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验谈】宜都水司:营造三种氛围 构建和谐企业
【经验谈】宜都水司:营造三种氛围 构建和谐企业
宜都市供水总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 廖晓路
近年来,湖北省宜都市供水总公司在“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宗旨下,围绕“统筹城乡供水发展,构建和谐向上企业”的发展目标,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供水设施、创立服务品牌,构建了供水布局科学化、生产工艺现代化、员工队伍知识化、服务理念人性化、企业发展规模化的和谐供水新格局,为宜都城乡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公司先后获得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劳动保障诚信企业、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十佳消费者满意单位、宜昌市文明单位、连续两届获得宜昌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宜昌市建设系统十佳服务窗口等荣誉称号。
一、营造积极向上,乐于进取的氛围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凝聚和激励员工的重要力量,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途径。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着力围绕三个方面下功夫,努力营造员工积极向上,乐于进取的氛围,使之成为构建和谐企业的内在动力。
一是在打造员工文化道德素质上下功夫。公司以争创“湖北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为契机,积极开展学习型企业创建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采用集中培训、整体提高的办法,加强员工文化道德素质。聘请大学教授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公文写作培训、礼仪培训,组织召开青年员工座谈会等,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地加强员工文化、技能培养,改善员工文化、技能结构,建设出了一支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队伍。
二是在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上下功夫。公司逢节必开展有益活动。如在劳动节展开趣味运动会;青年节组织青年员工进行演讲比赛;建党日慰问公司离退休党员、走访统筹共建村困难党员;建军节组织退伍军人召开座谈会;重阳节慰问离退休老员工;每年春节自编自演迎春团拜会,反映供水经营业绩、展示供水人风采。
三是在培育员工优质服务意识上下功夫。“客户至上、优质服务”是宜都供水多年秉承的服务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公司坚持做到管网铺到哪里,优质服务就跟到哪里,全体员工视服务为生命。公司不断提升服务品牌文化,在服务举措上升级。让“科学发展供水事业,打造服务金字品牌”的企业精神深入到每位员工心中,从而更好地为供水用户提供优质、便利、快捷的服务。
二、营造管理规范,工作有序的氛围
近年来,我们通过民主管理机制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依法维护员工经济利益、保障员工政治权益,把企业内部和谐发展与城乡供水和谐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四个坚持”,营造了管理规范、工作有序的氛围,促进了和谐企业不断深入。
一是坚持职代会制度。公司每项重大决策出台之前,均会召开员工代表大会,认真听取员工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公司先后出台的《员工带薪休年休假管理制度》、《工资实施方案》、《劳动模范奖励规定》、《员工创新奖励办法》、《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等都是通过职代会审议后颁布实施的,充分体现了员工主人翁地位。
二是坚持执行《劳动合同法》。1995年,公司在宜都市率先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在劳动用工上打破员工身份界限,全员签订劳动合同,依法明确双方责权。2008年公司认真贯彻执行新《劳动合同法》,通过内部刊物全文刊载,在员工中广泛宣传,并按照新劳动合同范本与员工签订了新的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新劳动合同的签订进一步明确了企业与员工权利和义务对等关系,保障了双方合法权益,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
三是坚持厂务公开制度。公司制定了《厂务公开制度》,不断创新厂务公开工作机制,完善公开内容,使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深入发展。凡是涉及到员工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都利用厂务公开专栏公开,让员工随时参与监督,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开通了“宜都供水网站”,向社会公开供水工作信息;不断拓展厂务公开平台,把供水报装流程、服务承诺等融入公交站台宣传栏等,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四是坚持城乡供水和谐发展。自2003年以来,公司筹措资金6000余万元,铺设农村供水主管网260多公里,让27.8万农民吃上了洁净的自来水,使宜都市农村安全饮水实现了全覆盖,走在了湖北省的前列。公司“关于对农村供水二次加压电费实施政府补贴“的建议,获得了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金点子”奖,刘传泉、王宏荣等员工提出的促进全市城乡供水发展的合理化建议,被市委学习实践领导小组评为“优秀群众建议奖”。这些都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帮助。
三、营造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氛围
员工是企业的细胞,也是企业和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近年来,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全力为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营造了关爱员工、善待员工的良好氛围。
一是做到“三个保证”。劳动关系和谐是企业和谐的重要基础,积极推动劳动关系和谐,是企业实现共建共享目标的重要途径。公司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保证了员工劳动合同的签定率、执行率100%;保证员工参加社会保障率100%;保证了劳动安全事故、劳动人事纷争和群体上访事件“零发生”。
二是坚持“五个必访”。即员工生病必访、家庭不和必访、闹思想情绪必访、出意外事情必访、婚丧和重大节日必访;同时,启动了员工生日“三个一”(一束鲜花、一条短信、一份慰问金)慰问制度;建立了员工子女进入高等学府“奖学金”制度;对应征入伍员工子女,设立了“拥军爱民”奖励基金;为即将退休员工提供假期,享受一次观光旅游;今年,公司在宜都市首开先河,针对部分员工因病致困、因病致贫的问题,启动员工患重大疾病享受救助活动。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使员工的心和企业紧紧连在一起,形成了和谐的人企关系,推动了企业发展。
三是改善“两个条件”。即生产条件和工作条件。公司自筹资金,建设了总公司调度楼、枝城供水公司综合办公楼,改善了办公环境,提升了公司对外服务形象;公司先后投入近百万元,对生产和工作环境进行了整治改造,为各生产岗位和办公室配置和安装了空调、电脑等,根据员工不同岗位,发放了劳动防护用品;考虑到部分异地上班的员工,公司调整了上、下班时间,发放交通补贴;在高温季节和重要节日对员工进行慰问;每两年安排员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为员工安心工作提供了保障。
四是“一提高、一增长”。公司在项目建设多、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下,实现了“一提高、一增长”。提高了上缴税金金额,公司年上缴税金182万元,比10年前增长了1.8倍,公司年实现社会贡献总额903万元,同比增长3.5倍;作为国有工效挂钩企业,公司根据国家和湖北省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区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采用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办法,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以岗位工资、效益工资、效能工资为主要分配形式的工资分配方式。在确保员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同时,工资水平逐年增长,10年来员工工资增长3倍。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同步增长,公司成为宜都市知名的AAA级信用企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第二篇:如何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
如何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
(办公室氛围)
云里雾里的大谈管理方法纯粹是扯淡。
所以,今天不扯淡!
现实中,一些企业总是在抱怨自己公司的气氛不好,那如何营造企业和谐的氛围呢? 一个企业的氛围取决于四大要素
1、你所信奉和推崇的总体管理模式;(人性假设理论)
2、最高领导的个人领导风格、方式;(性格、思维和潜意识)
3、基于上述层面的管理制度及执行;
4、各个主管的管理风格和组织成熟度。
前两个要素是定调,后两个是正强化或负强化。
【用人模式】信任模式下激发的是员工的自主自发工作热情和能动性,可以让积极的人不计得失,不要钱或少要钱的忘我工作,培养工作狂式的团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勤奋、牺牲精神,从而营造出包容、和谐、创新、民主的氛围和决策机制;怀疑模式下产生的是死磕、看管、逼问、压制,公司要求多少,员工做多少,尽可能少做或不做。
【认识人】正确地认识人。了解人之常情,理解人的正常反应、基本情绪常态,既实时控制、收敛自己的情绪言行,又能客观看待和准确预期主管或下属的反应。防止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避免琢磨事忽视人,琢磨人忽视事,更忌讳领导整天琢磨员工。
【各有所忌】在理解人的氛围中实施管理,说话前要换位思考,把感化和教化密切结合起来。忌讳生硬、尖锐的批评,空洞的说教。上司拿下属说事做到错误点到为止,忌讳唠叨不休;下属收到上司批评指正要随即反思,如无申述必要,虚心接受,忌讳反驳。
【善于引导】通过引导、鼓励,让员工参与进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意见和想法;而不是一言堂,强加式、指令式,只有自己对去,其他人只有服从。最后公司没了创新,员工也没了发言的心情。
【区别监督和管理】管理包括监督,过问跟进属于监督的一部分。后者属于总经办履行自己职能穿针引线、确保高层想法落地的必须,并不意味着在干涉或干扰业务工作。
【区分主动和被动】区分主动反馈与催问。一对多时,只能是多数人自觉反馈而不是上司主动催问。他也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个个催问。
【文化活动】以多种活动为载体,凝聚人心,软化人的关系和矛盾。拉近疏离感,消除敌对情绪。
【上下级沟通】员工要把上级的过问看做是正常工作需要,忌讳(脸一仰、别人跟你讲话只顾盯着电脑不看对方)呛人、反问、嘲弄的口气,上级要注意自己过问的口气和沟通方式。
【正确理解民主和处罚】民主和谐的管理不代表闯红灯的人可以不受约束,制度仍然是神圣、严明的。
【闭上嘴,扔掉你的个人坏习惯】
组织沟通由不得你不理谁,更由不得你茶余饭后跟同事张三李短,请回家关起门跟家人说。
【找好位,做好事】不要说公司气氛。。。这了,那了。。。考勤、卫生、办公室纪律能基本遵守,是谁的事谁操点心,也不至于出制度、出流程,也不至于频繁培训和
会议,一切是被逼,优秀的管理者其实是很讨厌繁文缛节的。配合默契管理可以稍微简化点,配合不默契只能靠分工责任来约束。
【企业最大的无形成本是姑息顶牛、闯红灯者】当一个管理者与领导对同一个人的看法相悖,却又无法改变的时候,组织妥协、内耗、低效、压抑就开始从一个点向一个面蔓延。之后就会出现很多组织并发症。所以,有的员工领导必须下决心拿下。
不要随便说这个主管不优秀,那个员工不行,这了,那了。。。做老板,先把你的总体人性假设(模式)调好;做主管先把你的兵带好,做员工先把你和周围人的说话口气、方式和情绪控制好。(当然,当【找好位,做好事】这栏基本的要求你都不愿意做好,甚至经常出现低级错误还自以为理直气壮,那他对你不满只能是活该!)
说话要多用陈述的口气,忌讳使用“那不就是。。”“不是已经。。了吗?!”“下次你记住。”这往往是个别人给团队制造紧张气氛、不快情绪的直接原因。看了这些,你对下属说话还会装腔作势吗?你对同事或领导说话慢条斯理的吗?你还在习惯性的使用质问、反问的口气污染别人的耳朵吗?
要想组织气氛健康,人人都要找对位、说对话,做对事。(不要误会,找对位,不是让你拉帮结派,而是准确理解自己的分内外职责)
播下一种文化,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潮萌试衣间:http://kuter.taobao.com
OL、通勤族、职业装、时尚商务,让您干练、精神!
第三篇:营造文明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营造文明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创建文明单位的动员大会,吹响推进校园精神文明,构建和谐校园的总号角。
人生因什么而精彩?答案很多,但有一个答案一定很酷,那就是:人生因文明而精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它是一种崭新的文明。
学校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作为人才、知识和文化聚集的场所,担负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那校园因什么而文明呢?校园因你、我的文明而文明。文明校园既包含物质的校园,更包括精神的校园,精神的校园需要我们全体师生共同、长期的努力。
为此,学校希望全体教职工树立良好的师德修养,以饱满的热情、高尚的情操、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事业心,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传承人类文明、传递精神火炬。保持高尚的志趣,自律自爱,注重自己的言行修养。要做到一言一行,堪为师表;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不遗余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希望全校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到语言文明,举止文明。做一个爱学习的人,做一个讲礼貌的人,做一个爱护公共和私人财物的人,做一个有着良好卫生习惯的人,做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充满激情,满怀憧憬,追求成长和长大,让
我们亲近文明,表现文明,实践文明,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自觉抵制不良习惯,做文明师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构建起文明和谐的校园吧!
第四篇: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和谐企业氛围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和谐企业氛围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和谐企业氛围
过去的二年,公司党委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紧贴企业经营实际,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增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把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作为贯彻十六大建党方针的重要任务,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发展责任、激发工作热情,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以学习型企业创建和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拓展新时期党务工作途径,转变思维观念,培育良好习惯,形成价值观体系,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队伍素质和文化品质,增强了党组织的学习力、创新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以培训工作为载体,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作用
1、创新学习方式,探索特色培训模式。公司结合岗位和人员实际,创新性地尝试“值班学习式”、“在线学习式”、“自学笔记式”、“模拟运行式”、“导学示范式”、“步步伴随式”、“问题研讨式”等七维学习方式,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参培积极性,不仅促进了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提高了学习培训效果。如,利用局域网,建立开放的学习系统,实施了“领导在线学习”、“员工网上培训”、“网上交流”,既向员工全方位展示企业培训管理办法、内外培训资讯,学习图书、光盘等资源信息,又为员工搭建了自主学习、交流共享的平台。广大干部员工积极参与网上学习交流,并已成为大家必不可少的学习途径。2004年以来,公司运用七维培训方式,实施了“质量综合治理”、“精益生产与现场5S”、“干部经营管理素养能力”、“市场人员产品技术培训”、“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工段长管理意识及能力”及“一线直产技术工人识图”等九大系列培训。在各项专题性培训中,公司始终将理念宣贯、方法导入、操作指导贯穿其中,将各种培训方式交叉运用,充分发挥了“学习培训”对各项工作的促进作用。同时注重开展群众性荐读好书活动,将《学习型企业100问》、《成功的源泉》、《把信送给加西亚》、《细节决定成败》、《自动自发》等好书推荐给职工,各单位纷纷建立员工读书室,不断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读书条件。2004年,共实施239个培训项目,参培人员达8241人次,参培率100;2004年以来,开展各种群众性的小改小革、质量攻关、创新创效团队活动143项,为企业创效1100多万元。各种“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实践探索,有力地促进了员工素质能力的全面提高。
2、围绕市场,着力强化世界级意识。根据市场变化,公司党委持续深入宣传质量文化理念,强化员工的世界级品质品牌意识教育,使员工深刻理解“品质是企业的生命线”、“品牌是企业的形象和尊严”的含义,共同用“道道工序、件件零件合格”来保证产品可靠性和工作质量的提升。去年三季度以来,党委针对员工工作习惯粗放、世界级意识淡薄、管理革命意识模糊的现状,策划推出了《从任务型意识到质量型意识还有多远》、《夯实两个发展基础》、《从激情世界级到理性世界级》、《管理革命从“人人都是经营者”开始》、《谈遵循四个工作准则》的传播攻势,采取了《部长日记》、《管理人员手记》、《白描》、《声音》、《点将台》、《大家谈》等多种新颖的传播手法,将员工在品质素养、意识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教育职工,用世界级企业成功案例激励员工,用客观存在的弊端问题警示员工,从而切实给员工以深度震撼和影响,促使员工自觉实现意识转型、价值调整、行为跟进,适应了企业战略转型的新要求。
3、从养成良好习惯起步,强化干部学习意识。推行《干部学习交流共享制度》,在干部中建立个人学习制度,先后给干部订购了《学习型企业》、《第五项修炼》与《导读》、《执行力》、《学习型组织“金典”故事》、《管理从学习开始》、《从优秀走向卓越》、《职业经理人》、《财务素养》、《现化企业规范化管理》、《生产主管职业化训练》、《精益化生产》、《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等学习书籍材料。实施干部学习笔记簿考核,倡导交流沟通、反思共享的工作学习模式,形成干部自觉学习、定期交流、反思不足、改进工作的良好习惯,每季度对干部学习笔记簿进行检查,对注重学习、学习效果较好的干部给予奖励,对放松学习及学习效果不佳的干部给予相应处罚。通过奖励16名干部,处罚14名干部,有效激发干部自觉学习的热情。
2、提升境界,干部培训持续全年。党委始终将干部队伍素质提升看作整个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内对干部的培训与成长,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一是重思维创新。重点加强新理念、新方法学习,先后给干部订购了《执行力》、《从优秀走向卓越》、《细节决定成败》、《没有任何借口》、《自动自发》等十余本学习书籍,举办了《经营战略与市场策略》、《成功经理人》、《精益化生产》等20多场专题讲座,全面向干部灌输新的经营、管理理念,促进干部思维意识的更新;二是重全过程学习管控,通过在线学习、厂部值班学习、导学示范、自学笔记考核等七种灵活有效的方式,为干部创造随时可以利用的学习机会,实现了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应用,不知不觉地学、点点滴滴提升的良性循环;三是重系统提升。党委经过精心策划,于5月份系统组织实施了一轮为期5个月,共计17个单项107个课
时的系统性培训计划,其中,既有全体干部的共修课程,又有五个类别干部的分系统特色课程,既有企业目标、流程、职能管理、精益生产、人力资源等管理理论的灌输,又有企业文化、职业要求、创新思维等意识修养的培育,还有会议技巧、客户服务、ERP运行等技巧性能力的训练。全年持续推进的干部培训,由于策划到位、推进扎实、内容适用,使整个干部队伍思维、境界、能力、素养得到了一次全面提升,促进了企业战略决策的执行与落实
4、加大学习型组织创建力度,提升骨干的思想观念。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推进学习交流共享方式、改善员工心智模式及确立“做世界级企业,铸世界级品质”新的发展定位的同时,结合创建理论,改善干部心智模式、提高思维创新能力。通过对全体中层干部进行了创建理论知识轮训,分期分批到江淮培训学习,并借助周坤老师、余世维教授关于先进理念、规范管理的讲座课程等方式,在各类学习、培训、会议、内部网上灌输新理念,完成了由“思想再造”到“管理再造”的过渡和提升。多年来,随着全新创建理念的导入,广大干部的心智模式大为改善,思想观念有了提高,自我反思、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意识明显增强,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各项要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为创建工作的深化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迎难而上,致力垫平全员能力低谷。一是“缺什么补什么”。党委全面依靠系统专项培训,解决群体性素质缺陷。年内针对企业相关群体当前最需要提升的素质缺陷,共推出了“质量综合治理”、“精益生产”、“泵车服务人员岗位培养”、“服务人员产品技术知识”、“一线技术工人三按能力”、“工段长管理素养与能力”、“出国服务后备人员(大吨位产品技术)知识”八个大的系列专项培训。每个专题培训均在40个学时以上,尤其在年底实施的“一线技术工人三按能力”培训中,工厂1300多名技能工人全部参加,从各工种课程、师资、试卷的组织,到各分厂人员的培训与考试,历时一个月圆满结束,使全厂员工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施工的能力得到普遍提升。二是“分梯队抓后备”。党委针对企业各系统工作要求不断提升,标准不断升级的实际,采取按层级分先后的原则实施人才培育,确保稀缺的培训资源更为合理投入使用。年内党委着手在四支人才队伍中依据能力、素养、知识结构等基础条件进行评价认定,逐步形成了每支人才队伍的三级梯队,使企业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侧重的培训工作。而对于营销、管理以及关键工序等关键岗位,党委着重加强岗位后备人员的培训,其中对最为缺乏的后备营销人员则采取了长达数月、内容全面、层次较深的专业培训,全面传播产品知识、营销理论、合同法、财务票据、计算机应用等岗位必备知识,确保向市场一线输送过得硬的服务能手。三是“抓弱项不掉队”。年内,重点对转岗人员组织了军训、岗位基本知识及要求的知识培训,并组织了技能实习与评价,确保其拥有全新技能走上新的岗位。而对新进大学生、技校生,党委采取了从文化到世界观,从岗位基本要求到岗位实习锻炼全方位的培训,使他们更快融入企业,更快适应岗位。二、以企业文化为载体,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作用
1、以“世界级”高度为目标,全力建设企业现代文化
科学严谨规划,形成价值观体系。党委经过深入调研和广泛访谈,对企业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主题精神和各时期重型员工的品格品质进行了整理、总结和归纳修订,并邀请学者、专家参与研究讨论,最终形成了全新的企业文化体系。印发了第一部《文化手册》,其中包括评述重型四个阶段历史的“之路”;“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诚信、共赢”的企业理念,“创名牌产品,做国际知名企业”的重型愿景,“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生存理念的价值体系,“自强、有为、鼎新、至善”的文化品质;以及“产业核心论”、“棋阵原理”等经营智慧,初步提出“鹰雁团队、目标只有一个”等十二条行为理念。系统推进实施,促成全方位展现。在《文化手册》形成的基础上,党委全力推进企业文化在理念、行为、视觉识别方面的系统建设工作。党委加强文化传播基地建设,形成了企业荣誉室、企业发展规划模型、企业宣传画廊,并按照集团要求,组织进行企业CI规范设计;精心组织策划、制作完成了企业形象宣传片、投放央台、全国重点省份的产品广告片;组织设计制作了六十年宣传画册;目前又正在组织实施企业三大产品形象宣传片的制作工作,为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提供高水准、高品味的产品形象宣传,初步形成了企业文化多方面、全方位的系统建设。2、以经营工作为中心,提升文化传播的实效性
强化概念传播,推陈出新。党委结合企业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引领行业进步,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及时加大对外传播力度。2003年,在市、省、行业和国家媒体上发表稿件达140多篇,有效地影响了市场舆论向着更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在企业六十年厂庆系列活动、全面通过3C认证以及百吨级履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和全路面起重机的推出等重要事件中,精心策划,及时实施了立意高、创意新、品味浓的立体式全方位媒体宣传攻势,在国家、行业、地方主要媒体上,集中发表、发布新闻、广告和公告,引起了社会和行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同,直接、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市场拓展。另一方面,为充分展示了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在《人民日报》、《中国企业报》、《中国工业报》等各大媒体上组织了“革命驱动行业发展”、“向世界级企业冲击”等总经理专访和专题文章,有效地通过社会舆论向业内专家和用户灌输了“持续跨越式发展领跑行业”、“做世界级企业,铸世界级品质”、“产品创新让中国起重机实现质的飞跃”等全新市场概念,在深层次上稳固了企业的绝对优势地位,扩大了企业在行业内外的影响力。灵活有效传播,强化文化品质。年内,党委将企业文化理念系统广泛应用到员工培训、宣传画册等对内对外的各种宣传教育工作之中,大力强化宣传阵地建设,推动了海虹报的扩版增量,在全厂新建了八个画廊,数十个宣传窗口,在生产现场悬挂了近百块理念宣传牌匾,在内部网上开辟了《企业文化》网页。同时,依据企业发展形势,组织了十余人的宣讲队伍,撰写出《奔跑的重型》、《重型的风格》等十余篇不同侧面、有吸引力、说服力的演讲稿,深入到工段中,机床旁,深入到普通职工中进行宣讲,受到了职工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建厂六十周年之际,党委精心组织了“跨越新高度、开启新进程”三千员工象征长跑、“看沧桑巨变,话重型未来”文化传承、新品展示暨建厂六十周年庆典、“真诚回报社会慈善捐助等系列活动。将50年代参加工作、为重型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第一代创业者代表请回企业,用老劳模、老职工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忠诚奉献、勇于争先”的精神,教育已走上“二次创业”之路的新一代重型人。将支撑企业六十年持续发展的薪火传承下来,用历久弥新的重型文化,用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勇争一流的进取精神,用“致力企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责任感来激励员工,为实现创伟业,铸百年目标而拼搏奉献。在艰巨的思想教育工程中,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也得到历练提升,厂《海虹报》、广播站及各种宣传媒体自始至终保持强势,把握主流。党委宣传工作在深入宣传好各项决策,广泛报道各层面优秀事迹人物的同时,加大新闻评论的力度,《建什么功,立什么业》、《企业当前的两大矛盾与两大任务》、《要有大勇气面对新任务》等十多篇深度评论,揪住战略转型中各种思想行为矛盾,通过显化、剖析、争论,将矛盾与结论展现在全体员工面前,从深层次影响了员工的思想与观念,并且在与传统思维习惯的对抗中,实现了自身从传统宣传方式到现代传播影响方式的升级。在三季度企业生产任务全面下调以后,党委针对员工在规模战期间,形成的种种粗放式工作习惯久久难以改变的现实,策划推出了《从任务型意识到质量型意识还有多远》的传播攻势,采取了《部长日记》、《管理人员手记》、《白描》、《声音》等多种新颖的传播手法,将当前员工在品质意识和传统工作习惯方式中的弊端全面展示出来,用员工身边的典型事例影响员工,用客观存在的事实引导员工自主认同结论,从而切实给员工以震撼、以影响、以改变,切实实现意识转型、价值调整,适应了企业战略转型的要求。4、加强三个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向心力。一是培育的自省文化,形成沟通交流、问题反思的思维习惯。通过在分厂设立9个反思角,在职能部室推行工作问题周检讨制度,在经营管理人员中推行月总结反思交流制度,初步形成了“全员自省、全程反思”的自省文化氛围。各支部充分利用干部会、党员会、团队会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问题反省。自省文化的推行,有力地改变了员工的旧有思维习惯,实现了员工心智模式从“归罪于外”到“自省于内”的有效转变,为企业发现深层次问题,解决复杂矛盾,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二是培育团队文化,形成团队研讨、团结协作的工作习惯。党委致力营造开放的、谦虚的、坦诚的沟通合作环境,建立理解支持、尊重信任、团结和谐的合作关系,培育团队精神,树立协作意识,进而发挥团队作用,集合团队智慧,合力解决各类系统性问题。在党委开展的“四个一”活动中,各支部针对工作质量问题,跨工段跨部门组成了28个党员质量攻关团队,切磋研讨,两个月内解决了27个质量问题;针对企业创新要求,围绕技术、管理、质量、成本等问题,迅速组成264个项目团队攻关研讨,仅三个月时间,就形成了310个创新、创优项目成果。三是培育精业文化,形成注重细节、力求精准的职业习惯。公司不断深化质量细节文化建设,强化“产品就是人品,细节决定成败”的文化理念和“精细化管理”思想,确立“精准、精通、精湛”的职业标准,促使员工牢固树立“恪守标准,力求精准,致力精业”的职业习惯。
5、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职工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力量。党委通过各种方式关爱职工,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党群各级组织经常深入员工之中,及时了解掌握员工思想情绪和生活困难,坚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尽最大努力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仅2004年就投入71150元为593多人次办理生活补助及看望慰问,投入99873万元用于员工防暑降温及爱心捐助。又组织营销人员家属以及中层干部、技术人员、优秀员工等家属两场新春团拜会,营造欢乐祥和氛围的同时送去了企业对职工家庭的关爱之情,振奋了职工精神。还新建了两座职工食堂,并为职工投保了数个医疗保险,较好地改善了职工的各项福利待遇,得到了广大员工的一致支持和拥护。抓好重点难点,掌控问题多发点。党委重新组建了政研会,形成了三级职工思想动态调查反馈网络;每季度选定课题,组织支部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通过调查会、座谈会、网上交流、下发问卷等形式,充分了解广大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各阶段的所思所想,形成动态调查报告。而针对改制、提升产量、人才流动等特殊时期和工作,党委通过专题调研,随时掌握并明确工作重点、工作难点和问题多发点,适时开展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根据一线职工已长期拼搏奋战,部分职工显现“厌战”的苗头倾向,党委组织各支部,全面策划工作重点和实施形式、步骤,开展整体动员、疲劳岗位强度改善、“一对一”的家访谈心、困难帮扶等一系列工作,有效地稳定了职工队伍的情绪。1、人品与细节,质量文化迅速深入人心。针对王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部分员工思维心智上存在的弊端和“抓细枝末节”的工作要求,党委在全厂开展了“产品就是人品,细节决定成败”的质量文化教育,并制定下发了《质量文化宣传册》,将企业内外因细节掌控不到位而产生的重大质量损失案例整理成册,下发给每名员工,全力倡导“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操作”的要求。新质量文化理念的提出,与员工身边的实际联系紧密,迅速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关注细节、提升品质、赢得用户、维护尊严”的共识迅速形成,为企业品质战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质量文化的建设成功,既是企业文化的又一次发展,也是“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做世界级企业,铸世界级品质”发展愿景的一次落实、落地。
2、礼仪与道德,行为文化得到全面普及。在质量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党委继续推进文化落地。五月,集团员工礼仪道德规范正式出台,党委将其作为进一步雕琢企业文化、提升员工素质的有利时机,组织了由团委牵头、各部门配合的推进项目组,推动了一轮声势浩大的宣贯攻势。企业进一步整编形成员工礼仪道德宣传折页,下发到每名青年,以团员青年为主体,推动新礼仪规范的落实。设计了专题教材,聘请了院校礼仪专业讲师为全体干部和青年骨干授课,使“忠诚信用、文明守法、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的道德标准与“大方、规范、现代、严谨”的礼仪准则印入员工的脑海深处,体现在员工的行动上,通过对员工外在行为的转化,进一步影响和改善企业的文化基础。
3、意识与素养,职业文化夯实发展基础。随着企业发展与文化建设工作的双双推进,企业干部职工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缺失的现实,越发成为明显的制约因素。党委针对干部中职业信念不坚定、职业激情消退、职业作风浮燥,管理意识落后、学习动能不足、创新欲望减损的现象,以及企业职工中存在的职业理想缺失、职业责任淡漠、职业技能偏低、职业行为失范的问题,开展了深入的分析调研。并根据集团《礼仪道德规范》,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细化研究形成了“诚实守信、承担尽责、严谨细致、尊重和谐”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规范要求。为使新的职业标准要求落实在全员的行动上,切实起到唤醒员工现代化、职业化意识的目标,党委组织了专门小组,形成了职业理想、职业技能和职业作风三部分内容组成的员工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培训教材,确定了大纲、教材、教案,并印发了人手一册的宣传册。
在此基础上,党委以贴近员工心理、注重影响意识为原则,分普通工人和工段长以上干部两个层次,实施了口耳相传、分级传播的全厂性的培训。党委将对全员的职业要求,贯穿在几十个吸引人的小故事中,既使职工受到启蒙性的震撼,又对员工产生深度持久的影响,较好地将员工的职业意识、职业准则,提升和统一到企业的发展要求上来,实现了企业文化的又一次创新与渗透。三、以企业宣传为载体,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激励作用
1、抓好目标愿景,激励工作热情。党委坚持舆论先行,高举百亿元目标的大旗,用振奋人心的目标凝聚人、激励人,全力激发员工的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和创业热情。党委在实施名牌战略、机构扁平化、全员竞聘、工资改革、绩效考核及末位淘汰等重点工作中,及时将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形成学习材料,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宣传贯彻,有力地把握住全体员工的思想脉搏,较好地将全员力量统一到企业的发展要务上来。
突破传统,深化比学赶帮超。党委突破传统的“七·一创先争优”评比表彰活动形式,精心设计“技艺精湛型”、“学科带头型”、“无私奉献型”、“科学管理型”、“开拓进取型”等优秀党员标准,以及“学习力、创新力、战斗力强”优秀支部标准,开展党员之间、支部之间的比、学、赶、帮、超,树立新的学习典型,明确新的学习方向,切实营造了“党员立足岗位、发挥先进性”、“支部务实创新、发挥堡垒战斗作用”的良好氛围。下半年,党委积极响应集团六项重要工作部署,在积极推进工厂内部“比学赶帮超”活动的基础上,按照集团王书记的倡导要求,周密策划,精心组织,与工程厂开展了有深度、有比对、有反思、有学习、有合作的新一轮比学赶帮超活动,通过相互交流、密切合作、共同提高,促进了双方综合管理水平共同提升,达到了集团比学赶帮超活动的深化和升华要求。3、兴衰,我的责任,主题教育确保员工平稳渡过调控期。宏观调控的信号虽然在去年年中就开始从中央发出,但工程起重机过热的市场一直不见减缓。直到今年五月,各项调控举措强势出台后,从社会上传来的种种信息,开始引起全体员工的猜测与恐惧,企业稳定与发展面临一次严峻挑战。面对种种纷繁的信息和极易走向混乱的局面,厂党委不等不靠,自主分析谋划,主动走上思想矛盾的最前沿,组织实施了“兴衰,我的责任”主题教育要。首先,加大形势教育力度,广泛收集市场、经济、政策信息,全面向职工介绍真实状况,使全员明确市场逆转已不可避免,企业又面对着一个决定能否永续经营的历史关口,使每名职工警醒,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其次,加大思想引导,全面分析宏观调控控制增量,竞争升级中的机遇,引导职工充分认识到市场今后积极而深远的发展,看清企业必须抓住的更多机会;最后,党委及时推出中心组决策,在全厂提出了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应对调控,抓住机遇,谋求发展”的要求,将企业一系列战略应对决策细致、详尽地向员工进行宣传,向员工分析近几年企业快速发展在品牌、能力、技术等各个方面形成的核心优势和抗风险能力。最终确保全员在紧张适度、头脑清醒、态度积极、信心不减的状态下平稳渡过宏观调控、市场逆转的初期。
3、选树典型,激发全员比学赶超热情。党委注重运用“典型引路”、“标杆管理”等方法,不断用先进个人和优秀团队的感人事迹来引导人、感召人,注意在实际工作中、在广大员工身边,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树立典型,激发广大干部员工和团队的比学赶超热情。在技术中心副主任闫丽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之际,党委及时以闫丽娟、毕可顺等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为标杆,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学习劳模、争当先进”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底盘支部邀请闫丽娟同志到现场与职工零距离对话,使员工深切感受全国劳模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总装支部以市劳模孟献群同志为榜样,开展“学劳模、讲奉献、互比互学争先进”活动,引导员工在工作技能、产品质量等方面相互超越;钢结构支部开展“近学闫丽娟,远学邓建军,争做知识型、技能型员工”的“六比六看”活动,组织员工对分厂技术、管理、质量等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合理化建议34项,完成团队研讨攻关25项,获得小改小革成果64项。
四、以制度保障为载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塑造作用
1、调研体系形成,全面、细致、及时把握各群体的思想变化。年内党委加大思想调研的系统性与专业性提升,不断推进调研工作的广度与深度,围绕形势变化、舆论热点、职工思想动态、党员思想状况、干部思想状况开展调研,并不定期实施文化底蕴弊端、青工思想认识等调研项目。每项调研均采用访谈式、问卷式、座谈式等多种方式,不仅形成了强有力的调研监控网络,也初步形成了各项工作始于调研的工作模式习惯。
广泛深入地调研,及时准确的预测,以及科学有效的对策,使党委始终把握住全厂各层次人员的思想变化。如在年初开展的企业文化调研中,党委组织了不同系统、不同层面的访谈会,形成了员工心智模式十大弊端的认定结论和文化形成发展的六点深度分析,对企业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而在宏观调控信号渐强之时,党委通过专项调研,得出了月产量迅速下调的情况下,员工思想可能出现的波动、企业凝聚力可能产生的变化,以及对收入下降的承受度和工作紧张状态消失后的需求变化等数项极具价值的预测判断,为企业应对宏观调控,实施决策调整,维护和谐稳定局面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在各项深入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党委得以清晰把握各层面人员思想动态,及时采取了“柔性管理改进”、“建功立业竞赛”、“危机信念教育”、“职业要求教育”等一系列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引导全员坚定发展信心,合力干好工作,促进了企业经营工作的顺利推进。1、规范运作,专业水准明显提升。党委从制度建设入手,规范党务工作流程,完成一级流程3个,二级流程18个,梳理筛选党委工作制度文本30多项,新建党建工作制度12项,初步形成程序清晰、流程合理、制度规范的党务工作运作模式。同时,强化基层支部对党建工作流程制度、办法的执行考核,细化考核办法,将支部班子建设、思想作风建设、组织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群团工作、培训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内容纳入考核范围,实行月度考核、季度评价,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党务工作运作的规范性、执行的可控性和实施的有效性。
2、明确先进性要求,凸显党员新形象。根据党员先进性标准,党委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党员岗位先进性评价办法》,实施月度考评、季度分析、评价,每月对党员“党性修养与道德素养、党性原则与遵章守纪、思想教育与文化传播、工作作风与奉献精神、学习培训与传授技能、参与竞赛与技能争先、计划执行与岗位绩效、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工作质量与服务质量”等10项内容,分别进行自评、小组与支部评价,并与月度岗位绩效工资挂钩。每季党支部、党委分别进行党员先进性状况调研分析,形成调研分析报告,并向党小组、党员逐一反馈;每年在月度考评、季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党员民主评议、工作绩效评价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与评先表彰相结合。
3、人才培养机制初步健全。在加强员工职业化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制订了《关键技术工种带头人及后备人员培养使用办法》、《技术学科带头人及业务骨干培养使用办法》、《营销管理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办法》等相关制度,规范了四支人才成长途径,从机制上激励和保证了骨干人才的努力方向。对企业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了测试评价,建立了优秀人才库及后备人才库,初步形成符合企业战略发展和价值实现要求的职业化人才梯队和培养机制办法。
4、抓好重点难点,掌控问题多发点。党委重新组建了政研会,形成了三级职工思想动态调查反馈网络;每季度选定课题,组织支部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通过调查会、座谈会、网上交流、下发问卷等形式,充分了解广大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各阶段的所思所想,形成动态调查报告。而针对改制、提升产量、人才流动等特殊时期和工作,党委通过专题调研,随时掌握并明确工作重点、工作难点和问题多发点,适时开展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根据一线职工已长期拼搏奋战,部分职工显现“厌战”的苗头倾向,党委组织各支部,全面策划工作重点和实施形式、步骤,开展整体动员、疲劳岗位强度改善、“一对一”的家访谈心、困难帮扶等一系列工作,有效地稳定了职工队伍的情绪。
第五篇:构建和谐军营应着力营造四种氛围定稿
构建和谐军营要着力营造“四种氛围”
党中央提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升华。军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党和国家政治优势的重要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作为部队来讲,带头贯彻落实好这一创新理论,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和谐军营,着力营造“团结、奋进、民主、尚武”的浓厚氛围。
一、密切官兵关系,营造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 “欲谋胜败,先谋人和”。密切官兵关系,营造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是构建和谐军营的重要内容,也是部队安全稳定和战斗力提高的重要基础。分析近几年部队发生的许多事故案件,都与官兵关系紧张有关。新时期密切官兵关系,必须讲诚信、正态度、重沟通、靠制度。
(一)诚信是基础,要增强坚如磐石的信任度。诚信是经济社会的基石、官兵关系的基点、传统美德的继续、现代文明的标志。密切官兵关系首先要从提高官兵之间的信任度入手。徐向前元帅曾指出:“信任出战斗力”。然而,当前有些干部信奉“逢人只讲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的人生信条,对部属不讲真话,“只摘花、不挑刺”,用一些
欣赏的眼光,看缺点多,看优点少,把在社会上经过商、打过工的战士看成是重点防范对象,把战士积极要求进步说成是入伍动机不纯,把民主意识强、敢讲真话的战士说成是“刺头兵”,自然会带出更多的“个别人”。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干部骨干对新形势下兵员的特点把握不准,用旧框框套新战士,用老眼光观察新事物,就难免“把士兵的觉悟看低了,把士兵的特点看偏了,把士兵的能力看弱了”,也就不可能具有正确的态度。因此,密切官兵关系,要求我们的干部骨干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校正视角偏差,用全面、发展和欣赏的眼光把握新一代战士的主流,端正对战士的根本态度,牢固确立与时俱进的爱兵观。
(三)沟通是桥梁,要培养目标一致的认同感。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密切关系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竞争和军营内部竞争的日趋加剧,随着官兵价值追求日趋多元化,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各级反复强调要广泛开展谈心交心活动、“三互”活动,但仍有基层干部认为与战士不是“一路人”,没有“共同语言”,不愿主动沟通;有的认为自己是上级,“我讲你听”、“我令你行”,没有必要沟通;有的认为落实官兵分训后,干部与战士不在一起,没有时间与战士沟通,等等,致使官兵之间人心
依法尊干”相结合,使法规制度成为大家自觉维护官兵关系的有力武器。
二、着眼全面发展,营造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 胡主席讲话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领会和落实这些重要指示,就是要在构建和谐军营中大力加强军营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和部队的全面进步。
(一)要用先进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当前基层少数官兵理论学习不积极,认为理论知识枯燥乏味,把学习当作软指标,不愿意自觉武装;有的官兵重业务轻理论,重工作轻武装,满足于凑篇数、凑天数、完任务,理论武装流于形式;有的官兵对理论学习存在厌烦情绪,认为只要教育干部战士干好本职工作,不出现思想问题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天天抓学习、反复搞武装。理论学习的放松,导致部分官兵理想信念淡化,是非界限模糊,出现了个别人“不信马列信迷信”、“不信组织信庸俗关系”等突出问题。严峻的形势提醒我们,营造催人奋进的军营文化氛围,必须加大理论武装力
型的良好导向。
(三)要用健康的文化活动培育官兵。随着双休日制度的建立和兵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官兵文化需求呈现求知性、娱悦性、多样化等特点。如果不能正视并加以引导,官兵的文化生活就可能充塞一些庸俗的、腐朽的、低级的精神垃圾,轻则出现业余时间打牌、闲聊、喝酒等问题,重则甚至出现“赌博”、“乱交友”、“违章娱乐”等问题。因此,各级领导和政治机关,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中,既要坚持高格调高品位,又要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首先要满足官兵娱悦身心的需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层次不一的体育比赛、文艺晚会、读书交流等活动,使官兵在娱乐中消除疲劳,调整精神状态。其次要满足官兵求知成才的需要,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军营,培养知识型军人”、“创放心岗位,干一流工作”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工作氛围。第三要满足官兵个性发展的需要,适度开展影视欣赏、文艺创作、艺术鉴赏、才艺展示等活动,着力培养官兵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
(四)要用高尚的精神品质塑造官兵。我党我军历来是高尚精神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构建和谐军营,就是要弘扬主旋律、体现高格调,用传统的、特色的、时代的精神塑造官兵的思想品质,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引导
(一)要通过处理好敏感问题树立正气。一个单位风气好不好,正气足不足,处理敏感问题是关键。处理得好,人心齐,士气高;处理得不好,就会压抑官兵建设部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处理好敏感问题,要坚持依法办事,严格标准、条件、程序、方法、操作;要“阳光作业”,以公开求公正;要尊重民意,以民主强监督;要突出重点,以用人公正推动用权公正,规范科学地处理好干部任用,战士入党、考学、学技术、转士官等敏感问题。
(二)要通过畅通民主渠道理顺情绪。积极听取官兵意见,让官兵参与单位重大问题的民主讨论,是实现民主决策、科学领导的基本途径,是发挥官兵主体作用的重要渠道。当前,各级领导干部普遍注重倾听官兵呼声,但苦于听不到“原声”;基层官兵也希望能为单位建设出谋划策,但总怕自己的意见进入不了党委决策。主要原因就是民主渠道不够畅通。因此,加强部队民主建设,必须在拓宽和创新民主渠道上下功夫。首先领导干部要有“真民主”的作风,既不摆“架子”、真心亲兵,又善纳群言、虚心待兵,努力为官兵创造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其次要广开民主言路,通过落实军人代表会议制度,建立“常委接待日”,召开“问计会”、“恳谈会”,设立“首长电子信箱”、“心连心”
要求,切实尊重和维护好基层官兵的合法权益,坚决纠正侵权行为,增强部队工作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四、坚持实战标准,营造真打实备的尚武氛围 胡主席指出,部队在新时期新阶段肩负着“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构建和谐军营,就是要着眼军队新的使命,牢固确立战斗力标准,以军事训练为切入点和抓手,大力营造尚武、精兵的浓厚氛围,带动和促进部队全面建设。
(一)要牢固确立战斗力标准。战斗力作为军队存在的基础,贯穿于军队建设的全过程。现在有的单位对部队管控考虑多,对练兵打仗考虑少;对大项活动用力多,对基础训练用劲少;有些领导怕影响安全稳定、影响个人进步,就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重点课目简单化,难点课目形式化,高危课目模拟化,致使演习越来越像“演戏”。严峻形势提醒我们,各级党委必须切实把想打赢、谋打赢、练打赢看作是形势所迫、职责所系、职能所需的头等大事,为军事训练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确保中心不动摇。要强化建为战、训为战、保为战的思想,围绕战斗力抓建设,看各项建设是否有利于战斗力的生成,是否有利于保障打赢目标实现,是否有利于作战功能的发挥;围绕战斗力抓
1要求、严格训练中培养战斗精神,在日常养成中强化纪律观念,在真打真备中培养战斗作风,在受苦受挫中磨练顽强意志,在严明奖惩中激发英勇豪情,使战士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实践和升华。
(三)要激发持久的练兵动力。运用灵活的激励手段激发官兵的训练热情,是确保训练持久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要通过书写醒目的训练标语,给训练尖子照光荣像、上光荣榜,开办黑板报、墙报和广播,开展岗位竞赛和“五小”活动等手段,广泛宣扬先进练兵典型,真正使练兵典型“香”起来。要完善激励机制,运用目标激励、荣誉激励、物质激励、政策激励等多种手段,把训练成绩与单位评选先进、干部晋职晋级、入学深造和战士考学、入党、送学技术、士官选取等切身利益挂起钩来,把奖励指标的80%用于奖励训练先进单位和个人,形成“爱军习武光荣、练兵先进有功”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