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验资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验资工作的通知(2001年9月30日 财会〔2001〕106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工商行政管理局:
为加强对企业注册资本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验资工作,提高注册会计师执行验资业务的质量,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就验资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依法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是从事验资业务的法定机构,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承办验资业务。
二、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执行验资业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验资业务实行地区封锁和垄断,也不得阻挠、干预注册会计师的验资工作。
三、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执行验资业务,应当遵守《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3号—验资》的规定,实施必要的审验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验证据,形成审验意见,出具验资报告,并依法对所出具的验资报告负责。
四、注册会计师执行公司制企业验资业务,应当验证企业的注册资本实收或变更情况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其他企业的验资业务,应当验证企业注册资金的实有或变更情况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五、验资报告具有法定证明效力,是企业申请设立登记或注册资本(金)变更登记时向企业登记主管机关提交的必备文件。
六、验资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标题。标题统一为“验资报告”。
(二)收件人。收件人为验资业务的委托人。验资报告应当载明收件人全称。
(三)范围段。范围段应当说明审验范围、出资者及被审验单位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审验依据和已实施的主要审验程序等。
(四)意见段。意见段应当说明注册会计师的审验意见。注册会计师在发表审验意见时,应当说明已验证的被审验单位注册资本的实收或变更情况。
(五)说明段。说明段应当说明验资报告的用途、使用责任及注册会计师认为应当说明的其他重要事项。
(六)附件。验资报告附件应当包括已验证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明细表或注册资本变更情况明细表和验资事项说明等。
验资事项说明应当包括被审验单位组建及审批情况、申请注册资本情况及出资规定、变更注册资本的原因及审批情况、变更注册资本的规定、注册会计师的审验结果及注册会计师认为应当说明的其他事项等内容。
(七)签章和会计师事务所地址。验资报告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两名具备相关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标明会计师事务所地址。
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签名的注册会计师之一应为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或其授权的副主任会计师。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签名的注册会计师之一应为对该报告负最终复核责任的合伙人。
(八)报告日期。验资报告日期是指注册会计师完成外勤审验工作的日期。
七、企业因出资者、出资比例等发生变化但注册资本金额不变,而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向企业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
八、企业办理设立登记或注册资本变更登记,应当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之日起90日内向企业登记主管机关提出申请,超过90日提出申请的,应当重新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验资。
九、企业向企业登记主管机关提交验资报告时,可不再提交银行出具的出资证明、实物转让清单、专利证书和专利登记簿副本、商标注册证、土地使用权证明、资产评估报告及评估结果确认书或者股东、发起人认可证明等其他非货币出资的证明文件。但登记主管机关认为必要时,企业应当提交。
十、企业登记主管机关发现企业注册资本(金)不实的,可以要求企业到指定的验资机构进行验资,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验资报告。
十一、依法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分所,在核准的经营范围内,可以分所名义与委托人签订验资业务约定书,出具验资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分所从事验资业务所产生的民事法律责任,由该分所隶属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担。
十二、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中介服务收费管理的规定收费,不得超过规定提高收费,也不得擅自降低收费争揽业务,或以任何名义支付回扣或其他形式的好处费。
十三、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依各自职权,加强对企业登记和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工作的管理。对企业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取得登记,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执业准则和有关规定,出具虚假验资报告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二00一年九月三十日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验资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验资工作的通知
发文文号: 财会[2001]1067号
发文部门: 财政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发文时间: 2001-9-30
实施时间: 2001-9-30
失效时间:
法规类型: 业务管理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全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工商行政管理局:
为加强对企业注册资本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验资工作,提高注册会计师执行验资业务的质量,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就验资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依法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是从事验资业务的法定机构,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承办验资业务。
二、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执行验资业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验资业务实行地区封锁和垄断,也不得阻挠、干预注册会计师的验资工作。
三、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执行验资业务,应当遵守《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3号—验资》的规定,实施必要的审验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验证据,形成审验意见,出具验资报告,并依法对所出具的验资报告负责。
四、注册会计师执行公司制企业验资业务,应当验证企业的注册资本实收或变更情况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其他企业的验资业务,应当验证企业注册资金的实有或变更情况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五、验资报告具有法定证明效力,是企业申请设立登记或注册资本(金)变更登记时向企业登记主管机关提交的必备文件。
六、验资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标题。标题统一为“验资报告”。
(二)收件人。收件人为验资业务的委托人。验资报告应当载明收件人全称。
(三)范围段。范围段应当说明审验范围、出资者及被审验单位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审验依据和已实施的主要审验程序等。
(四)意见段。意见段应当说明注册会计师的审验意见。注册会计师在发表审验意见时,应当说明已验证的被审验单位注册资本的实收或变更情况。
(五)说明段。说明段应当说明验资报告的用途、使用责任及注册会计师认为应当说明的其他重要事项。
(六)附件。验资报告附件应当包括已验证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明细表或注册资本变更情况明细表和验资事项说明等。
验资事项说明应当包括被审验单位组建及审批情况、申请注册资本情况及出资规定、变更注册资本的原因及审批情况、变更注册资本的规定、注册会计师的审验结果及注册会计师认为应当说明的其他事项等内容。
(七)签章和会计师事务所地址。验资报告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两名具备相关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标明会计师事务所地址。
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签名的注册会计师之一应为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或其授权的副主任会计师。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签名的注册会计师之一应为对该报告负最终复核责任的合伙人。
(八)报告日期。验资报告日期是指注册会计师完成外勤审验工作的日期。
七、企业因出资者、出资比例等发生变化但注册资本金额不变,而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向企业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
八、企业办理设立登记或注册资本变更登记,应当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之日起90日内向企业登记主管机关提出申请,超过90日提出申请的,应当重新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验资。
九、企业向企业登记主管机关提交验资报告时,可不再提交银行出具的出资证明、实物转让清单、专利证书和专利登记簿副本、商标注册证、土地使用权证明、资产评估报告及评估结果确认书或者股东、发起人认可证明等其他非货币出资的证明文件。但登记主管机关认为必要时,企业应当提交。
十、企业登记主管机关发现企业注册资本(金)不实的,可以要求企业到指定的验资机构
进行验资,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验资报告。
十一、依法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分所,在核准的经营范围内,可以分所名义与委托人签订验资业务约定书,出具验资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分所从事验资业务所产生的民事法律责任,由该分所隶属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担。
十二、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中介服务收费管理的规定收费,不得超过规定提高收费,也不得擅自降低收费争揽业务,或以任何名义支付回扣或其他形式的好处费。
十三、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依各自职权,加强对企业登记和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工作的管理。对企业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取得登记,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执业准则和有关规定,出具虚假验资报告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二○○一年九月三十日
相关附件: {Attachs}
补充说明:
------------------
上海市财政局关于转发《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验资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文件号:沪财会[2001]129号 发布日期:2001-11-
1现将《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验资工作的通知》(财会(2001)1067号)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进一步规范验资业务,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举措。望各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企业验资业务中严格遵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不得以任何理由在未按有关规定实施必要程序的情况下,为企业出具验资报告,更不得与企业通同作弊,弄虚作假。对违规验资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将依法严厉处罚
第三篇: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种子管理的通知
【法规名称】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种子管理的通知
【颁布部门】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法规文号】农农发〔2002〕11号
【颁布日期】2002-09-23 【实施日期】2002-09-23
【是否有效】 有效【效力级别】规范性文件
【批准部门】 【批准日期】
【失效日期】
【全文】
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种子管理的通知
农农发〔2002〕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厅(局、委)、工商行政管理局: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各地加大了整顿和规范种子市场秩序的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经营主体增多,执法难度增大,加之自然灾害造成个别作物的种子供应偏紧,一些地方种子市场出现混乱,制售假劣种子和不规范经营行为时有发生。对此,国务院领导十分重视,指示要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种子管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为此,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加强种子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稳定。种子管理是种子工作的基础,只有抓好种子管理工作,才能维护正常的种子生产经营秩序,确保农业生产用种的需要,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种子法》明确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种子管理工作,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责,从种子管理的各个环节入手,查找现行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采取得力措施,提高管理水平,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整顿种子市场秩序,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的种子。
二、认真审查种子生产经营资格,严把市场准入关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对经营场所、加工仓储、检验和仪器等设施必须实地考察,对人员资格等证明必须查验原件。严禁越权或不按规定发证。对于已发证企业,要注意跟踪检查,重点查验有无骗取许可证、行为与证照规定内容是否相符、分支机构设立及生产经营条件变化情况等。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依法做好各类种子生产经营者的登记注册工作。对于依法应办理许可证的经营者,必须凭相应的许可证办理登记注册,经营范围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核定;对于依法可以不办理许可证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或受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以书面委托代销其种子的经营者,经营范围应分别“销售包装种子”、“代销包装种子”核定。对于种子经营者在经营许可证规定的有效区域内依法设立的非法人分支机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的核定不得超越其所属企业法人的权限。
三、加强种子市场检查和质量监督,严格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加强对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和种子市场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种子检验检疫规程的执行和种子生产档案的建立健全情况,主要农作物种子和转基因植物种子的生产许可情况,经营种子的加工、包装、标签
及标签所标注内容、形式的合格情况,经营档案的建立和健全情况,经营的主要农作物种子和转基因植物种子的品种审定情况,转基因植物种子广告经过农业部审查的情况,种子质量情况,以及各种子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存在超范围生产经营情况等。
种子管理机构与生产经营机构必须做到在人、财、物管理上彻底分开,还没有分开的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严禁种子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以任何形式从事和参与种子生产、经营,以确保执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各级种子管理和植物检疫等机构不得在法律规定外增加企业义务和负担,如强制购买检疫标签等;种子生产经营机构不得从事和参与种子行政管理工作,坚决杜绝种子生产经营机构利用行政权力牟取非法利益,要坚决打击地方保护主义,严禁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
各种子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按照《种子法》的要求,按种子生产规程生产种子,建立健全种子生产、经营档案,销售的种子经过加工、包装,附有标签;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种子质量;种子生产经营要签订书面合同,并严格履约,维护公平、公正的种子市场秩序。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种子质量监督职责,组织好本辖区农作物种子质量的监督抽查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杂交玉米、抗虫棉花、杂交水稻等种子的质量抽查,并将抽查结果向社会公告。
四、加大种子执法力度,打击制售假劣种子行为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监管作用,通过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市场检查等手段,认真受理消费者和企业的举报和投诉,坚决打击制售假劣种子行为。要突出抓重点地区、重点作物、关键季节,要重视抓源头、端窝点、打惯犯,集中力量查办大案要案。要逐级建立和完善种子打假目标责任制,管理好本辖区内的种子生产、经营企业,防止发生恶性坑农害农事件。认真落实重大种子案件上报制度,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查处种子案件要加强监督和指导。要建立和强化重大假冒种子案件通报制度,加强地区间联合行动的工作力度,保证案件查处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建立长期稳定的种子执法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优势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力量优势,密切配合,适时组织种子专项或综合执法行动,形成执法合力。要加大对制售假劣种子的惩处力度,触犯刑律的要及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严禁以罚代刑。
五、强化服务引导,保障优质种子的供应
各地在加强种子管理工作的同时,要认真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真正为企业、为农民排忧解难。种子管理部门要适时发布种子需求预测,合理配置资源,确保品种适销对路。各地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要积极引导农民使用优良品种,避免盲目引进和推广不适宜的品种;要做好新品种示范工作,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加强种子知识的培训、宣传和普及,提高农民用种的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发挥人员、技术和仪器设备的优势,接受企业委托,进行种子质量检测。种子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为合法企业的合格种子进入本地市场提供方便,决不允许搞地区和部门封锁,坚决杜绝地方保护主义。
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认真贯彻本通知精神,制订加大种子执法工作力度的联合行动计划,并付之实施。要认真总结、交流种子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为营造一个秩序优良的种子市场而不懈努力。
农业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二00二年九月二十三日
第四篇:企业登记管理工作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企业登记管理工作程序
(一)名称核准工作程序
1、预先核准
(1)受理审查
窗口办理的,由企业注册处受理人员负责。申请材料报齐并符合规定后,受理审查应当当场完成。
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根据申请人对被委托人的授权情况,允许当场予以更正,并由被委托人在更正处签名、注明更正日期。
申请材料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告知委托人,将申请材料退回并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
网上申请名称预先核准的,由企业注册处受理人员在5个工作日内预审完毕。预审通过的,申请人凭下载打印的网上申请名称告知书,到登记窗口办理核准手续。
(2)核准(或驳回)
由企业注册局授权的核准人负责,当场完成。
(3)发核准(驳回)通知书,由归档人员在核准之后向申请人发名称核准通知书,10个工作日内将材料整理归档。备案材料收到后2个工作日内录入计算机并归档。
2、变更名称
(1)地方工商局上报变更名称的,按预先核准程序办理。窗口直接受理的,应当场作出核准或驳回决定。地方工商局通过邮寄或传真报送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核准或驳回决定,并发书面通知书。地方工商局通过网上报送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核准或驳回决定,由地方工商局签章发通知书。
(二)企业注册工作程序
1、开业(设立)、变更、注销、备案登记
(1)现场办理
A 审查受理
由企业处审查受理人员负责。根据登记管辖,审查受理人员根据《企业登记程序规定》审查受理内资企业的开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备案申请,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分别不同情况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①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决定予以受理。
②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根据企业对被委托人的授权情况,被委托人有权修改更正的,应当允许当场予以更正,并由被委托人在更正处签名或盖章、注明更正日期;经确认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场决定予以受理。
③申请材料齐全并符合法定形式,但申请材料需要核实的,应当决定予以受理,同时告知申请人需要核实的事项、理由及时间。
④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一般应当当场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将申请材料退回申请人,并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对材料存在问题,且情况复杂无法当场一次告知存在问题的,由受理人员收取材料并出具收到材料凭据,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载明存在的问题。
B 核准
由总局企业注册局授权的核准人负责。对受理审查人员决定受理的登记申请,应当分别情况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
①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予以受理,经审查符合规定的,应当当场作出准予登记的决定。
②需要对申请材料核实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
③对作出准予登记的企业,应由受理审查人员向申请人当场出具《准予设立登记通知书》、《准予变更登记通知书》、《准予注销登记通知书》;并告知申请人自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领取营业执照,并将企业申请材料交予打照人员。
作出不予登记决定的,应当场出具《登记驳回通知书》并注明不予登记的理由。
④企业备案申请经核准后由受理审查人员向申请人当场出具《准予备案通知书》。
(2)申请人通过邮寄、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登记备案申请的:
①审查受理人员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②以邮寄方式提交申请材料予以受理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准予登记的决定。具体程序及要求同现场办理。
③以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的登记申请,受理后,申请人到现场提交申请材料原件的,由审查受理人员对提交材料原件与受理时依据材料进行核对,材料符合格式规范的,按现场办理的审查受理及核准程序要求办理。申请人以邮寄方式提交申请材料原件的,按前款规定办理。
2、打照
由企业处打照人员负责。
作出准予登记决定的登记材料,由审查受理人员在向申请人出具《准予登记通知书》后,交打照人员。
对进入系统流程打照环节的执照打印任务,打照人员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营业执照打印,并根据企业申请材料对营业执照进行核校,完毕后,在《企业登记颁证及归档记录表》上签字,并将营业执照和档案材料移交给发照人员。分支机构核转函、迁出函、迁入函应当当场打印完毕;并将登记材料交给发照人员签收备案材料,由打照人员交扫描归档人员。
3、发照
由企业处发照人员负责。发照人员在接收打照人员的营业执照和档案材料后,应及时对营业执照内容及登记材料进行核对,并通知企业领取营业执照。
颁照完毕后,发照人员应及时将档案资料移交给扫描人员。
对注销的企业,由发照人员及时通知企业,收缴营业执照和企业公章完毕后,将登记档案材料交扫描人员,收缴的企业公章定期交综合处统一销毁。
对企业申请人提交出具企业名称变更证明的申请,对符合要求的应当场出具名称变更证明。
4、迁移登记相关程序要求
(1)迁入:由审查受理人员受理企业提交的迁入申请材料,经审查受理人员审核,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经核准人员审核批准,当场向申请人出具《企业迁移至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登记注册通知函》;接收迁入企业档案时,发照人员应根据档案目录进行清点,对档案材料完整的应出具相关回执,对档案材料存在缺失情况的,应作相应的记录,并当场通知送档人或电话通知原登记机关补齐。档案齐全后,由发照人员将档案材料和迁移函资料一并交给受理审查人员,办理迁入(变更)登记。受理人员在办理迁入(变更)登记时,应认真查阅档案材料,发现档案有遗漏的或不符合规定的,应要求申请人应及时补充或完善。变更登记完成后,发照人员将登记资料一并移交扫描人员。扫描人员扫描完毕后,将企业登记材料归档。
(2)迁出:由审查受理人员受理企业提交的申请迁移至地方局登记的申请,经审查人员审核,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经核准人员审核批准,当场由发照人员核发《企业迁移通知书》;企业人员提交迁入登记机关调档通知书后,发照人员应查证相关企业股权冻结情况,并将有关冻结文书在留存的和转档案室的《迁移通知书》上作记载后,两个工作日内将有关股权冻结文书资料、《企业迁移通知书》与迁入登记机关调档通知书移交企业处指定人员办理档案移送手续。
5、扫描归档
由企业处扫描人员负责。扫描人员对发照人员移交的企业登记、备案资料、迁移登记申请,应在接收后3个工作日内扫描完毕,并移交给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对移交的档案要与登记目录核对,如发现有缺失遗漏的,应逐环节查找,确属丢失的应立即报告处负责人。
6、股权冻结及强制转让
人民法院送达股权冻结通知书,企业注册处接收后,打照人员于当日录入企业登记管理系统。
人民法院送达股权转让通知书,企业注册处接受后,由受理审查人员办理文书通知相关企业前来办理变更登记。文书经领导签批成文后,由发照人员电话通知企业领取。
第五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加强对企业属地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加强对企业属地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工商企字〔2001〕 290号2001.10.16
作者:中国红盾…文章来源:中国红盾论坛网点击数:190更新时间:2012-1-1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充分发挥工商所作用,切实加强对企业的有交监管,改革监管方式,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能,现就加强对企业属地监督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商所实施属地监管的职责
(一)对企业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
1、是否未经核准登记擅自从事经营活动。
2、是否按规定悬挂或放置营业执照,有无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出卖营业执照行为。
3、是否在住所处标明企业名称。印章、信笺、产品或包装使用的企业名称是否与营业执照上的企业名称相同。
4、是否擅自改变住所或经营场所。
5、是否在规定期限内开展经营活动。
6、是否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
二、建立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渠道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
(一)企业登记主管机关应对工商所监督管理企业给予积极支持。
1、企业登记主管机关应向工商所监督管理所需的企业登记资料,包括登记注册企业的名称、住所(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注册资本(金)、企业类型(经济性质)、经营范围、经营期限等登记事项,以及企业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年检等情况。
2、企业登记主管机关向工商所提供企业登记资料采取逐级传送的方式。已经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登记机关与工商所之间的信息传递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没有建立计算机网络的登记机关与工商所之间的信息传递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
3、企业登记主管机关应加强对工商所监督管理企业的业务指导。
(二)工商所应尽快建立企业监管档案。
建立企业监管档案是加强对企业实施属地监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工商所应在明年年底前,对辖区内企业,一是要根据企业登记主管机关提供的企业登记资料,建立以登记注册内容为主的静态管理档案。静态管理档案应包括企业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金)、企业类型、经营范围、经营期限、开业日期等基本情况。二是要结合日常监管情况,建立动态监管档案。动态监管要案应包括企业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及定期检查、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年检、处罚等情况。工商所要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制,全面实施对属地企业的“经济户口”管理。
(三)工商所应将查处企业违法违规情况及时上报企业原登记主管机关,企业登记主管机关应将查处情况在企业档案中予以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