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转变作风为主线
、以转变作风为主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是建立奋发有为、敢于担当的政府。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放的新思维,行之有效的新举措,在困境中找出路,在逆境中求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事:第一,对群众关心的大事,要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第二,对群众关注的难事,要做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第三,对群众承诺的实事,要说一项是一项,项项兑现。
二是建立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的政府。更加注重体现人文关怀,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更加关注广大群众的共同利益,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提出的发展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更加贴近群众。真正实现还权于民、让利于民、予富于民。
三是建立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府。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把握新规律,出台新举措,着力化解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加快经济发展。完善以绩效管理为中心的责任机制,推进干部绩效管理,全镇干部要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用在上项目、争投资上,用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形成能办事、快办事、办好事的工作氛围。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决打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树立政府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以实实在在的成绩取信于民。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城关镇全面推动农村发展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乘势而上、力争有更大作为的重要一年。从全县的态势上来看,发展的思路更加明确,发展的力量更加集聚,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已进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城关镇作为全县的中心,发展潜力巨大,优势明显,机遇众多,前途光明,全镇上下必须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坚定图强升位的决心,坚定奋发有为的责任心,用更加饱满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向县委,县政府和全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目标任重道远。城关镇改革发展的新春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为己任,奏响提速升位的最强音,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凝心聚力,合力攻坚,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和试验区建设的征途中建功立业,为建设锦绣商城、和谐城关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二篇:以诚信教育为主线
以诚信教育为主线,从严治警,为精神文明创建打造一支精良队伍
高素质的队伍是服务经济和群众的基础,更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生龙活虎的有力保证。为此,元谋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坚持“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抓队伍促创建的工作思路,大力培植“团队精神”,不断加强廉勤建设,并在诚信守信教育上下功夫,从而营造了基层大队“讲诚信、守公德、亮窗口、树形象”的喜人局面。
一是换位思考,诚信教育常抓不懈。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元谋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充分认识诚信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交警队伍诚信建设上升到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高度,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抓实。为在广大车主、驾驶员和人民群众中塑造诚信交警形象,元谋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坚持从小事抓起,在破除特权思想上下功夫。
弘扬“五种”精神,叫响奋进口号。为培养“团队精神”,新世纪之初,大队党委就倡导和弘扬南平交警“五种精神”。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艰苦奋斗,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知难而进,争创一流,建功立业的创业精神;服从大局,服务人民,甘于吃苦的奉献精神;尊重科学,崇尚法治,依法行政的务实精神。在这“五种精神”的激励下,上下联动,整体推进,步伐一致,在队伍中始终奏响的是一种激昂的乐章、展示的是一种向上的姿态、体现的是一种奋发的精神,这就是南平交警的“团队精神”。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的时期,叫响不同的口号。一个行业代表着一个职业群体,职业群体在各方面都主导着社会生活,具有社会公共性和示范性,特别是窗口行业,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是社会风气的“晴雨表”。为此,元谋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结合交管本职,注重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为推进闽北的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第三篇:以学校为阵地 以教师为主线
以学校为阵地
以教师为主线
——引导家长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南沙义沙小学
梁雪美
内容摘要:通过看到书上的一个悲剧故事,而引起对现在家庭教育的一个反思。并根据周围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感到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走进了误区,有的过于严格、有的过于放松、有的过高要求等。这种现象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阻碍。为更好地教育好孩子,现以学校为阵地,以教师为主线,引导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家长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地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养成更多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学校的教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教育
最近,我在书上看到一遍文章“走进一个“尖子生”的悲剧世界”。文章的主人是景泰县春雨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他的同学这样描述他:开朗、热情、从没有与人吵过嘴打过架,谁学习上有什么困难,他都愿意帮助;他当过团支书,班上许多文体活动都是他组织的;他还有很多爱好:电脑、篮球、画画、写诗„„然而,最终我们不得不把另外一幅画面与他对接时,情形却是那么让人难以置信。2002年4月6日晚8时,这个学生在家中杀死了他的亲生母亲。他计划中的下一个目标是他的父亲,只是这一步没有来得及做。“十六岁的风,十六岁的雨,十六岁的你我,带着十六岁的梦幻与迷离„„”是他写下的一首诗。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怎么会干出那么骇人听闻的傻事呢?这个少年背后的故事有许多地方值得老师们和家长们深深的反思。
一、提出问题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但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等因素,让家长的教育走进误区:
1、家长过高期待的——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超出了孩子的实际能力,以致父母永远对孩子不满意,因为孩子总达不到他们的期望,孩子对父母常心怀畏惧。
2、家长溺爱的——是家长盲目地满足孩子的欲望,在情感上往往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做成孩子“一切以我为中心”的思想。
3、家长放任的——是家长对孩子不关心,也无一定的要求和约束,让孩子随心所欲,自由发展。使孩子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引导。
4、家长严厉的——是家长以强制的方式,限制孩子的行为,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
以上家长教育孩子的4个误区,让孩子形成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坏的行为习惯,给教师教育教学中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进行。为了让学校的教育教学得到正常开展,让教师的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务必发挥家庭中父母的重要作用,因为家庭是孩子形象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是培养教育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接触时间和机会最多,父母的言行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所以家庭的教育在孩子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起根本作用。
二、解决问题
以学校为阵地,以教师为主线,全面开展引导家长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导工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要求家长从娃娃开始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捷克教育家夸美妞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对家长充满着信任和尊敬。孩子小时就像一张白纸,任你在上面涂画,你把他涂黑,他就变黑,你把他涂红,他就变红。因此,越小培养良好的习惯,效果越明显。况且在人生的征途上,起跑很重要:性格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就是在参与孩子生命建设工程,工程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它关乎每个孩子的人生幸福。所以,要重视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例如:认真做事的习惯,整洁的习惯,守时、惜时的习惯等等。
(二)要求家长从小事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这样或那样的小动作、坏习惯。经与学生谈话了解,是在家时家长不注意纠正孩子的坏行为,而形成的习惯。这些坏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但在家长心中只看孩子成绩而不管孩子的行为习惯,认为习惯的好坏是不重要的,所以家长也不当一会事了,做成恶性循环效果。
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须从小事开始,如坐的姿势,说话的礼貌用语,对长辈的尊重等等,作为家长都应注意培养。《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本,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家长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必须经过一个过程,反复强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要求家长树立榜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家访与家长交谈的过程中,普遍的家长都反映:孩子在学校听老师的教育,在家就不听家长的教育,老师说一句好比家长说十句。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行为习惯的模仿对象,那么在孩子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例如:要求孩子把学习用品摆放整齐,家长在劳动后却随手乱放劳动工具;要求孩子饭前洗手,家长自己却不洗手就吃饭;试问,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所以孩子不听从家长的教育。家长必须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才能更好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要家长严格要求,密切与教师配合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统统一下子养成,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孩子的自制能力差,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依靠孩子多次反复的实践,所以家长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家长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但不要只讲要求,应结合孩子身边的真人真事进行教育,要求孩子对每个真实事件进行分析、评价,表达自己对事件的意见,并对孩子通过事件检讨自己哪些行为习惯做得好,哪些行为习惯有待改进。通过这个谈话,家长既可以与孩子沟通,知道孩子想些什么,也可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不良表现时,应及时注意与教师之间的沟通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教育效果,影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我们生命里就多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以学校为阵地,以教师为主线,教师和家长密切配合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地方。
第四篇:以转变的作风抓作风的转变
以转变的作风抓作风的转变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中央的大政方针已定,关键是抓好贯彻落实。要落实好中央的方针政策和 工作部署,实现文明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各级领导根本必须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意气风发地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去工作、去奋斗。”
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的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第一,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第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三,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第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
建设“学习型、责任型、法治型、服务型、效能型、廉洁型”“六型”政府及其机关。
第五篇:转变作风 以德为先
转变作风 以德为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转变作风 以德为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就是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教师的工作是“树人”工程,教师的道德影响能够贯穿学生的整个生命历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质。特别在当今社会体制转轨,各种利益调整、碰撞的改革形式下,以无私奉献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情操必须成为为师之首备。
师德是教育事业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对学生传授先进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教师本身的职业特性,要求他必须能以其“德”为“本”,以其“德”为“先”作为教师,不仅要用丰富的学识教人,更要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也就是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行为去影响、启迪和感化学生的心灵。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可塑性大、身心尚未成熟的儿童和青少年。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世,乃至气质、性格等,都对学生起着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教师就是他们潜意识中的榜样。师德不仅对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起决定性作用,还会通过学生辐射其家庭,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变。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新华网湖北频道报道: 郑奇是湖北当阳市庙前镇井岗小学的退休教师,他长期扎根山区,自1980年以来,无私关爱、帮助未成年人1200多人。为了学生,他丢了15年的“饭碗”,为了孩子,他放弃了舒适的生
1活守在乡下。退休后他掏出所有积蓄成立了桐树垭青少年活动中心,吸引农村青少年前来参加课外活动达1.5万人次……。郑老师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不愧于我们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中国教育报报道: 2005年3月7号中宣部、教育部、中共重庆市委联合组织的开县优秀教师群体先进事迹报告在河南省人民会堂成了上下互动的情感场,2000多名听众心中掀起情感波澜,他们关爱学生、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深深打动了河南师生。报告团成员、开县教委主任姜伯成,在井喷和洪水两次特大灾害中,带领全县优秀教师群体,将近万名学生安全转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开县高桥初中教师陈善知讲述了教师们舍生忘死保护学生的英雄壮举。当青年教师谭世明烈士的妹妹讲述哥哥为救师生和群众而不顾家人,最终全家只有她一人幸存时,许多听众早已是泪流满面了。我们的师德楷模不仅感动了河南,而且感动了整个中国。还有哈尔滨通河县清河镇中心小学杨东茹老师自一九八六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十几年如一日,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她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因为她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求学生的她首先自己做到,所以她所任教的班级班风正,学习风气浓,多次被评为优秀班级,曾被评为市级先进班集体,她也曾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县级德育骨干教师。为了让每名学生都能健康而又全面的发展,她每天利用放学时间为后进生补课或组织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在对学生教会知识的同时,她也从不放松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各种时机渗透德育教
育,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培养典型,推广典型,使学生能向典型看齐,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集体观念,她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到学生身上,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了爱岗敬业,以德育人,表现出了师德的熠熠光辉。试想如果我们不把师德建设放在第一位,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健全的人格是21世纪的护照,然而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一般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所能完成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为前提,又何以具备完善的人格。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和高尚品格;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队伍就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近日,河南省教育厅明确提出,将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终止聘任。这充分说明对于一个教师来讲,“德”是最不可缺少的精神元素。教师具有的这种精神元素的纯度,对学生的影响极深,应当说它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师德是当今教师的灵魂,转变作风必以德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