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监测大赛冠军介绍
冠军介绍
——建工学院环境监测大赛获奖者xxx
5月22日下午2点,建工学院环境监测大赛在东校区第一实训中心如约举行。参加本次比赛的全部为11环工班的全体学生。
获得本场比赛一等奖的是来自学校环工班的xx同学。这次的环境监测大赛共分为两个部分,笔试部分和实操部分。她说,笔试部分主要考的是基础知识,取决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当时的笔试成绩一出来并不是十分的理想,但还是勉强进入了实操部分的测评。在实操部分中,有很多都是比自己优秀的同学。与他们之间的竞争,主要体验的就是一个“细”字。认真的检测试剂,一步一步细心地慢慢来。包括有无认真的洗净器具,这都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真所谓是细节决定成败。这次的比赛有助于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应用。
根据xxx同学叙述,这次比赛少不了老师平时的教导,能取得这优异的成绩,很大部分都是取决于老师的教导。在此,特别的感谢老师平时耐心的教导。但我们知道,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除了老师的教导,也少不了xxx同学平时的虚心好学。据了解,xxx同学在大一时就报选了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这大大的锻炼了她实际操作的能力,加强了她的专业基础知识,直接影响到了之后的比赛。
但是,xxx同学并不满意这次的成绩,她认为自己任有很多不足之处。不够仔细、认真。比赛时因为没有检测试剂的浓度,导致重做了一次,浪费了很多时间。xxx同学还说,骄兵必败,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无论题目是简单还是困难,题量小还是大,我们都必须谨慎小心,不要轻视它,应该做到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稳、准、正确。
本次环境监测比赛,让每一个参赛的选手都获益良多,大赛有助于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学会在错误和失败中成长,在每一次的练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错误,学会从错误中学习,在失败中成长,我们经历的每一次错误和失败都能更好的激发我们的斗志,激励我们勇往直前。其次,要学会随机应变,当遇到突发状况,如何在巨大的压力和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处理好突发状况,需要我们沉着冷静的思考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在这次比赛中,感谢学院领导及老师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比赛是短暂的,收获是长久的,祝愿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第二篇:环境监测技能大赛试题[推荐]
环境监测技能大赛试题
为保证学校师生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委托资源与环境学院进行校园环境质量监测。本次校园环境质量监测分为三大部分:校园水及污水监测;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校园噪声监测。学院决定在已具备环境分析、监测知识的同学中选拨30名组成环境质量监测小组来完成这次任务,其中校园水及污水监测小组15名同学,校园空气质量监测小组10名同学,校园噪声监测6名同学。选拨采用公开的方法,2-3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利用3-5天时间制出校园水及污水监测、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校园噪声监测其中一项的监测方案,根据方案制订情况选拨小组成员。监测方案要求如下:
(一)校园水及污水监测
1.对校园内污水及生活用水进行分类(如学生食堂用水、各实验室的污水、生活污水、自来水用水量等),根据分类进行现场调查,对调查内容以表格或其他能清晰表达的方式加以记录。
2.制订校园内水监测方案一览表,并确定监测项目。
其中包含监测项目(给出选择依据);监测范围;采样点布设、采样时间和频率、采样方法,并以表格形式记录;分析方法列表给出;给出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表。
3.需明确水及污水的监测具体安排:小组内同学如何分工,实验项目如何分配。拿到监测项目后,每组同学应做的采样前准备工作(标准溶液及其他试剂配制;采样仪器、采样时的保存剂准备等)。4.对校园内水及污水水质进行简单评价:
校园的水及污水水质与国家相应标准比较,并得出结论;分析校园水及污水水质现状;提出改善校园水及污水水质的建议及措施。给出所用标准。
(二)校园空气质量监测 1.制订校园空气监测方案:
对校园监测区进行现场调查,对以下调查内容以表格或其他能清晰表达的形式加以记录。
① 校园空气污染源、数量、方位、排出口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量、排放方式,同时了解所用原料、燃料及消耗量等。
② 校园周边空气污染源的类型、数量、方位及排放量。③ 校园周边的交通运输引起的污染情况、车流量。④ 监测时段内校园气象资料。⑤ 校园在整个城市中的位置。⑥ 校园区域划分。需明确。
制订校园空气监测方案一览表,并确定监测项目,给出项目依据。2.校园空气监测及结果分析:
① 实施空气监测具体安排:小组同学如何分工,布设点上的采样及样品分析如何分配;空气采样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② 空气采样时间及采样频率安排:采样情况记录以表格形式列出。
③ 空气监测结果及分析:样品采集完,按照规定立即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数据处理。给出分析依据,最后将结果汇总在表格中。3.对校园的空气质量进行简单评价:
找出本组各采样时段内不同的空气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同一天的不同时段及不同天的同一相应时段各污染物的浓度的变化趋势);将校园的空气质量与国家相应标准比较得出结论;分析校园空气质量现状;找出出现目前校园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的原因;提出改善校园空气环境质量的建议及措施。给出所用标准。
(三)校园噪声监测
1.校园噪声监测及数据处理:
① 实施噪声监测具体安排:整个校园的网点布设以及仪器准备,由学生自己安排完成。小组同学如何分工,以表格形式实验记录;
② 噪声测量时间及测量频率安排。实验记录以表格形式呈现。③数据处理:如何绘制校园噪声污染图。(需在方案中给出)2.对校园的声环境质量进行简单评价:
将校园的声环境质量与国家相应标准比较得出结论;分析校园声环境质量现状;提出改善校园声环境质量的建议及措施。给出所用标准。
第三篇: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冠军范文
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冠军谈英语学习 2011-07-18 10:50:11 来自: 魔法虫虫(创意+创作+创业=改变人生)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冠军谈英语学习
钱钟书先生喻回忆为ego-trip,即一段心灵的自我旅程。所以有时空倒流,玉轮光转,恰如william blake所咏唱的企图在瞬间参透永恒的举动。当然这一切的动因,都是内心在茫茫宇宙中寻找确定的契合点,以勾勒出一段明晰的线条,也算是自我认知的开始。我唯恐从自己散淡的生活中寻思出一条本不存在的线索,也无意在曾经驻足回味的驿站再多徘徊一个时辰,但无论如何,一个明确无误的时刻不能轻易略过:4年前,中国广州,第五届21世纪杯大学生英文演讲比赛。之前,我是生涩拘谨的大二学生;之后,我学会了面对人生种种而不退却,在任何情形下都昂起自己高傲的头颅。
童年
我大约是“21世纪杯”历届选手中的一个异数。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小小的农场里,在那里接受了从小学到初中的基础教育,后来才转学到农场邻近的一个小城。除了儿时在上海度过无忧无虑的两年,绝大多数形成性经历(formative experience)其实都是在新疆获得的。说到新疆,我总会想起edward said笔下的东方(the orient),因为每次回上海亲戚家中,家人都会很为我的一切担心,新疆在大多数人的心中,是连不毛之地都不如的,是的的确确的他者(the other)。可回想起来,我最重要的教育,就是在这粗犷的北方天空下
无忧无虑的成长。小学时我热爱天文地理。曾经航行世界的爷爷经常给我买地图拼图,并且亲自考查我的地理知识。还在二年级之前,我就已经把世界地图册翻烂了,并且记住了一个个自认为美丽的地名:斯德哥尔摩、布宜诺斯艾利斯、雷克雅未克„„为了看懂星图,我开始一个人研究希腊神话。幸而小孩子的记忆力实在牢靠:我从来就没有被希腊人长长的名字所吓倒。十岁的时候,我已经能够辨认北天可以看到的五十余个星座中的大多数了。新疆的夏夜短而清凉,我就等到月落后,在半夜爬起来去观察星的移动。新疆的天空高而澄澈,在我家附近只有一望无际的田地,丝毫没有大都市特有的光污染。父亲强迫我练字的时候我死活弄不明白的那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似乎在繁密的群星中找到了最佳注解。
虽然当医生的父亲特别在母亲怀我的时候把莫扎特的音乐拿来做胎教,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开风气之先,但我们家里绝对没有培养天才的宏愿。母亲是英文教师,和父亲一样,主张我要有快乐的童年。参加合唱队,学小提琴,我都半途而废,老师很生气地向父母告状,他们则总是很固执地认为我需要休息,需要有自己的时间。现在看来,我父母似乎有着更加古怪的计划。我的第一本童话书,竟然是英汉对照的英国民间故事集。脑子里面塞满了科尔切斯特王国公主的三头井,攀爬豆茎的杰克之类的奇谈怪论,对于那汉语对面的洋字也有了兴趣,母亲就在我半睡半醒间开始教我英语。小学就晃晃悠悠地学完了初中教材,初中就开始学习那套堪称经典的new concept english(《新概念英语》)。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我一开始学的是国际音标,拼音语言的魅力,让8岁的我着迷。我从来没有觉得英语里面有困难的读音,也与这个有关。一开始,母亲就让我熟悉了英文的拼写法和发音之间若隐若现的关系,以至于现在让我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背诵单词简直就是折磨——在我脑中,永远是一个一个的音节,而不是单个的字母。后来才知道,印欧语言都是拼音语言,和表意文字构成的汉语相比,发音是非常重要的。印欧语言基本上都是“我手写我口”,英文虽然在这方面例外多到了恶名昭著的地步,但仔细找规律,还是很容易弄通的。我的希腊神话也帮了忙:学习ocean这个单词的时候,我想到了okeanos(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海神);而helios(阿波罗手下的日神)也在英文中构成了关乎太阳的很多单词。母亲不仅要求我对国际音标能够达到得心应手的纯熟程度,还时常告诉我句子中逻辑重音跟意群等细节的重要性,要我每天大声朗读英文。后来学的东西多了,还要求背诵课文。《新概念英语》里面浸透着英国绅士那种内敛的幽默,似乎就是在这个时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新概念英语》是我最有感情的一套教材。第二册的96篇课文成功地让学生反复巩固已经获得的语法知识。母亲那个时候已经开始让我自学。手捧一本《牛津双解》,我开始自娱自乐。我手头还有外研社出的一本薄薄的小书,叫做《我是怎样学外语的:25年学用16种外语经验谈》,作者卡莫?罗姆布(kamo lomb)是匈牙利的著名翻译。这本书现在大约已经绝版,实在是遗憾得很:我以为这本书是谈外语学习的出版物中最深入浅出,也是最有见地的一本,可能只有后来商务出的《识途篇》可与之媲美。这本书让我眼界大开,同时也廓清了自己学习过程当中的重重迷雾,直到今天,我仍然在用这本书中介绍的方法学习外语,而且学习的语种也扩大到了德文和法文。罗姆布的观点从今天应用语言学的观点看来,是不新鲜的:学习外语应该对语言学理论和文化底蕴也感兴趣,要与语言材料尽可能多做接触以获得(acquire)语言熟巧,从语言中学习语法而非相反等等。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她所推荐的方法和中学外语教学的主流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才显得格外有趣。我从此丢弃了外语工具论的异端邪说,开始将英文作为一种文化进行学习。不仅关注语言现象,也 对英语国家的历史、政治和社会大感兴趣。我开始用短波收音机磕磕绊绊地收听bbc world service的广播。由于词汇量有限,听懂的东西少得可怜。可是父母非常鼓励我,总是说“灌耳音”对于学习外语是很有帮助的。果然我对语音的细微差别更加敏感了,听力和口语都有一些提高。后来当我第一次出国的时候,有人还提到我的语音有一点像bbc的某个播音员,看来耳濡目染的学习效果是不容忽视的。我是一个很爱看杂书的人。似懂非懂地啃完了弗拉马立翁的《大众天文学》,我又开始读《圣经故事》和《世界通史》的插图版。有一次生病,母亲离开家以前撂了一本英汉对照的简写本《简?爱》给我。我很快就津津有味地读完了中文部分,然后对自己喜欢的英文部分稍加留意。父亲从上海给我买来各种童话和故事,还有一套当时颇为昂贵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插图版》。现在我还很尴尬地记得,当时最喜欢的是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温莎的风流娘儿们》)那种欢乐的气氛。杂书看来是毫不相干的营生,但仔细回想起来,我倒觉得比正规教育还有有用有趣。当时有一套很全面的《百万个为什么?文科学生版》,是面向高中学生的,可我在初一的时候就迷上了。里面的《外语》分册介绍了千奇百怪的语言现象。比如介绍语言的“可听性”时说,西班牙语像玉盘滚珠,德语像大炮,虽然不甚确切,倒也很有意思。我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梵文天城体文字”,荷兰语和佛莱芒语的区别是什么,同时也很惊喜地发现,拼音也可以做成方块字,比方韩国语的“训民正音”系统。我在学习外语的初期,就未出现对“非我族类”语文的大惊小怪,德语很多词类有阴性阳性之分,甚至还有语法性和自然性的区别,在那时的我看来,就和新疆干旱的天气一样自然而然。在人间 初中的时候,我对英语基本上还是不痛不痒的感觉。每天看看《新概念》,查查单词,做做题,基本上都属于非做不可的household chores,还没有上升到主动积极的精神境界。那个时候,我担任英语课代表,经常给同学讲解考试卷,自己本来就学得很透彻的语法也更加熟练了。虽然语法在后来成为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但在当时,对于初学一门语言的少年来说,清楚的语法结构就如同林中路上光滑发亮的石子儿一样,能够把怯生生的亨舍尔和格雷特尔们从迷宫般的语言黑森林里面引领出来。后来到了爱尔兰读研究生才发现我是我们硕士班唯一一个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虚拟语气的人,虽然班上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是英语母语者。学习外语需要灵活的头脑,不是数学的头脑,也不是哲学的头脑,而是能够生成音乐和意象的大脑。我从来不拘泥于一个语法特例,也不计较为什么惯用法和语法相互矛盾。我全心全意地接受母语者本能的指导,从不质问为什么母语者不用汉语的思路构筑句子(中国学生最大的恶习)。我最感兴趣的是英语和汉语之间奇妙的差别,并常常为一个个古灵精怪的英语句子感到兴奋。可以说,从很早开始,我就不知不觉地开始实践“用英语思考”的理念,尽管《新概念》的编者l.g.alexander说这个是不可能的。我坚信他错了:学习外语的最重要任务便是在思考和语言之间建立直接的关系,不需要借助任何中介。一个用功的英语学生,可能不一定会达到完全用目的语思考的境界,但是部分的使用目的语作为思维载体,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需的。语言不仅是思维的载体,而且还界定操这种语言者的思维。比方德国人和英国人的存在观就会有出入:“有”这么一个基本的概念,英文是“there is„„”但是德文就是“es gibt„„”,所以英、德两国的哲人运思“存在”的概念就会有取向的差别。英、德两种具有亲缘关系的语言还有如此的分野,更不要说中文和英文了。尼采在《善与恶的彼岸》中显露出自己语文学家(philologist)的本来面目,写了如下的句子:“语言的契合之处,由于存在着共通的语法哲学,也就是被相似的语法功能不自觉的指引和主导的情形下,从一开始就具备着发展出轨迹和序列相似的哲学系统的条件;同样的形成某些其他的世界观的可能性也因此被禁止了。”所以通过英语直接理解英语,是具备相当水平的语言学习者必须面对的挑战。罗姆布的书里也提到,在学习的初期就要开始通过原文学习原文,这个后来被证明是经典名言。
初三有机会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拿到了新疆赛区的冠军,到秦皇岛参加生平第一次全国性英文演讲比赛。为了准备演讲比赛,我很认真地跟随母亲进行训练。除了每天反复练习演讲稿,看着镜子校正脸部肌肉的运动,还要学习应答很多日常问题。那个时候,bbc的rp没能抵挡住母亲美式英语的冲击,我的口音是地地道道的美音,连terrific这样的词,都挂在嘴边上,顾盼自雄。后来在秦皇岛获得了初中组一等奖的第四名,感到很侥幸。路过北京的时候在北大附中一位生物老师家中寄宿,他是父亲的朋友。他很不客气地对我说:“你的奖是照顾得来的。你们新疆的水平怎么可以和北京上海的相比?如果你在内地比赛,一定拿不到这个赛区冠军。”我那个时候便讶异于他这种低级的偏见,没有对自己产生丝毫的怀疑。我记得在病中读到的一句话,似乎是《简?爱》里面海伦开导被校长布鲁克尔赫斯特无端指责的简?爱时说的:“哪怕这个世界都在指责你,只要你自己问心无愧,就可以勇敢地昂起头来。”虽然后来我对《简?爱》的文学价值有了更批判的认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本小书给我的勇气。当时流行《走遍美国》,我看得正入迷,所以用a big fish in a small pond来自勉,倒也恰如其分。
高中基本上在《新概念英语》第三册中度过了。高二时我突发奇想要从美音改成英音,于是开始了一项耗时巨大的工程。我爱上了bbc world service的节目。从newshour到uk top 20,从off the shelf到the world today,我把收听广播当成了日课。在听的同时我开始模仿播音员的发音,并把自己的朗读录下来,在反复聆听中校正自己的发音。当时我们有一位短期外教,来自英国约克。她很赞许我的口音,不过对我的“美国式”语调有所保留。这个问题,要等到我上了大学才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
从小学到高中,母亲是我的英文启蒙老师。虽然自己学得懵懵懂懂,但基本的语言知识都学到了。英文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童子功”,需要长时间、高频度的单调重复和温习。很多人都自以为得之矣,实际上只是“知道”而不是“熟稔”,所以无法达到语言和思维亲密无间的更高境界。简单的语法现象要在语言实践中化为条件反射,基础的词汇都要强制记忆,更重要的是,要在一开始就养成学习外语的良好习惯和心态,以便将来能够主动地为自己设计外语学习课程,这里择要概述。首先,学习外语不可以有中断,每天都必须投入至少一小时的时间,否则就将体会到没有丝毫进步的挫折感。阅读是学习外语的安身立命之本,没有大量的阅读,不可能在非母语环境中培养精细的语感。听力要多锻炼,哪怕似懂非懂的“灌耳音”都是非常有益的。其次,必须了解语言习得的规律,为自己的可持续性外语学习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要细心地观察所学外语的潜在规律,在语言现象中主动地总结语法和用法规则,这样才能内化(internalise)一门外语。第三,要有包容开放的心态,充分地进入异文化的内核,从根本上解读外语的生存环境。
其实上面的建议是对中国目前盛行的“消极掌握外语”理念和实践的反驳与批判。单单追求考试通过而拒绝下功夫掌握外语是愚蠢的。
很多培训学校都有诸如“听力技巧”的课程,教人如何“应付”听力考试。他们通过逻辑的分析可以很大程度上预测答案,但是当你真正能够听懂,就根本不需要引入这些不蔓不枝的繁杂“方法”了。想要针对某项考试消极地掌握外语,不但要在所谓应试技巧方面浪费很多的时间,而且一定会在需要应用外语的场合左支右绌。说来说去,一门语言的习得,是一种下意识的培养,是一种不需要在脑中为了一个语法现象纠缠不清、一眼就可以判断语言样本是否正确得体的能力。这种能力是衡量外语水准的唯一有效标准,绝非一两次标准化考试就能够测评出来的。
我的大学
中国学生对标准化考试是无计可逃的,在参加高考之后我走进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其实也是事出偶然:我的户口高中时代就转回上海,必须返沪参加高考,而上海高考填报志愿是在考试之前,这给所有人出了一道难题。我本来有意报考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不过在考前咨询会上碰到的复旦老师一听说我在新疆接受中等教育,不约而同地说:“我们不在新疆招生。”他们似乎急于打消莘莘学子对复旦的敬仰。倒是上外的老师们和蔼可亲,尤其是虞建华教授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琢磨了半天,终于决定把第一志愿填为上外的国际经济法和英语两个专业,我最终走进了上外娇小玲珑的校园。命运轮的流转让一切雄心勃勃的计划都黯然失色,而我却从这次选择中受益终生。
甫进大学,就感到自己的英文学习进入了一个“瓶颈”,就是季羡林先生说的“平台期”,跳过去了,就从普通的鲤鱼变成了天龙,而倘若不能突破的话,就会前功尽弃。我为此请教虞老师,他的回答很简单:“大量阅读,尤其是简写本。”我那时年少气盛,作不解状。虞老师谈起他当年在上外读书时,教文学的陆佩弦先生也要求他们这些早已开始啃原著的年轻教师多读简写本。理由很简单:你能用区区几百个词将故事叙述得如此活灵活现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要老老实实地读。虞老师还和我分享了一个小小的心得:在英语基础已经相当坚固的情形下,用英语国家的中学生读物,可能效果比读简写本还要好。于是我一头扎进图书馆,开始阅读自己能够搜罗到的校园小说。整整三个月,我沉浸在英国少年情窦初开的世界中,很吃力地在探险、恋爱和校内权力斗争的重重网络中游走。在以每天50多页的速度啃了好几本之后,发现自己的语感有了质的飞跃,由于中学生读物的难度比简写本高出许多但又比一般原文文字要简单,我掌握了许多中级词汇,同时口语的熟练程度也有了巨大的进步。罗姆布的书中讲到,“阅读以优美、简单的语言节奏写成的现代戏剧、长短篇小说,最能培养语言熟巧。语言的所谓?情境因素?包含在艺术性的叙述的潜台词中,可以与潜台词一起不知不觉地吸收到人的记忆里。”诚哉,斯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罗姆布引用法兰西学院院士安纳托尔?法郎士的话说:“字典是按字母排列的宇宙。”进入大学以后,一本小小的牛津高阶双解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的阅读需要了,终于有一天,我从外文书店捧回了一本厚厚的concise oxford第八版,从此开始了使用原文字典的快乐旅程。刚开始用简明牛津,常常是为了一个单词的解释察看两三个词条,因为往往用来解释的词汇可能也是生词。篇二:历届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冠军演讲稿
历届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冠军演讲稿
第十一届“21世纪·澳门之星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清华大 学曹丰演讲稿 our future: a battle between dreams and reality good afternoon, ladies and gentlemen: when i was in the primary school, i have a dream.i want to invent a device which could bring you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in no time at all.when i was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my dream was to study in my ideal university.and when eventually i got into the university, my dream was to graduate.ladies and gentlemen, the reality is not real.it is a barrier keeping us from all the possible fantasies.flying, for example, had been a dream to mankind for thousands of years.a hundred years ago, man could not fly was still regarded as the reality.now if that was really the reality, what did the wright brothers do? how did some of you get to macau? only when we believe that the reality is not real can we soar with our dreams.people say that our future is a battle between the reality and our dreams.and if, unfortunately, mr.reality wins this war, then i see no future of mankind at all.aids will never be curable as this is the reality;people living in the undeveloped countries will suffer from starvation forever as this is the reality;4)disputes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would never be settled as this misunderstandings and intolerance is the reality.fulfilled your dream and that you dont dream anymore? dear 5)adjudicators, what do you think? c.s.lewis once said, you are never too old to dream a new dream.so for our future, please dream and be unrealistic.第十届“21世纪·外教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南京大学夏鹏
演讲稿 from walls to bridges im studying in a city famous for its walls.all visitors to my city are amazed by the imposing sight of the city walls, silhouetted by the setting sun with gold and shining lines.with old, cracked bricks patched with lichen, the walls are weather-beaten guards, standing still for centuries in protecting the city.our ancestors liked to build walls.they built walls in beijing, xian, nanjing and many other cities, and they built the great wall, which snakes through half of our country.they built walls to ward off enemies and evil spirits.this tradition has been maintained to this day as we still have many parks and schools walled off from the public.i grew up at the foot of the city walls, and ive loved them since my childhood.for a long time, walls were one of the most natural things in the world.my perception, however, changed after a hiking trip to the eastern suburbs, a scenic area of my city.my classmates and i were walking with some international students.as we walked out of the city, we found ourselves flanked by taller and taller trees, which formed a huge canopy above our heads.suddenly 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ked me, where is the entrance to the eastern suburbs? were already in the eastern suburbs, i replied.he seemed taken aback, i thought you chinese have walls for everything.his remark set off a heated debate.at one point, he likened our walled cities to jails, while i insisted that the eastern suburbs were one of the many places in china that had no walls.that debate had no winners, but i did learn a lot from this international student.for instance, he told me that universities like oxford and cambridge were not surrounded by walls;the campuses were just part of the cities.i have to admit that we do have many walls in china, and as we are developing our country, we must carefully examine them, whether they are physical or intangible.we篇三: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冠军
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冠军:学英语笨方法才是好方法.cn 2006年11月23日10:36 东北新闻网 2006“ c c t 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于近日落下帷幕,武汉大学的陈东夺得第一名,大家都难以相信陈东竟是一个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据他自己爆料,小学毕业时只认得一个单词。陈东何以把英语学得这么好?有什么窍门吗?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这位全国英语冠军。
啃难题让他大开眼界
陈东上小学时对英语不感兴趣,英语课对他来说就是活动课,他从来不听讲,小学毕业时只认得“ o r a n g e”一个单词,因为他就爱念“ o r a n g e”,觉得很顺口,好玩!上了初中,陈东想好好学英语了,但是他没有一点儿英语基础,学习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幸运的是,陈东结识了好友余皪。余皪的英语成绩非常好,初一时已经在学习《新概念英语2》了,初二就能用很流利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最让陈东佩服的是,余皪的英语已经那么好了,但还是在学习,老师布置的作业他都会认真完成,尽管他都会了。陈东回忆说,这么多年来,余皪一直在帮助他,从完全不能说,到渐渐能开口,到基本能说,到很能说,一直都是在余皪的巨大影响下。
记得初三时,陈东买了一本《英语奥林匹克》,这本书稍有难度,做一套题能错一半还多,而且常常是看完答案和注解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陈东找来余皪给他讲题,余皪不仅英语基础好,而且课讲得十分精彩。陈东说,他好像什么都懂,见多识广,可以从一个单词讲到美国的历史,联系到的背景知识,让人大开眼界。一个月下来,整本书做完了,陈东的英语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也就是从那时起陈东喜欢上了英语。篇四:全国大学生英语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
全国大学生英语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 顾秋蓓 演讲稿 a scene to remember gu qiubei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advisor: gong longsheng good afternoon, ladies and gentlemen.today i would like to begin with a story.there was once a physical therapist who traveled all the way from america to africa to do a census about mountain gorillas [go·ril·la || g?r?l?]n.大猩猩;歹徒;壮而残暴的男人。these gorillas are a main attraction to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this put them severely under threat of poaching and being put into the zoo.she went there out of curiosity, but what she saw strengthened her determination to devote her whole life to fighting for those beautiful creatures.she witnessed a scene, a scene taking us to a place we never imaged weve ever been, where in the very depth of the african rainforest, surrounded by trees, flowers and butterflies, the mother gorillas cuddled their babies.yes, thats a memorable scene in one of my favorite movies, called gorillas in the mist, based on a true story of mrs.dian fossey, who spent most of bet lifetime in rwanda to protect the ecoenvironment there until the very end of her life.to me, the movie not only presents an unforgettable scene but also acts as a timeless reminder that we should not develop the tourist industry at the cost of our ecoenvironment.today, we live in a world of prosperity but still threatened by so many new problems.on the one hand, tourism,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industries in the 21st century, provides pe ople with the great opportunity to see everything there is to see and to go any place there is to go去看看每一件值得看的事情, 去任何一个值得去(或可以去)的地方。
第四篇:大学生演讲大赛冠军稿《中国2008》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2008 天降大任于中国
2008,对我们来说注定要刻骨铭心。当我们满怀喜悦期盼奥运盛事来临之际,接连不断的危机事件却让我们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
年初那皑皑白雪不再是人们心中的美景,那雪花不分昼夜垂直倾洒,把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挡在了回家的路上;3月,西藏拉萨出现打砸抢烧的暴动。全国震动!而外国的媒体却几乎一边倒地报道藏独是人权问题,政府在暴力镇压;紧接着,奥运火炬海外传递被抢,深深地刺伤了中国人向世界张开的双臂„„这年初发生的一切,似乎在暗示着人们:2008,对于中国,将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
然而面对考验,中国人默默地挺直脊梁,用行动证明着中国力量:在漫天雪花中,我们看到了,子弟兵端上的那一碗碗热腾腾的面,那一杯杯暖彻心扉的茶;法国街头,留学生李洹用一场理性爱国演讲揭露了藏独的丑恶面庞;而塞纳河畔,用身体护卫奥运火炬的金晶让我看到了一个美丽的中国女性!随后,国 旗,国歌„一片红色的海洋开始随着火炬的脚步翻滚,席卷全球。“加油,中国!”开始回荡在大街小巷。中国人空前地团结在了一起。我们不再是那个没落.懦弱的民族,我们开始为自己的主权发出我们的呼喊!
如果我说,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的时刻,无论肤色,无论国籍,无论贫富,无论男女,无论长幼„„所有的心都在同一个时刻在同一个频率上跳动,那么,现在,这样的时刻到来了,那就是中国的“汶川时间”。
那个时刻开始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那个时刻,成千上万颗停止跳动的心脏,沉重按下了“汶川时间”的秒表。从中南海开始,所有还在跳动的人类心脏,都以最快速度向以汶川为中心的危情区域奔跑,有的心脏带着身体去了,有的心脏穿着军装去了,有的心脏带着电视信号去了,有的心脏派遣血液和资金去了,有的派遣眼泪,有的派遣祈祷,有的派遣慰问„„即使以发表不同声音为天职的那些媒体心脏,这次也只跳出了一种声音:汶川不哭,中国加油!
这是人类值得自豪的时刻,在自然灾难面前,世界各民族人性中最美的部分像孔雀尾翎一样盛开,五光十色。
这是中国值得自豪的时刻,政府展示出自己的开放、效率和学习能力,民众呈现出自己的宽容、同情与善良。
这是四川人,特别是震区人民值得自豪的时刻,他们在大灾难中表现出了让世人难以置信的镇定与从容、忍耐与坚韧。
永远永远,我们都无法忘记总书记那洪亮而坚定的高喊;我们都无法忘记总理那流着热泪的承诺与鼓励;我们无法忘记那些伤痕累累的紧握着一支笔的孩子的小手;我们无法忘记那些被夹在断墙间等待救援的急切眼神„„我们无法忘记的有很多很多,我们也许无法亲临一线,但是我们要用心底最真实的语言,最真切的感情呼唤:死者安息,生者坚强!
世界给中国十六天,而中国给了世界五千年。29届北京奥运会完美谢幕:金牌总数第一次名列榜首,奖牌总数达到100枚,中国代表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骄傲战绩。从气势恢宏的开幕式到有条不紊的组织工作,再到圆满的闭幕式,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给了北京奥运这样一个评价:“excellent”——“无与伦比”。
这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最大的盛会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活力,焕然一新的城市基础设施、旅游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刺激。然而,中国最大的收益不是这些有形资产,奥运会让世界看到一个开放的中国,一个现代的中国,一个自信的中国。世界一流的运动场馆、志愿者和普通百姓的热情,80多名外国政要齐聚“鸟巢”,上万的媒体记者,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加比赛,这都创造了奥运历史之最。在这十六天中,世界真正认识了中国。
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十六天一晃而过,随着北京奥运圣火的缓缓熄灭,我们又踏上了新的征程。奥运会的闭幕对中国来说,不是终点,而恰是起点,我们将继续传承“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理念。后奥运时代的中国将更加的包容、自信和开放,在世界的瞩目下一个更加成熟和健康的中国正在崛起。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承载着三名航天勇士,又飞上浩瀚的天空,实现了中华民族漫步宇宙的苍穹之旅!纵观中国2008,飞天壮举恰恰昭示着:众志成城,中华巨龙正在腾飞;多难兴邦,中华民族正在崛起!
回眸2008,凤凰卫视评论员杨锦麟先生说:“天降大任于中国,对于2008年旋踵而至的震撼,当作如是观。”可以预见,2008的战斗,将极大地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传统美德将得到最好的展示和升华;
神必将震撼世界!
这样的民族精 “殷忧启明,多难兴邦”
第五篇:大赛介绍
中国-东盟礼仪大赛介绍
中国-东盟礼仪大赛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大连国韵十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大赛宗旨为“弘扬东方礼仪促进国际交流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大赛主题为“传承礼智信.弘扬真善美.演绎东方韵”。
大赛背景
中国-东盟礼仪大赛自 2005 年应中国—东盟博览会需要而创办,历过 九年的积淀与发展,中国—东盟礼仪大赛涌现了一大批形象气质、礼仪综 合素质俱佳、才、智、德出众的礼仪形象大使,她们承载着中国传统礼仪 文化的精神,身披时代赋予她们的光荣使命,致力于与各国来宾使者交流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把中国传统礼仪精髓淋漓尽致的体现在服务中国—东 盟博览会期间的所有重要活动。礼仪大使们典雅、古朴、青春、阳光的形象,得到了东盟各国及中国国家领导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评价!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倡议下,中国与东盟将进一步密切社会人文交流,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艺术、情感的多方交流和全面了解,中国将 2014 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第 10 届中国—东盟礼仪大赛响应“繁荣共建、文化共融、机遇共享”的时代发展主旋律,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培养选拔更符合当代环境的礼仪人才,更好的体现国家文明精神,传播与普及礼仪文化,丰富中国-东盟博览会活动内容,促进世界礼仪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大赛亮点
1.国家精神与地区特色的相辅相成作为常设、官方主办的大型赛事,中国—东盟礼仪大赛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和广西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每次大赛,自治区领导、博览会秘书处领导必定亲临现场指导。中国—东盟礼仪大赛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培养选拔更符合当下大环境的礼仪人才,更好的体现国家精神、民族精神,传播传统礼仪文化,丰富中国东盟博览会活动内容,促进友好交流、促进公民素质的提升,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进步!
2.大赛彰显了中国礼仪文化的魅力
无论是海选、半决赛还是总决赛,无论是在迎送各国政要还是引领商务巨贾,无论是博览会开幕式还是峰会开幕式,无论是大地飞歌晚会还是东南亚风情夜,礼仪服务人员青春、健康向上的阳光形象,都会成为万众触目的焦点,让人们见证了中国—东盟礼仪文化的魅力。而早在决赛赛前的拍摄活动,或者是各种联谊活动,训练营的高素质礼仪之花永远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中华礼仪与国际特色的相互交融
大赛得到了东盟各国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彰显了国际交往的特色,秉承了“礼行天下”的宗旨。继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之后,更多的东盟国家参与到国际赛区选拔活动中来。这标志着中国—东盟礼仪大赛承载着一方巨大的国际交流平台,品牌影响力正涵盖中国与东盟,走向世界,影响未来。
4.放飞青春梦想与选拔优秀人才对接循环
成为礼仪大使,实现“光荣与梦想,奉献与责任”的理想。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踊跃报名参加选拔大赛,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学生、老师竞相报名参加竞选。据不完全统计,每届大赛吸引了来自国内众多省、市、区,以及东盟10个国的成千上万青年男女报名。很多选手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借助大赛的品牌和良好平台,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同时,众多企业品牌与大赛结对子,借助大赛的平台为企业选拔和培训优秀人才,为企业品牌提升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5.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介的强力宣传
大赛的系列活动,各频道进行全程转播,让更多人了解礼仪大赛的盛况。通过电视、网络、微博、微信的全球播报,倡导礼仪、和谐、繁荣、发展的使命感,传承礼智信、弘扬真善美、演绎东方韵,为企业稳步发展与友好合作奠定基础。据统计,《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泰国国际中文台》《马来西亚中文台》《新加坡中文台》《直播网》《中广网》《中新网》《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南国早报》《当代生活报》《南宁晚报》《广西分众传媒》等数十家媒体均做了不同程度的报道,使大赛的全球传播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每届大赛都有来自国内外众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或转载,影响巨大。2014年大赛,面向全球华人,沟通两岸三地的香港文汇报成为协办单位之一,对赛事全程追踪报道,更是给强大媒体阵容锦上添花,把大赛的影响带向全球。
6.实力国企与精英民企的强强联手
重大的活动必然会引起商家的强烈关注。中国—东盟礼仪形象大使大赛亦是如此。从2005年的“爽妃”杯、2006年的“富安居”杯、2007年的“新天德”杯、2008年的“凯悦国际”杯,2009年的“深航杯”,2010年的“长生林业”杯、2011年、2012年的“俪人行”杯、2013年的“江山麓府”总冠名与“百协大溪地”总决赛冠名,中国—东盟礼仪形象大使选拔大赛九年来得到了众多企业的鼎力支持。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浩沙(中国)有限公司、广西南宁永明珍珠宫珠宝有限公司等单位,更是大赛赞助单位的“常客”。德天瀑布、明仕山庄、雨春化妆、红林大酒店、金旺角大酒店、石埠乳业、醴陵红官窑、佳园地产、御南沉香、安徽长润集团、百协大溪地……多年来,已经有上百家企业、品牌与礼仪大赛“喜结良缘”,推动了礼仪大赛的进程,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实现共赢。
7.精彩配套活动添彩大赛
2014年是礼仪大赛举办十周年,必将开启新中国—东盟礼仪大赛新的里程,为弘扬礼仪文化,促进国际交流,展现俪人风采,构建和谐社会。组委会将举办系列的活动,为大赛增光,为企业添彩。
目前,大赛正在复赛阶段,全国总决赛将于8月28日—29日在大连举行,我们等待您品赏一场礼仪文化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