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9-05-13 04:2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组合作学习在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组合作学习在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篇:小组合作学习在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小组合作学习在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姓名:石磊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茅坝中学

邮编:564509

七年级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都充满了好奇心,学习兴趣浓,学习效果好。但随着课本日渐加深,学习要求不断提高,知识广度、深度不断扩大,缺少成功感的学生开始增多,于是逐渐对它丧失兴趣,两极分化开始出现,英语教学质量受到了严重考验。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对于我们目前农村初中采用大班制的英语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组织形式。

英语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的英语小组学习受到推崇,不断推广,对于课堂教学触动明显,表现为:学生主体性地位逐步确立;学生间合作意识相对增强;教与学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一)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

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般围绕预习课文来进行,包括查阅字典、思考问题、提出质疑。在布置预习内容时,教师应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比如在这一单元出现了大量的家庭成员的称呼词,如果把这些单词都安排在课堂内来教学,势必花去大量的时间。布置预习,有的学生自制力较差,难以很好的完成任务。因此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小组成员间的互帮互学,一起听磁带预习单词,互相制约,互竞互赛。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间的单词朗读比赛。对于表现好的个人和小组给予记“优”,参与累计分数。这种小组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气氛,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整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方式的情况相对较少。大部分教学要将班级集体授课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针对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行性、真实性和探究性,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设计好哪些内容需要合作学习,什么时候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

(三)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

课后合作学习是课内合作学习的补充和扩展。它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七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对教师的依赖还没能“断奶”,往往是上完课、做完老师所布置的书面作业后无所事事了。而语言的学习需要记单词、需要重复、需要运用,这些单靠课堂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很好地指导小组课后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布置小组成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进行会话练习和检查书面作业等等,由组长监督实施,要求组长及时汇报课后学习情况。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二、课堂实践的一点成效

(一).教师方面。

由于教师把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空间还给了学生,学生有了更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又可以在课堂学习中及时向小组其他成员询问、提问,解决疑难问题,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则重在课堂的管理、学习方法的指导、重难点的点破、随时答疑和对差生的辅导等方面,整个课堂始终处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的宽松、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得到了极大地调动和发挥,许多知识是在小组中通过互助的形式掌握的。这样教师教得轻松、高效,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导学者”,学生成为“实学者”。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实施一些宏观性的教学策略。课堂上教师讲得精而少,学生则练得广而多。

(二).学生方面。

1.由于学生在这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学得积极、主动,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都能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学有所得,学有所进,全班英语成绩稳步提高。

2.在分组学习中,教师根据每组、每人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学生分层学习,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学,让学得好的同学更好。我班有一些学生英语基础扎实,能力较强,教师鼓励他们在课堂上除了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以外,还要求他们广泛学习、阅读其他英语材料,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提高能力。

3.大大地提高了全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极大地改进了学习英语的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的方法是成功之母”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班原有很多位同学成绩一直不及格,学习缺乏兴趣,没有自信心,学习效果极差。但自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此种情况有了改变,他们在我面前说到:我原来不喜欢英语,但现在慢慢喜欢上它了!他们重新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体会到了英语学习中的快乐!。

4.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思想品德,养成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的行为习惯。每个学习小组有一位小组长全面负责本组的学习,肩负着提高本组每个成员学习成绩的重任,他们勤于思考,认真负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他们本人的成绩不仅提高了,而且也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他们既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又是小组成员的“小老师”,组织、督促、检查、汇报、评价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互相交流学习的经验,不断吸取他人之长,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在大量的、真实的、自然的小组活动中,全班学生始终处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动态之中,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更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他们真正懂得了关心别人的意义、学会了如何关心别人,尤其是那些学习上需要帮助的人、并享受到了关心别人和帮助别人所带来的成功的愉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刚布置完合作学习的任务后,学生马上聚在一起探讨、交流,这样一来,学生首先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对问题了解不深,浮于表面;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想法,沉默不语;有的则脱离主要内容探讨,天马行空。合作学习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从多角度去探讨问题,从而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在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充分地思考、探究,经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与组员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只有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才能避免合作学习时出现的“浮”于问题表面而不深入问题实质的现象。

(二)注意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然而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常看到一些小组为了让本组有最充分的表现,都派出优等生发言,于是我们就只能看到优等生活跃的身影,听到他们的见解,合理的分析,优等生的发言代替了全组成员的意见。而后进生总是静静地坐在一旁,没有发言的机会,成了配角,有的甚至完全成了一个局外人,处于被动地位。这样学生之间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合作,并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老师在合作学习之前要作一个说明、安排,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分工清楚了,责任明确了,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才不至于有的没事可干,无话可说。小组讨论交流时多采用轮流发言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轮流发言,一人也不落下。这种方式,使每个成员不得不参与思考、讨论,提高了弱势群体主动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在合作交流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让每位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三)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指导

合作技能的培养,是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社会人际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特别是合作技能的指导,这样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教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技巧是非常必要的,比如,“交流时,组长指定轮流发言”,“认真听取小组同学的发言”,“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来讨论”等,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而不是一个“旁观者”,提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旨在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通过实践,我认为面对五、六十位学生的大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是改革英语教学,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实用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通过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协作精神,提高协作能力。当然,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仍有赖于我们教育工作者对这种形式作更深一层的探讨、尝试和研究,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率,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

第二篇: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陆丰市东海中学陈育银

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氛围。《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英语课程的任务是这样阐述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英语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每位英语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但教师真正想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英语教师都在为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探索,本人也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面谈一下本人对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按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力水平(活动能力、交往能力、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或个别特点等各种不同因素合理搭配(4—6人)分为若干个小组,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

(一)立足课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氛围

1、课前合作

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般围绕“预习课文”来进行,包括查阅词典、思考问题、提出质疑、找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及做课后练习等。老师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要求小组成员分别做好准备,再互相讨论、补充,再从小组中选出代表作汇报。老师也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围绕学过的知识,将要学的或课外的内容,充分发挥其创造性,采用英语表演的形式创设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以便学生迅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课前表演形式一般有对话表演、讲故事、看图说话、游戏、提问等。教师可以把表演的任务落实给某一小组,每一小组在本学期中都有表演的机会。

2、课中合作

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新编初中英语更突出英语语言的功能性,题材多样,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好素材。每节课的Practice给学生们创设了大量的练习情境,并为教师提供了多种练习的组织方法,这也要求教师做到精讲多练,寓教于练,最大限度发挥小组练习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把新授的语言点用小组合作的练习形式反复操练,从而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学生练到一定的时间和程度,教师提问每组同类学生,根据学生回答、表演、做题等不同情况进行激励性评价,并计入小组总分。

3.课后合作

教师还应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可以发动小组成员组织English corner。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由于有限的语言环境,学生缺乏英语交流的机会以及学校和社会对应试的过 1

分重视,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很少与学生进行英语交流,学生也不注重培养说英语的习惯等等。导致学了英语这门语言也不会运用于生活当中,成了哑巴英语。开展English corner活动,不仅能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还能够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感、拘谨感和焦虑感,做到畅所欲言。这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是有用的。

(二)面向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发扬自己的个性,并得到合理发展

学习英语只有应用于人与人的交流中才能发挥它真正的意义。但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小部分学生因学习基础较差或者个性内向的关系,导致产生自卑心理,使得他们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只等到老师注意到他们,点到他们的名字时才愿意开口,这给他们的英语学习带来了消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对这一现象是有帮助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那些平时不敢在全班面前发言的学生愿意在小组里与其他同伴交流,同时也会得到小组中的同学的赞赏或帮助。通过交流,基础差的学生得到了优秀学生的帮助,这不仅使优秀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巩固提高,还帮助了学困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使原本心理内向的学生也渐渐对自己和自己的想法树立了自信,最终学生们都敢于大胆地展示自我,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团队精神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21 世纪是竞争与合作的世纪,老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意识、精神的灌输和培养,使学生认识到,学生只有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求得生存与发展。更要使广大学生懂得,合作学习不仅能使差生得到明显地提高,而且能使优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更大的进步的道理,同时还能密切同学之间的关系,培养和提高社会交际能力等,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与深入开展。

在英语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与人共处、相互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内成员都有责任保证每位成员都掌握教学内容,只有组内每一位成员都掌握了,教学任务才算完成了。因此,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学生间互帮互助,互相合作。学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时,团体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和加强。

三、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分组的不科学性

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一般采用前后桌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既简单又省时, 但是教师却忽略了小组成员的差异,包括在性别、学业成绩、能力、背景等方面。按这样简单的前后桌组成的学习小组有可能造成有些小组热闹非凡, 而有些小组却是鸦雀无声, 达不到预期的合作效果。对于中小学生来说, 个人喜好的感性思维在他们的主观判断上起了决定作用, 很多学生有可能因为对现有的分组不太满意, 而造成组内成员不能友好相处的局面。

2、舍本逐末

小组合作学习会带来比传统教学更大的噪音。在英语课上有时我们可以看到, 教师还没有交代完要合作的事项和内容, 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自由讨论。甚至有些学生并没有用英语交流讨论,还有一些学生可能会趁机聊些与教师给予的话题无关的话题。表面上看似热闹非凡, 而事实上学生却没有掌握运用和巩固已学知识, 没有完全实现教学目标。

3、以组长的思维代替个体独立思维

如果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得不好, 会出现组长全权代表或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作业, 而某些小组成员却无所事事的现象, 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搭车”。当小

组只有一项作业、只交一份报告、只完成一份作业单和只提交一个设计方案的时候, 这种现象常常会发生。在英语课堂上则更多地表现为: 小组合作表演对话时, 部分成绩较差或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在对话表演中, 只说几句礼节性的口语, 而活跃的学生则是滔滔不绝, 小组合作完全变成了优秀学生的个人表演。一些需要学生共同表演的对话也往往是小组成员中学习较好的学生给事先编排好的, 部分差生则完全依赖于这些同学, 自己缺乏独立的思考和练习。

四、解决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合理分好小组

在组建小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个小组可以由4-6人组成,每个人在小组内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等。而且应当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当中来。

2、明确任务

在进行合作学习时,要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与目标,用较短的时间,掌握协调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确保完成预期的学习任务。同时,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当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以及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等。

3、全体参与合作有效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都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来,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没有处理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那么不仅达不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使优生更优,差生更差。在活动中,每人要各司其职,他们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4、合理评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评价应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系统调查探究教学过程中各个动态因素间的关系,促使学生尽一切可能努力达到共同学习的目标。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本领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合作学习活动过程。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要目的。通过多种鼓励性语言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如在小组展示结束时,其他各组通过举手讨论评价,然后老师点评,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被点评的小组记录员要做好情况记录工作。根据各组记录情况,教师参考小组互评的结果评出:最佳默契小组、最佳潜力小组、最佳表演小组等等。努力做到各组都有奖,保持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同时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五、结束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英语教学活动的要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科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从小与人合作的意识,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可以增加学生动手实践和发表见解的机会,而且通过合作互助,每个成员获得的机会均等,相互之间可达到知识互补、信息沟通、疑难共解、共同提高的目的。尤其是对中差等学生,更有助于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以及自我实践的机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对待学习内容和学校的乐观态度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合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也要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新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第三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龚彩虹

(2012年12月17日)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而且特别指出了教学合作和交流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如何通过合作交流来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运用小组合作这一方式,以期通过群组交流达到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和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然而,如果没有充分的设计,合理安排小组任务以及恰当的评价小组合作,那么合作学习可能达到的效率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表明:若活动任务简单,表现优势行为,利用激励机制,他人在场时,个人能够全力以赴、展现自己、提高效率,反之,则会降低效率。如何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合作效率,如何对小组合作的成果进行评价,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探索:

一、分析教学内容,实施合理分组

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根据不同的目标进行不同的分组。简单的对话,那只要work in pairs就行了,每节课的一些基础简单的问题,同桌两人讨论足矣,而涉及一些语法知识、实际应用的复杂内容时,适合多人以上的群体组合讨论,并让确保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合作任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采取四种方式进行组合:一是“强强联合”,-1-

讨论较难的题目,让优秀的学生充分发挥优势。二是“弱弱相扶”,探讨一些较为容易的题目,以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这两种组合,通常用于进行课文阅读的解析教学,优势学生组合讨论复杂问题,弱势组合讨论简单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就能靠自己解决多数遇到的问题。这样要比问单个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三是“强助弱学”,让优秀学生和后进生组合,前者帮助后者,这种组合用在解决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句型变换等问题上,步骤是先将重点难点挑出来解决,然后通过这一种组合去解决后进生尚未解决的问题。四是“就近原则”,即几个坐在前后左右的学生为一组,这种组合比较方便,适合用讨论一些日常话题。

二、开展积极竞争,激发主动学习

根据竞赛动机的个体助长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我在教学中一般采用抢答、辩论、测试等形式,基本的规则是回答正确则计分。组内成员为了达到使本组在全班获胜的目的,大家都会积极开动大脑,通过brainstorm来展现个人的观点,也可以根据英文解释或上下文情景来猜单词,回答最多的一组就获得胜。竞争机制不仅能促使学生之间的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形成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而且能更好地解决一些不是很复杂的问题。在评论作业时,群组讨论形成的意见能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思考彼此的差异、取长补短。

三、形成多元评价,防止极化效应

所谓极化效应,是指由于受群体气氛的影响,会出现支持极端化决策的心理倾向。有些学生会固执己见,不接受不同观

点。所以教师在鼓励各组学生踊跃发言的同时,要引导其他组成员听取不同意见,学会公正、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在总结时持公正态度,不将个人倾向带入其中。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应以小组合作的表现为依据,将激励个人达标向集体合作达标转移,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从学生的参与合作程度、在活动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形成自我观点的能力、关注社会的能力、小组的整体合作情况出发,针对不同类型的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总之,合作学习包括了小组讨论、相互评价、相互激励、互帮互学等合作手段,从而建立起合作与竞争的生生关系,这也为学生铺设了有效学习的轨道。学生之间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揭示问题,并就该问题寻求同龄人的解释,通过小组的合作与交流,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也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将任务的难易程度、学生的优势行为、竞争的动机激励和最终的多元评价相结合,才能最终让这种组合学习发挥最大优势,使得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锤炼语言,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滨海县实验小学课题组

我校自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身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去,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深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理解,实验教师借助常规研修课、校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深化理论学习,提高理性认识

我们认为推动教师观念的改变,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学习。为了让课堂提问更加有效,我们坚持将不断的学习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通过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在全面进行课题研究中,我们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课堂提问艺术的文章,定期组织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交流有关实施研究情况和问题,并组织一些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研究观摩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总结,在总结中,推广成功做法,修改存在的问题,重新完善方案,课题成员每人都要做好总结,并撰写专题教学论文。整个活动中参加课题研究人员都能积极参与研讨,自觉学习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的文章,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撰写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体会和存在的问题。除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还经常召集数学学科教师对照案例进行探讨。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研讨,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课堂提问更加体现有效性。

二、依托课堂教学,改进提问方法。

在我校教科室的指导下,根据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提问有效性差的现状,我们确定《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作为我校的研究课题,并向盐城市教育学会提出课题申请,并很快获批准。

在滨海县实验小学冯雷激校长等领导的关心、指导下,课题组成员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展开研究、探索实践。为了搞好本课题实验工作,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我们制定了《滨海县实验小学<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有效。

在课题实施前期,课题组成员以数学课堂为主阵地,从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师有效性

提问、提高学生有效性提问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形成“课前精心设计——课中巧妙提问——课后有效反思”的构想。

根据我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结合小专题研究,我们有计划的开展了选调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展评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年级组教师同课异构等,立足教学实践,在教学中从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师有效性提问和提高学生有效性提问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努力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发现优秀的老师在上课时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表达能力特别强,即使我们用同样的教学思路也会逊色许多,我们总是报怨学生素质不行,不会表达等等,这引起了我们的深入思考:真的是我们的学生不行吗?其实不然,关键在于我们没有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情境氛围,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于是,我们对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进行了实践探索。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老师创设情境:滨海县实验小学2011党员教师献爱心活动,向贫困学生捐款1554元。问:假如将这些钱平均分给3个学生,不用计算你能判断每个学生得到的钱是不是整数?(生自由猜测)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迫不及待而又兴趣盎然地去学习,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循着教师讲课的线索自己去思考问题、进行猜想、验证,甚至进行自主、独立、系统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地位,让学生亲历亲为,突出学生在“做”,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探索的情趣。在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上,我们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和教材内容特点,在低年级多创设故事情境,中年级多创设悬念情境,高年级多创设活动情境和现实情境等,在此过程中,我们对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了创设原则、激趣原则、精简原则和生活原则。

2.优化教师有效性提问

我们认识到: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应用技术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废止不恰当的提问,研究提问的类型、表达、候答、理答等策略及技巧,实现课堂提问的优化。一方面,教师的设问,要提的问题一定要经过精心筛选,避免随意性。问题选择得当,能激发学生思维共鸣,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但是,如果选择的不恰当,容易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难以达到

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提高问题设计能力,做到问题精当、难易适度、思维含量高、切入点准确。另一方面,教师的发问,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发问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思维。

3.提高学生有效性提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提问,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就能善于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悄然得到发展。由此可见,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环节。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一是激趣促“问”,教学中我们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觉得数学有趣、有用、好玩,而喜欢数学,我们还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难,从而引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在求知欲的驱动下,愿意向老师、同学、家长提出问题;二是氛围敢“问”,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是学生自己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学生上课时有一种愉悦感和轻松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对多提问的同学,或问题提得好的同学不失时机表扬和鼓励,肯定成绩,让他们获得成功感,使学生问有所乐,培养学生敢问、多问;三是教法善“问”,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要问得深,问得妙。在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后,我们对提问者给予肯定性的评价,给提问者和其他同学建立一种导向:我们不仅要敢问,而且要善问,力争发现深层次的、独特的问题。我们还引导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比较详细地叙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提问者梳理自己的思路,使他们能够上升到理论的层次,自觉把握自己的思维,从而巩固和强化其良好的思维品质,而且有助于其他同学了解这个好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并且明白这样想的道理,对其他同学来说,理解提问者思维程序的过程,也是向同学学习如何深入思考的过程。

三、立足学校实际,开拓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主要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基于课堂提问有效性差的问题,通过教师之间相互合作,逐步探索出一套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以此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方法。辅之以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

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针对研究的面窄、一些教师存在观望态度等问题,我们逐步将研究的范围扩大至全校60个班级所有学生及全校数学教师,取消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和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的划分。

课题研究工作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配合,既避免了教师重复劳动的压力,又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每学期初都要根据上级教研部门和学校的教研思路进行工作协调,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研究成果自我评价

两年来,课题组教师牢固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教学中注意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努力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问题情境,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科学、有效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们在课堂有效性提问技巧及策略、小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问题情境研究方面有了一些初步的实践成果,另外,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方面也有一些明显的进步,现归纳如下:

1.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提升。

有效性提问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问的类型大致包括认知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创造性问题、评价性问题、方法性问题、探究性问题等。要想使课堂有效,教师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全盘谋划,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精心巧妙地设计每一个提问。

2.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增强。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提出疑问。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提问的平台,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质疑能力,让学生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探索,成为学习主人”这一新课标基本理念。

3.形成阶段研究报告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通过前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逐步明晰了该课题研究中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并记录下问题形成和解决过程中课题组所做的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阶段

研究报告。

4.阶段性研究成果

1.周友利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艺术》发表于《数学大世界》 2011.5 2.周友利

《<小学加法和减法>教学实录与评析》发表于《小学数学教学案》 2011.9 3.谢佐洋

《小学低年级评比栏的设计与应用》发表于《学校管理》 2013.3 4.王月香

《数学早读也能读出精彩》发表于《新课程》教研版

5.李如清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发表于《学生方法报》 2011年4月9日 第14期

6.李如清

《让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

7.高晓娟

《班主任工作语言艺术》 发表于《教育前沿》 2008.5 8.高晓娟

《一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发表于《小学时代》2011.6 9.周友利

《构建和谐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发表于《新课程》杂志2011.9 10.周友利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交流的有效性策略》获课题研究论文评比二等奖 滨海县教育学会2011.3 11.周友利

《让学生思维在建模思想中碰撞》获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江苏省教育学会2011.12 12.周友利

《再谈讲授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有的地位》获盐城市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 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11.12 13.周友利

《大胆讲授又何妨》在省第八届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县级评选中获二等奖 滨海县教育局2011.12 14.谢佐洋

荣获2012盐城市小学保险征文活动教师组二等奖 盐城市教育学会、盐城市保险行业学会2012.9 15.谢佐洋

《苦肉计》获盐城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评比活动小学组二等奖 盐城市教育学会2012.9 16.谢佐洋

荣获2012盐城市小学保险征文活动教师组三等奖 盐城市教育学会、盐城市保险行业学会2012.9 17.周友利

《构建和谐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新课程》学术教育编辑部2010.9

18.周友利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交流的艺术》获盐城市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 盐城市教育学会2012.12 19.周友利

《默默学习快乐成长——我的专业化成长点滴谈》获“教师职业精神”征文比赛一等奖 滨海县教育工会2013.3 20.李如清

《小学数学提问技巧》获课题研究论文评比一等奖 滨海县教育学会2012.1 21.周晓丽

《合作让课堂绽放光彩》获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江苏省教育学会2011.12 22.周晓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获课题研究论文评比二等奖 滨海县教育学会2012.1 23.周晓丽

《生活也是一种资源》获盐城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评比活动小学组三等奖 盐城市教育学会2012.9

五、课题研究的困惑与困难

通过两年来的研究,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很多困惑与困难:

1.一些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对提问不够重视,提问的随意性大,提问、发问时不注意方法和技巧。

2.部分老师对一些研究方法的操作不够规范,致使研究走了不少弯路。3.教师积累的资料没有得到及时的整理和归档。

六、下一阶段的任务:

1.继续狠抓课堂教学。将课题研究与学校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发挥课题组成员的引领作用,建立与普通教师之间的帮扶计划,深入研究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在“提问”上下功夫,研究优秀案例,借鉴好的方法和策略,转化为每一位教师基本能力。

2.强化学习质量。以同伴互助为主,同时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方法。利用每周星期二集体学习或备课时间互相研讨交流,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请专家指导,同时就近多与兄弟学校交流经验。

3.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装载每次研究过程中的个人研究成果以及个人撰写的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论文、优秀课例、研究课题等等,记载教师成长过程,便于随时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素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年的实践探索,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有效性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价值。课题研究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课题组将在各级教研机构的领导下,在全体参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将课题研究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滨海县实验小学课题组

我校自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身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去,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深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理解,实验教师借助常规研修课、校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深化理论学习,提高理性认识

我们认为推动教师观念的改变,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学习。为了让课堂提问更加有效,我们坚持将不断的学习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通过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在全面进行课题研究中,我们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课堂提问艺术的文章,定期组织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交流有关实施研究情况和问题,并组织一些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研究观摩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总结,在总结中,推广成功做法,修改存在的问题,重新完善方案,课题成员每人都要做好总结,并撰写专题教学论文。整个活动中参加课题研究人员都能积极参与研讨,自觉学习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的文章,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撰写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体会和存在的问题。除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还经常召集数学学科教师对照案例进行探讨。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研讨,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课堂提问更加体现有效性。

二、依托课堂教学,改进提问方法。

在我校教科室的指导下,根据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提问有效性差的现状,我们确定《小学

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作为我校的研究课题,并向盐城市教育学会提出课题申请,并很快获批准。

在滨海县实验小学冯雷激校长等领导的关心、指导下,课题组成员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展开研究、探索实践。为了搞好本课题实验工作,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我们制定了《滨海县实验小学<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有效。

在课题实施前期,课题组成员以数学课堂为主阵地,从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师有效性提问、提高学生有效性提问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形成“课前精心设计——课中巧妙提问——课后有效反思”的构想。

根据我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结合小专题研究,我们有计划的开展了选调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展评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年级组教师同课异构等,立足教学实践,在教学中从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师有效性提问和提高学生有效性提问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努力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发现优秀的老师在上课时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表达能力特别强,即使我们用同样的教学思路也会逊色许多,我们总是报怨学生素质不行,不会表达等等,这引起了我们的深入思考:真的是我们的学生不行吗?其实不然,关键在于我们没有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情境氛围,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于是,我们对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进行了实践探索。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老师创设情境:滨海县实验小学2011党员教师献爱心活动,向贫困学生捐款1554元。问:假如将这些钱平均分给3个学生,不用计算你能判断每个学生得到的钱是不是整数?(生自由猜测)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迫不及待而又兴趣盎然地去学习,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循着教师讲课的线索自己去思

考问题、进行猜想、验证,甚至进行自主、独立、系统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地位,让学生亲历亲为,突出学生在“做”,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探索的情趣。在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上,我们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和教材内容特点,在低年级多创设故事情境,中年级多创设悬念情境,高年级多创设活动情境和现实情境等,在此过程中,我们对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了创设原则、激趣原则、精简原则和生活原则。

2.优化教师有效性提问

我们认识到: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应用技术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废止不恰当的提问,研究提问的类型、表达、候答、理答等策略及技巧,实现课堂提问的优化。一方面,教师的设问,要提的问题一定要经过精心筛选,避免随意性。问题选择得当,能激发学生思维共鸣,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但是,如果选择的不恰当,容易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提高问题设计能力,做到问题精当、难易适度、思维含量高、切入点准确。另一方面,教师的发问,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发问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思维。

3.提高学生有效性提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提问,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就能善于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悄然得到发展。由此可见,提出一个好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环节。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一是激趣促“问”,教学中我们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觉得数学有趣、有用、好玩,而喜欢数学,我们还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难,从而引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在求知欲的驱动下,愿意向老师、同学、家长提出问题;二是氛围敢“问”,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是学生自己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学生上课时有一种愉悦感和轻松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对多提问的同学,或问题提得好的同学不失时机表扬和鼓励,肯定成绩,让他们获得成功感,使学生问有所乐,培养学生敢问、多问;三是教法善“问”,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要问得深,问得妙。在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后,我们对提问者给予肯定性的评价,给提问者和其他同学建立一种导向:我们不仅要敢问,而且要善问,力争发现深层次的、独特的问题。我们还引导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比较详细地叙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提问者梳理自己的思路,使他们能够上升到理论的层次,自觉把握自己的思维,从而巩固和强化其良好的思维品质,而且有助于其他同学了解这个好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并且明白这样想的道理,对其他同学来说,理解提问者思维程序的过程,也是向同学学习如何深入思考的过程。

三、立足学校实际,开拓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主要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基于课堂提问有效性差的问题,通过教师之间相互合作,逐步探索出一套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以此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方法。辅之以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

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针对研究的面窄、一些教师存在观望态度等问题,我们逐步将研究的范围扩大至全校60个班级所有学生及全校数学教师,取消实验班与非实验班和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的划分。

课题研究工作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配合,既避免了教师重复劳动的压力,又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每学期初都要根据上级教研部门和学校的教研思路进行工作协调,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研究成果自我评价

两年来,课题组教师牢固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教学中注意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努力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问题情境,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科学、有效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们在课堂有效性提问技巧及策略、小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问题情境研究方面有了一些初步的实践成果,另外,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方面也有一些明显的进步,现归纳如下:

1.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提升。

有效性提问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问的类型大致包括认知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创造性问题、评价性问题、方法性问题、探究性问题等。要想使课堂有效,教师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全盘谋划,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精心巧妙地设计每一个提问。

2.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增强。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提出疑问。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提问的平台,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质疑能力,让学生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探索,成为学习主人”这一新课标基本理念。

3.形成阶段研究报告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通过前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逐步明晰了该课题研究中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并记录下问题形成和解决过程中课题组所做的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阶段研究报告。

4.阶段性研究成果

1.周友利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艺术》发表于《数学大世界》 2011.5 2.周友利

《<小学加法和减法>教学实录与评析》发表于《小学数学教学案》 2011.9 3.谢佐洋

《小学低年级评比栏的设计与应用》发表于《学校管理》 2013.3 4.王月香

《数学早读也能读出精彩》发表于《新课程》教研版

5.李如清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发表于《学生方法报》 2011年4月9日 第14期

6.李如清

《让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

7.高晓娟

《班主任工作语言艺术》 发表于《教育前沿》 2008.5 8.高晓娟

《一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发表于《小学时代》2011.6 9.周友利

《构建和谐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发表于《新课程》杂志2011.9

10.周友利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交流的有效性策略》获课题研究论文评比二等奖 滨海县教育学会2011.3 11.周友利

《让学生思维在建模思想中碰撞》获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江苏省教育学会2011.12 12.周友利

《再谈讲授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有的地位》获盐城市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 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11.12 13.周友利

《大胆讲授又何妨》在省第八届新世纪园丁论文大赛县级评选中获二等奖 滨海县教育局2011.12 14.谢佐洋

荣获2012盐城市小学保险征文活动教师组二等奖 盐城市教育学会、盐城市保险行业学会2012.9 15.谢佐洋

《苦肉计》获盐城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评比活动小学组二等奖 盐城市教育学会2012.9 16.谢佐洋

荣获2012盐城市小学保险征文活动教师组三等奖 盐城市教育学会、盐城市保险行业学会2012.9 17.周友利

《构建和谐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新课程》学术教育编辑部2010.9 18.周友利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交流的艺术》获盐城市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 盐城市教育学会2012.12 19.周友利

《默默学习快乐成长——我的专业化成长点滴谈》获“教师职业精神”征文比赛

一等奖 滨海县教育工会2013.3 20.李如清

《小学数学提问技巧》获课题研究论文评比一等奖 滨海县教育学会2012.1 21.周晓丽

《合作让课堂绽放光彩》获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 江苏省教育学会2011.12 22.周晓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获课题研究论文评比二等奖 滨海县教育学会2012.1 23.周晓丽

《生活也是一种资源》获盐城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评比活动小学组三等奖 盐城市教育学会2012.9

五、课题研究的困惑与困难

通过两年来的研究,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很多困惑与困难:

1.一些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对提问不够重视,提问的随意性大,提问、发问时不注意方法和技巧。

2.部分老师对一些研究方法的操作不够规范,致使研究走了不少弯路。3.教师积累的资料没有得到及时的整理和归档。

六、下一阶段的任务:

1.继续狠抓课堂教学。将课题研究与学校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发挥课题组成员的引领作用,建立与普通教师之间的帮扶计划,深入研究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在“提问”上下功夫,研究优秀案例,借鉴好的方法和策略,转化为每一位教师基本能力。

2.强化学习质量。以同伴互助为主,同时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方法。利用每周星期二集体学习或备课时间互相研讨交流,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请专家指导,同时就近多与兄弟学校交流经验。

3.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装载每次研究过程中的个人研究成果以及个人撰写的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论文、优秀课例、研究课题等等,记载教师成长过程,便于随时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素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年的实践探索,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有效性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价值。课题研究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课题组将在各级教研机构的领导下,在全体参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将课题研究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下载小组合作学习在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组合作学习在七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0―0078―01 在初中化学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研究(范文大全)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学法的指导的研究》 课题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邦均第七中心小学课题组 2014年2月25日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学法的指导的研究》 课题研究第二阶段总结 2014年3......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渡江希望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学习材料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题目: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研究的背景,提出了具体研究的方法、做法及成果,系统地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剖析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滨海县实验小学课题组 我校自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身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去,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深对小学......

    在数学教学中实践小组合作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新洲小学 胡凤华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心,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

    浅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代重要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适合中学英语教学实际的有效学习方法之一。本文中作者立......

    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我们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从而使英语课堂教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