腐职责的同志,面对多么大的风险,要让老百姓相信我们。”
后剪完片子称“重塑三观”
当周梅森刚写完 3 集剧本的时候,制片人兼导演李路就与他签约;为了筹拍这部“很有风险”的电视剧,李路差点抵押了自己的房子贷款,最终,投资方是 5 家民营企业“个体户”,而且从不干涉拍摄。
周梅森告诉李路,之前他的《绝对权力》和《国家公诉》两部反腐剧,审查修改意见有八九百处,这次也要做好心理准备。“结果,这次我们给最高检影视中心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都呈送了剧本,审查过程比较顺利。当下的国家形势和反腐力度,需要这种重拳出击的剧。”李路说。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毛羽还公开表示:这段时间,我们在审看周梅森编剧、李路导演的《人民的名义》时,一直被这部现实主义大剧感染着......剧中腐败势力非常猖獗,形势非常严峻,但看的过程中,每一集都有正面的力量,光明 hold 住黑暗。从这部剧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温暖,看到了正义的力量,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曾有不少人建议李路给电视剧改个更抓人眼球的名字,但他坚决不同意。“先立正,再观剧。主旋律不是喊口号,也可以拍得很好看。好莱坞电影也是弘扬美国精神、正义战胜邪恶,商业和娱乐元素并不代表不是正剧”。
《人民的名义》集结了陆毅、张丰毅、张凯丽、侯勇等 40 多名实力派演员。相比之前传出的“抠图演戏”等新闻,李路用“敬业得不得了”来形容这些演员。因为夜戏太多,演员们熬夜是家常便饭,晚饭都常常顾不上。
在《人民的名义》后期制作中,剪片子的工作人员有不少是 95 后,剪完后对李路说了 4 个字,“重塑三观”。“他们跟我说,原来官员是这样的,生活是这样的。本来以为是年轻人的父母才爱看的剧,结果发现年轻人这么感动,观众是全年龄段的。”
篇 2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主要讲述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长侯亮平临危受命担任汉东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坚定支持下,率领检察官抽丝剥茧、层层突破,依法查处京州市山水投资集团侵吞大风服饰集团股权案背后的职务犯罪,最终将腐败犯罪分子绳之以法的故事。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以宽阔的视野、超拔的视角关注重大现实题材,主题鲜明,立意深刻,故事情节宏大曲折,角色刻画丰满生动,艺术反映了党的以来反腐败斗争成果,歌颂党和国家利剑反腐的决心和行动,形象
地揭示了反腐斗争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积极的姿态对反腐斗争给以艺术的表现与思考。在注重从反腐败的视角切入剧情的同时,更加注重塑造廉洁典型形象。该剧用曲折精彩的故事情节反映中国共产党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反腐败坚强决心和严惩力度,塑造了以检察官侯亮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忠诚果敢、一心为民、刚直不阿、清正廉洁的群体形象,是一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优秀影视作品,是一部紧扣时代的用心之作。
在如此重大的反腐题材影视作品面前,该剧能够像所要求的那样,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剧中腐败势力非常猖獗,形势非常严峻,但在每一集都有正面的力量,光明 hold 住黑暗,让观众能够看到人性的温暖,看到正义的力量,看到光明和希望。我们有理由相信,该剧播出后必将引发良好社会反响,为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发起,与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视中心、湖南广播电视台、天津嘉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正和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利达影业有限公司、大盛国际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凤凰传奇影业有限公司、弘道影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出品,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湖南卫视、天娱传媒、光环影业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篇 3
反腐剧尺度放大,法治面前,没有“禁区”(微信号 长安剑)
仿佛是呼应,又仿佛是接力。戏很足的西安地铁“电缆门”,在问责处理期间,迎来了一部正戏的开播——检察反贪大戏《人民的名义》。
这部由最高检影视中心立项出品,被称为“史上最大尺度”的反腐剧,甫一出手,就以 3.9%的收视率斩获全国网收视第一。
俗话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反腐,这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攻占了各大媒体的收视榜。以人民名义进行的依法反腐,如约收获人民的认可与关注。
这部剧,尺度超出预期。
在反腐剧领域,我们之前很少见到,反面角色的“尺度”能突破市级。而在格局和人设上,《人民的名义》有了重要突破,其中反面角色的最高级别直至副国级,也因此被称为“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剧”。
这也正应了小伙伴们耳熟能详的那句话——在反腐面前,没有潜规则、没有丹书铁券、没有铁帽子王。
(图:陆毅在剧中饰演反贪局长侯亮平。)
不仅尺度大,而且这部“颜值”很高的反腐大戏,有非常明显的现实观照。
小伙伴们都知道,以来,省部级以上的落马高官有五六十人之多。在这个基础上,《人民的名义》对反面人物,才能有如此“大尺度”的展现。此外,据媒体披露,一开篇,那个贪污金额高达 2.3 亿元的处长,角色的原型正是国家能源局原司长魏鹏远——“小官巨贪”的一个典型。而剧中还有这样一个情节,反贪局长侯亮平为清点某贪官家里的现金,用坏了 12 个验钞机,这个细节也并非完全虚构,它就来自真实的新闻报道。
艺术源于现实。西安地铁追责帷幕渐开,《人民的名义》剧情柳暗花明,昔日津门“武爷”过堂受审,台上台下,依法反腐的进行曲持续推进,鼓点渐密。
识破“两面人”,去伪存真的“照妖镜”是什么?
不知小伙伴发现没有,这三件事如果说有什么共同点,除了都是“反腐”题材外,还都暗合了三个字——戏很足。
前者的跪地、鞠躬等戏码,自不待言;中间者,则塑造了一幕幕颇具张力的“两面人”形象:比如《人民的名义》一开场,就演了一个国家部委的项目处长被人举报受贿上千万。当反贪总局侦查人员前来搜查时,看到的却是一位长相憨厚的“老农民”在简陋旧房里吃炸酱面......后者,“落马”后被查抄 12 皮卡物品这一细节,本就令人咋舌。在 29 日的一审庭审后,更有媒体盘点,武长顺“创造”了后几个最高纪录:罪名数量 6 个,创纪录;涉案金额超 5 亿元,更创纪录。
是的,没有人脸上写着“贪官”二字。在问题暴露之前,这些官员们可能是一种样子,“落马”之后,另一种隐秘的样貌才浮出水面。
对号入座,“两面人”在现实中更不乏其人。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曾说了不少诸如“腐败没有后悔药”之类的话,暗地里却打招呼干扰纪委办案;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落马之前言辞“恳切”,请别人监督自己,私下却疯狂敛财、多次出入豪华会所;山东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常常把“守纪律讲规矩”挂在嘴上,背地里却全家上阵、大肆贪腐。
要识破日益隐秘的腐败,揪出官场中的“两面人”,必须要有一面去伪存真的“照妖镜”。这个“照妖镜”,就是法治。
身在官场,不管你是“一面人”、“两面人”还是“多面人”,毫无疑问,规
矩与红线确实存在,但这是由法律而非权力,或是行政级别划定的。更准确地说,是由法律为权力划定的。
权乃公器,法为国纲。法治的要义,就是一切治理难题都要依靠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化解。在立法日益公开、透明、民主的今天,法律除了人民意志与公共利益的凝结,再无其他身份。
法律,就是权力的界河。你恪守法律、秉公办事,道路才会远走越宽;你若背弃初心、“两面三刀”,在大众面前演得再好,等待你的是同样的结局——由法律编织的大网,平等地敞向每一个贪官,不管他官位有多高、戏有多足。
自当引法律之剑共击之。
演技褪去,才知谁在裸泳。托底的岸,永远用法治的砂石筑成。
第四篇:反腐防腐学习感想
反腐防腐学习感想
通过反腐材料学习,收益不浅,感触良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
一是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
清正廉洁,这是每一个敬业员工的行为准绳。我们如果不遵守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就会破坏和扭曲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牢记敬业的京生,自重、自律、自醒,排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二是遵纪守法,按规章办事,防微杜渐。
我们处在对外窗口岗位,工作重要面对服务对象,工作作风如何,服务态度如何,办事效率如何,直接关系到边检的形象。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不断健全管理制度,切实提高服务水平。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要把廉洁的要求变成自觉行动,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守得住小节,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干事。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树立良好形象,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
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任何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一个工作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所以,爱岗敬业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热爱本职,就是职业工作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种职业劳动,努力培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一个人,一旦爱上了自己的职业,他的身心就会融合在职业工作中,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一个人只有首先尊重自己的职业,才能唤起他人对其职业的尊敬,才能使其从事的行业焕发光彩。
第五篇:反腐剧《 人民的名义 》观后感
观看《人民的名义》感想
骑自行车上班,在陈旧简陋的家中吃炸酱面,每个月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元生活费;然而在另一处隐秘的豪宅,壁柜里、床上、冰箱里,却塞满了一沓一沓的现金,总数超过2.3亿元„„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开篇,就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个腐败官员的“两面人生”。反腐决心之强、贪腐为害之烈,通过视听语言呈现,让人尤觉震撼。
“厉害了,我的‘人民’!”《人民的名义》甫一播出,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除了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文艺当与时代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内容,也成为牵动人心的时代命题。
电视剧中触目惊心的贪腐画面,是惊心动魄的反腐败斗争的艺术再现。在调查武长顺案件期间,举报人到中央纪委接受约谈,为避免被打击报复,一路竟换了三次车牌;白恩培放任妻子搞权钱交易,事发后,仅仅清理从白家查获的红木、翡翠、玉石等藏品,办案人员就花了十几天时间„„少数人的腐败行为,甚至让编剧周梅森感叹,“远远超出了一个作家的想象”。立足于反腐实践的影视剧,可以让观众对反腐有更多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营造反腐的社会氛围。
“我不干好事也就罢了,我还干这么多的坏事,就自己感觉到自己简直是不可饶恕”“钱财有什么用,钱财没有使我心安理得,反而让我罪孽深重”,这是落马官员**、魏鹏远的忏悔。但到要承担后果时才幡然醒悟,一切已为时晚矣。女县委书记袁菱落马后,常常回忆昔日在大学工作时的生活。她始终记得,夏天的时候,一家三口省吃俭用买了个空调装在9平方米的书房,全家挤在空调前吃饭,其乐融融。可如今,这样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一人不廉,全家不圆”,滥用权力带不来幸福,不义之财给不了心安,很多人看不透这朴素的道理,最终只落得“树倒猢狲散”。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推进,人们对反腐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老虎”“苍蝇”一起打,让反腐败只是一阵风、走过场等观点不攻自破;对侵蚀百姓利益之举坚决打击,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及其家人意识到,清廉是最好的“护身符”,经常扯袖子、咬耳朵、敲警钟才能“治未病”。**承认,“这一步迈出去之后,你没有外力的强制和组织上的干预,靠个人不容易停下来”。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反腐是紧箍,更是保护。雷霆的行动、强力的震慑,助推了政治生态好转,正如周梅森所说,“改善土壤,改变政治生态,理顺关系,让能干的人得以发挥,让正气得以张扬”。
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要真正实现“不能腐”和“不想腐”,还要依靠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继续推进。“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对于我们这个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的政党来说,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