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新公司、中小企业塑造文化的方法与大型企业有区别,显得更实在,更简单。
第一,要让员工有归属感,从企业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理顺其关系,为心理默契文化创立条件。一般中小企业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处理得非常不规范,在对员工的社会待遇上足够没有“到位”,因此,中小企业必须把员工的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这“两个利益机制”建立健全,使员工对你的企业一定程度上形成“归属感”。(公开组织全体员工给他们讲清楚为什么要给他们交纳和办理“两个利益”,这不是老板的恩赐,是本企业发展的必然,你们一旦进入我的(我们)的企业就具有天然的安全感)老板必须将他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思路和员工进行充分沟通,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构筑共同愿景且让他们感觉也是企业当中的一份子,这种激励是用金钱不能够替代的,而这个时候有效沟通比大型企业更重要。企业在创业时期往往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左右企业发展,如果老板能够经常和员工交流,使员工知道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为有效,员工也能够很快明白老板的思路,没有太多形式上的条条框框,很容易引起员工的共鸣。
第二,核心价值观的确定。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制度层,核心层。其中核心层是最主要的,中小企业应该花大力气进行核心层的建设。有了核心层进一步就有了制度层,从而就会有物质层。一个只关心物质层和制度层的企业,其企业文化的建设必定要失败。第三,将核心价值观无时无刻地体现在行动当中。作为老板要身体力行,不断跟员工沟通,形式不要太多,内容简单明了,最基本的核心内容要通过行动去体现,以后有必要可以增加一些形式上的内容,例如公司的刊物,公司的歌曲等。
第四,制度管人。中小企业普遍不重视制度建设,一提到制度化问题,许多老板就搞不清楚本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什么制度?或者,仅是涉及其中某一两项而已,而且还支离破碎。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甚至重于企业文化的“硬件”建设。因此,一般中小企业至少要建立“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精确的考核和公正的奖励是很必要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采用期权奖励制度,把经理人和所有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而且仅是建立了制度还不够要严格执行,奖惩兑现,切忌不要怕麻烦。如果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就引进经理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还不如用家族更能取得效益,1999年,兰州黄河集团差点被经理人颠覆,董事长杨纪强又重新把他的几个儿子安排在高层管理岗位上;2001年,广西喷施宝公司职业经理王惟尊因揭露企业主做假账,而他自己又被老板以职务侵占和商业受贿罪起诉,并被拘留8个月之久才被取保候审。
一般企业文化建设要经过几个阶段,首先是自发形成阶段、其次是塑造阶段、培育阶段、巩固阶段和创新阶段,最后又回到培育和巩固阶段。自发形成阶段一般时间较长,因为这段时间一般是企业的创业时期,大部分企业家只顾着赚钱,忽略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所以,如果企业一开始就高瞻远瞩,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一种强势和个性的企业文化,那文化自发形成的阶段就会大大缩短,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企业不仅能够生存下去,而且能够成为卓越公司,而有的企业却只是昙花一现的最好理由。过程很辛苦,但也很享受,痛并快乐着
第二篇: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按照国际广泛认可的一种说法,企业文化是个体在某个特定企业环境中的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因此企业运作的特征也表现在企业文化上。
企业文化的存在有充足的理由:
*企业本身的需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概念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尤其对现阶段处于由人治向法治转换过程中的国内公司,健康的企业文化将能削弱甚至取代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条件。
*管理制度实施的需要
没有完美的管理制度。制度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导致的后果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人才竞争的需要
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留住人才。
*市场竞争的需要
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因为市场中影响竞争产品定价的因素除通用的生产成本等有形价值外,还包括品牌价值,而品牌价值的影响因素即包括受企业文化影响的公司、员工形象。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表现为行为,即企业的凝聚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责任感、自豪感、精神面貌和职业化行为规范,因此文化的改变会带来行为方式的改变。
企业文化具备开放性、阶段性、发展性的特点。在运作中不能准确把握企业文化的这些特点,将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5、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建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6、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
7、(1)企业文化是在工作团体中逐步形成的规范。
(2)企业文化是为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是一种含义深远的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标志的凝聚。
(3)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
(4)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中寻求生存的竞争“原则”,是新员工要为企业所录用必须掌握的“内在规则”。
(5)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通过物体布局所传达的感觉或气氛,以及企业成员与顾客或其他外界成员交往的方式。
(6)企业文化就是传统氛围构成的公司文化,它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
(7)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
(8)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指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了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美德所在。
(9)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组织的基本信息,基本价值观核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基本看法,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人们从事工作的哲学观念。
(10)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道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及起源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是借助文化力量的管理方式,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一个没有自己企业文化的企业其经营往往是随波逐流的,其员工也没有主人翁意识,这样的企业是长不了的。纵观国内外现代化企业管理已经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从而越来越突出人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和力量。
十九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西方工业化发展到以大机器和生产流水线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阶段,企业经营者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在这种条件下,泰勒的科学管理式和韦伯的“科层制”的应用就导致了一系列理性化的科学管理实践,但是,它们都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经济的报酬。科学管理理论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当时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霍桑实验”使人们注意到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等因素对组织效益的影响,开始关注包括自我实现在内的人的社会性需要,于是导致了一系列激励理论的出现。这些理论强调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提出用“社会人”概念来代替“经济人”的假设。五六十年代系统论的应用和权变理论的发展导致了西方组织管理在七十年代的“战略热”和“系统热”,即重点由组织内部的管理转向战略管理,强调组织结构和系统的协调与适应能力。八十年代初,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领导人用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教育新成员,并在此过程中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进行整合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了
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 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
二.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及走过的几个误区
早在五十年代,在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中,就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以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后来,随着人们对精神激励作用的客观认识和对物质激励手段的运用,人们迅速从精神控制的桎锆中觉醒起来,这些“企业文化”也由于未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逐渐衰落了。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国的企业中。一时间,许多企业都风起云涌地搞起了企业文化,在全国掀起了企业文化的热潮。有些企业模仿外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热中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有些企业还直接请广告公司做ci形象设计,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固然这些都是塑造企业文化的一般做法,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因此就给人一种误导,似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企业文化热才逐渐降温,许多在当时企业文化热中涌现出来的明星企业也纷纷星辰坠落。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在此期间,也曾有学者对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示过担忧,他们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当时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冷静地思考时,就不难看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走入的几个误区: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包括各种符号、英雄、活动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有学者曾经指出,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用文化来管理企业,如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儒家学说来管理企业,还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老子学说来管理企业。这些学说作为中国文化的思想代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理念,应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用传统文化来把握当代人的心理,来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来调整对中国员工的工作激励,这需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找准其中许多具体的联系。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对家庭的归属、对权力的依赖,重感情、重面子,突出以人为本、知人善用等,将这些文化因素和传统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营造一个充满情感、和谐共存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对人性的超越,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存,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应该说突出了中国特色。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思想中充满了哲理与思辩,可谓左右逢源,在用于指
导企业管理实践中时,需要将其操作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和经营理念。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不利于企业创新和企业发展的因素,如知足长乐、枪打出头鸟等,这些都是抑制企业创新的隐型杀手。另外,人情交往是中国人最主要的交往方式,许多企业家长期依赖于由人情交往所编织的社会关系网即社会资本,而不把重点放在企业创新上,认为这样也能赚到钱,这样下去会逐渐形成对关系的依赖,而削弱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这种现象的盛行固然有其社会的原因,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资本伸展的空间越来越狭小,加入世贸后,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越来越规范,那些津津乐道于依赖社会资本的企业被打垮、被击败就在所难免。所以要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不能简单而为之。企业文化不是对社会文化的玩赏,而是用文化的氛围和文化价值去管理企业,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和环境的适应性,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这说明,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三.中国企业如何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综观国外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和中国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的企业和企业管理也面临着与国际化接轨的严峻课题,既要面临同行业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同时又面临着全球化经济和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把握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要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科学理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适应于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具体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加强企业文化研究从国外企业文化现象的发现到企业文化研究二十年的迅猛发展来看,他们走的是一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八十年代中期,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进行探讨之后,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进而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追踪研究。定量化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于企业文化测量、诊断和评估的模型,进而开发出一系列量表,对企业文化进行可操作化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二十一世纪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该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一,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二,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评估和咨询的实证研究,在此过程中,推动企业文化实践的发展;三,加强企业文化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作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对企业文化进行追踪研究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第二,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又通过其新技术、新产品所倡导的理念引导市场潮流、引领社会时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观念,从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丰富社会文化的内涵。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企业家这个载体,将其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企
业产品的文化品味。这是社会文化渗透于市场经济运作过程的一种重要形式。一种开放的、适应性强、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很明显是多数成功企业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源泉和基础,而这样的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家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来源于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对当代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深刻理解,来源于企业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观念和素质。没有这些对社会生活的深厚积累,要塑造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并把握其发展是比较困难的。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的另一个途径是对市场和社会环境的渗透。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市场的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社会文化的变化也会引起人们在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方面的变化,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认同程度和心理需求。例如,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观念由原来的注重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转变为在严格对待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产品的品牌、售后服务、环保性能和更新换代的前景,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多样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因此,企业在塑造自己企业文化、确定企业经营理念时,一定要把握社会文化变化的趋势,在产品的目标定位、企业的经营策略、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向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产品、经营和社会文化之间产生协调与相容,在此基础上,企业为社会提供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且是一种文化。第三,注重企业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二十一世纪是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环境包括企业的技术环境、人力资源环境、金融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环境等,这是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客观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短期效益和生存,力度较大。此外,还有政策、法制、社会评价、公平竞争、社会信誉等主要由人为因素控制的社会发展软环境,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看起来较为隐含较为间接,然而实际上对企业长期的经营业绩和企业的竞争力有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在二十一世纪会呈现出更加复杂的联系和难以想象的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它适用的条件,都有其利与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模式,也是如此。企业文化现象之所以于八十年代在美国和日本引起重视,这是日美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也是与西方社会后工业阶段的现代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代表了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趋势。因为一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不可能脱离与之相匹配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所以,要正确看待国外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某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而应将其放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之中,结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能把握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总之,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
第三篇: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
企业安全文化的营造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的综合。而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安全文化就是企业的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安全素养、安全习惯、安全科技、安全设施、安全监管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总和安全是企业发展重要保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头等大事。生产事故对企业生产有严重的影响,要把事故控制在最小限度内,必须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大力推行企业的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确保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铜能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电力行业生产中的一员,到至今为止已有5000个工作日的安全无事故生产。所谓“安全无事故生产”就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我们应牢固树立“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施工环境安全是我们的神圣职责”的观念,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通过规范和控制从业人员的行为,加强企业生产过程监督,大力规范现场安全措施,加大施工现场安全措施费用的投入,加强对违章人员处理,不断规范施工现场作业行为,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必须的手段。
公司每年开展各种类型的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包括新员工培训、特殊工种培训、班组长培训、安全技能人员培训、职业健康培训、转岗复岗人员培训、全员安全教育、消防演练培训等,对外来施工等相关人员进行入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没有经过培训的,不得进入现场进行施工作业。每年年中为安全生产月,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主题宣传横幅、安全承诺签名、公司局域网上安全专题稿件等形式,开展广泛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此外,还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对相关的活动事项在公司局域网上进行报导、宣传。
公司人员全员参与安全改善提案活,改善活动已成为公司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改善提案活动也纳入到公司的改善活动中。对员工自发的安全改善提案,公司给予适当的奖励。此外,针对典型的安全改善项目在每年年中安全月进行课题发表,通过课题发表形式,促进了改善项目的交流与推广。安全改善活动的开展,触发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公司安全自主管理与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之,铜能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将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持之以恒地以“安全第一,以人为本,持续地改善作业环境和安全生产条件,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为目标,营造我们 “快乐工作、快乐成长、快乐生活”工作氛围,履行我们的安全责任和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铜能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五队
马智
2013年2月21日
第四篇: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是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企业文化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励员工开拓创新、建功立业的斗志。
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员工提供了健康向上、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精神食粮,能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高尚的人文环境。企业内各种文娱活动的开展,活跃着员工的业余生活,加强了员工之间的团结友谊、沟通合作和团队意识;企业的激励机制,分别从物质、荣誉和个人价值三个方面对员工进行激励,激励着员工奋发向上、开拓创新、建功立业的信心和斗志;各种学习和培训使员工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让他们能更好的在企业里实现个人的价值。员工在企业文化良好的环境下工作生活,在本职岗位上各尽其能,积极进取,这样就能形成一个风气正、人心齐、奋发向上、生动活泼的局面,有了这样高素质员工队伍的企业,就能适应日益变化的新经济形势,使企业发展壮大起来。
企业文化对员工起着内在的约束作用。
“企业即人”企业文化即是企业人的文化,属于思想范畴,是人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和思想道德属于同一种范畴。企业文化是和社会道德一样,都是一种内在价值理念,都是一种内在约束,即人们在思想理念上的自我约束,因而都是对外在约束的一种补充。经营企业首先依靠企业制度,但制度总是落后于企业的发展,总有需要完善地方,有时也会有失效的时候,那么一旦企业
制度失效了靠什么来约束人的行为?这就要靠企业文化来约束,靠企业的价值观来约束,使员工少犯或不犯错误。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引导和牵引着企业员工保持健康的心态,追求精神的富足,树正气、防腐倡廉、洁身自爱、做堂堂正正的人。
不难看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明天的竞争力,要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要真正成为一流企业,就是要借助企业文化强大的推动力。
第五篇: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
三大文化建设工程:系统党建工程;企业文化建设工程;队伍素质提高工程;
企业文化的作用:凝聚功能,好的企业文化能把企业的宗旨、理念、目标和共同价值观注入员工思想,使其思想和态度发生变化,使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并自觉地把企业文化付诸实践行动,从而促进企业发展,增强凝聚力、向心力。
激励功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员工聪明才智,自觉地为企业发展而奋斗,主动地为企业发展贡献最大力量。
导向功能,对员工的心理,价值观,理念,言行等取向产生指导作用,从把员工引导到企业内部共同心理,共同价值观,共同理念,共同言行上来。
教育功能,严格的制度,明确的行为规范,良好的企业形象,丰富的文化活动,使员工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受到教育,并促进员工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约束功能,企业文化能使一些约定成俗的东西,告诉员工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是约束员工和精神武器,对员工起着潜移默化的自我控制作用。
辐射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后,对企业内部各级员工及无论远近的各个分支机构,都会有一种辐射功能的作用,对企业外传播企业形象,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内容:精神文化(员工的价值观,道德观,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理念),战略文化(企业管理者经营管理理念),规制文化(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制度规范),行为文化(团队行为,员工行为等),形象文化(企业形象,团队形象,员工形象等一系列外在形象塑造等 企业精神内容:勤奋,忠诚,严谨,开拓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的核心价值观是“敬业”(强烈的工作责任意识,高高的职业道德,完美的执行能力)
我省农村信用计的市场定位“立足社区、服务三农”,市场取向“社区性,零售性”
柜员岗
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管理原则:统一范(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业务管理制度、服务标准和指导性工作目标开展存款业务活动),分级管理(省联社综合业务管理部,县级联社负债业务部门依据本级职能承担相应的存款业务管理工作),分工协作(各级信用社负债、信贷、结算部门应根据各自专业性质和特点,按职责分工,相互配合,做好组织资金工作)
人民币储蓄种类:主要按存期长短(活期储蓄存款,整存整取储蓄存款,零存整取储蓄存款,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教育储蓄存款不,通知储蓄存款,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开办的其他种类储蓄存款)
银行结算账户的种类按用途可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 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因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需要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如存款人工资,资金等现金的支取,只能通过该账户办理),一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因借款或其他结算需要,在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以外的银行营业机构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可以办理现金缴存,但不得办理现金支取);专用存款账户是存款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其特定用途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和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如,基本建设资金,粮,棉,油收购资金,财政预算外资金等);临时存款账户是存款人临时存款需要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设立临时机构,异地临时经营活动,注册验资)
活期储蓄存款的结息日是每季末的20日 活期存款的结息日是每季末的20日
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是指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身份证件上使用的姓名。
储户提前支取定期储蓄存款处理方法:储户提前支取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必须持存单和存款人的身份证明输;代储户支取的,代支取人还必须持储户和代理人本人身份证明。证件不完整的,储蓄机构不能受理。
挂失的范围:客户的存折,账户密码,存单,银行卡,存款证实书,个人支票,国债收款证明,预留印鉴的印章,挂失申请书等
挂失方式:正式挂失,临时挂失
挂失条件:
1、客户须提供有关证件,如存款人及代理人身份证件,单位企业代码证,预留印鉴及证明公函等;
2、提供存款信息,如存款人名称,开户时间,种类,金额及账号等;
3、柜员须确认存款未被支取,未质押止付后再办理。
4、挂失的存单,折,卡等必须是记名式的,不记名式的柜员不得受理;
5、密码,密码和凭证双挂必须本人办理,不得委托他人办理
通知存款种类:不论存期多长,按提前通知的期限长短分为一天通知存款和七天通知存款两个品种。通知存款的金额起存点:个人为5万,单位为50万元;最低支取金额:个人为5万元,单位为10万元。存款人需一次性存入,可一次或分次支取。通知存款记名形式:记名式存款,会计核算手续按定期存款办理。个人通知存款采用记名存单形式,单位通知存款采用记名存款凭证形式,存单或存款凭证须注明“通知存款”字样。
存款长期不动户是指在我省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达到一定期限,客户未主动发生账务性业务的本、外币各类存款账户。正常结息、代扣利息税、司法扣划等业务为非客户主动发生的业务。
个人活期存款不动户的的界定:活期储蓄存款户和个人结算存款户三年内未主动发生存,取业务。约定转存业务视为客户主动发生,自约定转存业务发生后三年内未主动发生存,取款业务。定期储蓄存款到期后五年内未动的,定活两便,通知储蓄存款存入后五年未动的。自动转存,约定转存业务视为客户主动发生,自最后一次自动转存到期后或最后一笔约定转存业务发生后,五年内未动的。
单位活期及定期存款不动户的界定:单位活期存款账户和个体工商户结算存款账户一年内未主动发生存,取款业务,单位定期存款到期后三年内未动的(未欠开户的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债务)
个人自动转存为无数次,单位自动转存为9次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管(财务会计报告、股金、挂失登记及补发凭单收据、会计档案登记簿及销毁清册、存开销户记录等)和定期保管两种,其中,定期保管又分为十五年(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凭证及附件等),五年(对账回单,密押表使用,保管记录,下级上报的会计报告,联行往来核算资料,固定资产卡片等)和三年(日报表,计算机系统运行日志,流水账,不定期报表等)三种。
贷款业务分类:期限(短期、中期、长期),方式(信用,担保(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票据贴现),经济责任(自营,委托,特定)
贷款风险分类:正常贷款,关注贷款,不良贷款(次级贷款,可颖货款,损失贷款等)
期限分类:正常贷款,不良贷款(逾期,呆滞,呆账)
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正确组织会计核算,依法实施会计监督,真实提供会计信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十三):客观,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谨慎性,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原则,重要性原则。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资金产总额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为依据,以会计科目为记账主体,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记录和反映资金增、减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会计核算的五无:账务无积压,结算无事故,计息无差错,记账无串户,存款无透支。八相符:账账,账款,账据,账实,账表,账簿,账卡(折),内外账务全部相符。信用社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
重要空白凭证出入库管理原则:双人办理;重空保管原则:证印分管,证押分管,不定期进行账、实核对,保证账、实相符。重空入库必须加锁,与现金分开保管。客户领取重空每次一般不超过25份(本)。
农村信用社重要空白凭证使用有何规定:
1、按号码顺序而不得跳号发售和使用,2、签发或使用后,经办人员、复核人员应当及时逐份销号,3、非业务人员不得领用重空,4,严禁移作他用,属于信用社签发的,严禁客户签发,5,严禁在重空上预先留盖会计印章,6,营业终了,未使用完的重空要入上箱上锁,入库保管。
现金出纳工作的规定:
1、钱账分管,现金收入先收款后记账,现金付出先记账后付款。
2、双人临柜,双人管库,双人守库,双人押运,3、现金收付,换人复核。
4、凡现金,金银,有价单证,以及库房钥匙,票样,业务公章,密押及重要空白凭证等重要物品换人经管时,必须办理交接登记手续。
5、及时核对库存,做到账款,账实相符。
6、未取得人民银行颁发的假币收缴上岗证的人员,不得直接对外办理现金出纳业务。
7、出纳人员不得开具有关现金收,付业务凭证。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信用卡,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支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种类:汇票,本票,支票,信用卡,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目前信用社可办理的结算种类有:银行汇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结算原则:恪守信用,履约付款,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银行不垫款。
票据行为:指引起票据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的法律行为。包括出票,背书,承兑,保证四种。
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一是付款请求权,二是追索权。
支票: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分类:现金支票,转账支票,普通支票。
签发支票必须记载事项:表明“支票”的字样,无条件支付的委托,确定的金额,付款人名称,出票日期,出票人签章。支票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0日。
空头支票:出票人签发的支票金额超过其付款时在付款人处实有的存款余额的,为空头支票。处罚规定:信用社在收到客户签发的空头支票时,信用社应以退票,并按支票面额处心5%但不低于1000元的罚款,对屡次签发空头支票的单位,信用社应停止向其签发超支票。票据时效,是指票据权利人在法定的期限内不行使权利,即引起票据权利消灭的制度。丧失处理:票据丧失,失票人可以及时通知票据的付款人挂失止付,但是,未记载付款人或者无法确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的票据除外;收到挂失止付通知的付款人,应当暂停支付;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3日内,也可以在票据丧失后,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大额支付交易,是指规定金额以上(100,20,10)支付交易。可疑支付交易:是指交易的金额,频率,流向,用途,性质等有异常情形的人民币支付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