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场镇“十二五”规划2011年

时间:2019-05-13 03:07: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牛大场镇“十二五”规划2011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牛大场镇“十二五”规划2011年》。

第一篇:牛大场镇“十二五”规划2011年

牛大场镇“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我镇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以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奋力赶超、推动跨越主基调,按照“粮食稳镇、药业兴镇、烤烟富镇、畜牧旺镇、工业强镇”的发展战略,做强“三大产业(烤烟、中药材、特色养殖),建设生态农业大镇”。重点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深化改革开放,优化环境建设,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为此,全镇上下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以奋力追赶的勇气、争创一流的锐气,抢抓机遇,探索新路子,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农业大镇做出新贡献。基本要求是: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抓住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把加速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使我镇“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速度高于以往历史时期,高于全州同期发展平均水平,增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转变方式、持续发展。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方式的首要任务,加快构建以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开发好药业观光旅游,以新型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绿色无公害和低碳经济,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快速增强我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以牛大场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和拓展点,全面推进小城镇发展。切实加强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努力实现镇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

深化改革、推进发展。把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快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全面优化镇区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全镇经济实力。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始终把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放到重要位置,发展公共事业,健全社会保障,完善社会管理,建设和谐牛大场。

奋斗目标:结合我镇“十一五”发展实际情况,“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历史性突破,重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综合竞争力有明显的提升,主要预期目标是:

1、全镇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30%以上,到2015年确保8亿元,力争翻两番。人均收入高于全州水平。

2、不断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

3、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总人口控制在2.6万人左右,镇政府所在地人口达6000人。

4、建成规范化中心卫生院,完成9个村级卫生室建设,80%村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

5、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进一步巩固,15周岁以上人口平均接受教育年限为9年以上。

6、实现减贫1000人,实施整村推进,使现有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农村特困户全部纳入定期救助范围。

7、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三家以上企业入驻我镇。

“十二五”期间工作重点:

1、发展“养殖经济”,建立特色养殖基地。抓好以家庭饲养为主,示范户、专业户带动的畜牧养殖业。计划在“十二五”期间积极发展壮大一批生态特色养殖业。重点是把我镇的绿壳蛋鸡、七彩山鸡、新西兰肉兔养殖做大做强,并形成旅游商品。目标是:期末,新西兰肉兔养殖规模达到年出栏10万只以上,并建成肉食品加工厂,力争与贵州老干妈食品厂合作成功。绿壳蛋鸡养殖规模达到存栏5万羽左右,年出蛋近1000万枚,确保产品质量和进一步完善包装,使其产品进入各大超市。七彩

山鸡养殖规模达到8万羽,年出栏5万左右,确保畜牧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

2、发展“烤烟经济”,将我镇建成全州最大的烤烟生产基地。按照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路子的要求,全镇按三个生产单元进行规划和建设,在提高单产、主攻质量、增加效益上下功夫,实现烤烟生产的良性发展。“十二五”期间,烤烟产量达到3.5万担以上,年产值确保3000万元以上。

3、发展“药材经济”,将我镇建成全省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太子参、头花蓼、何首乌、白术、薄荷等特色中药材优势,积极引导药农进一步加大科技含量和规范种植,到“十二五”期末,建成中药材种苗繁育中心,全镇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全面实现GAP规范化种植,年产值达1.5亿以上。

4、发展“果品经济”,建立好果品种植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公司+基地水果”模式,扩大经济果林种植面积,将我镇可用荒山变成“绿色银行”。“十二五”期间,全镇果品种植面积达1万亩,其中,葡萄种植4000亩以上,力争建成以葡萄榨汁厂为代表的系列果品加工厂,提高附加值,确保该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5、发展“工业经济”,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在“十二五”期间,帮助中华山矿泉水厂做大做强,完成技改和新产品上市,实现年产值达到1000万元。充分利用地域和环境优势,力争3家以上中药材企业入驻我镇,建成太子参、白术、头花蓼等药业加工厂,积极开发中药材旅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同时,积极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竭诚为企业服务,争取多家企业落户我镇,促进我镇工业经济发展。

6、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交通:积极协调和服务好余庆至凯里高速公路的建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抓住国家通镇、通村公路项目建设机遇,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支持和优惠政策,本着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集中居民点后分散、谁有积极性先支持谁的原则,发挥村组作用,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实现组组通公路,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解决好农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水利:以农村饮水、田间灌溉、沟河整治为重点,加大水利建设项目力度。在人畜饮水上,按照新建与改建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农户自我管理与市场机制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以人畜饮水为重点的农村安全用水工程建设,确保全镇100%的农户安全卫生用水。在田间灌溉上,以加快建设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社会为目标,完善烟区、药区、工业用水条件。继续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河道堤防整治和抗旱水源工程,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达到工程性缺水和人畜饮水困难根本解决的总体目标。

7、合理推进小城镇建设。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抢抓机遇,力争把牛大场镇建设成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信息、服务设施具有一定水平的农业商品化、现代化小城镇。

第二篇:牛大场镇三八妇女节活动情况汇报

2011年牛大场镇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活动

情况汇报

根据县妇联的工作部署,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镇紧紧抓住“三八”妇女节这一有利时机,本着“加强交流,促发展,创和谐”的原则,积极开展了多项庆祝活动,让全镇广大妇女参与到妇女的庆祝活动中去,使她们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节日。现就我镇今年开展“三八”国际妇女节101年纪念活动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精心组织保证了全镇广大妇女过上一个愉快的节日。一是召开了专项会议,对我镇一年来的妇女组织工作进行了总结,同时,就今年的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二是拿出专项资金,为机关妇女干部举行庆祝活动,力争营造出良好的节日气氛,同时,为她们发送节日纪念品,通过短信平台送去节日的祝福,进一步送去党委、政府对妇女工作者的关怀。三是在三月八日为妇女工作者放假一天(有工作任务的机关女干部除外),给广大妇女工作者充分的休息时间。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在各村(机关)党支部、村民委员会、镇直工作单位的支持下,通过在交通要道口、集市口及各村内悬挂宣传条幅和粉刷宣传标语等方式向广大村民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

国策及《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妇女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同时,利用牛大场赶集时间发放了500余份宣传画册和宣传材料,宣传了妇女事业、妇女工作和妇女典型。在全镇上下掀起宣传和推动落实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新高潮。

三、开展系列活动,丰富庆祝内容

为让广大妇女能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我镇妇联开展了各种庆祝活动,让她们能真正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一是本着以“送节日祝福,建交流平台”的原则,组织召开了“庆三八,话发展”茶话会。邀请了辛勤工作在各战线上的优秀妇女代表参加了茶话会,她们以拉家常形式纷纷讲述了自己的工作、创业经验,并为下一步的工作打算讲述了自己的看法,通过茶话会的开展为代表们继续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全镇妇女共创业、共发展、共富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二是在妇女节当天组织机关妇女干部开展益智游戏。镇妇联和大学生村官精心编排了心连心接力赛、歌曲接龙、词语猜猜猜、快乐不NG等系列活动,通过游戏活动体现了我们妇女干部的分工合作、齐心协力、认真细心的精神。

在今后的工作中,牛大场镇妇联将继续与镇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全镇工作大局,努力开创妇女工作的新局面。在对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深化党群共建创先争优,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为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新黔东南而努力奋斗。

牛大场镇人民政府2011年3月9日

第三篇:牛大场镇四项措施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牛大场镇五项措施狠抓党风廉政建设

牛大场镇以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工作为载体,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有力地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纵深发展。

一是加强廉政教育,筑牢廉洁意识。召开廉政教育专题会议,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廉政准则》等内容,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活动,提高党员干部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目前,已开展镇、村级学习培训10场次,廉政教育测试1次,自查自纠活动1次。

二是加大廉政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制定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廉政文化进学校、进农村、进机关的“三进”活动,开辟“廉政文化”宣传专栏,着力打造一个廉政文化示范村,在全镇营造良好的党风廉政建设氛围。目前,正着力打造一个廉政文化示范村紫荆村。三是依托工作载体,抓好便民服务。在全镇9个村全面推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建立镇、村级便民服务体系,有力地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不断提升群众对党务、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目前,已办党务公开3期,村务公开27期,接受政策咨询700余人次,调处民事纠纷13起,群众满意率达100%。四是注重信访工作,加强信访监督。高度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建立来访登记台帐和镇领导班子信访接待日制度,及时进行登记和调查处理,专人负责接待来访群众。同时,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对村(组)存在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认真排查,并明确专人负责,以方便问题的解决和事后监督。目前,已接受群众来信来访20次。五是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廉洁自

律规定、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等有关制度规定,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并认真贯彻落实,从而使全镇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健康发展。

第四篇:剑门关镇十二五规划

剑阁县剑门关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

通 知

各村(居)委会、镇级各单位:

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现将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剑阁县剑门关镇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三月十日

剑门关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编制好全镇的“十二五”规划,是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进行科学谋划的安排部署,是工作保持前瞻性、科学性、连续性的需要。为认真落实上级有关要求,做好三个结合:与实际相结合,与发展相结合,与本镇特色相结合,经广泛调研,认真征求党委扩大会议成员意见,特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基本情况和现状

(一)剑门关镇基本情况。剑门关镇,位于剑阁县北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关景区的核心,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地处国道108线,县城下寺镇城南12公里处。全镇幅员面积132.7平方公里,辖15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105个村民小组,34个行政事业单位,共5105户,其中农业户4005户,非农业户765户,总人口16973人,劳动力9000人。全镇有林地71095亩,耕地23592亩,其中田9607亩,地13995亩,人均占有耕地1.4亩。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花生。

剑门关镇紧临县城,交通及区位优势明显,108国道穿境而过,15个村165.5公里通村公路均为泥结碎石路面,晴雨能通车。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能满足农业生产及群众生活需要,广电通讯畅通,基本达到全覆盖,教

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商贸流通活跃,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镇共有餐饮服务店32家,豆制品加工作坊8家,剑门豆腐享誉国内外,集镇建设初具规模,示范带动作用逐渐显现。1994年剑门关镇被列为全省100个试点镇之一,2004年又成功申报为省级重点镇。通过几年的建设和经营,集镇已有一定的规模,常住人口5000人左右。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府的领导下,终坚持“稳粮油、攻烤烟、抓畜禽、建古镇、兴旅游、保稳定、促增收”的发展思路不动摇,逐步增育和壮大以烤烟、生猪、旅游为主的主导产业,推动剑门关镇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2007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8587万元,增长12%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第二产业增长12%,第三产业增长19%。财税收入实现380万元,同口径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9万元,增长10%,招商引资达2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2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剑门关景区是1984年全国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开发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一)产业经济发展较快。剑门关镇烤烟产业逐渐壮大。自1987年种植烤烟以来,历届党委、政府长期坚持正确引导、科学规划、规模种植的工作思路,烤烟产业不断壮大。2006年全镇种植烤烟5286亩,实现产量16900担,产值767万元,创税达248.1万元,2007年种植烤烟4516亩,实现产

量10163担,产值560万元,创税134万元。2008年因受地震影响,但全镇仍然种植烤烟4608亩,可望实现产量15000担,产值1000万元,创税300万元。烤烟已名符其实地成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

剑门关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山区优势,大力发 展以生猪为主的畜禽业。2006年,全镇出栏生猪20670头,人均出栏达1.2头;2007年,全镇出栏生猪28200头,人均达到1.67头;出栏肉羊16720只,出栏小家禽达43.6万只。

剑门关镇是市级试点小城镇,现全镇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协助旅游部门,发展旅游事业,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特别创好“剑门豆腐”名牌,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二)城镇化明显加快。剑门关镇是全省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城镇,2004年被列为省级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是三国蜀道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重镇。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建设工作中,结合“5.12”地震灾后重建,举全县之力,着力打造川北一流的红色旅游文明古镇。剑门关景区开发和古镇建设建设项目,涉及6个村、19个村民小组、710户、2910人,共搬迁农户103户、320人,征地近120亩,涉及农户责任山8439亩、自留山768亩。投资5亿元对游人中心、3个停车场、9座石拱桥、近5公里游山道、关楼重建、索道和观光电梯、1.5公里高架栈道、仙云

人家、姜维墓、红军文化广场、景区公路等72个项目改造。重点加大景区绿化和植被恢复。剑门关古镇改造于2008年6月23日启动,总投资9000余万元,现已完成了243户576间临街建筑物风貌改造;3800米排污管道完成铺设;1220米管线下地工程全部完工;古镇中心广场、南北两个石牌坊已建成;剑溪河两座古桥已经建设完成;1220米石板路街道已铺装完成800余米。新街川北民居风貌建设402户全部完工,总投资达3000余万元。志公寺景区拆迁安置点97户完全按照川北民居风貌打造,形成了一四川省明星安置示范点。城镇供水、交通、电力、通讯、有线电视等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学校、医院、文化等公用事业蓬勃发展。在搞好文明古镇建设的同时,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大力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水利设施、村级组织阵地等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发展烤烟产业的烟路、烟水、烟房、烟机配套的机遇,在7个村修建标准泥石路30公里,确保晴雨能通车,改变群众的生活条件;整治山坪塘142口、修建微水池579口,有效增强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新购烟机325台,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新建普改密烤房255间,全面实行电子智能化烘烤。2006年,投资1000万元修建全省最高标准的烟叶收购站点,为烤烟产业的壮大提供后续保障。村村建起了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站点、图书阅览室,电视、广播做到了村村通,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党政十分重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步加大力度,基本面貌逐步改善。在公路交通建设方面,确立了“拉通主动脉、完善乡村网”的思路,2010年全镇12村村级公路已全部硬化,1个村正在建设,1村正在准备建设,初步形成了乡、村公路交通便捷网络。在电力建设方面,我镇已全面并入了国家电网,农网实现全面移交,每年为群众减轻用电负担达100万元以上,实现电力负荷转移,提高了用电质量。在水利建设方面,鼓励各村投资投劳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整合支农资金维修大型山塘、水库,群众的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在农业产业化建设方面,依托“烟叶强镇”的发展思路,为今后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四)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教育方面,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了“一中一小”格局,先后投入586万元进行剑门关小学校建设。计划生育方面,实行村为主工作机制和流动人口跟踪管理办法,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人口与计生工作保类进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明显,群防群治,有效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实现了“十无乡镇”,2009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获得了市先进单位。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9%,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

达96%。村民自治稳步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得到健康发展。社会群团组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不够大,全镇税源新增长点不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大,招商引资受地域局限,短期内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不明显;农业产业结构仍不够合理,新农村建设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社会保障体系仍需完善,部分群众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转变群众发展观念措施办法不多,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任务繁重,维稳工作任重道远。

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及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活动,积极实施“生态立镇、项目兴镇、产业富镇,打造旅游名镇,建设魅力家园”的发展战略,以干部队伍建设为主抓手,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主攻方向,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着力点,增强新型工业化带动力,加快推进“建设经济强镇、打造旅游名镇、创建生态乡镇”工程步伐,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剑门关。

(二)发展思路

1、建设经济强镇。“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培植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经济新增长点,科学整体开发剑门关和翠云廊景区,扎实推进剑门关集镇建设,科学布局集镇功能,提高服务企业水平和质量,至201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5.86亿元,年税收达500万元。

2、打造旅游名镇。“十二五”期间,我镇以旅游产业为主攻方向,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走低碳环保型和生态之路,继续巩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成果,引导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形成相对集中、连片发展、规模巨大、以剑门关景区为主的特色生态旅游产业群。核心景区的志公、高峰、梁山、剑雄、青树村围绕旅游开发做文章,实行产业成片,住居成块,景点集聚,资源丰富,独具特色的旅游新村。积极开展旅游名镇创建工作,再创一块国家级金字招牌。

3、创建生态乡镇。巩固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成果,鼓励各村认真开展全国生态村创建活动,认真开展“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活动,扎实推进“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新型处理模式,继续加大封山育林力度,绿化公路、屋场,努力打造成生态画廊村、环境优美村,全力打造现代化剑门关宜居城镇。

(三)奋斗目标及任务(2011-2015)

1、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

2、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

3、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

4、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

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

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99.5%;

7、人口自然增长率5‰以内;

8、农民对村政务公开满意度达到9.9%。

9、森林覆盖率达79%。

三、工作举措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打破交通制约瓶颈,努力打造剑阁县县政府的后花园。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开发好旅游资源,依托抽水蓄能项目,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剑门关镇参观和休闲。打破制约旅游产业开发的交通瓶颈,计划投资3000多万元,重新改造安定至剑门关镇10公里通村公路,建设好通平高速安定出口至剑门关景区8.5公里连接线,打造成一条高标准、高质量的旅游公路,成为与苍溪交界、与宝轮相邻的交通新格局,使剑门关成为游客心中的度假胜地、养生天堂,使剑门关镇成为剑阁县的后花园。

(二)、加大产业招商,引进战略投资者。

剑门关镇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发潜力巨大。“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宣传和包装旅游产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投资额在2-3亿元,搞好剑门关镇整体开发,提高剑门关镇的名气度和美誉度。

(三)、加强主导产业的培植,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

“十二五”期间,重点围绕“五业”做文章。一是水业方面。计划投资3000万元对剑门关镇的剑门关矿泉水进行技术改造,再上生产线一条,对水进行深加工。同时科学开发和保护好茶山天然水源,年生产优质矿泉水600吨,成为我镇的重要产业。二是豆腐干工作方面。巩固传统产业,继续对马和尚和志公寺两个豆腐厂进行技术培训,引进新生产设备,实行污水废水达标排放。四是有机茶产业方面,计划在剑雄村新种植有机茶500亩,做强做大剑门关茶业有限公司。

(四)、加快城镇的提质扩容,形成“一河两街”新特色。

“十二五”期间,制订和完善好《剑门关镇城镇开发规划》和《集镇总体规划》,按照旅游名镇发展要求来科学制订。在集镇建设方面,以城带乡,按景区农民建房要求,建设农民新型居住区,拉动农民向城镇聚集,拉动人物流,活跃第三产业。建设好旅游产品物流市场,继续完善现有的农

村农贸市场基础建设,同时不断拓展其他适宜物流市场,加快向县内一流镇级市场方向迈进,使第三产业真正成为剑门关镇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十二五”期间,城镇开发围绕“一镇两中心”的发展思路,积极打造“一河两街”新景点,引进投资者,重点开发好集镇沿线3.5公里长的清水河,按规划新建两座石桥,两个观光亭,力将剑门关河建设成独一无二的旅游景点,成为全省闻名的游客观光休闲地。

(五)、注重民生民利,认真承办好民生实事。

1、做好基础产业开发。计划在剑城、双旗、风垭村新新种植烟叶800亩,挖掘我镇烟叶发展潜力。做大做强“烟叶产业”,巩固我镇在全县的烟叶基地地位、搭建农民致富平台。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修好县城至双旗村3公里连接线,改造硬化好大房、剑城、剑山、双旗四个村9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

3、加快小流域治理力度。重点整治剑门关场镇4.2公里河堤整修加固,全镇整修整修堰坝8座、拦水坝12座,清淤河道和护坡10公里,渠道5000米和堰坝21座,新修渠道2000米和堰坝3座,提高防洪抗旱功能,确保粮食年年丰收。

4、加快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青树村、双渔村、剑山、剑门等新农村规划试点工作。加强农村规划建设和管理,继续推进农村“三清三改”工作。投资建设好青树村、双渔村、剑山、剑门村的饮水工程项目,新建饮水厂两个,配套完善管道设施,引优质山泉水入户,全面解决全镇人畜安全饮用水问题。

5、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农民健康指标达全省平均水平。加强医疗卫生建设,引进医疗卫生部门专业技术人才,提高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能力。

6、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校,激活校内竞争机制。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设施,调整办学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撤并村级小学,实行全镇一中一小一幼教育布局。教师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达到学生入学率100%,毕业率100%,升学率90%以上。

7、完成好15个村的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和卫生室、干部活动中心建设。加大敬老院改扩建工程项目,征地10亩,新建老年公寓一栋,安排入住老人40人。

8、加强生态环保建设工程。建好镇垃圾中转站,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建立垃圾焚化炉一座,对15个村新建垃圾

收集点;建好公墓山,严禁乱葬行为;建好工业区及集镇污水处理厂项目,继续加大对有机玻璃厂进行技改,整合为一家市场竞争力强、排污达标的新公司。

9、巩固和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年计划生育率达98%以上,计划生育获省级模范乡镇。

10、全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信访大调解、大接访”制度,规范信访秩序,认真开展“五大一提高”活动,提高民调满意度。

第五篇:白龙镇十二五规划

白龙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全镇狠抓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城镇化,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绩。在合肥市2008年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白龙镇被评为三县发展十快乡镇。

(一)主要经济指标大幅提升。到2010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1亿元,比“十五”末增87%,其中第一产业国民生产总值6.6亿元,第二产业国民生产总值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0.2 亿元,比“十一五”末增 210%;农民人均纯收入7100元,比“十五”末增120%;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比“十五”末增180%。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取得良好成绩。实施长王土地及宅基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总投资1.38亿元,建成别墅式住房925套,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学校、卫生室、村级活动场所等公益设施,对田、水、路、林、村、房进行综合整治,形成沟、渠、路、涵、闸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净增耕地1631亩(其中“退耕还宅”净增耕地1034亩)。项目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流转土地8000亩,与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定合同。其中引进现代牧业肥东牧场,总投资6.5亿元人民币,流转土地2383亩,一期项目已完工,奶牛存栏量1.2万头,二期项目正在建设,建成后将成为规模达2万头的奶牛养殖示范基地。

合肥青龙厂新四军东进抗日纪念园按照4A级景区标准打造,一、二、三期工程相继完工,高科技动态展厅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

观。在纪念园周边,大力发展鲜枣产业,2000亩标准化温室大棚已经建成,成为“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绿色生态”一项重要内容。成功举办了“2009合肥〃白龙首届鲜枣文化旅游节”,同时推出“白龙一日游”旅游线路。

实施省级第一、二批土地置换项目,新增耕地约1360亩。积极申报并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现代牧业为核心,建设低碳循环经济园,进一步改善约十万亩基本农田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实施“一事一议”,筹集资金,争取项目,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做好白龙镇小城镇建设规划,涵盖传统集镇改造,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大力开展“清洁家园”、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和传染病卫生防疫活动,文明创建取得丰硕成果。家电、汽车、摩托车等下乡补贴促进农村消费,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三)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和村两委换届顺利完成,为扩大基层民主政治,推进全镇各项事业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村务公开、廉勤委建设等工作均得到加强。“五五”普法教育依法治理通过上级验收,“六普”即将启动。18门以下小轮窑关闭淘汰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预计2010年底全面完成。安全生产得到加强,各类企业实现了无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的目标,隐患排查整治深入开展。“大信访”格局已经形成,各部门有效配合,齐抓共管,妥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深化,成立综治工作中心,增强社会治安整治力量,大力推动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家庭建设。农村教育资源不断整合,教育事业不断进步,投资100多万元用于改善教学环境,校安工程得到落实,招聘20名校园保安,全部持证上岗。大力推进民生工程,青龙敬老院“515”工程顺利完工,投资200多万元,增加床位近300个。新农保试点工作顺利启动,参保范围进一步扩大,60岁以上农民实现了“老有所养”。新农合、村级卫生室、水库移民、低保五保、残疾人保障、农业保险、农村安全饮用水等其他民生工程都得到了很好落实,完成了预定任务。

回顾“十一五”,我镇仍然存在一些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工业经济仍不能起到支撑作用;新农村建设有待进一步推广,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投入需进一步增加。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不断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24亿元,比“十一五”末增1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产值6亿元,比“十一五”末增100%;第二产业增加值16亿元,比“十一五”末增250%;地方财政收入0.3亿元,比“十一五”末增100%;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比“十一五”末增100%;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200%。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三、“十二五”规划战略措施

(一)建设特色农业大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农业生产力。

1、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落实扶持政策,保护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基本农田地力和产出能力,新建标准农田5万亩。修建一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5亿元。

2、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积极扩大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产品种植,提高优质水稻生产规模。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重点培育蔬菜和牧草两大优势产业。依托省会合肥市场建成5000亩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依托现代牧业建成50000亩牧草基地。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引导农民建立多种经济合作组织,提高抗风险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3、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和发展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创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农产品知名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完成新农村10个新居点规划,合理引导农民居住向新社区集中。深入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全面开展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建成13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让广大农民享受现代文明成果。

5、增加非农产业收入。积极、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不断提高农民非农收入。“十二五”期间,转出农业劳动力1万人。

6、加快科技兴农步伐。一是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中的比重,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农药、新机械运用。加强生物工程治理,减少农产品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存量,确保农产品食品安全。二是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以镇农技服务中心为龙头,建立镇、村、组、户四级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镇有中心服务队,村有科技协会,组有科技中心户,户有科技明白人。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加强重点产业和行业技术培训。“十二五”期间,每年培训农民1万人。

7、加快农村市场建设。在农村建立连锁“农家店”,构筑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发展超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服务业,繁荣农村和城镇消费市场。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调动农民进入市场积极性,使农民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二)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着力培育镇域经济支柱。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强大推动力量。“十二五”期间,立足于把白龙镇建设成为商贸旅游兴旺、轻型工业发达的经济重镇,进一步突出工业核心地位,加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促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依靠独特的交通区位和资源优势,把白龙镇建设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加工制造中心、物流和农家乐旅游中心,成为区域性枢纽镇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1、优先发展白龙镇工业聚集区。抓住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凭借交通区位、自然资源、配套政策等方面有利条件,促进白龙镇工业聚集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2、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双庙下道口交通便捷、吞吐能力强的优势,加快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建设,构建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到2015年,培育和扶持3-4个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辐射能力。

到2015年,全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20户,工业总投资达10亿元。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条件。

响应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实施,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夯实基础。

1、农村公路建设。抓住国家通镇、通村公路建设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和优惠政策。对各项资金集中投入,捆绑使用,本着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集中居民点后分散、谁有积极性支持谁的原则,分步分阶段实施,发挥村组作用,推进镇村公路建设。到2015年,实现镇村公路全部达到水泥路建设标准,村组80%以上公路达到水泥路建设标准,形成“网络全镇、四通八达、出行便利、货畅其流”的农村交通环境。

2、农村水利建设。以农村饮水、田间灌慨、沟河整治为重点,加大农村水利建设力度。在人畜饮水上,按照新建与改造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农户自我管理与市场机制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以人畜饮水为重点的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确保全镇100%农户实现安全卫生用水。在田间灌溉上,以建设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社会为目标,继续做好病险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和抗旱水源工程。

3、加快村庄集镇建设。坚持“规划先行、正确引导、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的方针,构建村容整洁、资源节约、环境美好的新农村。认真做好全镇村庄体系规划,建好一个中心集镇(白龙中心镇),四个小集镇(双庙、费集、青龙厂、肖凤),逐个定性、定规模、定发展方向,逐步实施改造建设。到2015年,基本实现农村城镇化、集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

(四)加强公共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1、广播电视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白龙镇广播电视事业,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力度,力争到2015年农村有线电视开通率达50%以上。大力发展通讯网络建设,村村实现宽带上网,力争到2015年农户上网率达20%以上。

2、文化教育体育事业。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强农村学校、文体设施、幼托、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巩固“普九”成果,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95%和97%。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繁荣农村文化。到2015年,镇有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全镇50%以上村有文化

活动场所和科技文化阅览室,30%以上组有科技文化中心户。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农民健身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民文化体育生活,达到全民健身目的。

3、卫生事业。加强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人员专业知识和医疗服务水平,使镇村医疗服务机构具备助理医师以上执行资格医务人员,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控制传染病,传染病疫情网络覆盖达到100%。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全民卫生知识,倡导和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不良卫生习惯,营造良好卫生环境。落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扩大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基本消除农民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4、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为重点,引导广大育龄妇女自觉落实计划生育管理政策,不断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提高计划生育整体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肥东县白龙镇人民政府 二0一0年十一月十一日

下载牛大场镇“十二五”规划2011年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牛大场镇“十二五”规划2011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牛大场镇第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牛大场镇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工作情况汇报根据县委组织部、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建设局《关于印发的通知》(施发改投资„2010‟1号)要求,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学规划......

    牛大场镇农村党员科技素质培训活动实施方案

    牛大场镇农村党员、基层干部能力素质 培训活动实施方案2010年,牛大场镇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培训活动,要紧紧围绕全镇中心工作,着力推进“科教强镇”战略实施步伐,不断加强新......

    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镇“十一五”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工作计划 “十一五”以来,镇党委、政府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

    久长镇“十二五”建设规划

    久长镇“十二五”建设规划 (初稿) (2011-2015) 修文县久长镇人民政府 二○一○年九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一、 现有基础条件 二、 ‚十二五‛期间发展环境分析 第......

    镇十一五总结十二五规划

    发展为先,民生为本, 努力建设和谐幸福新平定 ——平定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中共平定镇委员会平定镇人民政府 2010年12月26日近五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市委提出......

    ××镇“十二五”规划座谈会材料[5篇范文]

    “十二五”规划座谈会发言材料 ××镇党委、政府一、 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镇位于××、××、××三县交界之处,区位优越。石德铁路、307国道、石黄高速公路横穿东西,省道定......

    牛大场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制度[精选五篇]

    牛大场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制度一、工作例会制度 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由中心主任主持,分析工作形势,掌握工作动态,促进各部门间的情况交流、信息沟通和工......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 篇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免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