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做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文件
工商个字[2007]108号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以及国务院新修订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新《合伙企业法》和《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丰富了我国合,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积极履行职责,做好合伙企业的登记
一、关于登记管辖
根据《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的规定,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的工商行政管
根据《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第四条第四款的规定,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
二、关于合伙企业的名称
登记机关应当依照《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和《合伙企“普通合伙”、“特殊普通合伙”或者“有限合伙”字样,应当置于括号内。
三、关于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
依据《合伙企业法》第五十五条、《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登记机关对
对于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需要提交合伙人的职业资格证明
四、关于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合伙人的问题
外商投资企业(不含外商投资的投资性公司)作为合伙人设立合伙企业的,登记机关在依2000年7月25日发布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暂行规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6号),申请的经营范围涉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限制类的,五、关于变更登记
合伙人申请变更登记,除应当提交《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文件外,涉
(一)合伙企业变更主要经营场所的,应当在迁入新经营场所前申请变更登记,并提交新
合伙企业变更主要经营场所跨企业登记机关辖区的,应当在迁入新经营场所前向迁入地企
(二)法人、其他组织委派的执行合伙事务的代表发生变化的,应当提交其继任代表的自
(三)普通合伙企业变更为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应当提交由国家有关部门或授权机构
(四)合伙企业修改合伙协议的,应当向企业登记机关提交由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的新
(五)新合伙人入伙的,应当提交新合伙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自然人身份证明、入伙协议
(六)合伙人增加或减少对合伙企业出资的,提交全体合伙人对该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
六、关于分支机构的登记
(一)合伙企业分支机构的登记机关应在分支机构登记后,将《合伙企业分支机构登记情
(二)分支机构的变更登记
申请分支机构变更登记应提交以下文件材料:
1、《合伙企业分支机构变更登记申请书》。
2、全体合伙人签署的变更决定书或者合伙协议约定的人员签署的变更决定。
3、执行事务合伙人或委派代表指定的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的委托书。
4、变更名称、经营范围的,提交加盖合伙企业印章的《合伙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5、变更经营场所的,提交新的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6、变更负责人的,提交全体合伙人签署的任免文件或者依合伙协议作出的任免决定及新负
7、分支机构经营范围属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的,还
(三)分支机构的注销登记
分支机构因合伙企业解散,被合伙企业撤销、依法责令关闭、吊销营业执照的,执行事务15日内向该分支机构的企业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申请分支机构注销登记应当提交:
1、《合伙企业分支机构注销登记申请书》。
2、全体合伙人签署的注销分支机构的决定书。
3、执行事务合伙人或委派代表指定的代表或者委托的代理人的委托书。
4、营业执照正本和副本。
七、关于新《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实施前已经登记的合伙企业的名称管理。2007年6月1日以前登记的合伙企业,为普通合伙企业,不要求在其名称中组织形式后增加普通合伙”字样。如果合伙企业申请变更登记,登记机关应当要求其变更企业名称,并按照新“普通合伙”或者“特殊普通合伙”或者“有限合伙”字样。
八、关于合伙企业的监管
各地要重视对各类合伙企业的监管,特别是要加强对特殊普通合伙企业的监管,特殊的普
九、关于登记表格及文书格式
按照新《合伙企业法》和《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的要求,我局制定了《合伙企业登记。请各地自2007年6月1日起遵照执行(不含《合伙企业年检报告书》)。《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登记申请材料及格式规范》(工商个字[2004]第1182007年6月1日停止执行。
自2008年起,《关于印发<个人独资企业年检报告书>和<合伙企业年检报告书>和通知》(工[2006]37号)中的《合伙企业年检报告书》废止,起用《合伙企业登记表格及文书格式规。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合伙企业的登记管理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及时上报国家工商行
《合伙企业登记表格及文书格式规范》
○○七年五月二十九日
合伙 登记 通知
2007年5月29日印发
第二篇:企业登记管理工作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企业登记管理工作程序
(一)名称核准工作程序
1、预先核准
(1)受理审查
窗口办理的,由企业注册处受理人员负责。申请材料报齐并符合规定后,受理审查应当当场完成。
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根据申请人对被委托人的授权情况,允许当场予以更正,并由被委托人在更正处签名、注明更正日期。
申请材料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告知委托人,将申请材料退回并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
网上申请名称预先核准的,由企业注册处受理人员在5个工作日内预审完毕。预审通过的,申请人凭下载打印的网上申请名称告知书,到登记窗口办理核准手续。
(2)核准(或驳回)
由企业注册局授权的核准人负责,当场完成。
(3)发核准(驳回)通知书,由归档人员在核准之后向申请人发名称核准通知书,10个工作日内将材料整理归档。备案材料收到后2个工作日内录入计算机并归档。
2、变更名称
(1)地方工商局上报变更名称的,按预先核准程序办理。窗口直接受理的,应当场作出核准或驳回决定。地方工商局通过邮寄或传真报送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核准或驳回决定,并发书面通知书。地方工商局通过网上报送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核准或驳回决定,由地方工商局签章发通知书。
(二)企业注册工作程序
1、开业(设立)、变更、注销、备案登记
(1)现场办理
A 审查受理
由企业处审查受理人员负责。根据登记管辖,审查受理人员根据《企业登记程序规定》审查受理内资企业的开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备案申请,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分别不同情况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①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决定予以受理。
②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根据企业对被委托人的授权情况,被委托人有权修改更正的,应当允许当场予以更正,并由被委托人在更正处签名或盖章、注明更正日期;经确认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场决定予以受理。
③申请材料齐全并符合法定形式,但申请材料需要核实的,应当决定予以受理,同时告知申请人需要核实的事项、理由及时间。
④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一般应当当场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将申请材料退回申请人,并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对材料存在问题,且情况复杂无法当场一次告知存在问题的,由受理人员收取材料并出具收到材料凭据,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载明存在的问题。
B 核准
由总局企业注册局授权的核准人负责。对受理审查人员决定受理的登记申请,应当分别情况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
①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予以受理,经审查符合规定的,应当当场作出准予登记的决定。
②需要对申请材料核实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
③对作出准予登记的企业,应由受理审查人员向申请人当场出具《准予设立登记通知书》、《准予变更登记通知书》、《准予注销登记通知书》;并告知申请人自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领取营业执照,并将企业申请材料交予打照人员。
作出不予登记决定的,应当场出具《登记驳回通知书》并注明不予登记的理由。
④企业备案申请经核准后由受理审查人员向申请人当场出具《准予备案通知书》。
(2)申请人通过邮寄、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登记备案申请的:
①审查受理人员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②以邮寄方式提交申请材料予以受理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准予登记的决定。具体程序及要求同现场办理。
③以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的登记申请,受理后,申请人到现场提交申请材料原件的,由审查受理人员对提交材料原件与受理时依据材料进行核对,材料符合格式规范的,按现场办理的审查受理及核准程序要求办理。申请人以邮寄方式提交申请材料原件的,按前款规定办理。
2、打照
由企业处打照人员负责。
作出准予登记决定的登记材料,由审查受理人员在向申请人出具《准予登记通知书》后,交打照人员。
对进入系统流程打照环节的执照打印任务,打照人员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营业执照打印,并根据企业申请材料对营业执照进行核校,完毕后,在《企业登记颁证及归档记录表》上签字,并将营业执照和档案材料移交给发照人员。分支机构核转函、迁出函、迁入函应当当场打印完毕;并将登记材料交给发照人员签收备案材料,由打照人员交扫描归档人员。
3、发照
由企业处发照人员负责。发照人员在接收打照人员的营业执照和档案材料后,应及时对营业执照内容及登记材料进行核对,并通知企业领取营业执照。
颁照完毕后,发照人员应及时将档案资料移交给扫描人员。
对注销的企业,由发照人员及时通知企业,收缴营业执照和企业公章完毕后,将登记档案材料交扫描人员,收缴的企业公章定期交综合处统一销毁。
对企业申请人提交出具企业名称变更证明的申请,对符合要求的应当场出具名称变更证明。
4、迁移登记相关程序要求
(1)迁入:由审查受理人员受理企业提交的迁入申请材料,经审查受理人员审核,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经核准人员审核批准,当场向申请人出具《企业迁移至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登记注册通知函》;接收迁入企业档案时,发照人员应根据档案目录进行清点,对档案材料完整的应出具相关回执,对档案材料存在缺失情况的,应作相应的记录,并当场通知送档人或电话通知原登记机关补齐。档案齐全后,由发照人员将档案材料和迁移函资料一并交给受理审查人员,办理迁入(变更)登记。受理人员在办理迁入(变更)登记时,应认真查阅档案材料,发现档案有遗漏的或不符合规定的,应要求申请人应及时补充或完善。变更登记完成后,发照人员将登记资料一并移交扫描人员。扫描人员扫描完毕后,将企业登记材料归档。
(2)迁出:由审查受理人员受理企业提交的申请迁移至地方局登记的申请,经审查人员审核,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经核准人员审核批准,当场由发照人员核发《企业迁移通知书》;企业人员提交迁入登记机关调档通知书后,发照人员应查证相关企业股权冻结情况,并将有关冻结文书在留存的和转档案室的《迁移通知书》上作记载后,两个工作日内将有关股权冻结文书资料、《企业迁移通知书》与迁入登记机关调档通知书移交企业处指定人员办理档案移送手续。
5、扫描归档
由企业处扫描人员负责。扫描人员对发照人员移交的企业登记、备案资料、迁移登记申请,应在接收后3个工作日内扫描完毕,并移交给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对移交的档案要与登记目录核对,如发现有缺失遗漏的,应逐环节查找,确属丢失的应立即报告处负责人。
6、股权冻结及强制转让
人民法院送达股权冻结通知书,企业注册处接收后,打照人员于当日录入企业登记管理系统。
人民法院送达股权转让通知书,企业注册处接受后,由受理审查人员办理文书通知相关企业前来办理变更登记。文书经领导签批成文后,由发照人员电话通知企业领取。
第三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做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工商个字〔2007〕108号,2007年5月29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关于做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
工商个字〔2007〕108号
(2007年5月29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以及国务院新修订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将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新《合伙企业法》和《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丰富了我国合伙企业的类型、扩展了合伙人范围,对确立合伙企业的法律地位,规范合伙企业设立、经营及登记行为,保护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的合法权益,鼓励民间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认真学习、全面领会、深入贯彻新《合伙企业法》和《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积极履行职责,做好合伙企业的登记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切实保障法律、行政法规的贯彻实施,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登记管辖
根据《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第四条第二款的规定,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的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区分局可以登记合伙企业。
根据《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第四条第四款的规定,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一般由省、自治区、直辖市ど绦姓芾砭忠约吧枨氖械墓ど绦姓芾砭值羌恰J ⒆灾吻⒅毕绞泄ど绦姓芾砭忠部筛菔导是榭觯蕴厥獾钠胀ê匣锲笠岛陀邢藓匣锲笠档牡羌枪芟阶龀龉娑ā?br>
二、关于合伙企业的名称
登记机关应当依照《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和《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第七条的规定,依法核准合伙企业的名称。合伙企业名称中的组织形式后标明的“普通合伙”、“特殊普通合伙”或者“有限合伙”字样,应当置于括号内。
三、关于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
依据《合伙企业法》第五十五条、《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登记机关对经财政部门依《注册会计师法》批准设立的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提出的设立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申请,应当受理,并依法予以登记。合伙制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申请设立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除提交《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文件外,还应当提交各合伙人的注册会计师证书的复印件。
对于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需要提交合伙人的职业资格证明的,应当向企业登记机关提交有关证明。
四、关于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合伙人的问题
外商投资企业(不含外商投资的投资性公司)作为合伙人设立合伙企业的,登记机关在依照《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进行登记时,应当参照执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2000年7月25日发布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暂行规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6号),申请的经营范围涉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
1录》中限制类的,申请人还应当提交相应的审批文件。
五、关于变更登记
合伙人申请变更登记,除应当提交《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文件外,涉及变更具体登记事项的,还应当提交以下文件:
(一)合伙企业变更主要经营场所的,应当在迁入新经营场所前申请变更登记,并提交新的主要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合伙企业变更主要经营场所跨企业登记机关辖区的,应当在迁入新经营场所前向迁入地企业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迁入地企业登记机关受理的,由原企业登记机关将企业登记档案移送迁入地企业登记机关。
(二)法人、其他组织委派的执行合伙事务的代表发生变化的,应当提交其继任代表的自然人身份证明和继任委派书。
(三)普通合伙企业变更为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应当提交由国家有关部门或授权机构颁发的各合伙人的职业资格证明。
(四)合伙企业修改合伙协议的,应当向企业登记机关提交由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的新修改的合伙协议或者依据设立登记时合伙协议的约定作出的修改合伙协议的决议。
(五)新合伙人入伙的,应当提交新合伙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自然人身份证明、入伙协议以及全体合伙人对新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出资的确认书。
(六)合伙人增加或减少对合伙企业出资的,提交全体合伙人对该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出资的确认书。
六、关于分支机构的登记
(一)合伙企业分支机构的登记机关应在分支机构登记后,将《合伙企业分支机构登记情况备案书》发送合伙企业登记机关。
(二)分支机构的变更登记
申请分支机构变更登记应提交以下文件材料:
1、《合伙企业分支机构变更登记申请书》。
2、全体合伙人签署的变更决定书或者合伙协议约定的人员签署的变更决定。
3、执行事务合伙人或委派代表指定的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的委托书。
4、变更名称、经营范围的,提交加盖合伙企业印章的《合伙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5、变更经营场所的,提交新的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6、变更负责人的,提交全体合伙人签署的任免文件或者依合伙协议作出的任免决定及新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7、分支机构经营范围属于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的,还应当提交批准文件。
(三)分支机构的注销登记
分支机构因合伙企业解散,被合伙企业撤销、依法责令关闭、吊销营业执照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或委派代表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该分支机构的企业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申请分支机构注销登记应当提交:
1、《合伙企业分支机构注销登记申请书》。
2、全体合伙人签署的注销分支机构的决定书。
3、执行事务合伙人或委派代表指定的代表或者委托的代理人的委托书。
4、营业执照正本和副本。
七、关于新《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实施前已经登记的合伙企业的名称管理。
2007年6月1日以前登记的合伙企业,为普通合伙企业,不要求在其名称中组织形式后增加“普通合伙”字样。如果合伙企业申请变更登记,登记机关应当要求其变更企业名称,并按照新《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核准企业名称,按其合伙企业类型,在其名称中组织形式后增加“普通合伙”或者“特殊普通合伙”或者“有限合伙”字样。
八、关于合伙企业的监管
各地要重视对各类合伙企业的监管,特别是要加强对特殊普通合伙企业的监管,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的经营行为与社会信用密切相关,要加大监管力度,对违法行为要从严查处;同时要加强对有限合伙企业的监管,重点检查有限合伙人资金是否到位、有无抽逃资金现象。
九、关于登记表格及文书格式
按照新《合伙企业法》和《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的要求,我局制定了《合伙企业登记表格及文书格式规范》。请各地自2007年6月1日起遵照执行(不含《合伙企业年检报告书》)。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登记申请材料及格式规范》(工商个字[2004]第118号)中关于合伙企业的内容,于2007年6月1日停止执行。
自2008年起,《关于印发<个人独资企业年检报告书>和<合伙企业年检报告书>和通知》(工商个字[2006]37号)中的《合伙企业年检报告书》废止,起用《合伙企业登记表格及文书格式规范》中新的《合伙企业年检报告书》。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合伙企业的登记管理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及时上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附件:《合伙企业登记表格及文书格式规范》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二○○七年五月二十九日
第四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加强对企业属地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加强对企业属地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工商企字〔2001〕 290号2001.10.16
作者:中国红盾…文章来源:中国红盾论坛网点击数:190更新时间:2012-1-1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充分发挥工商所作用,切实加强对企业的有交监管,改革监管方式,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能,现就加强对企业属地监督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商所实施属地监管的职责
(一)对企业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
1、是否未经核准登记擅自从事经营活动。
2、是否按规定悬挂或放置营业执照,有无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出卖营业执照行为。
3、是否在住所处标明企业名称。印章、信笺、产品或包装使用的企业名称是否与营业执照上的企业名称相同。
4、是否擅自改变住所或经营场所。
5、是否在规定期限内开展经营活动。
6、是否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
二、建立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渠道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
(一)企业登记主管机关应对工商所监督管理企业给予积极支持。
1、企业登记主管机关应向工商所监督管理所需的企业登记资料,包括登记注册企业的名称、住所(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注册资本(金)、企业类型(经济性质)、经营范围、经营期限等登记事项,以及企业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年检等情况。
2、企业登记主管机关向工商所提供企业登记资料采取逐级传送的方式。已经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登记机关与工商所之间的信息传递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没有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登记机关与工商所之间的信息传递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
3、企业登记主管机关应加强对工商所监督管理企业的业务指导。
(二)工商所应尽快建立企业监管档案。
建立企业监管档案是加强对企业实施属地监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工商所应在明年年底前,对辖区内企业,一是要根据企业登记主管机关提供的企业登记资料,建立以登记注册内容为主的静态管理档案。静态管理档案应包括企业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金)、企业类型、经营范围、经营期限、开业日期等基本情况。二是要结合日常监管情况,建立动态监管档案。动态监管要案应包括企业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及定期检查、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年检、处罚等情况。工商所要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制,全面实施对属地企业的“经济户口”管理。
(三)工商所应将查处企业违法违规情况及时上报企业原登记主管机关,企业登记主管机关应将查处情况在企业档案中予以记载。
第五篇: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修订说明
为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和工商登记制度便利化,落实国务院部署的“先照后证”、放宽工商登记条件的工作要求,我局对《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行了修订。
一、主要修订内容
原《规定》共17条,修订删除了3条,保留了4条,对10条进行了修改调整,新增加了2条。修订后共计16条。主要是:
(一)取消了企业经营范围区分许可经营项目和一般经营项目的分类方式,即删除第四条。
(二)取消了对前置许可经营项目经营期限的登记,即删除第五条。
(三)删除了企业从事未经登记的一般经营项目的,企业登记机关应当按照超范围经营依法查处的相关规定。即删除第十六条。
(四)明确企业经营范围自主申请的原则、经营项目发生变化应当进行变更登记的要求。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表述不明确或者未作记载的新兴行业,提出登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对原《规定》第三条进行了修改。
(五)明确前置许可经营项目凭证登记、其他项目参照《国 民经济行业分类》及有关政策文件、行业习惯或者专业文献直接登记的原则。即对原《规定》第五条进行了修改。
(六)明确企业登记前须经批准的经营项目(即前置许可经营项目)和登记后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前须经批准项目的证照关系。即增加第四条。
(七)明确了企业应将批准文件、证件的有关事项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的要求。即增加第六条。
二、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关于放宽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用语问题。依照放宽工商登记条件、推进注册制度便利化的指导思想,现《规定》第三条明确了企业经营范围由投资人或者企业自主申请的原则,放宽了经营项目申请和登记用语范围。规定申请人可以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规范中的“大类”、“中类”或“小类”自主选择经营范围表述用语,从而更加充分的体现了尊重企业意思自治,方便投资者根据经营策略自主决定和调整经营方向及类别。对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表述不明确或者未作记载的新兴行业或者具体经营项目,明确企业可以参照政策文件、行业习惯或者专业文献提出申请,体现了放宽工商登记条件的改革要求。
(二)关于取消企业经营范围分类方式问题。依照国务院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的要求,此次修订取消了原《规定》第四条经营范围登记时区分许可经营项目和一般经营项目的分类方式。明确按申请、审批、登记的不同程序,对企业登记前须经批准的经营项目(即前置许可经营项目)和登记后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前须经批准项目的证照关系进行了具体阐述,以便操作上更符合改革实际需要。
(三)关于调整企业经营范围登记方式问题。依据国务院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精神和放宽市场准入需要,更好的发挥经营范围登记的公示性质和公共服务作用,现《规定》第五条调整了企业经营范围的登记方式。明确规定前置许可经营项目凭证登记,除前置许可经营项目以外的项目,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有关政策文件、行业习惯或者专业文献等直接登记。考虑到实施“先照后证”,经营范围可能包含后置许可项目,特在经营范围后加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以提醒企业和社会公众,尽到登记机关的公示义务。
(四)关于许可信息公示问题。按照“先照后证”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此次修订取消了原《规定》第五条企业登记机关对前置许可项目经营期限的登记。依据拟实施的《企业信息公示条例》的规定,明确要求企业应将行政许可取得以及变动信息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此做法既简省企业因证换照的负担,又增强了企业许可信息透明度,同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部门联动、社会共治水平。
(五)关于企业从事未经登记的一般经营项目问题。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12月《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10条指出,“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认定 合同无效。但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除外”。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删去了“公司应在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公司超出登记机关的核准范围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的相关规定。由此可见,即使企业超越其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只要该行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关于市场准入的限制性规定,不仅在民事关系中是合法有效的,也不应再承受行政处罚。故此次删去了原《规定》第十六条对企业从事超范围经营依法查处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