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二

时间:2019-05-13 03:2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二》。

第一篇: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二

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在改变,世界的面貌在改变。发展,是当代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发展,使今日中国呈现勃勃生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是指导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又快又好发展的新阶段。一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为了发展,人类在实践上理论上进行着不懈的努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天地;社会主义制度,在促进人类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列宁领导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转到“新经济政策”,初步探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方式问题。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对苏联模式的不同看法,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继承并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中国实际,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邓小平同志还提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生生不息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一个“硬”字,生动反映了十几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孜孜追求。发展的成果举世瞩目,发展的道理深入人心。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同时也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应当如何认识和怎样领导发展等时代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始终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必须始终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第二次重大创新。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特点、新变化,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新问题、新挑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历史和时代的眼光,以对社会发展规律、发展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扣紧发展主题,进一步阐发了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血的科学发展观,明晰了我们发展的目标和战略,为中国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中的重大问题,是对我国和世界各国发展实践的概括、总结,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产生和形成,既是理论的进步,更是实践的呼唤。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党坚持发展的信念一以贯之,我们党指导发展的思想理论日益科学。发展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理论在发展中显现巨大的威力。今日中国之发展,必须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前途无限光明。二坚持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既是面临大好机遇的“黄金发展期”,又是存在风险和挑战的“矛盾凸显期”。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比如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体制性障碍,经济结构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还在扩大,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资源的矛盾加剧等等。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个发展的关键阶段,搞得好,国家和社会就会顺利发展,从而顺利实现现代化;搞得不好,就

会出现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破解这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根本途径就是通过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任务、方针和政策,使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一个人,有“成长中的烦恼”;一个社

会,有“发展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要在成长中消除;“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体现在共同富裕上;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理想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来实现。因此,科学发展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履行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最高理想的重要保障。科学发展,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这样的发展,必然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推进。这样的发展,必然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统筹协调。这样的发展,必然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的发展,才是目标清晰、目的明确、动力可靠、活力无穷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才是形式与内容、手段与目的、短期效益与长久效益、生机活力和不竭动力高度统一的发展。仰以察古,曾经出现过的漠视发展或者盲目发展的做法,使人们付出了巨大牺牲;俯以观今,坚持科学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进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展望未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三科学发展,要求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开山垦荒,让我越开越穷;退耕还林、种草养牛,让我发家致富!”2005年4月,西北一位老农民的心声,质朴地表明了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传统发展观念的片面性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我们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让科学发展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切实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灵魂和指针。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创新发展模式。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过程,有的是内生型的现代化模式,有的是政府干预与对外扩张模式,有的是依附模式,有的是政府干预与外向经济模式等;经历了从增长到发展的转变,从单面到全面的转变,从征服到保护的转变,从物本到人本的转变。当然,各国国情不同,实现发展的道路也必然不同。“十一五”以及今后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吸收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此,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还要求我们提高发展质量。在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迫切需要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提高发展质量,要求我们降低发展成本,改变依靠投资拉动的高增长低效益现象,解决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提高发展质量,更要求我们高度重视人的发展指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居住、就业、教育、交通、医疗、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水平。我们面对的世界越来越复杂,我们肩上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在纷繁复杂中做到“繁而不乱,众而不惑”,必须“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所谓“宗”、所谓“元”,就是主题;这个主题,就是发展。“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不发展,何来“富有”?不发展,遑论“日新”!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在科学发展中成就“大业”,在科学发展中培育“盛德”,在科学发展中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第二篇: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十五”时期取得的巨大成绩

我国成功应对了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战胜了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从容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变化,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法加快,“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

“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有利因素: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对来说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

不利因素: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兑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十一五”时期要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十

一五”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翻;资源利用效益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险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

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在冶金、建材、化工、电力行业以及产业园区和若干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健全法律法规,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强化节约意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要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排放总量,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加大“三河三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力度,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特别要保护好饮用水源。综合治理大中城市环境,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加快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重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和荒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的生态保护与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的侵害。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在我党历史是第一次,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并把环境保护摆上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位置,为环保事业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关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方针,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大命题,对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主要措施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全党同志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三篇: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了“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要求。和谐,已经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谐,已经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

一、企盼社会和谐,是古往今来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

在古人看来,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左传》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社会和谐的图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理想社会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翻开中国古代的典籍,随处可见对于“和谐”的描述。《礼记·礼运》中描绘了一个令人为之神往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孔子提倡“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提出要建立“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些思想都表达了盼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哪怕是最普通的百姓,也明白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家和万事兴。”

实现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把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命名为“新和谐公社”;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发展和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领全国人民走上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到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和压力共生。人心思变革,人心思发展,人心思稳定,人心思和谐。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一战略思想,着眼于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眼于我国社会已经和正在出现的深刻变化,着眼于国际局势发展的风云变幻,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和执政方式的新把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且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显示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智慧和理论勇气,体现了我们党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开拓未来的能力。

二、伟大的实践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强调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2005年2月,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

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

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六条基本特征,内容十分丰富,既为我们描绘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又给我们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共同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理论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其更加充实、更加完善。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正在神州大地回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促社会和谐稳定已经成为亿万华夏儿女的生动实践。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我们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先进性切实体现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有利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只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落实到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工作部署之中,才能促进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持续迸发,促进各种利益关系的妥善协调,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有效实现,进而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反映了多年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思想,也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

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体制上、措施上加大工作力度,增强全党全国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缓解就业压力和处理好各类矛盾,必须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地发展。同时,我们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立足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创新模式、提高质量;就要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要注意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放慢改革步伐,也不是改变改革方向,而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就必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倍加珍视、切实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

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

要进一步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及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促进社会稳定的同时,实现社会和谐。要不断扩大社会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增强执政意识和政权意识,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构建和谐社会,亘古梦想正在我们手中实现;

构建和谐社会,辉煌历史正在我们手中谱写;

构建和谐社会,千秋伟业正在我们手中成就!

回顾以往,企盼社会和谐之梦启迪良多;展望未来,构建和谐社会之路前程似锦。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战略机遇,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奋力开拓进取,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四篇: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立足科学发展

福泉市财政局 罗润琼

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就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不断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着力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的本领,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十五”的5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5年,也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5年。5年间,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保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这一切,使得我们在新世纪有了良好的开局,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们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很多,前进道路上也存在一些需要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的矛盾和问题。更重要的是,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譬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还不完善,体制创新任务艰巨;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但长

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比较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但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许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仍要依靠进口,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综合分析,今后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对于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必须准确认识和全面把握。既要充分把握促进发展的有利条件,更要认清和着力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牢牢把握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也反映了多年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我们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实践证明,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应当强调,这种发展不是片面追求速度或片面追求GDP,而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我们立足科学发展,就是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就是要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从思想上、体制上、措施上加大工作力度,增强全党全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十一五”时期要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

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十一五”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我们在努力把这些要求落到财政工作实处的同时,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还应抓紧解决关系发展全局的一些重大问题。要坚持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扩大国内需求,更好发挥消费的拉动作用;坚持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坚持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坚持统筹区域发展,推动东中西部良性互动;坚持节约优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保护环境,促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坚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

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

之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

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安全生产的谋篇布局,开宗明义就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它既是传承,也是发展;既是旗帜,也是基石;既是出发点,也是着力点。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首度出现在党的重要文件里;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安全生产纳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布局;十七大则进一步要求“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2011年,国务院40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

人没了,发展就没有意义;不安全,发展就不可持续。从“安全生产”到“安全发展”,从“安全发展理念”进而明确为“安全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总结,充分体现了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运行的现实要求。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于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战略部署,从指导思想、战略布局、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治理体系等诸多方面,不断丰富安全发展理论体系,引领安全发展向纵深挺进,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精神动力和基础保障,并呈现出强劲和持久的后续推动力。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方向对了,蹄疾而步稳;方向错了,南辕北辙、顾此失彼。近年来,大量正反案例反反复复地证明,安全发展观念树得牢不牢,已经成为安全生产工作成绩好坏、成效大小的关键性因素。

转变观念很难,难就难在已有经验与认识的顽固性,难就难在现实利益和规则带给人们的利弊判断与取舍。时至今日,一些地方和企业仍然为了追求一时的发展、短期的效益,对安全生产关心甚少、重视不足、投入不够。有的人谈起上项目激情燃烧、津津乐道,谈起安全生产懵懵懂懂、顾左右而言他;有的人选择性、随意性很大,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因此,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并且将这个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并不能一蹴而就。“牢固”二字的重申与强调,其势也迫,其意也深,其望也切。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新材料、新工艺、新业态大量出现,社会组织形式和产业结构深刻调整,安全生产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但更应该看到,安全发展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习总书记强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这些是对人民的坚定承诺、对世界的郑重宣示。安全发展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挡,不可逆转。这是最大的机遇。

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必然会倒逼企业和市场更加有人性、有道德,更加注重改善安全生产条件。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盘棋格局、一体化运行,也会推动安全生产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社会治理等制度机制更加成熟定型。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不仅要喊破嗓子,更要作出样子。在谋划发展思路时,是否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精神文明建设、核心价值观践行中;在制定发展目标时,是否把安全生产作为硬指标,加大考核权重;在推进发展进程中,能否自觉调整和改革经济运行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安全生产形势能否持续稳定好转并最终实现根本好转等,都将成为安全发展观念牢固与否的试金石、验证码。

之二: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十三五”正朝我们走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打响决胜之役。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明确要求“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这是我们党肩负伟大使命、回应人民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必须贯彻始终。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94年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一言以蔽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总书记动情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满意。安全生产,同样如此,更是重中之重。

美好生活,以安为基。在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中,中华民族凝聚出了共同心愿:“国泰民安”、“安居乐业”、“平安是福”„„不胜枚举的成语、典故、习俗,证明着中国人对“安全”的重视和渴望。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习总书记强调:“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近年来,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中,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这一成就,让13亿中国人的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例如,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重大安全事故频发”正是其一。屈指数来,2013年吉林德惠“6·3”大火、山东青岛“11·22”爆炸,2014年江苏昆山“8·2”事故„„一系列的地动山摇,敲响了长鸣的警钟——小康不小康,安全不能忘!

问题是实践的引导。在《建议》起草时,8月12日,天津港发生爆炸事故。习总书记对安全生产中暴露出的问题高度重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注与呼声,要求建议稿增加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内容。所以,今天我们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时,更须深刻领会“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重逾千钧。

我们对发展的认识从来没有这样清晰——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贯穿《建议》的一条主线,是引领中国发展航船驶向梦想的指南针。

是啊,人没了,发展还有什么意义?安全是人民最根本的利益,至高无上,不能替代,不可动摇。全国上下必须将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决摒弃那些账面上的GDP、冰雪般的发展、火山口的高度,坚持安全生产的高标准、严要求,一律严格把关。

今天,我们发展的任务还是很重。践行“人民利益至上”,关键在坚持,关键要靠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面对下行压力、提速冲动、政绩诱惑,请一定冷静下来,三思后行,从根本上避免安全生产“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党政一把手要亲力亲为,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反复掂量、核查、检验那些决策和安排,看看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到底是福音还是隐患。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我国仍处于事故易发多发期,安全生产的压力很大、矛盾很多。但绝不能因此而懈怠、气馁、动摇。党的宗旨、国家的性质、人民的意愿,始终告诫我们、警醒我们:牢记“人命关天”,坚决遏制事故。这是一条“为人民服务”的生命线,事关无数生命,是我们伟大事业的力量源泉。“坚持人民利益至上”,重任在肩,让我们乘风破浪,阔步向前。

之评论三: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问题,又是公民文明素质问题,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刻不容缓。《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

从树立红线意识,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安全意识教育工作反复强调,具体要求。

翻看国务院安委办关于重特大事故的通报,在剖析事故原因时往往都有责任单位和个人安全意识淡薄的表述。如果系了安全带,如果没有盲目施救,如果发现电梯螺丝松脱立刻停止使用等,许多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可惜,这世界上没有这么多的如果,安全意识匮乏付出的都是鲜血的代价。

意识,是人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面对突发情况,它甚至会舍弃“思考”这个环节,直接指挥人的行动。也正因为意识这种特性,全民安全意识教育既重要且必要,目标就是让安全第一的价值判断、行为准则具有“贯穿力”,成为人的本能选择。

从某种程度来讲,安全意识教育比安全知识学习更为重要。自救逃生宝典,网上能搜到很多,可实际面对,人们往往又是那么的手足无措。海量信息并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可见,知识是一回事,意识是另一回事,安全意识缺失,单靠知识是难以弥补的。

当前,各地各部门举行的安全教育活动并不少见,但离入脑入心、触动灵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题宣传形式呆板,逃生演练嘻嘻哈哈,教育培训敷衍应付,这些现象和问题,恰恰说明了活动组织者、参与者安全意识的淡薄。《建议》要求中的“加强”两字如何落实令人思量。

人人都知道过马路闯红灯非常危险,但依旧照闯不误。为什么?因为违法成本低廉。酒驾也曾屡禁不止,但《刑法修正案(八)》公布后两年内,酒驾行为下降近五成,造成的亡人事故起数下降了35%。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首先要通过严刑峻法,向社会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

受限空间作业因盲目施救造成人员伤亡,是每年夏季都会反复发生的一类事故。重复的悲剧、相似的原因,人们似乎总要在事故发生后才在震惊中匆匆复习过往的教训。当我们将目光集中到事故抢险和人员追责上时,是否更应该认真分析事故原因,从技术和管理上查找问题,堵塞漏洞。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必须强化事故警示,真正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

去年5月,杭金衢高速公路上一辆运送氢氟酸的槽罐车泄漏,造成多人伤亡,而其中绝大多数吸入酸雾的伤者是围观群众。看热闹惹祸上身的事情近年来屡见不鲜,这不仅暴露出应急管理上的不足,更折射出公民素质问题。《建设》强调教育对象为“全民”,含义深刻。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就要把安全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体系,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最基本内容,从娃娃抓起,增强规则意识、严明秩序观念。

再完美的制度也会有漏洞,再精密的机器也会出故障,安全意识是人们自我保护最初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作为社会公器,媒体更应加强安全公益宣传,多出优秀作品,鼓舞人、感染人,营造全民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文化氛围。

之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公共安全,无处不在,事关你我。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新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细致要求,“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再一次被摆在突出位置,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公共安全问题高度重视、深度关切。

公共安全,涉及安全生产等多个领域,可谓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公共安全形势总体向好有目共睹。但不可否认,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各种变革调整的集中实施,公共安全工作复杂性加剧、潜在危险源增多、防控难度加大。

上海跨年夜踩踏,河南鲁山养老院火灾,福建漳州对二甲苯装置爆炸着火,天津港爆炸,安徽芜湖液化气罐起火„„给全社会留下了无法抚平的伤痛。这些事件和事故折射了一个趋势:公共安全问题无处不在,且触点增多、燃点降低,风险破坏力在增大,各类风险交织产生的连锁效应在增强。

习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后又就公共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新时期,对生命的重视,让安全日益成为家庭、社会、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也凸显了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的紧迫性、必要性。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正是党和政府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履行治国理政重大责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无疑,任何体系建设,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在安全生产领域,就需要举全社会之力,需要不同社会主体发挥各自作用。

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把安全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把安全发展理念、措施嵌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把安全工作成效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理念一新天地宽。各级责任主体应积极完善机制、谋求创新,不能嘴上说着新常态、心里想着老办法。要在提高工作精细化水平上下功夫,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网络,把各种资源、力量、手段统筹结合,建设防范风险的天罗地网。

基层一线是公共安全的主战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亦是如此。基层一线,基础依然薄弱,欲要履行好保障安全的重要使命,需要各地统筹城乡安全生产工作协调发展,坚持安全监管执法力量下沉,引导资源向基层倾斜,推动安全监管工作重心下移、保障下倾。

安全工作纷繁复杂,不能只靠政府单打独斗,需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拓展群众参与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让你我他——这个社会的每名成员,都具有分辨危险的能力、拒绝危险的意识、躲避危险的技巧,是重要一环。惟有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我们为之建立的社会规章和安全守则才可能成为防范风险的有力武器,成为规范行为的一把戒尺。

今天的努力是明天的基础。只有在全社会织就一张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健全灵活应对突发事件的科学体系,才能降低风险、从容应对。这不仅是国家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保障,本身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之五: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

“责任”二字,就安全生产而言,“十二五”纲举目张,“十三五”将更上层楼。《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这样的字句,彰显着重视,意味着担当,指引着路径。

多年来,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但“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不日新者必日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习总书记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这就是在抓根本、打基础,必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更是中央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对领导干部提出的严肃政治要求。可以说,完善和落实这一系列制度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就是攻坚克难、推动工作的过程。地不分南北,职不分高低,抓安全生产这副千钧重担必须人人上肩,为安全发展打下坚实的领导和组织基础。

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关键在领导。这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管好大事是政绩,发展是大事,安全生产也是大事。各级党政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正确看待政绩,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核心是建章立制。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现实中,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或废弛,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不落实,势必埋下不安全的因素和隐患,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无论地方、部门还是用人单位,都必须清醒坚定、高度重视,大力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章立制。只有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分清责任,各尽其责,才能形成严密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体系。各级党政领导、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按照新《安全生产法》和相关行政法规、制度,履行好安全生产职责。要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坚持“三个必须”,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责任能不能落实,要靠“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保障。抓好安全生产,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各级干部最起码的责任担当。越是发展得快,越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只有思想认识上坚定到位、制度保证上严密周全、技术支撑上科学先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才能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综观近期多起安全生产事故,无论大小轻重,都难逃人祸之因——对安全生产不重视、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江苏昆山“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如此,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亦如此。一痛再痛,不可总痛!

有位须有责,有责须有为。只有人人担责、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方能筑起牢固的安全防线。

之六:强化预防治本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朴素凝练的十二个字,字字千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安全生产要“强化预防治本”。这既是多年经验的概括性总结,又是未来实践的指导性原则。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安全为基。对安全生产来说,人命关天,就是要通过强化预防治本,防患于未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遏制事故的发生。可以说,预防治本就是抓好安全生产的一大法宝。预防如培育春苗,不见其长,却日有所增,务必常抓不懈,方能见功。治本如逆水行舟,一朝松劲,则前功尽弃,尤须警钟长鸣,才可抵岸。预防治本就是要实打实,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想抓就抓,或者一曝十寒、搞形式主义等做法,绝不可取。

近年来,正反两方面的实践一再证明,预防治本,抓与不抓大不一样,认真抓、重视抓和不认真抓、表面抓大不一样。任何一个地区和单位,如果在预防治本上认识不清、抓手不多、落实不力,就只能赌运气、拼侥幸,最终漏洞百出、顾此失彼。反之,则能更好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走在时间前面,跑到事故前头,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死亡率。

即将到来的“十三五”,目标任务已经明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各方对安全生产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预防治本、保驾护航的任务更加艰巨。重任已在肩,形势不等人,必须在建立长效机制,防范事故、化解风险上下更大功夫,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才可能从目标变为现实。

预防治本要坚持依法治安。安全生产问题千千万万,隐患风险表现形形色色。抓预防治本,就必须强化问题导向、增强责任担当,把解决问题作为前进的动力而不是沉重的包袱,作为创新的支点而不是退缩的借口。要善于从经验教训中寻找事故发生的规律,进而形成系统化、制度化成果。通过实施依法治安、重典治乱,解决安全生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规范各方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预防治本要加快改革创新。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和源泉。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安全生产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必须综合运用改革创新思维,排除制约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近年来,安全生产领域不断深化改革,持续完善责任、法规标准、考核指标、隐患排查治理、行政审批、安全管理等体制机制,为强化预防治本夯实了路基,扫清了障碍,拓宽了道路。

预防治本要加强“双基”建设。安全生产重点在基层,关键是基础。“双基”不牢,地动山摇,预防治本就是水中月、镜中花。分析每一起重特大事故,其背后都有基础管理混乱、隐患治理不到位的阴影。隐患大量、监管乏力,不出问题是偶然的,出问题是必然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的今天,必须迎难而上,在增强安全意识上下苦功,在弥补安全欠账上加投入,在安全人才培养上出实招。

之七:健全预警应急机制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三五”,中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如何更加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远离威胁、提高化解危机能力,是一项重大课题。为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明确要求“健全预警应急机制”。

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总书记在批示中对加强预警应急工作做出深刻阐述。他指出,要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深入排查和有效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努力推动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问题导向”、“底线思维”。他要求,要有充分准备,要有戒惧之心,要有忧患意识,有的事万一发生了会怎么样,然后对万一要有所防范。

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不仅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等认知一脉相承,更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新形势下时刻保持警醒、勇于担当、永远把人民的安危放在第一位的执政理念。

不可否认,近些年,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有所好转,但粗放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导致安全生产存在“先天不足”风险,加之企业责任落实不到位、职工安全意识淡薄以及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等诸多因素,造成事故易发多发,特别是一些重特大事故损失惨重、教训深刻。

在实践中,预警应急是守护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宁可千日紧,不能一时松。当务之急就是要健全安全生产预警应急机制,有效应对风险,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事故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在日前举办的省部级干部重特大事故预防、处置和舆情应对研讨班上,国务委员王勇特别指出,要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升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

健全预警应急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必须在横向和纵向上理顺关系。这既包括理顺中央、地方、企业三方关系,也包括理顺指挥机构和执行部门、专业机构和综合部门的关系,真正调动各方积极性。必须加强风险评估,提高对安全生产事故系统性的认识,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必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对重特大事故的针对性,明确执行主体,加强联动。必须加强对现有应急管理资源的整合,建设专业化的应急救援基地,建立高级别的预警应急指挥机构和高素质的应急救援队伍。

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在预警应急机制建设中起基础作用。企业要加强危险源监测和风险分析,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畅通的信息报告渠道,明确指挥组织机构和应急保障措施,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只有这样,才能让预警应急不停留在墙上、纸上、嘴上、会上,而是化为全体员工的一致行动,切实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安全生产预警应急机制建设的重要性正日益显现。这是一项关乎人民群众福祉、关乎政府执政权威的重大工程。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责任的召唤。我们惟有迎难而上,砥砺前行。

之八:及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

时有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及党和政府的形象、声誉都造成了极大损害。对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及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势头”。

“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事故源自隐患。隐患不除,早晚得出事故。“安全生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总书记对此反复强调、悉心叮嘱——“认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全面加强危险品管理,切实搞好安全生产,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深入排查和有效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有效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这一系列重要指示,其思想、方法、路径一脉相承。只有风险可控在控,隐患当除尽除,才能真正遏制住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

及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最重要的前提、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一要及时有效排查。定期摸底不能少,底数清、情况明才能对症下药。“四不两直”暗访暗查、不定目标随机抽查„„为了看到原生态、揪出真问题,宁可鸡蛋里挑骨头,也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二要及时有效化解。在现实中,很多事故其实早就显露出了苗头。吉林德惠“6·3”大火、山东青岛“11·22”爆炸,江苏昆山“8·2”事故„„不都存在着小患拖大、大患拖炸,最终惊天动地吗?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教训,警醒我们:小小隐患关乎人命,必须立查立改。

三要借助专家力量。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行业领域众多,专业知识庞杂。一些隐患看不到、查不出、治不了,关键在于不太懂。借助专家力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确保问题找得准、查得深、治得好。

四要建立长效机制。隐患和风险是动态的,今天没事不等于明天没事,更不等于永远太平。要巩固既有成果,就必须在“常、长”二字上狠下功夫,形成比较成熟和定型的安全生产制度机制。要大力推进“科技强安”,建立国家和地方隐患动态管理数据库,实现企业和政府互联互通,形成隐患整改闭环管理。要实施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公告制度,建立隐患整改追责制度,坚持“隐患就是事故”,对隐患整改不力的进行问责。

企业是排查化解安全隐患的主体,要积极配合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的各项活动,及时执行安全监管部门下达的监察指令;要严格依照新《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经常组织专家和骨干对所有岗位进行排查,对隐患进行梳理、建档并及时整改。

善管者,止于未发。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认识,强化红线意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运用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及时有效地将隐患消灭于萌芽。把住关口、盯住漏洞、守住阵地,这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光荣使命。

评论九: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抓安全生产,没有捷径,不讲运气,靠的是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一以贯之,久久为功。为了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必须坚决贯彻中央指示,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安全生产无小事。这既是价值观,更是方法论。一颗螺母差了一号,一架飞机摔了下来;一个阀门未关好,一家化工厂连环爆炸„„类似悲剧层出不穷,说是小患酿大灾,其实根子在能力。为什么做不到零失误、零违章、零事故、零死亡?在现实中,有的同志一提安全生产,就表态“极端重要”;一让他抓,就摆手连说“不要”。原因也简单,因为说不好,所以不好说、不说好。抓安全生产,人,不是行家,就搞不懂;规矩,不成方圆,就管不住;技术,不上档次,就不顶用。这一连串的“不”一叠加,就是那句俗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如何改变?总书记一再叮嘱:“打铁还需自身硬。”有能力,才能干好工作。

事故源自隐患,隐患就是风险。抓安全生产,根本的出路就在于——有效防范、化解、管控风险。这就是能力,就是水平。怎么防?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形成立体全方位的防范体系。当务之急,一是要人人动手,各负其责,各显神通——会使金刚钻,能拿金箍棒,善念紧箍咒„„请来千里眼、顺风耳助阵,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二是坚持科技化、信息化、精细化,让“天眼”、“触角”无处无时不在,实现“鼠标一点,眼前都有”,真正把基层一线联起来,把上面的指令传下去,把下面的情况报上来,用时间拉近空间,用效率保证效果。这两条一结合,“人力+科技”,“传统+现代”,就一定能提高对风险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消灭死角空当,切断导火索。

我们都知道,安全生产源于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论人、机、环、管,都得上看天气、下接地气。我们要有人定胜天的豪迈,更要有未雨绸缪的谨慎、枕戈待旦的警惕。尤须强调的是,当今世界已进入风险社会,我国国内风险因素也日益突出:13亿多人口、地域辽阔、发展不均衡等叠加,全国每天同一刻有1亿人在马路上,4000万人乘地铁,2000万人在火车上,800多万人在井下,100万人在天上„„自然界任何一点阴晴冷暖、风吹草动,都可能对生命构成严峻挑战。

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考验。“人心齐,泰山移”,防灾减灾关键靠合力。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要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健全救灾应急社会动员机制,落实“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全民减灾防灾宣传。要想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实践证明,办法能比困难多。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么多年的实践,一步步积累下经验,总结出规律,锻炼了队伍。收官“十二五”,盘点成败得失,我们更加清醒。迎接“十三五”,瞄准根本好转,我们更加坚定。因为,在“两个百年”的视野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在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红线意识深入人心,安全生产动力平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同步实现安全发展,这是我们的目标。

下载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2005年11月8日-11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六届五中全会,这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昭平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徐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会议。胡锦涛总书记......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二)

    世纪之初,"十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展开了新的画卷,创造着新的辉煌。据统计部门预测,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15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1.1万元,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数......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 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四)

    文章来源莲山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正在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主要议题之一是研究和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尽管规划......

    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已经圆满结束,一个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迅速兴起。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抓住机遇、加......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三)

    踏着"十五"的脚步,我们迈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乘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东风,古老华夏开启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纪元。5年......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二)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二) 世纪之初,"十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展开了新的画卷,创造着新的辉煌。 据统计部门预测,XX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15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