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党建研究项目指南
附件1:
2012-2013年度吉林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指南
一、重点课题
1.在推进高校改革发展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研究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融入高校党的建设研究
3.高校党建如何坚持和贯彻正确的指导原则
4.高校坚持和发挥党的独特优势的理论实践研究
5.吉林省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机制研究
6.高校党建工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7.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文化建设的融合机制研究
8.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建设研究
9.吉林省高校党建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研究
10.吉林省民办高校党组织的管理体制机制及其作用发挥研究二、一般课题
1.高校创先争优长效化保障机制研究
2.吉林省健全高校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研究
3.吉林省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创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创新研究
5.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研究
6.高校坚持“党管人才”的工作机制研究
7.吉林省高校干部培训形式和途径的创新研究
8.吉林省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9.创新吉林省高校基层党支部设置研究
10.增强高校基层党支部生机活力和工作有效性研究
11.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12.吉林省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其作用发挥情况研究
13.吉林省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4.吉林省高校青年教师入党意愿及其培育途径、方式研究
15.吉林省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及对策研究
16.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研究
17.吉林省高校增强党员党性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
18.加强和改进吉林省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机制(问题)研究
19.关于提高吉林省民办高校基层党支部活动有效性的研究
20.吉林省高校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法创新研究
第二篇:党史党建课题研究指南
党史·党建
1.十六大以来党领导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经验研究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文化工作的实践与基本经验研究
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基本经验研究
4.十六大以来党推动文化改革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与基本经验研究
5.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研究
6.中国共产党专题史研究
7.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决策与事件研究
8.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分时期综合性研究
9.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与重要人物研究
10.《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70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研究
11.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实践与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研究
12.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研究
13.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党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经验研究
14.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党正确处理人
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历史经验研究
15.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历史经验研究
16.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历史经验研究
17.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处理同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经验研究
18.改革开放以来党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践与经验研究
19.改革开放以来党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与经验研究
20.改革开放以来党推动海峡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的实践与经验研究
21.十六大以来党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与经验研究
22.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来社会公正思想研究
23.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历史研究
24.中共党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25.中共党史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
26.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建设研究
27.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实践与启示研究
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的方法途径研究
29.文化领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研究
30.坚持从严治党、消除“四大危险”问题研究
3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
32.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方法途径研究
33.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研究
34.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党建制度体系研究
35.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研究
36.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研究
37.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研究
38.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研究
39.完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研究
40.完善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研究
41.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研究
42.完善机制、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质量研究
43.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研究
44.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培养链研究
45.加强农村、企业、社区等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46.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研究
47.党员队伍规模问题研究
第三篇: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会2014课题指南
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会2014课题指南
1、新形势下高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研究
2、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3、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4、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5、高校发展学生党员标准研究
6、大学生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教育研究
7、师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及其实现途径研究
8、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及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9、高校组织生活创新机制研究
10、健全高校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研究
11、民办高校党建研究
12、其他。可以围绕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开展研究,包括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加强统战及群团工作、维护安全稳定等。
第四篇:关于申报2013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课题的通知
关于申报2013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课题的通知
各高校:
为加强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研究,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发展,现就做好2013高校党建研究项目课题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构成及立项类别
1.项目类别:本江西高校党建研究项目,设置重大招标项目、规划项目(分重点和一般)和青年项目三种类别。
2.研究方向:本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设置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重点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专项研究)、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研究、高校基层组织建设研究、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研究、高校人事人才工作研究等5个研究方向。
二、申报条件
项目申请者(指课题负责人)必须是我省高校在岗的从事相关教学和研究的理论工作者或从事党务和人事人才工作的实践工作者,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独立开展和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重大招标项目申请者必须具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规划项目申请者必须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青年项目申请者必须是中共党员,年龄限40周岁(含40周岁)以下,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凡不符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条件者申报必须有两名正高职称、相关学科的教授职称的高校教师推荐。
三、申报要求
1、本次项目申请者可根据自身的研究专长,自行拟定研究课题,鼓励项目申请者就我省高校党建和人事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调查,进行实证研究。
2、申报2013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课题的负责人同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项目申请。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同时参加两个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应有适当的职称梯度。
3、申请人要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在申请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即通知其工作单位,并取消其三年申报资格,如获准立项即予撤项。
4、同一项目(包括研究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已获国家、省、市教育或科技部门资助的不得再申报本次计划项目;之前已获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课题立项的研究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没完成或不能完成的申请人,今年不再受理其申报。
四、申报数分配
1、规划项目申报数:每所本科高校各申报数不超过5项,每所高职高专、独立学院申报数不超过3项。
2、青年项目申报数:每所本科高校申报数不超过3项,每所高职高专、独立学院申报数不超过2项。
3、重大招标课题申报事宜,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另行下文通知。
五、立项资助额度及拨款方式
本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资助经费依据课题立项数而定,原则上,规划一般项目每项资助0.6万元,规划重点项目每项资助1万元,青年项目每项资助0.4万元,重大招标课题每项资助2万元,资助方式采取一次核定,分期拨款,第一期拨付总经费的50%,其余50%的经费,待课题结题时,视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完成时间拨付。课题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使用项目经费。同时,项目所在高校应按照1:1的比例给予的配套经费支持。
六、课题管理
1、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党建研究,把高校党建研究项目列入学校科研规划,加强管理,积极鼓励和支持广大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者申报。学校组织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依据相关规定和本通知要求,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即对申请人的申报资格、申请书所填栏目的内容,特别是对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选题和论证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和必备条件等进行认真审核并签署明确意见,确保申报质量。高校人事部门要把高校党建研究项目以省级课题的标准列入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省委教育工委组织部(省教育厅人事处)将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并对立项项目研究实施跟踪管理、监督和结项。
2、获准立项的课题组要在项目负责人的组织下按立项通知要求认真研究,按期提交课题研究成果,并推进成果转化。未按期提交申请结项者将予撤项,并追回已拨经费。所有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均必须包括课题研究报告、公开出版发表的论文(著作)。项目研究最终成果通过专家评审鉴定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审查合格后,即可获得结项证书。结项鉴定审核不合格者,将限期修改完善,仍未合格者将作撤项处理。凡被撤项的项目负责人,将被取消此后三年申请新项目的资格。
3、课题结项成果原则上要求有公开出版或发表的阶段性成果论文,具体要求:研究成果须符合学术规范,体现创新,有所建树。重大招标项目的主要成果要求正式出版或公开发表,并至少有2篇学术论文在正式期刊公开发表,其中1篇学术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如主要成果为调研报告并被省级以上行政部门采用的,也可申请结项);规划重点项目的主要成果要求正式出版或公开发表,应有1篇学术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如主要成果为调研报告并被省级以上行政部门采用的,也可申请结项);规划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主要成果要求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在正式期刊公开发表。务必注意:在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出版或向有关部门报送时,须标注“2013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课题编号)”字样。
4、各高校应当严格审查本单位申报的项目,并对本校人员报送有关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督促课题负责人按时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
5、本江西省高校党建课题研究时间原则上为1年,因调查研究等原因须延长的,经申请后,可适当延长,但不超过2年。
七、申报程序
项目申报者以学校为单位,集中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具体申报办法如下:
1、各申报单位可登陆江西教育网的“政务公告”栏(http://www.xiexiebang.com,联系地址: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组织部(省教育厅人事处),南昌市红角洲赣江南大道2888号江西教育发展大厦2305房,邮政编码:330038。
附件:
1、《
2、《
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 江 西 省 教 育 厅
2013年3月29日
2013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申请书.doc》;
2013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立项申报登记一览表.doc》。
第五篇:学校党建工作创新项目指南
附件1
学校党建工作创新项目指南
1.在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方面的创新做法。
2.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的创新做法。
3.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建设,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创新做法。
4.在推进党代表常任制、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公推直选、党务公开等方面,以及教代会、学代会参与学校管理方面的创新做法。
5.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创新做法;探索建立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创新做法。
6.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党支部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做法。
7.在加强和规范独立学院高校党组织建设,探索党组织与学校决策机构的协商沟通机制,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等方面的创新做法。
8.完善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干部教育培训形式与途径,流动党员教育与管理,提升基层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效能等方面的创新做法。
9.在完善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学院工作规范化管理方面的创新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