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毛概》期末考试突击题目集合

时间:2019-05-13 03:2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9年《毛概》期末考试突击题目集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9年《毛概》期末考试突击题目集合》。

第一篇:2009年《毛概》期末考试突击题目集合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两次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艰苦奋斗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基本理论问题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基本理论问题: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四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创立,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载入宪法)、三个代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章,2004年写入宪法)、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出,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确定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战略策略,实现推动历史前进的目标。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科学体系:社会主义本之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7、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章

1、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级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实践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战乱不断的局面,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基本统一,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三个代表”。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入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总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2、如何理解“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系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理想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是解放思想的目标。

第三章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国际意义)

理论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解决了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

制度创造了条件,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国际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20世纪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信心,有力地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第四章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主要经济成分

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主要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第五章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

科学内涵:(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重要意义:(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如何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内在要求。第七章

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

改革开发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从未进行过的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只有把发展作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不断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也只有靠发展,才能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总之,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都要依靠发展。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第六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核心内容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

全面坚持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式可以照搬。最根本的是,改革开发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实事雄辩地证明,改革开发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发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三个有利于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4、如何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我们始终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八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

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在确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个富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我们要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发点和归宿。富起来,通过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富。

2、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四、理顺分配关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

7、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成分。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

8、“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解决“三农”问题的艰巨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性 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重要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

3、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的性质 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关系我国经济发展股份制是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的全局,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是我们党它不等于公有制,也不等于私有制,关键看控股权掌的一条重要方针。握在谁手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集体控股,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具有明显的公有性。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4、非公有制经济包括的成分 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

5、实行按劳分配的必要性、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必要性: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前者是艰巨性:要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后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物质基础。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9、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及如何建

6、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设

一、先富是实现共富的必由之路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奔向富裕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逐步实现的过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要求所有人、所有地区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起来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不切实际的,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来。共同富裕的构想正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非要否定先富我们党从来就是把先富作为实现共富的途径和手段,内在要求。没有先富就不能实现共富,但先富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共富这个根本目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

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方式。是我们的根本目标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的根本目标。邓小平明含义: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

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理论意义:(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的言行。(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论。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构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实践意义:1)适时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科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学部署,有利于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2)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3)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科学发展的各方面需要。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党要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第十二章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具体来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十个方面内容。(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2)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3)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7)

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二篇:毛概期末考试题目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四、分析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说明任何理论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答:(1)、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分);

(2)、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分);

(3)、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分);

(4)、邓小平理论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分);

(5)、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分)。

2、请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至少需要上百年 时间。

答:1)、在经济上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但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2分)在政治上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不健全;(2分)文化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资产阶级和封建剥削阶级思想及小生产习惯势力还存在(2分)。

(2)、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1分);是由我国现实国情所决定的(1分);是由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特点所决定的(1分);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的艰巨性所决定的(1分)。

五、材料题(10分):

在伊春市,有一片郁郁葱葱的“马永顺林”,这是一位“伐木英雄”在垂暮之年栽下的 根据材料内容回答问题:

(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2)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及意义。

(3)结合身边事例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

答:

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有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2分)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公式(1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对联合国等世界组织作出的承诺(1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2分)。

第三篇:毛概期末考试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3、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5、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依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6、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7、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我国国情,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大政方针、政策举措,不断探索和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关等重大战略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11、20实际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12、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深刻论证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遵义会议以后,1945年党的十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喝发展

1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1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

16、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7、20世纪70年代以来,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1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社会主义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19、为了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深刻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郑重的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又载入宪法。

20、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过长期思考,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州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他指出,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又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

22、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文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4、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25、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理论联系实际,③实事求是,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是我们去研究。④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

26、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根本依据。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27、近代中国的国情: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不断侵略,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是随着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和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步形成的。一方面,帝国主义强烈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化。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之一国家。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民主义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28、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起了一个新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29、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中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3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1948年,他在《在晋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对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的注意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综合;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仍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3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 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早资产阶级手中。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有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一是他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组中少见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决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二是他是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三是他的成员中的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特别是他开始走上革命舞台时,接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最有觉悟的阶级,从而使他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3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33、一个政党的纲领,是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是表明党的性质重要标志。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34、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总之,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政体,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政治。

35、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5、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共产主义理想

36、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面对的和必须回答的问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①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③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3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正确的理解和处理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党的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38、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而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39、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40、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描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4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42、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路线。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4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

44、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社会主义工商业。第二,采取从第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45、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领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4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47、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8、党的八大在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后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第四篇:毛概题目

单元复习二

一、单项选择题

1.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局面的起点是(B)A.洋务运动 B.戊戌维新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五四前新文化运动把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作为矛头指向,其根本原因是(D)A.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当时北洋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

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3.中国官僚资本垄断全国的经济命脉是在(D)

A.洋务运动时期

B.袁世凯统治时期 C.段祺瑞统治时期

D.国民党统治时期 4.中共在(A)上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A.二大 B.三大 C.四大 D.一大 5.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C)A.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反蒋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B.上海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三反”斗争 C.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危机 D.民主党派的联合斗争和人民起义遍及各地 6.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的会议是(D)A.共产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B.共产党二大的成功召开 C.共产党三大的成功召开 D.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C)A.三民主义 B.民本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新民主主义

8.抗日战争胜利后,中间路线的鼓吹者所主张的道路实质上是(B)

A.新民主主义 B.旧民主主义 C.帝国主义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后制定的第一部土地法是(A)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五四指示》 1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D)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工人代表大会制度 C.农民代表大会制度

D.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11.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的会议是(C)

A.八七会议 B.洛川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遵义会议 12.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共同点是(D)

A.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B.均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C.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皆有各阶层广泛参加 13.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党的会议是(B)

A.瓦窑堡会议 B.六届六中全会 C.七大 D.七届二中全会

14.下列著作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D)A.《井冈山的斗争》 B.《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15.抗战胜利后,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B)

A.国共两党的军队按什么方法整编 B.建立怎样的国家,两种命运的斗争 C.民主党派起怎样的作用 D.解放区的地位如何确定 16.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的是(B)

A.孟良固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陈赓、谢富治开辟豫陕鄂解放区 D.陈毅、粟裕发展豫皖苏解放区 17.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主张的论著是(C)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井冈山的斗争》 18.1920年11月,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于(D)A.北京

B.长沙

C.武汉

D.上海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是(ACD)

A.统一战线 B.独立自主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指(ABD)三者的紧密结合。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 D.根据地的建设 3.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ACD)A.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路线 C.在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 D.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4.“一二·九”运动与“五四”运动比较,共同点是(BCD)A.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B.背景是面临民族危机 C.以青年学生为先锋 D.始于北京后扩大到全国

5.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点有(ABCD)

A.组织纪律性强 B.革命性最强 C.集中 D.与农民有着天然联系 6.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其主要内容是:(ABC)。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C.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D.反对脱离实际以整顿党风 7.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是(BCD)A.独立自主原则 B.发展进步势力 C.争取中间势力 D.孤立顽固势力

8.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其阻碍主要来自(ABD)A.外国资本的压迫 B.官僚资本的排挤 C.封建思想的落后 D.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9.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ACD)A.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B.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C.维护农民基本利益

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0.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几次大会战是(ABCD)

A.淞沪会战 B.忻口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E.枣宜会战 1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包括(ACD)

A.民族资产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开明绅士 D.地方实力派 E.知识分子 12.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其内容包括(BCD)A.实行减租减息 B.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C.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D.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E.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 13.国共两党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正式实现的标志是(ACD)A.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 B.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 C.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D.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14.下列关于“新三民主义”叙述正确的是(ABCDE)

A.提出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B.在民族主义中增加了反帝的内容 C.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D.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E.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5.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ABC)

A.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定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C.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D.决定将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入到农村 E.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16.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人员分配中实行的“三三制”原则所包括的人员有(BCE)A.开明绅士 B.不左不右的中间派 C.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 D.大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 E.共产党员 17.“中间路线”或“第三条道路”行不通的原因有(ABCE)

A.帝国主义的压制 B.国民党的镇压 C.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 D.民主党派组织松散 E.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1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的特殊困难是(ABCDE)A.党的理论准备不足 B.中国社会封建思想的影响 C.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者大量入党,使党处于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 D.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

E.长期处于武装斗争的环境中

第五篇:毛概题目

(3)家乡新农村建设成果及存在问题调研;

(2)浙江农村人口老龄化情况调研;

(5)城乡基础教育差别情况调研;

第一步,调查小组选题目,根据所选题目,将该小组同学的实践调查内容列入到这一主题的某一章实践教学中去,同时,布置与调查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和调查资料,要求调查材料真实,侧重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某一个方面,重点突出。

第二步,以小组开展实践调查的,可以组成3—6人一组,特殊情况也可以个人进行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的,应有负责人,小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充分利用座谈、问卷、书信、电话和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深人细致的调查,并保留原始记录。通过分析研究,参阅相关文献资料,最终形成调查报告。以小组为单位的,应有负责人,小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充分利用座谈、问卷、书信、电话和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深人细致的调查,并保留原始记录。通过分析研究,参阅相关文献资料,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第三步,课堂理论课教学进度进行到这一主题的某一章时,则由选择这一主题这一章的调查小组同学汇报调查情况。以小组为单位的,可以派一名代表在课堂发言,也可以几个人分工在课堂发言、演示;个人进行调查的自己汇报调查情况。无论是小组调查报告的还是个人的调查报告,发言汇报后都要进行相互交流。

第四步,教师结合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第五步,调查报告交给老师,老师依据各小组或个人汇报的情况,对小组或个人的实践调查进行考评,其结果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项重要内容计入平时成绩册。

下载2009年《毛概》期末考试突击题目集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9年《毛概》期末考试突击题目集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概 题目

    三、论述题(20分) 15.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必然性,及无产阶级如何实现其领导。 四、材料分析题(20分) 16.请你阅读下面文字,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道......

    毛概题目

    毛概题目 (括弧中的内容以老师上课划书上的为准)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第二节(13页、14页) 2、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主要......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

    按劳分配的特点→按劳分配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社会。按劳分配的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原因和措施→原因1.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及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

    毛概期末考试考点

    一.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8分)二.辨析题(共2小题,每题10分)三.材料辨析题(20分)四.论述题(20分)l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历史必然性P2-3和重要意义P7l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11l 中......

    毛概期末考试材料题

    一、材料题(10分) : 在伊春市,有一片郁郁葱葱的“马永顺林”,这是一位“伐木英雄”在垂暮之年栽下的。林业工人马永顺一生伐木3万多棵,获得奖状和勋章无数,这曾是他最大的骄傲。可......

    毛概期末考试考点归纳

    八章1计划经济体制积极作用: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企业很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

    毛概题目及答案

    第一章 单项选择题 1.我党历史上最早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实践当中去的是 李大钊 2 毛泽东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是在(《论新阶段》)中 3 毛泽东之所......

    毛概题目5篇

    1.单选题 20题1分 2.多选题 10题2分 3.材料分析题 3题5分 4.辨析题 5题6分 先判断对错,写理由 5.论述题 1题15分6.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