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代市镇农业专合组织建设情况汇报
代市镇农业专合组织建设情况汇报
区扶贫办:
根据区上文件和会议精神,我镇积极开展农业专合组织建设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已于近日成功注册了“金堂植保专业合作社”、“精真种养专业合作社”,我镇申报的“袁龙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因工商部门要求提供环评报告,现尚未办妥。
合作社现有成员159人,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中级农艺师7人,技术员21人,机手76人,管理人员10人,三农物质经营服务人员43人,服务点16处。固定资产28.26万元,其中:远程高喷植保机具4台,机动喷雾机33台,手动喷雾器17台,耕田机19台。现有资金56.75万元。技术服务带动农户增产增收户平均2成以上,增收190余万元。
二、主要措施
(一)高度重视,健全组织。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将农村专合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与农业、农村工作同规划、同安排、同检查。
(二)精心组织,广泛宣传。我镇在全面总结创办农民专业 1
合作组织的做法、成效、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利用各村广播、板报、农民工培训、农村电影放映、三农物质经营服务门市、合作社定期与不定期会议、田间现场宣传讲解等多种形式进行耐心细致的技术宣传。合作社建成以来,共办专栏61期处、广播宣传110余次、室内和田间现场技术培训讲解93次,受训农户3.5万人次,打印发放技术资料5.6万余份,签定各种服务协议4.565万份。
(三)创新方式,大力实施。一是充分培育和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农村能人、专业大户的作用,领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依托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带动,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三是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领导,形成“村支部+合作社”的新模式。
(四)业主引导,农户参与。我镇引进重庆业主10余户,共种植莲藕3000亩(产值220万元)、韭菜300亩(产值600万元)、海椒200亩(产值6万元),引导农户种植海椒2600亩(产值780万元),其中贫困人口300人600亩(产值18万元)。上述业主共雇佣本地劳动力1200人,做工7.2万个,劳务收入180万元,其中贫困人口200人30万元。
三、工作成效
(一)发挥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根据全镇产业发展状况,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筛选出跑山鸡、波尔多山羊、龙安柚、海椒、莲藕、韭菜等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发展效益较好的主导特色产业,作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点,共养殖跑山鸡1.2万只,种植农安柚3000亩、海椒5800亩、莲藕6100亩、韭菜1150亩,其产值将达到项目村农业总产值的55%,实现农户人均增收1200元。
(二)规范运作,增强服务能力。按照积极稳妥、注重质量和实效的要求,重点从组织机构、民主管理、服务功能、利益联结等入手,优化经营机制,规范财务管理,明晰成员与合作社、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产权界限;建立健全合作社总账、分类账、固定资产账等账簿,依法实际财务公开;增强经营管理透明度,规范服务内容;规范利益分配,采取以成员与合作社之间按交易量比例返还和股份分经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建立起农户与合作社之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培育典型,促进产业发展。坚持典型引路,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示范建设,着力打造品牌专业合作社。我镇以组建的“金堂植保专业合作社”、“精真种养专业合作社”为平台,与区内能人、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紧密结合,构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打通产业链条,努力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
四、下步打算
(一)大力引进业主,积极培养本地业主,以业主带动农户发展产业,拓宽产业链条。
(二)加大对专合组织的扶持力度,打造亮点,树立典型,推动专合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搞好专合组织的各类培训工作,将培训工作作为农村专合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培训专合组织的领导和农村专业技术能人,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管理水平和科学种养水平。
(四)落实后续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促使各类农业优势资源形成循环产业链,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全镇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
广安区代市镇人民政府
二○一○年九月六日
第二篇:代市镇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范文模版)
代市镇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根据大会安排,我就代市镇新农村建设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代市镇设置5个办事处,辖49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431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000人,非农业人口2万人)。耕地面积4.3万亩(其中田3.2万亩,土
1.1万亩)。代市镇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围绕“思想大解放、土地大流转、结构大调整、基础大改善、素质大提升、收入大增长、面貌大改观”七大目标,于2009年10月启动了涉及大田、百店、龙山、岳庙、偏马、五桥、六桥、金堂、卫桥、金山等10个村的新农村建设。在整个新农村建设中,主要实施了 “五大工程”。
一、基础设施工程
通过整合土地整理、扶贫连片二期开发、小农水及新村建设等项目资金,对10个重点村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改善,总投资2500余万元。完成土地整理1.2万亩,新修水泥路4.3公里,硬化公路13公里,修油路11公里,便民路100公里,新修蓄水池30口,整治山平塘31口,新修山平塘5口,新修渠道1万米,囤水田15处。经过以上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居住条件,为农村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农民收入的大增长创造了 1
条件。
二、产业发展工程
通过土地大流转、劳动力大转移、业主大培育等措施,由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对土地整理项目区12000亩土地实现了集中流转。重点从重庆等地引进了有资金、技术、市场等有实力的业主13户,培育本地业主11户,业主带动地方群众1300余户,大力发展产业,形成了20公里产业带,种植经济作物26000亩,其中发展莲藕10000亩,海椒10000亩,龙安柚3000亩,韭菜等蔬菜3000亩,粮经比例由7.5:2.5调为3:7。农产品主要销往重庆盘溪市场及重庆、南充等各大超市。同时经过引进业主,争取项目支持,发动农户,改造和新修了农村圈舍近300处,大力发展了以生猪、小家禽为主的畜牧产业;并加大了转移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输出。通过这些举措,预计重点村农民年人均收入的增加将超过2000元。
三、人居环境工程
我们围绕“五统一、五结合”的思路,即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实施、统一结算,注重把风貌整治与新农村建设、农村村庄建设、农村生态建设、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素质的提升有机结合起来,投入1500万元,对全镇13个村,1200余户近30万平方米农房及地面进行了综合整治,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在抓好大面积农村风貌综合整治的同时,我们采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农户自建、政府配套”的办法,集
中打造了岳庙、大田、偏马、龙山、百店、五桥六个农民集中居住点。在集中点的打造上,我们将新建房的规划设计、建设与农村旧房的打造有机结合起来;把拆除旧房建新房与节约用地,为小城镇建设用地争取指标有机结合起来;把小城镇经营收益反哺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的改善有机结合起来,效果非常明显,群众非常满意。
四、农民素质工程
通过“挂、包、帮”活动及广安区委、区政府组织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新农村建设宣讲活动的开展,加大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及政策、法律法规的普及,以及农村实用技术的普及,使新农村广大群众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乡风文明进一步形成。
五、公共服务工程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充分运用好上级专项补助资金,同时加大了镇本级财力的投入,对10个新农村的村级活动室、村级卫生站、农村书屋、便民超市、农村警务室、健身活动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全面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尽管目前我们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和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坚定围绕产业大发展,基础设施大改善,农民收入大增加,农村面貌大改观等工作重点,努力拼搏,扎实工作,全力推进代市镇新农村建设。
第三篇:代市镇便民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代市镇便民服务中心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现将我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指正。自2010年1月1日中心建成以来,代市镇紧紧围绕“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基层群众解困”的总体工作思路,转变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密切联系群众,初步建立了“服务优先、依法行政、上下协调、廉洁高效”的农村工作新机制,有效解决了群众找人难、办事难、办证难的问题。
一、政务公开情况
(一)认真实施代办公开。依法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全面公开服务项目、服务依据、服务程序和收费标准,做到依法办事、阳光操作。编印了150本《代市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指南》向社会公布,建立了“一证”(工作人员上岗证)、“一单”(代理交接单)、“一表”(接办件事项登记表)、“两图”(事项告知图、办事流程图)、“三卡”(职位明示卡、便民联系卡、示范文本填写卡)制度,确保代理流程有序,代办事项公开,更方便、快捷地服务群众。
(二)建立日常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以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三项制度”为统揽,以服务承诺制、预约服务制、办结公告制、办接(取)件登记制度等十余项配套制度的便民服务制度体系,明确了各入驻部门职责和各工作窗口职责,制定了工作人员 1
礼貌用语规范和服务行为规范。
(三)积极营造浓厚氛围。把便民服务中心审批事项工作流程制成展板、各项工作制度全部制作上墙,既减少了群众咨询次数又减少了工作人员工作强度,既让群众放心交费,又杜绝了“吃、拿、卡、要”等现象。
二、具体做法及成效
(一)组建机构。成立以副镇长熊树林为主任,党政办主任阳天平为副主任,财政所所长张春林、民政所所长周志伟、计生办主任刘顺平、村建所陈加林、劳保所方勇、国土所章勇为成员的便民服务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将乡镇面向群众的六大部门(民政所、劳保所、国土所、计生办、村建所、财政所)19项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全部集中到服务中心,面向辖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政务服务,并抽调党政办周冰心设立综合服务岗,具体导办引领服务。同时在茧庄、白店、岳庙、偏马、龙山等村民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代办点,初步建立了覆盖全镇的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平台。
(二)落实场地。因地制宜,将办公场所进行有效整合,合理利用空间,场地面积约190m,并将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在政府大厅一楼,更为快捷、方便地为群众服务。同时挤出5万余元资金进行装修,采购桌椅、电脑、电扇等办公设施和从现有的办公设备中调剂解决的办法,有效解决了办公场地有限、办公设施不足等问题。
(三)配强人员。严格按照“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服务好”
2的要求,采取选配业务骨干人员入驻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窗口、党政办1名导办服务人员,各站所室安排人员轮流值班的方式加强工作力量。各村代办点代办员原则上由村“三职”干部或大学生“村官”担任。目前,服务中心已有工作人员17名。同时,加大培训和考核力度,定期对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进行培训,由党政办负责对各入驻部门和站所室进行考勤考核,不断提高中心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还不够深入。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由于成立时间短,宣传还不深入,农村部分群众不知道有便民服务中心,或者不清楚便民服务中心的职能和作用,或者不知道村级代办员可以为群众代办服务。
(二)窗口职能、职责受限制。由于现有场地限制,部分驻镇单位(部门)本来可以在镇便民服务中心集中设立窗口,方便群众办理,现在仍需到驻镇单位(部门)办理,浪费时间和精力。部分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悉,只能引领群众到站所室办理相关证件,没有很好地做到一站式服务。
四、下一步打算
(一)做好宣传工作。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要在群众中广泛宣传,要通过张贴公告、印发宣传单、进组入户面对面进行宣传等,让群众知晓到便民服务中心确实是好,确实便
民。
(二)依法行政,规范运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作为工作实体、责任主体,决定了其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也决定其必须带头依法行政。要严格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严格规范职能职责,绝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要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经常化、制度化的依法行政培训,自觉依法依纪思考问题和进行工作。
(三)拓宽服务领域。只有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在事关群众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农业科技等方面深入开展新的服务,才能产生群众对便民服务中心的信任、依赖和支持。乡镇便民中心坚持做好大厅窗口服务工作,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同时,把驻镇单位入驻便民服务中心,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形式,开展进村到组入户,延伸服务链条,方便群众办事,真正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窘态。
广安区代市镇人民政府
二○一○年七月十八日
第四篇:代市镇小城镇建设汇报材料(共)
示范小城镇开发管理、做强城市经营文章
——代市镇小城镇建设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欢迎你们莅临代市调研小城镇开发管理,根据要求,现就我镇小城镇开发管理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代市镇辖5个办事处,49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幅员面积70.3平方公里,城镇面积6.6平方公里(含火电厂),现有人口
8.6万余人,场镇常驻人口3万人。
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试点小城镇,2008年被评为省级卫生镇,为了示范城镇建设管理,我镇成立了城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城建办公室,由分管领导任城建办主任,村建所所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为城建办副主任,财政、村建、国土相关单位人员为成员,负责城镇建设的日常开发与管理。
1、目前,已建日供水2000吨小厂1个;学校5所;甲级二等医院1所;农贸市场4个;农业银行1个、信用社1个、财政所2个。场镇上水、电、气、通讯、银行、学校、医院、市场、交通标志线等市政公共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秩序井然、设施配套、文明和谐。
2、城镇建设速度快。近十年来,累计完成投资7.2亿元,完成建设项目485个,新建街道33条,长15830米,32.65万平1
方米;铺步道23.2万平方米;新建房屋56.87万平方米;近三年来,城镇面积每年以0.05平炎公里的速度扩张;街道每年以1000米的速度延伸;住房面积每年以6万平炎米的速度递增。城镇面积从十年前的1.2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6.6平方公里。
二、财务状况
我镇小城镇建设资金实行财政改专户、专账管理,所有开支由城建办人员签字后交城建领导小组领导签字报销。2010年区审计局已对我镇的小城镇资金进行了审计,审计报告即将出表。
2008年、2009年新征场镇建设用地亩。~~~~~~~~
配套费的收取2002年之前为20元/,2002年之后为31.5元/。由于我镇火电厂拆迁户较多,拆迁户的配套费按国家政策给予收,所以收取的配套费较少。配套费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环卫人员工资等。目前我镇有街道36条,长18830米,步道砖23.83米,下水道米,市政设施维修费用开支大。环卫清洁队38人、清卫队42。
三、规划情况
从小城镇开发建设以来,我镇已先后三次对全镇规划进行大规模修编,特别是2009年我们又请省院对我镇进行规划修编,按照前团发展为203人口的小城市进行规划,努力将代市建成“规划超前、布局合理、等功能健全、特点突出、环境优美、宜商宜居”的现代化城镇。
在建设过程中,我镇始终坚持,把执行规划、监管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既注重建设的规划,又注重建设中的形象;
既注重建设的速度,又注重建设中的质量。仅2009年以来我们就拆除违章建筑40余处,共计1500余。
四、产权问题
小城镇建设初期,群众对产权意识不强,只建不办现象突出,土地实行“招拍挂”后,建设手续由开发业主自行负责办理,在办好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权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手续后方能动工建设,销售后按程序进行办理。
按法律规定程序,房屋产权的办理应为:
由于历史原因,市级拆迁户房产权:市级房农户未办理房产权证,开发商与居民也常因产权办理发生矛盾,由于物权法的实施,居民产权意识增强,房屋产权已成一大信访隐患。
五、工程发包情况
我镇工程建设项目多、总价低。工程主要采用包工工资加适当利润方式,聘人做的方式。对总价较大的项目采取招投标方式发包。2009年我镇政府楼、计生楼建设、2010年政府对工程都是采用招投标方式发包的。
对于大宗物资,如路灯等。2010年我们是由区招投标办招标采购。
六、问题建设
小城镇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城建专业人才缺乏,制约着发展。
2、城市建设资金不够。
3、城市管理缺乏专业队伍;开发管理限入两难境地,管
不法、明不正言不顺,不管又失职失责。
第五篇:代市镇“五十百千”工作掠影
广安区代市镇打造“五十百千示范工程”
环境优美示范村
2010年1月以来,代市镇倾力打造“五十百千示范工程”,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建设洁美靓丽新代市,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岳庙、龙山两个环境优美示范村实现了村容村貌大改观、群众素质大提高、产业结构大调整、农村经济大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了“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领导小组,由镇长曾军任组长,党委副书记赵小林、副镇长熊树林为副组长,龙文全、邵勇、袁学武、贺宗元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督促全镇省级环境优美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熊树林兼任办公室主任,王勇、周广渠为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二高水平规划。今年我镇分别在龙山、岳庙规划可容纳21户和61户的农户集中居住小区两个。居住小区实行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内外装饰,突出川东民居风格,分别建设小型花园1个,硬化农户出行通道1500㎡,新修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个。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龙山、岳庙通村及村内路网进行合理布局,主次分明,村内主干道进行了硬化或油化。完善了给水、排水系统,集中处理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生产和生活污水因地制宜净化处理。积极筹措资金,加快通组公路建设。两村共油化公路8公里,通户便民路20公里,修建公厕2个,规划集中供水点2个,打卫生井200余口,1排除危房15户,帮助50户农户新建、改建、扩建住房10000㎡,新建垃圾池18个,清理了排水沟2000米,整治、硬化排污沟渠1400米,60户农户新修圈舍1500㎡。力争年底全面实现“五通”。
四狠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两村健全了卫生保洁制度,签订了三包责任书。村内新建公厕2座,新建垃圾池18个,垃圾坑60个,农户改造卫生厕所80余户;2010年新规划沼气池190余口,正在开工建设,建成后两村将有290余户农户用上清洁能源;村内有休闲健身绿地,主要道路和河道两旁实现全绿化,住宅之间有林盘绿地,农户庭院绿化。引导农户投身“三清”工作,自觉清理自身居住区域和公共区域的垃圾和污水,自觉拆除乱搭乱建30余处。对村内垃圾统一按照户清扫、镇清运集中统一处理,确保全村环境整洁有序。城乡环境水平达到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
五强力实施风貌整治。为创建环境优美示范村,龙山、岳庙两村对150余户农户的住房按川东民居风格进行统一打造;对100余户农户的地面进行硬化整治,共硬化地面3200㎡新修花池90个,农户房前屋后秩序井然。
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2010年在两村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集中种植辣椒300亩,莲藕300亩,精细蔬菜250亩,新栽种龙安柚450亩,新建两个生猪养殖基地。预计将带动两村农民增收3000元以上。
七广泛宣传 树文明乡风。两村已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20余次,培训农民3000余人,对带动两村形成讲文明、爱卫生的新风尚起到了积极作用。恢复了村级广播,倡导文明行为、宣传卫生常识,宣讲党
在农村的惠农政策,引导群众自觉保持自身清洁、家庭整洁、户外文明,努力提高群众的文明、健康素质。
八狠抓制度建设,健全长效机制。今年,岳庙、龙山两村积极进行农村管理方面的探索,把健全了各种农村管理机制、保洁制度,完善村规民约、落实“三包”责任,建全农村土地流转、业主引进、新建住宅审批等各项制度。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健全,形成了良性的长效循环。使得两村优美的环境得以长久保持、群众素质持续提高,产业大调整、大发展能够持续进行,基础设施能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