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思想解放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引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党在十七大继续强调解放思想,归根到底是因为,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起点,因此,解放思想也必须进入一个新的更高境界。也就是说,新的思想解放要站在坚持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起点上,站在推动科学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站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历史起点上。
新的思想解放的根本方向和目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解放思想称作“一大法宝”,充分说明我们党对解放思想的高度重视,充分说明当前新的思想解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于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由于现今的问题既涉及经济也包含政治,既涉及社会更包含民生,所以,今天在解放思想上所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担负的任务更重,尤其是当政治与经济、社会与民生这些问题交织一起的时候,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因此,新的思想解放的“主题”是什么,“指向”是什么,“切入点”应该选择在哪里,改革从哪里入手,路径如何选择,经济如何转型等等,是我们回望三十年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历程时,需要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十七大提出了一系列理念、观念、和意识的创新,这是我们党思想解放的伟大成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把新的思想解放的要求统一和落实到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的理念、观念和意识的创新上来,举一反
三、由此及彼,破除那些不合时宜的理念、观念和意识的束缚,从而真正做到用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实践。
新的思想解放,要站在改革开放新的起点上
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正在越来越深刻地触及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越来越深刻地触及民生问题,涉及的问题更加敏感,涉及的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冲破旧体制的思想解放举步维艰,完善新体制的思想解放同样充满风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崛起是持续不断的过程,只有伴随着持续的改革、持续的开放、持续的发展才能实现,否则就是一纸空文。这就是中国为什么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原因。过去的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由于改革不够完善而产生了一些负面的效应,这是忧患。但新的改革推行不下去,则是更为严重的忧患。今天所要进行的改革所面临的阻力并不比初始改革时遇到的小。近几年的改革实践表明,由于在各个层面上,经济上的既得利益往往和政治上的既得利益结合在一起,体制内的既得利益往往和体制外的既得利益结合在一起,任何强大的改革动议一旦遇到如此庞大的既得利益,就会变得极其微弱。
改革开放这样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变局,远非战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来那么简单。贯穿十七大报告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又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就是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又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各方面完善改革开放。完善改革开放的前提是坚持改革开放。通过不断完善改革开放,才能更好地坚持改革开放;只有把坚持改革开放同完善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才能使改革开放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毫不动摇地把坚持改革开放同完善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够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就一定能够齐心协力地完成改革攻坚的战略任务。党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它的最大意义就是解决公平、正义的问题。公平、公义既是第三阶段改革的目的,也是中国改革的最终目的。推动这场宏大的改革,需要答复“究竟为了谁、为了什么”的问题。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国力增强,或者民族复兴,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一个:让中国人生活在一个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中。要达到这个最终目的,需要效率,但更需要公平、正义。如此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巨大的社会进步,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改革开放新的起点上,推进新一轮思想解放。
新的思想解放的主题、最富实质意义的内涵是科学发展
切实转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轨道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当务之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在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特征,是思想解放的新坐标。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回顾前三十年两次思想大解放的历程,如果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大,我们党通过倡导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着重解决的是在原来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的问题;那么,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要求全党深入贯彻落实的科学发展观,则是要在继续解决把中国发展起来问题的同时,着重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暴露出诸多问题和矛盾。
比如,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诸多深层次矛盾;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困难群众还有相当数量;政治体制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摩擦时有发生等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深入贯彻落实,为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发展是硬道理,人的全面发展是硬道理中的硬道理,违背以人为本的“硬发展”是没有道理的发展。要坚定地把人的发展状况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程度和改革开放成败的根本尺度。
在继续解放思想中,走出“gdp崇拜”、“gdp拜物教”的误区,树立人均gdp、绿色gdp、人民幸福指数等科学观念,从传统的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经济转型。越是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就,越是要警醒于这样的发展模式可不可以持续、可不可以增强人民的普遍幸福、可不可以让人民更满意。竭泽而渔、与民争利,这样的发展模式也许可以在一段时期内做大经济总量的数据,但后劲乏力。下一个三十年,中国将以什么样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是中国给出的回答。但是,长期以来积累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发展惯性,是彻底转型,还是修修补补,很多人心中有疑问,思维难免遭遇“肠梗阻”。新的思想解放要着力克服制约科学发展的观念障碍和体制障碍,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以更加自觉的姿态走科学发展道路。
新的思想解放,围绕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来进行,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解放思想和改善民生、实现好人民利益更好地结合起来。要按群众意愿来解放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解放思想不是纯粹的思想务虚,而是要真抓实干,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上。要以新的思路和办法研究解决房价、医疗、卫生、教育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新情况新问题,决不能墨守成规、无所作为;要以新的手段和方法了解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民生改善上。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成果必须体现在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中,这才是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新的解放思想的关键是变革思维方式,打破条条框框,从形而上学和片面性的思想方法中解放出来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既要打破思想禁锢、思想局限,更要着重于思维方式的转变。而所谓思维方式的转变,就是既要破除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又要破除对西方学说、制度、模式采取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真正采取面向时代实际、国情实际、党情实际的求真务实的思维方式。长期的发展惯性要想彻底扭转,需要跳出原有的思维方式,培养科学、辩证的思维方式,实现领导决策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克服由此产生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管理模式和政策执行方面的缺陷。历经多年改革开放,我们积存了许多依然没有解决的、错综复杂的难点问题;经过多年跨越式的大发展,又出现了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胆量,更重要的是要理性、深入、系统地思考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这就必须仰仗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把务实精神和科学理性精神相结合,以科学理性精神引领务实精神。要树立科学理念,掌握科学方法,按照科学理性精神来观察、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大胆探索创新,破除一切陈旧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要更加注重理性思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第二篇:学习思想解放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学习思想解放心得体会(共2篇)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引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党在十七大继续强调解放思想,归根到底是因为,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起点,因此,解放思想也必须进入一个新的更高境界。也就是说,新的思想解放要站在坚持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起点上,站在推动科学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站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历史起点上。
新的思想解放的根本方向和目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解放思想称作“一大法宝”,充分说明我们党对解放思想的高度重视,充分说明当前新的思想解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于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由于现今的问题既涉及经济也包含政治,既涉及社会更包含民生,所以,今天在解放思想上所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担负的任务更重,尤其是当政治与经济、社会与民生这些问题交织一起的时候,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因此,新的思想解放的“主题”是什么,“指向”是什么,“切入点”应该选择在哪里,改革从哪里入手,路径如何选择,经济如何转型等等,是我们回望三十年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历程时,需要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十七大提出了一系列理念、观念、和意识的创新,这是我们党思想解放的伟大成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把新的思想解放的要求统一和落实到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的理念、观念和意识的创新上来,举一反
三、由此及彼,破除那些不合时宜的理念、观念和意识的束缚,从而真正做到用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实践。
新的思想解放,要站在改革开放新的起点上
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正在越来越深刻地触及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越来越深刻地触及民生问题,涉及的问题更加敏感,涉及的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冲破旧体制的思想解放举步维艰,完善新体制的思想解放同样充满风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崛起是持续不断的过程,只有伴随着持续的改革、持续的开放、持续的发展才能实现,否则就是一纸空文。这就是中国为什么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原因。过去的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由于改革不够完善而产生了一些负面的效应,这是忧患。但新的改革推行不下去,则是更为严重的忧患。今天所要进行的改革所面临的阻力并不比初始改革时遇到的小。近几年的改革实践表明,由于在各个层面上,经济上的既得利益往往和政治上的既得利益结合在一起,体制内的既得利益往往和体制外的既得利益结合在一起,任何强大的改革动议一旦遇到如此庞大的既得利益,就会变得极其微弱。
改革开放这样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变局,远非战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来那么简单。贯穿十七大报告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又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就是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又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各方面完善改革开放。完善改革开放的前提是坚持改革开放。通过不断完善改革开放,才能更好地坚持改革开放;只有把坚持改革开放同完善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才能使改革开放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毫不动摇地把坚持改革开放同完善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够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就一定能够齐心协力地完成改革攻坚的战略任务。党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它的最大意义就是解决公平、正义的问题。公平、公义既是第三阶段改革的目的,也是中国改革的最终目的。推动这场宏大的改革,需要答复“究竟为了谁、为了什么”的问题。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国力增强,或者民族复兴,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一个:让中国人生活在一个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中。要达到这个最终目的,需要效率,但更需要公平、正义。如此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巨大的社会进步,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改革开放新的起点上,推进新一轮思想解放。
新的思想解放的主题、最富实质意义的内涵是科学发展
切实转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轨道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当务之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在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特征,是思想解放的新坐标。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回顾前三十年两次思想大解放的历程,如果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大,我们党通过倡导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着重解决的是在原来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的问题;那么,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要求全党深入贯彻落实的科学发展观,则是要在继续解决把中国发展起来问题的同时,着重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暴露出诸多问题和矛盾。
比如,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诸多深层次矛盾;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困难群众还有相当数量;政治体制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摩擦时有发生等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深入贯彻落实,为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发展是硬道理,人的全面发展是硬道理中的硬道理,违背以人为本的“硬发展”是没有道理的发展。要坚定地把人的发展状况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程度和改革开放成败的根本尺度。
在继续解放思想中,走出“gdp崇拜”、“gdp拜物教”的误区,树立人均gdp、绿色gdp、人民幸福指数等科学观念,从传统的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经济转型。越是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就,越是要警醒于这样的发展模式可不可以持续、可不可以增强人民的普遍幸福、可不可以让人民更满意。竭泽而渔、与民争利,这样的发展模式也许可以在一段时期内做大经济总量的数据,但后劲乏力。下一个三十年,中国将以什么样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是中国给出的回答。但是,长期以来积累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发展惯性,是彻底转型,还是修修补补,很多人心中有疑问,思维难免遭遇“肠梗阻”。新的思想解放要着力克服制约科学发展的观念障碍和体制障碍,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以更加自觉的姿态走科学发展道路。
新的思想解放,围绕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来进行,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解放思想和改善民生、实现好人民利益更好地结合起来。要按群众意愿来解放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解放思想不是纯粹的思想务虚,而是要真抓实干,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上。要以新的思路和办法研究解决房价、医疗、卫生、教育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新情况新问题,决不能墨守成规、无所作为;要以新的手段和方法了解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民生改善上。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成果必须体现在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中,这才是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新的解放思想的关键是变革思维方式,打破条条框框,从形而上学和片面性的思想方法中解放出来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既要打破思想禁锢、思想局限,更要着重于思维方式的转变。而所谓思维方式的转变,就是既要破除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又要破除对西方学说、制度、模式采取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真正采取面向时代实际、国情实际、党情实际的求真务实的思维方式。长期的发展惯性要想彻底扭转,需要跳出原有的思维方式,培养科学、辩证的思维方式,实现领导决策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克服由此产生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管理模式和政策执行方面的缺陷。历经多年改革开放,我们积存了许多依然没有解决的、错综复杂的难点问题;经过多年跨越式的大发展,又出现了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胆量,更重要的是要理性、深入、系统地思考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这就必须仰仗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把务实精神和科学理性精神相结合,以科学理性精神引领务实精神。要树立科学理念,掌握科学方法,按照科学理性精神来观察、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大胆探索创新,破除一切陈旧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要更加注重理性思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学习思想解放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学习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
学习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党委组织的“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讨论”集中学习活动,使我
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对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性有
了新的提高。可以说,开展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大讨论是形式,解放思想是手段,破解难题、促进发展才是真正目的。我个人认为,只有思想的大解放,才能换来事业的大发展。下面是我的几点学习体
会:(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克服狭隘认识、破解工作难题
的“总阀门”.我通过认真学习关于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领导讲话
精神,按照解放思想的要求,认真对照找差距,解放思想查不足,感
觉到自己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一是满[学习思想解放心得体会(共2篇)]足于现有的成绩,有了
“差不多”“说得过、去”的思想认识。二是满足于轻车熟路,创新能
力不够,工作亮点少。三是满足于“本事不大,老实听话”,只限于
完成规定动作,不能主动出击,主动争取。
(二)、查摆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是开启科学发展之门
的“金钥匙”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体会到必须以这次解放思想大
讨论活动为契机,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增强责任意
识,切实做到“五个破除、五个树立”的要求,扎实推进工作开展。
一是破除自我满足观念,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常怀为民之心,常怀大
局之心,常怀奉献之心,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二是破除懒散观念,树立爱岗敬业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向“懒”和“散”做坚
决的斗争。有了工作任务,不怕早起晚睡,不怕加班加点,继续发扬
不怕吃苦、不怕熬夜、不讲条件、坚决完成任务。三是破除自我封闭,树立改革开放意识。面对新形势,要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争先创优意识,永不服输、永不言愁,不与别人比待遇,敢于别人比贡献。四是破除反应迟钝,树立与时俱进意识。决不等待观望,做到主动出击,主动争取,及时跟上时代步伐,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五是破除自我封闭,树立创新意识。勇于请进来,敢于走出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作到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和争先创优活动,立足本职,放眼大局,以自己优异成绩,汇报自己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成果,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
(三)、能否让思想解放之花在“一强两促”实践中充分绽放,是检验大讨论成效的“试金石”。一是思想是否真正解放,观念是否真正更新,主要看什么?就是要看困难解决了多少,问题消化了多少,工作落实了多少,是否真正做到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否为促进经济发展,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自己的点滴贡献?这就是判断思想解放程度的试金石。我知道,再好的思路,再好的办法,再好的制度,只有落实到位了,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再好的措施也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对我们这些平凡人而言,也许一辈子也不可能碰上一件大事,但我们有能力做成一件件的小事情。我认为,能把简单的事情办好就不简单;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我愿与大家一起,从踏踏实实做好身边每一件小事、做好每一项工作做起,坚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以贯之。二是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平常的工作中,学以致用,以学促用,以用促学,达到融会贯通的目标。三
是始终坚持学习,做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永不自满,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篇二:学习解放思想心得体会思想
学习解放思想心得体会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这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根本思想武器。十七大胜利召开后,掀起了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风潮,为了进一步真正彻底地解放思想,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为目的,以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查找、自我提高为主体,利用一切时间认真学习,加深对党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通过学习,我深刻识到,从事基层基础工作必须坚持工作不忘学习,学习必须与工作密切结合,才能行之有效,创造性地开展好自己的工作。
一、勤于学习,增长才干
正所谓“学海无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利用休息时间、利用工作之余,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其次要会学习,要有方法,学习要有针对性,更要有时效性,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最后要坚持学,持之以恒,不浮躁,在学习中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要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时关注国家新的政策方针,刻苦钻研自己的业务知识,以及科技、管理、哲学、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在学习中要向领导学,还要虚心向身边的同志、群众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更新工作观念,掌握工作方法,工作技巧,从而创新工作思路,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要。
二、善于思考,提高应变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仅仅学习而不思考,那将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思考是一种能力,要根据掌握的宣传国家政策,做到有诺必践,绝不信口雌黄,从而让企业人员有信赖感。二是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在遇到困难时,积极为其协调,努力减少企业不必要的负担。三是注重长效管理,招商引资的目的不是光招进商,引进资,还要注重留住商,留住资,增加资,只有为辖区企业和客商做好服务,让他们有家的感觉,才能使我们经济得到和谐、永久地发展,使我们单位的工作能让企业满意。我们为各个企业都建立了档案,作为与企业沟通的重要桥梁,不定期地与客商联系,了解他们的生产经营状况,从而更好地做好服务。
四、敢于转变。
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面临着各种考验,通过学习,认真总结,积极主动解决认识上的问题,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有些企业在经济业务往来中,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不择手段,而我们在为他们服务的过程中,既要灵活多变,又要把握好原则性,做到廉洁自律,自觉抵制住各种诱惑。同时,在工作中要能够放下身段,破除旧观念,经常深入到基层企业中去,与企业和客商拉近距离,热情周到地为他们做好服务。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眼光可以达到;眼光达不到的地方,思想可以达到。只要我们勤学习、善思考、勇实践、敢转变,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所学所思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升华,从自身做起,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服务,我们的经济一定能够得到持续、快速发展,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稳定、更和谐。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干部,面对新的形势,要不断的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方法;要勇于创新,努力做到思想更加解放,工作更加努力,学习更加主动,使我的思想和工作达到更高的境界。坚持与时俱进,弘扬创新精神,就是要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需要我们从现在做起,立足本职岗位,爱岗敬业,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为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学习教[学习思想解放心得体会(共2篇)]育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从事基层基础工作必须坚持工作不忘学习,学习必须与工作密切结合,才能行之有效,创造性地开展好自己的全面工作,为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而努力。
第三篇:思想解放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
思想解放大讨论心得体会
这次思想解放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主题鲜明,目标具体,起点高远,使命重大,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认识程度决定着重视程度和行动上的速度、深度。只有深刻的认识到解放思想是推进我中心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才能由衷地拥护并倾力于这项活动的开展,从而以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统一思想,主动地接触问题,查找不足,破旧立新,科学发展。
行动上要真抓实干。解放思想不能空泛的议论,必须要落实到行动上。从一定意义上讲,想不想抓落实,能不能抓落实,本身就是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和工作能力问题,这也是此次大学习大讨论要着力解决的诸多问题之一。不能将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游离于日常工作之外,要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下面,我就开展这项工作讲三点心的体会和心得:
一、为什么要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永恒主题。在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集中一段时间深刻剖析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反思产生这些问题的思想根源,进一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凝聚力量、破解难题、加快发展,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至关重要。
1、解放思想是破解我市经济发展难题需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我们与发达地区相比,在结果上表现为经济发展指标和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却是思想没有他们解放,观念没有他们新,思路没有他们广,政策没有他们活,效率没有他们高。解放思想的空间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先发展地区的实践已经证明:谁的思想解放得快,谁的发展速度就快,谁的难题就破解得好;谁思想解放得慢,谁的观念就滞后,矛盾和问题就会越积越多,路子就会越走越窄。
2、解放思想是甩掉相对落后的帽子需要
在区域经济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产业的竞争、市场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思想观念的争夺。只有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超前,才能在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才能更有成效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二、怎样做到解放思想
1、解放思想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在这次的学习大讨论活动中必须抓住现存问题,深挖根源,剖析症结所在,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引导全单位员工树立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气魄,着力在破解影响加快发展的保守思想和传统习惯上下功夫,在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在解决干部工作作风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坚决摒弃束缚我们手脚、禁锢我们思维、制约我们发展的落后观念,切实解决不想解放思想、不敢解放思想和不会解放思想的问题。
2、解放思想的前提
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冲破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制度、办法、规定,按经济规律办成事、快办事,它是新旧思维方式和新旧观念的较量过程。
3、解放思想的表现
一是上级的决策、部署,不可能回答各部门需要研究解决的所有问题,也不可能一一规定每个人、每个部门具体怎么做。制定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好地推进发展,而不是阻碍发展。
二是敢于围绕一个目标,主动、勇于、善于采取一切手段取得成功就是解放思想,破解发展难题中抢占先机,解决约束发展的实际问题。
三是敢于放弃眼前利益着眼长远发展就是解放思想。
四是敢于大张旗鼓保护干事的干部就是解放思想。中心的工作需要人人参与,更需要人人支持
4、解放思想要敢字当头
当然,解放思想,敢字当头,绝不是鼓励头脑发热,空想蛮干,而是要求大家应遵循客观规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以新的思路、新的理念和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来审视、谋划和推动工作,不断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打开新局面。
这是解放思想的真谛所在,也是衡量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能力和水平高低的标尺。其最终目的是科学发展。是不是做到了解放思想,敢字当头,就是要看个人的思想是不是体现出科学发展方向,个人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了科学发展的要求,成绩是不是通过走科学发展之路获得的。因此,做到解放思想,敢字当头,就应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思想思路和方式上寻找心中是否有大局,做事是否有激情,脑海中是否有强烈的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个人的工作成绩。
三、解放思想的目的
解放思想的目的就是解放行动、抓落实。行动上要真抓实干,解放思想不能空泛的议论,必须要落实到行动上,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大讨论方案,立即对活动做出部署,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环抓一环,必须把解放思想贯穿到谋思路、抓发展、促落实的具体工作中,抓住阻碍发展的突出问题,研究新举措,寻求大发展。
同时,不能将大学习、大讨论游离了日常工作之外,要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与更好的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与进一步巩固全市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结合起来,与关注人民生活结合起来,与抓好当前工作两促进两提高集合起来。切实做到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事业大发展,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四篇:思想解放
思想解放
(一)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1、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理论武器,被梁启超称为:中国西学的第一人。天演论
2、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运动:中国政治近代化起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思想启蒙作用。(P32)
3、辛亥革命的思想解放运动: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剧变,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近代中国三大思想解放潮流之一。(P38)
4、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P42)
2.3.4.是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5、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思想理论基础。(P38)建国后一次最大的细想解放运动,没有这次讨论的展开,1979年成不了一个春天。
6.邓小平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P49)
(二)世界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1、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P58)明确 主张
2、启蒙思想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P139)
3、马克思主义诞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P108)
(三)习题
试结合近代以来中外思想解放运动的相关史实,回答以下问题:
(1)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潮流是什么?首先在哪一国家兴起?
文艺复兴运动;意大利。
(2)17—18世纪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在这一运动影响下,18世纪后半期发生了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启蒙思想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3)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开启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化之路。请列举一件促进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的重大事件及历史作用。
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等均可;
(4)通过上述材料及问题的思考,举例说明“思想解放”对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崛起曾产生过哪些影响?
邓小平南方讲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5)中外思想解放运动的相关史实给你哪些启示?
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要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6)思想解放运动是革命的前奏曲,所以它吹响了新社会产生的号角;思想解放运动也是改革的动员令,所以它又是社会变革的先声。请列举两件史实来证明这个观点。
启蒙运动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奏;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
(7)反思近代以来的历次思想运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8)启蒙思想家的相似处:都反对君主专制,否定教权主义,提倡民主政治,自由平等。
第五篇:思想解放
思想解放
1.中国古代史
(1)先秦: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的思想观点。
(2)秦汉:秦朝法家思想治国。汉初用“黄老无为”思想。汉武帝以来为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宋元:以南宋朱熹为集大成者的理学思想。
(4)明清:(封建官方哲学。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2.中国近现代史
(1)半殖半封开始时期: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2)半殖半封形成时期: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早期维新派的思想。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三民主义
(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当时并存的两大社会思潮。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新文化运动产生。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5)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6)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思想”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它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7)解放战争时期:《论人民民主专政》
(8)探索时期: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9)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有:恢复工作是酝酿,十一届三中已产生,十二大提出特色理论,十三大社初基本路线,十四大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社初基本纲领以及十五大确定邓小理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一国两制”构想。
附:中国人学西方:
(1)学技术、器物:学军事、工业技术:如新思想萌发的林则徐、魏源的主张,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2)学制度、体制:①学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开明君主”改革学习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孟德斯鸠的君主立宪主张,学习英国、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以英日为师)。②学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的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学说,学习美国、法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以美法为师)。③学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制度:中国无产阶级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俄为师)。
(3)学思想、观念:①学西方宗教:如西学东渐后天主教在中国传教,《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的有关规定促进外国宗教在中国传播,洪秀全学习西方基督教教义。②学民主和科学思想。资产阶级激进派学习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的民主和科学思想,在中国掀起新文化运动。③学马列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学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并结合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际进行探索。
(4)以俄为师:①新民主主义革命。②过渡时期的建设方针。
(5)走有自己特色的道路:①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革命实践。②建设道路:从探索时期到新时期的建设实践与探索。
3.世界近现代史
(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文艺复兴运动及其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2)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启蒙运动(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兴起。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的主要思想观点。启蒙运动的影响。
(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思想来源及诞生标志。
(4)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列宁主义诞生。
(5)世界近现代史上其余成体系的思想:
①资本主义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自由资本主义(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主义(更强调国家“三少”:少干预、少税收、少支出);回归凯恩斯主义(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强调国家干预)。②社会主义思想:由空想(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马克思主义);由幼稚(巴黎公社)到成熟(十月革命);由一国(一战后)到多国成体系(二战后);由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到挫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由挫折到奋发(中国、越南、蒙古、朝鲜、古巴等)。
③民族主义思想:一是摆脱外来侵略,寻求民族独立(中国、日本、印度等);二是大力发展经济,实现民族振兴(如日本、美国、中国等);三是极端民族主义(强调对立斗争,忽视合作共赢,是两次世界大战及当前形势下恐怖主义、地区冲突、右翼势力复活等不和谐现象的思想因素)。
二.新课标版
1.中国古代史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①“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百家争鸣”出现背景及历史地位。
②孔子和早期儒学: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观点。
③道家和法家: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①从“无为”到“有为”: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汉武帝时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3)宋明理学
①三教合一: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唐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②程朱理学: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其中,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朱熹成为最为突出,“理学”也称“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③陆王心学:南宋理学家和明朝中期王阳明的“心学”观点。
(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①李贽的离经叛道: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②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④王夫之的唯物思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中国近现代史
(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01):从“师夷长技”维新变法
①“开眼看世界”: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③维新变法思想: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的思想。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2)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02):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①《新青年》的诞生:辛亥革命爆发,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袁世凯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②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旗帜。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3)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01):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①三民主义的提出: 1905年,孙中山、黄兴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不久,他又在《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②三民主义的实践: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一次实践。1912年,孙中山根据三民主义思想原则,领导制订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接受中共的反帝反封建主张,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02):毛泽东思想
①革命道路的探索:从中共创建到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国共对峙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②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③毛泽东思想的发展:1949年,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规定即将建立的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性质。
(5)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03):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①伟大的转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规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的南方讲话指出判断各方面的是非标准应是“三个有利于”。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世界历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
(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01):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的思想观点。
②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的思想观点。
③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学术贡献。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0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①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②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只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土义。文学领域如“文学三杰”。艺术领域如艺术大师达•芬奇。文艺复兴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如莎士比亚的文学贡献。
③宗教改革: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千千万万的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03):启蒙运动
①理性时代的到来: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首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们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所谓“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②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思想。
③启蒙运动的扩展:康德的哲学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
4.世界历史——近代西方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西方的专制理论
①阿奎那的“君权神圣”:背景: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教权和王权的矛盾更为尖锐。为了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阿奎那提出“君权神圣”思想。内容:教权高于王权,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君主应服从教会和教皇;中央集权的政府或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②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背景:都铎王朝统治时期,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尖锐。为了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詹姆士一世极力鼓吹“君权神授”。主要内容:认为国王的权力来自上帝,因而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国王只须对上帝负责。
(2)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①斯宾诺莎:提出包含人权的民主思想和民主政体最优论。
②洛克:提出分权学说,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并提出自由、法治的原则。
③卢梭:抨击封建制度,主张“天赋人权”,提出主权在民。
(3)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
①《权利法案》:查理一世和议会因税收矛盾尖锐,议会通过《权利请愿书》,要求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新税。但查理一世解散了议会。《权利请愿书》为资产阶级新贵族与专制王权的斗争提供了法律依据。
②《大抗议书》:1641年,议会通过《大抗议书》,抨击王权,提出废除滥用王权的行为,进行改革的要求,查理一世拒不接受,导致内战。
③民主与法制的反复斗争:国王挑起内战,议会胜利,国王被处死,成立了英吉利共和国。克伦威尔掌权后,解散长期议会,建立独裁的护国主政体。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4)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①美国的《独立宣言》:体现了民主思想、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等。它使资产阶级理想的政府学说首次贯彻到建立近代国家的政治实践中。②法国的《人权宣言》:阐明了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的观念。具有明显的宪法色彩,推动了欧美许多国家民主思想的发展和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体现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的观念,并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它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民主化。
(5)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它规定了议会主权的原则,并限制王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世纪初的枢密院发展为内阁;“统而不治”后,内阁成为常设机构;18世纪沃尔波特完善内阁制度;19世纪中期,内阁对议会负责的代议制民主正式确立。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间接民主、包容性和自由度。
②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1)主要内容:确立联邦制、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原则。(2)影响:为美国社会的发展和政局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③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相同点: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都实行分权和制衡的原则;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都保护私有财产原则。不同点:国家元首的职权不同:美国国家元首拥有实权,英国国家元首无实权;政府体制不同: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6)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①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颁布《人权宣言》,否定了封建专制;制订1791年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处死国王路易十六,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②民主与共和的反复斗争:从第一帝国到波帮王朝复辟,从七月王朝到第二帝国,从第二帝国到第三共和国。
③斗争的最终结果:1875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国政体的最终确立。
(7)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①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创办革命团体,发动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②维护共和的斗争: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③斗争的认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通过向民主的道路艰难曲折,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8)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①英国的宪章运动:1837年,《人民宪章》的起草标志着宪章运动的开始。此后英国的工人阶级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请愿运动,对社会政治制的民主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第一国际:支持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在各国建立支部,支持工人罢工及进步运动。
③巴黎公社:在实行人民普选制,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作风,加强法制等方面尝试民主制度的建设。
④第二国际:倡导合法的议会斗争,为工人争取政治、经济方面的权利。积极推动工人为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劳动生活而斗争。
⑤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等民主实践,取得显著成效。全国人民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国家斗争;抗战胜利后围绕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斗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