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白岩松在台湾的采访后感
读白岩松在台湾的采访后感
星期三在图书馆看了一本白岩松的书,名字不太记得了。是一本白岩松和一位台湾主持人在台旅游,对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相关的描述。这是一本2005年出的书,写到了连战、陈文茜、邓丽君、以及台湾地方小吃、有名景点和发生在那些地方的故事。在这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白岩松对陈文茜的采访。
陈文茜1976年考入台湾大学法律系,20岁开始参加党外政治活动,毕业后,陈文茜在《中国时报》副刊当主编。后赴美,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她作风大胆、文思敏捷,在政坛上取得成功。李敖称她为“我见过的最聪明的女人”。这些,都是人们对她的评价。然而,她对自己的评价只有8个字:敢说敢做,争议一生。
看了白岩松的那篇采访,我喜欢上了那个女子,原因有两点:
1、不是因为她是什么名人,只是因为她就是她,她勇于做
她自己。
2、她那看到就说,从不压抑。追求自由的性格,不屈不挠的文人风骨。
或许她的有些观点和我不一样,这两点,足以让我尊敬她。
她在采访中,对于她在公众展现的卷发蓬松、衣着绚丽、充满女人味的政客形象作出了回答。她说:“在以前,女政客在人们的眼中就是留着整齐的短发、戴着黑框眼镜、身穿黑色套裙或西装的一种很刻板的形象。然而,我觉得,女人就是女人,不必去学习男人的那一套,把自己装扮的那么“像男人”,借此来融合到男人的世界,男人的圈
子里。事实上,你融合不进去的。那么,何必委屈自己。来展现自己的魅力,女人处理事情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何必模范别人,把自己搞的不伦不类。”陈文茜的这番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是的,我何必去模仿别人的成功,别人的成功我可以借鉴。我的成功必须自己创造,因为我也想让我的成功不可复制,正如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陈文茜在访谈中说道:“我看见了台湾的一些现象,看见了一些政客的不好的一些方面,我就是人不住把它说出来。我知道那些信息我说出来,未必民众会领你的情,甚至还会说你在作秀。另一方面,还可能会招到一些政客的怨恨甚至反击。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可能天性就是这样吧。”陈文茜的这种作风总能让人对她高看一眼,那么直白率真,言辞犀利。不屈不挠,让人欣赏。
白岩松的这本书用一种独有的视角来写作出他在台湾的见闻,有的虽是一篇篇访问稿,但提问的角度、方式,总能让人不断地想用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感觉,也让读者对被访谈的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都让我感到了一种惭愧。我总想着旅行,然而在旅行了之后,爸爸问我,你在旅行中收获了什么的时候,我的心中确实是有很多的想法,但却怎么都说不出来,我就在想:“我是不是有表达有障碍?”很幼稚吧。现在我似乎有点明白,这是为什么了。或许是因为我思想的深度不够,对问题没有一个系统的思考、归纳、总结。我的性子是属于很急躁、没耐心的那种,什么事都在想着快点完成,殊不知,知识的积累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我这个半调子,没有耐心,怎么能赢得成功。但是,真的喜欢读书,喜欢在读书里获得体会,去感受书中别人的人生,那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那天从图书馆出来,真的很高兴,心口的位置终于是满满的了,很是满足,心情真的很好。
第二篇:白岩松采访红会
红会秘书长称对质疑很痛心 将公开每笔捐款去向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年08月02日03:03 CCTV《新闻1+1》
2011年8月1日CCTV《新闻1+1》栏目播出节目《红十字会:为了100%的信任!》,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微博)接受采访称,面对公众的质疑深感痛心,通过这次事件要痛定思痛,切实地推进公开透明工作,真正让公众充分地信任。对于目前个人捐款10万元以上,单位捐款50万元以上才能查询到所对应的资助项目,王汝鹏表示将逐渐降低这样的额度,真正让每一笔捐款都让公众了解它的去向,了解它资助到什么项目去了。这需要一个过程,请给我们时间。以下为节目实录。
导视:
解说:
中国红十字会曾发布捐赠信息平台今天上线试运行。
昨天网络、报纸、广播电视密切关注红十字会捐赠信息平台的上线。
王汝鹏:
这是一个靶子,把它抛出来,接受公众的检验和批评建议。
解说:
从7月4号宣布到昨天推出,一个捐赠信息平台连接着什么?
王汝鹏:
让大家了解所捐的款项流向了哪里?把红十字的捐款打造成一个透明的钱口袋。
解说:
《新闻1+1》今日关注,红十字会为了百分之百的信任。
主持人 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如果要是问您,中国红十字会该是什么颜色的?可能答案就是红色的,所以我们简称它是红会。那我们换个角度去想,为什么是红色的呢?它应该是无色的,无色就是透明。透明是我们一种期待。从昨天下午3点开始,中国红十字会在无色透明的道路上迈开了重要的一步。
(播放短片)
解说:
昨天,尽管是星期天,但是很多媒体却都在关注着一个事件,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大新闻。
声音来源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微博):
中国红十字会曾发布捐赠信息平台今天上线试运营。首先将率先发布青海玉树地震捐款的收支和使用情况,不过截止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红十字会的官方网站上,我们还没有看到相关的链接。
新闻直播间主持人: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微博)承诺,将在7月底推出捐款信息发布平台,公开捐款的明细。
解说:
7月4号,中国红十字官方微博称,中国红十字会将花大力气研发并推出公开透明的捐款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并争取在7月底上线。此言一出,媒体和民众便始终不停地提醒和催促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而在网络上,普通民众也纷纷通过倒计时的方式关注着这一时刻的到来。
而对中国红十字总会来说,事实上,他们为信息平台所做的工作并非从7月份才开始进行。负责信息平台设计、建造和后期维护的负责人在采访中告诉我们。
李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
本来计划的是捐赠信息发布平台要到年底的,真正能够完全投入建设也就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解说:
而为信息平台能够在昨日按时上线,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加班加点,通宵达旦。
昨天下午3点,在大家的关注下,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正式推出。
李钰:
大家目前看到的是今天从零点到下午3点的流量点击图,今天从凌晨到截至到目前下午3点,在整个点击上面,点击次数达到了2380万次。
解说:
而无论媒体、民众,还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本身,对捐款信息发布平台推出的这份急盼也都应该基于同一个原因。
短片中主持人:
正如红十字会总会秘书长王汝鹏所说,信息披露平台上线,是向公开透明迈出的第一步。
白岩松:
在我的背后屏幕上有一个大大的“试”字,这个“试”的来源,是因为从昨天下午3点开始,这个平台开始了试运行。到现在为止,不到30个小时,我在想都要试什么?我自己得出这几个答案。
首先要试技术,因为它要搭建一个技术的平台。透过这30个小时的运行,一个很庞大的数字,最后你可以得出一种感觉,应该在技术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接下来要试的是什么呢?第二个答案就是试错。试错是什么意思?我觉得是两个方面。第一,毕竟是试运行,对于中国红十字会来说,刚刚做这件事,也许会有很多的细节大家可能不理解,或者出错的地方。第二个要试什么错呢?我们作为公众来参与其中,非常细致地进行一种监督,有的时候我们的理解,或者提出的建议,可能是对的,有的时候我们的理解或者建议可能是错的。但是得到他的回应,也是一种良性的试。
比如,刚刚这个平台上线之后,就有细心人说,你要公布的是青海玉树地震的捐赠情况,怎么在地震发生之前的数字也有呢?我注意到了这样一个变化,在下午5点多钟央广新闻的直播当中就说了,不仅包括青海玉树地震的捐赠情况,也包括2010年1月11号之后捐赠的情况。我觉得这一点也会提醒我们,当然也提醒中国红十字会,以后提前的这种信息可以更准确一点。
第三个,我们要试什么呢?我觉得要试的是反应。这种反应包括公众各种各样的声音,包括一种情绪,包括一种判断、鼓励,这一点也非常重要。我觉得最后其实也很重要,要试一种信心和决心。信心对于红十字来说,得到各种各样的声音,督促着它更好地向前走,按照公众期待的目标向前走,最后希望是一种决心。不管怎么说,接下来要给我们答案的应该回到中国红十字会,我们连线采访中国红十字会的秘书长王汝鹏。
秘书长,您好。
王汝鹏(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
岩松你好。
白岩松:
刚才我说了几个“试”,但是我特别想知道的是,您通过这三个小时,在试什么?已经试出了什么是你期待的?
王汝鹏:
因为公开透明是我们的目的,如何实现这个目的它就需要一种方式、方法、措施,我们建设这样一个捐赠信息的发布平台,就是想试一试这样的一种方式好不好,行不行,接受大家的检验,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从短短的一天多时间来看,应该说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是非常多的。
白岩松:
秘书长,大家很关心这个试运行要试多久才能变成正式的运行?
王汝鹏:
我们会运行一段时间,把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收集起来,我们再对这个平台进行修改和完善。我想在我们修改完善之后,这个“试”字就把它去掉,以后就按照一种常规来运行它,维护它。
白岩松:
秘书长,刚才我在我们的信息平台上,也找到一个评论,您听一下它是怎么说的。首先是肯定,按照自己的承诺发布了平台,当然是好事,有些网友发现其中的瑕疵,也不是不能避免,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公信力的打造就跟建楼一样,毁坏则如强震,一片废墟上重建公信力,公开只是第一步,还要承受追问苛责。后两点做不到,公开也就只是公开。我理解这个评论这里的意思。可能很多人特别想问您,我们在昨天下午3点试运行这样一个信息平台,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真的靶子,还是一个盾牌?
王汝鹏:
其实建设捐赠信息发布平台,从而2010年底就开始酝酿。在今年的3月份,全国“两会”的时候,中国红十字会的常务副会长王伟同志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今年要打造公开透明的捐赠信息管理平台。所以在今年的“两会”结束之后,我们就马上启动了这项工作。那么,我们原则打算在今年下半年让这个平台呈现给公众,这一次我们加班加点,使这个平台提前上线,所以,这个平台应该说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基本的功能,基本的设计模式已经具备。
白岩松:
在刚才片头的时候,我注意到您说了一句话,包括听到批评、建议等等。您怎么看待各种各样的声音?
王汝鹏:
我们是真心实意的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那么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我们的信息发布平台上专门设置了一个与公众互动的一个功能,就是网友留言。我们会把大家对这个平台建设的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收集,然后坐下来认真研究,认真进行修改,一定要使我们的这个信息发布平台能够逐渐地完善,真正地符合公众的期望。
白岩松:
其实昨天下午3点一上线之后,引起的各方反应很多不仅来自公众,包括慈善和相关的机构人员也在高度关注。我们听听王振耀(微博)是如何评价中国红十字会的上线行为的。
记者:
7月31号的下午5点钟是中国红十字总会的捐款信息发布平台正式上线,这一次上线可以说是倍受各方的关注,您怎么评价?
王振耀:
我觉得它最大的价值是和公众的良性互动模型开始形成,我觉得公众质疑,我不是置之不理,我也不是说面对公众的质疑躲躲藏藏,或者是想方设法地和公众周旋,甚至顶牛,我觉得这一次没有,都比较单程。把所有的信息公布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互动模型。我对这一次红十字会和社会大众之间的这样一些互动,我评价是相当高的。我觉得也可以看出来,中国慈善界由此可能启动了一个良性改革,良性提升的这样一个新的阶段,或者说是拉开了一个大的序幕。
白岩松:
王振耀的评价是非常高。我也特别注意到今天《北京青年报》的评论员张天蔚写了这样一段话,“失信是一种病,病去如抽丝,所以红会不必急着自证清白。急也没用,而是要把公开变成一种常态,从此习惯于在玻璃缸里工作,逐渐建立公信”。我觉得“急”字特有意思,一是提醒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提醒我们。可能对于我们来说,看到它迈上了这样一条我们非常期待的道路,也不能太急,但是我们要投身其中,包括很多的建议,帮助它尽快地成长。
(播放短片)
解说:
在公众的期待之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履行了自己的承诺。昨天捐赠信息发布平台如约上线试运行。不过这个被一些媒体比喻为“早产儿”的平台显然还没有完全准备好,随着平台的上线,各方面的宝贵意见也越来越多。例如,在信息发布平台上,10万元以下的个人捐款和50万元以下的企业捐款还无法查询到捐款的具体流向。
刘佑平(民政部中国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副主任):
普通人不会一下拿出5万、50万,可能更多是一些小额捐赠。老百姓即使小额捐赠的钱,他也希望看到我的钱用到哪里去了。所以以后这个信息披露系统能够拓展到每一笔钱都能查到,是最好的。
解说:
作为捐赠人和受助群体之间的桥梁,公众有理由对红十字会提出严格要求。大家发现,中国红十字的这个捐赠平台除了信息查询有些粗略,还有同名同姓的人很多,很难知道哪笔钱是自己捐的。还有,一些网友发现,在先期公布的玉树地震捐赠收支使用情况中,居然还录入了地震之前的数据。
王汝鹏:
这次上线,肯定还有地方不完善,但是我们希望这是一个靶子,把它抛出来,接受公众的检验和批评建议。
解说:
在具体的挑刺之外,还有人提出了更长远的目标,那就是除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之外,全国还有三千多个各级红十字会,都在通过不同渠道接受捐款。而目前信息发布平台并没有包括各级红十字会的捐款信息。
刘姝威(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
你比如说,像玉树地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把部分捐款下拨到青海省的红十字会,那么青海省红十字会你是怎么来用的捐款,你都应该在这个系统当中披露出来。
程刚(基金会中新网总裁):
红十字会只有一个,一荣不能俱荣,一损绝对俱损。
解说:
一损俱损,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已经带头开始了自我改革。对于昨天上线的捐赠信息发布平台,公众期待这个早产儿最终能成长为健康儿童,并逐渐茁壮成长。
王汝鹏:
我们希望地方各级红十字会都要参照总会的做法,逐步地实现捐赠信息的公开透明,逐步建设自己的信息发布平台,真正把红十字会的捐款打造成一个透明的钱口袋。
白岩松:
接下来我们连线中国红十字会的秘书长王汝鹏。
秘书长你好。可能很多的公众已经期待,现在上线的平台是10万以上个人捐赠,企业50万能够查到,什么时候能够做到10万以下个人的我们也能查到?
王汝鹏:
这正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由于中国红十字会接受的捐赠体量非常大,所以这一次我们率先实现了让个人捐款10万元以上,单位捐款50万元以上的,能够通过我们的信息平台查询到所对应的资助项目,当然这还很不够,今后我们要逐渐地降低这样的额度,真正让每一笔捐款都让公众了解它的去向,了解它资助到什么项目去了。这需要一个过程,请给我们时间。
白岩松:
秘书长,大家也会关心,比如说给青海玉树援建的项目,怎么有的房子显得很贵,16万多块钱?
王汝鹏:
因为青海玉树是在一个高原地区,它离西宁800多公里,这个地方很多的建筑材料都要从西宁以外的地方运到当地。再加上地还有气候条件,高原地区,又是少数民族地区,所以它的建设成本也比较高。再加上玉树重建项目都是“交钥匙工程”,所以它的建设成本相对高一点。现在我们援建的新村项目,大家反映说,每一个民房算下来要16万多,其实也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因为按照青海省政府发改委核定的面积,每一个民房大约在80平米左右。所以这样算下来,每平米的价格也就在两千块钱左右。所以,还是比较合适的。
白岩松:
秘书长,还有特别细心的人,最后发现给青海玉树的捐赠的整个款项,怎么还剩下500多万没花呢?
王汝鹏:
这个500多万是我们按照有关规定预留下来作为今后的审计、评估和督导、检查的费用。因为玉树地区的灾后重建工作还没有结束。那我们的审计、评估工作还没有开始,所以这笔钱现在还没有支出。等重建工作完成以后,我们要支出这笔钱,我们要把这个支出的情况继续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白岩松:
我们也注意到,今天《新京报》的编辑潘采夫写了这样的话,中国红十字会开始晒各路善款了,这是不小的进步,问题仍然还有,但是起码已经局部公开了,我们可以期待它能够进一步开放。我还想知道,中国红十字会什么时候能晒一下自己都有哪些下属机构,哪些合作单位,哪些商业性项目,把红字十会给弄清楚了,跟把善款搞清楚一样重要。
秘书长,大家会关心,你现在开始了上线,大家各个省市自治区的红十字会什么时候会公布自己的善款,也来上线?另外,公布相关的合作机构?
王汝鹏:
前不久,中国红十字会向全国红十字系统下发了一个文件,要求各地坚决贯彻落实两公开、两透明。所以,我们希望全国各级红十字会组织要按照总会的要求,不断地把公开透明工作落到实处,也要逐步地建立自己的信息发布平台,晒财务公开的账目。
白岩松:
是不是只有呼吁的权利,没有一种强制的必须?
王汝鹏:
因为红会的管理体制有它的特殊性,我们并管不了各级红十字会的人、财、物,但是我们对它进行业务指导,我们要求他们要参照总会的做法。
白岩松:
接下来我们再听一下王振耀相关的评价和期待。
记者:
你现在从态度上面肯定了红会的做法,红会你觉得它现在做到这一步够不够?
王振耀:
当然还很不够了,公益慈善组织一定要真心为大家办事,真诚地和大家交往,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公众的支持和理解。所以,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我们国家的文化,或者我们这些人,很长时间都在机关里待着,所以,不自觉地就感染上了一些官僚主义的习气。有时候你不知道就把捐赠者,或者把大众都给伤害了。所有做公益慈善的人,一定都要警惕这一点,特别对红会,现在因为客观上,从昨天开始,红会拉开了一个现代公益慈善的整个大幕。公众昨天的回应就很多了,现在不能停下来,我觉得特别是和大众的行为方式这样一些互动中的调整是很需要的。
白岩松:
王汝鹏秘书长,刚才王振耀也谈到了,不能停下来。其实昨天下午3点对于中国红十字会来说,是迈出了很重要的第一步,但接下来我们的目标是什么?除了青海玉树,还要陆续上线的都有哪些?
王汝鹏:
公开透明工作,我们一直往前走步。我们这次首先公布的是青海玉树地震的捐款收支情况和使用情况。下一步我们要公布甘肃舟曲泥石流的捐赠收支情况,还有云南盈江地震的,还有日本地震海啸的,今后我们还要公布捐款的收支和使用情况。总之,我们今后要通过这样一个捐赠信息发布平台,随时公布我们接受的捐款收支情况,资助项目的执行情况,以及效果评估的情况。同时,要把这样一种公布的情况逐步制度化。
白岩松:
秘书长,大家其实看到了这样一个远景,但是是否有一个时间表,也会有一些我们稍微要急一点往前走?
王汝鹏:
我们已经有自己的工作计划,我们将按照自己的工作计划逐步实施,现在这个平台我们也把近期的计划列在首页上了,我们按照我们的工作计划一步一步地推进。
白岩松:
最后一个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大家围绕着红十字会各种各样的声音很多,深在其中,思考的最多的是什么?下的决心是什么?
王汝鹏:
面对公众的质疑,其实我们也深感痛心,我们通过这次事件,我们要痛定思痛,切实地改进我们的工作,切实地推进公开透明的工作,真正让公众充分地信任,真正地让公众给我们捐款能够捐得放心。我们下一步除了通过这个信息平台发布我们的一些捐赠信息以外,我们还要在机制上进行一些改进。比如我们正在筹备建立社会监督委员会,筹备建立项目管理委员会,让我们的项目执行,让我们的各项业务工作充分地接受社会的监督,让志愿者,让社会各界人士都参与其中,共同打造一个让大家信赖的红十字会。
白岩松:
好,非常感谢秘书长接受我们的连线采访。
有一句话是非常有意思,这句话说的是,如果你要把他当成朋友,最后他有可能就真的是你的朋友了,如果你把他当成了敌人,最后他真的就把他自己变成了你的敌人。所以面对我们很多期待的公益救助机构,我们期待它能够做得更好,因为它们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
第三篇:读白岩松有感而发
白岩松在安徽大学演讲
观后感
青春、幸福、信仰?在热烈的掌声中,央视第一评论员登上了属于他的演讲舞台。
以前看过体育竞赛,映像中记得一幕场景,一位俄罗斯跳高女将伊辛巴耶娃在跳高比赛的最后一跳上、失败了。而观众席上却想起雷鸣般的掌声,伊辛巴耶娃披上自己的国旗,欣慰地向着观众席微笑。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失败了却表现的像是成功的场景? 知道白岩松老师来安大演讲以跳高——“以最后一跳的失败宣布自己的成功”为开场白,才让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不是失败的无可奈何,而是成功的淡定与潇洒。
接下来的演讲主要是关于人生的,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主题。思考的角度有方方面面,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了什么而活着?这也许是人的一生的思考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理解和淡然。在白岩松的字典里,没有一劳永逸这个词语。他说过,人生就像一个长跑的过程,只有一直努力进步,默默向前。即使会有终点,那也是另一段长跑开始的预备铃。当你千辛万苦地将要接近一段旅途的终点时,若你发现这只是中场休息,还有更多的路要走,这时,你会抱怨还是会欣然接受?抱怨是因为你还不懂人生,坦然接受则像是与命运的无言沟通。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中场休息,若是你休息久了,会无聊、会郁闷。忙碌而充实的人生才显得有意义,在忙碌过后小小的放松一下,那会是多么愉快的事啊!
也许在人生的旅途中。会有连续不断地问题出现,这时我们就要培养向白岩松所说的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想赢就不能怕失败,提高心理素养,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时时刻刻准备迎接挑战,即使失败,也要用微笑去面对。看问题要看两面,对待挫折,同样也是。为成功积累经验,至少下次不会再出现同样的问题。就像石头后面有阴影,是因为前面有阳光。
人生就是这样,有起有伏。但更多的时候,人生是平淡的。“生活是百分之五的幸福加百分之五的痛苦,剩下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平淡。”——白岩松老师如是说。所谓传奇,就是忍住每一天的平淡。的确,细水才会长流,那耀眼的烟火转瞬即逝。越觉得平凡,是因为和当初的精彩相比较之后,黯然失色。生活就像喝白开水,若是喝多了带劲的饮料,就越会觉得喝完之后的寡味。有人说,人生就应该追求精彩。为了追求更多的精彩,我宁愿忍受平淡。我只能说,这样的人少数,或许是映射在那百分之五的幸福或痛苦里吧。比例相当。
说完人生的一些道理,白岩松老师跟我们谈起了他小时候叔叔是如何培养他的思维方式。他后来形成的习惯是从多方面思考问题,答案会是多个的,要有可以选择的余地。对待问题,要有质疑的精神,前往不能盲从。面对人生中的这么多道选择题。我们应该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模式,有自己的原则,理性的看待问题才会得出合理的结论。说到这里,他还提出,我们的学问要杂化,即各门各科都应该有所触及。培养全方位立体化思维模式。
说到爱情,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白岩松老师说的“不要因为二人世界而放弃了周围的人脉培养。”面对爱情,我们最需要理智的对待,不能盲目,更不能被其冲昏了头脑。要知道,虽然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必定不是全部,也不可能是全部。年轻的我们需要权衡轻重。最后的一个话题是关于信仰。之前的我只知道有“信仰”这个词语,根本没有深入地去理解信仰的内涵。难道信仰只是简简单单的对上帝,对耶稣的信仰么?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这不代表我没有信仰。或者说,在我心里信仰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含义,它不同于原则那么死板,不同于信念那么单纯。信仰还得自己去寻找,别人的信仰不能成为自己的信仰。对于人生,我又该思考,我对于它应该有怎样的信仰?
第四篇:采访老红军后感(精选)
听红军爷爷讲那当年的故事
星期天,我们“奔跑吧,少年”所有队员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红军爷爷黄兆余的家。
一下车,我们看到一个老爷爷精神抖擞的坐在院长里,我们有点不敢相信面前的这位老爷爷是我们要采访的黄兆余老爷爷,因为他看上去怎么也不像是已经95岁高龄了,他虽然手持拐杖,但腰板挺直,见到我们来了,老爷爷主动和我们打招呼,和我们握手。
“我们走个不停,敌人在后面追个不停”老爷爷激动地和我们讲起那当年的故事,虽然他说着一口方言,需要他的家人在旁边翻译,但丝毫没有拉开和我们的距离,老爷爷参加过好几次战役,杀死过好几个日本军,是班里唯一的重机枪手,受过好几次伤,获得了好多的奖章。看着老爷爷胸前的奖章,抚摸着老爷爷背后的伤疤,我们深刻的体会到老爷爷当年枪林弹雨的战斗情形。
听完老爷爷的故事,我们主动要求给老爷爷表演节目,虽然我们的舞步不那么整齐,尽管我们的歌声里带着羞涩,老爷爷还是听得很入神,一次次给我们鼓掌给我们加油。
临走时,我们和老爷爷一次次不舍得相拥告别,我在心里暗暗得决定,一定要经常来看望红军老爷爷。
第五篇:采访共产党员后感
访谈身边的共产党员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每当耳边响起这嘹亮的歌声,内心总是激情澎湃,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自豪,而骄傲!。然而,人民真正的当家作主,中国走进新时代·····,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老一辈革命家的英勇牺牲,离不开新一辈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
经过一段时间的党校学习,我了解到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生活欣欣向荣,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我对共产党员的理解更深刻了:党员是构成党组织的细胞,是组成党的最基本要素。党员队伍的状况如何,关系到党的建设的全局。而我也非常有幸能在这几天“采访”了几位共产党员,与党员们的交流使我的心灵得到了洗礼,思想感觉有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特将感想简单整理如下:
古人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以何所底乎?”与辅导员老师的交流更使我明白了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仅仅是加入一个组织,更重要的是选择了一种信仰,并以此做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入党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确立一个新的方向,并为之而奋斗!教党课的倪老师也教导我们: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建六大经验的第一条。
确立正确的思想关键就在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即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利益观。党的根基在群众,力量在群众,所以对于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来说,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论在什么请况下,都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的关系,自觉地把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统一起来。与几位老师党员之间的交谈,使我弄清楚了“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萦绕在我心头很久的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自己,为了家庭而活着,那么意义是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的四化建设献计献策,发出自己的光和热,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因此,我们入党不是为了光宗耀祖,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而是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富裕。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关键是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虽然说社会成员有个人的利益,个人的抱负和追求,但是共产党员不得在法律法规范围外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对我们入党积极分子来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一切行动的最高准则,也应是我们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必须信奉和做到的基本要求。
还有一点使我感触颇深的是我们作为班级里的干部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谦虚谨慎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才能深入到班级内部了解同学们的心声;不骄不躁才能使自己不论在什么荣誉下都不会盛气凌人。真正的干部应该集理想与
实干精神与一体,应该具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能够在自己进步的同时也帮助其他的同学一同进步才是班级干部亲和力的和感召力的最佳体现。所以一个班级班风学风的好与差关键就在于班级干部作风的好与差。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同学的能动性,调动同学的积极性才是我们最应该做到的,这样才能够使班级更加团结,集体更加向上!
作为一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了解这么多关于党和党员的情况之后,我更加坚信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明智之举,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鞭策自己,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要看清前进方向,心中有个大目标,又要从小事做起扎扎实实把当前的任务完成好,只有这样才能为将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为之后的大学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共产主义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刘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