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赏识中改变
在赏识中改变
我班有个叫小a的男孩子,可以说在我们三年级是大名鼎鼎的一个人物,我们三年级的老师对他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怎么回事?调皮出了名呗!上课时他周围的学生就不得安宁了。一会儿,他拿拿这个同学的橡皮,动动那个同学的文具盒,一会儿,他拉拉这个同学的胳膊,踢踢那个同学的脚。上课时,他说小话的声音更是屡禁不止。下课后,还直想欺负别的学生。
对他,我是用尽各种办法,批评也不行,表扬也无效,一时,他成了最让我头疼的孩子。
有一次,班里因为调动座位,小a所在的第二组没有了语文组长。我在选组长时先请他们自我推荐,让我没想到的是小a也举起了手。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在凑热闹,担任不了这个职务。可是这个想法立刻被另一想法推翻了:试试也好,让他知道老师一直在关注着他。如果不行,也许他还能从中认识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距离;如果可以胜任,并且由此使他得到一些改变,那岂不是皆大欢喜。就这样,小a我的期待与担心中走马上任了。
第二天早上,我一走进教室,小a马上凑过来向我汇报他们小组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这个平时极不乐意往老师跟前来的孩子今天竟主动凑过来了;这个平时经常干扰别人的孩子,今天竟也能尽职尽责了。我庆幸,在选举小组长时我有了正确的决定。
愿每一个老师都能真心赏识孩子,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老师的赏识中快乐成长!
第二篇:在环境中改变
在环境中改变
——读《野性的呼唤》有感
初二(2)班刘昕玮 我一向不爱狗,虽然它们对人特别忠诚,但它们发起疯来却让人难以置信。直到我读完了这个故事,这个关于巴克的传奇故事。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资本主义的种子在不断发芽。人们络绎不绝地到北部极地去寻找金矿。米勒法官家的爱犬巴克被卖到了美国北部寒冷遥远的阿拉斯加,成了一只拉雪橇的狗。巴克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坚持努力着,每次跌倒后又勇敢爬起,最终成为了领头狗。但桑顿的死让他与世隔绝,回归了大自然。巴克虽为一只狗,却有着人的智慧与不朽精神,在残酷利齿、没有公平游戏规则的生活中,他原始的野性在被一点点地唤醒。他不愿意屈服于自己的命运,有着坚韧的生存意志和顽强的生存力量,并战胜了自我,追寻着理想渴望地奔向了自由的森林。
有人经常告诉我:“你应该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你。”环境不会为了我而改变,别人也不会因我而改变,只有勇敢面对,在苦难中磨练自己,在这场:“适者生存”的淘汰赛中不断强大起来,才是唯一的成功之路。正如丹尼尔·笛福笔下的那位堪称奇迹的鲁宾逊,在生死一线的孤岛上顽强地坚持等待了28年,才摆脱了那野人般的孤苦生活。还有电影《饥饿游戏》中的女主人公,在那场残酷的杀人游戏中忘记了胆怯与害怕,为了活命勇敢地奔跑着,在人杀人的压力面前不断强大自己,成了最后的生存者。
风雨过后见彩虹。沉甸甸的果实背后需要坚持努力。在环境中改变自己,超越自己,不让它成为拦路虎或拌脚石,让它帮助自己强大起来,一步一步向理想、向自由的呼声奔去!
第三篇:改变中我在收获
改变中我在收获
《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
蓬莱市第二实验中学
于翠艳 很早以前就听过魏书生老师成功教育学生的不少案例,但真正深入领悟、感受他的教育理念和境界却是在最近。《班主任工作笔记漫谈》的阅读,让我近距离的聆听着大师的慧语妙论,接受着大师的指点,在不断地学习中,心里的阴霾和困惑在悄悄的消失,心情也变得渐渐明朗。
读这本书的时候,自己正处于心情的低谷,不顺心的事接二连三,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仿佛发展到了一个瓶颈的阶段,怎么做都无法像以前那般事随己愿,无休止的指责、自责和问题学生的难以教化和不断反复,让我真的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疲惫和焦虑,每周的星期一到星期五,我都在紧张和抑郁中度过。
对于这批个性十足的学生,我实在弄不懂,每次进教室都都大声嚷嚷,呵斥完马上住嘴,但下次照旧。每次交代事情都说的非常清楚,学生承诺的也很好,但每次的结果总是令人不满意,比如说作业完成,几乎每次都有学生听错写不正确,包括好学生在内,再比如你看到卫生区不干净,找两个学生去扫,交代说哪哪有纸,一定仔细打扫干净,学生不停的点头表示明白,等你下去检查,纸还依旧躺在原地,诸如此般的事情比比皆是。针对学生的这些表现,自己利用班会课细讲慢分析培养责任心的重要性,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做每件事应该如何计划,应该如何到位。黑板上激励学生的话语像以前一样每周都在写,家校联系本也照旧写满充满期待和鼓励的话语,以前做班主任的诸般功夫我照旧在做,但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却收效甚微,面对学生表现的差强人意,面对种种考评成绩的不如意,我真的很灰心。
而班里的那几个问题学生更是让我头疼不已,满嘴脏话,走路晃晃的,总是不停抖动肩膀,梳头照镜子,对老师的批评轻则嘿嘿笑,重则摆口型骂的战某,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对老师的批评充满敌视态度,认为不学习是对老师最大报复的王某,因为骂老师而从另一所学校转来的孙某和杨某,想问题不经大脑,总是脱口而出制造笑话的崔某,自制力奇差需要你每秒都要盯住的任某、贺某,每天充满我眼中的总是这些问题学生的身影,多次的工作后,他们的表现基本照旧,而家长的不配合甚至反面作用更让我失望透顶,我开始习惯于埋怨学生的先天不足,埋怨自己的运气太差,遇到这么一批不争气的多事的学生,埋怨中,我的消极不良情绪也在不断堆积,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都感觉那种烦躁仿佛一触即发。每天早上往学校走的路上我都不断的暗示自己:调整自己,平和心态,但一次次突发事件的到来又让我的自我暗示苍白无力。
就在这种焦躁的状态中,我有幸阅读的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翻开第一章,仿佛专为我写的,——“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他的序言让我沉思沉淀,“我认为一个人首先要适应环境,享受美好人生。生活不能没有理想,但人类不能以理想主义的目光苛求生活。当代人应该为生活在这千载难逢的太平盛世而知足。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人应该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新的能力。只有自己不断更新了,世界在我眼里才是新的。”在刚踏上工作岗位之初,魏老师的境遇也是不如意,他也有过埋怨、灰心和等待,但他更能够及早觉醒,“用七分的力量去埋怨、指责环境,可能一丝一毫也不见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助长自己的愚昧和野蛮。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气中的一分,用来改变自己,就能使自己发生变化。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只有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魏老师一句句精辟的总结都直指我的心灵深处,在他的话语里,我慢慢的整理着自己的思绪,回想着自己的埋怨带来的无用和无效,我知道自己真的需要改变了,我不能因为自己原来的那些给自己带来成功的经验,阻碍自己的创新和改变,一批批学生的特点毕竟是不相同的,一味的埋怨学生倒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研究,如何有针对性的寻找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法。
当战某又一次因为顶撞老师被送到我面前时,看着她气哼哼的样子,我想她需要先缓和一下情绪,这时摆道理正面教育不仅无用,还可能激化矛盾,于是,我先让她帮我把作业整理一下,等到她平和下来,我把她叫到身旁坐下,问:“今天是怎么了?老毛病又犯了。”这样温和的一问,却让她流出了眼泪:“老师,我今天心情不好。”“为什么?”我问。“昨天在家上网时间太长,被妈妈用棍打了一顿。”听着她真诚的话语,我知道自己的这种处理方式打开了她的心扉,最起码她不再抵触,而是实话相告。看着她的样子,我突然感觉其实她并不是心底强势蛮横的那种孩子,只是不适当的家庭教育让她形成了一种偏激粗野的性格,心平气和与他交流妈妈这么做的原因和长时间上网的危害,顶撞老师的不应该,看着她不断地点头,我庆幸自己这次没有对她进行疾风暴雨的批评。为巩固自己这次工作的成果,我又适时向她推荐了一篇文章,《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并让她结合今天的事情说说这篇文章带给她的启发,听着她深入的的分析归纳,看着她随后连续几天的较好表现,我体会到了改变的收获,而她在我眼中也不再像以前那么顶眼。这类学生的改变绝不会发生在一次两次的教育后,我在心里告诉自己,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随后的几次事件,我都采用冷静温和的方式,让她先充分释放不良情绪,而后再到书中去寻找冷静,看着她不断向好的方面改变,我的心里也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轻松。
看着学生进教室后总是不能马上安静进入状态,我不在像以前那样发火,呵斥,我知道自己这种强压,正面摆理的教育方式不适合他们。不断的思索中,我问自己,可不可以换一种方式来改变他们。于是我开始改变策略,每天早晨,早早进入教室,一言不发,站在讲台边,在黑板上写上:表扬 x月x日早晨表现好的同学,根据学生进教室的表现,把安安静静,早早进入学习状态的学生的名字用红笔写在黑板上,在学生的考核中给予适当的加分,利用班会对这些同学进行表扬,没想到这种无声肯定的教育方式胜过有声的说教。从孩子们越来越井然有序的表现,到这种行为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习惯,我知道这种方式的改变带来了教育的成功,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每一批孩子都有他们的特点,教育方式的一成不变是不行的,成功的教育不是一种固定的理论,不是一种模式的硬套,而是一种适合,一种适合学生特点的不断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自我意识增强,对于任何事情喜欢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不愿接受直接的说教和现成的规范,同时渴望赢得别人认可和肯定的的心理又会让他们自觉约束自己,修正错误,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的把握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采用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这样才能真正的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好。
曾经的师道尊严已成为过去,我们必须改变观念和思路,定位好自己服务者的角色,多了解学生,蹲下身子,感受学生的感受,研究学生的想法。
阅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智者交流,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开启了我的智慧,打开了我的思路,让我在改变中,对自己、对学生、对教育都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感谢你,魏老师,是你,让我在改变中不断收获。
第四篇:“赏识”在教学中的作用
“赏识”在教学中的作用
刘庙学校许纯
在教育教学中“赏识”很重要: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下面是它在我的一位同事的教学中产生的作用、出现的奇迹。
2011年七年级一班有个名叫李琦的男学生。他头脑聪明却调皮好动,经常欺负同学;在班内没有朋友,只好跟低年级的同学交朋友;他有上进心却极贪玩,经常不写作业,忘带书。总之,他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又颇为头疼的问题儿童。有时他在我的政治课上还能够主动举手发言,但更多时候,他都是随意歪着身子,吊儿郎当,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其它同学回答问题时他就不屑一顾地说:“这些我都会!”齐读课文时他要么扯着嗓子喊,要么干脆不读。上课捣乱挨批评时他总是显出无所谓的神情。
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在他貌似无所谓的表像下面隐藏着一颗极强的自尊心。他上课故意捣乱、读书高声喊其实是渴望能引起老师的关注;不读书只是想证明他已经学会了;挨批评时他那副不服气的样子,是因为自尊心受到伤害,心里难过;由于经常挨老师的批评,同学们看不起他,这同样也伤到了他的自尊心;为了满足自尊心,他欺负同学,妄图以暴力强迫别人重视他,看得出他骨子里有股“大男子主义”的观念。同时我又及时跟他的家长沟通,了解到,他小的时候是因父母没有孩子,而是抱养来的。他头脑聪明灵光,亲戚长辈都
对他宠爱有加,为此父母深感自豪,更是对他百依百顺,从小就在一片夸赞声中长大,这使他极要面子,虚荣心又强,渴望别人的夸奖和尊重;他爸爸外出打工,妈妈又特别溺爱他,一切都随便他。这对他来说真所谓是百分之百的自由。由于家庭教育有误,一味地放纵他,溺爱他,从来没有有意识地去培养他养成良好的习惯,结果导致他自控能力差,坐不住,玩起来就没完没了,时常把学习和作业丢到脑后;自理能力差,书包经常乱七八糟的,找不着课本和作业,上课时经常拿其它学生的书,本子和笔,其它学生也不敢说。就这样养成了无拘无束,什么都不怕的性格,也变成了班里的“小霸王”。认识到他的问题根源,我突然觉得这个孩子是那么可爱又可怜。早期家庭教育的不当和家庭情况的现状导致了他今天的问题。如果我没了解情况就去一味地苛责他,惩罚他,岂不是把他往泥潭深处推吗?而我要做的是思考怎样能够使还处于泥潭边缘的时候拉他一把,把他拉回正常孩子的圈子。于是我从以下几方面来疏导教育他。
一、给予尊重,帮他找回自信。
杜威说过:“希望得到尊重是人的天性中最深刻的冲动。”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他进步,重新树立起自信心,恰当时机给予表扬是关键。
考虑到他极要面子,严厉的批评会令他更淘气,更叛逆,倒不如给他一个简单的任务,使他体验到受重视的愉悦,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冠以他一个光荣的称号,帮助他赢得同学们的尊重和重视;然后以此为突破口及时发现他的优点,在班级内表扬,从而帮助他重拾自信,重获上进的动力。别看他经常在同学面前讲大话,夸海口,貌似自信、其实他心虚,他知道自己是很渴望别人的称赞,得不到,只有自己夸自己了。至于他的毛病,我则可以私下跟他沟通,帮助他一步一步地改。于是利用课间时间我找到他,请他帮我办一件事,他根本没问是什么事就欣然答应了。我说:你能不能每次政治课前来办公室帮我抱作业本啊?他眼睛一亮,高兴地直点头。政治课到了,他果然及时地来帮我抱本子,甚至还主动帮我发下去。我由衷地夸道“你真聪明!”然后我又向全班同学宣布了李琦的这个光荣的任务,并称他是我的小助手,当然还不忘表扬他任务完成得不错。在接下来的几节课里我发现他变得进步多了,似乎也懂事了许多,课堂也能努力地控制自己了。看来他是很珍惜这份光荣任务的。以后每次政治课前他都记得来抱本子,还依然把本子发下去。有的时候还专程过来向我打小报告,谁谁没带书,谁谁作业没完成,我点点头,不忘提醒他也要按质按量地完成作业,我上课前就要查。他哦了一声,赶紧去补。等我查作业的时候他果然已经工工整整地写好了,信心十足地等我查了呢!我表扬他作业进步,他的兴奋洋溢在脸上。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法国教育家鲁索也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的多。”李琦的表现验证了这些名言。
二、赞赏他的点滴,培养他的积极主动性。
由于贪玩、自控能力差,他经常不背问答题。有时被我点名留下,他总是悄悄溜走。这天他和另外几位同学的问答题没背好,我没记他的名字。他放学时异常高兴,兴冲冲地把其他几个人的书包送我这来,让我把他们的书包扣下,他们就不会溜掉了。我笑了,让他把书包送回去,然后问:“你的问答题背好了没?”他做出招牌动作:不好意思地手摸头,鼓着腮帮,难为情地说:“还有两个不熟。”我笑着说:“不熟没关系,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我认为你那聪明的小脑袋一定能行”。他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考虑到他是来帮老师出主意的,我得想个办法既使他有了面子,又能留下来背问答题。对,好主意!“你去把他们三个没背好的问题领过来,作为小队长组织他们背。”他好快活地把那三个人都领来了,带着他们在我面前背。他很聪明,每个问题都是他先背出来,有的是自己的语言,于是我不断地或用手势或用眼神或直接用语言表扬他。他背完了,我要他当小老师检查他的队员背。他居然能用很多的点子教他们背,效果很不错。我诧异于他的表现,平时一提背问答题,就开溜的孩子现在居然还能当小老师带别人背,俨然是老师能干的小助手。以后的背诵任务我经常采取这样的办法,一直很有效,既督促他背问答题了,又满足了他想当干部的愿望,激发了他的积极主动性。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认为:“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各种不同的需要。”
在看魏书生的作品时,感觉魏老师很善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教学生。现在尝试着这样做,居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给他赏识性的评价,激发他的创造性。
由于来自父母的娇惯和放纵,使他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有时他能专心听上五分钟的课,积极地举手要求发言,如果老师立即请他发言,那么他会无比的喜悦,甚至炫耀似地扫视左右,听课时间也会延长;可是如果老师请的不是他,他会立刻泄气,开始左动右晃,做小动作,甚至捣乱他人,理由是“我举手你都不叫我!”“这些我都会了!”老师没叫他发言,他就自暴自弃,干脆不听课了。即使本小组内有同学不守纪律导致小组扣分他也会受到刺激,嘴巴还会嘀咕:反正不能得星了——意思是破罐子破摔,使劲玩吧;每次选表现突出的学生或是小组长时他会做出不在乎的样子说:反正不会选我的!其实他心底是很渴望老师的关注,只是以不同的行为和语言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当没有得到他所期望的重视时他心里就会有种失落感。知道了他的这个性格特征,课堂上我会时刻关注着他,一旦他举手了,我会优先请他发言,并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得到赞赏的他,答案往往很新颖,由开始的死记硬背到后来自我语言的描述和表达,都有创新意识。对此,我在班里赞赏他是将来的演说家。从镜像性心理学理论可知,他是因为不能及时从老师的评价中看到自身行为的优劣,便失去上进的方向和动力。他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和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的关注和评价。得到了发言机会或加了颗星,他的虚荣心就会得到满足,得到自我肯定,否则便失去了动力,迷茫不前。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现在能很好地融入班集体,能够与同学和睦地相处;重新找回了自信,老远看到老师就主动打招呼;学习变得努力了,成绩也提高了很多,由过去的不及格进步到现在80多分了。看到他的进步,我庆幸自己没被他的那些淘气的表像蒙住眼睛,没对他失去信心和希望。其实每位教师只要能透过孩子糟糕的表现发现问题的本质,而对症下药,都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斯普朗哥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类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的根。”
由此我认为对于一个这样的学生,老师不能死盯着他的缺点,而是要努力找到这个孩子的闪光点,给予由衷的表扬,赏识他的优点,哪怕是点滴的赞赏,都会给他带来希望、鼓舞的力量和追求的方向。“赏识”使学生有了如此大的改变,同时也使我获得了快乐和对教学深深的热爱,更使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第五篇:在自我赏识中肯定自己范文
在自我赏识中肯定自己
如果我们为人正直,工作勤奋,就会得到人们的称颂;然而得到自己的赞许却又百倍的意义。遗憾的是。得到自己赞许的途径至今尚未找到。
——题记
一个不会肯定自己的人将会跌自卑盲从的深渊。学着欣赏自己,你会发现自己有比别人更美的的地方。
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只是一颗星辰;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你却只是一株小草;也许你想成为大海,可你却只是一泓山溪„„于是,很自的你总以为命运在捉弄自己。其实,你不必这样:欣赏别人的时候,一切都好;审视自己的时候,却总是很糟。和别人一样,你也是一道风景,也有阳光,也有空气,也有寒来暑往,甚至有别人未曾见过的一株草,甚至有别人未曾听过的一阵虫鸣„„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让自己的星座,发光发热;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希望;做不了伟人,就做实在的小人物,平凡不可卑,关键是必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习惯自怜自艾、自我批判,他们最常说的是“我身材难看”,“我能力太差”“我总做错事”„„这都是由于自卑心理作祟。自卑心理所造成的最大问题是:你总是在斤斤计你的平凡,你总是在想方设法证明你的失败,每一天你都在为自己的想法找证据,结果你越来越觉得自己平凡、渺小,处处不如人。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你知道这样做会使人生更灰暗、负面的感觉更多,会更不知道珍惜人生的天赋美好,但却还执迷不悟。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都是平凡的小人物,但我们也有比别人美好的地方,所以千万不要自贬身价。
命运是公正无私的,它给谁的都不会太多,多欣赏自己,就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美好,人生是如此幸福。
河南开封顺河区开封市化建中学初二:申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