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是同学呀
我们是同学呀
文/陈娜
在高二跟大半同学分离奔向文科班的时候,我是没有想过跟郑大生会有任何交集的。我们高一同学一年,基本没有任何交流。郑大生一直“雄踞”班上最后一排,上课最常干的事情就是睡觉,因此有“睡神”这一美称相伴。,我们成绩都不怎么样,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数学极好但很毒舌爱说别人智商不行的朋友,我们都选择了文科,除了以上这些我们大概是没有任何交集点了。于是,在高二的文科班见到郑大生的时候,我没有丝毫的欣喜之情。我相信他也是一样。
我永远记得我们“正式相识”的那一刻,因为我一直觉得真的很搞笑。
这起源于郑大生的突兀,他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大中午突然从最后一排跑到第二排问我一道数学题。虽然我满腹疑惑,但还是本着至少是个“熟脸”帮一下也不为过的原则给他讲了那道题目。可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奇葩竟然接二连三地问了好几道题目。
于是我们错过了午休下楼时间。
我给他讲完题目准备开始看杂志的时候,他突然拉过一张凳子来坐,开始滔滔不绝地跟我聊天。突然问问题,扰人午休睡眠,还摆出要跟你掏心掏肺的姿态,我承认我hold不住了。我十分冷淡地回答他: “我跟你不熟啊!”
我想没有多少交集的人听到这句话都会恹怅着离去,不想再进行任何交流了。可是我前面已经说过了,郑大生是个奇葩,他非常淡定又惊讶地说: “喂,我们是同学呀!”
我顿时被雷得里焦外嫩,但是他还在继续他的雷人风范,自顾自地说着高一班上种种人尽皆知的糗事。看我仍处于被雷电击中的状态,他不死心地又雷了一把——喂,我们真的是同学啊!真真切切的一年同学啊!
我默默地腹诽:我当然知道跟你同学一年,你有必要极力强调且表情丰富充满无限喜感吗?“睡神”大人,你为何这般激动雷人?
在郑大生两次惊雷话语下,我们正式相识了。我们开始了“亲切”交谈之旅,同时也开始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革命友谊。后来我问郑大生为何当时如此雷人,他再次语出惊人——那天我吃多了!想通过说话来消化一下。
当然这只是他为了增加搞笑程度,我知道他是诚心诚意想跟我做朋友,新的班级原来的高一同学只有我,他愿意通过哪怕搞笑的方式来跟我建立友谊,来掩饰对新班级的不适应以及没有朋友的孤单。
我理解,因为我也是这样,所以我愿意跟他成为朋友。那个年纪的我们心智不成熟,会因认识一年的朋友要分别感伤,也渴望着与熟悉的人成为朋友。因着那份不适应、不成熟,对新班级新同学不知如何相处得当甚至有所防备,所以更愿意选择一个认识的人来互相信任、互相理解,这样的动机或许不纯,但是谁又能证明这样就不会有好的结果呢?
第二篇:绿色同我们的生活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绿色同我们的生活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想要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那么环保不仅关乎于我们的生活质量,更是一个直接影响我们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
我们不得不承认,环境保护已迫在眉睫。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可是这个村庄正在被人类制造出来的各种环境灾难所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萎缩、物种濒危、江河断流、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
我有一个久置心中的疑惑:一个动物活在世上,都会爱自己的家园,珍惜自己的家园。而一个人——这样的高级动物,为何却对所处的环境如此不屑呢?回过头讲,如你的环保意识缺乏,或下降,就意味着你的生命的浅薄,人类思想的退化,这样一来,活在世上,似乎是脱了骨头支撑的皮肉;已毫无意义。
人是自然的产物,又是自然的宠儿,人与自然息息相同,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可惜人的身高太低了,看不到楼后的绿草,看不到城外的青山;人的眼睛太近世了,看不到前人的教训,看不到后人的苦果;人的思想太专注了,看不到现代产品背后的代价,看不到其他生物的凄惨。真希望人类能长上雄鹰的硬痴和慧眼,跃出楼房的捆束,汽车的包围,从空中看看那乱砍滥伐后的河水泛滥,看看那盲目工程后的森林变荒山,看看那已经满目创痍的劫后家园。
当我们置身于大自然中,想到的应该是绿、美、和谐,而不是荒、乱、突兀。人类应该融于大自然中,而不是讨伐自然,变本加厉。
环境与人类唇齿相依。人类走向文明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人类爱护环境,环境施惠于人的过程。环保,不仅仅是政府采取几项措施,新闻单位广为宣传,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我们每一个人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全民投身环境保护工作中去。也只有这样,环境才会报答我们。就像一位著名的环保学家所说的那样:“我们爱护地球像爱护我们自己,地球也将奉献给我们她所有的一切。”
同一片蓝天下,我们肩负这共同的责任与义务——行动起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至少,让我们身边的这方水土荡漾着纯净自然的美吧!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许多自然的惩罚已经降临,那是我们铭记的恐惧,就更应该记住:警钟长鸣,环保共行!
第三篇:我们和植物同成长
我们和植物同成长
一直以来都想写点关于我们市场部的故事,一直怕自己不够真,怕自己的文字不够华丽,今天终于又鼓起勇气想用我平实朴素的语言表达一下自己的情愫!
记得去年四月份,随着我们市场部兄弟姐妹的增多,随着终端品数量的增多,我们搬家了。从昆明市的北边搬到了市中心,这一搬交通方便多了,不仅上下班近,而且终端做活动的交通费用也省了不少。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的办公室不仅宽畅明亮,还有一个诺大的阳台,这个阳台不仅可以放终端品,也是我们日后快乐的源泉。工作之余,我们可以在这里做超搞笑的游戏,可以闻一闻散发着芬芳的兰花,可以吃到熟透了的香甜可口的葡萄,有时甚至可以搞个小型集会。在这里我们每个人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而我就是这所有成员中受益最深的一个。
记得搬进去不久,六月成长快乐的“我和植物同成长”的活动开始了,为了活动宣传更有力度,让小朋友更有信心种出魔豆;为了让消费者更信服。市场部决定先在阳台种一些,种出后拿到活动现场进行展示。从那时起,我们就有了自己的种植园地,而我就成为了园丁。我选出了十棵又大又饱满的种子,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一颗一颗放到了松软的土壤里,又轻手轻脚的给它们盖上被子。然后让它们喝够足够的水。那时的我,每天都怀着忐忑的心情,观望着它们熟睡的土壤,真希望它们早一点醒来,伸个懒腰就把被子掀开。一天,两天,三天就这样过去,第五天它们不约而同的破土而出,幼嫩的小芽就像刚出
生的婴儿,白白的,嫩嫩的。此时此刻的我,满心的喜悦从心底一涌而上,向阳台内外高喊:“长出来了,长出来了!”接下来的日子,它们每天都长高一点点,每天我都给它们新鲜足够的养料,它们像一块块海绵一样吮吸着!种了十颗,顺利长大的有七棵,夭折了三棵。我已经感到很欣慰了。太阳,月亮看到了这一切,也来帮忙给予。它们就这样一天天长大,枝叶顺着支架往上爬,长到两米长时,开花了。后来结果了。结的魔豆大而饱满,像它们的妈妈。再后来,掀起了一场“我和植物同成长”种植魔豆热。
一颗颗饱满的魔豆,捧在手里,我的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我们市场部的每一个兄弟姐妹就像这一颗颗魔豆,有等待成长的,有正在顺利长大的,有已经开花的,每个人都在成长,漫长的成长过程,我们徘徊,我们退缩,我们喜悦,我们困惑,但唯一不变的是那颗成长的心,有一股向上爬到高处的力。因为有你——我们的好园丁,你每天给我们新鲜足够的养料,给我们鼓励的眼神,给我们锄掉杂草,给我们一颗向着太阳的心,给我们努力工作的榜样。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我们才有了方向。
投稿人:代世萍
第四篇:什么是同课异构
什么是“同课异构”?
内容摘要:“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
一、什么是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的提法,已经不止一年了。一般而言,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同课异构的基础是“同课”,即同一教学内容,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异构”则体现在两位(或多位)教师的不同呈现。确定这一主题,就是要进行比较式研讨,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过程中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孔老师、陈老师执教的同是《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是两节课在结构、方法、手段、形式等方面则有所不同。如孔老师的课结合教师自身特点、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首先从了解近视眼入手,让学生知晓由于不健康的用眼习惯导致近视眼的发生,患上近视眼、戴上眼镜后会给生活带来的不方便,从而深刻体会眼睛的重要性。陈老师为了让孩子深刻了解,眼睛近视戴上眼镜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不方便,充分利用公开课听课的戴眼镜教师这一资源,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达成了目标突破了重难点。再比如陈老师的课在最后的环节,教师针对学生年龄小做操穴位找不准的问题,指导学生正确地做眼睛保健操,而孔老师作为本班的班主任老师平时有大量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能及时指导学生,因此在本节课上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指导孩子做操,而是利用课上的时间组织孩子们了解更多的护眼方法。两节课还有哪些不同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二、为什么要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那么为什么要开展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宗旨和最终归宿是什么呢?回答很简单,那就是要实现真正的高效教学。那么如何在同课异构的基础上实现高效教学呢?我们认为有几点是需要教师把握的:
1.教学目标——高效课堂的灵魂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如果教学目标制定的或虚化或大而空或多而杂,就会导致课堂教学低效。学生上了一节课,表面热热闹闹,却没有收到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
制定清晰有致,合适可行的教学目标是追求高效课堂最佳的重要途径。它既是高效课堂的灵魂,也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高效的直接依据。刚才两位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针对同样的教学内容两位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说是沿着同一轨迹进行的,只是在某些方面略有微调。在实际教学中,制定一个清晰有致合适可行的教学目标并非易事。《品德与生活》的总目标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除总目标外,各个单元还分设单元目标,单元目标下还设有各主题目标,每个主题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设不同的课时来完成。我们所说的教学目标是指的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而言。教师制定目标既要以总目标为指南,还要在单元目标、主题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及实际经验制定出明确、具体、可行的每一课的教学目标,选准教学目标的重难点。
2.教师——高效课堂的执行者
由于教师的个人经历、社会背景,自身素质、知识水平及能力存在差异,因而对同一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也会出现差异,这些差异会渗透在备课、上课等各个环节之中,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我们说有差异就会有“异构”,但是“异构”并不表示允许低效。如:教师备课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或在钻研教材、解读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方面力不从心等呈现出的课堂教学。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教师必须要有认真地态度,要有为自己“充电”的实际行动,要有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愿望和能力。刚才执教的两位教师面对同一教学内容,在自己的努力下,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在教材的理解与把握、环节的安排与设计、活动的选择与组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在比较中我们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双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中教师的个性发展成为了积极的可能,比较中促进了执教者的自我反思,比较中拓宽了听课者的教学思路,创设了自觉进行教学研讨的氛围。课堂教学的高效成为“同课异构”的最终归宿。
3.学生——高效课堂的受益者
学生作为一个个有思想、有灵性的人,来自于不同家庭、不同学校、不同环境、不同背景,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不可预测性也使我们不可能将教学活动看作是编好程序、按部就班进行的机械运动。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这两节课,我们的两位老师真正做到了教与学、师与生的和谐统一。学生通过学习体会了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了珍惜、爱护眼睛的情感,愿意将这种情感渗透到实际生活中,自觉行动起来培养自己良好的用眼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如孔老师作为实验学校一名一年级班主任,她发现了本校学生随着年级增高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视力,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陈老师作为一名外校教师借班上课与孔老师的教学有所不同。她在课上针对低年级孩子年龄小穴位找不准等问题专门安排一个教学环节指导孩子做眼睛保健操。刚才中心组的老师在讨论中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两位教师的教学也谈到了自己在今后教学中的几点想法,我觉得非常好。同样的课如果两位老师再换不同的教学对象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以便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同课异构”是为了教学高效,教学高效是为了学生受益。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真正地把学生当成了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教师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现在更是把学生的未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作为了自己的使命,高效教学的最终受益者就是学生了。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目前,我们对“同课异构”的理解和认识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还将继续“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要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我们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
第五篇:什么是同课异构?[范文]
什么是同课异构?
一、什么是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的提法,已经不止一年了。一般而言,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
同课异构的基础是“同课”,即同一教学内容,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异构”则体现在两位(或多位)教师的不同呈现。确定这一主题,就是要进行比较式研讨,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过程中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
二、为什么要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那么为什么要开展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宗旨和最终归宿是什么呢?回答很简单,那就是要实现真正的高效教学。那么如何在同课异构的基础上实现高效教学呢?我们认为有几点是需要教师把握的: 1.教学目标——高效课堂的灵魂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如果教学目标制定的或虚化或大而空或多而杂,就会导致课堂教学低效。学生上了一节课,表面热热闹闹,却没有收到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
制定清晰有致,合适可行的教学目标是追求高效课堂最佳的重要途径。它既是高效课堂的灵魂,也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高效的直接依据。除总目标外,各个单元还分设单元目标,单元目标下还设有各主题目标,每个主题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设不同的课时来完成。我们所说的教学目标是指的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而言。教师制定目标既要以总目标为指南,还要在单元目标、主题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及实际经验制定出明确、具体、可行的每一课的教学目标,选准教学目标的重难点。
2.教师——高效课堂的执行者 由于教师的个人经历、社会背景,自身素质、知识水平及能力存在差异,因而对同一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也会出现差异,这些差异会渗透在备课、上课等各个环节之中,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我们说有差异就会有“异构”,但是“异构”并不表示允许低效。如:教师备课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或在钻研教材、解读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方面力不从心等呈现出的课堂教学。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教师必须要有认真地态度,要有为自己“充电”的实际行动,要有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愿望和能力。刚才执教的两位教师面对同一教学内容,在自己的努力下,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在教材的理解与把握、环节的安排与设计、活动的选择与组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在比较中我们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双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中教师的个性发展成为了积极的可能,比较中促进了执教者的自我反思,比较中拓宽了听课者的教学思路,创设了自觉进行教学研讨的氛围。课堂教学的高效成为“同课异构”的最终归宿。
3.学生——高效课堂的受益者
学生作为一个个有思想、有灵性的人,来自于不同家庭、不同学校、不同环境、不同背景,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不可预测性也使我们不可能将教学活动看作是编好程序、按部就班进行的机械运动。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这两节课,我们的两位老师真正做到了教与学、师与生的和谐统一。学生通过学习体会了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了珍惜、爱护眼睛的情感,愿意将这种情感渗透到实际生活中,自觉行动起来培养自己良好的用眼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同课异构”是为了教学高效,教学高效是为了学生受益。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真正地把学生当成了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教师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现在更是把学生的未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作为了自己的使命,高效教学的最终受益者就是学生了。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目前,我们对“同课异构”的理解和认识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还将继续“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要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我们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