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施生态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5
实施生态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是按照党的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从省情实际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发挥青海比较优势、构筑发展新平台、树立发展新形象的正确选择。发展理念的创新:深刻理解生态立省战略的内涵和意义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是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我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实质在于“立”字,要求我们在指导思想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必须从青海独特的生态地位出发,始终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立足点,倡导和弘扬绿色、科学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保护生态和改善民生的共赢。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青海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新要求。这一重大战略举措,要求我们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有利于树立青海的生态品牌。青海的生态环境,不仅事关青海长远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气候形成和演变,对抵御全球气候变暖也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青海草地生态退化严重,迫切需要我们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青海真正能给全国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保护和建设好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这也是我省在全国能够立得住、打得响的区域品牌。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有利于构筑发展新平台。经济欠发达仍然是我们的基本省情。推进青海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实施资源转换战略,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适合省情实际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生态立省战略则坚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要求彻底改变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对生态有效保护下的经济发展。发展新型工业化和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因此,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是青海加快发展、富民强省的一项新方略、新定位,也是推进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平台。与提出建设生态省目标的地区相比,青海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具有特殊性。青海地处“气候源”和“江河源”的独特地理位置,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特点,生态效应具有明显的外溢性。青海的生态环境不仅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也对江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和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由于青海生态系统类型较多,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低,生态退化严重,自身修复功能弱,脆弱的生态与区域的贫困相互交织,自身投入和建设能力低,实施生态立省战略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巨的努力。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中,生态越来越成为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谁抢占了这个战略制高点,谁就赢得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先机。我们要充分认识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坚定信心,努力做好生态立省这篇大文章。明确指导思想:全面把握生态立省战略的推进方向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目标,立生态之本,切实保护江河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借资源之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资源永续利用;扬文化之魂,积极构建高原特色生态文化体系,为生态立省提供源头活水,在综合循环利用资源中谋求又好又快发展,在保护建设生态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今后一个时期,立足于现有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以保护高原生态安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合理保护和循环利用环境资源、营造良好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文明进步的生态文化为主要建设内容,在实施生态立省战略过程中,一要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发展的原则。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前提条件,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正确处理好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生态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支撑生态建设,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生态保护的根本性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双赢。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原则。把人作为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主体和受益者,既要注重对贫困群众的扶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又要注重从根本上改变农牧民的生存条件,把更多的建设资金用到促进人的发展上,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口整体素质,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中实现和谐、稳定的发展。三要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原则。立足实际,统筹研究和解决生态保护和加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生态保护的任务与脱贫致富、实现小康、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总目标统一起来,在实施资源转换、科技创新、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战略中,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要坚持循环利用、永续发展的原则。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积极推广低能耗、集约型和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积极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倡导绿色消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谋求最大的经济发展。五要坚持政府主导、创新体制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行为的调节作用,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广泛争取国内外的支持与合作,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形成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调控、监督和运行机制。生态立省战略的基点:优先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立省战略涉及面广、任务重,是一项宏大的、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战略基点必须放在生态保护上。按照“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的原则,坚持工程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建设力度,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有效治理环境污染,不断提高我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启动和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为抓手,积极构筑“五大生态圈”,促进生态系统的修复。三江源生态圈。实施好退牧还草、鼠害治理、人工增雨、围栏封育、城镇建设等工程项目,创新草原管护机 1
制,提高植被覆盖度,提高水源涵养能力,逐步修复生态功能。青海湖流域生态圈。加大退化草原、沙化土地治理及退牧还草力度,合理确定载畜量,切实保护好流域林草植被。严格限制入湖河流新建引水工程,控制农业灌溉用水,开展人工增雨,增加入湖河流径流量,控制青海湖面积缩小的势头,努力实现水量消耗与供给的平衡,逐步建立起良性循环的草地生态系统和鱼鸟共生的湿地生态系统。柴达木生态圈。以防风固沙、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工程为重点,加强沙生植被和天然林、草原、湿地的保护工作,营造防风固沙林,扩大植被覆盖度。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处理好经济发展用水与生态保护用水的关系,确保柴达木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祁连山生态圈。重点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退耕还林、人工增雨、水土保持及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程,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管理,强化环境监管,切实保护好黑河、大通河、石羊河等河流发源地的林草植被,改善祁连山地区的水源涵养功能。湟水流域和黄河阶地生态圈。扎实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退耕还林、乡村绿化造林等工程,提高流域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强化湟水流域污染治理,集成推广污水处理、工业与生活垃圾再利用、旱地绿化、园林建设等先进适用技术,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以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为突破口,抓好“四大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法规以及青海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好工业布局和工业园区,加强新建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管理,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执法检查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抓好清洁生产,确保全省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城镇环境污染防治。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目标,强化对城市水污染、大气污染、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的综合治理,使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营造一个天蓝、水碧、空气清新的人居环境。农牧区环境面源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禁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牧区转移,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提倡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可降解塑料薄膜,同时,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搞好农村牧区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江河污染防治。以提高森林蓄水功能,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江河源头及两侧水土为目标,加强省内各主要江河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和水环境监测,加快重点污染治理工程进度,全面改善河流水质。以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为依托,提高防御能力,进一步减少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构成的威胁。我省自然灾害频繁,对生态环境构成了比较大的威胁。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坚持以防为主,抗防救相结合的方针,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和灾害救援应急机制,提高紧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威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点加强农田水利、防洪设施等建设,有效预防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雪灾在广大牧区频繁发生,重点是继续加强牧民定居、牲畜暖棚、饲草料贮备建设,减轻雪灾损失。注重动植物病虫害防治,提高森林、草原防火减灾能力。在防灾减灾中,要加强气象、地震的预测预报体系建设,提高监测预报、预警和评估能力。生态立省战略的核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注重内涵式发展,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小。当前,要把着力点放到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生态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上,以重点领域的突破促进生态经济的大发展。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循环发展的工业体系。对青海工业而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生态经济的重要形态。青海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却有限,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效益型工业必然成为实现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选择。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资源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为主线,以柴达木、西宁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为平台,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资源精深加工和产业循环发展体系。在推进资源间循环融合上,坚持政府调控、市场配置的原则,优化产业布局,完善矿业权市场,统筹规划资源开采工作,提高资源的开采利用率和综合回收利用率,推进资源由单向开发向综合开发、系列开发转型,使各种资源在各行业、各产业有效组合,相互配套,形成资源精深加工和横向互补的资源循环圈,使资源在全省之间、工业园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有效循环起来,构建起大循环发展模式。在推进行业间循环组合上,主要是打破行业间相互分割、相互封闭状态,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政策,把电力、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煤化工等主导行业的资源、区位、技术、人才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以油气盐化工业、盐湖工业、纯碱工业、铅锌工业、煤焦化工业等为重点,通过延长产业链和促进产业融合,建立完善产业群间循环经济产业链,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根据循环经济的要求,在原有骨干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并建立企业间联动机制,形成企业间有机衔接、分工协作、配套服务、资源梯级利用的循环布局。在推进企业内部资源循环上,要大力推行循环型生产,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合理延长产业链,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废物、废水、废气综合利用率,尤其对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加强监管,引入关键技术,充分开发利用废弃物资源,形成废弃物和副产品循环利用的工业生态链。同时要建立城市废旧物资和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大力培育绿色环保的新型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高产出为代表的低碳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绿色环保产业的主体。新能源、新材料产品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前景,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近年来,我省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形成了一定产业基础,并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等有利条件和政策机遇,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加快发展的“绿色引擎”。主要建设“五大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围绕建立太阳能光伏产业体系的目标,发展高纯硅材料、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发电系统产业链。新型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围绕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通信产业方向,发展高纯铝、电子铝箔、电解铜箔、半导体硅材料、印制电路、光导纤维等产业链。新型合金材
料产业。以建立航空航天、船舶、车辆急需的轻质高强合金材料、高强度合金、耐热耐磨合金材料、型材产业为目标,重点发展铝锂合金、铝镁合金、高精铜带等金属基复合材料与特种合金产业链。新型化工材料产业。以生产市场急需、用途广泛的高性能的新型化工材料为方向,发展苯系列材料、有机硅、有机硼、聚酯材料与成型品产业链。新型建筑材料产业。以建立新型墙体、保温隔热材料和新型建筑结构生产体系为目标,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链。以打造有机绿色农畜产品品牌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以体现原生态为切入点,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发展生态旅游业不仅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新出路,也是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我们必须把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作为实施生态保护的重要后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作为实现发展与保护双赢最见效的一项产业来抓,把发展旅游与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文化产业、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以旅游发展与生态建设互为支撑,旅游、文化、城镇化互促、互补、互兴的特色发展路子。在发展定位上,坚持发展旅游产业与建设生态文明相结合的原则,注重保护旅游资源的生态价值,决不以破坏自然生态为代价而追求短期效益,而是以生态优势推动旅游业发展,以旅游发展的效益反哺生态建设,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融入自然,实现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的双赢。在发展规划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对原生态、自然的旅游资源进行超前规划,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新的起点上促进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发展领域上,充分利用青海原始、壮美的自然生态景观优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潜力,突出特色、生态、健康、文化四大亮点,积极发展大美青海观光之旅、生态青海健康之旅、文化青海溯源之旅、神奇青海探险之旅,全力打造中国最美湖泊青海湖旅游、黄河上游水上旅游、青藏铁路旅游、昆仑文化旅游和三江源头生态旅游的品牌,以大自然的亲和力和高原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最大限度地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努力把青海打造成我国重要的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立省战略的灵魂: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标志。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为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始终把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在全社会树立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共同理想。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生态文化阵地,重视和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城市园林等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建生态乡村、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试点,建立县、镇、村三级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作用,结合“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保护母亲河”等大型公益活动,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为内容的宣传教育,在全省大专院校、中小学全面开设生态环境与生态法制教育课程,加强对各级干部、企业法人代表的生态保护知识培训,大力传播生态文化理念。在全社会倡导节水、节能、节材和选用绿色食品、环保产品等绿色消费行为,组织义务植树造林、环保志愿者行动等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热爱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把生态教育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始终要把构建多民族、多样性、富有鲜明民族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高原文化精神作为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着力打造一批生态文化品牌。青海古朴的自然生态、壮美的世界屋脊风光、神秘的宗教文化、绚丽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世界上独具魅力的原生态文化。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历史文化和深厚博大的原生态文化底蕴,不仅为青海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源头活水,也日益成为一种得天独厚的发展品牌。我们要依托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全方位挖掘青海高原独特的文化内涵,实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保护工程,打响生态青海的宣传主题,打造一批“大气魄、唯一性”的青海生态文化品牌。要以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为突破口,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办好各类节庆活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大力培育和宣传我省的生态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全社会生态文化繁荣。始终要把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作为打造新经济、新产业的重头戏来抓,不断为青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当今社会,经济与文化日益融为一体,没有纯粹的经济活动,也没有纯粹的文化活动,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要把生态文化作为发展旅游、培育产业、壮大经济的灵魂,将生态文化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主动用生态文化的角度审视生态环境的独特价值,用生态文化的手段培育特色产业,用生态文化理念指导各项事业发展,提升青海的文化形象和精神形象,全方位增强发展的竞争力和软实力。西藏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摘要: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精髓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和永续发展的一种目前人类最高形态的发展战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协调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包括生态平衡维持、环境质量改善、资源持续利用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的经济社会发辰战略.正视西藏特殊区情,依据资源禀赋条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环境容量确定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实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是西藏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有效途径.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一,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是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成败的关键。
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坚持前进的方向,减少失误,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第三,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辨证思维;有助于树立全局观念;有助于确立战略眼光;有助于提高领导艺术,增强人们在工作中分析事物、把握规律的能力。
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邓小平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发展首先是经济,但不仅仅是经济,也包括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进步。改革是动力,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稳定是前提,是发展和改革必备的政治社会条件。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总揽全局的首要的基本关系,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最早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提出来的。到今天,可以说关于“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这样一些观念,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大道理”。然而,怎样把“大道理”付诸实践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最可靠的保证;稳定则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重要要求。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根据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而有所侧重。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证明,必须始终注意把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基本经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要坚持以改革作为发展的基本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现在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也仍处于攻坚阶段。深化改革和调整结构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的根本措施,但在推进过程中不仅过去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会显现出来,而且还会出现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为此,深化改革必须突出重点,分别轻重缓急,防止改革措施在时间上过于集中。改革措施要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认真考虑每项改革措施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把握好改革出台的时机和节奏。还要重视建立补偿机制,对在深化改革中利益受损的群体,要通过一定形式给予补偿。
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历史经验证明,正确把握发展的速度至关重要。经济增长速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不利于深化改革,也不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增长速度过低,既不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潜力,也会带来就业困难、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特别是我国现在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方面占优势的巨大压力,如果我国经济发展慢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会扩大,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过高,超过现有资源的潜力,又会引起通货膨胀和价格大幅度上涨,同样也会造成经济和社会不稳定。这是我们今后要尽力避免的。
要坚持把稳定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保持社会安定团结。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要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工作,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抓紧解决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城镇房屋拆迁与农村土地征收征用中侵犯城镇居民和农民合法权益等问题。积极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不断消除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体制和结构性原因。继续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健全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把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化解到最低程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试论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
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具体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总揽全局的首要的基本关系,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要求。
一.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二.在特定的时期,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之间会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有时候是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就会得到更加广泛的支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结合起来,从而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稳定是发展的基础,离开了稳定任何发展都是无法进行的。
发展是改革的前期阶段,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会减弱,而其他社会的次要矛盾就会加强,使社会的矛盾发生变化,并最终导致新的改革,使社会得以继续发展。
改革的目的和前提是稳定,任何的改革都是以解决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使人们生活更加为目的,这就必须使社会稳定,因此,稳定是改革的目的。而且,如果社会动荡,就无法谈论任何改革,所以,稳定也是改革的前提。
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历史经验证明,正确把握发展的速度至关重要。经济增长速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不利于深化改革,也不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增长速度过低,既不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潜力,也会带来就业困难、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特别是我国现在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方面占优势的巨大压力,如果我国经济发展慢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会扩大,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证。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过高,超过现有资源的潜力,又会引起通货膨胀和价格大幅度上涨,同样也会造成经济和社会不稳定。这是我们今后要尽力避免的。
要坚持把稳定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保持社会安定团结。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要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工作,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抓紧解决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城镇房屋拆迁与农村土地征收征用中侵犯城镇居民和农民合法权益等问题。积极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不断消除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体制和结构性原因。继续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健全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把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化解到最低程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在这三者的关系中,发展是目的,深化改革、保持稳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是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改革是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强大动力,中国社会主义要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只有通过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其他体制,才能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同时,改革的目的是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提高了,我们的改革才是正确的改革,改革才能深化下去。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始终注意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我们的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各项事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保持三者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我们的各项工作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富裕幸福。试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其对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的指导意义
首先,你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写出来.然后,你再对“改革”进行分析,指出改革对原来制度有所发展创新的地点
最后,你再归纳你前面的答案,并对此进行总结这样答,你至少可以拿一半的分!
第二篇: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的婺源县,因其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外界赞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如何立足生态优势,走出一条婺源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该县从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生态农业县”、“全国造林绿化百强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首批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和“首届江西十佳绿色生态县”。
一、坚持生态立县,夯实发展基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按照“生态立县”的要求,婺源依托境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积极实施了封育营造工程、能源替代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环境美化工程,为“最美乡村”描绘出一幅幅纤巧秀美的天然画卷。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五个方面的突出成效。一是丰富了森林资源。在封山育林170万亩的基础上,将公路沿线200米以内林带及水源涵养林、护岸林、风景林、水口林等列为地方公益林进行保护。先后投入50余万元树标牌、禁牌,对全县6000多棵名木古树建档挂牌保护。深化林政管理体制改革,对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的管理权实行林业部门与乡镇共管,健全县乡村组四级联防网络,并把生态保护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之中,把森林保护贯穿林改工作中。目前,全县林地面积发展到377.55万亩,森林蓄积量提高到1009.6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2.5%。二是保护了野生动植物。在全国首创自然保护小区模式,逐年增至193处,保护面积达65万亩。此做法作为林业分类经营的“婺源模式”在全国推广。生态环境的日益优化,不仅吸引人们争相前往婺源观光旅游,许多珍贵野生动物也在该县山水田园安“家”,生态链得到续接。赋春镇鸳鸯湖每年均有2000多对鸳鸯来栖息过冬,成为亚洲最大的鸳鸯越冬栖息地。此外,世界濒危珍稀鸟类黄喉噪鹛、中华秋沙鸭等,也在该县被发现。三是减少了能源性消耗。积极推广“林—水—电—林”的生态建设模式,大力开发水电、沼气等资源,并对全县189家木材加工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关停并转101家高耗低效的木材加工企业,全县平均每年减少能源性消耗木材9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年新增造林18万亩。四是加强了生态环境整治。整顿和关闭有污染、高耗能的中小企业45家,对公路沿线43家非煤矿山企业进行关闭或搬迁,仅关闭矿山一项,县财政每年损失就达400万元。今年6月底,又将年产值8000万元、纳税580万元的迈尔泰木业退出婺源经营。通过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整治,有效减少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环境质量稳步提高。五是扮靓了城乡山水。积极开展水土流失专项治理,推进生态示范公路建设,大力开展全民造林运动。几年来全县干群共义务植树1114万株,完成公路绿化500多公里、植树1600万株。为了靓化沿途风景,还对可视范围内几千座坟墓进行了改造和搬迁,实施了旅游精品线沿途村庄和主要景区(点)非徽派建筑改造工程、“花开百村”工程、高速公路“绿化百里”双百工程等,使婺源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最美乡村。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如今身处婺源,但见青山、绿水、蓝天、小桥、清溪、人家,四季不同的花海和参天蔽日的古樟群,无处不是美不胜收,无处不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妙。
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生态经济孕育成长
立足婺源实际,先后编制出台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等一系列生态建设保护和产业发展规划,将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在生态经济上,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一是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对水田、土壤、河流进行生态保护,严禁使用化肥、农药,防止大气污染。全县共建立了25个有机农业示范村,建成各类生态农业生产基地50余万亩,其中有机茶、有机稻、无公害蔬菜等基地达20万亩,并成为全国首批5个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出口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之一,有机绿茶出口占据了欧盟市场的70%以上。二是着力发展新型生态工业。创建了全省第一家生态工业园区,按照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江西省生态工业园的要求,重点发展服装加工、有机农产品深加工、微电子、环保设备等无污染、高科技型企业。在招商引资中,以保护青山绿水为前提,积极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吸引了投资8亿元的国家高新技术“新型电子芯片及控制系统”项目、科技部重点扶持的彩色液晶背光源项目等在县生态工业园区“落户”。由广东、浙江两家公司共同投资2.16亿元组建的婺源深宝华发茶业有限公司,还将在婺源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专门从事茶叶生产和深加工技术研究。据统计,目前婺源生态工业园区已引进机械电子等科技环保项目57家,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个不选,几年来共谢绝各类污染企业项目12个,合同金额近20亿元。三是突出发展文化与生态旅游业。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已经成为婺源的品牌和无形资产,带来了长期、无法估量的经济效益。婺源旅游业从1999年起步,短短几年间知名度迅速提升,2007年全县接待游客34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81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6亿元,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全县GDP的比重达41.9%。几年的实践证明,婺源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推进了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了乡村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绿色生态旅游正成为婺源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主要力量之一。
三、统筹城乡发展,优化人居环境,生态家园日趋和谐
在新农村建设中,围绕“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的目标,大力改路、改水、改厕和推广沼气。积极做好村庄路面硬化,共为农户安装自来水5694户,改建厕所5359户,清理下水道13426米,建造垃圾池270个,设置垃圾桶520个,村内绿化29323平方米,全县完成沼气建设7000余户,有效改善了村庄环境。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基本消除,白色污染得到控制。与此同时,婺源还把新农村建设与进一步打造“中国最美乡村”旅游品牌相结合。重点实施了“花开百村”工程,计划从今冬明春开始,每年种植开花乔木、灌木10万棵,用3年时间,把婺源打造成四季有花、色彩斑谰的花海,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旅游景区,使全县成为一个园林城市、花园城市和生态城市。在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按照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改善人居条件的要求,加快城镇配套设施建设。共投资2900万元建起了全省县级第一家垃圾处理场,又通过招商引资投入6000万元启动了污水处理厂建设,一大批环保基础设施相继投入使用。配合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近年来,城区人口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增至6.5万人。为树立良好的形象,该县从抓好城市日常管理起步,开展市容环境的整治,对清土运输、建材占道、广告设施、夜市摊点等城市“顽症”重拳出击;对城区进行全面绿化美化,把青山、碧水、古建融为一体,实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同时,大力开展城市文明创建活动,建立机关部门单位卫生责任区大扫除制度,以此示范和引导人人参与公共环境卫生保洁活动;充分发挥婺源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把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公民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每年民俗文化表演、文化艺术作品展、乡村文化旅游节、茶文化节等各种节庆文化活动中。
目前,婺源县域环境质量各项指标表现总体优良,境内山林葱翠、水质清澈、空气清新、环境幽雅,随着生态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婺源的建设必将获得更为持久的动力支撑。
第三篇:临床路径实施重要意义
临床路径实施重要意义: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该模式罗列了计划提供的治疗项目,相应的治疗结果,以及完成这些工作的进度表。
临床路径是一种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其范围涉及调查报告、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护理措施和患者教育。
临床路径通过设立并制订针对某个可预测治疗结果病人群体或某项临床症状的特殊的文件、教育方案、患者调查、焦点问题探讨、独立观察、标准化规范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临床路径是相对于传统路径而实施的,传统路径也即是每位医师的个人路径,或是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或不同的治疗疗程,传统路径使同一疾病在不同治疗时间(发病时间)、不同的治疗地点甚至同一地点不同的治疗组间出现不同的治疗结局,治疗方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其费用、预后具有的不可评估性。
依据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疾病临床路径管理,是由组织内成员根据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方法制定的一种治疗模式,让患者由住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接受治疗。路径完成后,组织内成员再根据临床路径的结果分析和评价每一例患者的差异,以避免下一例患者住院时发生同样的差异或错误,依此方式来控制整个医疗成本并维持或改进医疗质量。
第四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今社会尤其重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生态文明建设也应该加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字:生态文明建设,意义,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1、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以及和睦和谐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2,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率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低位;同时,我国的资源和人口分布呈逆相关,许多资源分布在人口稀疏、环境恶劣且难以开发的中西部地区,而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资源却较为稀缺,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这些现实的情况,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资源消耗型之路,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1.借鉴经验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快政府法制层面、企业层面以及公众三个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形成政府、企业与民众相结合的治理模式;促进环境保护制度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方式的进步,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尽快建立我国的“绿色GDP”指标考核体系,推进政府行政的全面创新——包括干部选举制度、考核制度的创新,推行“绿色GDP”核算,根本扭转现行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以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遏止利益集团形成。加速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制度,高度重视市场机制的重要杠杆作用,以新的税收制度支持环保科技和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2.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观念
首先是要树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其次,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最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由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但要做好其本身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更重要的是要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从而形成五大建设,又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观点、方法。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1.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构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和谐理念”在内政上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能够保证人类有个舒心的生活环境与良好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能够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实现代际公平与代际和谐。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共产党的“和谐理念”在外交上的重要体现。它既可以保证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也是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之一,可逐渐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减缓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使我们摆脱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涵
强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发展指明了路径。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特别是环境权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不仅是改善民生的需要,而且拓展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域和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也应该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搞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全面推进现代化,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四.结束语:
建设生态文明,昭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意味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284.[2]陈家刚.生态文明与社会公平[J].新华文摘,2008:117-119.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姓名:崔深美 班级:B1102 学号:0311110202
第五篇:全力实施五大发展战略
全力实施五大发展战略
为把辽阳建设成为特大型城市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辽阳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唐志国
(2011年6月20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辽阳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辽阳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在省委的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发图强,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在辽阳的发展历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
这五年,是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35亿元,年均增长16.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76.5亿元,年均增长2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332亿元,年均增长35.3%。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五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结构调整迈出重要步伐,一批关系辽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芳烃及精细化工、工业铝材、汽车配套、钢铁精深加工、日用化工、装备制造六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芳烃基地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辽阳国家芳烃及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县域经济实现“三年翻番”,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全面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城区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弓长岭成为全省首个温泉旅游度假区,佟二堡皮装裘皮的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民营经济主力军地位日益突出,我市成为全省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节能减排成效明显,淘汰了大量落后产能。大规模实施植树造林、水系建设、大气治理、污水和垃圾处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这五年,是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五年。河东新城建设全面展开,16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辽阳人民期盼的跨河而立的城市正在逐步成为现实。三年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多亿元,整理土地9.3平方公里,开工建设118个重点项目。市民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市民广场、河东高中、辽溪铁路搬迁、三座跨河大桥等重点工程即将竣工。多个全国知名企业投资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在建设。老城区改建力度空前,城市南部开发初具规模,中心城区改建面积逐年扩大,城市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城市面貌不断改观。灯塔、首山、汤河新城和佟二堡、望水等新市镇建设全面展开,多点推进的城镇化格局初步呈现。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3.5%,五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的五年。市属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民营企业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忠旺集团和奥克集团成功上市。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政府机构大部门体制初步建立。燃气、供暖等公用事业实现了市场化。对内对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显著提高,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五年来,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年均增长83%;引进域外资金830亿元,年均增长55%;外贸出口37亿美元,年均增长32%。
这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570元和8095元,年均分别增长14.5%。五年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27.7万人,实现了创建充分就业城市的目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实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广覆盖。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了省下达的棚户区改造任务,新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104万平方米,改造了3500多户农村的危房。控辍保学、职业教育、普及高中教育等工作处在全省先进水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完成了“文化惠民”五项工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这五年,是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五年。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人大及其常委会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政协组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工作不断深入。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更加活跃。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参与公共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圆满完成“五五”普法任务,依法治市水平有新的提高。保持了“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殊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公民的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我市跨入省级文明城市行列。平安建设成效明显,我市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市”,连续四年被省评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市”。
这五年,是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提高的五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卓有成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明显成果。理论武装工作不断深化,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有新的进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健全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全面落实中央换届要求和“四项监督”制度,形成了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监督检查工作持续加强,保证了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规范了行政权力制度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开展了机关作风整顿工作,机关作风明显转变。
各位代表,同志们,辽阳的发展是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努力工作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十届市委,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向驻辽部队、武警官兵以及所有关心、支持辽阳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还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方式有待转变;老城区改建任务繁重,新城新市镇建设进展不平衡;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压力较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亟待加强;个别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发展观念、工作作风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的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解决。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加深了以下六个方面的认识:
一是必须充分发挥市委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正确把握全市发展的方向,汇集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是必须突出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使经济社会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开放激活发展动力,拓展发展资源,扩大发展空间,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四是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握群众新期待,满足群众新要求,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群众更多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五是必须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注重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相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保持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六是必须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和良好的选人用人风气,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建设一支能干成事业、善抓落实的干部队伍,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开创辽阳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实施五大发展战略,把辽阳建设成为特大型城市
今后五年,是辽阳发展的重要时期。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确定了建设滨水型城市、全域城镇化城市、特色产业化城市、和谐文明城市、生态宜居城市五大发展战略,把辽阳建设成为特大型城市的奋斗目标。这是我市在沈辽鞍营经济带上崛起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全市城乡大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战略目标,去年经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确定后,已经成为引领全市人民再创辽阳新辉煌的一面旗帜。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已经向这一战略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未来五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咬住目标不动摇,使这个宏伟蓝图成为美好的现实。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
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力实施五大发展战略,为把辽阳建设成为特大型城市而奋斗。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第一,以河东新城为重点,推进新城新市镇建设和老城区改建,加速全域城镇化进程。这是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建设特大型城市的首要任务。要完善城镇化布局,形成滨水中心城区和七个卫星城竞相发展的全市城镇化新格局。
河东新城建设,是辽阳的希望所在。未来五年,要举全市之力全面掀起大开发、大建设的高潮。坚持规划的权威性,严格执行新城总体规划和控详规划。高标准提升滨水生态景观,使一河两岸成为中心城区景观走廊。完成起步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成若干城市综合体和标志性建筑。加快发展以商务商贸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强化新城的产业支撑。经过五年的奋斗,一座滨水现代化新城区将崛起在河东大地。
老城区改建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愿望,是提升城市形象的紧迫任务,要坚持高标准,改出特色、改出精品。要重点抓好城市出入口改建,抓好城南、西关和站前等重点地段改建,抓好主干道两侧危旧房屋改建。做活水的文章,把太子河水更多地引入市区。保护文物古迹,复建历史景观,弘扬古城文化,展示古城悠久的历史风貌。要依法加强城市管理,切实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在辽阳县、灯塔市、太子河区、弓长岭区、宏伟区建设七个新城新市镇,形成围绕中心城区的七个卫星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七个新城新市镇要各具特色,高起点做好各项规划。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承载能力。要着力打造特色产业,每个新城新市镇至少形成一个主导产业。经过五年努力,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基本实现全域城镇化。
第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这是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建设特大型城市的重要基础。要坚持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特色产业,显著增强全市的经济实力。
以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加速工业化进程。工业是我市经济的主要支撑。要坚持走工业强市之路,做大做强芳烃及精细化工、工业铝材、汽车配套、钢铁精深加工、日用化工、装备制造六个工业产业集群。经过五年努力,六个工业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要占全市工业的75%以上。加速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助推工业经济迈上新台阶。
加快发展服务业,推动城区经济大发展。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作为城区经济的支柱产业。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力推进河东新城商务商贸旅游、弓长岭温泉旅游、佟二堡皮装裘皮、西关至站前商贸四个服务业集中区建设,引进世界知名企业,培育服务业骨干企业。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要实现县域经济的第二个“三年翻番”,两县(市)在全省综合排名前移,力争进入全国百强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辽阳县和灯塔市要形成“一县一业”的格局。支持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整乡推进工程,使山区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把经济增长建立在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为优势产业发展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全面推进污染物总量减排,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污染防治,加大辽河流域辽阳段治理力度,保护好汤河水库饮用水源。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再制造利用产业的发展。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积极推进生态建设,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增加城乡绿地面积,全面优化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第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这是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建设特大型城市的不竭动力。
以更大的决心深化改革。积极落实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措施,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完成市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主辅分离任务,探索集体企业改革。推动民营企业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大力度扶持企业上市。经过五年努力,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达到80%以上。深化农
村综合改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探索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妥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基本实现市政公用事业社会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
全力建设大开放的辽阳。积极营造亲商安商助商的环境,形成大开放的浓厚氛围。坚持引进外资和内资并重,创新招商机制,改进招商方式,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重点围绕新城新市镇建设、老城区改建、产业集群发展,引进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保持外贸出口稳步增长。
第四,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建设特大型城市的重要保证。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扎实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和社会氛围。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法律和工作监督权、人事任免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政协组织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和对台、侨务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切实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认真抓好“六五”普法教育。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执法权、司法权监督制约,确保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新宣传思想工作,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城市影响力。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保持“全国双拥模范城”的荣誉。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争创全国文明城为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广大市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第五,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这是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建设特大型城市的根本目的。要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美好生活。
高度关注民生,认真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要巩固创建充分就业城市成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制度和新农保为重点,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城乡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的救助力度。推进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基本解决城乡贫困家庭住房问题。
坚持统筹协调发展,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办好第十二届全运会单项赛事,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积极探索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创新信访工作方式,切实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力争进入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市行列。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狠抓生产、消防、交通和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安全管理,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三、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推动辽阳各项事业发展,关键在各级党组织、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为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建设特大型城市提供根本保证。
第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切实增强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能力。要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作用,抓好领导干部理论和业务学习。以县级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党校为主阵地,充分利用国内外高校的优质培训资源和“辽阳讲坛”等载体,大规模培训干部,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理论水平。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健全考评机制,形成崇尚学习的浓厚风气。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把学习作为政治责任来践行,作为精神境界来追求,作为能力素质来培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才能。第二,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重点,努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各级领导班子和
干部队伍是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建设特大型城市的中坚和骨干。要以思想理论、组织制度和工作作风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知识、年龄、专业和性格结构,建设充满激情、团结和谐、干净干事的领导集体。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任前公示等制度,扩大公开选拔和竞争选拔干部的范围和比例,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透明度和公信度。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任用敢于负责、埋头苦干、实绩突出的干部,调整不思进取、工作平庸、落实不力的干部。健全和完善干部监督和管理机制,从严管理干部,落实干部监督四项工作制度。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做好老干部工作,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充分发挥老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党管人才,落实人才工作责任制,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把各方面的人才凝聚到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建设特大型城市的生动实践中来。
第三,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和战斗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以“活跃基层、打牢基础”为目标,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和活动方式,积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注重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能力。扎实开展党群共建和谐文明社区活动,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促进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强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积极探索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发展党内民主,扩大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范围,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
第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绝不能有丝毫懈怠。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以廉为本、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落实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廉政承诺制,全面推进“五大系统”建设,重点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深化纠风治乱和行政监察工作,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和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检查考核、结果运用和责任追究机制,形成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合力。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决不允许腐败现象危害我们的发展振兴大业。
第五,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形成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我们的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做到决策定一条落实一条,工作干一件成功一件。要围绕大局抓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大局意识,把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一项一项地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开拓创新抓落实,善于运用创新的思维和改革的措施,解决好改革、发展、稳定中遇到的难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雷厉风行抓落实,崇尚快节奏,追求高效率;转变作风抓落实,力戒形式主义,减少迎来送往,提倡现场办公,轻车简从下基层,减少会议和文件,提倡开短会、说短话。要让广大干部有足够的精力抓落实,使抓落实成为全市各项工作的主旋律。
各位代表,同志们,未来五年前景美好,宏伟蓝图催人奋进。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满怀激情,开拓创新,全力实施五大发展战略,为把辽阳建设成为特大型城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