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是企业文化[范文模版]
什么是企业文化
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没事找事故意折磨人的,而是一种企业发展的自然需要。企业内部的管理,包括各种规章制度的规定,员工的福利待遇,企业员工的生活环境等等都属于企业文化现象,如有的企业制定统一的服装,上班时必须佩戴胸牌,上班时间执行打卡制。有的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精神生活,设立了图书馆、阅览室、歌舞厅,为了提高员工的文化水平,还举行各种培训活动等等,这些都属于企业文化的一种或者说第一个层次。
企业文化的第二个层次是指企业在产品营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作为。如售后服务、各种促销活动及为了产品的推广,利用媒体进行产品宣传,制作推广产品的各类广告等等。
企业文化的第三个层次是第二个层次的延伸与升华。或者说是企业文化的最高阶段。第三个层次是企业的灵魂,而企业文化公司要做的就是帮助企业从内到外地塑造这种灵魂。它涵盖了企业的战略制定,产品的市场定位,更多地向消费者和社会传递你的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和精神追求。它要求你的企业必须通过各种载体,如企业标志与广告,企业举行的各种社会活动和企业家自身的形象(所作所为)和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属性或功能来体现企业的精神实质。这几点是企业文化中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层次,做得好,有可能可以让一个企业柳暗花明、起死回生,做得不好,有可能让一个企业日薄西山,最后全军覆没。
第一点,如企业的战略制定,你能做什么,你会做什么。企业所从事的这个行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如何,未来的发展趋势怎么样,你都必须了然于胸,都必须具有瞻性的敏锐眼光。没有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决策,企业的投资就要失败。第二点,产品的市场定位,世界上有很多产品并不是人人都需要的,你必须找准自己的市场,就是老少咸宜的产品,你也要弄明白自己的产品特点有哪些,并赋予你的产品某种文化特质。
第三点,你的企业的精神品质和精神追求是什么,这一点同样要非常明确。第四点,广告,这一点特别重要,中国有一句话,女为悦已者容,女人穿好衣服,买那么多那么贵的化妆品化妆,给谁看?给喜欢自己的人看,那么产品也如此,你的企业产品的悦自者就是消费者,你搞那么多的企业文化消费者不一定能够看到,更不可能到你的厂里去看,你的产品消费者很多是通过广告了解的,广告做得好不好,不但能做到事半功倍或事倍功半,还决定着消费者对你产品与企业的看法。
第五点,企业家的自身形象和所作所为很多要靠企业家自己决定,影响的大小由企业家自身给社会造成的负面效果来决定。
第六点,你的产品具有什么社会属性?比如人们一谈起电脑软件就想起比尔.盖茨的微软,说起房地产就能想到万科,聊到汽车就想到奔驰、定马等产品,它们都是各自产业的顶级企业。代表着各自领域的最高水平。也就是说企业产品的社会属性由企业与产品自身的影响力决定。因为企业文化不是做来给自己看的,基本上是对外的。衡量企业文化的标准是它外在的渗透力,也就是它对社会的影响度。体现在时间上的持久性,范围上的广阔性和影响上的深刻性。
第二篇: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什么是企业文化?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指企业的形象和氛围,有的说是指企业的员工素质,有的说是指企业的经营理念„„这些说法对不对呢?可以说,都对,又都不完整。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而广义的企业文化,也就是指企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个“总和”,就把企业形象、企业行为、企业观念和企业精神全都包括在内了。
企业文化的内容这么广泛,其中究竟可分为哪些层次?这些层次之间的结构又如何呢?企业文化的层次,可以用一个“四层同心圆”来表示:
最外面的一层是企业形象。这包括企业的名称、标志、产品、建筑、知名度、美誉度,等等,也就是一切能为人们直接感知的东西。
第二层是企业行为。这包括机构设置、企业管理以及生产、销售等各个方面的运作,也就是企业所实施的各种行为。
第三层是企业观念。这包括质量观、效益观、客户观、经营观,等等,也就是企业对于各种相关问题的看法。
最里面的一层是企业精神核心。这包括企业宗旨、企业家和企业员工的人生追求,也就是企业最根本的目的(或称“终极价值目标”)。
这四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概括而言,即:内层是外层的根据;外层是内层的表象。说得明确一点,企业的形象是由企业的行为决定的;企业的行为是由企业的观念决定的;企业的观念是由企业的精神核心决定的。反过来说,企业根本的价值观(精神核心),决定企业在各种问题上所持的观念;企业看待各种问题的观念,支配企业在各个方面的举措;企业的各种举措,塑造企业的具体形象。
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用一棵大树来说明:企业形象犹如“树冠”;企业行为犹如“树枝”;企业观念犹如“树干”;企业精神核心犹如“树根”。“树冠”覆在“树枝”上;“树枝”长在“树干”上;“树干”发在“树根”上。
尽管“树冠”、“树枝”、“树干”、“树根”各有其特定的重要意义,但相比之下,最重要的还在于“树根”,因为这是整株树的生命之源。
因此,研究企业文化,应当有一个整体的观念,就是说,无论研究哪个企业的企业形象、管理模式或经营理念,都要弄清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处于哪个层次?它与其相对应的内层和外层具有什么样的结构性?它与该企业的精神核心是否相应?世界上绝对没有任何
一种适用于所有企业的管理模式或形象设计,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能照搬,而只能“嫁接”,即与其精神核心之“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恩威的企业宗旨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这是与薛总“众生幸福,社会吉祥”的大愿心密切相关的。恩威的这种宗旨和这种愿心,便构成恩威的精神核心。
恩威的效益观、竞争观和利润观,就是从这样的精神核心之“根”上自然生长出来的恩威企业文化之“主干”。恩威的企业行为和企业形象,显然也应当与恩威精神核心这个“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根”、“干”、“枝”、“叶”浑然一体而生机昂然的“参天大树”。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恩威精神核心之“根”,是一个“善根”,是一个大大的“善根”。这是恩威企业文化特有的优势。从这个“善根”上,是能够长出“善干”、“善枝”和“善叶”,并结出丰硕“善果”的。我们研究恩威企业文化,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在恩威的“善根”上精心培育“善干”、“善枝”和“善叶”,让她年复一年地结出累累的“善果”,源源不断地回报给社会,回报给人类。
【另一种解释】
一物质层:这是企业文化的最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条件,主要指厂穷人容厂貌小环境、产品的外观包装、企业技术设备特征等,以及员工和典型人物的形象等方面。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直接外在表现。例如优质产品和服务,英雄人物,企业内刊,花园式厂房,文体活动等。
二制度层:主要指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企业职工对这些规章制度的认同程度。制度层主要是指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
三精神层:这是企业文化核心层,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伦理道德、企业精神和风尚等。精神层是形成企业文化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基础和原则,决定了企业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它主要包括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道德、员工精神状态等。
四社会层:是企业文化的外溢,是企业同其社会环境相互反馈而形成的价值体现,既有社会以企业的认同,包括企业对社会的态度。或者:
1、表层----物质文化 企业的产品、厂房、形象标志、设计造形、结构、装璜等,因为精神意识是依附于物质而表现的。企业文化最初表现形式为企业一种无形的、并没有写在纸上的行为规范,不符合这种无形的行为规范员工开始不被企业所接受。
2、浅层----所为文化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如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生产方式、生产劳动领域中的工艺技术标准、现代化水平、员工的思想状态、工作作风、行为的准则规范等。企业文化升华到第二个层次时表现为企业内对所有事情的态度。一种对企业积极、敬业和信心态度。这种态度推动着企业由小变大,由差变
3、中层----制度文化 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如工作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经济责任制、工作纪律、生活公约、对外服务与承诺等。企业文化升华到第三层次时表现为整个团队共同一致的拥有学习和创新热情,从关注自己和团队利益的商业氛围解脱出来转而关注他人、环境和社会的利益和发展。企业文化升华到这个层次后就非常稳定了。
4、深层----精神文化 企业的经营哲学、价值取向、目标、道德准则等。
第三篇:什么是企业文化231
企业文化
一:何为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狭义上就是精神文化,即支配企业及职工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中,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综合。通俗的讲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为什么要这样做事情的原因。
它体现在管理层所宣传和实行的价值观和原则中;对待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中;体现在人们凡物传播的有关组织内所发生事情的故事中;体现在与外界(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等)的联系中。
包括以下内容:企业的价值观:
指企业及职工的价值取向,即对事物的意义的评价标准,什么事可贵的,什么是比较重要的,什么事可有可无的。经营哲学:
即生产经营活动中表现的世界观,方法论。
世界观:反映企业对社会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总的认识和态度。
方法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行规律和管理的内在规律。企业精神:
企业再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反映职工意愿,并激发其干预的一种意识和信念。
一个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要有自己的企业精神,即求生存谋发展,奋发进取,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有了正确的精神才会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道德规范:
是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文规范,企业道德,以善良,正直,公正,诚实等为标准评价企业和职工的行为并调整各方的行为。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等。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构成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环境和工作任务的变化,应定期修改和充实完善和提高相关内容。
企业文化的单个层次
1:企业文化的表层文化:
企业形象,产品形象,企业领导人和员工形象。
2:企业的制度文化:
企业组织形式,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经营方式。
3:企业的深层文化:
渗透于企业灵魂之中,形成群体之力决定企业成的和性文化。表现为职工共同的价值观,理想,信念,经营哲学,企业精神,目的追求等。
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功能:
1:界定了组织与其他组织有别的角色
2:传递给组织成员一种身份的感觉
3:促进成员对某一事物的认同,大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
作用:
1:向导作用:决定企业的行为方向,引导企业的职工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
2: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内聚力--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3:规范作用,规范职工行为,使职工自觉的遵守准则,具有说服力,号召力和约束力。
怎样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首先应该让全体员工理解何谓企业文化,为什么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理解企业文化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总是相对于一定时间段而言。我们所指的企业文化通常是现阶段的文化,而不是指企业过去的历史文化,也不是指将来企业可能形成的新文化;第二,只有达成共识的要素才能称为文化。企业新提出的东西,如果没有达成共识,目前就不能称之为文化,只能说是将来有可能成为文化的种子。企业文化代表企业共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第四篇:什么是企业文化
什么是企业文化?
什么是企业文化?
教科书上的概念: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
企业文化,或者确切的说是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 或 Organizational Culture)用国际君友会给的概念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广义说来,大至联合国、一个国家、民族、地方政府、政党、工会、学生会、小至家庭、朋友等,其实都称为“组织”。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这个概念应用于形容企业,或各种非营利组织的文化形象。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讲通俗点,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约束)大家的行为,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企业文化依附于企业,随企业产生,随企业消亡而消亡。即使没有总结或提出外在表现形式,企业文化依然是存在的。
企业文化的内在本质内容与外在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偏差。第一,外在表现形式通常表现为一句话或几个词,不是内在本质内容的全部;第二,企业文化中实际存在的糟粕是肯定不会出现在外在表现形式中的;第三,外在表现形式通常比较稳定,不会频繁更改,企业文化的本质内容却因各种因素的时刻变化而处在时刻变化之中。
企业文化在与员工的相互作用中处于主要地位,一个人被一家企业录用而成为这家企业的新员工,这个时候的企业文化代表着是大多数老员工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人与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其结果自然是新员工被同化。至于小概率事件,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不说也罢。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是一个由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构成的多层次的生态系统,根据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是和谐统一、相互渗透的。根据企业文化的系统结构特点,柏明顿咨询给出了企业文化构建的HOME
(History-Oneness-Membership-Exchange)模型。
企业文化的产生
8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教授泰伦斯·迪尔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艾伦·肯尼迪在长期的企业管理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他们在6个月的时间里,集中对80家企业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写成了《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该书在1981年7月出版后,就成为最畅销的管理学著作。后又被评为本世纪80年代最有影响的10本管理学专著之一,成为论述企业文化的经典之作。它用丰富的例证指出:杰出而成功的企业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即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但往往是自然约定俗成的而非书面的行为规范;并有各种各样用来宣传、强化这些价值观念的仪式和习俗。正是企业文化--这一非技术、非经济的因素,导致了这些决策的产生、企业中的人事任免,小至员工们的行为举止、衣着爱好、生活习惯。在两个其他条件都相差无几的企业中,由于其文化的强弱,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后果就完全不同。
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1、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新型办公工具如因特网等的普及应用,企业的日常管理规则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劳动工具的变化要求思想观念的更新;
2、劳动中人的智力因素比例增加,脑力劳动者人数相对增长,相应地,企业管理者也不能再把这些高素质的员工视作机器人,而是要给员工以感情尊重、理智尊重;
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需要满足层次攀高,企业必须适应这一新情况,从而制定出适合现代人的管理方法,这一点与“社会人” 在管理界的提出有相同的现实基础;
4、竞争加剧,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在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劳动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必须提出符合需要的价值观念,如创新、服务、信誉等;
5、企业规模的扩大、跨国公司的出现,成千上万人,甚至是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人在一个公司工作,需要统一思想、统一观念、统一行为。
第五篇:什么是企业文化
建设一个企业的文化,好比塑造一个人的性格,急不得。在本次企业家文化沙龙上,刘叔铭教授一再强调:企业好比人,企业的命运好比人的命运,是由性格所决定。要改变企业的命运就必须先改变企业的性格,要改变企业的性格就必须先改变企业的习惯,要改变企业的习惯就必须先改变企业的行为,要改变企业的行为就必须先改变企业的观念。而完成这一系列的改变,就是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所以,一切从改变观念入手。
刘叔铭从七个方面来阐述企业文化的定义。一是《辞源》对文化的解释是“文治和教化”,“文”是慢慢积累的意思,所以企业文化是无法一蹴而就的。二是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个性:团体的共同信仰、价值观和行为。三是企业文化是象征的、整体的、惟一的、稳定的、难于改变的。四是企业文化既有有形的部分,也有无形的部分,是由有意识学习与无意识学习组成的,不是书面的理想、愿景和使命,而是日常的实务、沟通和信仰。五是简单地说,它是在一个企业里事情如何做好。六是企业文化还可以看做一个循环、哲学表达价值,价值体现于行为上、行为说明哲学。七是企业文化也可以看作一个系统。
企业文化现象有哪些?
刘教授认为企业文化现象有七个方面:一是风俗、习惯、舆论,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舆论,有可能成为这个地方的企业的文化现象。二是思维方式。刘教授以一个事例来说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美国人和日本人一同遇到狮子时,日本人把鞋带系紧准备跑,美国人就嘲笑日本人:“你跑得过狮子吗?”日本人回答:“我只要跑得过你就行!”三是行为准则。美国人在办企业时,利字当头,而日本人则更讲究忠诚。四是价值观念。主要有利润价值观和服务价值观两个方面。五是精神境界。六是作风。有的企业推行强势管理,有的企业倡导“仁”字。七是待人艺术。
企业文化有哪些要素?
刘教授说企业文化包含五个要素:一是企业文化。不同的地方有可能产生不同的企业文化,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二是价值观,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三是英雄人物,即企业的灵魂人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领导就可能带出什么样的一帮下属。四是习俗与仪式。五是文化网络。企业内部的信息是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在传送,这就形成了网络,而文化网络一旦形成,较难改变,除非继任者强行推翻它。
为什么了解企业文化
是重要的?
刘教授认为了解企业文化至少有几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作为企业的执行人员,识别、了解和影响组织文化,可以确保公司的敏捷性和财务成功。二是作为潜在雇员,瞥见组织的真实文化,可以帮助你决定一家公司是否适合你做出贡献与发挥。三是可以作为公司的用人的依据,去聘请到能在公司成功的人。四是制定政策和任务来增加公司获利能力和对市场需求作出反应。五是面对真正威胁时,公司能够作出正确的反应。
如何识别企业文化?
刘教授告诉大家可以从十个方面进行识别:一是识别工作团队的态度、行为偏好和工作环境。二是要同时观看有形的和无形的。三是看建筑物、办公室、店面和公众形象、公众关系。四是看真正的报酬结构。五是看建筑和设计。六是看服饰。七是看组织过程和结构。八是看仪式、象征和庆祝方式。九是看常用语言和口头禅。十是看标志、宣传文件和宣传标语等。
企业文化如何影响企业发展?
最后,刘教授对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作了八点总结:一是振兴企业、改善管理。刘教授说,海尔集团于1995年收购青岛线星电厂后,没有投入资金,却救活了这条“休克鱼”,就是应用了海尔的企业文化。二是目标导向、全面发展。三是注重协调,促进文明发展。四是凝聚人心、增加向心力和合力。五是美化环境、优化生活。六是教化激励、培育人才。七是道德约束、制度控制。八是服务公众、辐射社会。
建设一个企业的文化,好比塑造一个人的性格,急不得。在本次企业家文化沙龙上,刘叔铭教授一再强调:企业好比人,企业的命运好比人的命运,是由性格所决定。要改变企业的命运就必须先改变企业的性格,要改变企业的性格就必须先改变企业的习惯,要改变企业的习惯就必须先改变企业的行为,要改变企业的行为就必须先改变企业的观念。而完成这一系列的改变,就是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所以,一切从改变观念入手。
当有企业家问建设一个企业的文化需要多长时间时,刘教授不容置疑地答道:“对不起,这无法确定。企业文化纲领的撰写可能只需要一两分钟,但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