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重点第五讲:事物的永恒发展和创新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精髓 第五讲:事物的永恒发展和创新思维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发展是事物前进的变化或上升的运动,以为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一、事物是永恒发展的1、运动具有多种形式、不同方向,总体上看无非三种方向:一是单一水平运动,即同一等级运动形式间的转化;二是下降的运动,即从高级形式向低级形式变化;三是上升的运动,即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变化。发展指的是事物上升的运动,是事物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变化,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作为唯物辩证法根本原则的发展思想,指出了发展是事物运动的总趋势;二是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发展思想,指出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总趋势;三是特指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思想,指出了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这三个层面一个比一个更为具体,一个比一个更为贴近现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理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世界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度”这个范畴中。
1、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和运用质量互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对待量变与质变的问题上,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抽象地谈论量变与质变孰优孰劣。
其次,要把握适度原则。办事情,做决策,都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也就是要“适度”。习近平说,在工作实践中,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有“底线思维”,凡事不能超越底线。底线思维是适度原则的体现,体现了度的两个关节点的对立统一,是“底”与“顶”的有机结合。只有“守底”,才有可能逐步达到事业的顶点;胸无大志、没有攀登高峰的目标,也就无所谓“守底”。我们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朝好的方面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三、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这里体现的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引起否定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在矛盾。
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推进各种形式的创新,都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唯物辩证法批判性和革命性本质的体现,要求依据实践发展和科学进步转变思维方式、突破思维定势,在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和创新,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如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必须把握创新思维方法。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
提高创新微微能力,必须把握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辩证关系,以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以理论创新引导实践创新。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反对各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3、如何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一要破除迷信“经验”的惯性思维。
二要破除迷信“本本”的惯性思维。
三要破除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
五、战略思维是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统一
1战略思维的根本特征是从全局而不是从某个局部来思考和处理实践活动中各方面、各阶段之间的关系,以把握规律、取得最佳实践效果。因此,战略思维能力往往构成综合决策能力和驾驭全局能力的基础。
2、如何运用好战略思维
运用战略思维,必须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运用战略思维,必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运用战略思维,必须处理好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
运用战略思维,必须把握好发展过程中挑战与机遇的关系。
运用战略思维,还必须处理好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员干部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特别是在根本问题上,要有很强的“战略定力”。
3、如何保持“战略定力”
保持战略定力,一方面要有战略思维的有利支撑,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树立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善于从战略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在事关战略目标、战略大局、战略重点、战略途径等重大问题上,不为纷繁复杂的现象和议论所迷惑,不为短期的诱惑和压力所动摇,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坚
持和实施党所作出的战略决策。
第二篇:第五讲事物的永恒发展和创新思维
第五讲事物的永恒发展和创新思维
事物的普遍联系、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运动时物质的存在方式,发展是事物前进的变化或上升的运动,意味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自然界的进化,人类社会的变迁,乃至人的思维变化,总体上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一、食物是永恒发展的在唯物辩证法中,“发展”与“运动”、“变化”密切相关。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孔子感慨“逝者如斯夫”,说的是运动;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说的也是运动。唯物辩证法肯定事物的联系,就必然肯定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因为相互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自然界的各种物体“处于某种联系之中,这就包含了这样的意思: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而它们的相互作用就是运动”。
运动具有多种形式、不同方向,总体上看无非三种方向:一是单一水平运动,即同一等级运动形式间的转化;二是下降的运动,即从高级形式向低级形式变化;三是上升的运动,即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变化。
发展指的是事物上升的运动,是事物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变化,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不仅是现实世界中随处可见的普遍现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变化的整体方向和主导趋势。19世纪50年代,达尔文就用生物进化的事实证明了生命现象总体上升运动的发展趋势。20世纪70年代,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等非平衡态的自组织理论,进一步从理论上说明了自然界的上升运动。自组织理论认为,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纯粹的孤立系统在现实世界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任何系统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开放系统。当开放系统具备某些内外部条件时,如远离平衡状态、存在非线性作用和随机张落时,就会自发地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由于这一过程的指令来自系统内部而非外部,因此这种现象被称为“自组织”。从宇宙的演化到人类历史的演变表明,现实世界以进化、上升为主线,在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方向性,即前进、上升的变化趋势。
发展的这种方向性又是通过发展的过程性体现出来的。所谓过程,就是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一个事物向另一个事物的转化,或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事物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因此,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是否承认运动变化中存在着前进、上升和发展的趋势,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之一。辩证法认为,不仅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着,而且这种运动变化的主导趋势和必然结果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因素,继承了其中的合理因素,增加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因素,并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因而必然产生;旧事物的结构和功能由于不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因而必然灭亡。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坚持唯物辩证的发展观,就要坚持发展的观点,把事物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不断克服困难、开拓前进的。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依然不能自我陶醉、固步自封,而要保持居安思危、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我们事业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作为唯物辩证法根本原则的发展思想,指出了发展是事物运动的总趋势;二是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发展思想,指出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总趋势;三是特指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思想,指出了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这三个层面一个比一个更为具体,一个比一个更为贴近现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理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世界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
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渐进性是指事物在量上发生的变化,是一种连续性的量变;飞跃性是指事物在质上的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终端”。事物不是处在量变之中,就是处在质变之中,整个世界就是质变和量变交织的活动过程。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是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体现。任何事物都有质的规定性。作为哲学范畴,质是指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有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规定性。不同的事物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质。质和事物的直接同一意味着:事物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某物一旦丧失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就不是原来的某物而变为他物;质是一定事物的质,离开特定事物的质是不存在的。认清事物的质十分重要。只有了解事物的质,才能区别不同事物,找到解决不同事物矛盾的方法。如果混淆了事物之间质的区别,就会真假不辩、是非不清,就不可能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任何事物都有量的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量和质一样,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比如,物体的大小、质量的疏密、运动的快慢、人口数量的多少、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等等,都是事物量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而量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大家所熟知的一例子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在高于0°C和低于之间变化,不会改变谁的液体状态这种物理的质。认识事物的质固然十分重要,认识事物的量同样不可忽视。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在把握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同时把握事物量的规定性,做到“胸中有数”。指挥作战,要对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作准确的估量,才能知己知彼,克敌制胜;指导建设,要通过市场调节或宏观调控保证各个经济部门资源分配的恰当比例关系,才能综合平衡,协调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使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准确而完备的统计和计算,为我们进行量的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与量的统一体体现在“度”这个范畴中。度是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量变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比如,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度就是两个关节点0°C到之间范围内的量,低于0°C或高于100°C,水就变成冰或汽,而不再是液态水了。农作物种植要保持适当的种植密度,一个国家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要达到适当的积累率,国民经济的发展要争取适当的增长速度等,都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正确把握的度的问题。只有重视和争取达到最佳适度的量,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在度的范围内是连续渐变的,所以表现为渐进性。古人所说的“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小胜为大胜”,这个“积”的过程就是渐进性。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的较量就是一个积小胜为大胜的过程。毛泽东在《论持久战》
中把抗日战争划分为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就是根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趋势而做出的判断。质变是事物从一种质转化为另一种质,是旧质的中断和向新质的跃迁,因而表现为飞跃性。事物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必须有渐进性的量的积累,然后才有间断性的质的飞跃。自然现象中的物种的演变,社会现象中的社会形态更替,都是在量的积累基础上引起的质的飞跃。改革开放也是一个由量变引起质变的飞跃过程,从最初的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再到全方位的改革,从最早的4个经济特区,到沿海沿边开放,再到内陆地区的开放,中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飞跃。当然,渐进性与飞跃性又是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渐进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飞跃性的接近,正是因为有了以往的渐进性的积累才可能产生飞跃。
事物发展过程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量变不是质变,但又可以引起质变;质变不是量变,但又可以引起新的量变。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连续进行,保持着事物质的稳定的状态,但这种变化一旦突破度的界限,就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又是新的量变的开始。量变——质变——量变,如此相互转化、相互交替,形成了量变质变规律或质量互变规律,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和运用质量互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对待量变与质变的问题上,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抽象第谈论量变与质变孰优孰劣。对于发展而言,量变与质变都是缺一不可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条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不实现质的变革,事物就不能继续发展的时候,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在事物发展中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质变条件尚未成熟,量的渐进性积累对事物的发展就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一个渐进性与飞跃性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需要在生产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方面进行量的长期积累,需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另一方面,又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质的转变。
其次,要把握适度原则。办事情,做决策,都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也就是要“适度”。我们应该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达不到一定的限度与超过一定的限度一样,都会影响到事物的质。本来是好药,吃过了头,也会造成伤害。习近平说,在工作实践中,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有“底线思维”,凡事不能超越底线。一些底线,如法律底线、政策底线、利益底线、道德底线,就是度的关节点,一旦突破这些底线,事情就会发生质变,不仅当事人会因触犯党纪国法受到惩处,严重的甚至会给党和国家事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底线思维是适度原则的体现,体现了度的两个关节点的对立统一,是“底”与“顶”的有机结合。只有“守底”,才有可能逐步达到事业的顶点;胸无大志、没有攀登高峰的目标,也就无所谓“守底”。我们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朝好的方面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事物的发展过程不是平直的、一帆风顺的,而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用形象的语言说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这里体现的就是否定之否定之规律。具体说,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由于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当否定方面由被支配的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时,事物便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由肯定自身达到否定自身,而后,再由否定进到否定之否定。这样,事物便显示出自我发展的完整过程。正如恩格斯所说,事物发展的过程“按本性说是对抗的、包含着矛盾的过程,一个极端向它的反面的转化,最后,作为整个过程的核心的否定的否定”。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之所以是前进上升的,是因为发展是由辩证否定所组成的链条,每一
次辩证否定不仅抛弃了以前发展环节中过时的、消极的东西,而且继承了其中有益的、积极的成果,并且加进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因此,每一次辩证否定都产生出新的东西,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
事物发展的道路之所以是迂回曲折的,是因为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矛盾双方两次向对立面转化,使得否定之否定阶段会重复原有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从而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曲折性。更重要的是,每一次否定的实现都是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新事物与旧事物斗争的结果,由于双方发展的不平衡,力量的此消彼长,斗争的此起彼伏,决定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很可能多次反复。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即使新事物取得了支配地位,也可能出现旧事物死灰复燃的情况,使新事物的发展受到暂时的挫折,从而出现暂时的、局部的倒退现象,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曲折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引起否定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在矛盾。就是说,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固有矛盾的展开而必然带来的转化和更替过程,事物正是通过自我否定而实现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否定自己从前存在的形式,否则,就没有新旧事物的区别。同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连续性,都要继承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新事物不可能是“无中生有”。所以,列宁指出:“辩证法的特征和本质的东西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作为联系环节、作为发展环节的否定。”
作为联系环节和发展环节的辩证否定就是扬弃。扬弃是指既克服、变革,又保留、继承。一方面是新事物克服旧事物,是质变,是渐进过程的中断,这是发展过程中的非连续性;另一方面是新事物继承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并加以改造,这是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辩证否定就是克服与保留、变革与继承的统一,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扬弃”一词,深刻地揭示了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的本质关系,体现了辩证否定的实质。
辩证的否定观告诉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不能简单采取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态度,而要在肯定与否定的统一中进行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它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制度,但是,对于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不仅不应当抛弃,而且应当保留继承并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发展社会主义的基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没有经过西方那样完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国家来说,要建成社会主义,更需要大胆吸取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前进中的困难与曲折。我们的事也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前途必定是光明的。同时,前进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走弯路。我们干的是前人没有干过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照搬,需要大胆创新,开拓进取,这就不可能不冒一些风险,也可能出现暂时的失误和曲折。要正确分析和看待前进中的曲折,不断总结经验,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推动事业不断前进。对于那些因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乃至追逐私利、徇私枉法等因素造成的错误和挫折,就不能以发展的曲折性为理由加以掩饰,必须坚决地与之斗争,尽可能避免这些现象。我们不能保证永远不走弯路,但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避免重大的曲折和错误,力争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进步。发展本身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勇于直面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和挑战,不为问题所困,不为艰难所阻,以百折不挠的信心和无坚不摧的勇气推动发展。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这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对于广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党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运用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将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这本书主要以讲座的形式,分10个专题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四、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系统思维。
五、事物的永恒发展和创新思维。
六、事物的矛盾运动和矛盾分析方法。
七、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改革。
八、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党的群众路线。
九、价值观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十、坚定理想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著作或教材相比,该书
1具有一些新的特征与独特价值,既可以激发思想的力量以满足时代的呼唤,又适应了中央强调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要求,还符合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首先,这本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普遍性与根本性问题的哲学思维方式,如强调世界的物质性、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事物的联系与发展、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与社会基本矛盾、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与创造性、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性等经典内容。“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与经典内容,是培养“谋全局”意识的良师益友,有益于唤起思想的潜能,激发思想的力量。
其次,这本书既适应了中央强调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要求,又符合了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既要“精”又要“管用”的特点,有利于党员干部更好地把握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该书在结构逻辑上以“讲座”的形式编排内容,前后“两讲”突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中间“八讲”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论的统一,这些内容都注重理论性与可读性相统一,力求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道理。书中有的内容还具体体现了适应中央强调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要求:比如,在讲到世界的物
质性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时候,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并且具体阐述了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的步骤和方法,即“眼睛向下”“有的放矢”“亲自出马”“解剖麻雀”“全面调查”和“由表及里”;在讲到社会基本矛盾的时候,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直接动力的改革,并系统阐释了当代中国改革的基本性质、理论定位、具体内容、主要成果,以及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统一关系;在最后一讲关于坚定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中,落脚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对肩负着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这一历史使命的党员干部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此外,与其他著作或教材不同,这本书还专门针对党员干部阐述了一些颇具现实性的理论观点。比如,在讲到事物的永恒发展和创新思维的时候,专门解释了作为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统一的战略思维,并具体阐释了运用战略思维,必须处理好全部与局部、当前与长远、重点与非重点、挑战与机遇、目标与手段等关系;在讲到群众路线的时候,强调在实践中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利益观,并具体阐释了其基本内容、相互关系及其重要性;在讲到价值观的时候,强调党员干部不仅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价值目标的奋斗者、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导向的引领者和社会主义个人道德准则的践行者,而且也应有特殊的价值追求,这就是为民、务实、清廉。
最后,这本书的理论内容与阐释方式也契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比如,开篇就提出社会主义的命运始终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由一国实践向多国实践发展、我们党开创并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前提和指导;明确指出“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形态”;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这样,党员干部在阅读该书时,既能学习逻辑严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内容,又能汲取有利于提升思维水平与工作能力的政治智慧,还能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者维护大众利益、为大众立言的价值立场。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近日已由学习出版社和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国情,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编写了《十讲》。本书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分十个专题简明扼要地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帮助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书注重理论性和可读性相统一,力求用简洁的话语讲清深刻的道理,帮助党员干部更好地把握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把组织《十讲》的学习作为推进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的基本内容。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要认真组织好《十讲》学习,结合实际组织研读经典著作,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各级各类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要把《十讲》纳入培训教学内容,各高校要把《十讲》作为师生理论学习教材。各级党委讲师团要围绕《十讲》的内容,组织好对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的宣讲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已由学习出版社和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第一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的、理论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今天,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的命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第二讲 世界的物质性和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哲学的问题也是实际工作的基本问题。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尊重客观规律和发展主观能动性。
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第三讲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三、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的原则 第四讲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系统思维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二、联系的系统性 三提高系统思维思维能力 第五讲 事物的永恒发展和创新思维 第六讲 事物的矛盾运动和矛盾分析法
第七讲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改革
人类社会充满矛盾,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首要前提和基础,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由之路和根本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靠发展来不断巩固,靠改革来不断发展。我们应认真学习把握历史唯物主义,深刻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的历史重任。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一、唯物主义历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四、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第八讲 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党的群众路线
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是我们党力量的源泉和胜利的法宝。作为一个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
三、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第九讲 价值观和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而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也就是说同价值有关。我们不仅要从实际存在着的客观事物出发,认识真理、服从真理,而且要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追求价值、创造价值。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价值评价是人的活动的重要内容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坚持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第十讲 坚定理想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键是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是激励和鼓舞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现在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追根溯源是由于动摇和丧失了理想信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要带领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解决理想信念问题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
二、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五篇:(八)《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揭示了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主义的命运
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至今已近有500年历史。但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社会主义才开始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到多国、由初步探索到不断深化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命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为前提的。科学社会主义有理论变为实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由一国实践向多国实践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我们党开创并不断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自觉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实践性。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基
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第一,实事求是体现了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第二,实事求是体现了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第三,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第四,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第五,实事求是包含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哲学,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掌握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人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包含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即世界观,也包含基于这些总体看法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这些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奢靡之风的强大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