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贺鹏鉴定材料
贺鹏同志鉴定材料
贺鹏同志作为2011年省选调生分配到我镇工作以来,思想进步、学习勤奋,热爱本职工作,无论在工作还是与同事相处上都展现了优秀的能力和素质,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该同志在思想上能摆正心态,立足基层,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将理论学习与农村工作实际相结合,紧跟党内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历次学习教育活动中表现良好。该同志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工作上积极主动,作风扎实。在办公室期间,他在认真钻研业务、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闲暇时间坚持学习,积极上进,在同事中有很高评价;在下村工作中不怕吃苦,积极配合协助村委完成了乡党委、政府的各项目标;该同志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文字能力,承担了起草本单位主要讲话、报告、计划、总结等文字性工作。该同志在平时工作中能密切联系群众,及时收集和掌握有关动态,针对一定时期内镇、村工作的热点、难点等情况,积极深入调研,收集情况、提出合理建议、形成文字材料、及时反馈,为乡党委、政府领导提供了决策依据。该同志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和朴素的思想,能自觉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
第二篇:奥鹏2014鉴定
奥鹏毕业生自我鉴定:
通过在这里的学习,我的思想觉悟,专业知识,个人素质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所以我一定要先对奥鹏的各位老师,工作者们表示深深谢意!
在奥鹏学习这段时间里,我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且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综合型人才,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政治思想上。我系统全面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专业学习上,我端正了个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系统全面地学习了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挖掘自身的潜力,培养自己分析处理问题、协调组织和管理等多方面能力。我将会以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每一个新的挑战,去攀登每一座新的里程碑。
第三篇:奥鹏2014个人鉴定
本人参加奥鹏学习以来,严格遵守学校及学习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本人追求上进,无论在思想,政治,学习或个人生活方面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更会以严格的态度要求自己。学习期间,本人性格随和,为人热情,做事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勤奋踏实,上进心强,积极主动;学习态度认真,自觉遵守纪律;工作作风严谨务实,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毕业后本人将时刻以道德的标准对照自己,要求自己,认识自己。把所学的知识回报给社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本人毕业后工作的核心,本人将会不断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作一个新时代高素质的职业者。
在学生生涯中,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我,在此炼就了一颗“平常心、遇事沉着、冷静”的态度。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充满自信,勇于挑战自我,对于朋友的缺点敢于言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坦诚、互助、理解与沟通的基础之上。勤奋好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维护集体利益、乐于助人是我学习的标准。我努力学好各门课程,认真完成了毕业论文的撰写课外还积极阅读了其他方面或有关专业的书籍来增加自己的知识。
即将毕业,本人除了理论知识之处,经验与阅历还很不足,更多的还需要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本人将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四篇:《文献综述》1167112212李贺鹏
内蒙古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测控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题 目:粮仓温湿度监控系统设计学生姓名:李贺鹏学 号:专 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 级:测控指导教师:王永平老师
——文献综述
1167112212 2011-2
第一章 概述
1.1背景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些都充分说明粮食对国家的重要性[1]。从理论上讲国家掌握的粮食越多越好,但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国家只要能控制住一定数量的可以灵活支配、质量良好的粮食,既可达到“备战备荒”、宏观调控的目的,又可节省资金用于发展经济。
一般来说:粮食存放在粮仓中,大型的粮仓可存放数以万计的粮食。而且这些粮食存放的时间有长有短。为了保证存放在粮仓中的粮食不致腐烂变质,就必须使粮仓内的温湿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以内。为了达到以上的要求,必不可少的就是既稳定又精确的粮情监测系统。
粮情监测系统是通过计算机检测粮食储备库中粮食的基本温湿度情况,并结合其他粮情信息(如入仓时间、品种、仓型、天气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微机技术对粮仓进行监测,用户可方便地构造自己需要的数据采集系统。
在综合研究国内粮库管理现状和发展的前提下,吸收了国内多种粮库粮情温湿度监测系统的成功经验后,我们设计了自己的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和高性价比,而且操作维修简便,具有检测、数显等诸多功能。1.2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科学储粮是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若管理不当,粮食发霉或生虫会造成极大浪费。粮库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监测粮堆中的温湿度变化。粮库一般由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由水泥或钢板构成的圆型仓组成,仓高20~30m。现在,我国在粮仓建设上己实现规范化,但是监测手段一直未能实现同步现代化[2]。我国许多储备粮库每年都因测控设备的不完善而导致部分粮食霉变,许多大型储备粮库的测控设备仍需高价进口,因此国家准备在未来的几年内对全国所有的粮库进行翻新和改造工作,要求规范粮库管理,实现粮库管理现代化。
影响储粮安全的最主要因素是粮堆内的温度和湿度,这就要求能有一种有效的、低成本的仪表来实现监测控制功能,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方便有效地进行监测操作。如果用单片机作为前沿机对现场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温度设定,实时温度显示,报警电路)然后通过单片机串行口控制电机启停
进行温湿度控制。
利用单片机技术对粮仓进行监测,用户可以方便地够造自己所需要的数据采集系统,在任何时候把粮仓现场的信息实时地传到控制室,管理人员不进入现场就可以按照所需的温湿度要求对粮仓内的温度情况进行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粮仓内存储安全,获得了粮仓的实时管理,实现自动化。微机测量是微机设计的第一步,是微机测量技术的现场部分,即测量粮仓中的温湿度,并使用单片机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粮仓内的温湿度进行控制。
第二章 相关技术的应用
2.1基于CAN总线的粮情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CAN总线的粮情监控系统主要由监控计算机和各仓房智能测控节点构成,具体分为通用计算机、USBCAN网络适配器、CAN总线网络和若干个仓房智能测控节点。
该系统将完成以AT89C51控制器为中心的数据采集与通风控制的仓房节点的设计,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完成仓房温度测量网络的设计[3]。由于仓房数据采集一般以温度采集为主,其测量点数目之多,使温度测量的难度加大,因此仓房温度的测量一直是粮情监控系统设计的关键。在设计中将采用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组成单总线数字式测温网络,并最大限度的缩短和简化电缆布局。系统的湿度传感器选用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输出为0~20mA的电流信号,经过250欧电阻转为电压信号,此信号再经过A/D转换器TLC1549转化为AT89C52所能采集的串行数字信号,同时,为减小TLC1549内部输入阻抗的影响,在其输入端放置了LM158组成的压随电路。
基于CAN总线的粮情监控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对各仓房的温湿度的实时巡检,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来掌握粮食的储存情况,并按照要求实时控制各仓房的通风设备。其中USBCAN网络适配器主要负责的任务是实现USB接口与CAN总线之间的数据交互,由于监控计算机没有CAN总线接口,不能直接提供CAN通信功能,系统通过USBCAN网络适配器使监控计算机间接地连入到CAN总线网络中。仓房智能测控节点的任务是完成对粮仓内的温湿度的采集和通风设备的控制,并能通过CAN总线和监控计算机通信。
特点:CAN现场总线技术作为最有前途的现场总线之一,其可靠性高,使用环境能力强,交错能力突出,性价比高,有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高度分散的系统结构和高智能化的现场设备。2.2远程温湿度测控系统研究
远程温湿度测控系统主要由温湿度采集器,温湿度测控平台,控制器,执行机构,远程通讯模块和控制中心软件等部分组成,系统采用了总线结构,模块化设计,各部分既可独立工作,又可联网工作,组建方便,并具有良好的扩充性。智能型温湿度采集器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温敏和湿敏元件,传递温湿度参数;温湿
度测控平台内置微处理器,智能化设计,可独立工作又可方便组网,还可监测并管理各个温湿度测控器的工作,指令各相应机构,实现环境的检测和控制,同时,控制平台的通讯功能使其可作为下位机接受上位机和计算机的管理和控制,通过电力载波、电话线或通讯电缆等通讯手段可接入总体测控系统中心网络。
1)温湿度采集器(信号采集): 用于测量环境温湿度,采用温敏电阻和高分子湿敏电容高精度测温测湿,智能化设计,自动校准温湿度基准。
2)控制器:接受温湿度测控平台指令,控制执行机构起停。3)执行机构: 指用于实现加热、制冷、加湿、除湿等功用的设备,如加热器、制冷机、加湿机、除湿机等。
4)测控平台: 测控平台是温、湿度测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温、湿度测控及信号采集器和计算机管理控制中心(上位机)的枢纽。一方面传送报警设定参数给测量端,并获取各点的温湿度值和开关变量;另一方面将温湿度值、状态和开关变量上传给计算机管理控制中心。巡检测控仪提供液晶显示器显示时间、通道号、温度、湿度以及抽风除湿等状态。系统状态有通风、强制通风、抽湿、强制抽湿、故障、锁定、查询,可连续设定温湿度控制值,根据设定指令自动监控温湿度测控器的工作,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同时可通过通讯模块一与计算机管理控制中心(上位机)通讯联网,接受计算机管理控制中心(上位机)的工作指令。(可选带汉字打印机)。
5)通讯(链路)模块: 连接计算机管理控制中心(上位机)与测控平台,使测控平台纳入整体计算的控制管理中心体系。
6)计算机管理控制中心(上位机): A、可对多个测控平台进行远程实时显示、检测;
B、可对各个测控平台的历史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C、可对平台的各个测控参数进行设置和控制;
D、可以定时的搜索各个测控平台,及时的汇报各平台的状况。
特点:系统的设计可靠,操作简单方便,全自动化,优选分析软件,智能控制,而且安装简便,维护简单,不仅适用于国防工程、人防工程等,而且也可广泛适用于大型建筑、工厂车间、仓库(房)、温室花棚、蔬菜塑料大棚等对温湿度要求较高的场所。另外,相关于智能化以及相关产品的研发,既有利于推动工控技术的发展,又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缺点是所测量的温湿度数据不够精确。
2.3无线温、湿度仓贮自动测控系统的研究
无线稳、湿度仓贮自动测控系统主要监测、控制仓库现场的温度和湿度等参数,实时显示和监测各个仓库的环境情况,通过控制室计算机的分析处理,实现现场的控制,从而提高仓库的科学管理化、控制自动化水平。
系统由温、湿度数据采集、无线收发、单片机数据接收处理及微机数据显示几部分组成。数据采集发送部分主要以89C51单片机作为核心主机,以单片智能化湿度/温度传感器作为从机加上数据无线发送模块。单片机接收数据并通过串行口将数据发送给计算机,计算机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显示。
整个系统采用对分布的传感器进行分时扫描的工作方式,控制端上电后将主动向分布的传感器按照预设的编号发起连接请求,与传感器建立数据传输通道。传感器端将采集到的仓贮现场数据在经过简单的处理后,经过无线发送模块发送到控制器的接受端,控制端接收到数据后,按照用户的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产生图表。同时控制端也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号,对某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进行扫描,以确定是否为突发的干扰错误。
系统通讯接口主要包括一个主控芯片AT89C51单片机、一个RS232接口电路芯片MAX232、一个DTMF编解码电路芯片MT888O、无线调频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等DTMF编、解码采用硬件电路MT8880芯片,它是一种带呼叫进展滤波器的单片双音多频收发器。MT8880有一个标准的微处理器总线接口,可直接与单片机I/O端口连接,CPU通过它控制发送器和接收器工作,与该接口有关的是片内的数据转移寄存器、控制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
无线收发电路设计主要是挪威Nordic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数传频段为433MHz的单片无线收发一体化的nRF401芯片,它将高频发射、高频接收、PLL合成、FSK调制、FSK解调和多频道切换等功能进行高度集成,具有性能优异、5
价格低廉和使用方便等特点,nRF401芯片能和串口直接相连,且简单的单片机I/O输出可直接控制无线收发芯片的收发工作,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简便[4]。
特点:采用无线传输技术的系统唯一缺陷是在传感器收发数据的校准的时候比较繁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一经校准,维护工作简单容易,测量数据的准确率高。
2.4智能化粮情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储粮的主要物理参数是粮食的温度、水分以及仓库内、外的温度、湿度,这些参数的快速、准确、自动监测对于减少粮食损耗具有重要意义。粮情监控系统是能够对粮食自动进行测温、测湿及测水分,实现粮情的自动监测,完成粮食状态的分析与估计的智能系统。智能化粮情监控系统利用计算机构成整个粮食仓储区管理系统,系统设计成主从工作方式,主机应具备通讯、数据显示、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主要管理功能;下位机系统应该具备通讯、控制及参数输入等基本功能。
粮情监控系统采用温度传感器来采集粮食的温度,粮仓中各个测温点在测控分机的控制之下被循环接入测量电路。由于每个粮仓的测温点较多,那么每一个都设置了一个测控分机,以确保其有足够的测量能力。测控分机与中心控制室的距离较远,为了增加信号的传输距离,系统采用RS485总线与通讯主机相连,而通讯主机收到测控分机输出的数据信号,经过光电隔离、74LS14数据整形,然后将0~SV的数字信号转换为上位机可以接受的(-12)V~(+12)V数字信号,通过串行通讯口RS232传给上位机,上位机据此信号实现数据实时显示、曲线浏览、粮库管理等功能。
上位机:系统选用标准的PC机作为上位机,安放在中心控制室,该部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无论是和下位机通讯,还是系统的综合管理,都完全依赖本控制中心。主要完成的功能有通讯功能,管理功能,显示机打印功能,还有报警提示功能。
下位机:主要由通讯主机和测控分机组成。
通讯主机:通讯主机放在微机室或总控室,一端通过标准工业接口RS232与计算机相连,另一端通过RS485总线与现场的若干台分机相连,进行分机与计算机间数据或指令的上传下达。
测控分机:安装在仓库现场,通过RS485总线与通讯主机相连,每台测控分机连接若干温湿度传感器、通风控制器、仓内外温湿度传感器、水分传感器等设备,完成仓房粮情检测和通风控制功能。
特点:系统采用了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这种芯片省去了A/D转换电路,测量精度高,可靠性强。通讯方式采用RS485总线技术,缺点是应用时间长,但软硬件实现较为容易,因此是国内粮情检测系统采用较多的通讯方式。
第三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1 方案设计
方案一:拟采用方案由单片机、模拟温度传感器AD590、湿度传感器HS1100、555振荡芯片、运算放大器、A/D转换器、LCD显示电路、电风扇、报警灯组成。
该方案采用模拟温度传感器AD590作为测温元件,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变化转换成电流的变化,再通过电路转换成电压的变化,使用运算放大器交给信号进行适当的放大,最后通过模数转换器将模拟模拟信号转换成数据信号,传给单片机,单片机将温度值进行处理之后用LCD显示,当温湿度值超过设定值时开始报警且打开电风扇。如图3.1所示:
图3.1方案一温湿度测量系统方案框
方案二:拟采用方案使用了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以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湿度传感器HS1100为温湿度测量元件,进行多点温湿度监测,超过其温湿度上下限值就报警且打开电风扇和干燥机。显示电路采用LCD1602模块,使用单片机直接驱动发光二极管构成报警电路。(如图2.2所示)。3.2 方案论证
方案一拟采用采用模拟温度传感器,转换结果需要经过运算放大器传给处理器。它控制虽然简单,但电路复杂,不容易实现对多点温度测量和监控。由于采用了多个分立元件和模数转换器,容易出现误差,测量结果不是很准确,因此本方案并不可取。
方案二拟采用采用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它直接输入数字量,精度高,电路简单,只需要模拟DS18B20的读写时序,根据DS18B20的协议读取转换的温度,体现了技术的先进性,性价比低。综上所述,本课题应当采用方案二对系统进行设计。
DS18B20LCD液晶DS18B2HS1100555振荡HS1100555振荡8253可编程计数器/定单片机报警电风键盘干燥 图3.2方案二温湿度测量系统方案框图
8253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内部有三个计数器,分别为计数器0、计数器1和计数器2,他们的机构完全相同。每个计数器的输入和输出都决定于设置在控制寄存器中的控制字,互相之间工作完全独立。每个计数器内部有一个8位的控制寄存器,还有一个16位的计数初值寄存器CR、一个计数执行部件CE和一个输出锁存器OL。CR、CE和OL都是16位寄存器,也可以作8位寄存器来用。
第四章 总结
通过刚开始老师给我们讲解要做好这个课题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以及要注意的有关方面时,我就感觉这不像我刚开始想像的那么简单、那么容易,这需要我从零、从最基础开始学习,并且还不能保证我是否能学好、学精,万一到时候完不成课题怎么办、或者做的不好给老师摸黑怎么办。这让我感觉身上有很大的压力,甚至退缩的感觉都有了。老师了解我的情况后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教我放正心态、不要惧怕、不要退缩,又给我讲解该从哪个方面、哪个角度、哪个层次来做此项课题,可以说从不起眼的局部到大方面的整体轮廓都给我讲解的特别详细、特别仔细。听完老师的指导,我基本摆脱了之前的不良心态,决定就从基础知识开始,一步一步的学习,一步一步的制作。
在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有了信心、有了动力。下去之后自己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和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从基础的构想、想要展现的方式、整体的布局、基本的框架、详细的剧本、相关的资料等不同的方面着手学习和准备。慢慢的自己脑海里有了固定的印象和感想,时不时还会产生小小的灵感,也许这就是学习的结果吧。
总之,毕业设计不仅是我们的任务、是我们的课题,更是我们学习的宝贵资源,在毕业之前锻炼我们如何以自己为主体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动手,锻炼我们如何提升有效的学习能力、如何提升沟通能力、如何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学不到的、更是将来进入社会所不能缺少的最基本的能力。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去汲取,最终把毕业设计做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不留遗憾,带着一份自信走出校门、面对社会。给母校争光、给父母争光、给自己争光。
参考文献
[1]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 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8.
[3] 于学飞,杨成胡等.数字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80C51的接口及编程[M].微机与应用,1996.12.
[4] 马淑华,王凤文等.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5] 赵望达.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在机械设备温度监控中的应用[M].制造业自动化,2001.
[6] 林志琦等.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可视化软硬件仿真[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7] 王为青等.51单片机应用开发方案例精选[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8] 楼然苗等.51系列单片机设计实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9] 夏路易.单片机技术基础教程与实践[M].北京: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10] 黄贤武.传感器实际应用电路设计[M].成都: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1]王永志,刘媛媛.大型粮库的温湿度监测报警控制系统[J].农机化研究, 2008 [12] 丁英丽.基于电容式传感器的粮食水分测量仪[J].传感器技术,2003 [13] 林文华.粮库的温度湿度自动测试系统[J].电脑学习, 2003,(04)50-55.[14] 高美珍.基于PIC16单片机和HM1500的湿度测量[J].电子工程师,2004.[15] 何立民.单片机高级教程-应用与设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16] 徐爱钧.单片机高级语言C51 Windows环境编程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第五篇:贺 信(本站推荐)
贺 信
*******学院:
欣闻贵校十周年校庆,******学院谨向贵校全体师生员工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十年来,贵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按照 “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办学、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理工专业,重点建设石化专业,突出培育特色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使贵校发展成为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为社会尤其是**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衷心祝愿贵校以建校十周年为契机,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祝贵校建校十周年庆典活动圆满成功!
二O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