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创业家深夜对妻子的独白!
一个创业家深夜对妻子的独白!
亲爱的老婆,夜深了,但此时却是我准备开始工作的时间。尽管你总是叮嘱我要早点睡,但创业的生活不比上班,当白天忙着例行性公事,别人都以为那是工作,对我来说,那只是处理杂事的时间,真正能让我沈淀思考的,只有像现在这般的夜深人静,才能让我专注思索重要的事。
此刻的你正睡得香甜,我多么羡慕你一躺下去就能迅速进入甜美的梦乡,创业这些年来,我几乎没有一夜好眠,甚至有些问题夜里无法想清楚,就连做梦都会梦见我正在思考这些问题,半夜有时也会因此而惊醒。
有几次你问我最近烦恼什么,我只是微笑,牵起你的手淡淡说声:「没什么,等会就睡了」,可你不晓得,那时候的我正在为了下个月缺少的资金焦头烂额,我甚至不知道公司到底还能走多久。
创业就像是打仗,每个男人都梦想建立自己的王国,我渴望能让你、爸妈、孩子们,在我亲手建立的城堡中,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你们不必担心、不必烦忧任何事,只要开心过着想过的生活就好。
只是你们或许知道,但无法体会,这城墙外的风风雨雨,大的足以摧枯拉朽,不只可能夺走钱财,甚至可能夺走人的意志。在许多痛苦绝望中,身为领导者,我必须比同仁更坚强,即使我心中也害怕,然而我只能不断告诉自己,暴风雨终究会过去,明天绝对会比今天更好。
因此,我需要做的,不是无止尽的等待漫漫长夜,而是努力多撑一会儿,再多撑一会儿,只要能坚持下去,我就能看得见曙光。
亲爱的,你不知道我已经走过多少次这种心路历程,在每一次的决定当中,都是一种赌注,差别只在于我能有几分把握。你或许很难明白,身为一个创业家,我就如同一个瞎子,经常在许多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就被迫要迅速作出决定,否则时机一过,对手马上就会迎头赶上,而我们也可能会因此遭受重大打击。「放弃,是最容易的事」,这句话总是在你跟我抱怨工作时出现,是我经常用来安慰你的鼓励语句,其实这也是我面对挫败时经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话。
此外,创业带来最大的副作用,就是你总觉得我心不在焉。当我在每个通勤时间、排队买东西吃、候车候机、与你牵手散步、难得约会去看电影时,就会不停用手机查看Email,了解同仁第一时间寄来的进度报告、产业的最新速报、供货商的回复,深怕漏掉每一个重要的讯息,错失黄金决策时机。
甚至忙碌的连小朋友第一次会走路,第一次叫爸爸,第一次会自己上厕所,我都不记得到底是什么时候。只因为当你兴奋的告诉我这些事情时,我总是正专注的回信、写明天要开会的PPT、批改公司公文、电话联络行程,交代同仁进度。好几次你看到我连休息时间都静不下来,虽然没特别说什么,但我晓得你是有些不开心。
我以为创业会是一种解脱,至少对比当上班族的日子,创业应该会比上班自由,然而这果然只是一种迷思而已。以前我真是受够老板交代一大堆事情,自己却迟到早退,没事就跟其他公司董事长去打打高尔夫球,安排旅游,或者是周末假日带着家人出去玩,还不忘买堆积如山的名产回来送给同仁,笑咪咪的对着大家说声「辛苦了」,对我们这些加班到晚餐时间还没回家的员工来说,就好像是一种嘲讽。
现在的我虽然当了老板,时间果然自由了,但这种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我甚至连法定假日、台风天政府宣布放假、连续弹性放假的兴奋感都消失了。甚至可以说对「假日」这两个字已经没感觉,因为我的时间是自己安排的,我得主动找事情做,毫无所谓放假与否。
对我来说,我当然可以选择晃过一天什么都不做,然而如果我什么都不做,公司同仁需要等待你指令的也不会动,那么公司就会空转,空转就意味着徒然消耗一天的成本却完全没有达成任何成果,因此我给自己闲晃的时间越多,公司整体的成本就会增加。这不光是我一个人薪水成本的问题,而是整体效率与效果都降低的问题。
亲爱的老婆,此时此刻我终于明了,要能做到像以前我们老板的自由人生有多么不容易,想必早年的他也经历过我这般的痛苦与牺牲,才能换得他后半辈子的闲适快乐。说实话,他当时已经60多岁,本来就是差不多可以享清福的时候,却依然还是维持着上班的步调,看似悠闲,实际上却是因为年轻时就帮公司打下扎实的基础,数十年来如一日的工作,造就了他此刻的「自由」。
原来,创业所获得的真正自由,是必须从「比上班更不自由」开始。就像李嘉诚先生所说:「要想过上最好的日子,你就得先承受最痛苦的历程」。是的,人生很公平,想要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要吃午餐就得有所付出。
这就是我正在做的事,也是我每天努力的目标。无论如何,我只是想让你快乐,也让爸妈、孩子们快乐。其实我的初衷一直没有改变,只是实现这个初衷的历程需要时间,也需要努力。我会尽力保持平衡的工作与生活,让你不这么为我担心,我们也能偶尔偷闲散步,在你最爱的公园里,吹吹风,谈谈心。
你曾说:「钱够用就好,追求多余的钱财只是白白牺牲了更宝贵的人生,重要的是我们要健康,并在平凡中拥有快乐,那才是真正的快乐」亲爱的老婆,你所说的话总是能像暮鼓晨钟一样点醒我,在忙碌的时候想想这样简单的心愿。就像拿破
仑写给皇后约瑟芬的情书这么说:「终有一天,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去。即使星星、月亮、太阳,花草也是。但唯一有一件事情不会改变,那就是,我愿你快乐」是的,我愿你快乐,这不只是我创业的动力,也是如此让我的努力有了意义。
谢谢你,亲爱的老婆。爱你的老公仅将本文,献给每一个辛苦的创业家!
第二篇:一个大学生的独白
算日子离开学校两个月了,这段日子里我和很多应届大学生一样上演着求职、面试、工作、辞职、再求职的故事。我们的生活真的惊人的相似,不管是什么专业,也不管你是什么学校,只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别称——当代大学生。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换了两份工作,如果算上之前在校时在石家庄金慧聪的实习,前后也算的上是有三份工作经验的人了。毕业后的日子,先是在七月四号考下了驾照,然后去了河北康纳一品做体育器材的销售人员。选择做销售是因为很多毕业了一两年的同学都得出想赚钱还得做销售的结论。于是我就取巧的选择了这行,结果每日对着电话,仅仅五天的时间辞去它了,当然也就没有工资。我记得我离开的那天带我的大姐去了内蒙出差,经理又去了太原出差,剩下的同事送我到门口告别,那时的我表面上洒脱,在内心却很不是滋味,觉的自己太过轻浮不够沉稳,只是一点点不喜欢就甩手走人。从此告诫自己,今后不管选择什么职业都要坚持职业素养,尽职尽力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就算最后还是要走也要把工作做到最好,在职业生涯最高处离开,而不是现在这样因为遇到挫折而悄然离去。之后一个人回到家里,每天和发小一起玩儿。我很感激这段日子,家里的朋友们一起无拘无束的日子,不用为工作发愁,不用为未来担忧。一起谈论小时候一起喝点儿小酒一起压马路。每天的休闲之余我都在思考着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可是却总找不到想要的答案,也许我自己也不知道。总之快乐的日子飞快的度过着。直到开始我了的第二轮工作。
一大早起来我就坐在电脑前,整理好自己的简历,这次选择的行业是行政和人力,从七点开始一直到中午。前后投出了十多份的简历。其中长城公司的效率最高了,九点就有回复第二天去面试,接着又接到了我第二份工作也就是河北大学志恒教育的通知,下午三点去面试。面试的画面历历在目,我很兴奋,感觉就是找到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事业,在服务于社会的同时又可以能够自己存在的价值。面试最后我表达了我非常希望加入这个创业团对,明天的长城面试也决定不去了,期待着公司的工作通知。那时的心情就是兴奋、兴奋、还是兴奋。第二天一早我接到了那边的电话,开始我的第二份职业生涯。之后的时间里我每天都在充实的工作中,没有假期没有周末,每天都是加班,有时候也没有午休。因为作为公司的原始创业管理团队,所以基本上公司的运营中所有的事情都要面对,制度、文化、发展计划等等,而这一切都是我们没有接触过的。顺便提一下,团队的成员有三名应届生,一名毕业一年的往届生,两名大三研究生,一名大在校生另外两名大一在校生,这是一个由大学生组成的团队。在这期间我也遇到了我的人生中一位高层次的人,也就是我们的头儿,也是我们所做项目的开发人,我们称他为王总。我到现在都认为这个项目的构想是伟大的,能想出这样规模计划的人也是伟大的,所以期间我们每天都在严厉的批评甚至责骂中努力工作着,期间王总好几次的情绪反复比如突然就要解散团队,我也认为是我们自己进步太慢跟不上公司节奏而自责。在王总的教导中也吸收了很多知识以及看问题的方法,也开始分析问题的始末,探求事物的本质。从这方面我更倾向于称他为王老师。公司加班到七点、七点半、八点、九点、九点半、十点,每天回到家自己加班到十二点多,这都没有什么,我们知道需要我们去掌握的东西太多太多,只能用时间去弥补这一切。
可就是如此,突然的有一天我们解散了。理由是大学生的素质能力太低,思维方式狭隘,完全适应不了公司的发展,在这里只会浪费时间。我们大学生的价值就这样被一下子被全盘否定了,没有怜悯,没有同情,有的只有冰冷的眼神和叹息。
我们是当代大学生,我们到底怎么了。还记得的那些天之骄子、国家栋梁、知识文化代言人光环嘛,曾几何时大学生成为了自私自立、眼高手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代名词,曾几何时大学生和下岗工人、农民工一起构成了社会要照顾的弱势群体,国家甚至都出台政策企业安排大学生的优惠政策,怎么都像倒贴给企业的狗皮膏药,一文不值。在今天我看到的大学生,只有悲伤。
我所认知的大学生其实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门路的大学生,毕业有文凭然后通过关系安排一份稳定的职业;一类没有门路,以农村家庭的大学生为主,毕业了发现仅仅有张纸也换不来理想稳定的工作,于是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涯。结局有所不同,可是仔细想一想骨子里都是透漏着悲伤。回忆我们一起走过的求学生涯。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就教导我们在学校要好好学习,只有学习才可以改变你的命运,考上大学你就会找到一份好工作。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听到类似这般的淳淳教诲呢,可是为什么呢?建国之初百业待兴,再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可以说我们父辈中的大学生们都得到了令人羡慕满意的工作,甚至说上大学改变了他们的一生,于是我们的父母就产生了这样的认知:知识改变命运等同于上大学改变命运。可是呢,随着我们学习成长,经历了大学毕业分配制度的取消,伴随着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些都是今天导致我们当代大学生毕业后的今天所面临的就业难尴尬局面的政策。下面一段是关于大学扩招的介绍:“1999年,当时我国内需不足,消费投资持续疲软,急需外生力量来推动居民减少储蓄存款,增加消费。不知是谁想出来的让高校扩招,就可以让居民增加教育投资了,也就是说,高校扩招初衷并不是真的要提高青年的文化素养。但是高校扩招按这步棋,也应当在3年后便把扩张速度降下来了,也就是不能无限制增长速度扩张大学规模。但事实上扩招这匹马一跑起来,就很难刹住车了。在扩招期间也正是利用了家长对大学等于好工作的认知,从而不断加大学费的收取,直到最后出现三本学费一万的高额费用。这样的直接后果是我国内地很多中专职校因此停办,因为初中生都去考高中了。然后紧接着是由于技校生的短缺,造成浙江义乌大量小企业抢着要技术工人。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只懂理论,不懂实用技能知识,无法代替技工,所以大学毕业生(尤其是文科类的)薪资水平一年比一年低,时至今日,2011年,普通非稀缺专业的本科生的工资水平已远远落后于建筑工地民工,新的读书无用论又开始泛滥。”如今我们大学毕业了,面对今天的社会发现了根本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美好,学校外面的天地与学校勾勒的图画完全脱轨,于是又有人说时机不对,刚刚经历了新一轮的世界经济危机,过去就会好很多的。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嘛?下面一段是对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罪魁祸首不在于金融海啸,由于教育体制积疴依旧,金融海啸只不过是加速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急转直下的趋势而已。科技发展的规律就是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也就是说机器逐步在取代人是必然的。而且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几天,科技发展的脚步远远把中国的教育结构、水平、质量远远地抛在后面。也就是说既然经济转型是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教育转型应该有提前量。但中国的教育一直在扩量和效益等蝇头小利上徘徊不前,失去了对就业形势的前瞻性调整的机会,也就注定了就业形势江河日下。从抢手货、紧俏货到积压货、清仓货,大学生这个群体作为人力资源,本身就在就业格局中失去了成本优势。更何况作为大学生在教育上所花费的成本也注定了,在人力资源结构中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地位。中国教育在最近十几年中飞速发展,规模在扩招的旌旗号角中不断壮大,但结构、水平、质量却在资源严重分散的境遇中每况愈下,这也直接造成大学生这种人力资源的精加工不足。在企业转型,经济转型的今天岂能占得半点儿优势。也就是说失业率增加,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在于是不是大学生的问题,只不过历史遗留的就业观念,使得大学生处在了就业形势严峻的风口浪尖上而已。从九十年代开始,不断攀升的失业率,已经给就业形势敲响了警钟。但当时的教育行业却一直陶醉在取消统一分配实施双向选择,带来的大学生就业的繁荣假象里,没有人认识到目前的专业细分的大学教育,到底适不适应今后的发展。而企业在九十年代末及本世纪初开始,由于成熟企业逐步开始走向管理要效益,一切围绕成本出发的经营模式后,派遣制及多样化用工形式的引用,内退和买断工龄解聘等规避高成本人力资源风险的手段被广泛运用,也就使得企业在选择人力资源时,加了一副成本的过滤镜。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大学生更是在这股人力资源的失业风暴中,失去了核心竞争力。由此看来,大学生就业难绝对不是三五年就能解决的事情,而是需要通过长期教育体制的调整,理念、结构、资源、水平、质量等一系列的翻天覆地的变革,才能逐步使大学生就业问题走上正轨。”再来回忆一下我们三四年来美好的大学生活吧:凌乱而又没有多大意义的课程安排、丰富的业余时间去游玩去谈恋爱,几年下来,学到的很少的知识的皮毛加上一颗幻想浮躁的心,就这样的一下子扫出了校园,迈入了社会。事实就是这样的,除去了政策上的伤残我们也被自己的所做所为深深的划破,导致
刚刚走进社会的我们被狠狠的撒上一层层的盐在伤口,忍受着这个社会强加给我们的耻辱。接着,我们很快的抛去了大学生的骄傲,知识分子的清高,为了五斗米也甘心去奔波在路上,贴近生活、贴近大地。
我基本上可以很清晰的预测到我们大学生的未来,除了少有的人能很快的认清这个现状,勇敢的拼搏自己的人生以外,而更多的将会选择接受,选择妥协,选择更好的适应当代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施舍。我很心痛,之前的工作可以做好一个大学生该有的榜样的机会却无力抓住的心痛;我很心痛,我们当代大学生凭什么就应该如此的没有绽放却已经不明不白的凋谢;我很心痛,我们的尊严凭什么可以被这个社会这般肆意的践踏蹂躏。
在心痛之余,我不禁反思这一切所因素所结出的果实,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上共同存在的不良习性和思维模式。这些也是之前在工作中屡次被点出和批评的,在结合自己以及身边朋友的表现,总结出以下几点:
(1)盲目自大的乐观,没有切实实际的计划。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在学校的时候虽然也会听到身边很多关于就业难以及所学缺陷的问题,可是总会理所当然的归结为当事人的不努力,没能力,面对他们总是冷漠的看待,一扫而过。很乐观的坚信着自己不会是他们的一员,只要自己为之拼搏,毕业了肯定会有一份不错的工作等着自己。对于毕业后的工作,也只是大概觉的自己喜欢什么,而没有系统的分析一个工作所需用的职业素养技能,更没有合理的为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做准备工作。学校是吸取知识,一个人升华蜕变的关键时期,可是我们没有预见性加上盲目的乐观性,一天天的消磨着学校里宝贵的时间,毕业失业是最合理的安排。
(2)想象力的退化,创新力的遗失,单一目的性,追求金钱。也许很多同学不认同我的这个观点,说我追求金钱又有什么错,在这个金钱至上的年代,没有钱只能扮演孙子辈的角色。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学校我们一方面接受了金钱至上的现实教育,失去了该有的想象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却没有学会挣钱应有的技能。我一直以为一个人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有一段时间里我也深刻的意识到自己想象力的退化,人云亦云的看待一件事情,不能独立的思考事情的真相,更不要说创造新的学说发明了,如此的我们大学生也就只能乖乖的给他人打工,乖乖的挣着微薄的报酬,这都是合理的。可真的我不能理解钱到底有多大的魔力,我们追求的幸福又是什么?
(3)自私自利,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如果有人说你没有社会责任感,你想想也许会说“可能是这样子的”,可如果有人说你自私自利呢?恐怕都会坚决的否认。“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现在有几位大学生是抱着这样的信念而发愤图强的呢,我们混个文凭也最多也就是为了大房子、好车子、体面的工作,你会反驳,我为了我的父母家庭而奋斗。好,这是我们传统的孝道在这里没有什么好特别指出的。之前的工作的头儿愤愤悲痛的问过我们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以为一个百亿资产的三鹿公司是怎么倒闭的”,我们有说是监管问题,有说是公司黑心,可是得到的回答却是“都是你们大学生害的啊,对待工作的不负责态度,让一个辐射周围几百个村庄的大企业一夜之间破产,让多少奶牛养殖户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又导致了多少人的下岗,影响了多少家庭的幸福”一个个鲜活的数据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只能沉默。就是几个大学生在翻译三聚氰胺的标准时,错误的把欧洲标准兽用当成人用标准,从而导致了之后的一系列悲剧的发生,而之前,也有人犯过类似错误也被三鹿董事长田文华原谅过,刚毕业的大学生嘛,没经验也是可以体谅的。还有一个事例,一名中国教授在经过长时间研究后,终于发现一种疫苗的构成成分,于是就让他所带的两个研究生其中一个帮他发表这一声明,申请国际专利,而他又去忙碌自己的实验,结果一天过去了,当教授问到他的学生,报告发表没有时另一个学生说,他去找工作了,等他回来发,教授不高兴的打开电脑准备自己写时,看到一条消息愤怒的砸掉电脑,原来在十小时前同一发现被国外科学家申请专
利了,他的心痛啊,不是因为自己的实验成果,而是之后自己的同胞要用这个疫苗的时候还要支付国外的专利费,大大提高了疫苗的价格。而这一切也是因为那名学生没有认识到事情的重要性,还去忙碌自己的工作所致。我绝对的相信这些事情的真实性与可发现,对于我们大学生我是了解的,根本就丧失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我们要是听到谁大喊“为了中国崛起而奋斗”还不在一边笑掉大牙么。因为没有社会的高度,整体的高度,只是自己利益的得失,所以在做事上也考虑不到一件事情的失误会导致多大的灾难。我想那名翻译绝对想不到他的一个单词的失误会导致三百万人的直接受害,我想那名研究生也不会想到自己一时的大意会导致整个民族同胞要额外付出多大的代价为他买单。是的,我们根本就不曾想过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现在的狭隘的自私自利的想法是没有多余的空间让我们思考,这一点不值得的我们反思吗?
(4)自信心的缺失。该自信时不自信,不该自信的时候盲目自信。我可以归结为我们这一代人为懦弱的一代,骨子里都是胆小而又缺乏自信的。男人也缺少男人应有的血性和魄力,甘于沉沦。在我身边遇到一件新的决定时我听到最多的就是:那个行嘛?我们做的来嘛?我又没钱,没人,没经验的?还没有做,就已可以找出千千万万个退出的理由,我们都学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是,谁也没有自信去实践,这不是根本的不自信是什么。我们都期待着一份光彩的工作,可是当有人提议你去应聘一个高等的职业时,你却会下意识的说道“不行不行,我哪儿行啊”这难道不是没有自信的表现么。骨子里,我们已经认可了自己的价值,低的不能再低了,那还有什么能够提高我们的价值的呢?这是不是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
(5)依赖性过度,缺少独立分析事实案例,用数据得结论的理性思维。工作中我们遇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公司一项业务是让大学生代理各县的廉价教辅销售,在暑假期间卖给早已开学的高中生,可是有很多地方的代理业绩很低,表示不想再继续卖下去。他们给的理由如下:教辅旧,不是最新版本;学生已有很多其他教辅,没有需求;学生休息时间太短,仅仅吃饭时间没有人关注等等。总之找了很多理由解释了业绩低的原因。一开始,我们看着各地反映的信息,也表示了深深的认同,也觉的光价位低也不行啊。后来王总让我们去下面实际去卖教辅,记得那一次前后只用了三个小时就卖了小六百的书,按照当时给代理的提成,基本是百分百,就是卖一百他们能提五十,如果按三小时三百的量走的话,他半天就可以赚三百块,当时我们都有转职做销售的冲动了。之后经过几次下去做教辅销售业绩都是很好的,几次下来,同学们你还会相信之前提到过的理由嘛,显然是不会的了,可是一开始,我们几乎都相信了,因为那确实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但绝对不是问题的关键,更够不成业绩不理想的理由。经过这次的事情我就反思了,为什么一开始时我会认同他人的理由呢,我们又有多少次犯了类似的错误呢,这一点是不是也值得我们反思呢?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思考的技术》大前研一著
(6)虚假面子情节严重。我发现简直没有比大学生更好面子的群体了,当然也没有比我们更傻的了。我记得上学时很多次大家聚餐,在中间或是结账的时候,假如老板说了或做了让我们觉的很有面子的事情,那就会很高兴,下次绝对还是光顾,可是如果哪里一言不合,比如少算点儿没有同意,那得,这么不给面子,下次绝对不去了。类似于这样的面子问题,不知怎么的,我们总是一次次的享受虚假面子带来的虚荣。可是仔细想一想,我真的不能找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有什么面子值得对方尊重的,毕业了,经历了更多才发现,当时的面子情节是多么的幼稚可笑的问题。而今,又有谁还保持着这份“单纯”呢?
(7)习惯总结性理论发言,缺少务实行动。怎么解释这句话呢,我也已经不自觉的总结了这么多理论的话了,恩,大家都懂了吧。这一点类似于知识就是力量,只有我们运用了支持才能转化为我们的力量。处理问题时,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就向我把这些我认为大学
生通常附加的习惯总结出来,每个同学都可以剖析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存在呢,如果其中某一点,就要努力的纠正过来。我们不要做一个理论家,要做实干家。不是么?
工作职场中确实有很多学校不同的规则,粗略的先写出以上七点大学生存在的习惯问题,也是我之前在工作中每天都挨批评的问题,它们每一点都让我无言以对。看到了这些习惯带来的后果,也找到了一些当代大学生贬值的原因。之前的很扯淡的政治理论口号在此删去,换为以上工作以来的反思。这些都是我身上所有的,也是很多和我一样的大学生身上所有的。以前我总有一份疑问,为什么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意识不到自己所做本身就是错误的呢?还会理所当然的把这份错误扩大。学生时代养成的这些错误的习惯就让我们努力的改掉吧,我在不停的反思反思,也在不断的在自己身上寻找失败的答案,我没有借口,也不会给自己找开脱的理由。我明白也知道,在这个社会要生存,是没有捷径和取巧的方法的,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各方面的能力。
最后我说给自己也是说给我们所有的大学同胞们,遇到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找到失败的原因再同一地方继续失败下去。我们在跌倒中成长,我坚信,当代大学生的尊严只有我们自己去创造。
第三篇:一个妻子的检讨书
一个妻子的检讨书
亲爱的老公:
踏上你的贼船已有18个春秋了,在我们18年的摸爬滚打中,我经常是小错不断、大错时现,虽然无伤大雅,也给你惹了不少麻烦。多亏你大丈夫不计小女子过,一次次地原谅。你的宽宏大量让小女子感激涕零,今趁夜深人静之际,悔过并检讨如下:
新婚不久,我便接到去省城学习的通知。半个月学习期满,我归心似箭地来到车站时,才发现钱包不翼而飞。幸遇好心人给了我两块钱打长途电话,你连夜火速赶往省城接我。见到你的那一刻,我像个犯了大错的孩子低头垂泪,你一把揽住我说:“不用怕,我来了。丢钱是贼犯的错,破财免灾,咱就当救济别人吧。”听了你的话,我破涕为笑,你的胸怀真温暖、真宽大呀!
婚后第二年,我意外怀孕(当时还不想要孩子),粗心大意的我竟然把头晕、恶心当胃病擅自服药数日。你发现后把我扭送到医院检查,才知是早孕反应。父母坚决反对做掉孩子,只好听天由命地保住了这个小冤家。当一个不傻不痴的儿子来到我们身边时,我才意识到当时我犯的错有多蠢。我感受到做母亲的快乐和满足,因此对儿子特别溺爱,百依百顺。你常劝我:“孩子吃点苦、受点罪不是坏事......”对于你的提醒我是一概不听,我行我素。终于有一天问题暴露了。儿子6岁时一天晚上你没回家吃饭,我做了儿子最爱吃的“鱼香肉丝”,儿子一下把菜揽到面前,我用筷子夹了一些肉丝正想吃,儿子竟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说:“这是我爱吃的!”当我把事情告诉你后,你大怒:“你这是自作自受!照这样下去,不把咱儿子培养成废物才怪呢!”我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听从了你的建议。幸亏有你的英明领导,才有了儿子的健康成长。
亲爱的老公,天快亮了,暂时先写这些吧,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修理。
第四篇:一个创业家的意外人生读后感
一個創業家的意外人生讀後感97.03.07黃淑貞 壹、本書重點與省思:
一、約翰.伍德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取得MBA學位後,曾在銀行工作多
年,1991年進入微軟工作,五年後放棄高薪,從事幫助弱勢族群建立學校及圖書館,曾言「幫助一個女孩教育,等於幫助一個家庭」,高瞻遠矚,令人敬佩。靠著先前的儲蓄,無給職的展開前所未有的『閱讀空間』計畫,所向披靡。至今四十歲了,雖未成家,其不平凡的經歷,已經讓他和世界『閱讀空間』成為永恆的一家人了。
二、約翰.伍德一方面在職場上力爭上游,一方面不停的掙扎於內心的呼
喚。在決定轉換人生角色時,仔細盤算往後可能面對的可能情況;甚至在未知可能比現在生活更差的情形下,他勇敢的忠於內心的渴望,憑著意志與善念,及對教育能幫助人建立更好的生活價值下,一頭栽進去,勇往直前,勢如破竹。其成功因素:貴人左右逢源。他是很多人內心心靈的代言人與心願的實踐者,宛如心靈的鎖鏈,幫助捐助者與被捐助者,走出精神食糧的康莊大道!
三、當我們在物質匱乏的國度,看到人們不貪婪、有尊嚴的不輕易接受施
捨、並視友誼遠超過金錢時,那股人性光輝、生命尊嚴,讓我們看到了希望與生命的永生。讓人驚嘆、讚嘆生命的,絕非身外之物(金錢)。但我們卻也為身外之物能成就那麼多偉大之事,而肯定其非凡價值。在 1
人生中,天堂與地獄,原來只是一線之隔啊!
四、約翰.伍德具備科技與人文素養,卻在科技快活的步調下,失去了人文的影子,直至聽到內心的呼喚,正視它,才有機會找到自己,創造不一樣的一生。老天有眼,給了他無價之寶『快樂』,適才適所!
五、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未來的生活比她們更好,而不管實際如何,眼前能
肯定的是:接受教育,將能讓孩子擁有她們所沒有的人生,天下父母心啊!
六、和七十三歲的父親一起參與募書活動,讓我看到父親對兒子從小教育價
值的延伸,而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普世狹隘價值觀。『做你自己心中認為對的,不要為父母而做』,換句話說跳脫了世俗價值,做你自己,而不是做父母要的或別人要的。多少父母能夠這樣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成為他自己,成就他自己,而非大人的價值至上?平凡中的不平凡,只在一念之間。
七、「今天我們所能擁有的機會,多少都勝過昨日」,應該吧!只要我們走
正路,每天累積的經驗、能力或資源,一定勝過昨日,這將是我們面對後天更大的生命能量,一個人自然成長的喜悅也就恆生。
八、職業只是人的一部份而已,藉由閱讀更能整合人生的真、善、美。拋開
小我的自私,可以看到更寬廣的人生視野,發現生命的奧秘!
九、我們常常被教導要符合社會的期待,而不敢突破既有價值的窠臼,甚至
忽略自我,找不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常常為五斗米折腰,不敢面對內心的自我,終至平淡無奇,度過一生。但如何抉擇,端看自己。若人生本是多叉路,而我們又只能選擇一條時,除了睿智的判斷外,還要勇氣相伴隨。請問:你選擇平凡,還是驚奇一生?在人生中,可以看開一些事物,但勿看破,自在度日,氣定神閑,輕鬆多,說它是奢侈品,也不為過,絕對值得追求。
十、約翰.伍德充滿大愛的人性,與比爾蓋茲微軟的獲利本位觀,是大相逕
庭的。除了一股傻勁,換個思想,轉個彎,人生又有無限的可能,誰說不是呢?當人生碰到起伏時,都要正向思考,才對得起自己與他人。也只有對自己內心真實的靈魂負責,才能釋出生命中最大的能量。有錢非罪惡,端看把錢用在哪裡最有意義。
十一、任何重大的決定,有親人的支持與肯定,將是心靈平靜的要素。我們應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疼惜自己。
十二、書中這句話的確是真理:「沒有人曾經洗過租來的車子」,它告訴我們凡事要共同參與,才會珍惜成果,維護它,珍藏它。只有讓彼此在參與中共同擁有,才能互利共生。
十三、生命像燈塔,照亮有需要的人,透過教育,人人將有機會成為燈塔。
十四、我們經常視一切為理所當然,不知感恩珍惜,其實很多東西都不是
天空自然掉下來的。在我們提供任何資源的過程中,「過與不及」都不
好。值得普天下所有父母及師長深思!
十五、理念可以不同,人身卻不可以攻擊。對世界若充滿感恩與平等之
心,則種族之間存在的差異,也只剩下彼此努力的程度不同而已罷了!世界共存共榮是崇高的理想,也是指日可待的。
十六、當良善因子感動周邊大眾時,人性的昇華將帶領我們再次沐浴在和
諧與溫馨,幸福與快樂的氛圍中,人生的無價至寶-快樂,就在你身邊,垂手可得。你心動了嗎?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吧!
貳、讀後心得
一、讀完350頁這本書,我已經在閱讀的中途與尾聲中,不由自主的紅眶了眼睛二次,不想強附愁,裝心軟,可也不想硬心腸,冷酷無情。
二、我們接受了完善教育,進入了主流文化,朝人生理想目標前進、追
求時,幾乎馬不停蹄,少有喘息、回顧、省思的時刻。直到人生在偶然際遇下,才讓我們窺見了世界的繽紛與人生彩繪的另一扇窗。世界真是奇妙啊!
三、有趣的是很多人都在繞著地球跑,卻汲汲營營於各自不同的人生價
值追求,而這些價值的產生,是本能的或個人的特質形塑出來的?亦或是教育良善下教出來的個人自我選擇?還是人生因緣際會下,時空交錯,迸出的火花?當捨去嚴謹的層層學術理論印證下的自我了解,而選擇內心的感覺,對了就勇往直前,一路欲罷不能,既是人生的賭注,也
是人生未知的無限可能的開創。而幸運的是當人們越來越接近自己的心靈,終至發現快樂的泉源,就在執尺之間時,那種反璞歸真,找到真正自己的喜悅,應該是人生每個人的功課。坦白說『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其實真的很難!或許誠如古之聖賢所言『助人為快樂之本』,其快樂感滋養出心靈的甘泉,讓生命力源源不絕呢!
四、不管如何,約翰.伍德邁向價值理想目標追求之旺盛企圖心,終能
結合其微軟經營管理的技巧,讓美事一樁樁疊床架屋出人生的金字塔天堂。原因無他,『利他主義』,讓良善『閱讀空間』的思維計畫,在世界各地連鎖開張。一股正義之氣瀰漫人間,溫暖千萬人心,再度點燃人們內心對溫暖、希望、關懷、扶持的人性渴望。
五、我突然內心湧出這樣一句話:「行有餘力,則以行仁」。仁不是示弱、仁不是好欺負、仁更不是取笑的標籤,它是內心至高無上的情操,人生的每個人一刻不可須臾離。但曾幾何時,我們快不認識這個朋友了,因為我們的眼睛已經被這個世界矇蔽很久了,大家已經快淡忘它了,甚至還不知它身在何處。可惜它的精神富貴,卻鮮少人追求、品嚐,當然「快樂之泉」也就不易喝到囉!
六、如果說人生「有捨才有得」,那我們就勇敢的去追求「心中的得」,也大方的揮手再見「無法兼得的捨」。但若捨得、捨得能夠相互交錯,相得益彰,那真是人間幸運兒,心領神受,大方佈施吧!因為你的人生
一百分,希世珍品,少之又少。這就是為什麼大家口中長說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也端看你怎麼定義「不如意」。
七、除了內心自我對話,我們在行動上還能做些什麼呢?可能才是更具
積極行動力的思維-那就是對教育更無私的奉獻與寬廣的包容及對孩子永無止盡的教育愛。身為教育人,面對約翰.伍德,你是握手歡迎他呢?還是自形慚檅,無言以對?
八、最後誠摯衷心的希望約翰.伍德,早日有緣,擄獲佳人心,陪伴其
『閱讀空間』走一生!將是人類另一個精神資產。
第五篇:一个妻子的等待的美文
一个妻子与儿子冷清地住在家里,日日夜夜望着丈夫回来。
国家对资源是越来越重视了,现决不允许个人开采,但总有些家庭长期以此为生,为了维持家计,家里的男人却要铤而走险继续干这一行,楼上的张婶婶的丈夫李叔叔就是其一。
这一夜,张婶婶与我妈妈畅聊着,妹妹与小朋友正玩得尽兴,我与姐姐下跳棋下得正入神,电视里的歌唱比赛轰轰烈烈地唱响着着,无人发觉,张婶婶的手机躺在沙发上无奈地响了好几遍。
清晨,爸爸从外面回到了家,忧心冲冲地沉默不语,放下手机,抬起头来小声地说,李叔叔今早被抓进去了。正在快手快脚收拾着桌子的妈妈,换着台的我,都不约而同地放缓了动作,异口同声地反问:被抓去了?今早李叔叔去视察工作,却巧碰上警察去检查,在场的所有人被逮捕,拘留在看守所。
婶婶也得知了这件事,披着件睡衣行尸走肉般地来到了我们家,她懒散地歪着头,双手弯着抚着肩头的衣服,两腿烂漫地像两根煮熟的面条,拖鞋套在脚上,好不合适。她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头微微靠在倚背上。我走出房间,看到桌上的信封里装着一封,拘捕通知书。爸爸妈妈一再安慰婶婶,说只呆几天叔叔就会回来。
婶婶泪眼汪汪地,使劲眨巴了几下眼睛,委屈地说:你没过一回一个人的日子年轻时,李叔叔就进去过,留下了张婶婶和儿子。我晚上睡觉的时候想着想着都不是个滋味儿,现在什么也无所谓,只要他能回来就行。不知不觉,那张眼角已有皱纹的妇女脸上,已流下了两行短短的泪。
一天,两天,三天几天过去了,叔叔托人带了信回来,说他没事。婶婶的心态也一天比一天轻松,只是心中总有一番牵挂。刮着小风的尾夏,阳光一整天都分外强烈,影子将干净的水泥路剪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路牙石边的冬青绿油油的一片,暖了人的心。
妻子心里仍挂念着丈夫,盼着丈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