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商公安联手出动依法取缔非法宣传
工商公安联手出动依法取缔非法宣传
2010年5月15日上午,向阳工商所接到子午路泒出所协查电话,声称在向阳工商所辖区1小区蓝精灵歌舞厅有人在非法销售保健品。向阳工商所执法人放弃休息日立即赶到蓝精灵歌舞厅销售现场,对当事人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当事人在保健品宣传单上使用医疗用语,违反了广告法的有关规定。向阳工商所执法人员依法对其经营的保健品进行查扣。目前,此案正在调查中。
马婵娟朱志军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七日
第二篇:关于依法取缔非法宗族组织
关于依法取缔非法宗族组织,严厉打击非法宗族活动的若干规定
江西万载县两个宗族因墓地起纠纷,当地政府反应迅速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群体械斗。随后,政府决定多管齐下取缔“已对基层政权的稳固、社会秩序的稳定及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构成重大威胁”的宗族组织,同时清理全县的宗族祠堂。
这一做法引起很大震动,村民提出异议,有的人甚至联想起了40年前的那场运动。十六大四中全会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如何看待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出现的宗族复兴?如何正确处理宗族问题?当地政府的行政能力正面临考验。
在重修完族谱十余年后,株潭镇亭下村的张氏宗族终于有钱修建祠堂了。他们将村民所居的一所危房拆掉,每人筹款百余元兴建了“张氏祺公祠”。祠堂刚刚建好,祠堂内的神龛上依次摆了历代宗亲的灵位,两个石狮也被安放在了祠堂门口。而他们没想到,一项取缔宗族组织、清理祠堂的工作就在这个时候于全县开始了。
张姓村民说,4月28日上午,株潭镇和万载县的十几位政府工作人员突然来到祠堂,要把这里改为“文化活动 中心”。他们把祠堂门上的牌匾和神龛上张氏的祖宗灵位全部带走了。第二天,政府工作人员再次现身,这一次他们用树干将祠堂内用砖石砌成的神龛捣毁。
他们最初让村民自己动手,但村民没有答应,他们就自己来了,嘴上说着:“我们动你的神龛,别人动我们的。”
村民们相信他们没有说谎,这些政府工作人员所属宗族的祠堂也正面临同样的命运。江西省万载县近年来随着宗族势力的复兴,各乡村的大姓几乎都重修或新建了自己宗族的祠堂。而如今,它们都将在短时间内变为“文化活动中心”或“农民夜校”。所有的宗族组织也在一夜之间被“查禁取缔”。
政府最终作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4月26日,丁、龙两姓险些因墓地纠纷引发宗族械斗。万载县委、县政府开始多管齐下,打击各乡镇日渐抬头的宗族势力。这场运动被当地政府认为是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篇:如何正确理解“依法取缔” 工商论坛
工商论坛
如何正确理解“依法取缔”
——泰顺县工商局 夏跃敏
取缔是我国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终止未依法取得许可、批准(含核准和登记)及(或)营业执照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所擅自从事的有关生产、经营及商业活动而经常采取的行政处理行为之一。但究竟什么是取缔?取缔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还是一种行政处罚?法律及立法解释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各部门执法者对此争论颇多。笔者参阅了许多资料,结合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在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取缔的含义
取缔的含义在《词海》是“禁止和制裁”,台湾三民书局出版的《大词典》是“管制,惩罚违法犯规的行为”,《现代汉语词典》是“明令取消或禁止”。
目前取缔作为一种行政法律责任规定于多部法律、行政法规中,其中以工商部门为行使主体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浙江省取缔无照经营条例》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依上述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取缔的对象可以概括为未依法取得许可、批准(含需要核准或登记)及(或)营业执照而擅自从事有关生产、经营、商业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适用取缔的条件主要分为以下五类:无证无照—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非法活动的行为;直接无照—无须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营业执照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非法活动的行为;有证无照—已经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非法活动的行为;照已失效—已经办理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从事非法活动的行为;无证有照—虽有工商营业执照但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的生产、经营、商业活动的违法行为(实际上大多数情况是超出核准登记的营业范围)。由以上可见,行使取缔的主体、取缔对象及适用的条件在法律、法规中是明确规定的。
二、对取缔的不同理解
《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以前,取缔在行政机关执法中基于这样的认识,“依法取缔不过是一种外在形式,而实际内容应当是没收非法财物”。“没收了当事人的非法财物也就实际上取缔了非法组织”。而且对取缔的法律属性也没有争议,它是一种理论上的行政处罚,而且认为在进行取缔时采取扣押、没收、销毁等手段才能达到目的是毋庸质疑的—尤其是在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出现的集中和突出问题,采取集中时间、集中各行政部门力量联合办案时—凸显得更加突出。如在“整顿街头路边小摊贩”、“整顿集贸市场小摊贩”、“扫黄打非”、“对夜市集中整治”等活动中,在进行取缔时采取扣押、没收、销毁等手段常常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随着《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等一系列行政法律的实施,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尤其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责任行政、合理行政的执法理念、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的增强,对取缔的法律属性产生了新的思考,争论越来越多,分歧也越来越大。目前主要集中于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取缔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一种观点认为取缔是一种行
政处罚。例如在对同一部法律解释时,取缔的法律属性都会出现两种观点,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卞耀武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解释》将取缔明确为一种行政处罚,而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扈红华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释义与适用指南》则将取缔确定为一种行政强制措施;再如,在对不同法律的官方解释中,对取缔的法律属性认识也不同,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释义》就明确指出:“所谓取缔是指卫生行政部门对未取得或伪造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及涂改、出借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采取的终止其非法经营的行政处罚。可以采取公告、没收或销毁食品及其原料、没收工具等方式,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释义》则指出取缔为一种行政强制措施;又如,在我国有解释效力的规章解释中,早在1996年卫生部就在《关于在食品监督中如何理解和适用“取缔”问题的复函》中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四十条所称取缔,系指卫生行政部门对未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或者伪造卫生食品许可证从事生产经营者,采取收缴、查封和公告等方式,终止其继续从事非法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行政处罚”,但1998年12月8日卫生部又在《关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行中有关问题的批复》指出:“卫生行政部门对未经批准开办医疗机构或者非医师行医的违法行为进行取缔,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不是行政处罚,不适用《行政处罚法》第42条关于听证的规定。《食品卫生法》及其他卫生法律法规中涉及非法生产经营等到予以取缔的,请参照本批复执行。
可以看出,对取缔的法律属性在我们国家立法层、法学理论、实务执行部门都有不同理解,甚至有较大分歧。
三、取缔不是行政强制措施
1989年以前,行政强制措施以多种具体名称、形态存在于大量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如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约束、强制传唤、强制带回、人体检查、强制立即离境等;限制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强制扣款、强制拆除、强制拍卖等。这些强制措施与行政执法过程紧密联系,成为执法过程中排除各种抵抗和妨碍的不可或缺的手段。直到1989年,《行政诉讼法》第一条第一款第二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查封、扣押、冻结等到行政强制措施”的表述对各单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名称不
一、形态各样的行政强制手段加以概括,也从那时起,对行政强制措施开始了系统研究。1998年,《行政强制法》进入制订阶段,行政强制措施的理论研究在我国达到了高潮,正如“理论之于法律,犹如建筑师之于工匠,乃其最重要的一部分”。当前,每本行政法理论研究的著作、行政法学教材均专章讨论行政强制措施内容,其中对其研究最系统、最有代表性的专著为傅士诚的《行政强制措施研究》》和金学峰的《中国行政强制法律制度》,而且后者还专章对取缔进行讨论,取名为“行政强制取缔制度”。尽管围绕其含义、分类和范围,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认识和观点。但目前比较公认的解释是“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为了预防、防止或或控制某种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危险状态,或者为了保全证据、确保案件查处工作顺利进行,而依法采取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加以暂时性限制,使其保持一定状态的行政行为。
取缔作为行政法律责任的一种承担方式,其目的是终止非法主体及其非法生产、经营的商业活动,作为一种行政处理行为,本人认为它属于行政处罚而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因为它不符合行政强制措施的特征。
四、取缔是一种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为达到对违法者予以惩戒,促使其以后不再犯,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目的,依法给行政相对人违法行政法律规范(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给予人身的、财产的、名誉的及其他形式的法律制裁的行政行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种类。《行政处罚法》虽然只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六种行政处罚种类,但该法第八条第(七)项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作为对行政处罚种类的兜底性规定,弥补了前述列举式规定涵盖不全的缺陷,并成为设定其他行政处罚种类的法律依据,取缔是终止解散非法主体及其非法活动的一种最终的行政处理行为,而非暂时性限制,应属该项规定的行政处罚。取缔作为一种行政处罚手段,常常伴随着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或责令停产停业等其他手段。例如国家取缔“法轮功”组织,除了明令禁止法轮功一切活动之外,还没收其宣传资料、查封其活动场所、逮捕主要组织者等;工商部门所谓的取缔,除了明令其停止经营活动外,还包括没收违法所得、没收或销毁经营工具、经营物品等,使违法者丧失经营条件,防止其再次违法经营。
第四篇:棠村镇依法取缔非法办学工作措施
棠村镇依法取缔非法办学工作措施
一、约谈。
根据县依法取缔非法办学工作会议精神,镇取缔非法办学领导小组安排非法办学举办者、所在村委支书、小学校长到镇政府会议室进行约谈。一是传达上级取缔非法办学的会议精神,二是讲明镇取缔非法办学的态度和决心。
二、成立监督领导小组
为了取缔非法办学,镇政府成立了依法取缔监督领导小组。纪委书记关华任组长,成员有中心学校校长、徐庄村支部书记、路庄村支部书记、中心学校成职教负责人、徐庄村小学校长、路庄村小学校长。并指定徐庄村支部书记、路庄村支部书记在学校开学期间,守在学校门口,劝告学校家长不要送学生到非法办学点上学。
三、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如果以上两种措施仍不能阻止非法办学招收学生,镇政府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一是封门,二是拉学校的桌子凳子等可用物品,坚决予以取缔。
第五篇:两地工商联手打假
维护红黄蓝品牌声誉
永嘉、海门两地工商联手打假
近日,公司接到海门专卖店投诉,当地“阿努拉折扣童装店”出现一批“红黄蓝童装”,并低价促销,极大影响了我司品牌声誉,对当地红黄蓝童装专卖店造成较大冲击。经我司前期调查取证,该店并没有取得我司授权,所销“红黄蓝童装”均为假冒产品。
我司立即将这一情况向永嘉县工商局经侦大队反映,该队十分重视,立即着手赴苏打假事宜。5月26日上午11时,永嘉县工商局经侦大队联手海门工商局工作人员,在当地公安民警配合下,来到海门新海路87号阿努拉童装店,当即查扣了共计88件假冒“红黄蓝童装”,并约谈了当事人,掌握了相关案情。
据工作人员称,他们将带回样品进行鉴定后,再进一步采取处罚措施,以维护品牌声誉和市场秩序。
作为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十大童装品牌,红黄蓝童装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是众多不乏分子竞相假冒的对象。永嘉县工商部门一直关系我司的维权工作,曾经多次支持我司南山北下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