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家乡名人》作业设计

时间:2019-05-13 06:2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近家乡名人》作业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近家乡名人》作业设计》。

第一篇:《走近家乡名人》作业设计

《走近家乡名人》作业设计

一、教学准备

1、明确调查访问的对象。(1)教师举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激起学生了解名人的兴趣。(2)学生自己确定要采访的名人。

2、明确调查访问的途径。(1)直接拜访。(2)调查了解“名人”周围的人。(3)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作一些资料的搜集。

3、指导做好调查访问的准备工作。(1)确定采访的对象、时间、地点、以及各自的分工等。(2)调查访问中除了用文字记录外,还可以通过摄影、摄像、录音等形式进行。

二、习作指导。

1、教师出示一些家乡名人的资料。

2、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家乡名人,丰富习作材料。

3、引导学生阅读例文,明确习作要求。(1)出示教师自己精选的媒体上介绍人物事迹的文章让学生读一读。(2)讨论明确写名人的事迹应该抓住什么来写?——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如:名人事迹中最感动人的故事)

4、交流作文构想。

(1)学生交流:自己选择的要点、写作顺序、详略方案。(打腹稿)

(2)指导学生筛选素材。①说清楚人物的外部特征。②名人在某个领域做出的突出成绩。③“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的最感人的事迹。④彰显出的精神、品质等。

(3)注意点:一定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介绍,切忌泛泛而谈。

5、选择习作对象,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6、学生写好草稿后,再组织交流,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要点进行评点,指导修改作文。

7、评选出优秀的个人、优秀活动小组、最佳创意小组、团结协作榜样小组等。并鼓励学生向家乡名人和榜样学习,争取长大后成为有用的人,成大器的人。

第二篇:走近家乡名人 传承名人美德

走近家乡名人 传承名人美德

——四年级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性学习和少先队的体验教育都是现代教育理念,他们的核心都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都强调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我们可以把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的少先队活动相结合,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李源潮同志在全国少工委第八次全委扩大会上发表讲话:“对于孩子的一切思想品德教育都只能从人的活动形象演化起。通过宣传教育的手段,在孩子中形成崇尚榜样,效仿榜样、学习榜样的心理,把我们所希望的思想品德目标人格化。”确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利用家乡这一丰厚的人文资源,把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学生中开展《走近家乡名人传承名人美德》的主题探究活动,一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二是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感受,种下思想,传承美德。

二、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寻访名人、阅读名人、介绍名人让学生对家乡名人有全方位、多视角的了解。

2.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学习各种网络知识、交往知识。

情感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激励学生以名人为学习榜样,不断进行研究性学习,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2.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知家乡,爱家乡,爱学习。让学生传承名人美德,长大后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自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3.通过寻访名人、阅读名人、介绍名人、感悟名人、争当“名”人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4.学习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活动对象:四年级

四、活动时间:约六周

五、活动前的准备

1.课前调查

“家乡的名人知多少”问卷调查 名人的姓名 从事何种职业

有何成就 2.学生动员

通过师生交谈,激发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的兴趣。3.制订方案

经过我们四年级班主任的讨论,最后确定了寻访名人、阅读名人、介绍名人、感悟名人和争当名人五个板块来完成本次主题研究活动。并根据不同的人物决定分为三组进行:艺术名人研究组、革命先烈研究组和当代名人研究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个板块分组进行活动,自己选组长,自己分工完成任务。

六、活动过程:

(一)寻访名人(历时2周)

◆艺术名人研究组确定研究对象为徐悲鸿、阿炳。◆革命先烈研究确定郑明德为研究对象。

◆当代名人研究组研究对象定为:荣毅仁、吴仁宝、丁俊晖。

各研究小组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后商讨并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途径,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研究。

(二)阅读名人(历时1周)

各小组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在班级中开设阅读长廊,利用课间,中午及中队活动课等时间,仔细阅读。

(三)介绍名人(历时1周)

各研究小组讨论并确定介绍内容及介绍方式、方法,分头行动,合作完成本组的名人介绍任务,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

(四)感悟名人(历时1周)1.根据阅读名人、介绍名人以及搜集的相关材料的情况,撰写个人体会。

2.根据小组的活动情况,撰写小组活动小结、感想以及得失成败的体会等,并把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

3.交流本次研究活动的体会、收获以及感受等,评选出优秀活动小组、最佳创意小组、团结协作榜样小组等。要及时展示学生的部分体会文章。

(五)争当“名”人(历时2周)

社会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教师应正视学生自身的差异,给孩子们一个公正的评价。争当“名”人这一板块就是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才能。

1.举行才艺比赛

在班中进行各种比赛,评选出“小小歌唱家”、“小小书法家”、“小小舞蹈家”、“故事大王”、“小小表演艺术家”、“小厨师”、“小小园艺家”、“编织能手” „„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发挥潜能的舞台,给每一个学生充分展示才艺的机会,给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们比学赶超„„

2.评选班级之星

每个月评选出班级中的明星,如学习小明星、纪律小明星、值日小明星,助人小明星等,班中设一个“明星广角”,被评到的学生把照片贴在“明星广角””中。

3.颁奖

对在才艺比赛评选出的“小小歌唱家”、“小小书法家”、“小小舞蹈家”等以及评选出的班级之星进行颁奖。

第三篇:走近名人

“走近名人”作文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事件或人物,丰富自己的素材积累,学会精当选材。

2.语言组织训练:能够按时间顺序完整的叙事;在重点事件的记叙中能够运用细腻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精彩恰当的点评(议论抒情语句)。

3.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名人,走进其精神世界,并让名人对自己的成长起到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重点难点:

语言的训练及方法指导——完整叙事;细腻描写;精彩点评

课前准备:

学生:1.进行课前“最崇敬的名人”调查活动,调查其背景资料,如姓名、原名、年龄、喜好、生活经历、主要成就(图片、作品、典型事例等),并为自己崇敬的名人建立一份"我最崇敬的名人档案"。(后附我最崇敬的名人档案)

教师:了解学生的崇敬者,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走进名著,了解名人

投示:贝多芬、托尔斯泰、米开朗琪罗(图片)

师: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将他们写入《名人传》这部书中(片),讲述了他们三个人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其实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除了他们的卓越成就、超凡能力外,他们的精神和品质应该是留给人类的另一笔宝贵的财富。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名人,触摸灵魂。

二.走近名人,触摸灵魂(片)

——请以你最崇敬的名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三.出示作文训练目标(图片)

1.丰富积累,精当选材;

2.完整叙事,细腻描写,精彩点评;

3.了解名人,走进其精神世界。

四.指导过程

1.如数家珍话名人(设计意图:为有源头活水来)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名人?(片)

学生随意交流。(注意引导课内,外)

素材交流储备:学生结合上册书所学以及课外积累,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名人。学生的交流,教师归纳:

课本中涉及到的:居里夫人、杏林子、孔子、贝多芬——

社会生活中了解到的:感动中国人物,歌星影星(成龙、刘德华、周杰伦),体育明星(刘翔、丁俊辉、罗那尔多)——

年代久远的历史人物现代社会中的人物

师:同学们更多地关注了现实生活中的,其实,课本中也有很多,回顾历史,国内国外,还有很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或在精神上给予我们更大启迪的人。(随机)

小结:我们在刚才的交流中,也能发现,为我们所敬仰的更多的名人是源于他们身上具有的精神:或是勤于奉献的科研精神、或是成就背后所付出的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或是面对挫折的顽强精神——而且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还能领悟到名人的成长可以带给我们有益的生活启示而且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还能领悟到名人的成长可以带给我们有益的生活启示。

(投示:奉献、顽强、勤奋、感恩、责任、助人——)

(初中学生在审美价值观方面最因该引导的几大情操就是:感恩,责任,引导学生围绕相关的内容将素材归类。)

2.技法导引写名人

(设计意图:指导选材,训练表达)

师:古今中外每位都用自身成长的足迹向世人昭示了人生的法则,带给他人永远的心灵震撼,让我们走近名人,一同体验名人的成长历程。

(1)把握人生历程(时间顺序)

哪个名人的成长经历给过你心灵上的震撼,最让你崇敬?(片)

①教师示范:

刘翔从小学就开始在上海市少体校训练跳远,中途改换方向,从跳远到跨栏,他背负着对前途“未知”的恐惧,勤奋学习、刻苦训练,放弃了无数个假日和亲友团聚的机会。他将自己最宝贵的学习时间几乎都花在了训练上。每天清晨5点人们还在沉睡的时候,刘翔已经开始努力训练。他认为:要取得成就、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就要比别人多付出一分。在每个清晨告诉自己要为梦想努力再努力,走在别人前面,永远都是正确的。”

是勤奋的付出,是不断超越,永不言败的信念,让刘翔实现了一次次伟大的跨越,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他以12秒91平世界纪录,打破12秒95的奥运会纪录,2006年,在洛桑大奖赛上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②归纳技巧:时间顺序,突出事迹

③学生训练表达

(2)聚焦生活细节(细腻描写)

师: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名人的生命长河中,给我们留下太多感人的瞬间,让我们用心灵去捕捉那令人心动的镜头。

(投示:聚焦生活细节)

①学生的反例;引导纠错;

②正面示范(华益慰);

(人民的好军医华益慰)再修改

他每次在给病人诊治时,总是把听诊器用手捂热,再放到病人的胸口;带着满脸的微笑面对每一个患者,让他们感受到安全。他经常告诫科里医护人员的口头禅。“现在老百姓看病不容易,尤其是外地农村病人来北京看病更不容易,我们要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少花钱治好病。”2006年,当被怀疑患有胃癌晚期当天,华益慰仍然从容地为自己最后一位患者做完手术。他叮嘱同事:

请转告那些已经预约手术的病人,非常抱歉,我失约了,不能再为他们做手术了。

③学生补充完善。

④技法指引:细微之处见精神(神态、动作、语言„„)

(3)提示精神内涵(设计意图:议论抒情语句的指导)

师:体验着名人生命历程,被他们瞬间的镜头所感染的同时,留给我们永恒的美好则是他们崇高的内心世界。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言来书写我们的感动呢?

①师投示颁奖辞(华益慰):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

(视频字幕)

②(投示:)技巧指导:人称、修辞(比喻、排比、对偶、对比)、抓住人物的核心精神来评价赞③学生表达。

五.抛砖引玉写名人

范文出示,导引思路(后附范文)

六.文思泉涌写名人

1)怀揣一份感动的心情,带着对名人的崇敬,让我们的思绪飞扬,书写你心中的名人!

静思两分钟,交流自己的写作思路

2)作业布置

请以你最崇敬的名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别忘了让自己的作文题目更加“明眸善睐”呦!

在我眼中你最美不能向生活称臣(洪战辉……)

守候心灵的春天生命的出口(张海迪)

八.结束语(<感动中国>歌曲中)

大医有魂——读“人民的好军医华益慰”

从医56载,华益慰用一把寻常的手术刀,划出一条璀璨的人生轨迹。2006年8月,华益慰医生走了。送别华老那天,北京军区总医院道路两旁,3000多医务人员和各界群众自发地前来为这位好军医送行。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华益慰一生曾把多少病人从“死神”的手里夺回,已无法一一数清。留在许多人记忆深处的是,他做一台手术,拯救一名患者,收治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

王文亚,一个来自唐山农村的姑娘,从小开始吐血,18岁时,病情加重。最多的一次达1000毫升,血色素降到了3克。地方医院让家人准备后事。怀着最后一丝希望,慕名找到华医生。外债累累的母亲听说手术费很贵,几乎丧失了治疗的信心。见到了华医生,见到的是满面的微笑,耳畔拂起的是缕缕春风:“孩子患的是‘食道先天性静脉曲张’,在医院住一段,我会尽最大努力使手术成功。手术费我会尽力为你们节省„„”一个以救治病人为天职的人,他的爱是发自灵魂的。为了给王文亚省下手术费,华医生没有使用昂贵的进口粘合剂,而是采用手工缝合的方法。从早晨7点半一直进行到下午4点多,用了9个多小时。而在当时,华医生的腰骨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形,许多人难以相信

他怎么能连续站9个小时?!9个小时,几千针,不只是精湛的技术,那是绝顶的艺术,这把寻常的手术刀刀锋上,熠熠闪耀的是一名人民军医的道德光芒。

所以,他称患者为衣食父母,他视患者比天大,他一辈子没做一件对不起患者的事。56年,手术几千例,他曾经说过:“做医生,没有一个到什么时候就不能做了,除非你的身体顶不住了,才能停下来„...”

忘不了他每次在给病人诊治时,总是把听诊器用手捂热,再放到病人的胸口;忘不了他为河北蠡县16岁的农村小姑娘擦除脓血时坦然的笑容;忘不了他曾为救治克拉玛依油田工人刘树同而义无反顾的舍弃难得的休假机会„„

一个高尚的灵魂,将超越有限的生命永生。纵然苍天会老,山河会变,会有一种精神,如同金子,虽然历风雨依然闪闪发光,这就是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这种精神在华益慰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阐释„„

元月6日,气若游丝的华益慰临终叮嘱有三件事:第一、让爱人从家里拿3000元钱慰问医护人员;第二,不要再用贵重的药品,做昂贵的检查了;第三,不作遗体告别,不保留骨灰,自愿作遗体解剖„„这是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的胸襟,他的爱心,感动天地。

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读华益慰:知人,爱人,医以仁术,大医有魂。

第四篇:走近名人

走近名主持,感悟真人生

——“走近名人”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暨过程

无锡市蠡桥小学

五年级中队

指导教师:王军

唐泉文

一、主题活动目标

l.激发学生自行组织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2.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筛选、发布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表达探究和学习的感受。

3.活动中建立合作意识,发展交往交流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4.了解名人的同时,走近名人,拓展视野,了解名人背后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体会他们崇高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和幽默感,引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震撼,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活动准备

1、选择采访对象:倪洪,是无锡市电视台都市资讯频道《今晚六十分钟》的节目主持人,并刚刚获得无锡市“名主持”的称号。倪洪老师原是我校教师、大队辅导员,曾获“江苏省优秀辅导员”的称号。因此,我们觉得倪洪老师既是一位在无锡市家喻户晓的名人,更与我们蠡桥小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将他作为学生采访的对象,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感染力和现实意义。

2、联系名人,约定来访的时间。

3、准备采访工具:摄像机、话筒、录音机等,布置报告厅

4、激发学生了解名人的热情

(1)介绍倪洪的相关经历;

(2)布置学生回家观看《今晚六十分钟》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走近名人:——“今日学校以您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

意图是用名人的事迹激励学生奋勇争先,让他们感觉做一个名人并不是遥不可及,激发学生学习名人的热情。

活动一:5月14日,我们邀请了无锡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倪洪来到了蠡桥小学,与同学们亲切交谈。倪洪老师畅谈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总结了作为一名主持人的亲历与感悟,并非常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附1:访谈录节选:

学生问:

倪洪老师,您好。请问您的座右铭是什么?

倪洪答:

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座右铭。我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很多座右铭。其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这么一句:“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把握机会,施展才能,否则将会是一生的失败。

学生问:

你是如何看待小学生活对于一个人走向成功的作用? 倪洪答:

小学生活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基石。在小学阶段学到的东西可以说是终生难忘。当然,小学阶段的每一门学科都是基础学科,我们都应该学好它。小学阶段还是我们培养学习品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所以,我希望同学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书习惯„„

学生问:

倪洪老师,你小时候爱玩吗?都玩些什么?你当时是如何处理好玩与学的关系的?

倪洪答:

我小时候像在座的同学们一样,也是一个很贪玩的孩子。玩的花样可多了。比如:拍纸牌、下河摸丝螺、到桑田里采桑椹吃,吃得满嘴紫紫的„„我觉得玩是孩子的天性,没有什么好指责的。不过,我们毕竟是学生,也不能耽误了功课。我们那时候学习任务也许比你们轻松些,每天回家,我总是先完成作业,这样玩的时候才痛快。„„当然,最好是能够将学习也当作是一种玩,我做不倒这一点,可我记得当时有两位同学却能做到。也看不出他们有什么特别用功的地方,可总是全班第一。我看关键还是要有好的学习方法,会学、善学„„ „„„„

活动二:学生按照自己的研究兴趣,按照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确定研究主题,讨论分组,自成小组。

(1)学生按照自己所要研究的主题类别分组。(如:学习成长组、工作组、生活逸事组、荣誉组等等)

(2)小组内讨论建立研究计划。计划应包括:研究主题,人员分配情况,研究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

(3)汇报小组的采访计划。小组间相互交流。

(4)再修改组内研究计划。

指导要点.

(l)制定采访计划是组员间的合作学习的热身。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中,学生了解计划应该怎样写。

(2)小组间公开交流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计划给与指导,并对学生容易忽略的策略、方法给与补充(如:在研究方法上要注意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在研究方法上要注意争取家长以及更多人的指导;在活动中要注意安全等)。让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的同时,在交流中共同提高。

活动三:根据学生的研究兴趣,组成采访小组,通过查访名人的亲人、同事、好友,阅读名人的一些感言,观摩名人一天的工作情况,收集资料,了解名人的种种闪光点。附2:访谈日记摘选

何丽金

2005年5月21日

天气:晴

《今晚六十分钟》主持人倪洪叔叔是“无锡市十大名主持人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倪洪叔叔的成长道路,我们“智慧”小队特地去访问了倪洪叔叔的母亲。

“咚咚咚”5月21日早上9点,我们如约来到了倪洪叔叔的家里,见到了倪洪叔叔的母亲。这是一位慈祥而又健谈的老人。当她知道了我们的来意后,热情地将我们领进了客厅,拿出了倪洪叔叔小时候的照片,满怀深情地向我们讲述了倪洪叔叔的童年轶事。

“倪洪上小学时比较贪玩,成绩并不是很好。但是他的动手能力却很强,平时闲着,总喜欢动动这个,玩玩那个。四年级时参加了学校的航模小组。看,这就是他当年参加市航模比赛获奖的照片。”我们好奇地端详着照片,一个充满稚气的男孩一手捧着飞机模型,一手拿着奖状甜甜地笑着。“奶奶,我们在电视里看到倪洪叔叔的口才这么好。他小时候的语文成绩一定很棒吧?”一旁的张淼迫不及待地问道。“要说语文成绩,倪洪小时候倒不见得有多好。不过爱看书倒是他的一个优点。刚上小学时,他特爱看连环画,后来字认多了,就开始看《水浒》《三国》,看完后还爱讲。那时,家里条件不好,基本上没有什么零用钱,他常常把早饭钱省下来去买爱看的书,家里的书柜也经常被他翻得乱七八糟,为了这,也不知被我们揍了多少次。不过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当时的多看书,倪洪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听着老奶奶的讲述,我们听到的是老人对儿子的爱怜和自豪。„„„„

第二阶段:感悟名人: 意图:通过对第一阶段所获得资料的交流整理,总结、归纳同学们在小组采访活动中的心得与感悟。

活动一: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

(l)围绕各个小组的主题,结合组员的学习情况确定自己小组的汇报展示的方式,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可以通过画画来展示,善长演讲的同学可以讲故事,计算机精通的同学可以把采访到的内容制作成视频材料等等)

(2)小组内的同学制作要汇报展示的作品,或对学习的成果作最后的整理与准备。

指导要点.

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将资料有目的的筛选、整理。

鼓励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方式的多样性。引导学生结合组员的特点,采取多样性汇报方式,这样既激发学生对搜集知识的再加工与再创造的积极欲望,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得以发挥。

活动二:

活动中良好的策略、经验的交流

(l)汇报交流小组研究的进展情况

(2)展示有思想有创意的小组研究,推广经验,供全班借鉴

指导要点:

(l)可以用某些语文课剩余的时间进行,教师的及时点拨有利于学生研究情况的及时反馈。

(2)对研究中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给与肯定,并帮助学生对其他组优秀的经验进行提升,并有所借鉴。

活动三:

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困难的交流

(1)活动中,学生可能出现资料搜集不充分,或者搜集的途径不明确等种种困难,对于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

(2)师生共同参与解决问题

指导要点.

及时的把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加以解决,既不会挫伤学生研究的热情与信。又可以为新下来的研究扫清障碍,有分散、有集中、互学共促,共同提高。

活动四:《感悟名人》主题班会。附3:主题班会中部分学生感言:

每个人都有过梦想,或大或小,或遥不可及,或近在眼前,每个人都对待梦想也有着不同的态度,或不懈地追求亦或者只是成天空想。梦是成就一个美好未来的基石,梦是打造绚丽人生的开端。倪洪叔叔已经用他的亲身经历为我们作了最好的诠释。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虽然不可能每个人都有杰出的成就,都变得声明赫赫,但至少我们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让梦想展翅高飞!

——洪源锡

听了倪洪叔叔成长的经历,知道了少年时代的倪洪叔叔跟我们这些普通的孩子一样,一点也显露不出天才的样子。如果说他和别的同学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热衷于研究任何事物,一旦他对某一事物产生疑问和兴趣,就寻根求源,穷追不舍,直到把这一事物的前因后果弄得一清二楚才罢手。总之,我觉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恒心加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肖宇

倪洪叔叔小时候很喜欢读书,小学阶段就读完了《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名著,为他今日能成为名主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是,现在的我们,大多数迷恋于动画片和电玩,而忽略了书的重要性,不爱读书。其实,在知识的海洋里,书就像一位热心的向导,帮你揭开了无数的谜团。尤其是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想让中国成为世界强国,就要靠我们这一代。所以,我们要像倪洪叔叔那样,认真读书,让我们的头脑在阅读中充实智慧,为将来打下基础。

——周晓威

„„„„

第三阶段:学习名人:

意图:引导学生将名人的成长足迹与自身的学习生活相对照,树立学习理想,激发学习热情。

活动一:主题班会《追寻名人足迹,共铸明日辉煌》 附4:班会精彩片段 „„„„

主持人甲:

在我们周围,成功达到彼岸的人数不胜数,虽然他们的起点和终点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在迈向成功路上都留下了奋斗的足迹。

主持人乙:

是的,同学们,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我们蠡桥小学的校友,无锡市十大名主持之一,无锡电视台都市资讯频道《今晚六十分钟》节目主持人——倪洪老师,让我们一起倾听他的成功之路。(掌声)(倪洪老师讲话)

主持人甲:

非常谢谢倪洪老师的精彩发言,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从倪洪老师的奋斗历程中感悟到许多。

主持人乙: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采访倪洪老师一天工作的录像。(录像《名主持的一天》)主持人甲:

在听了倪洪老师的发言和倪洪老师的采访录像后,同学们一定可以从他身上借鉴到一些走向成功之路的经验。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发言和录像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同学发言)主持人乙:

确实,倪洪老师成功的经验,是帮助我们实现奋斗目标的一笔宝贵财富。作为继往开来的一代,我们在人生的大道上追逐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方向,就在前方,我们的心,不断地飞翔。下面,有请袁颖锞为大家演唱一曲《心的方向》。(掌声)(袁颖锞演唱《心的方向》)主持人甲:

理想是美好的,但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去奋斗,那么,就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攀登理想的高峰过程中,我们该怎么做呢?(同学发言)主持人乙: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会攀登上理想的高峰。但是,理想毕竟是理想,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美好理想不可能都能成为现实,那我们又怎么办呢? 下面,就请班主任王老师为我们讲话。„„(老师讲话)

主持人甲:

感谢王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同学们,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祖国的栋梁,最后,让我们高歌一曲《我们是祖国的明天》。

主持人乙:

(全体起立)为了理想,为了希望,更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展开理想的丰翼,乘上破浪的长风,共铸明天的辉煌!五年级中队《追寻名人足迹,共铸明日辉煌》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活动二:

与倪洪老师确定联系方法,沟通长期书信联系的渠道。活动三:

师生共同进行活动过程的评价

目的:检验主题活动的成果,肯定成绩,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形式:集中评价交流,个人自我评价与小组交互评价相结合。过程:

主题活动已接近尾声,按照活动计划的要求,还要对活动成果进行评价与展示。同学们出谋划策,设计了一个展示计划:

1、办一期板报,展示同学们的调查报告、心得体会。

2、开展“争当现代名人,实现未来志向”五米长卷签名大行动,要求签名的少先队员每人在长卷上签上一句学习心得,并签上自己的大名。

3、交流研究活动中的心得体会。交流过程: 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很好的评价方式。自我评价时,尽可能地列举自己在整个过程中干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尤其是从失败中得到成功的启示,更是一大收获。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学会自己找自己身上的有点,发现自己的潜能,树立了学习信心。

附5:学生活动感言:

俞静:短短的几个星期,《走近名主持,感悟真人生》主题活动终于暂时告一段落。回顾这次活动,我的体会十分深刻。在这次活动中,我扮演了一个小记者的角色。我通过采访倪洪老师,观察倪洪老师一天的工作,深深体会到,每一个名人的背后都凝聚这辛勤与汗水。看看自己,虽然理想很多,但没有努力奋斗的精神,天天只知道异想天开,觉得只要有了理想,天大的困难都能克服。通过这次体验后,我觉得自己要给自己定一个固定目标,然后改掉我的种种坏习惯,努力奋斗,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汪新霞:在这几天里,我当小记者真是累啊,跑到这里采访,又跑到那里采访,还要到处收集材料,这几天的工作当中,我收获极大,我知道了名人背后许多不简单的故事,使我丰富了人生,学到了人生的真理:“只有努力,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次活动对我意义非常大。它使我有了更多的自信心;让我在公共场合中不再紧张,使我发挥出自己都不知道的潜力。

丁沈玥:这次活动给我的感触很深,它让我们从中获得知识,锻炼自己,也让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令我们的情谊更深厚,俗话说得好: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断不了。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团结的力量有多么的大。

王旦妮: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了解了名人的成长过程,从倪洪老师的身上学到了许多优秀的品质,而且让我学会了使用照相机、摄影机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我逐渐克服了怕羞、不善与人交往的弱点。我觉得我们应该多参加这样的活动,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张松晶博:“今天我可高兴啦,因为综合实践课上我获得了两颗红星。老师夸我们小组的小品编得好、演得棒„„”。

殷萍萍:“真不好意思说起我的第一次采访经历„„现在我可比以前大方多了。没想到我的同学这么能干,他们有的会上网查资料、有的会摄影、还有的会编小品„„看来我也要有一技之长才行。”

„„„„

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是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活动。活动开始,每组就选出了专门负责记录小组活动情况的副组长。这样,评价起来就有根有据。主要从参与、态度、情感、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过程自始至终要做到重过程、重事实,评价结论学生要服气。

四、教师活动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追求的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参与指导了这次《走近名主持,感悟真人生》的实践活动让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了这是一门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生成性的学科。

活动的确立就是来源于学生的兴趣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题是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求知的欲望激发了他们不断探究的热情。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对倪洪老师本人以及他的亲人、同事、好友的采访,从倪洪老师的童年逸事、成长经历、工作情况等情况逐步深入地了解了倪洪老师的成功之路。接着5个小组的同学都以各自的形式进行了资料的收集、整理,他们还采用“名人轶事故事会”、“自拍录像”等形式进行了精彩的汇报。学生在独立自主的探究活动中,口语交际、人际交往能力得以增强。通过活动,学生通过感悟名人成长道路,认识到了自己与名人存在的差距,激发了起从小奋发向上的远大志向,进而以名人为榜样,指导自己的行为。

老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协调者和评价者,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处于主动激活状态,积极主动地去实践,去探究。活动过程和研究过程也是师生间交流合作的过程,了解他们心态和需要,协调家长、各课老师、社会等各方面关系,随时加以激励和引导。如在学生写出活动计划后再给予修改意见。对学生家长是否支持活动,学生去一些地方采访是否能得到配合,寻求相关学科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支持帮助。这些问题老师都采用“秘密行动”的方式,不留痕迹地帮助指导,使学生的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正是有了适时、适度、适当指导,学生的能力才有所提高,收获也越来越大。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这次活动中,强化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大大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例如:在活动中,由学生共同商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可以克服学生“自我中心”的倾向,增进相互理解,培养合作精神。特别是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各自明确了自己的任务,确立了自身在集体中的角色,认识到了自己在集体中的存在价值。指导老师则重点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如何协调各角色之间的关系,友好合作地开展活动,使他们逐步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并共享研究成果。这样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是学习信息的交流与互补,更是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沟通、心灵的“碰撞”。团结、友爱、互助的意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下了根。

这次活动使我们看到了学生所投入的极大热情。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努力成为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跟他们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回顾这一阶段的从准备到交流和汇报,我们深深地被学生不懈探究和自主创新的精神所感动。我想,学生最大的收获是通过独立查找资料、合作处理信息、运用现在多媒体技术等建构了知识、技能,发展了情感;而老师则进一步认识到少先队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更荣幸地成为了孩子们的大朋友。

第五篇:走近家乡名人杨志行

走进家乡名人——杨志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杨志行的生平简介以及他亲身经历的故事,学习勤勉好学,自强不息的精神。

2、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努力成长为为祖国和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的有用之人。

二、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相关的杨志行图片和他亲身经历的故事。

三、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听说过杨志行吗?杨志行,原名杨得园,男,汉族,1920年10月出生,丰润区小张各庄镇大坎村人。讲到这里或许你觉得杨志行离我们并不遥远,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杨志行。

1、师生共同欣赏杨志行的图片。

2、先请个别同学畅谈自己对杨志行的了解,然后由班主任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杨志行的故事。

杨志行,号学圃。出身农民家庭。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他自小养成了好强、诚实、勤勉的品德。先后考入县立张各庄高等小学堂、唐山中学,后又考取了省立滦县师范学校。1942年,他以年级总分第二名的成绩在滦县师范学校毕业,本想去北平考大学,时值抗日战争,家中又遭日寇抢掠,已无力供养,只能自谋生路,做了小学教师。

1944年,杨志行考取了北京大学中国语文系。国文老师朱肇洛先生非常重视他的写作才能。在朱先生的鼓励和帮助下,先后发表反映农村生活的《山里红》、描述妇女爱情的《鬼》、抨击国民党接收大员丑恶形象的杂文《小姐、少奶奶和姨太太》等文章。1946年春,北大组织学生自治会,杨志行当选为学生自治会理事。1946年,杨志行转入清华大学,就读中国文学系。著名学者、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任中文系主任。写毕业论文时,朱先生还成了他的指导教师。杨志行转入清华大学不久,被选为清华大学学生自治会理事。1947年6月下旬,他和其他十余人成立了共产党外围组织——中国进步青年联盟,并创办壁报《大地》,宣传进步思想。1947年7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同志创建了党支部,任宣传委员,共同领导“进联”。

杨志行上学期间,由于家中经济困难,在校生活异常俭朴。他在初中二年级时,申请了“清寒学生奖学金”;在北京大学考取了“清寒学生奖学金”;在清华大学,主要靠奖学金度日,在经济食堂搭伙吃窝头咸菜或熬萝卜,冬天靠着向学生公社借一件旧大衣御寒。为此,朱自清先生还曾多次介绍他做家教挣些钱,补贴生活,维持学业。

恩师朱自清举荐,杨志行一进南开中学

1948年夏天,杨志行结束了在清华大学的求学生活。本想去解放区工作,刚好南开中学派人到清华大学选聘语文教师。朱自清先生很赏识杨志行的人品和学识,认为他很适合到名校任教。在不知晓杨志行的共产党员身份的情况下,抱病与他谈话,推荐他到南开中学工作。经党组织同意,他与南开中学签了聘约。

1951年3月杨志行被任命为南开中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9月代理领导全校工作。1955年2月,35岁的杨志行始任校长职务。他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逐渐深入理解了原南开著名老董事长严修、校长张伯苓教育思想;重视学习国内外教育家的理论主张,并主动运用到教育实践之中。

在政治运动频仍的形势下,他毫不动摇地坚持教育方针,坚持素质教育,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1958年5月,被扣上有“右倾思想”帽子,被免去了校党支部书记职务。后调到天津市教育研究室任主任、党支部书记,被选为市教育局党总支委员,但南开中学(当时易名十五中学)校长的职务还保留着。

教育部长杨秀峰建议,杨志行二进南开中学

1960年3月,南开中学恢复了校名,但由于左的思想作祟,学校的教学质量严重下滑。1962年,高考成绩跌到谷底。

1962年10月教育部长杨秀峰来天津做调查研究,面对南开中学教育质量下降的现状和问题,经过认真考虑后,向天津市委建议,调杨志行回南开中学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杨志行回到学校后,加强了教研组建设,配备业务水平高,工作得力的教师任教研组长。制定语、数、外学科的远景规化,在物理组推行了电化教学,让学生耳目一新,学习兴趣大增。

他注意发挥南开中学的传统优势。南开中学是周总理的母校,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楷模。周总理住过的宿舍遗址和学习活动的每一个地方,都是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无论学生走到哪一处,历史感和使命感便油然而生,鞭策大家及时努力。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同润物无声的春雨,渗进学生的心田,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先去和平区参加中学“四清运动”,后受冲击,离开领导岗位。被“解放”后,去天津市委党校参加学习班,到南开区委“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1969年调任天津市第五十二中学革委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1973年1月调南开区委文教组工作。

天津市长胡昭衡力荐,杨志行三进南开中学

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南开中学被定为教育部所属全国重点中学。“文革”前任天津市市长的胡昭衡、天津市教育部部长王金鼎到南开中学考察后,力荐熟悉南开情况的杨志行任校长。

面对教师队伍良莠不齐的问题,他再次行使了“铁腕”:果断调出二十多名业务较差的人;选来一批品学兼优的教师;调回一些原南开中学的老教师;建议市教育局恢复了一位有管理经验的副校长的职务;对在“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老师尽快地予以平反。他坚持选贤任能,把业务过硬的老师摆在重要岗位,担起学科组长、年级组长、年级备课组长等重任。在政治上信任他们,业务上依靠他们,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发挥主导作用。重新建设起了一支师德好、业务精良、经验丰富、各项工作过得硬的教师队伍。

他针对由于教育滞后出现的价值观扭曲,甚至有人觉得抓不抓思想教育无所谓的现象,力排众议,坚定地认为要正确处理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关系,要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1979年1月,由学校党支部适时做出了《关于学习周恩来在南开中学学习时的学习精神的决定》。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把施育基点放在教学班上,落实到学生身上。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发动学生群众做思想工作。使学习周总理高尚品德和革命精神成为全样师生的自觉行动,并结合国内外新形势和学生思想实际不断引向深入,常学常新。

1983年2月,63岁的杨志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教育办事处认定为中国普教专家。1984年8月因年龄缘故,不再担任南开中学校长职务。

杨志行三任南开中学校长,主政26年,又曾任天津市教研室主任、教育局副局长、顾问。作为一位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开阔的视野、丰富经验的教育家。1987年开始,他在主编总结南开中学办学经验的《解放前南开中学的教育》、《解放后南开中学的教育》、《中国名校丛书·天津市南开中学》等三本书的同时,又撰写了关于中学教育的《怎样当好中学校长》、《和中学生谈学习》、《实践·经验·理论》等三本书。这些著述,从理论与实践上,多侧面地阐达了他的教育观,丰富了普通教育理论,展现了一位为普通教育事业献身的教育家的理论品格。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杨志行传》,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杨志行。

3、同学们,听了杨志行的故事,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4、写一写学习杨志行后的感想。

5、活动总结:

(1)、由班主任老师总结归纳这次学习杨志行活动。(2)、请个别同学来谈谈自己的收获。

走进家乡名人教学设计

——杨志行

三年级二班

下载《走近家乡名人》作业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近家乡名人》作业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近名人感受名人

    走近名人 感受名人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有关资料的能力。2、了解名人故事,学习其优秀品质。 3、学会倾听,学会交流,......

    走近名人成就梦想(本站推荐)

    在精神的照亮下前进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杰出人物的事迹导语: 名人的精神就如一阵轻风,掠过我的心泉,来照亮我的心灵。他们是明星,是高峰,是我们努力的高度,是我们未来的梦想。走......

    家乡名人

    我们身边的名人 我身边的“名人”有很多,但最出名的就是每天来为我们市场清理垃圾的阿姨。 我们刚搬来时,,我没发现有这样的一位阿姨,直到年末了那位阿姨来向我们收管理费时我才......

    《走近竺可桢》名人研究课

    《走近竺可桢》名人推荐课 第二小学任粉霞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竺可桢,激发课下探究竺可桢的兴趣。 2.学习竺可桢的水滴精神、求是精神。 3.知道研究名人要从哪些方面入......

    走近家乡优美散文

    家乡,这个带有温度的词语,总是以最高的姿势柔软在记忆最深的一角,成为游子回望的方向。不经意中,一句残落的歌词,一片飘零的叶子,或一盏柔和的路灯,都足以成为开启的钥匙。汩汩流淌......

    《家乡的名人》习作教学设计

    《家乡的名人》习作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习作6教学设计 曲石中心明德小学:聂正竹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习作6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

    家乡小名人

    我们家乡的小名人 俎店中学杨劭璠 我们家乡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写字专家”,那就是我的爷爷。 每当春节来临,家里来的人是络绎不绝,哈哈声不断,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怎么回事呀?原......

    习作 家乡名人

    1、巴金、霍金、钱学森……这些名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我们家乡无锡也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交通协管员,他就是老秦、秦加财。 老秦年近60旬,中等个、瘦瘦的、黝黑的皮肤,十年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