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方言与民俗调查报告
关于合肥地方戏庐剧的调查报告 关于合肥地方戏庐剧的调查报告 地方戏
关键字:庐剧 合肥 庐剧班 巢县 调查地点:合肥周边县镇 调查方法:搜集材料 民间调查 调查人:陈忠(机械 0804 学号:2008011540)
通过对我家乡地方戏曲的调查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的地方文化,地方戏曲是 渗透了我们地方文化戏曲最多的一部分下面使我们对庐剧的调查结果。庐剧,原名倒七戏,又称小倒戏。它流行于安徽省江淮之间的皖西、皖中和江南部分地 区,是安徽省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倒七戏因何得名,无史料可考。艺人的传说亦不能解释“倒七”为何意。历史上,主要 流行倒七戏的地区如合肥、舒城、庐江、无为、巢县、六安、霍山等地均属庐州府或在庐州 府周围。1955 年 7 月 1 日,安徽省文化局报省委批准,以流行区古地名为由,把倒七戏改 称为庐剧。庐剧形成的年代,有史料记载可以参考佐证。1985 年,在安徽省巢湖市烔炀河镇上,发现一块清代同治七年(1868 年)刻的石碑。碑的上方刻有“正堂陈示”四个大字。碑文约 400 字,是当年在巢县任知县的陈炳所颁示的禁约。禁约计为四条,第二条即提到倒七戏。这块石碑的发现,不但证明了倒七戏这一剧种名称在 130 多年前已经出现,而且对其产生 年代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线索:即倒七戏这一剧种形成的年代,能追溯到 1840 年前后(清代 道光、咸丰年间)。庐剧源于何地,说法不一。一说是产生在合肥、巢县一带。这是由于 1949 年前后,庐剧在这个地区极为盛行,唱戏的班社亦多。特别是在巢县烔炀河镇发现有关禁倒七戏的石 碑之后,认为倒七戏就是从合、巢一带最早流行的门歌(亦称锣鼓书)小调、说唱发展而成。一说是形成于大别山一带。六安庐剧老艺人刘正元(1894——1964),1956 年在六安举办 的庐剧源流探讨会上曾说:“听前辈艺人传说,倒七戏初始于霍山、金寨、六安、商城、固 始一带”,亦即皖西、豫南大别山区。合肥的庐剧老艺人王业明、董少轩、李凤山等都说过,他们年幼学戏,师傅多是六安一带的人。这几位老艺人如果活着,都是一百多岁的人了。旧时庐剧班社大都是半职业性的(即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唱戏),长期流动于乡村集 市。演出时一般不上舞台,只打地摊子。一般演员都缺乏功底,只要有副好嗓子,会些“辙 口”就行了,久而久之形成了重唱不重做的倾向。所演剧目,多以“二小”戏、“三小”戏为主。唱腔多是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不用丝弦,三五人凑个班子即可演出,谓之“两打三唱”。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
鼓。后来发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还 未形成固定的角色体制。庐剧从前无女艺人,旦角多由年轻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庐剧班社开始进入城市,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角色行当也相应增
多,分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在倒七戏兴旺发达时期,每演出于各 地,即吸收当地流行的戏曲或民间艺术来丰富自己。有的班社还时断时续地与徽班、京戏班 合作,先由徽班、京戏班演出正戏,然后续演庐剧小戏,这种做法叫“四平带折”班或“乱弹 班”。与徽、京戏的合班演出,使倒七戏演员在唱、做、念的表演和锣鼓伴奏上都有了新的 不同的演变。而较有水平的倒七戏班不断入城演出,由于要适应城市观众的欣赏习惯,艺术 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期倒七戏的表演比较简单。“二小”戏与“三小”戏中虽有些舞蹈动作,但并不与剧情 结合,且可在不同的小戏中运用。表演故事情节比较复杂一些的折戏和本戏时,主要是以唱 来表现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内心活动,舞台动作很少程式,多为生活模拟,适当予以夸张。化妆也比较简单,用铅粉涂面,桃红或大红颜色涂在颊上。旦角多为男性扮演,头上扎着当 时妇女装饰用的“勒子”,上面镶上几颗“银泡”,脑后梳一条假辫子。花旦上身穿花布短褂,青衣穿蓝色的,皆无水袖,下身穿裙子或彩裤,腰间系一条绸腰带,有时也把绸带扎在头上,手里都拿着小手巾。男的扮公子的穿蓝色大褂,扮劳动者的穿短衣,腰里也是系绸带,手里 拿着扇子。后来,有的班社和徽、京戏合班,服装才有了改进。庐剧音乐包括唱腔和伴奏锣鼓,唱腔有主调、花腔两大类。主调唱腔曲牌计有二凉、寒腔、端公调、三
七、小生调、老旦调、老生调、老生衰调 9 种,长于叙事或抒情,多用 于传统折戏和本戏。花腔是传统生活小戏所用腔调的总称,多为专曲专用,名称多随剧目所 定,如“打桑调”、“讨学钱调”等,曲调朴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传统庐剧唱腔无管弦 乐器伴奏,唱腔的起板、收板、小过台和大过台之后的间奏、吆台托腔、换唱曲牌等,都用 锣鼓。解放后,庐剧迎来了新生,政府文化部门建立了合肥地方戏实验剧场,开始对庐剧艺 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导演制,改革音乐,建立乐队,将管弦乐器移植到庐剧音乐中,还革新灯光、布景、美化服饰,使庐剧面貌焕然一新。移植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一 段音乐唱腔“十八里相送”尤为脍炙人口,流行全省。庐剧著名老艺人王本银、丁玉兰、孙邦栋等在继
继承和发展庐剧艺术上作出了重要的贡 献,他们在庐剧观众中有很高的知名度,深受观众的喜爱。庐剧的传统剧目,可分为花腔小戏、折戏和本戏(包括连台本戏)。初步统计共有 292 个。花腔小戏多为“二小”戏、“三小”戏,内容以描写劳动生活和男女互相爱悦者较多,也 有一些是讽刺戏和闹剧,计有《点大麦》、《打桑》、《卖杂货》、《借罗衣》、《讨学钱》、《卖线纱》、《打长工》、《采茶》等 60 多出。折戏,一类是独立存在的,故事完整,有 头有尾;一类是由本戏中抽出来的,可以单独演出,又可连在一起演出,计有《花园扎枪》、《张太和休妻》、《侯美容降香》、《观画》、《山伯闯帘》、《英台打枣》等 78 出。本 戏(包括连台本戏)计有《休丁香》、《秦雪梅》、《干旱记》、《薛凤英》、《合同记》、《白玉带》、《卖花记》、《乌金记》、《双丝带》、《花绒记》等。庐剧流行区广,受各地语言、民间音乐和相邻剧种诸多因素影响,形成几种流派。西 路(亦称上路),流行于皖西六安、霍山一带,唱腔高亢奔放,小嗓(假声)用得多,山歌 味极浓。中路,流行于合肥、巢县一带,唱腔柔和甜美,兼收并蓄了西、东路的许多特色。东路(亦称下路),流行于长江沿岸的芜湖、无为等地,唱腔委婉细腻,多注重行腔韵味,形成独特的风格。1951 年 6 月 26 日,皖北行署文教处根据政务院 《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 的决定,接收当时由民间班社组成的合肥平民剧社,建立私营公助的地方戏曲改革试点单位(仍用原
名),成为全省第一个国家直接管理的地方戏曲剧团。以后又几经改组,更名为安徽省倒七 戏剧团、合肥庐剧、合肥市庐剧团。庐剧得以不断创新,艺术表现力日臻完美,喜爱庐剧的 人也越来越多。1957 年 4 月,应文化部和中国剧协的邀请,合肥庐剧赴京演出。张治中、卫立煌和首 都戏剧界、文艺界的名流、著名演员以及许多热心的观众一起观看了庐剧首演。最令合肥庐 剧全体演员终生难忘的是,5 月 6 日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 人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省庐剧团的专场汇报演出,并在张治中的陪同下走上舞台,同演员一 一握手,称赞他们的高超演技。合肥庐剧在京演出历时 40 多天,在全国首次展现了庐剧艺术的魅力。《休丁香》 《借、罗衣》受到了首都观众的欢迎和文艺界的重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 等报刊,连续发表了著名作家赵树理、艾芜、姚雪垠,文艺理论家戴不凡等人的多篇评论文 章,盛赞合肥庐剧这株“
第二篇:浅谈南昌方言与南昌民俗
浅谈南昌方言与南昌民俗
目 录
引 言...........................................................2一、二、南昌方言..................................................2 南昌民俗..................................................5
结论............................................................10
主要参考文献..........................................11
摘 要
方言自身是一种民俗事象,是民俗的内容,而且它还是一个地区民俗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民俗文化赖以留存、传承的媒介。本文试图从了解南昌方言和探求南昌民俗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两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关键词:南昌方言;南昌民俗;
浅谈南昌方言与南昌民俗
浅谈南昌方言与南昌民俗
引
言
方言自身是一种民俗事象,是民俗的内容,而且它还是一个地区民俗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民俗文化赖以留存、传承的媒介。本文试图从了解南昌方言和探求南昌民俗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两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一、南昌方言
南昌方言是中国汉语七大方言之一的赣方言的代表。由于赣方言内部的复杂性,真正的南昌方言只局限在南昌市区及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管辖的部分地区。南昌方言具有与其他汉语言一致的结构系统和特点,其整体的语音系统还是相对一致的,并不存在本质的差别。
(一)南昌方言的形成
为什么相邻两个村的口音都会天差地别,让我对方言的形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拜读各位学者的研究,得出方言形成的两个结论:
1、移民;
南昌方言作为赣方言的分支,南昌方言的形成和赣方言的形成密切相关。征以文献资料:
浅谈南昌方言与南昌民俗
秦汉三国时期。始皇建立秦朝后,由于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组织了一系列强制性的人口迁移,其中著名的就有蔚屠睢发卒50万戍边,50万士卒分为5军,其一军“结余干之水”。余干水即在今江西余干县境内。这就拉开了中原汉族人民南迁江西地区的序幕。汉武帝时曾分徙汝南上蔡(今河南新蔡县)人于建城(今江西高安、上高两县)。① 新莽期间,饱受天灾人祸之苦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灾民纷纷南迁,江西接纳移民甚多。据近人统计,从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至汉永和五年(公元141年)的140年间,豫章郡(当时整个江西设豫章郡一个一级行政区)人口自户67,462、口351,965,增加到户406,965、口1,668,906,实增加 户、口达5倍之多,其中除了人口自然增殖的数量外,北方南迁汉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历届朝代北人南迁中,江西接纳北人众多,促进了赣方言的形成。
2、发展融合;
夏商之时,江西为古代苗民生活的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在江西聚居,江西先后属于吴、越、楚的管辖范围,当时居民所使用的语言应属古越语和楚语系统。
原始赣方言的语音系统在东汉末年已经大致形成,而语音是方言的区别性特征,就此意义说,原始赣方言应大致形成于东汉中后期,衍生于唐五代,其人文格局却一直延续到两宋之际才得以确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种方言的确立并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语音特点,还取决于使用人口的多寡和文化影响力的强弱,而赣地区直到两宋之际才具备以上条件。南宋以后,赣方言的语音系统基本稳定。
赣方言的演变直接影响南昌方言的演变。南昌地貌多以丘陵为主,各地区比较封闭。因为移民源的不同,导致附近地区口音差异极大。南昌方言的演变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移民、地理、交通等诸多影响因素。在历次移民浪潮的冲击下,中原汉语与当时接近吴语、楚语、越语的土语不断融合形成了今天形象、丰富、复杂的南昌方言。
(二)南昌方言的特色
南昌方言(下简称南昌话)的特色和其他方言一样,可以笼统的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本身的特色,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
浅谈南昌方言与南昌民俗
丝的走在南昌的老街,看着青砖灰瓦、古朴狭小的庭院,欣赏着街头艺人的心灵手巧,喂咂着一装装,一件件透着民俗味的老东西,成为我冬日午后的最爱。
(一)南昌民俗简介
南昌历史传承文化属于吴头楚尾,多元化的因素与包容性,让这里缺乏了特有的传统。尽管南昌的地域特征,已经被时间磨去了棱角,但是依然能够在历史的长河里找寻到印记。
1、垂钓
自古南昌人喜欢四季钓鱼,四季下钓,叫做四季得鲜。民间普遍有春钓鲗鱼、夏钓草鱼、秋钓鳞鱼、冬钓鲫鱼的习惯。据传古时的南昌,家家有网,户户有钩,老少皆喜欢在垂柳掩映的湖中垂钓。“万家灯火舞,渔船钓不收”。便是当时悠悠垂钓的写照。“钓鱼之乐不在鱼,而在治心遣兴也。
2、茶馆
在以江南才子王船山命名的船山路一条街上,就开有宝华楼、聚贤楼、陈源发3座大茶楼,相隔不到300米,各自都设有400-500个座位。靠闹市区,有德春园、春园阁大茶楼,靠东、靠北还有福裕楼、万花楼、四海全、福兴润、杏花园等大茶楼。其中福裕春茶馆,就有号称南昌市半员外之说。
3、万寿朝仙会
朝仙会也名敬香会,是奉祀许逊的庙会。在南昌地区最受人崇拜的是许逊,民间叫他为福主菩萨。相传大约在 1500 年前,136 岁的许真君及全家 42 人(连房屋鸡犬)一齐升天。南昌人为纪念许真君,将他升天的日子俗定为他的生日。为此每年的高安、上高、靖安、奉新、丰城、进贤等县的乡民,自愿斋戒沐浴,有组织地以乡、村、族为团体,组成朝仙会,前往西山万寿朝拜、进香。万寿朝仙会许多禁忌: 1、朝拜前需斋戒一星期; 2、须洗澡换衣服; 3、肩上斜挂黄色进香袋敲锣打鼓结队前往。为了能在八月初一的清晨得到头柱香,朝拜者需昼夜不停地赶往万寿宫。凡是得到了头柱香的人,认为是最幸运的人,比中了状元还高兴。
浅谈南昌方言与南昌民俗
科,六连盛世,七子团圆,八仙贺寿,九子十三孙,十全十美,百子千孙,万代富贵”之类;房柱上贴红对联,一般喜用吉祥平安词语,诸如“红日高照、紫气东来”、“地灵人杰,物华天宝”之类;要喝上梁酒,放鞭炮,送匾额,寓意“天长日久、洪福无边”。
住宅商铺多以吉祥美好词语命名,如旧时南昌茶楼的“宝华楼、聚贤楼、陈源发楼、德春园、春园阁、大福裕楼、万花楼、四海全、福兴润、杏花楼”等。
4、生意往来吉利语
南昌旧时商铺多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的对联;生意人见面只问“财路、财气、财源、财运”;生意场上的人在安排宴席时,往往上一道“发菜”(地毛菜),主人就是为了得到客人们“吃发、吃发,越吃越发”这句大吉利的“口彩”。许多酒家把“发菜炖猪蹄”叫做“发财到手”;宴席上行酒令划拳语也多用吉利语,如划拳口诀多为“宝不露、一心敬、哥两好、三三元(三结义)、四季财(四喜事)、五魁首、六六连(六六顺)、七个巧、八仙到、九长久、满堂彩”(各地划拳时口诀不尽相同,但基本以数为主,从零到十共十一个数,其数皆用典故巧妙呼出,且音韵和谐、语义吉祥)。
商铺名称多以“发财致富”有关词语命名,如“亨得利、荣昌、永昌、恒茂”等南昌名铺。
南昌生意人喜欢含有“八”的数字,电话号码多用“168”(一路发)、“518”(我要发)等。
5、日常生活吉利语
南昌旧时民间历来有多礼好客之习俗,待人接物、迎送往来、聚会闲谈中有意加之于良言吉语,称之为“讲礼数”、“作礼”,如此既表示尊重对方,又可营造和谐融洽之交际气氛,显示出优良的传统礼仪文化,其中不少词汇具有南昌方言的特色;
南昌旧时民间晚辈对长辈经常用“福气陀陀”[fut˥ tɕʰi
tʰo
tʰo]的吉利语,其有两层意义,一是形容老人生活中享受到了很多福气;二是形容老人面貌和颜悦色,精神健康愉快,满脸福气,所谓“想啷样就啷样,要
第三篇:民俗方言
民俗·方言
北海居民种族溯源
北海半岛在史前已是中华民族食毛践土的地方。夏、商、周三代以前,这里先后曾是西瓯和骆越民族的分布区之一。秦汉以后,是上述越(粤)人支系的‚乌浒蛮‛族人所居,为‚俚(僚)‛族的祖先。‚俚(僚)‛族人有部分后来逐渐与汉民族融合,成为合浦(含北海)的土著居民。其中因谋生手段的不同和与汉族融合的先后,又分别有不同的称谓。这就是‚蛋民‛、‚俚人‛、‚东人‛和‚客民‛。
‚蛋民‛是‚舟居穴处,亦能汉音,以采海为生‛的水上居民,其远祖当系秦朝统一中国时,‚莫肯为秦民‛而以海上作为庇护所的越人。俚人,‚深居远村,不解汉语、惟耕垦为活‛,是合浦腹地农村山区的主要居民之一;‚东人‛散居于山区或沿海,‚解汉语,业耕种‛,是北海半岛稍晚于‚蛋民‛,却早于其他的居民。现今冠头岭下村和沙湾、红坎、独树根等农村一带的村民,是说闽南话的,他们是‚东民‛的后裔。‚客民‛则是后来增加的‚居城郭,解汉音,业商贾‛的外来户。这些在唐、宋以后史籍上合称为合浦(含北海)的‚四民‛,不管他们来自福建、粤东沿海或两广内地,追根溯源,大抵属古越(粤)民的后裔。在‚俚人‛之中,又有一部分因迁徒、改业而成为现今合浦沿海唯一保存‚俚‛族系遗音的所谓‚伢人‛。其后裔是现今居住在北海龙潭以东的西村至白龙、营盘一带,从事半农半海的村民。他们说的是一种音调低沉,多带鼻音的‚伢话‛,市区居民中亦右不少说‚伢话‛的。这种伢话是比廉州话还早的合浦方言。
十八世纪后期,由于北海口岸开放和内地军阀混战,前来北海经商或逃避兵灾的人很多,城乡居民的里贯和语言日渐繁杂,其中以来自广东沿海和广西内地的为多,北海现今流行的‚客话‛,正是广州语系与本地的廉州土语相结合的产物。
(《北海日报》1984年10月1日创刊号)
“蛋家”今昔谈
‚蛋家‛又称‚蛋户‛,这是封建时代对沿海船民的侮称。关于‚蛋家‛是不是个种族?历来曾有争议,说是种族,但‚其种不可考‛;说不是吧,但其服饰风俗却自有一套。我们认为,后一种看法是片面的。因为他们的服饰风俗的自成特点,是长年累月以船为家,从事渔业的特殊职业决定的,故算是个职业群体,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称之为‚家‛而不称为‚族‛的原因。
据《广东通志》,我国沿海‚蛋户‛‚以舟为家,捕鱼为业.晋(朝)时不宾服者五万余户‛,以此推知,这个浮家泛宅,靠海为生的群体,至少在我国造船技术已达到相当高水平的秦汉时代就逐渐形成了的。因为在晋朝时他们中不承认司马氏中央政权的,已经有五万余户之多,可见当时他们的人口是相当蕃衍的了。故此便被‚目为蛋家‛,这就是对他们侮辱性贬称的由来。到了唐代,才设户口登记和‚计丁授粮‛,是正式纳入行政管理和由政府供应粮食的开始。明朝洪武初年又设臵‚里长‛基层行政来加强管理并征收渔税。
广东的‚蛋家‛,历史上多集中在潮汕、新会、增城各县海边,雷、琼较少,廉州(合浦)尤少。北海的‚蛋家‛历史较晚,约在清康、乾年间才从广东的新会、雷州的江洪一带迁移来外沙定居的(也有从合浦沿海渔村移来的,祖籍均同,这从他们的语言多带江门或者江洪土音可证)。
‚蛋家‛在封建社会里深受歧视压迫,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他们看作是‚愚蠢不谙文字,不记岁年‛的蛮民。他们没有在陆上定居和与陆上居民通婚的自由,只能过着‚终岁局促舟中,所得仅充一饱‛的非人生活。清朝雍正年间,沿海‚蛋家‛虽与陕西乐籍、江浙惰民一起获得皇帝‚恩舎‛,废除了传统上某些对之过分压制的政策,但终因封建制度下顽固的意识观念所决定,他们卑下受压的社会地位和处境,直到解放前夕仍没有多大改变。
说到合浦的船民,历史上的命运则更悲惨,是因为合浦是著名的珍珠产地,历代封建帝皇都不惜用船民的血肉来换取他们心爱的珠宝;特别是明朝正德、万历两朝,派来合浦白龙坐镇采珍珠的‚珠池太监‛,暴虐贪婪,被迫冒险出海的船民‚死者万计,得珠仅百八十两‛造成‚以人易珠‛的惨剧。船民联合陆上居民一起造反的事件层出不穷,使合浦一带经常出现‚四山戎马夜纷纷‛的混乱局面。迫使明朝不得不数度撤回采珠成命。所以合浦沿海的船民是富有斗争传统的。
北海外沙的船民,与土著的地角、咸田渔民的风俗习惯语言均有区别,他们列棚而居,多事渔业,也有搞运输和驳艇的,他们从前的衣着一般偏短,是亚热带气候和便于海上操作之故吧。婚嫁习俗有别于市民的是,新娘出嫁前十天的‚哭嫁‛(俗称‚哭家姊‛),简直就是歌谣演唱,有母女对‚哭‛,有伴嫁妹对‚哭‛,实际是以歌代哭的对唱,十分哀婉动听,出阁前夕的‚拜凡‛(膜拜下凡仙姬之意),女客麇集,个个炫服金饰,人手折扇,轮番双拜仙姬毕,就是讲古说文,唱歌对答,闹至深夜始散。出阁之日,夫家准于预订的吉时派代表(新郎不亲自来)以小艇来接新娘,在伴嫁娘张伞簇拥之下,和装奁一起分乘小艇送嫁,此时沿路笑语和以桨声,海港气氛为变。夫家当晚的‚伴郎‛仪式,又是一番说唱的逞艺场所,此种风俗,似属《通志》所载的‚男女衣不盖肤‛和‚婚时以蛮歌相迎‛的遗风吧。
解放后,北海市外沙船民与全国各地船民一样,才算彻底翻身,他们已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他们有出席全国的和区、市的人民代表,有出席全国、全区和市内的先进生产者。传统的风俗习惯已日渐改变,与陆民已毫无二致了。
(《八桂香屑录》1992年3月)
“蛋家”的衣食住习俗
北海‚蛋家‛的衣食住风俗特点,亦与陆民有明显区别。
衣着方面,上衣多短身窄袖,男裤偏短,女裤多宽。是为适应亚热带气温和船上操作之故。史书说‚蛋民衣不盖肤‛是有所指的。‚蛋家‛妇女头包更为特别,多用红黄两色间格布夹层浆硬,正方斜角突出额上,状似猪嘴巴,故蛋家人称头包为‚猪嘴‛,发髻多簪珥饰物,光耀夺目。此种装扮,至今仅见于广东珠海渔民和北海侨港镇船民了。
‚蛋家‛住处‚两栖‛。有全家大小和禽畜一起随船出海以‚舟楫为家‛的传统,但也有固定于海边‚植木构成‛的棚户,这是远海归来休整的基地了。住棚虽狭,但每天洗刷,洁净无尘,习惯了‚终年局促舟中‛的生活,倒觉安适。
论食,‚蛋家‛食谱比陆民丰富得多。海鲜海珍,‚皇帝也让我们先吃‛,这是蛋家人的豪语。特别的食法是,鲜鱼鲜虾入酒曲糯米同腌,称为‚糟鱼‛‚糟虾‛,香甘鲜美异常,这是陆民无法享受到的。
食饭禁忌甚多:筷子不能搁在碗上,因为这是‚搁浅‛的兆头。食具不能覆臵,因为这意味‚翻覆‛。生活用语也忌说‚翻‛‚逆‛‚慢‛‚沉‛与及‚含家产‛等字词。爱用稳、顺、快、利和全家福等字词代替。这点,地角渔民也是常用的。
(《八桂香屑录》1999年3月)
理发业旧行规
俗话说:‚险过剃头‛。理发择善而从,绝非把返还老童寄望于‚顶上顶夫‛,而是免使自己头颅横遭刨削;那怕仅仅二十分钟折腾也罢。所以我是理发老师傅工作椅上的常客。
旧社会被摈斥于‚九流‛外的剃头匠是怎么‚捞世界‛?我向老师傅请教。
‚旧时干这行,先要搬钱拜师入行,然后靠手艺过硬。学剃头要三年出师,头一二年干杂役,最后一年才让抓刀剪。师傅兼老板只管饭不付酬,年终赏一套‘大成兰’衫裤了事。学艺期满只得师傅一句话:‘你出师了’。凭这四字才可自立炉灶,算是‘入行’了。‛
我问如果自学不从师呢?老师傅感慨地追述他的经历:‚我是不从师而被同行赶出家乡来北海的。‛他回顾能在北海落脚,是因为他设法弄到一本‚天书‛作护身宝才免遭厄运。
开档第一天,前来‚踩馆‛的人气势汹汹发问‚你从哪里来?‛接着象连珠炮般的轰击:‚刀有几只眼?椅有几条腿?拜什么为师?‛老师傅逐一回答:‚从日出的方向来。刀有四只眼。椅有六条腿。拜水石为师。‛来人即与他称兄道弟起来,便算入了北海的‚行籍‛。如果应对不上,就肯定被踩馆,得漏夜检衫包行身。
老师傅能在北海扎稳脚,不能说不得益于这本“天书”,所谓‚天书‛,实即剃头技艺秘传和行规暗语的集成,书中不但详载有所谓‚八仙过海‛‚五马巡城‛、‚双凤朝阳‛、‚八仙骑鹤‛等‚三十六刀半‛的刀法套路,用刀先后顺逆轻重宜忌都有讲究。还有醉后和夜晚以及喉咙险处不剃等为顾客安全设想的戒条,都很可贵。老师傅都一一在头面上作了表演,使我增识不浅。凭他多年操业领会的祖师真传,不外是‚谨小慎微纤毫不苟‛八个字。
(《北海日报》1988年9月6日)
北海牛墟交易习俗
北海市有‚市‛无‚墟‛。但高德牛墟却是例外。牛墟起自何年?不必也无从深究,但可以说,它与北海农村同起始是可信的。
牛墟交易有一套特殊例规。专门以介绍买卖耕牛为业的掮客,俗称牛客,穿梭于牛墟人牛之问,手持一根竹杖,招徕游说,买客与他接头时,便在竹杖上端指指点点,双方不发一言,卖牛的并不插手和插嘴,如臵身事外。成交后,卖主才与买主直接发生牛款交接关系。掮客则收一定介绍费。
原来牛客的这根竹杖是赶牛兼议价的工具。竹杖的上端,刻着九个数码,每三个数码一行共三行,第一行是438;第二行是951;第三行是276。各行数码,横直相加都等于十五。议价时,双方各在竹杖数码上指点以代言。例如卖方讨价890元,则指8、9;还价700元,则指7。之所以这样做,可能是为了信息保密,不让第三者插手干扰之故吧?这根竹杖的专用数码表,还有一首歌诀,是旧农村学塾为培养学童的实用知识的必修课,歌诀是:
四海三山八洞天,九龙五虎一齐眠。二郎七夕六儿女,周围十五月团圆。
歌诀的第一、二、三句分别指第一、第二、第三行的数码。第四句说的是三行数纵横相加都等于十五。现在高德牛墟已不存在,合浦乌家牛墟还继续传统的交易活动,但不知竹杖议阶的老例规还保留否?
(《北海日报》1994年11月12日)
北海为何有“市”无“墟”
查阅方志典籍,北海市政区275平方公里半岛范围内,‚市‛的名称最早见于乾隆版的《廉州府志》中的‚高德市‛和‚乾体市‛。而‚北海市‛一名,在同治年间成书的《广东图志》中才出现。考高德、乾体和北海三‚市‛的历史,都没有三日一墟的传统习俗(只有高德的牛墟例外),天天都成集市。
墟、市的活动,可以说是与人类社会进入私有制时同步出现的。《易经〃卜系辞》中已有‚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的记载,是聚集商货交易的场所,所以北方有‚市集‛之称。墟是间歇性的集市,市是经常性的集市,墟、市以此为别。墟的集期称‚墟期‛,非墟期时市集空虚。这是墟字所由来。
合浦地方墟期为三日一墟集,各墟之间错开而不雷同,各有逢一四七日、二五八日和三六九日(以农历为准)成墟的,相沿成习,从不改变和间断。赶墟期买卖谓之‚趁墟‛。柳宗元诗:‚青箬裹盐归垌客;绿荷包饭趁墟人。‛说的是壮族地区。清代诗人有句:‚墟余常乐人争趁,‛‚三日一墟人不断。‛说的是合浦地区,可见趁墟(北方称赶集)是源远流长的人民经济生活中重要的活动。墟有专业性与综合性之分,专业性的有种苗墟、粮食墟(俗叫谷米墟)、猪墟、牛墟等等。如高德的牛墟、福成的猪墟都很出名。以综合性的墟为普遍。
说到正题,北海地区为何有“市”无“墟”?得从北海半岛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的历史去找答案:
其一,北海半岛纵横距离不超过30公里,属交通相对便利的平原。古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口并不密集,自然经济以渔业为主(含采珠业),农业为次。交换物资多属日常生活必须品中不能久贮的食品如蔬菜、鱼蛤之类。故无必要三日一墟。
其二,渔业历来是北海地区的经济基础。收获期受潮水和季节决定,不象农业收获有固定性。海产品的商品价值取决于新鲜,随获随供,买卖无时问规律,不能受墟期限制。
其三,海运业是北海仅次于渔业的经济行业。在明朝中后期,北海港与越南之间已有定期货船交通。内地外运商品的集散,亦须迁就潮水的涨落。非间歇性的墟期所能适应。
答案仅属一家之言,未敢诩为定论。顺便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市‛并不与现代城市都市概念等同,是与墟相对而言的。
(《北海日报》1994年12月2日)
爱惜字纸
笔者在启蒙入塾的少年时代,紧记母亲的一条教训——爱惜字纸:不得用写有或印有文字的纸张揩屁股;路上地下见到字纸要检拾烧掉,不得任人践踏……不然,据说‚孔夫子责怪,将永世认不得字,成为‘盲佬’!‛私塾先生也有‚不得随地扔字纸‛的训导,但没有象母亲那样说明违犯教条的‚后果‛。因此,我和很多同学都养成了爱惜字纸的习惯。
当时有位老者,身穿背上印有‚爱惜字纸,功德无量‛字样的上衣,肩挑一对大竹筐,手持一把长柄铁夹,沿街检拾有字的纸屑,筐满则送到普渡震宫右侧一座烧纸塔内焚化,这位专门拾纸人属于‚五保户‛一类的人物,每月领有由慈善团体‚普善堂‛发放的救济金。抗战后,普善堂经费断绝,由警察局专管环境卫生的‚垃圾头‛适当给予买米钱,使此‚专业‛赖以维持一段时期。
带有迷信色彩的家教不宜提倡,但爱惜字纸的指导思想是尊重文化和知识,且有利于环境卫生,不能不说是一种不受对代局限的美德吧。
(《北海晚报》1996年8月6日)廉州话词、字构成的特点与根源
廉州话是合浦诸种方言中的代表语种,流行区有合浦、浦北、北海以及钦州、防城、灵山、博白等市县中的一些乡镇。流行人口约120万人。因其特殊方音和词汇,限制了它的流行范围。在廉州话的丰富词汇中,却保留着大量中土文明的痕迹,有古秦汉的字音和江浙、两湖、闽粤等地的方言词。故可以说廉州话绝大部分语字,是古汉字音义的沿袭,非完全出于杜撰。廉州话有些单音词是二字词语连续的切音;有的词是古今语音的演绎;有的字是方言音义的假借。因此,用文字来表达廉州话,会有不少是古汉字的僻体字或异体字,当然亦有不少土俗字是根据‚六书‛中的会意、形声而杜撰的,另外,还有许多字词只存其音,未有其字的。这些特点,构成了廉州话长期被误解为‚不论其字,惟取其音‛的片面概念。
因为铅字和电脑字盘缺略,排版困难,不打算在此举例说明。为什么廉州话跟两广各地一样,土俗字特别的多?因为岭南古属‚百越‛地区,民族派系丛杂,方音杂沓,无本族文字。秦始皇‚略定扬越‛,移民南下,中土文化南输;两汉时期,合浦珍珠贸易与番禺海外‚贸迁‛发达,北方文明亦不断随南来商贾传入。原来十分丛杂众多的方言虽然未形成一种统一的岭南语,但却增加了不少中夏文明的词汇和语音了。随着物质文明和生活内容的日益丰富,汉字汉音已显得不敷使用了。因而各地方言中的特定文字,便根据各地不同方言音义的需要,扩大汉字使用范围并赋予新的字义,不足部分,则由历代众手杜撰;‚绵历岁月,约定俗成‛的土俗字来补充。这就是廉州话与岭南地区各处‚语少正音,书多俗字‛,‚随俗杜撰,不可胜计,士子行文,亦多怪体‛的历史根源。
(《北海日报》1989年8月18日)
“一铺路”有多远
‚一铺路‛或‚一塘路‛,是本地人对一个里程单位即十华里(相当于五公里)的俗称(两广大部分地方只叫塘而不叫铺)。为什么这样叫呢? 《金史》载:‚泰和六年(1206年)初臵急递铺,腰铃传递(公文)‛。铺就是金朝创设的邮递站,跟以前的驿站一样。《西游记》里也有‚铺兵‛(邮递专差)鸣锣传送文书的叙述。
究竟相距多远才设一铺?顾炎武《日知录》有答案:‚今时(明末)十里一铺设卒以递公文。‛这便是‚一铺路‛为十华里的根据。
‚塘‛,本是清朝军事驻地的专名。千总、把总的驻地叫‚讯‛,每讯之下又设若干个塘。塘根据军事和地形需要而设臵,故塘与塘之间距离有超过、也有不足十里的。所以还是以铺为十华里的叫法为正确。
(《北海日报》1987年6月23日)
“至大芭蕉叶”的出处
‚至大芭蕉叶‛是北海流行的一句赌气话,即‚拚丢饭碗不干‛的意思。此话渊源于二百多年前的广东东莞:清朝乾隆年间,东莞人把仆人叫做‚蕉叶‛。是因为当时当地有个官绅人家,雇请一名俊雅而直率的仆人。主人待客,他常侍身边,应对文雅,礼仪得体,甚得主人钟爱。但有个老毛病,就是在主客谈话时,只要他高兴,往往不顾尊卑名分而僭越插嘴。屡经主人训诫,仍是不改。一天,主客争论的话题是植物叶子大小之最。有说最小是桔叶;有说最大是荷叶……此仆实在按捺不住了,竟当主人和众客面前高声说:‚别说居停把我撵走,这是宰了我,我也要说几句啊!‛于是旁若无人地滔滔不绝:‚诸公想都读过《南方草木状》吧?其中不是说‘蕉叶长一二尺或七八尺’吗?然则蕉叶至大,其无伦矣。‛众客无不叹服。而今把‚至大芭蕉叶‛作为‚不怕丢饭碗‛的代词,实源于此。见《两般秋雨庵随笔》。
(《北海日报》1985年12月10日)
“戴绿帽”释义
通常说妻子有外遇的丈夫或妓院的男执事为‚戴绿帽‛,清朝以前则称‚戴绿头巾‛,其源甚古。考《诗经》‚绿衣黄裳‛一句注为:‚黄为正色,绿为间色。以间色为衣,以正色为裳,是尊卑反臵。故绿色为卑贱之色‛。唐朝制度以绿色为罪人之衣,则绿色又成了耻辱的象征。元朝典章最为苛严,凡当妓女的家庭中的男子,限定要‚裹青头巾‛,违反的治罪。明朝制度,罪人和官妓皆隶乐藉,累代不得改业,乐人一律要戴‚绿头巾‛。清朝改制,头巾已被帽子代替,但绿色仍属贱辱卑下的象征。故‚戴绿帽‛一语便随时俗而兴。
(《北海日报》1986年1月7日)
桂林官话在北海
清朝至民国初年,北海、合浦人大都能讲能听桂林官话,是因为官府规定,官话作为读书、教书和官场交际的标准用语,不懂官话就等于聋哑人,士子不能应考科举,不能当官办事,商贾无法做买卖,以至九流三教、贩夫走卒,无不把学会官话作为糊口的起码技能,作为家庭内助的妇女,也有相当部分‚解官话‛的呢。可见此种官话在当时社会的普及。
清朝官府作此规定并非无故。因为两广属‚百越‛民族地区,上古时代,散居此方的土著民族、部落相当的多,方言土语十分复杂,竟至一个村寨同时流行几种土语,这种地域条件造成的‚语少正音,书多俗字‛的特殊现象至今仍然沿袭保存下来。如果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中原‚正音‛的标准用语,外省人在此地生活多有不便。更主要的是因为明、清官制,地方官必须由外籍人当,‚一朝君子一朝臣‛,一位府、县官来上任,必然‚引进‛一班‚自己人‛,上至同知、县丞,下至书吏、司库都非本地人;还有这班人的眷属呢。因此之故,官定官话为标准用语是势所必然了。不管如何,这种规定客观上有利于南北思想文化交流,是一个进步的措施。
官定用语的成文案卷已无法看到了,笔者是从亲历和一些零星资料作出上述定论的。在30年代以前,合浦的秀才、举人老爷们交际应酬都讲桂林官话俗叫‚鸭矢正‛(其义待考),北海的私塾老师开讲《四书》、《古文评注》、《唐诗三百首》都用官话。学生们朗诵唐诗、宋词也用官话。清光绪九年(1883),吏部主事唐景崧奉旨往越南招抚刘永福助越抗法,途径北海,在他笔记中说:‚廉州北海妇女解官话。‛可为根据。
(《北海日报》1993年6月28日)
方言顺口溜
廉州话‚晒‛与‚柴‛同音;公馆捱话‚太‛与‚大‛同音;高州话‚买‛与‚卖‛同音;普通话‚歪‛与‚坏‛近音。北海人据此编顺口溜:‚廉州无晒柴,公馆无太大,高州无买卖,老兄(北海人过去把说普通话的人叫‘老兄’)无歪坏‛。同是一个韵脚,曲尽其趣。笔者当年公差所至,也遇到过因不同方言产生的误会。乘阳江人的机帆船去涠洲,夜航风大浪高,船主老劝旅客:‚快衰(睡)!‛印证了‚阳江佬买席——无衰(睡)罗来衰(睡)‛的歇后语。
在天等县买香蕉,壮族老农要价是‚一角钱一‘堆’‛。当付钱准备拿走其中一堆时却被制止,原来‚一堆‛实是‚一对(二条》‛之误。
在海口一间低档旅店下榻,房间设备简陋得连张桌子都没有。向服务员要,她用手连连拍打床榻后走开。海南黎话,床榻与桌子均叫‚台‛。难怪这黎妹讨厌我啰嗦了。男女二人各乘单车对面相撞,女的被撞歪前胎,骂道:‚你撞坏了我的‘胎’了!‛男的揶揄说:‚那我要赔二条命了?!‛女的红着脸悻悻走了。原来北海人把车胎说成‚车呔‛,女的说‚胎‛虽正确,但不谐俗,故受揶揄。
于是我把上面顺口溜续了几句:“„„阳江无睡衰,天等无对堆,海南无床台,北海无呔胎‛。
(《北海晚报》1996年5月22日)北海合浦方言中的黑话与暗语
晚清时期,会党如林,个中成员复杂,良莠兼收,孙中山闹革命,曾利用会党成员组织民军推翻了腐朽的清皇朝,是当时的历史背景所使然。北海合浦在当时是出名的‚贼薮‛(俗称薮为‚斗‛),山有山寇,海有海贼,都是“三点会”的成员,亦有殷实良民被迫入伙的。其中绿林团伙专以打家劫舍,绑架勒索为事。为便于联络通气,故编造了一套黑话。这种‚贼佬话‛也渗融于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用语中,余韵绵历近一世纪而未泯。北海和合浦人至今仍不时使用而不自知。因偶然机会的触发,特介绍一、二以飨读者:
时间:1993年×月×日。地点;廉州镇某饮食大排档。
食客甲、乙,均年过花甲的殷实农民,操廉州话。
甲:‚今日,‘趁闹卖扁嘴’不得价。买了一件‘纸扎’,已无求头搬沙头’了,请借点‘水’给我,回到‘青林’即还。‛
乙:“我带‘水’亦不多,还要买‘十戥和香,四戥粉球,一只棉花包’做清明呢,对不起。‛ 甲、乙离座,皆有醉意。临行,甲关照乙:“记得拿‘二天’啊。‛ 你听懂了吗?翻译如下:
甲:今日趁圩卖鸭子不得价。买了一件衣服,已不够钱买米了,请借点钱给我,回到乡下即还你。乙:我带钱亦不多,还要买十斤烧酒,四斤猪肉,一只鹅做清明呢,实在对不起。临行甲关照乙说:记得拿你的竹笠啊。
北海商场也惯常用这种黑话,如说黄金为“老黄”,白银为‚老斌‛,一万叫‚一方‛一千叫‚一撇‛,一百叫‚一日‛,付款叫‚过水‛或‚磅水‛,用假钱币骗兑真钱币叫‚丢包‛,赌番摊叫‚梗心口‛,吸鸦片叫‚咬云‛,嫖娼叫‚玩耍‛……限于篇幅不能备述。
另外,商场对数码的称谓也另有代词,但不属黑社会的‚贼佬话‛,完全出于商业机密的需要。如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称为‘上字斗山轩光允整竹耳‛。亦有称作‚左捻川罗抓坡星眉湾月‛的。不过北海只用第一种称法。
由此可见,不管是淳风或者陋俗,如果形成风气,普及社会,欲移风易俗,谈何容易。
(《北海建设报》1996年1月17日)
东坡改诗和“狗喽喽花”
传说苏轼见王安石的诗有‚明月枝头叫,黄犬卧花心‛这两句,以为不通:明月怎会叫?花心怎容得黄犬卧?便把它改为‚明月枝头挂,黄犬卧花阴‛。因为这样才说得过去。王安石满肚是气,所以特地把他贬到海南岛和廉州来(按苏轼贬海南,后来量移廉州,根本与王安石无关)。东坡南下后,看见海南有一种见月则鸣,故名‚明月‛的野鸟;廉州有种蕊中有虫似黄犬的野花。于是,他后悔当日改错了诗。
廉州确有这种‚黄犬‛花,俗名‚狗喽喽花‛,草本植物,春夏间开花如指头大,色紫或黄,瓣细如绒,花蕊黄色。小孩戏摘之,对口对花心大呼‚喽喽‛,则有小虫自花蕊出,如小狗状,故花名‚狗喽喽‛。用叫狗的声音来作花名,这是廉州方言的特殊现象,怪不得连苏东坡这样的大学士,也大惑不解了。
(《北海日报》1985年5月25日)
“风报”一词的由来
1987年农历五月初六中午,我市突然来了一阵急风猛雨,顿时飞沙走石,如万马奔腾而过。有人惊呼:‚风报来了!‛
“风报”,是北海合浦地方方言,指的是没有一定规律、突如其来、片刻即过的迅猛风雨。这是本地人称这种气候现象的‚专词‛。不了解出处原委的人,通常写作‚风暴‛。实非。
风报,本属飓风。清代吴震方著《岭南杂记》引季麒光的《台风说》中提到,南海中自正月初四日起至年终,共有18场‚飓(风)”,每飓各有专名。如正月初四起的风叫“接神飓,俗名‘报’,五月初五日(是)屈原飓”。风报的特征是‚无常期且急于台(风)”,与事前有迹象可测,来势由缓慢而渐增大,且为时‚少则昼夜,多则三日‛的台风有别。无怪本地渔人流传‚台风如大贼(事先有警),风报如小偷(来时无踪)”谚语了。今则把飓风与台风并称,而风报却成为上述现象的专称了。
照《岭南杂记》的说法,农历五月初六在我市出现的大风报,称之为‚屈原报‛或‚龙舟报‛亦无不可。因为节期气象〃前后浮动一二天也算应验的。
(《北海日报》1987年6月9日)
北海端午旧童谣
小时候,最高兴的,除过年外,便是五月初五看龙船了。记得曾跟群儿传唱一首以‚看龙船‛作‚兴‛头的童谣,至今回味,觉得很有文学价值,特默写出来以飨读者:
车车转,浑浑转,阿妈背(音咩)我睇龙船。我无睇,睇鸡仔。鸡仔大,阿爸担去卖。卖得几文钱,买种撒落田。田头来帮勇,无准担屎桶;屎桶熏倒人,要罚三两银。阿爸银无有,牵去一条狗。狗仔吠‚汪汪‛,惊怕被人劏,劏了狗仔捉鸡仔。鸡仔被捉完,明年净心睇龙船。
考此童谣起源于辛亥革命前。那时,游勇横行,结伙冒充官兵,敲诈勒索,无恶不作,农民是直接受害者。于是便有‚好事者‛借儿童之口发出怨愤之声。
(《北海日报》1996年6月26日)
北海筵席十人一桌的起源
北海的喜庆酒宴,在抗战前原是8人方桌一席的,俗称‚八仙台‛。1946年以后才改为圆桌10人一席。这种惯例,原是由号称北海商场‚四大天王‛之一的荣昌泰老板吴颂南开的‚风气之先‛。
吴颂南所以同另外三位被公认为商界四杰,确有他们的独到之处,除了‚矢窟夹算盘‛这种生意人共有的本能外(就是今天说的讲究经济效益),他们还有想他人所不能想的本事。因此各人都有一二件佳话流传。
且说吴颂南长子已届婚娶之期。早为酒席如何开得合算大动脑筋。一天接到请柬,赴天海楼的包厅宴饮,主客恰是10人,酒楼老板李大有特设圆席安排,这在当时是个例外。吴受到启发:娶媳喜宴能否改为10人一席呢?难题是市面出租的桌面都是方桌,向酒楼租用圆席又不够用且不合算。最后想通了:马上投资臵办了20席圆桌台凳和配套所用餐具炊具备用。吴老娶媳喜酒10人一桌开得别开生面,客人虽有微词,反而为他作了宣传。礼金赚了20%不在算,主要的是别人都竞相仿效。他这套台凳餐具出租却大行其道,一举两得。北海酒席10人一桌的惯例就此形成。笔者与吴生前有私交,故得其祥。
(《北海日报》1988年2月2日)
席上不闻觥筹声 菜肴分尽人自散
地角妇女吃喜酒有一种惯例:就坐人齐,便不由分说把菜肴统统夹到各自碗中,然后打包拿走即散席。以往如此,现今也不变,不同的是,过去包装材料限于芭蕉叶、芋叶、手帕、报纸等,剩下不能包走的菜汁、汤水,大家便送饭分享;有说有笑,尚有点宴乐气氛;而今有塑料食品袋,连菜汁汤水都能包装,故‚包干‛务净,散席迅速。陌生的外客对这现象,很少有不瞠目结舌,无以举筷的。
这种惯例,说是美俗未尝不可。据说最初是由包点菜肴回家给老人和孩子分尝而起,这种尊老爱幼的美德无可厚非。说是陋俗亦不无道理,因为10双筷子一齐交错飞舞,‚10大碗‛顷刻而尽,风卷残云,实有失斯文。但习惯成自然,要扭转也难。所以主家只能顺应并予方便,故女客宴席,一律分发食品袋,方便‚包干‛,这也算是物质文明条件下的新俗吧。
但值得补充说明的是,地角男子汉则属例外,他们浅斟慢酌,细嚼慢咽,尽享筵庆之乐,对女人的做法,一致否定。男女异俗,也算本地特色。
(《北海晚报))1996年12月24日)
死人身上为何放把刀
北海丧俗:死人装敛上箦未进棺材前,尸身上放把大刀镇住。许多人都说不出所以然。据我母亲说,是为了防止打雷或猫跳过尸身,发生死尸‚坐起‛的现象,这种尸变,一则把家人吓坏,二则不利于死者‚往生‛云云。又据她说青年时,大西街有某丧家停尸未敛,有家猫跃过尸身,尸体震动,箦床作响,吓得守灵子女四散一空。后来请巫师画符喃咒以厌胜,花了好些钱财。
关于尸变,《聊斋志异》和许多旧小说都有描述,使人毛骨耸然。这是小说家裨官之言,不必当真。说到北海丧俗用刀镇尸的做法,或许有某些科学道理?科技杂志介绍,尸体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会有生物电的感应而偶然出现震动(如说死尸坐起绝不可能,尸身关节僵硬,岂有坐起之理)。用铁器压尸身是否起到中和生物电的作用呢?当然在普及了火葬的今天,大可不必有此一举了。
(《北海晚报》1996年7月23日)
地角人的“花名”传统
到地角寻亲访友,如说不出被访人的“花名”(即绰号),得到的答复多半只是摇头。‚地角人只有花名‛的习俗莫明起始,但这种‚花名‛传统的妙谛很值得回味。‚花名‛能针对不同性格、气质、偏好、外表、生理、经历、技能等特征而定,用词鄙俚,但准确、凝炼、含蓄而蕴籍,可说是廉州山歌的派生,妙趣横生,令人一笑之余仍堪咀嚼。
两个酒量极大的人,分别叫‚无底瓮‛、‚痞沙头‛(痞——松而不实);有个做了好事反被贬低的人叫‚垫脚石‛;有个水性极好的叫‚水犸留‛;有个排行第三而懒惰成性的叫‚水蛇三‛;一个沉迷赌博的叫‚摩烂牌‛;有个名声不好又无所作为的叫‚烂尿煲‛;有个能言善辩的叫‚审死官‛;跛子阿晚叫‚跛跳(读挑)晚‛;麻子阿养叫‚花面养‛;有个专占便宜人叫‚鹰不企‛;其它如‚开口螺‛、‚蚝蛎壳‛、‚断头虾‛、‚无螃(读孔)蟹‛……不一而足。至于妇女的花名,类多不雅,从略。有个地角人大言不惭说:‚全村人人有花名;独我‘沤烂板’没有。‛因之笑柄广传。地角花名传统至今不衰,且代有出新。
(《北海晚报》1996年9月3日)
新年漫话舞貔貅
过去,北海民间在新年的喜庆日子里,喜欢搞‚舞貔貅‛的活动来庆闹。在锣鼓和爆竹声中,只见两大汉舞着一只怪物冲出来,一人双手举着怪物的头,一人执着那怪物的尾,随着人的舞动,那怪物眨眼、顿首、张口、摇耳,跳跃、滚地……十分威武。这怪物便是貔貅,它的‚长相‛奇得很:眼如铜铃,血盘大口,狮子鼻,葵扇耳,还在头顶上长出一条翘角,令人望而生畏。
人们为什么要舞这奇异的独角兽?说来是很有意思的。原来,上古时,各部族都有自己图腾,图腾一般选择一些人们认为最有威慑力的猛兽来充当,如狮、虎、豹等。打仗时把图腾抬出去,目的想吓倒对方,在心理上占优势。开始,这些猛兽图腾是很有威吓作用的,但随著人类的进步,常见的猛兽便不可怕了,于是有的部族就根据想象另外创造出一些怪异的动物来作图腾,貔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它在狮、虎、犀牛等外形的基础上加以夸张,‚青出于蓝胜于蓝‛,确实比一般的猛兽显得勇猛得多,可怕得多。春秋时的古籍《礼记〃典礼上》就说得很清楚,行军时,‚前有挚兽,则载貔貅。‛可见它是当时军中必备的崇拜物。怪不得后来把勇敢的军士也比作貔貅了。
社会进步了,自然界什么也吓不倒人类了,于是,图腾的意义便转化,由实用性变为娱乐性,比如古代只能绣在战旗上的龙,现在居然也能绣在被面上了。舞貔貅的风俗也是由军旅图腾演变来的,人类有枪炮了,举起一只怪兽吓不退敌人了,但在这个民族的心里,永远不忘曾经帮助过他们取胜的图腾。人们用各种方式纪念这段历史。试想一下,在惊心动魄的锣鼓声中,在欢腾跳跃的貔貅身上,你难道不体验到古人那种胜利的喜悦吗!
(《北海日报》1987年1月29日)
元宵“偷青”与“上灯”
元宵节是继春节之后的传统大节日之一。合浦地方叫‚小年‛。过去过‚小年‛,最富地方特色的风俗要算是‚偷青‛和‚上灯‛了。
‚偷青‛是在元宵节黄昏前开始的。为了在元宵节中得‚采头‛,当天下午,城镇的居民们,个个艳装打扮,或密约情侣,或携儿带女,成群结队地到郊外偷拔农家菜圃中的蔬菜。他们根据自己的愿望来采拔不同品种,如想生财则拔生菜,想勤恳就拔芹菜,拔生葱是想聪明.姑娘们多采菜头(萝卜),密意在于嫁个称心夫婿,故以‚采头‛为吉兆。对此种约定俗成的‚偷青‛,菜农们只得用提早收获蔬菜或者往菜上洒淋粪水来对待。不然,丰茂的园圃畦陇.转眼便成邱圩。
‚上灯‛本是元宵灯会的美俗,封建统治者以这天晚上作为与民同乐,粉饰太平的活动,金吾不禁,火树银花,花灯花市,人山人海,好不热闹。而痴男怨女的幽会密约,更视此夜为千金一刻的佳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古代元宵的写照。但合浦过去元宵‚上灯‛却是另一回事。所谓‚上灯‛,就是谁家若在旧年生了男孩(生女则否),新年元宵便要挂上一对花灯,并开‚灯酒‛请客庆祝。灯是从市场买来的,用芦茎结扎。外糊彩带,形制一如宫灯,把它挂在祖宗神祗的厅堂之上,然后大排筵席,庆祝添丁,以求吉莉。
(《北海日报》1987年2月12日)
怎样贴准门联
春节,我国民间有贴门联的风俗。贴门联不单能表现人们美好的愿望,而且体现了人们的文化素养,决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常发现有人把门联贴反了,这是有碍观瞻的。怎样才能把门联贴得准呢? 首先要把上联(对头)和下联(对尾)分别贴在那边的问题搞清楚。按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上联便应贴左,下联贴右。左右的定位是这样:你站在门内,面向门外.左边贴上联,右边贴下联。
其次是分辩上下联。上联末字通常是仄声字(极少平声字的),下联末字是平声字,这样读起来才顺口。掌握分别平仄的知识,一看对联的尾字便能分出上联或下联来了。分辩平仄方法很简单,若以广州话音为标准,字音拉长而不变音的是平声,如‚东‛、‚江‛、‚支‛等字;字音不能拉长.纵能勉强拉长,尾音必然变调的,如‚董‛、‚讲‛、‚纸‛等字,属于仄声。余可类推。
斟酌联语也可分辩上下联。拟对跟写文章诗词一样,语意都有主与从和起与承的规律。例如‚国安家庆;人寿年丰‛一联,分析联语,只有在国家安定团结这种政治局面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人民健康和发展经济。这样就不难辨别上联和下联来。‚男女平等;婚姻自由‛语意主从起承关系何等明显,因为如果没有新中国的男女地位平等之因,是决不能产生自由婚姻之果的。如果把这些意思弄清了,就不会因果倒臵,主从颠混了。
(《北海日报》1987年1月27日)
“送灶神”与“守门神”
合浦地方旧俗: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晚,家家户户均备酒茶果品和草料等物,焚香烛和‚奏疏‛一纸,向供奉在厨房里的‚灶神‛(又称灶君)祈求福佑。这种活动,谓之‚送灶君‛。据说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灶神一年一度上天奏报人间善恶的日子,故在前夕向灶神礼拜烧‚疏‛以求庇护,祭品中的草料,是为送灶神上天的‚神马‛准备的。‚灶神‛是什么样的.诸说不一。《淮南子》说,黄帝作灶,死为灶神,把灶神说成是民族祖先的化身;《酉阳杂俎》说‚灶神名隗,状如美女‛;道教则称它为‚东厨司命。‛真是莫衷一是。追究起来祀灶神的风俗由来已久,并且不只合浦一地。唐朝罗隐和宋朝范成大分别有《送灶神》诗:‚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可证渊源的久远。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最重要,这大概是古人之所以在过年时最先奉敬灶君的原因。在日趋文明的今天,盘飧美食无需祈求神明赐予,故此种旧俗早成过去。
‚看门神‛则是过去合浦地方独有的风俗。原来在元宵晚上豪门富户所贴的门神,眼睛往往被人剜去,为防止这种视为不祥事件发生,大户人家都派人通宵看守门神。后来形成了风俗。考究起来最初搞恶作剧的应是一些对豪门怀有恶感的穷人,后来则形成习惯,指导思想是希望分享有钱人的富贵吉祥,并非都抱恶意。此种无稽举动,辛亥革命后已不再发生了。
(《北海日报》1987年1月27日)
北海端午旧俗
传统的端午节,因五月“单五”日的谐音而名。北海端午旧俗丰富多彩,是受珠江三角洲和中原地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龙舟竞赛的传统节目,渔民是最早的主办者,他们笃信一年一度‚扒龙船‛,会使海步平安,渔业丰收。光绪初年,广府商人取代了渔民赛龙舟的主办席位。广东人写的《北海杂录》说‚埠上惟广商敛赀臵一龙舟,届节则铺张旗伞,绕游河内。此外渔人舟子,各以小艇竞渡为乐。‛所指龙舟,实为后来俗称‚花艇‛的前身,而‚渔人舟子‛的‚小艇‛才是竞渡的龙舟。到了宣统年间,北海商会成立.赛龙舟和游花艇活动,转由商会操办。1938年以后,民众剧社接替主办。这种活动,虽在直接受日寇战舰飞机威胁的抗战时期仍未曾中断,经‚三三事变‛浩劫的1941年,照旧有三艘龙舟下水。建国初期10年中,赛龙舟都由各个渔业社组织,市体委接手以后,这种活动便不经常。文革以后,连续中断了10多年,“扒龙船”仅成为北海人的美好回忆了。
游花艇活动原由广商引进。清人写的《珠江竹枝词》:“蝉鸣柳绿荔支红,画舫游人不约同。‛画舫便是《北海杂录》说的‚铺张旗伞‛的花艇。北海花艇用8只驳艇骈连,上铺木板,树以木柱,张以幢幔,张灯结彩,艇上臵酒唱曲,从游泳场到外沙来回‚游河‛,通宵达旦,鼓乐喧阗,与龙舟竞渡同是水乡升平景象的盛举。游花艇组织难度较大,故不经常,抗战后的1947年仅有一次。
粽子是应节的食品,民间作为礼物。传统的粽子须用红绳裹扎。人们还用雄黄调酒而饮并涂小儿面额;用香茅煲水洗身,谓之‚沐兰汤‛,以辟邪气;门悬香茅艾叶,以禳不祥。
端午日北京旧称‚女儿节‛,无怪北海妇女们在当日的节目够多了:节前用五色丝线编织成各种形状的小袋,装入臭丸樟脑,妇女和儿童人佩一个,意在辟秽避恶,却成为互相攀比手艺高下的时令工艺品;又采凤仙花叶和矾捣汁来染指甲,鲜红历久不褪;摘石榴花插头……等等。意为辟邪避瘟,实为时尚装饰。清人《帝京岁时记》:‚榴花似火,家人摘以簪头;凤草飞红,绣女敲而染指。‛故知本地风俗与京穗渊源不浅。
(《北海日报》1988年6月14日)
北海“鬼节”古今谈
农历七月十四日,北海市城乡的寻常百姓家,都例行过‚鬼节‛。
‚鬼节‛取义于梵语‚盂兰‛一词:即解放众生倒悬厄苦之意。据说古有目连之母死入地狱不得食,成为饿鬼,佛在七月中元用‚盂兰盆‛救她苦难,并诵经施食,这是盂兰节民俗的起源。《荆楚岁时纪》称为‚盂兰盆会‛,故知此俗起源于佛教传入中国的公元58年至75年之间的华中地区。
北海人过‚鬼节‛,无非围绕施阴济阳做文章。
当日,家家杀鸭(这是必备的主品)杀鸡,保持完只,与猪肉整块同锅汤熟,平列摆放木托子之上,谓之‚三牲‛。有钱人家还加一鹅一鸡凑成‚五牲‛。配以一盘方块形的米糕,俗称‚桥板‛的;还有必备的茶、酒米饭,才成为完整的‚牲头‛。点燃香烛,供奉于厅事中的祖先牌位之前,先由齿尊的家长(一般多为老妪当此主祭角色)领头,跪拜中唠唠叨叨,不外祈求家神祖先领祭,庇佑合家平安发财之意,以次按尊卑辈份先后跪拜,毕,焚烧预制的纸衣、纸鞋(市上应节商品之一)冥镪。家祭仪式结束。随之,把牲品切碎碗盛作奇数,朝门外拜祭焚烧冥镪纸衣鞋如仪,还烧爆竹一封。长短丰俭随意,谓之‚葫门烧纸‛,这是专门为本家以外,但有姻亲关系的‚外鬼‛而设的。这种仪式,多在中午时分完毕。
晚餐,合家团聚,共享祭余,高高兴兴地过节。除了家庭成员,一般不请客。懂事的也不登门作客。这种活动,与内陆地区无甚差别。北海的‚蛋家‛(渔家)亦甚重视.出海作业的都尽可能返棹回家过节。但是,节日祭品中的‚桥板餣‛则是北海的地方的特色。是用米粉黄糖为料,用特制的木模子压成长3寸,宽1寸的小方块,有各种精美的图纹,炊熟即成,是为应节的商品。据说是为了方便被幽囚的‚地狱饿鬼‛搭桥渡奈河来阳间享祭领施之用。此俗解放后已省,故而今已无此应节商品供应了。
此外,晚上还有“施幽”活动。即向幽灵饿鬼施舍之意。
当朗月初上之时,家家户户必备一副小牲品——通常是一个煮熟的螃蟹、一个鸭蛋、一尾鱼,还有三碗米饭、酒三杯、茶五杯,摆放托盆之上,点燃香烛,在大门之外,向游魂饿鬼施祭,烧冥镪衣鞋如仪。然后将牲品米饭统统送来前来守候的乞丐、孤儿等人。最后将绿豆芽或葛茹切丝往门外遍撒,‚施幽‛结束,即紧闭大门就寝。而今沿守此俗的已不多了。
解放前富商豪门,‚施幽‛亦是显示气派的活动。牲品丰厚,而且还撒铜钱钞票,视乞丐孤儿们抢夺牲品钱钞为乐,名为‚拖幽‛,实为‚济阳‛。不管如何,在旧社会使无家可归的可怜人难得一饱机会,亦算一种美德吧。
亦有于当晚做水陆道场和焰口等大型活动的。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解放后已彻底革除了。
(《北海乡情报》1993年9月8日)
广州话琐谈
新抱、塞孙
广州话称媳妇为‚新抱‛,或说是‚薪臼‛的转音。旧社会,新妇入门后三朝便进厨房‚洗手作羹汤‛,所以操井臼薪火的家务劳动,是当媳妇的本分。故云薪臼不无道理。
塞孙,即曾孙。《广东新语》说广州称曾孙为‚塞‛。塞者息也,是小之谓;息亦通塞,一说滋息;一说充满。因为至曾孙一代,家庭生齿已相当繁衍,人口充塞门户了,粤西区亦同此称谓。
扌若、抎、忄亟
扌若yug1,动也,《篇海》作呢角切,通指人与物的主动或被动。例如广州话说不得动手动脚是‚晤准扌若手扌若脚。‛说风吹树木动摇是‚风吹的树林都扌若晒。‛粤西区同。
抎wen2。《唐韵》作云粉切。《说文》释为‚有所失也‛。广州话谓寻找,本此而意有所伸。粤西区同。
忄亟gig1。《广韵》作纪律切。《说文》释为‚疾也,从心亟声。‛一日慎重貌。粤语本第一义意伸为伤心、哀毁、愁怼。如说伤心之极为‚真忄亟死人!‛粤西区同。
粤语多唐宋古音
粤语保持许多唐宋古音的事实,在写作旧体诗词和编写粤曲唱词的实践中有直接体会,而且早为世所公认的汉语声韵学权威王力先生在理论上作了肯定。他在征引晚近诸家学说时说:‚相信上古的(声)调类有四个,因为现代中国各地方言都保存着四声的痕迹。‛他还举例:‚吴语平上去入各为二。‛即四声各分阴阳,共八声。而‚广州(语)平上去各分为二,唯入声分化为三‛。即平上去各分阴阳二声,入声则分阴、阳、中三声共为九声。可见广州话比苏杭的‚吴侬软语‛声调为广,王力先生还论证广州话系统的声调说,与‚古代的声调系统大致相当。‛(《汉语声韵学>>453、565页)。他所指的‚古代‛,自注‚包括上中古而言‛。所以王力先生说写作传统诗词,最易分辨平仄的,当属闽南(客家)话与广州话。因为它还保持入声,而北京话早已没有入声了。当然,写格律诗只要掌握平仄,填词掌握平仄及其阴阳就够了,但撰粤曲唱词非要掌握九声不可,否则曲艺演员就因行话所说的‚顶字‛唱不下去。我们还注意到,用北京话朗诵诗词,因为把入声读作平声,对于音乐性很强的古曲诗词,就比不上用粤音(广州话与闽南话)表达得准确。以李煜《浪淘沙》为例:
‚帘外雨潺潺(阳平韵),春意阑珊(阴平韵)。罗襟不耐五更寒(阳平韵)。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阴平韵)。独自莫凭阑(阳平韵)!无限江山(阴平韵),别时容易见时难(阳平韵)。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阴平韵)。”
这首词非常讲究用韵的阴阳交替相间,用粤语朗诵,则低昂抑扬顿挫声调美可以完美表达,如用北京音读,效果似逊一筹。
粤语还有许多有声无字的词语,可以说是古音的“痕迹”和遗韵吧!
(《羊城今古》1994年第四期)
第四篇:方言调查报告
重庆方言隶属北方方言区的西南官话。虽与北方方言区的其它分支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少自己的特点,在语音、词汇、句式等方面都自成一体。狭义的重庆言子,专指重庆人的“展言子儿”,即歇后语或陷语,于谐趣幽默里见智慧,为重庆方言的一大特殊现象。
一、重庆话与普通话在语音方面的差异(一)、声母
1、在普通话中舌尖后音zh、ch、sh、与舌尖前音z、c、s、读音明显,但在重庆方音中没有zh、ch、sh、这组声母,而是把普通话分别读作zh、ch、sh、和z、c、s、的两组声母,都读成了z、c、s。例如:
例字普通话读音重庆方言音寨 zhai
在 zai zai 柴 chai
才 cai cai 诗 shi
私 si si
2、普通话有明显的边鼻音l、n之分,而在重庆话中是不分鼻音n和边音l的。
另外,普通话里还有一个舌尖后浊擦音r在重庆方音里一般都读成舌尖前音。如:日、软、荣等字的读音。重庆方音还有将这部分声母相混淆的情况,如下面的例字。
【1】
例字普通话读音重庆方音造躁 zao cao 肇 zhao sao 纯唇 chun sun
吃 chi ki(万州等地)荣融容 rong yong
(二)、韵母
1、重庆方音把普通话中的e韵母,分别读成了o或 ê。
(1)、分清0和e
重庆方音中,和g、k、h直接相拼的o韵母,在普通话里很大一部分读e韵母。如:
例字重庆方音普通话读音歌、各、戈、割 go ge 课、科、柯、渴 ko ke
喝、盒、河、贺 ho he
(2)、分清e和ê
重庆方音中,ê除了不同f、j、q、x相拼外,其他的声母都可以直接和它相拼。例如:
例字重庆方音普通话读音伯、泊 bê bo 迫、珀 pê po 特、忑 tê te
2、普通话读üe韵母、uo韵母、ei韵母的字,重庆话分别读成了io韵母、uê韵母和ui韵母。
例如:例字普通话读音重庆方音约、确、学 üe韵 io韵国、扩、阔 uo韵 uê韵雷、类、内 ei韵 ui韵
此外,重庆方音en和eng、in和ing不分,把普通话中的eng韵母读成en,把普通话中的ing韵母读成in。
例如:例字普通话读音重庆方音根 en
en 羹 eng 宾 bin
bin 兵 bing
(三)、声调
二、重庆话与普通话在词汇上的差异
(一)、重庆方言中特有的熟语
1、惯用语
具有重庆地方特色的惯用语指称的大都是重庆最常见的人或物,有的甚至难以在普通话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词,这类惯用语常用三字格或四字格的形式来表现,相当一个词或词组。如:重庆人称没有根据的、不可信的话为“空了吹”;指说不专业的话为“开黄腔”;指缠着不放手为“扭倒费”;形容得理不饶人的情形为“幺不倒台”,等等。可以看出,重庆方言熟语中的惯用语多是由一两个有特殊方言义的词组成的,如“黄”、“费”、“幺台”等。这些词也成为了该惯用语的灵魂意义,一旦理解了这些词,就能领会该惯用语的意思了。
2、歇后语
汉语中歇后语大多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造,因此带有很浓的口语色彩,也最能反映当地的人文气息。重庆方言熟语中的歇后语也不例外,它跟普通话中的歇后语大致相同,可以分为两种,即“谐音相关” “意义相关”。
(1).谐音相关
重庆方言熟语中的谐音一般多是方言音与普通话之间的谐音,如“瘸子进医院———治脚(自觉)”:重庆话属西南官话,平翘舌不分,于是“治”与“自”同音;而在重庆话中“脚”与“觉”也同音,所以“瘸子进医院”指的就是“自觉”。
(2).意义相关
重庆方言熟语中意义相关的歇后语很多,如“丰都城拉二胡———鬼扯”、“癞格宝(癞蛤蟆)吃豇豆———悬吊吊的”、“猫抓糍粑———脱不到爪爪”等。
3、俗语
重庆方言熟语中的俗语多是反映重庆人民生产生活的短句或韵语,结构简练,如“包包散,包包散,不要婆婆看。”这里的“婆婆”不是指普通话中“丈夫的母亲”,而是按照重庆人的习惯,指的是“奶奶”。重庆方言熟语中韵语的韵脚一般都押重庆方言音,如“老太婆,尖尖脚,汽车来了跑不脱”等。
4、成语
重庆方言熟语中的成语并不多见,但格式固定,熟识度高,如“正南齐北”指南北都周正,形容有规有矩,非常正式、严肃。“一四六九”是用概数表示“大量的”、“全部的”之义,这里跟古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处。此外,重庆的方言熟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詈语,如“龟儿”、“格老子的”、“砍脑壳的”在使用这些詈语的时候,有的单纯是为了骂人,但很多情况下用者表示气愤、欢喜等情绪的方式,有时甚至什么意义都没有,只是一种口头禅。
(二)、重庆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对比
首先,重庆方言中某些名词的词义与普通话相同,但其构词语素却完全不同。
例如:相因(便宜),脑壳(头),摸包儿(扒手),红苕(甘薯),梯坎儿(台阶),包谷(玉米),撑花儿(伞),婆娘(老婆),老汉(爸爸|父亲),堂客(妻子),宝器(傻子),幺儿(儿子),孩子(鞋子),男|女娃儿(男|女孩),膝盖(客西头),Y货(次等货)瞎孔(胳肢窝),罗兜(屁股)等等。
其次,某些重庆方言中使用的动词与普通话的动词相同,但词义不同或使用范围有宽窄之分。有时方言中的一个词可以表达普通话中好几个词的意思。
例如:“争”字在重庆方言里除了具有普通话的“争吵”之义外,还有“你还欠我几块钱”的意思,如“你还争我几块钱”。在重庆话里“巴”常作动词表示“粘贴”,但在普通话里“巴”字做动词就不能表示“粘贴”,最多只能表示“紧贴”、“黏结”等近似义。装牤(māng)(装傻),舌老(丢失了),摆龙门阵(聊天),告哈儿(试一下),杀鸽(结束)哈脊跟儿(挠痒),达扑爬(摔跤),痴过来(伸过来),空了吹(不可信)拎菜(夹菜)冒皮皮(说大话的人),等。
第五篇:普通话与方言
普通话与方言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海南岛,在这座小岛上有一种海南人民人人都会说的方言,那就是海南话。海南自古就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社会,算得上是移民之地。南宋末期,几十万福建莆田人为躲避东南沿海倭寇骚乱而迁至海南岛,带来了莆田话和闽南文化,促进了海南话的形成。加上海南岛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受北方官话影响较小,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和语调得以保存至今,可谓是古汉语的活化石。虽然保存着闽方言的许多重要特征,但又表现出了不少的变异,这就是今天的海南方言海南话,亦称为琼语,汉语方言之一,属汉藏语系闽方言,海南话的书写形式是汉字,如何说就如何写,反之亦然,即说写一致。
普通话与海南话的差异,在声调上就可以体现出来。因为海南话的发音系统多保留着中古汉语的特征,所以这也是造成普通话和海南话的发音差别如此之大的原因之一。普通话的声调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四个,而海南话却有八个,分别是阴平、阳平、阴上、阴去、阳去、混去、阴入、阳入。由于普通话没有入声,因此重复发音的字很多,造成许多字都读成相同的音,也就是同音字。普通话里的同音字数量,远远超过海南话的同音字数量。而海南话有入声,使得海南话的发音更加丰富多彩。比如说,分别用普通话和海南话念这15个汉字:试、市、视、室、氏、释、适、誓、势、似、饰、逝、谥、舐、示。用普通话来念的话,全部都发shi这个音,用海南话来念的话,却没有同音字:six【试】、sic【市】、diq【视】、siux【室】、dic【氏】、zig【释】、dik【适】、duaic【誓】、dix【势】、sud【似】、dig【饰】、jid【逝】、ig【谥】、maix【示】、jic【舐。除此之外,在发音上,海南话只用平舌音和不送气音,不用翘舌音和送气音,这又造成海南话的另一个特点就是: 省气省力。并且,海南话有一套非常完整的语法和发音,海南话里有内爆音(implosive):[b<],[d<]在普通话和全国各种地方方言的发音系统里,是不多见的。不是从小训练,很难掌握。非洲少数地区、中国个别地方的方言也有内爆音,但都是“不完整”(不成系统)的,全世界可能只有海南岛有一整套完整的内爆音发音系统,十分珍贵。
在从词汇上的对比,也可以看出海南话与普通话的区别。海南话最明显的是保留了不少古汉语词语,如吾(我),汝(你),禾(稻子),索(绳子),面(脸),箸(筷子),行(走),走(跑),耍(玩)”等。将稻子称为“禾”,将跑称为“走”,将玩称为“耍”; “箸”是指用以夹取东西的物品,引申为筷子之意。还有海南方言中“去番”、“番货”指的是“出洋”、“洋货”。其中的“番”字就保留了古汉中对“外国”的表达。此外,海南话中将“天亮”称为“天光”也是来自古汉的说法。
另外,相对于普通话海南方言存在逆词序的现象 “逆词序”,顾名思义就是指有关词语在排列的次序上不合乎寻常的现象。比如,“二哥”、“三哥”,在海南方言的文昌话里却是念成“哥二”、“哥三”;还有像普通话里说“公猪”“母猪”“母鸡”等,在海南话里念做“猪公”“猪母”“鸡母”。或许是因为保留了文言文的遗风和古汉语词语,所以有时候海南话的表达方式常常让人不知所谓,觉得莫名其妙。举例说,海南话说儿子的妻子不称做儿媳妇,而叫做“新妇”,吃饭不叫吃饭,而叫做“食糜”,睡觉不叫睡觉,叫做“偃憩”等等以外,还有一些与普通话相比另类的说法,比如,海南话里喝水和喝茶不说喝而用“吃”就是“吃水”和“吃茶”,太阳叫做“日头”,毛巾叫做“面帕”,眼睛就做“目仁”,眼泪叫做“目汁”,开车叫做“驶车”,喝酒叫做“啜酒”等等。另外,还有一些独具本土特色的词语,“睡眼”是睡觉的意思。如:时间到了,你该去睡眼了。“麦仔”是女孩的意思。如:这个麦仔长的很可爱。但这个词一般是文昌人的说法。“半脑”字面意思是脑袋长了一半比喻一个人不精明,笨的样子。如:这个人有点“半脑”,你要是和他一组你就完了。在海南话中,这个词一般是用来骂人的。“色水”比喻一个人讲究面子,讲究排场,爱装腔作势。如:跟某某一起走真是败我“色水”。“细时”指的是小时。在海南话中,将“小”称为“细”又如将“小心”称为“细心”,将小年元宵节称为“细年”等说法。
海南话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口音,语音、声调和词汇也会有不同的区别。而最近有出现海南的小孩不会说海南话的现象,这引发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保护方言的重要性。普通话是我们的民族共同语,民族共同语和方言并不是相互对立的。普通话的推广并不是以方言的消亡为前提。推广普通话的目的是各方言地区的人民不仅会说自己的方言,还会自然的运用普通话,又能自觉地在社会公共交际中使用普通话,这是推广普通话的目的。普通话和方言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而海南方言,可谓是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对于海南人民来说更是不可丢弃的。丢方言等于丢文化,文化传承不能丢了方言。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方言,传承方言就等于捍卫文明,而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明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子女的责任。
林彦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