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在市委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上的发言

时间:2019-05-13 03:1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在市委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上的发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在市委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上的发言》。

第一篇:对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在市委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上的发言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谈一些认识和思考,与同志们交流。

一、为什么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对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的分析和判断。

县是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低,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贫困县。改革开放以来,县紧紧依靠国家一系列发展优惠政策,依托自身的产业基础、资源状况,在大力发展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加大了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促使经济社会取得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按照“适度调整、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加快了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玉米、马铃薯、西(甜)瓜、枸杞为主的特色种植区域格局;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治理水土流失、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通过建设羊绒工业园、太阳山()工业园区,培育民营骨干企业,促进工业经济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可以说奠定了由前工业化向工业化转化的基础。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17亿元,同比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94亿元,同比增长41.2%;税收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150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200万元,同比增长26.1%;农民人均纯收入2914元,同比增长1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92元,同比增长13.1%。

认真分析的县情和所处的历史方位,可以看出,目前的经济发展型态正处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由此正在催生社会型态的三个大的转变。第一个转变,由前工业化阶段向工业化阶段转变。按照发展阶段划分,工业化主要由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构成,这是由一系列经济指标确定的。一是以人均gdp判断,县人均gdp为5127.1元人民币,约合美元772元,低于工业化初期人均1200美元的最低标准。二是以产业结构判断,县三次产业比例为28.9:35.5:35.6,第一产业比重28.9%,高于工业化时期低水平标准。三是以城市化水平判断,县城镇人口9.9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26%,低于城市化率30%的最低水平。因此,目前还处在前工业化的阶段,农业仍然一统天下。这方面主要表现在没有大工厂、大工业。经过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历届班子的不懈努力,现在正处在由前工业化时期向工业化转变这样一个阶段,而这个转变的速度和程度就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方式,如果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科学、合理、高效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县就会成功实现由前工业化阶段向工业化转变的重大历史性突破。第二个转变,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生存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解决温饱问题。发展型社会是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但社会温饱问题总体得到解决,发展的目标开始逐步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成员消费结构等方面均表现为不同的特征。

生存型社会与发展型社会的结构特征

消费结构特征经济结构特征社会结构特征

生存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以温饱为特征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需求是整个消费需求的主体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比较高,工业、服务业的比例较低,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要求低多数社会成员从事农业,社会贫困发生率较高,社会分化不明显

发展型社会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特征的消费需求多样化,基本物质需求比例明显降低农业比例较小,工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较高多数社会成员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由于市场和分工的拓展,社会群体开始分化

按照以上理论分析县经济社会状况,目前,县整个扬黄灌区经过近二十多年到三十年的扬黄灌溉,群众已经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但山区群众的生存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人均gdp仅为770美元,农业比重很大,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基本属于生存型社会发展阶段。但是,经过“十五”和“十一五”两个规划时期发展,在国家开发西部政策、资金的支撑下,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工业经济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城镇化率也在逐年提高,尤其是近两年来,我们一直在下大力气解决山区群众的生存问题,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顺利推进,8万多群众已经从大山深处搬了出来,生活的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由过去的保稳定、保吃粮、保饮水到现在的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和特色产业。因此可以判断,县正在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而这个转变关键也在于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三个转变,由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向现代社会管理模式转变。随着中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必

将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必将会由单一的传统型社会管理向现代型社会管理转变。县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经济社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社会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但是总体上欠发达的经济社会状态没有根本改变。考察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既要看到这一

基本事实,更要注意潜在的已经出现的发展势头。这种势头集中体现在工业经济蓄势待发,特色农业方兴未艾,基础设施正在大力推进等方面。特别是从目前生态移民工程所建的惠安新村、韦州新村来看,卫生室、治安室、小超市、网络通讯等等都具备了,这是几年前根本不敢想象的。由此有理由判断县社会管理模式正在由传统管理模式开始向现代社会管理模式转变。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过程中,靠传统的发展方式,完全跟不上时代的需求,跟不上人民群众建设现代生活的需要。因此,促进这一转变,也必须靠转变发展方式。第四个转变,由跨越式发展的准备阶段向跨越式发展转变。跨越式发展是自治区关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方针,也县委、政府目前工作的主轴。综合以上分析判断,县正在由跨越式发展的准备阶段向跨越式发展转变。

综上所述,县已经站在了这个新的起点上,具备了这样一个条件,而支撑这四大转变的根本,或者说,这些转变的程度如何、综合效应如何,关键在于大的资金投入,关键在于大的建设项目的带动,关键在于工业、商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根本上就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说,这些转变既是县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一道坎”,冲得上、拿得下、撑得住,后面就顺利。否则,将错失难得的历史机遇,今后发展的困难将更大,的事业可能功亏一篑。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既是经济任务,也是政治任务。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唯一的选择

第一是从根本上解决“县穷民贫”问题的选择。近几年县的经济发展保持了较快速度,但县穷民贫依然是最大的县情。全县除羊绒产业外,工业几乎是空白,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服务业层次不高,自身发展能力十分有限。截止底,全县人口约39万,占宁夏全区的6.3%、吴忠市的29.81%;国土面积4662平方公里,占全区的7.02%、全市的23.1%,而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低于全区、全市平均水平。

县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区、全市平均水平对比情况

指标单位全区占全区

比重(%)全市占全市

比重(%)

人口万人39.34625.26.3130.829.8

1面积平方

公里4662.16664007.02203.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0.171334.561.5185.8910.8

5地方财政一般

预算收入亿元0.62111.50.612.35.0

4农民人均

纯收入元2914.364048724390.766.4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元9792.011402569.81264977.4

在全区常规考核的山区八县区()中,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县处于中间状态。,gdp增速排名第二,财政收入增速排名第三,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数排名第六,增速排名第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绝对数排名第八,增速排名第一。

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与其他县(区)比较(单位:亿元、%)

地区地区生

产总值地方财政一

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

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绝对数

(亿元)增速绝对数

(亿元)增速绝对数(元)增速绝对数(元)增速

全区1334.5611.6111.5017.44048.0010.014025.008.5盐池县19.6912.41.5323.33288.009.511366.0013.1县20.1715.00.6226.12914.3611.99792.0013.1

原州区35.3614.70.6618.13005.0014.912900.009.1

西吉县20.9914.40.3318.42943.7013.610693.6410.0

隆德县9.4214.50.2420.12959.0013.610117.0010.8

泾源县6.0711.60.2213.42725.7012.410389.009.7

彭阳县16.0917.20.6064.23046.0014.410372.009.5

海原县17.0414.60.5288.62640.0012.310335.007.6

由于历史背景和自然条件两方面的原因,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建制县范围内不仅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甚大,与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也很明显。人均gdp占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农民人均收入占56.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57%。

县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全区、全市平均水平比较(单位:元)

指标全国平均水平全区平均水平全市平均水平

人均gdp5127.***

2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51.916845.718008.0612510.4农民人均纯收入2914.3651534048439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92.01***2649

如前分析,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特别是“十五”和“十一五”两个规划期的发展,县在经济建设、社会事业诸多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由于历史的、资源的原因,总体上仍处于落后状态,不仅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可以说是宁夏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常规式发展很难改变这种落后状态。消除这些巨大的差距,不拖全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后腿,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的需求,都必须依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是完成扩权县任务的选择。底,自治区下发了《关于在吴忠市开展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将确定为全区仅有的两个区直管县改革试点之一。《意见》明确提出,试点县要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确保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主要指标高于全区同类县域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到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要比翻一番以上,为推进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按照自治区要求,最近,我们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初步测算和规划了县到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主要是:

——实现经济实力新跨越。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3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0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2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五年累计180.1亿元,年均增长25%;工业增加值达到16.5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3:46.5:30.5,科技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城镇化率提高到40%,优势特色农业、新型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比重大幅提高。

——社会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文化体育事业取得进一步发展。

——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接近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6000元和5000元,年均增长均达到10%以上,城镇失业率不断下降,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实现应保尽保。总人口控制在42万人以内。

——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全县森林覆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和污水处理率继续提高,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节能减排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实现这些目标任务,靠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难以实现。因此,必须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既要依托传统优势,更要注重挖掘和发挥后发优势。而后发优势一般有五种类型,资源型后发优势、机遇型后发优势、科技型后发优势、传导型后发优势、干预型后发优势。县发展优势既有资源后发优势,又有机遇后发优势,但是最重要的后发优势是“干预型后发优势”。县脱贫和发展,必须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和发挥政府“干预”的后发优势,只有这样,县本身具备的“资源型后发优势”和西部大开发“机遇型后发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自治区把县确定为全区仅有的两个区直管县改革试点之一,在政策使用、行政权力、项目报批、资金支持等方面赋予县充分的权力。这一举措从理论上讲,正是属于政府干预型的后发优势。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完成区直管县改革试点工作任务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需要。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考虑

综上所述,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论证,我们初步确定,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思路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把握扩权强县试点的战略机遇,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自治区《关于在吴忠市开展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来宁夏视察要求,将“发展产业、增强财力、恢复生态”作为第一要务,以强化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为重点,打造绿色产业体系;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为突破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和生态体系;以西部特色城镇化为导向,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以统筹协调和多元化投入为手段,构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以实现城乡、区域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发展城乡社会事业;以“苦练内功”与争取外援相结合,构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政策支撑体系。当前,主要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从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农业增效为根本,重点加强对现有产业潜力的挖掘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采取绿色生态化生产和捆绑营销模式,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现代旱作农牧业。按照农业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商品化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重点发展特色农业、旱作节水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清真牛羊肉产业和马铃薯、红葱等。

二是从地方特色产业向优势产业转变。主要通过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为地方企业构建良好的融资平台,同时加强对外部龙头企业的引进,采取联合经营的合作方式,如羊(牛)绒、皮革、圆枣、清真食品用品制造等。通过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与外部企业建立订单式的采购合同,鼓励县域内企业联合,成立联合体,采取捆绑营销的发展模式。

三是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着力围绕红色革命圣地,浓郁回乡民族风情,从宁夏旅游的大框架内寻求突破口,重点加强红色景区建设、民族生态恢复、民族产品生产等几方面进行切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民俗旅游、西北生态体验旅游。结合回族风情和红色旅游区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中国回乡”正宗回族(清真)饮食品牌。同时,推动金融保险、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发挥阿语人才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阿语翻译服务产业。

四是从农业大县向新能源产业大县转变。充分发挥风能、太阳能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和风电机组零部件制造、风电整机制造、风电场运营产业。加快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能源乃至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

五是从城乡区别建设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在加快县城新区开发建设和旧城改造步伐的同时,着力抓好河西、丁塘、王团、韦镇、下马关、预旺等中心集镇建设。特别是结合生态移民工程,全面启动下马关新区建设,切实提升综合服务功能。配合太阳山工业园区开发,大力推进韦州城镇建设,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生态转移和产业转移,使县城镇化水平从现在的25.4%,到2014年达到50%以上。

三、抓好“两大任务”,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市委、政府做出招商引资和上争项目资金“两大任务”的战略部署,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目前,对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关键,突出抓好上争项目资金和招商引资“两大任务”。

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培育工业经济发展新的突破口。紧扣国家和自治区产业发展方向,紧紧依托太阳山()工业园区,充分发挥风能和光热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同时,不断延长以风电机组零部件制造、风电整机制造、风电场运营为主的风能产业链条,争取使这一产业成为工业经济求突破和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引擎。目前,已编制完成了《县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并与中广核集团签约了总投资5.8亿元的3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与浙江天洁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华电集团签约了总投资达147.5亿元17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项目。中广核、天洁、大唐等公司已启动科研。

二是着力推动羊绒产业升级增效,使这一老产业焕发出新活力。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充分发挥“中国国际山羊绒集散城”这一品牌优势,在羊绒工业园区和羊绒企业扩规模、提层次、深加工上下功夫,为做大做强羊绒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下大力气抓好羊绒产品深加工项目引进工作,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综合效益。

三是突出发展旱作节水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切实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紧紧抓住自治区建设“三大示范区”、实施“三个百万亩”高效农业工程的机遇,着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和设施农业。大力推广春秋覆膜、节水补灌、枣薯间作、枣瓜间作等旱作节水农业模式,抓好全区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县工作,建成万亩全膜起垄玉米沟播种植及万亩枣薯枣瓜间作示范基地。引进宁夏伊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建设伊品玉米筒仓中心。扩大灌区复种面积,引进蔬菜深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综合效益。加快科技进步,提升科技含量,突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方点,不断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和综合效益。

四是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争创全区养牛大县。充分发挥清真品牌和群众肉牛养殖经验丰富、具有一定基础的优势,鼓励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种养模式,突出发展黄牛养殖业。大力推广农作物机播机收、适时收获和玉米秸杆青贮氨化处理,改进饲喂方式。积极协调金融部门,通过土地产权担保、农户联保等方式,构筑银行、政府、农户、合作社“四位一体”的农村信贷风险防范体系,加大对养殖户信贷支持力度,力争年内实现农村人均1头牛,牛饲养总量达到30万头,争创全区养牛大县。年初,研究出台了《关于创建全区肉牛产业大县的意见》。近期,又制定完成了《宁夏良种肉牛繁育基地县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准备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

五是突出抓好圆枣产业,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充分发挥圆枣种植经验丰富的优势,总结近两年来的成功经验,按照“扩大种植面积、加强田间管护、推进产品升级,培育销售市场、增加种植效益”的思路,认真贯彻落实陈建国书记关于加快圆枣产业发展“三个注意”(要注意引进适合生长的新的优良品种,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要注意引进深加工企业,搞加工增值;要注意研究建立收购、保鲜、储运一条龙的物流体系,把全县的大枣卖到世界各地去。)的重要批示,坚定信心、排除万难、持之以恒地抓好圆枣这一特色产业。力争到2011年全县种植圆枣50万亩,到2020年实现全县人均百棵枣树的目标,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

六是强力推进新区开发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搭建更加坚实的平台。按照“一河两城、相向发展,建设新城、提升老城,功能互补、适度超前,规划先行、加快发展”的原则,大力开发建设新城新区,城区功能定位以行政办公、文化教育、新型定居及生态休闲为主。力争到底新区建设框架基本形成,争取经过二到三年的努力,使新区各主功能区建设基本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搭建更加坚实的平台。

七是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切实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充分发挥民族特色和清真品牌优势,依托县城新区开发建设,重点抓好清真牛羊肉、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等批发市场和乡镇集贸市场建设,力争把建设成具有一定集聚效应的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集散城。建立集住宿、饮食、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原绒批发交易市场。建立集仓储、商检、打包、出口、代理外汇结算为一体的仓储式羊绒商贸物流交易中心。建立羊绒制品交易一条街,组建羊绒制品交易区。同时,切实治理和优化政务、司法、金融环境,不断改善交易环境,全力做好企业服务工作,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着力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

第二篇: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发言材料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发言材料

根据市委要求,这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深入领会总书记的思想真谛,结合对总书记在南阳考察、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感悟,我感到收获颇多、受益匪浅。按照会议安排,我简单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学习心得

(一)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所兼具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带领我们全面回顾我们党百年历史进程,系统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成就,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百年发展规律,科学展望了我们党百年宏伟蓝图,是百年大党坚守初心使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伟大政治宣言,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伟大理论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宣言,是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纲领性文献,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二)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一个历史成就”和“四个伟大成就”。

一是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一词承载了中华民族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美好期盼。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千年夙愿,是我们党向历史、人民、世界交出的亮丽答卷。

二是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

一百年来,我们党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揽“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矢志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一系列成就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上,镌刻在新中国的伟大历史上,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镌刻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镌刻在世界文明发展历史上,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的可靠领导力量,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

(三)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首次将伟大的建党精神概括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是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革命理想高于天,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思想精神之源。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始终坚守、矢志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这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根本宗旨和奋斗目标。“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无产阶级政党“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意志、光荣传统和斗争豪情,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特征、风骨和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永不叛党”的政治纪律,“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人民情怀,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首要政治品格和根本政治立场。

(四)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了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心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九个必须”是对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高度凝练和深刻总结,揭示了我们过去为什么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是我们在新征程上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发出的伟大号召,

走好“赶考路”,当好“答卷人”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体党员发出号召,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具体到我市而言,我们必须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清除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一切认识和做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创新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确保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要坚持以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能不足问题,以协调发展解决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不优问题,以绿色发展解决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以开放发展解决发展项目不足和工业突破问题,以共享发展解决民生短板问题。要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开启推动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的强劲引擎,驱动我市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

三、要牢固树立产业思维,聚力突破工业瓶颈

不管在河南还是在青海,总书记考察的第一站都是企业,足见总书记对实体产业的重视。对于我市而言,我们最重要也最难的也是工业突破。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工业兴则产业兴,工业强则经济强,工业化是强市富民的必由之路,没有较为发达的工业作支撑,强市富民就是一句空话。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是强市富民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考察时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沿着这一工业强市的思路,不断壮大工业产业。要充分发挥大企业的龙头带动效应,对具有比较优势的规模企业;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社会化协作紧密的重点企业;对拥有核心竞争力、扩张前景好的高新企业,要大力支持并引导社会资源向其集聚,帮助其通过上市融资、增资扩股、联合兼并等多种形式,实现裂变式、突变式发展,使之成为产业集群的核心,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脊梁”。要持续培育壮大中小企业群体,夯实发展产业集群的基础,中小企业是大企业的胚胎,大企业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果实,支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工业经济的重要环节。要通过细化产业分工、拓展生产环节、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发展中小企业,构建初加工、精加工、深加工配套协作体系;构建前、中、后环节专业生产体系;构建产、加、销“一条龙”配套经营体系。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配套、共生共赢的产业集群、企业集群发展态势。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优化营商环境做出战略安排,对标周边县市、对比发达地区,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一个指标一个指标来提高,最终形成我市的营商环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狠抓招商引资,才能早日实现“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

四、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推动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实现更大突破。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常态化监测,严格执行过渡期内“四个不摘”的要求,保持主要政策整体稳定,保证人财物投入强度只增不减,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牢基础。要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产与提质并重,坚决守牢耕地红线。要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坚持因地制宜,聚焦涉水农业、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富民产业,不断做优做强、打出品牌,为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提供更多岗位,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要持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提升、丰富拓展,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五、践行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走正走好水源地高质量发展之路

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创新引领、水清民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坚持生态优先,站位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确保一渠清水安全北送。巩固完善保水质护运行长效机制,确保供水安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水质绝对安全;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要突出集约节约,提高水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强化刚性约束,做到城市发展、土地开发、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用好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益。要强化创新引领,加快水源地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瞄准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着力招引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优、节能环保型的项目和企业;大力推行“链长制”,推动产业链垂直整合、横向集聚,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六、强化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提振干部“精气神”

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要靠基层干部队伍去发挥,政策措施要靠基层干部队伍来落实,实施工业强市、乡村振兴等战略,推进重点工作,迫切需要一支懂业务、敢担当的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我们大力发扬精神。要以钉子精神的钻劲钻研方向、认清我们的优势特色,明确发展方向;要以创新精神开辟工作新思路、新办法,要甘于奉献,有韧劲有恒劲,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要勇于担当,身先士卒,不计得失,秉着一颗公心,不惧失败不怕担责,抓住机遇,勇往无前。当前,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各项工作制度,要“逢冠必夺、逢一必争”,这就是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鲜明信号,所以全市上下要以市委号召为抓手、为遵循,以快为常、以大落笔、以质取胜,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落实落地、提档升级。总之,面对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艰巨任务,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提升“干”的“精气神”,克服“本领恐慌”和“能力危机”,增强“干”的本领,不断要转变作风,向“安于现状、沾沾自喜”“缩手缩脚,过于保守”“注重面子、不重实效”“思想麻痹、不知忧患”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战,用“实干+苦干”积小胜为大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用优异成绩为建党的二十大献礼!

第三篇:在市委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委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深入分析了我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安排部署了下半年经济工作,措施具体,要求明确,我完全同意,请大家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研讨体会

今天上午,市委中心组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章党规、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传达学习了省委书记*和省长*在省委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同时,市委中心组每个成员都结合自身实际,就事关*长远发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作了很好的发言,准备充分、研讨认真,交流认识、碰撞思想,集思广益、理清思路,达到了预期效果。总的来看,这次集体学习研讨开得非常成功,大家都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和系统思考,发言紧扣主题,把握问题精准,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体现了大家对加快*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听后很受启发,很有共鸣。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

通过集中研讨,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深刻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新常态怎么看、怎么办有了更为准确的把握,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关于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稳增长、保态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决策部署上来。

二是进一步明晰了发展定位。

通过集中研讨,大家坚持问题导向,不讳疾忌医,在深刻领会把握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的基础上,对*所处的历史方位、面临的形势有了清晰的判断,对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有了深入的认识,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压力感、紧迫感,坚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魅力*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进一步理清了思路举措。

通过集中研讨,大家就如何更好地融入全省大局、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以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提出了对策思路,大家在交流发言中相互启迪、共同提升,进一步理清了思路举措,对哪些需要坚持,哪些需要调整,哪些需要提升,今后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找到了工作的着力点和关键点,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思路、制定战略、指导工作。要充分利用这次集体学习研讨的成果,把中心组成员的发言材料汇编成册,为各县(区)、各部门学习研讨提供参考;要梳理出各位成员的具体意见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研究部署;要把各位成员的真知灼见融入市五次党代会报告中,进一步完善提升党代会报告。

二、关于做好下半年工作

下半年工作的总体安排是: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安排部署,围绕一个中心,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决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一个中心,就是围绕稳增长、保态势这个中心。上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均有所提升,基本上达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的战略目标,稳中有进的基本态势初步形成。为实现稳增长、保态势,全市上下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坚定发展信心。虽然面临三期叠加、投资下降等问题,以及新常态下速度放缓、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等新情况,但上半年全国、全省整体经济走势比较平稳,符合中央、省委基本的分析判断。这说明中央、省委对经济形势的判断符合实际,符合经济走向,为我们增强发展信心提供了“压仓石”。与全国全省一样,我市上半年经济走势稳中有进、稳中有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目标,说明我们*的发展很有潜力、很有优势。现在,中央、省委陆续出台一些利好政策,对我们长远发展非常有利。总之,从上半年经济运行和各方面工作来看,*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仍然没有改变,敢打硬仗、攻坚克难的精神没有改变,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传统没有改变。因此,我们一定要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第二,坚持转型发展。发展仍然是我们当前的第一要务,也是*最为迫切的任务。我们当前碰到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发展不足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紧紧扭住发展这个中心,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加快转型发展,将原来的粗放发展模式转变为集约发展模式,破解当前的困境,解决突出矛盾问题,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对我们农业大市来说,抓发展的核心是突出抓工业、抓制造业,努力提高二、三产业的比重。要深刻领会*书记、*省长反复强调的抓工业要求,传统产业不能丢,新兴产业要加快。只有落后的企业,没有落后的产业。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提质增效,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二要继续扩大有效投资。当前投资下滑的趋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此,市委、市政府专门印发文件,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四大班子领导同志分组负责制。各位领导干部要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切实履行职能、担起责任,督办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突出矛盾问题。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要注意不能放松需求方面的改革。三要注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四轮驱动”中的重要一轮。要持续抓好“双创”工作,尤其要创造条件和营造氛围,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

第三,坚持开放发展。去年我们确定了“东引西融”的开放发展战略,向东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向西积极融入全省发展格局,收到的效果非常明显。下一步,我们不仅要“东引西融”,还要全方位对外开放,但是要有战略重点、着力点。在“十四五”规划中,我们确定的发展重点是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这是立足于我们最大的优势即作为河南东大门的交通优势而作出的。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方兴未艾,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中起到桥头堡的作用。

第四,坚持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段时间,为了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关停了一些企业,关停了一些项目,这是为了更好地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新常态下的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重新审视我市近几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我市工业污染远比想象的严重,粗放式发展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显现。我们现在采取的这些措施,就是要治理过去粗放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既是治标,也是为治本赢得时间和空间。所以,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对有污染的项目必须从严从紧审批,在招投标过程中明确环保要求,要在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中推进绿色发展。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各类风险矛盾交织叠加,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影响全市发展大局。一要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进入暑期,各级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都要密切关注交通、生产等安全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夏季是食品安全事故多发期,各县(区)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不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三是抓好非法集资工作。要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采取有效措施切割风险企业,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四是抓好平安建设工作。我市地处四省交界,区域平安形势比较严峻,各县(区)、各职能部门一定要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加大反暴恐力度,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五是抓好防汛工作。近期,我省将有持续性的雨情风险,前段时间新乡遭受水灾,全省防汛形势比较严峻。*市地势低洼,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滞后,河道泄水能力不强,当前正值汛期,各县(区)和有关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打起十二分精神,严密监测汛情、细化抢险预案,加强科学调度,确保安全度汛。到了汛期,我再强调几点:一是领导要领班;二是值班要到位;三是相关部门必须严阵以待;四是通讯要畅通,相关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领导要时刻保持通讯畅通,因联系不上造成工作被动的,发现一起,问责一起。

第四篇:10.07.14中心组学习参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0年第2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辑)

中心组学习参阅

北京市国资委宣传工作处编 2010年2月

本期要目

胡锦涛: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 实实在在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6 国务院国资委: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引导央企做强主业„„ 9 吴敬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提高执行力„„„„„„11 左晓蕾:提高投资效率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之一„„„12 李义平:不转变政府职能就难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3 许小年:转变发展方式需改进投资消费失衡„„„„„„14 艾洪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体制机制创新„„15 述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亟待加快推进„„„„„„„„„15 聚焦两会:转变发展方式或从低碳经济破题„„„„„„24 姚景源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答记者问 „„„„„„„27

- 1 -

形势政策 胡锦涛: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中央举办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认真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验,深入研究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完善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和举措。

胡锦涛强调,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作出了3个重要判断,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2009年成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我们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立即果断实施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态势。二是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拓展我国发展的外部空间。三是必须把保持我国经济当前平稳较快发展和为长远发展营造良好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政策措施不仅要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且要努力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营造良好条件。我们立足扩大内需保增长,在扩大内需中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营造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在全党全国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经 - 2 - 济实现总体回升向好。

胡锦涛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初步的,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中的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我们要继续努力,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胡锦涛强调,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推动力。

胡锦涛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胡锦涛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全党全国必须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胡锦涛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他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8点意见。第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

- 3 - 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第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第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六,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第八,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胡锦涛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推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4 -习近平在主持开班式时指出,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系统回顾了前一个时期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决策过程和实践历程,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要求。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们办好研讨班,对我们取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用讲话精神指导研讨班的举办,推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来源:新华网)

实实在在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近日,市委市政府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扩大会,传达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并就加快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展开热烈深入的讨论。市委书记刘淇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市政协主席阳安江,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参加学习。

此次学习扩大会创新方式,用整整两天时间进行了近年来规模最大、参加范围最广的一次学习研讨活动。在传达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精神后,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和全市各区县、各部门以及国有企业的300多位负责人分成12个小组,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积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围绕着加快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建设世界城市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在学习和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也是在新形势下具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经过两天的热烈讨论,大家分析了形势,剖析了问题,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方向,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刘淇讲话要求,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他说,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研讨班上的讲话内涵十分丰富、思想十分深刻,既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又有

- 5 - 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和决策部署上来:一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二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央作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策,既是基于对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抢占发展先机的重大战略部署;三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从一项项具体的工作入手,实实在在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回顾近年来首都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的进展时,刘淇指出,正是由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首都经济实现了持续性强、速度快、质量高的增长。实践证明,首都经济发展的思路符合首都的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信心和决心。但同时也应看到首都经济发展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层级不高、城乡结构二元化突出、国民收入差距大、文化影响力不强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予以解决。

刘淇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世界城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更加自觉地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当前,首都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在全面分析了首都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要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审视首都发展建设的要求。其根本的目的,就是首都的发展要适应国家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本实现工业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居世界前列的要求。届时的首都应该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而且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人文北京意味着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建设文化中心,科技北京意味着科技支撑、实现跨越式发展,绿色北京意味着生态文明的新发展和环境友好型道路。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可以克服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我们要抓紧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这三个行动计划。

刘淇指出,拓展持续发展的空间,最大的内需是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在城镇化。我们要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积极盘活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在观念上要有重大转变,平原地区的城乡规划要有新的思路,农转居要加快步伐,使中心城人口疏解、文保区保护等与郊区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

- 6 -

刘淇强调,要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要更加注重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体制,特别是要围绕着替代进口开展自主创新。实施进口替代的自主创新,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消除信息服务业等高端产业高成本瓶颈的决定性因素。要确定一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组织力量重点攻关,力争尽快实现突破。二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力求早日拿出好的自主创新成果。三要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充分依靠现有企业的技术升级推动产业升级。

刘淇强调,要加快增强首都文化软实力,提高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以建设世界城市的眼光,研究和制定与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战略。要加快落实“人文北京”行动计划:一方面,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入手,大力推动城乡文化活动的发展;要把重大节日作为重大文化活动来定位,来设计和组织。过节不仅是放假,而应当成为广大群众享受文化大餐的机遇。另一方面,加快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工程,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把首都建成创意之都,进一步提升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文化创意产业主导力量的影响,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创造社会财富和就业机会的能力。要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在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上实现新突破,为解放文化生产力创造更为宽松的体制环境。

刘淇最后要求,要围绕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政府与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切实降低创业成本,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房、融资等方面的困难,把优惠的政策集成、集中、聚焦到需要支持与鼓励的企业和人才身上,帮助他们加快发展;三是积极推动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打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商务服务中心城市;四是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使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风向标”,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自觉行动。(来源:北京日报)

国务院国资委: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引导央企做强主业

近日,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主持国资委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深入研讨交流学习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

- 7 -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

大家在研讨交流中认为,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强调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对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思路和重大举措的认识,充分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处理好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推进改革创新的关系,对推动中央企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中央企业改革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家认为,结合国资委实际贯彻落实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要重点研究如何抓好国有资本和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推进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中央企业是国有经济的排头兵,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找准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定位,理顺体制机制,推动中央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李荣融在研讨交流和总结时对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学习贯彻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精神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要增强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央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广大干部职工,要深刻认识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增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是要实事求是,把握规律。结合中央企业实际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关键是实事求是,把握规律。“实事”就是世情、国情、企情,要把中央企业的现状调查研究清楚,把中央企业的优势和不足研究清楚。在认清“实事”的基础上,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握企业发展的规律,并真正按照规律办事,促进国资监管工作和中央企业科学发展。

- 8 - 三是要引导中央企业做强主业。中央企业不仅要做大,更重要的是做强。中央企业能否具有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能否在国民经济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中央企业的主业能否做强。中央企业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就一定要突出主业、做强主业。

四是要抓紧研究推进中央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关重点工作。通过重点工作的推进,真正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抓好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推进中央企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来源:国资委)

专家评说 吴敬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提高执行力

在最近召开的《财经》年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说了很多年,但收效甚微,需要反思一下为什么在十几年中,执行的情况不太好,这样就可以真正走出这期经济危机。

吴敬琏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失衡,消费率稍有增长,但没有根本改变。投资大幅增长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主要方式,但要保持中长期的增长这仍旧不够,未来中国经济要发展必须增加消费的需求。

吴敬琏称,提振消费有多种方式,比如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采取家电下乡等补贴消费的政策,但根本的途径在于人们收入的增加。而收入的增加又要依赖于就业增加和技术的进步。

“增加就业可以提高普通老百姓的收入,而技术的进步可以提升专业人士的收入。”吴敬琏说,目前要从依靠投资、依靠自然资源的投入的发展方式转化为依靠就业的增加、依靠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结构的转变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目标。

此外,吴敬琏认为目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之所以推进缓慢,主要是由于体制性障碍没有消除,很多政府地方把GDP的增长当成其重要政绩,鼓励创新的机制不健全,导致技术发展面临众多障碍。(来源:中国金融网)

- 9 - 左晓蕾:提高投资效率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之一

经济学家左晓蕾认为,转变以投资为主的发展方式,并不意味着投资规模必然下降。为以消费为主的内涵式增长,不是在存量概念上改变投资在GDP中的比重,而是消费增长应超过投资增长。以消费为主推动增长的新经济(310358)结构,必须逐渐脱离传统的一般商品消费层次。最大的增长空间,当属服务型消费。全方位拉动消费增长的政策,应能创造消费领域巨大的投资空间与机会。

左晓蕾认为,结构调整首当其冲应是“宏观经济结构”调整,政策从理顺经济结构着手,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微观结构沿着合理的思路调整,由此开拓经济增长的新空间,以求得经济的持续平衡增长。

投资占GDP比重大大高于消费所占GDP的比重,是经济增长不可持续最重要的理由。所以,转变以投资为主的增长方式,是第一个宏观结构问题。不过需要正确界定的概念是,改变投资和消费在GDP的比重,转变增长方式,并不意味着投资规模必然下降。笔者认为,投资仍将是2010年中国经济重要的驱动力之一。投资效率,包括与投资效率相关的价格机制的改革,产业结构的调整,产能过剩的整合,都可能成为结构调整政策的着力点。如果2010年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新的突破,则可以预期,消费增长占GDP的比重将从今年的38%上升至42%,投资增长将从68%下降至55%;顺差增长将从负贡献恢复至3%。

中国是以实体经济增长为特征的经济,而实体经济的增长必须有投入才会有产出,投资须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中国经济增长保八或者持续增长的概念,都意味着中国经济规模要逐年扩大,这必然伴随投资规模的扩大。

在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化为消费为主的内涵,不是投资减少,不是在存量概念上改变投资和消费在GDP中的比重,而是消费增长应超过投资的增长,在增量概念上有改变。相应地,对“高储蓄”的问题也应有新认识。在现阶段,高储蓄是与投资增长并存的。简单降低 “高储蓄”,可能使投资增长变成“无米之炊”。目前投资增长为主的模式最大的问题,是投资的有效性。比如8%的经济增长通过33%的投资实现,四个百分点的投入带来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这种规模递减的状态不改变,要继续保持增长,就必须更大比例的低效率的投资。所以,提高投资效率才是转变投资增长方式最核心的问题。“储蓄”有效地转化为投资,才是解决经济结构失衡的关键。(来源:和讯网)

- 10 - 李义平:不转变政府职能就难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日前由清华大学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中心举办的“2010年宏观经济形势报告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李义平教授指出,不转变政府职能就难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李义平说,要真正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到实处,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改革,其中,首要的是政府职能的转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政府提供了良好的公共服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人们安居乐业,企业奋发向上,在市场规则的约束之下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经济自然会持续地高质量地发展。如果政府职能错位,直接扮演市场主体的角色,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那就会产生许多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悖的现象,譬如,简单地把GDP当作主要考核目标。

李义平指出,如果政府成为市场主体,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增加生产性投资,忽视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投资,这最终会影响人民群众的消费,也就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在此情势下,国民收入的分配也容易向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倾斜,并会有意无意地偏向国有企业,而忽视其他经济成分。

李义平强调,我们应当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思维惯性中解脱出来,真正从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正确定位政府职能。只要政府提供了良好的公共服务,经济发展方式就能得到有效转变。(来源:光明网)

许小年:转变发展方式需改进投资消费失衡

经济学家许小年对记者说,没有体制上的重大突破,就难以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改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个政策,而是一场深刻的改革。

以消费投资失衡为例说明体制改革对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传统的发展方式投资过重、消费过轻,现在的情况是外部需求疲软,国内产能过剩,由投资和出口驱动的传统增长模式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分析一下GDP构成,只剩下一条,就是消费。提升居民消费已经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无可选择之选。但当我们需要消费支持经济增长时,却发现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46%滑落到08年的35%,短短不到十年时间,消费占GDP比重降低了10个多百分点,这个数字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传统增长模式已经失去目标。我们过去一直在为增长而增长,而不是为提高民众生活水平而增长,经济增长变成了目的本身。经济增长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服务于终极目的的手段,经济增

- 11 - 长仅仅是一个手段,但我们多年强调GDP已经给我们养成了思维惯性,把手段本身看成目标,结果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不断下降。换句话说,老百姓的相对生活水平在下降。因为经济增长的蛋糕分配中老百姓的消费得到了越来越小的一部分,我们已经忘了经济增长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毫无疑问应该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将增长的动力从投资和出口转向消费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是通过减税增长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第二财政政策要从投资领域中退出,让更多财政支出用于充实保障体系、调整经济结构以及提升消费。第三是要增加土地供给,平抑房价。最后是资产的再分配,就是财政分配向个人和家庭倾斜。除这些政策外,城镇化是拉动财政的另一有效措施。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创造新需求(来源于《财经网》)。

艾洪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体制机制创新

最近,东北财经大学校长艾洪德对记者表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艾洪德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个新问题。之所以困难,在于其受到发展观念、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体制机制的制约,而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其深刻的体制机制性根源。这些体制机制问题是长期存在的,其运行惯性十分强大,只有施加强有力的外部力量才能使之摆脱原有路径。

他认为:“虽然我国经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去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制约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经济结构失衡、经济效益低下、消费需求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要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可持续增长,要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变得刻不容缓。中国经济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有利于民生改善的、可持续的、结构均衡的发展模式。”

他建议,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通过合理设置绩效考评机制,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地方政府领导的政绩相挂钩;二是要合理细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目标和评价体系,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变得有据可查; - 12 - 三是改变传统的GDP至上的发展思路,突出强调增长的效益和质量。

深度透视 述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亟待加快推进

胡锦涛总书记日前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提出,要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我国经济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率先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这一关键性战略决策部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下一步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必将带来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 这是一场积蓄已久的变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如何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促进经济增长的现状„„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系列有关发展方式、发展理念、发展道路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广东佛山昭信集团在改革开放之初曾经是一家以出口鞋类产品著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至今,它的旗下只剩下一家鞋厂,主营业务已经转移到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很高的LED照明产品上,带来的是效益的持续稳定增长。

从劳动密集型到知识密集型,从注重产量到注重效益,从单纯依赖出口到着眼国内市场„„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悄然转型,既让我们看到了原有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更向我们展示了转变发展方式的巨大成效。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近10%的速度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经济结构失衡、资源消耗过多、低水平产能过剩等问题也在不断累积。

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总量小、社会物资匮乏的局面,不得不把速度看得更重一些;那么,在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至世界第三、人民群众向全面小康迈进,特别是外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势在必行。

像昭信集团这样,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迫于竞争压力积极谋求转型。与此同时,党中

- 13 - 央、国务院也在不断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着我们的经济发展理念。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提了出来,强调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向结构优化、规模经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要效益。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变革积蓄已久,亟待加快推进。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矛盾进一步暴露出来: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消费需求不足;产业结构偏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资源能源消耗过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正如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所指出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原有的方式没有出路。”

环顾世界,全球经济尚未全面摆脱危机影响,后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切实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在后危机时代赢得主动。

审视自我,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中的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推动我国经济转入高效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巩固已有良好局面,谋求更大发展。

形势逼人,机遇难得。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明年即将进入“十二五”。在这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 14 -

“抓住机遇,成功转型,中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将会迎来一个崭新天地,并为下一个增长周期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 这是一场全面深刻的变革,势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日前参加上海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注意到,2009年上海实现了8.2%的经济增长率,而“上海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今年增长目标是8%以上。同时,上海各区县今年也将不再搞GDP排行榜。

已经度过了金融危机最冷的冬天,上海今年又有世博会和“两个中心”建设等重大发展契机,为什么没提更高的增长目标?对此,上海市有关负责人解释说,主动“调低”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争取更大空间。

这位负责人的话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涵:在发展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发展,而且要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又好又快发展,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回顾过去的发展历程,我国在取得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水泥消耗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大国。

“以往缓解能源资源矛盾还有较大回旋空间,而近几年我国能源消费的年均增长都达近2亿吨的水平。长此以往,这种以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高世宪说。

与此同时,随着地球环境变化,为保护全球气候和地球家园,包括中国在内的每一个国家都必须为此作出贡献。目前,我国已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到2020年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自愿减排承诺。

来自内外发展环境的压力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道路上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的模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可持续发展,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追求的又一重要目标。

- 15 -

当前,随着后危机时期的到来,各国纷纷加快发展转型步伐,酝酿调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积极抢占高端制造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制高点。

反观我国,经济发展整体上还处在“要素驱动型”而不是“创新驱动型”阶段,资源消耗过大,劳动力成本投入低,科技贡献率低,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服务贸易发展滞后。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使我国过去长期面临的强劲外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的国际环境上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生态环境„„形成我国经济新的国际竞争力,这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追求的重要目标。

总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发展理念的深化、发展道路的拓展、发展环境认识的提升,这些都是对经济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发起一场全面的变革,势必深刻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这是一场亟待突破的变革,要抓住重点,力求实效

“经济发展方式要想真正实现转变,必须选准突破点。”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说。

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中央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八项重点: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这些都是我们应当加紧推进的重点工作,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应把更多精力放到“调结构”上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指出,如何调整投资结构,使资金更多地进入最终需求而非中间需求环节,如何使消费增长的“慢变量”适当快一点,增加其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都是需要下一步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则更强调产业结构的调整。他认为,近期应注意提高三个“比重”: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服务业占就业比重,服务贸易占总贸易比重。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 16 -

“1G时代看着跑,2G时代跟着跑,3G时代齐步跑,4G时代领先跑。”67岁的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自豪地说。

正因为坚持走自主创新的路子,2009年,当全球老牌通信设备商都在利润下滑、亏损、裁员甚至破产保护的困顿中无法自拔的时候,中兴通讯成功抢占通信3G和4G先机,挺进全球第一方阵,全年利润同比增长40%以上。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为我们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重要作用。”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必须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

当前,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和能源资源安全已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低碳经济和新能源等新兴战略性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新的突破口。

与此同时,我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担负着历史上最空前的资源消耗和经济活动,面临着历史上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挑战。

胡鞍钢认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前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

发展不能只体现为GDP数字的增长,更要体现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只有当老百姓能消费、敢消费时,我国经济才能走上内需驱动的良性轨道。

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认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改善民生,这样才能改变我国经济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过分偏重第二产业的发展格局,才能改变“高增长”不能带来“高就业”的现状。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是一场亟待突破的变革。目前,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已经确定,下一步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工夫、见实效。

 这是一场长期艰巨的变革,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

一项对50位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中,经济学家们选择的前五位都是深层次的体制问题:收入差距过大、垄断行业扭曲资源配置、消费需求不足、权力缺乏监督、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实践证明,当前阻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种种因素当中必须看到深层次的体制原因:

——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资源消耗的背后,是资源价格体制过去长期扭曲,以及科技教

- 17 - 育体制中缺乏支撑企业自主创新、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制度设计;

——消费受到重重制约的背后,是收入分配体制的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和“二元化”的城乡体制;

——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铺摊子、上项目的背后,是一些地方盲目追求GDP的干部政绩考评体制,以及事权与财权不对应的财税体制;

„„

这些深层次的矛盾不解决,经济发展方式就难以实现真正转变。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改革角度看是深层次体制问题。一方面要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另一方面从长远看要靠深化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所所长聂高民说。

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长期艰巨的变革过程,这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

只有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才能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经过31年的历程,我国渐进式改革已步入了深水区。资源价格、收入分配、垄断行业、行政管理体制、城乡管理体制、社会保障体系等改革,无不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的难度在加大,改革更加需要增强协调性。

“应当抓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有利时机,在深化改革、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若干重点措施,部署和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刘世锦说。

他建议,在当前经济保持了稳定回升势头的有利条件下,下一步应加快包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放宽基础设施和服务业领域的准入,加快部分仍没有放开或理顺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市场导向的企业兼并重组。

社会领域的改革,成为下一步改革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的发力点。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把维护社会事业的公益性、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责。

收入分配改革不仅关系到消费的进一步扩大,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关注 - 18 - 的焦点。改革分配制度、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取向鲜明,国家将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改革还要注意‘双管齐下’。一方面靠资源价格、财税体制改革从经济上促进,另一方面靠干部政绩考评、政府职能转变从政治上保证。”许光建说。

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将加快推动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适时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而改革干部政绩考评体系和转变政府职能也在有序推进,一些地方和部门已经有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中办《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及三个考核办法已于去年10月份公布。意见和办法突出了对人口资源、社会保障、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党风廉政、群众满意度等约束性指标的考核,促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作为一场深刻的变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许光建话锋一转,“好在金融危机后各界对此达成共识,转变的突破口、着力点和动力源泉等都已明朗,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持之以恒,中国经济发展质量一定会越来越高,发展空间一定会越来越大,发展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来源:新华网)

聚焦两会:转变发展方式或从低碳经济破题

201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虽无政府换届的“大政”,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走出全球金融危机、总体企稳回升后,能否持续回暖的关键之年。去年实现“保增长”目标后,今年中国经济仍面临着产能过剩、通胀压力、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春节前夕,在九位政治局常委悉数参加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如此表示。在这次高级别研讨班上,一连三天,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等四常委,分别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表重要讲话,力度、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

- 19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采访全国两会时了解到,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的代表议案、委员提案不在少数。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无论是第一部分对去年工作的总结,还是第二部分对今年工作的部署,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是重要内容。

——低碳经济已成政协一号提案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早已是舆论的重大议题之一,今年会如何突破?本报记者采访到的多位政协委员都认为,“低碳经济”将是此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向本报记者透露,今年以九三学社中央名义提交的“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已经被列为会议一号提案。

“能耗过高、污染较大,早已经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压力和动力。去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之后,中国政府对低碳经济的态度更加明确,今年两会低碳经济肯定是热点。”贺强告诉本报记者。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则在3月1日公开表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他认为,应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早日制定国家中长期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和路线图。

“低碳其实是经济体发展的本质要求,无论是我们住的房子、开的汽车、享受的服务,都应该符合低碳的要求。”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利时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新向本报记者如此提示。在他的低碳经济提案中,包括了这样的内容:“制定新的低碳排放建筑节能标准,鼓励开发以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为载体的科技地产项目。”“构建多样、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在公务、公交、出租、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全国政协专业界别人士提交的议案中,“低碳财税政策体系”特别引人注目。贺强向本报记者介绍道,这个体系中,首先是对市场主体的节能减排行为起激励作用的财政支出政策体系,主要包括国债投入、财政补助、贷款贴息,以及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其次是对市场主体的耗能排放行为起约束作用的税收政策体系,主要是指与能源消费有关的各种税、费征收措施,如,碳税、能源税、电税等。

李立新委员则向本报记者表示,低碳经济目前需要健全相关配套机制。比如能效标准及审计制度、低碳中介服务机制、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自愿减排协议制度等。

- 20 -

“对于我们这样的资源大省,发展循环经济才是出路。”全国人大代表、甘肃金川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杨志强告诉本报记者,甘肃省从2008年开始就开始实践“资源经济转型发展”,目前已建立低碳经济引导促进机制,出台了相关规划,着力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技术体系。

——遏制产能过剩乃是当务之急

有很多与会代表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如果说发展低碳经济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部署,那么,遏制过剩产能则是转变的当务之急。

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部分常委针对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质询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即重申了去年9月以来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和电解铝等产能过剩行业明确的调控态度。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第98次常务会议,也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送审稿)》,以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为重点,确定了今明两年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和目标任务。此政策基调,料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体现。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晶龙集团董事长靳保芳分析认为,国家的4万亿元刺激计划,对于全国和区域振兴、提振消费都起到了很好作用,光伏企业也因此受益。但有些地方因为投资过大,盲目上了很多产能过剩的项目,除了多晶硅,还有钢铁、水泥、制革等行业。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欧亚建设总公司董事局主席屠杰,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抑制产能过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议案。他告诉本报记者,产能过剩问题在去年的巨大投资刺激下确实有所扩大。他认为,政府投资应该用于提升中高端产业竞争力,在研发设计、规模经济、精密制造、供应链、品牌和营销渠道等方面帮助企业。(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姚景源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答记者问

最近,经济日报记者吕立勤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对话。以下是对话的主要内容:

主持人: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 21 - 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明确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我们取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请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就有关问题作进一步分析和展望。

姚景源: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话题,我们在去年的对话中就讨论过。今天再一次交流这一话题,是因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确太重要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作了深入阐述。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当前,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意义非常重大。

主持人:从您了解的情况看,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实际进展情况如何?

姚景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党中央当时就明确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些年来,我们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 - 22 - 向好,从而为我国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提供了重要启示。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9年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我们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净出口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呈现明显负增长的状态下,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52.5%,对GDP增长的拉动为4.6个百分点。

这充分表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们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依靠扩大内需为主、消费与投资拉动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的。这同时也进一步表明,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我们是可以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的。但也要看到,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初步的,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中的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主持人: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又是什么呢?

姚景源: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分析。从国内情况看,我们原来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难以为继,进入了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看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从国际情况看,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面复苏可能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国际环境存在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但是,世界经济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孕育着新的突破。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巨大的压力,也是强大的动力。我们要看到复杂经济环境中新的重大机遇,运用科技的力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尽快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主持人: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他还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此,您有哪

- 23 - 些思考和体会呢?

姚景源:胡锦涛总书记前不久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温家宝总理去年年底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时也曾说,中国的经济问题,根本上还是结构性的问题。他还特别谈到,更为重要的就是要运用科技的力量来转变发展方式,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过去一年里,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由于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而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因此,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在运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取得扎扎实实的新成效。

举例来说,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我国“三农”发展在过去一年里取得显著成就,但长期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些因素尚未根本消除,需要我们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特别是要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进一步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持之以恒地增强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再比如,我们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就必须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现代产业体系。那么,如何更好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做到这一点,既要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更要瞄准国际科技和产业前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才能全面提升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争创国际竞争新优势。

总之,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 - 24 -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我相信,只要我们切实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真正让科技引领可持续发展,我们就可以谋求经济长远发展的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在激烈复杂的国际竞争中不断拓展出新的发展空间。(来源:新华网)

第五篇: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上的发言

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上的发言(学习总书记蒙古代表团审议讲话)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并发布重要讲话。这是总书记连续五年深入内蒙古代表团为我们把脉定向、领路指航,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深情牵挂。总书记的讲话站位高远,一如既往地饱含赤诚的人民情怀,激励着内蒙古各族儿女更加满怀信心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现结合实际,谈几点认识体会。

一要深刻理解“五个必由之路”这一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史,首次提出了“五个必由之路”,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昭示的重要认识,展现出在新起点上团结带领人民开创未来的坚定历史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次丰富的发展,既为我们弄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内在逻辑提供了科学答案,也为“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性认识,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更加坚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二要紧紧抓住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总书记五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五次阐释做好民族工作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就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作出深刻论述、提出重要要求,这次强调要紧紧抓住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我们要深刻领会、用心感悟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看待和认识民族工作,切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要注重广泛性,要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要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落实到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方面,既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要切实支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加大投入,培养人才,推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三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慎终如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坚定必胜信心,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切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始终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抓紧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突出抓好灾害防范和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要始终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当前,我们经济正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转型期,必须坚持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同时,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要紧紧围绕XX战略定位,紧扣我市XX建设实际,从小抓起、从实抓起、从细抓起,推动相关产业迈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具体到分管领域,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坚持“普惠+优待”原则,在严格落实现有工业、科技、人才等领域已出台普惠政策的基础上,针对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提出优待性政策,推动全市XX深度发展。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保费和稳岗返还有关政策,同步制定我市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稳定企业生产,扎实做好“六保”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这“前三保”,稳住经济基本盘。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结合XX行动,大力发展XX,通过深入对接,着力引进大批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机构,打造XX集聚中心。充分运用好XX优势,重点在本地挖潜上下功夫,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着力打通制约我市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做好本地配套服务,推动XX本地企业与XX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提高本地配套率。同时,着眼我市XX建设实际,瞄准产业发展中的“断档”和“空白处”,积极对接全国各大军工企业集团,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引进能够为我市现有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产业链条,在完善我市工业体系上做文章。要兜牢民生底线。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战略,围绕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问题,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岗位拓展行动、就业创业计划和服务基层计划,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深入研究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增收有关工作,突出抓好有组织劳务输出、促进就地就近就业等十个计划,构建有组织劳务输出新模式。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和扩面专项行动,促进实现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实际人群全覆盖,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实现职业劳动者广覆盖。扎实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以退役军人创业园为载体,通过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和吸纳更多退役军人入园就业创业。

下载对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在市委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上的发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在市委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上的发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转变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与思考

    加快转变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与思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十七大提出的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推动永......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察会议交流发言(环保局)

    在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监督检查 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各位领导、同志们: 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是保障“十二五”规划落实、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有力举措......

    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5篇)

    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 # # (2007年6月20日) 刚才,我们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下面,我就学习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讲一些意......

    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在科学把握新时期......

    市委书记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时的发言

    市委书记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时的发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人才工作、全过程人民民主、宣传思想等领域不断进行理论和......

    关于我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调查与思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探索科学发展之路——关于我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调查与思考吴仕华今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

    市委中心组2018年第1次集体学习发言材料111

    市委中心组2018年第1次集体学习会 交流材料 按照……关于召开市委中心组2018年第1次集体学习会的通知(„2018‟14号)要求,围绕“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发言参考(来川考察)

    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发言参考(来川考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四川发展,先后多次考察调研四川,对四川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指示、重要部署。先后深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