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彭石平先进事迹(财政系统)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吴诗雅,是雾铭财政分局彭石平同志的同事。提起彭石平同志,了解他的人都会忍不住地称赞:“彭石平同志真是一位有能有德的好局长!”
在彭石平同志的带领下,近年来雾铭财政分局的各项工作都成绩显著,多次被评为雾铭先进集体,他本人也于2010年被授予“全省财政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多年以来,彭石平同志用他的那种“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吃苦耐劳”的“骏马”精神,为雾铭的财政事业不断地开创了新局面。
2004年元月,雾铭从双涟区划转财政收入604万元设立了独立金库,按县级财政模式独立运作,当年实现财政收入3230万元,2009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7057万元,2010年财政总收入4.34亿元,总收入连续6年年均增幅均超过120%,这种增幅,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十分罕见的!
时针拨回到2003年。那时候,位于双涟市城区北部的雾铭,还是一片荒凉之地,财政收入为零,整个雾铭的办公经费还不到30万,干部职工的工资也都没有着落。市里决定要到雾铭建立财政分局,财政干部谁会愿意“米萝里”往“糠箩里”跳呢?当市局领导找到彭石平同志谈话征求意见时,他义无反顾地说了两个字:“我去!”
组建雾铭财政分局,这完全就是去“拓荒”!彭石平同志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心头的压力有多大?前进的道路有多艰险?这是谁都清楚的。市局领导看重的就是彭石平同志那种“勇于担当,不怕吃苦,1
任劳任怨,业务精通”的优秀品质。
2003年初,彭石平同志肩负组织上的重托和期望,默默地来到了雾铭这片“不毛之地”,开始“白手起家”。现在,我们雾铭财政分局共有干部职工26人,即使这样,我们仍然需要“一人兼数职”,而在2003年的时候,包括彭石平同志在内,整个团队都只有区区5人,当时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为了摸清雾铭的财源,理顺财政体制,彭石平同志带领着这支5人团队,几乎走遍了雾铭的每一寸土地,去每一家企业、每一个村落进行调研走访。
记得2003年11月,那是一个下着细雨的清晨,彭石平同志和他的团队成员像往常一样出门了。这一天,他们要去核查一家乡镇企业的税收划转数据。一忙完,就到了晚上9点多钟。正当几个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往回赶的时候,汽车却突然出现了故障,怎么也发动不了,当时的手机在乡下根本就没有信号!怎么办?正当大家不知所措的时候,彭石平同志果断地说了一句:“绝不能耗在这里,我们明天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就算走,我们也要走回去!”在他的激励下,大家真的开始摸黑赶路。泥泞的道路,又湿又滑,大家不知道摔了多少跤,这样走了将近3个小时,大家才满身泥水地回到了雾铭„„9个月下来,大家都瘦了整整一大圈。
2004年元月1日,雾铭财政分局正式挂牌成立,大家都说,彭石平同志创造了一个奇迹,而“五人组建一个财政局”的故事也在雾铭被传为美谈。而更让人觉得惊讶的是,雾铭局财政分局从申请设立一级金库到获得批准,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2004年元月1日,雾铭
财政分局挂牌时,我们的一级金库也正式启动。在这个过程当中,彭石平同志究竟付出了怎样的多少艰辛努力,是不言而喻的。
雾铭财政分局成立以后,彭石平同志集中班子成员和创业团队的智慧,先后制定了《雾铭财政分局银行账户管理实施意见》等10多个制度文件。而早在2003年3月,雾铭财政分局就率先在全省实施“五统一”改革,统一预算标准、统一开设账户、统一集中支付、统一财政收费、统一政府采购,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机关财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使用“五统一”制度以后,雾铭机关财务的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理顺了财政职能,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了行政成本。
彭石平同志善于团结同事,对待同事亲如兄妹。2009年8月,我们财政分局的李响炮突然晕倒在了办公室,大家手忙脚乱地把他送到市内的一家医院抢救,结果医生说他已经快不行了。正当大家惊慌失措的时候,彭石平同志赶到了医院,他马上安排专车将李响炮送往长沙抢救。几天以后,李响炮终于苏醒过来。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但是彭石平同志每个星期都会抽出时间去长沙探望他,这种兄长般的关爱让李响炮感动不已。出院后,李响炮常常对其他同事说:“彭局长就是我们的好大哥!”
对社会,彭石平同志也有着同样的爱心。2010年,彭石平同志听说双资三中有一名学习成绩特别优异的贫困学生,叫曾某涵,彭石平同志马上就找到了双资三中,得知情况属实以后,彭石平同志就开始对他进行资助,一直到他大学毕业。毕业后的曾某涵给雾铭党委写来
了感谢信,信中说:“感谢彭叔叔让我圆了求学梦,还让我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我将用我的青春与热情报答社会和人民,还有彭叔叔您!”
雾铭敬老院住着50位农村五保老人,从200X年开始,每年的老年节,彭石平同志都会自掏腰包,并亲自为老人们送去慰问红包和礼物,老人们都忍不住地称赞:“我们这些老人无儿无女,彭局长就是我们的亲人啊!”有媒体记者提出要采访彭石平同志时,被他婉言拒绝了,他说:“老人们都已经把我当成亲人看待了,我所做的,其实就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彭石平同志用他的才华和实干,以及他的善心和品德,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赞誉。我们财政分局的每一位同事,对彭石平同志都充满了信心,我们坚信:在他的带领下,雾铭的财政工作一定会再创辉煌!
谢谢大家!
第二篇:全省财政系统先进事迹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我来自**市财政局,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是一块古老而年轻的热土,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人口103万。改革开发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我们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使**财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488万元发展到XX年的48.59亿元。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与其他兄弟单位一样,我们也面临着新旧体制的冲突、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各种观念的激荡碰撞。唯有发展才有活力,唯有改革才有出路。因此,我们始终坚持把改革放在工作首位,围绕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目标,集中力量推行了一系列财政制度改革,走出了一条依靠改革、强化监管、提高效益、从源头反腐倡廉的新路子。
以“硬作风”啃下“硬骨头”
财政改革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要从哪里开始呢?经过深入调研和论证,我们把改革焦点首先对准了预算外资金这个“硬骨头”。市场经济国家是没有预算外资金这个概念的,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弥补预算资金、社会事业投入不足。但是由于认识滞后和管理缺位,预算外资金长期游离财政监督之外,造成乱收滥支突出、资金账户混乱,滋生了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改革经历了“专户储存”、“清理账户”和“票款分离”三个阶段。1996年8月,我们就在全省率先制定《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冲破了预算外资金部门所有的观念束缚,明确预算外资金属于财政性资金,必须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这与不久后国务院文件精神不谋而合。正因为改革触及要害,个别单位和个人采取了种种抵触行为。如检查发现一个单位未纳入专户管理资金800多万元,还有数百万资金分散存放在农村基金会,该单位多次找局领导说情,称他们属于集体单位,不属于资金管理范围,局领导耐心向他们解释,指出了行为的错误性和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政策讲明了,思想做通了,该单位资金从此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1998年起,我市分两次对市镇两级2335个单位银行账户进行全面清理,撤销账户1792个,取缔个人存折327本,集中资金1.64亿元,镇级最多撤销账户达39个,市直机关最多撤销账户达25个。清理后市直各预算单位只设一个支出结算账户,镇政府按资金性质设立7个账户,建立严格的银行账户审批程序和票据管理制度。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原来有抵触情绪的一些镇领导对这项改革也从不理解,逐渐转变为支持和拥护,本来,一个镇到底有多少钱,镇长、书记都说不上来,资金具体安排也没有个底,现在通过全面清理整顿,全镇有多少资金、哪个账户有多少钱一清二楚,资金的来龙去脉得到了初步掌握。
XX年起,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实行票款分离制度,缴费人可以直接到分布全市的130多个商业银行网点缴纳各种收费、罚款。各镇街道的群众更加方便,以往交钱办事要走数个单位来回折腾,现在他们可以通过在镇政府统一开设的“一条龙”服务大厅,缴纳相关费用。各种收费、罚款通过网络,直接存入财政专户。从此,整个预算外资金彻底纳入规范管理轨道,扭转了部门自收自支的无序状态,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温床。
“专户储存”、“清理账户”、“票款分离”这三个阶段工作环环紧扣、步步为营,我们发挥连续作战的“硬作风”,终于啃下了预算外资金管理这根“硬骨头”,打了一个漂亮仗,得到了中央落实“收支两条线”专项检查组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市财政政改革大幕从此拉开。
吃上“定心丸”念上“紧箍咒”
从XX年开始,一份《财务收支计划协议书》摆在了财政局长与各单位法人代表面前,协议书明确规定:各单位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盘子,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对超额完成收入基数的给予奖励,超出核定支出基数的不予补拨,由单位自行负责。这是我们在推行部门预算改革时采取的创新举措。
在签订《协议书》前,全市372家一级、二级预算单位都要通过“两上两下”的程序,编制一本厚厚的部门预算。在这本预算中,不再区别预算内、外资金,而是实行捆绑使用;不再使用“基数+增长”的编制方法,而是一切从“零”开始,重新测算各部门支出需求,并详细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科目、具体款项,部门全年有多少可花的钱、能办多少事、都办哪些事,全部一清二楚。没有明细内容的项目不能立项,项目之间也不能随意调剂,简单的说,“安排打酱油的钱就要打酱油,不能去买醋”。这样的一本预算既给单位吃了“定心丸”:业务经费得到保障,也上了“紧箍咒”:部门预算一经批复,原则上不予调整和零星追加,支出不再随意,预算约束更加严格。
XX年,我们进一步对年终预算外资金收入结余分配办法进行改革,取消按收入计提15%政府偿债基金的办法,将收入结余分配为政府性基金、政府偿债基金、统筹调剂金及部门专项结转资金,彻底消除预算外资金部门所有的旧观念,从根本上解决了预算内外资金“两张皮”问题。
这个春节“不好过”
XX年的春节期间,一项被成为“阳光工程”的财政改革成为机关单位人员包括群众茶余饭后热衷谈论的话题,有人面有喜色,也有人发牢骚:“几万元的年底奖金没有了,这个春节可怎么办啊!”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XX年9月份出台的规范奖金津补贴改革再次把**财政推向了风口浪头。
长期以来,不同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奖金津补贴差距过大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同属一个级别的公务员,一些具有罚没权的所谓“油水”部门和没有收入来源的所谓“清水衙门”相比,奖金福利相差可达数倍,部门之间苦乐不均,个别单位甚至巧立名目滥发奖金补贴,群众对此反映强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按照“统一规范、资源整合、标准适度、绩效挂钩”原则,在全省率先推行了规范奖金津补贴制度改革。改革后,各镇、各部门自行制定发放的奖金、津贴、补贴和过节费一律取消,统一整合为由岗位补贴、勤作补贴和绩效奖三部分组成的奖金津补贴制度。在严格总量限额控制范围内,允许单位根据绩效考评结果进行具体分配,避免形成新的“大锅饭”。充分考虑各方面利益调整,教师参照机关事业单位标准核定量化工资,实现同等待遇。离退休人员按比例发放综合补贴,共享改革成果。对镇(街道)、政法队伍等特殊岗位、一线队伍,给予适当倾斜。
为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我们建立铁的纪律约束制度。对超标准发放奖金补贴的,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财务负责人一律先作免职处理,由纪委监察部门追究责任。在政策制订之前和实施过程中,局领导带领科室人员走访人大、政协、民主党派、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主动沟通、征求意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取得方方面面的支持和理解,保持了队伍稳定,历史性变革取得成功。据测算,改革当年乡镇奖金津(补)贴人均下降43.23%,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均下降19.42%,教师人均则上升了101.57%。中纪委副书记刘锡荣到我市调研时,对奖金津补贴改革做法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在中纪委工作简报上专文刊登了我市做法。
杜绝“雁过拔毛”
花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是财政部门的神圣职责。每笔钱从哪里来?又到了哪里去?中间经历了什么环节?这些都是纳税人普遍关心的事情。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在推行“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和奖金津补贴等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我们对传统国库管理制度进行变革,建立了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有机融合的国库管理制度,将财政资金直接拔付到最终用款单位,减少资金流转环节,从体制上杜绝“雁过拔毛”。
还是先从普遍的收款收据说起吧。XX年底开始,我市的一些文具商、超市商店的老板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以前公家单位的人来买东西,只要普通收款收据就可以了,现在呢?一定要正式税票。其实这种现象一点也不奇怪。XX年12月,我市成立了市级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市直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及所属基层所站、各中学、职校、市管小学、幼儿园386个单位按照“三个不变”、“四个统一”原则,纳入会计集中核算,原单位开设的经费账户全部取消,在核算中心统一开设内部子账户,实现了财政“零户”管理。
当时,敢于搞这方面尝试的,全国还是寥寥可数,一切从零起步,摸着石头过河,难度可想而知。我们抽调精干力量,专门负责改革实施工作,通过查阅资料、学习文件、搞数据测算、到先进地区取经等途径,拟定了《会计集中核算实施办法》、《备用金管理制度》等配套文件,独立设计出《现金支出报账》等15种专用凭证和9种专用报表,在那段时间,业务人员完全没有休息日的概念,经常加班到晚上12点,仅学习参考资料就记录了40多本,对应用软件进行了上千次的运行调试,如期开通了集中核算系统。核算中心刚成立时,许多单位不理解,认为本单位财务支出不方便了,甚至冷嘲热讽,但我们始终坚持信念,不为所动,搞论证,搞调研,克服了一个个难关,以优质服务、优良作风赢得了社会的赞誉,逐渐消除了社会各界对集中核算工作的误解,某单位报账会计在意见簿上写道:“像自己单位的同志”。看到这句评语,不少同志都哭了,因为他们的价值终于得到了承认,辛勤工作得到了肯定。目前,会计核算中心已经成为我市一个主要对外服务窗口,各项工作有序运转,至XX年底,中心纠正并督促单位整改不合规的财务收支行为1648笔,总金额达5049万元,收款收据泛滥的问题得到根本纠正。福建电视台、中国财经报、福建日报等媒体先后对我市会计集中核算改革的做法进行了报道。
XX年3月份,在会计集中核算和工资实行国库统付的成功实践基础上,我们在全省县一级率先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性资金收支,以及市财政对镇、企业、个人的专项补助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运作。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财政专户;资金支付实行“两条腿走路”,单位日常零星开支委托会计核算中心办理财政授权支付,其他支出通过国库集中收付网络管理系统直接支付到供货商或最终用款单位。新的国库运行机制解决了财政性资金“体外循环”现象,杜绝了资金在中间环节的滞留和沉淀,避免了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的现象发生。
资金、资产“一个都不能少”
政府是政府管钱管物的综合职能部门。但是,长期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一直是财政工作的软肋,“家底不清”、效益低下、管理混乱等现象比较普遍。我们在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国有资产的监管。XX年就组建了**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努力确保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XX年又把监管重心转移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上来,经过深入调研,探索出以清查登记为基础,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建立“产权主体明晰、单位责任管理、会计规范核算、财政动态监管”的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
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之后,我们惊喜的发现,预先制订的改革方案与财政部文件规定的精神基本吻合。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乘此改革东风,我们对原有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及时召开动员培训大会和3期培训班,从有关部门抽调32位同志,组成资产清查办公室实行集中办公,建立定期例会、进度督查、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制订整改方案和填报口径、固定资产现值重估等配套办法,按时完成了资产清查任务,基本摸清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家底,全市284家一级预算单位和598家基层站所、小学资产总额(包括未入账土地和房屋构筑物)共有68.41亿元,净资产63.53亿元,负债4.88亿元。
下半年,我们将在清查基础上重点进行整改,向清查单位逐一发出《整改通知书》,对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限期整改,对清查结果予以批复确认,在12月31日全面完成整改任务。同时,按照“安全性”、“完整性”、“及时性”、“便捷性”的原则,启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各单位在用户端进行数据录入、更新和上报等操作,通过vpn专线与财政中心数据库联网,汇总形成全市统一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数据库,并预留数据接口,与会计核算中心进行数据交换。通过数据集中管理和定期更新,实现资产动态监管,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资料。系统建设将在7月份选择4家单位作为试点,8月份起分四批在全市推广,年底前全面完成。
此外,在政府采购、规范职务消费、财政投资评审等方面,我们也进行了积极改革和探索。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办公自动化设备、公务用车及保险、地方储备粮、药品、基本建设工程和园林绿化、道路保洁等公益事业服务项目采用政府采购、阳光操作,至XX年底,全市组织集中采购1136批,采购金额43亿元,节约资金7亿元,节约率达14%;推行党政群机关工作人员移动电话和住宅电话通讯话费货币化改革,修订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建立较为科学规范的公务车辆配备使用管理制度;组建“**市人民政府财政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严格政府财政投资监管,从源头上堵塞工程投资漏洞。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深入开展,财政监督职能贯穿资金运行全过程,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得到增强,实现了财经秩序的根本好转,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财政不是单纯“管好几个钱,记好几本账”
财政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支持经济发展责无旁贷。因此,我们坚决摆脱财政单纯“管好几个钱,记好几本账”的传统、陈旧观点,牢固树立发展是执政第一要务和经济决定财政的理念,把促进经济发展进而带动财政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突出任务。面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我们没有走直接投资办企业、上项目的计划经济老路,而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断创新支持方式,综合运用国债、税收、财政贴息等多种财政政策手段来管理和调控经济活动。
针对国家投资基本空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困境,我们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思路和“适度超前”的原则,大手笔投入财政资金,通过金融借贷、民间集资、引进外资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用于供水、供电、通讯、道路和市政等五大基础设施,为**市经济发展蓄足了后劲。针对企业自主创新不足和竞争能力不强的实际情况,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思路,组织落实扶持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1998年在全省率先设立名牌产品奖励金;XX年实施打造品牌之都优惠政策,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的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XX年实施总部经济扶持措施,吸引企业把总部或分支机构设在**;XX年以扶持企业改制上市为重点,打造**“证券板块”。
在财政支持下,**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以纺织服装、鞋类、建材陶瓷、食品、轻工杂品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和化纤、车辆机械、生物医药、纸制品、新型材料等五大新兴优势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链条,全市累计获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和出口名牌96项,国家免检产品75项,凤竹纺织、恒安、七匹狼等6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成为财政增收的骨干力量和坚实基础。今年上半年,6家上市企业税收2.27亿元,占财政收入的7.55%,加上40家上市企业税收2.92亿元,占财政收入的1/6强。在名牌规模企业强劲拉动下,我市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十五”期间地方级财政收入累计达57.32亿元,同口径年均递增23.46%;财政总收入累计达134.97亿元,年均递增24.3%。XX年地方本级收入21.19亿元,比增29.87%;财政总收入48.59亿元,比增25.73%,其中其中税性收入占97.3%。XX年财政总收入达到30.11亿元,比增25.86%,其中税性收入占97.45%,全年财政收入预计超58亿元。
在财政支出安排方面,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集聚财力落实好各级政府惠民政策,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公共财政“阳光”的温暖,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内坑镇的杨女士就是惠民政策的受益者之一,杨女士的丈夫因肝硬化腹水等病住院花费了数十万元,因为曾经缴纳20元参加合作医疗保险,杨女士得到了最高报销额6万元的补偿,在接到这笔救急款时,她泪流满面,连声说:“合作医疗为农民解难,这样的好政策可不能变哪!”
这样的好政策不仅不会变,而且还会更加完善,更加贴近群众。XX年,我们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把筹集标准提高到每人80元,降低补偿起付线,提高了补偿标准,减轻了参合对象医疗费用负担。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事业在财政有力保障下也取得长足发展。市财政每年筹集5000万元以上资金实施“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和“家园整洁”活动,75个示范村累计投资3亿元,拆除旧房1900多座,道路硬化、修筑排水沟、铺设自来水管道100公里以上,一批农村公共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每年安排4200万元免除学杂费补助资金,全市包括外来工子女的19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上学,贫困学生、特教生还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学生得到每人XX元的学费补助。投入专项资金9528万元,完成危房改造任务;城乡同步启动医疗救助救治工作,设立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三无”病人应急医疗救治基金,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支持家庭廉租住房制度改革,采取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租金核减为辅的补助方式,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2.2万名贫困群众享受城乡统一标准、每月25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开展每月40度免费用电、资助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爱心慈善援助等配套活动,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率先实施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改革,在全市构建了一张全方位、覆盖城乡的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网,使公共财政阳光更加灿烂。
在认真履行职责的同时,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开展“三级联创”的活动要求,建立挂钩联系、上下联动的党建联创机制,定期走访挂钩基层村和企业,共商发展大计,共解实际难题,帮助理清工作思路,加快农村发展步伐。如帮助赤店村XX亩土地规模流转承包经营,实现全村土地“零抛荒”;协助苏内社区规划铺设5000多米环村道路,设立365个垃圾箱,设立治安防护巡逻队;协助可慕村聘请专门设计院进行新村规划,拆迁旧屋316座,改建面积200亩;协助西门村拆迁旧屋43座,改建面积35亩,兴建文化活动中心,丰富村民文娱生活;支持麦园村铺建新公厕、风景池和2.1公里的环村公路,筹建小规模市场。落实挂钩指导非公企业党建责任机制,选派一位业务骨干到重点品牌企业恒安公司挂职,协助**市华联金属材料贸易有限公司组建党支部,建立完善党组织工作制度。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活动,形成了共振互动、整体提升的联创效应,创造了生动活泼的“三级联创”工作局面,促进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
学习、干活、干净、奉献
打铁还需自身硬,财政改革需要一支素质优良的精锐之师。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提炼出“学习、干活、干净、奉献”的财政党员先进性具体标准,几年来,这个标准都是作为一把标尺和指南针,衡量、指引财政党员和全体干部职工勤奋工作、勇于开拓、乐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学习:加强学习,增强政治业务素质。我们提出“财政干部必须是一个半专家”的口号,全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以党员学习推动机关干部全员学习。建立每周雷打不动的学习制度,举办全省首个县级财政专业大专学历班,创建财政系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馆、共青团夜校、图书阅览室,与共建73313部队共同开展学习心得交流、知识竞赛、送温暖主题实践等一系列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财政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到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进行封闭式业务培训,经常开展业务征文、计算机操作等岗位练兵竞赛,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全局92%同志拥有大专以上学历,30名同志取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资格。
干活:勤奋工作,争创一流业绩。局领导时刻要求全体干部牢记“权力就是服务、权力就是工作、权力就是责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民群众管好财、用好财。1996年以来,我们以规范机关内部管理为突破口,建立健全了岗位职责、岗位轮换、学习考勤、社会服务承诺监督、双休日值班等制度,全面推行股级干部竞争上岗,努力创造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外部环境和工作氛围。认真听取、梳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意见50余条,制订27条近、中、远期整改措施狠抓落实,群众测评满意度达到100%。民主评议行风连年列全市首位,被市纪委、监察局评为“两年免评不免建单位”,被泉州市纪委定为“树新培优”示范单位。
干净:廉洁自律,永葆政治本色。我们对党风廉政抓得紧而又紧,长期坚持队伍反腐倡廉教育,举办专题讲座,定期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组织参观看守所,创建财政系统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家庭助廉“四个一”活动。聘请30名廉政监督员和行风评议代表,每年不少于四次向市人大、不少于两次向市政协、民主党派和廉政监督员汇报工作。每月财政收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局机关经费开支等向社会全面公开。建立股级干部廉政档案,每年局长与科室签订勤政廉政责任状,并通过实行乡镇财政所长、总预算会计统一委派制度改革,关口前移,防范在先。加强预算、国库等科室大宗资金拨付流程监控,实行银行账户资金余额每月核对备案制度,形成内部相互监督制约机制。1996年以来,整个队级财政部门开展“三级联创”的活动要求,建立挂钩联系、上下联动的党建联创机制,定期走访挂钩基层村和企业,共商发展大计,共解实际难题,帮助理清工作思路,加快农村发展步伐。如帮助赤店村XX亩土地规模流转承包经营,实现全村土地“零抛荒”;协助苏内社区规划铺设5000多米环村道路,设立365个垃圾箱,设立治安防护巡逻队;协助可慕村聘请专门设计院进行新村规划,拆迁旧屋316座,改建面积200亩;协助西门村拆迁旧屋43座,改建面积35亩,兴建文化活动中心,丰富村民文娱生活;支持麦园村铺建新公厕、风景池和2.1公里的环村公路,筹建小规模市场。落实挂钩指导非公企业党建责任机制,选派一位业务骨干到重点品牌企业恒安公司挂职,协助**市华联金属材料贸易有限公司组建党支部,建立完善党组织工作制度。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活动,形成了共振互动、整体提升的联创效应,创造了生动活泼的“三级联创”工作局面,促进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
学习、干活、干净、奉献
打铁还需自身硬,财政改革需要一支素质优良的精锐之师。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提炼出“学习、干活、干净、奉献”的财政党员先进性具体标准,几年来,这个标准都是作为一把标尺和指南针,衡量、指引财政党员和全体干部职工勤奋工作、勇于开拓、乐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学习:加强学习,增强政治业务素质。我们提出“财政干部必须是一个半专家”的口号,全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以党员学习推动机关干部全员学习。建立每周雷打不动的学习制度,举办全省首个县级财政专业大专学历班,创建财政系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馆、共青团夜校、图书阅览室,与共建73313部队共同开展学习心得交流、知识竞赛、送温暖主题实践等一系列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财政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到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进行封闭式业务培训,经常开展业务征文、计算机操作等岗位练兵竞赛,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全局92%同志拥有大专以上学历,30名同志取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资格。
干活:勤奋工作,争创一流业绩。局领导时刻要求全体干部牢记“权力就是服务、权力就是工作、权力就是责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民群众管好财、用好财。1996年以来,我们以规范机关内部管理为突破口,建立健全了岗位职责、岗位轮换、学习考勤、社会服务承诺监督、双休日值班等制度,全面推行股级干部竞争上岗,努力创造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外部环境和工作氛围。认真听取、梳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意见50余条,制订27条近、中、远期整改措施狠抓落实,群众测评满意度达到100%。民主评议行风连年列全市首位,被市纪委、监察局评为“两年免评不免建单位”,被泉州市纪委定为“树新培优”示范单位。
干净:廉洁自律,永葆政治本色。我们对党风廉政抓得紧而又紧,长期坚持队伍反腐倡廉教育,举办专题讲座,定期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组织参观看守所,创建财政系统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家庭助廉“四个一”活动。聘请30名廉政监督员和行风评议代表,每年不少于四次向市人大、不少于两次向市政协、民主党派和廉政监督员汇报工作。每月财政收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局机关经费开支等向社会全面公开。建立股级干部廉政档案,每年局长与科室签订勤政廉政责任状,并通过实行乡镇财政所长、总预算会计统一委派制度改革,关口前移,防范在先。加强预算、国库等科室大宗资金拨付流程监控,实行银行账户资金余额每月核对备案制度,形成内部相互监督制约机制。1996年以来,整个队革会得罪少数人,但如果不改革,我们得罪的就是**市这103万人民。”无私者无畏,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勇气,有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信任,有了**市103万人民作为坚强后盾,**财政改革才能走过艰难险阻,闯出一片新天地。
由于坚持改革、致力创新,**财政改革发展迅猛,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党和人民也给了我们很高的荣誉。财政局先后荣获全国、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先进集体”,首届及第二届“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连续九届“省级文明单位”,连续二届全省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被确定全省财政系统行风评议示范窗口和泉州市“树新培优”示范点、机关效能建设联系点。党支部被授予全国财政系统基层党建工作新风奖。会计核算中心获得全国、全省“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荣誉。
成绩面前,我们清醒认识到,财政改革任重道远,荣誉只能说明过去,未来还需更加努力,我们将以这次工作交流为契机,认真学习其他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扬长避短,完善措施,深化改革,努力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篇:全省财政系统先进事迹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我来自**市财政局,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是一块古老而年轻的热土,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人口103万。改革开发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我们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使**财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488万元发展到2006年的48.59亿元。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与其他兄弟单位一样,我们也面临着新旧体制的冲突、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各种观念的激荡碰撞。唯有发展才有活力,唯有改革才有出路。因此,我们始终坚持把改革放在工作首位,围绕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目标,集中力量推行了一系列财政制度改革,走出了一条依靠改革、强化监管、提高效益、从源头反腐倡廉的新路子。
以“硬作风”啃下“硬骨头”
财政改革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要从哪里开始呢?经过深入调研和论证,我们把改革焦点首先对准了预算外资金这个“硬骨头”。市场经济国家是没有预算外资金这个概念的,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弥补预算资金、社会事业投入不足。但是由于认识滞后和管理缺位,预算外资金长期游离财政监督之外,造成乱收滥支突出、资金账户混乱,滋生了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改革经历了“专户储存”、“清理账户”和“票款分离”三个阶段。1996年8月,我们就在全省率先制定《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冲破了预算外资金部门所有的观念束缚,明确预算外资金属于财政性资金,必须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这与不久后国务院文件精神不谋而合。正因为改革触及要害,个别单位和个人采取了种种抵触行为。如检查发现一个单位未纳入专户管理资金800多万元,还有数百万资金分散存放在农村基金会,该单位多次找局领导说情,称他们属于集体单位,不属于资金管理范围,局领导耐心向他们解释,指出了行为的错误性和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政策讲明了,思想做通了,该单位资金从此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1998年起,我市分两次对市镇两级2335个单位银行账户进行全面清理,撤销账户1792个,取缔个人存折327本,集中资金1.64亿元,镇级最多撤销账户达39个,市直机关最多撤销账户达25个。清理后市直各预算单位只设一个支出结算账户,镇政府按资金性质设立7个账户,建立严格的银行账户审批程序和票据管理制度。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原来有抵触情绪的一些镇领导对这项改革也从不理解,逐渐转变为支持和拥护,本来,一个镇到底有多少钱,镇长、书记都说不上来,资金具体安排也没有个底,现在通过全面清理整顿,全镇有多少资金、哪个账户有多少钱一清二楚,资金的来龙去脉得到了初步掌握。
2000年起,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实行票款分离制度,缴费人可以直接到分布全市的130多个商业银行网点缴纳各种收费、罚款。各镇街道的群众更加方便,以往交钱办事要走数个单位来回折腾,现在他们可以通过在镇政府统一开设的“一条龙”服务大厅,缴纳相关费用。各种收费、罚款通过网络,直接存入财政专户。从此,整个预算外资金彻底纳入规范管理轨道,扭转了部门自收自支的无序状态,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温床。
“专户储存”、“清理账户”、“票款分离”这三个阶段工作环环紧扣、步步为营,我们发挥连续作战的“硬作风”,终于啃下了预算外资金管理这根“硬骨头”,打了一个漂亮仗,得到了中央落实“收支两条线”专项检查组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市财政改革大幕从此拉开。
吃上“定心丸”念上“紧箍咒”
从2002年开始,一份《财务收支计划协议书》摆在了财政局长与各单位法人代表面前,协议书明确规定:各单位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盘子,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对超额完成收入基数的给予奖励,超出核定支出基数的不予补拨,由单位自行负责。这是我们在推行部门预算改革时采取的创新举措。
在签订《协议书》前,全市372家一级、二级预算单位都要通过“两上两下”的程序,编制一本厚厚的部门预算。在这本预算中,不再区别预算内、外资金,而是实行捆绑使用;不再使用“基数+增长”的编制方法,而是一切从“零”开始,重新测算各部门支出需求,并详细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科目、具体款项,部门全年有多少可花的钱、能办多少事、都办哪些事,全部一清二楚。没有明细内容的项目不能立项,项目之间也不能随意调剂,简单的说,“安排打酱油的钱就要打酱油,不能去买醋”。这样的一本预算既给单位吃了“定心丸”:业务经费得到保障,也上了“紧箍咒”:部门预算一经批复,原则上不予调整和零星追加,支出不再随意,预算约束更加严格。
2003年,我们进一步对年终预算外资金收入结余分配办法进行改革,取消按收入计提15%政府偿债基金的办法,将收入结余分配为政府性基金、政府偿债基金、
第四篇:全省财政系统先进事迹演讲材料
全省财政系统先进事迹演讲材料
勇 当 改 革 排 头 兵
晋江市财政局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我来自晋江市财政局,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晋江是一块古老而年轻的热土,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人口103万。改革开发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我们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使晋江财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488万元发展到2006年的48.59亿元。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与其他兄弟单位一样,我们也面临着新旧体制的冲突、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各种观念的激荡碰撞。唯有发展才有活力,唯有改革才有出路。因此,我们始终坚持把改革放在工作首位,围绕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目标,集中力量推行了一系列财政制度改革,走出了一条依靠改革、强化监管、提高效益、从源头反腐倡廉的新路子。
以“硬作风”啃下“硬骨头”
财政改革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要从哪里开始呢?经过深入调研和论证,我们把改革焦点首先对准了预算外资金这个“硬骨头”。市场经济国家是没有预算外资金这个概念的,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弥补预算资金、社会事业投入不足。但是由于认识滞后和管理缺位,预算外资金长期游离财政监督之外,造成乱收滥支突出、资金账户混乱,滋生了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改革经历了“专户储存”、“清理账户”和“票款分离”三个阶段。1996年8月,我们就在全省率先制定《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冲破了预算外资金部门所有的观念束缚,明确预算外资金属于财政性资金,必须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这与不久后国务院文件精神不谋而合。正因为改革触及要害,个别单位和个人采取了种种抵触行为。如检查发现一个单位未纳入专户管理资金800多万元,还有数百万资金分散存放在农村基金会,该单位多次找局领导说情,称他们属于集体单位,不属于资金管理范围,局领导耐心向他们解释,指出了行为的错误性和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政策讲明了,思想做通了,该单位资金从此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1998年起,我市分两次对市镇两级2335个单位银行账户进行全面清理,撤销账户1792个,取缔个人存折327本,集中资金1.64亿元,镇级最多撤销账户达39个,市直机关最多撤销账户达25个。清理后市直各预算单位只设一个支出结算账户,镇政府按资金性质设立7个账户,建立严格的银行账户审批程序和票据管理制度。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原来有抵触情绪的一些镇领导对这项改革也从不理解,逐渐转变为支持和拥护,本来,一个镇到底有多少钱,镇长、书记都说不上来,资金具体安排也没有个底,现在通过全面清理整顿,全镇有多少资金、哪个账户有多少钱一清二楚,资金的来龙去脉得到了初步掌握。
2000年起,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实行票款分离制度,缴费人可以直接到分布全市的130多个商业银行网点缴纳各种收费、2 罚款。各镇街道的群众更加方便,以往交钱办事要走数个单位来回折腾,现在他们可以通过在镇政府统一开设的“一条龙”服务大厅,缴纳相关费用。各种收费、罚款通过网络,直接存入财政专户。从此,整个预算外资金彻底纳入规范管理轨道,扭转了部门自收自支的无序状态,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温床。
“专户储存”、“清理账户”、“票款分离”这三个阶段工作环环紧扣、步步为营,我们发挥连续作战的“硬作风”,终于啃下了预算外资金管理这根“硬骨头”,打了一个漂亮仗,得到了中央落实“收支两条线”专项检查组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晋江市财政改革大幕从此拉开。
吃上“定心丸”念上“紧箍咒”
从2002年开始,一份《财务收支计划协议书》摆在了财政局长与各单位法人代表面前,协议书明确规定:各单位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盘子,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对超额完成收入基数的给予奖励,超出核定支出基数的不予补拨,由单位自行负责。这是我们在推行部门预算改革时采取的创新举措。
在签订《协议书》前,全市372家一级、二级预算单位都要通过“两上两下”的程序,编制一本厚厚的部门预算。在这本预算中,不再区别预算内、外资金,而是实行捆绑使用;不再使用“基数+增长”的编制方法,而是一切从“零”开始,重新测算各部门支出需求,并详细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科目、具体款项,部门全年有多少可花的钱、能办多少事、都办哪些事,全部一清二楚。没有明细内容的项目不能立项,项目之间也不能随意调剂,简单的说,“安排打酱油的钱就要打酱油,不能去买醋”。这样的一本预算既给单 3 位吃了“定心丸”:业务经费得到保障,也上了“紧箍咒”:部门预算一经批复,原则上不予调整和零星追加,支出不再随意,预算约束更加严格。
2003年,我们进一步对年终预算外资金收入结余分配办法进行改革,取消按收入计提15%政府偿债基金的办法,将收入结余分配为政府性基金、政府偿债基金、统筹调剂金及部门专项结转资金,彻底消除预算外资金部门所有的旧观念,从根本上解决了预算内外资金“两张皮”问题。
这个春节“不好过”
2005年的春节期间,一项被成为“阳光工程”的财政改革成为机关单位人员包括群众茶余饭后热衷谈论的话题,有人面有喜色,也有人发牢骚:“几万元的年底奖金没有了,这个春节可怎么办啊!”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2004年9月份出台的规范奖金津补贴改革再次把晋江财政推向了风口浪头。
长期以来,不同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奖金津补贴差距过大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同属一个级别的公务员,一些具有罚没权的所谓“油水”部门和没有收入来源的所谓“清水衙门”相比,奖金福利相差可达数倍,部门之间苦乐不均,个别单位甚至巧立名目滥发奖金补贴,群众对此反映强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按照“统一规范、资源整合、标准适度、绩效挂钩”原则,在全省率先推行了规范奖金津补贴制度改革。改革后,各镇、各部门自行制定发放的奖金、津贴、补贴和过节费一律取消,统一整合为由岗位补贴、勤作补贴和绩效奖三部分组成的奖金津补贴制度。在严格总量限额控制范围内,允许单位根据绩效考评结果进行具体分配,避免形成新的“大 4 锅饭”。充分考虑各方面利益调整,教师参照机关事业单位标准核定量化工资,实现同等待遇。离退休人员按比例发放综合补贴,共享改革成果。对镇(街道)、政法队伍等特殊岗位、一线队伍,给予适当倾斜。
为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我们建立铁的纪律约束制度。对超标准发放奖金补贴的,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财务负责人一律先作免职处理,由纪委监察部门追究责任。在政策制订之前和实施过程中,局领导带领科室人员走访人大、政协、民主党派、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主动沟通、征求意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取得方方面面的支持和理解,保持了队伍稳定,历史性变革取得成功。据测算,改革当年乡镇奖金津(补)贴人均下降43.23%,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均下降19.42%,教师人均则上升了101.57%。中纪委副书记刘锡荣到我市调研时,对奖金津补贴改革做法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在中纪委工作简报上专文刊登了我市做法。
杜绝“雁过拔毛”
花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是财政部门的神圣职责。每笔钱从哪里来?又到了哪里去?中间经历了什么环节?这些都是纳税人普遍关心的事情。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在推行“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和奖金津补贴等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我们对传统国库管理制度进行变革,建立了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有机融合的国库管理制度,将财政资金直接拔付到最终用款单位,减少资金流转环节,从体制上杜绝“雁过拔毛”。
还是先从普遍的收款收据说起吧。2002年底开始,我市的一些文具商、超市商店的老板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以前公家单位 5 的人来买东西,只要普通收款收据就可以了,现在呢?一定要正式税票。其实这种现象一点也不奇怪。2002年12月,我市成立了市级单位会计核算中心,市直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及所属基层所站、各中学、职校、市管小学、幼儿园386个单位按照“三个不变”、“四个统一”原则,纳入会计集中核算,原单位开设的经费账户全部取消,在核算中心统一开设内部子账户,实现了财政“零户”管理。
当时,敢于搞这方面尝试的,全国还是寥寥可数,一切从零起步,摸着石头过河,难度可想而知。我们抽调精干力量,专门负责改革实施工作,通过查阅资料、学习文件、搞数据测算、到先进地区取经等途径,拟定了《会计集中核算实施办法》、《备用金管理制度》等配套文件,独立设计出《现金支出报账》等15种专用凭证和9种专用报表,在那段时间,业务人员完全没有休息日的概念,经常加班到晚上12点,仅学习参考资料就记录了40多本,对应用软件进行了上千次的运行调试,如期开通了集中核算系统。核算中心刚成立时,许多单位不理解,认为本单位财务支出不方便了,甚至冷嘲热讽,但我们始终坚持信念,不为所动,搞论证,搞调研,克服了一个个难关,以优质服务、优良作风赢得了社会的赞誉,逐渐消除了社会各界对集中核算工作的误解,某单位报账会计在意见簿上写道:“像自己单位的同志”。看到这句评语,不少同志都哭了,因为他们的价值终于得到了承认,辛勤工作得到了肯定。目前,会计核算中心已经成为我市一个主要对外服务窗口,各项工作有序运转,至2006年底,中心纠正并督促单位整改不合规的财务收支行为1648笔,总金额达5049万元,收款收据泛滥的问题得到根本纠正。福建电视台、中国财经报、福建日报等媒体先后对我市会计集 6 中核算改革的做法进行了报道。
2006年3月份,在会计集中核算和工资实行国库统付的成功实践基础上,我们在全省县一级率先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性资金收支,以及市财政对镇、企业、个人的专项补助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运作。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财政专户;资金支付实行“两条腿走路”,单位日常零星开支委托会计核算中心办理财政授权支付,其他支出通过国库集中收付网络管理系统直接支付到供货商或最终用款单位。新的国库运行机制解决了财政性资金“体外循环”现象,杜绝了资金在中间环节的滞留和沉淀,避免了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的现象发生。
资金、资产“一个都不能少”
政府是政府管钱管物的综合职能部门。但是,长期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一直是财政工作的软肋,“家底不清”、效益低下、管理混乱等现象比较普遍。我们在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国有资产的监管。2005年就组建了晋江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努力确保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2006年又把监管重心转移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上来,经过深入调研,探索出以清查登记为基础,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建立“产权主体明晰、单位责任管理、会计规范核算、财政动态监管”的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
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之后,我们惊喜的发现,预先制订的改革方案与财政部文件规定的精神基本吻合。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乘此改革东风,我们对原有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及时召开动员培训大会和3期培训班,从有关 7 部门抽调32位同志,组成资产清查办公室实行集中办公,建立定期例会、进度督查、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制订整改方案和填报口径、固定资产现值重估等配套办法,按时完成了资产清查任务,基本摸清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家底,全市284家一级预算单位和598家基层站所、小学资产总额(包括未入账土地和房屋构筑物)共有68.41亿元,净资产63.53亿元,负债4.88亿元。
下半年,我们将在清查基础上重点进行整改,向清查单位逐一发出《整改通知书》,对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限期整改,对清查结果予以批复确认,在12月31日全面完成整改任务。同时,按照“安全性”、“完整性”、“及时性”、“便捷性”的原则,启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各单位在用户端进行数据录入、更新和上报等操作,通过VPN专线与财政中心数据库联网,汇总形成全市统一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数据库,并预留数据接口,与会计核算中心进行数据交换。通过数据集中管理和定期更新,实现资产动态监管,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资料。系统建设将在7月份选择4家单位作为试点,8月份起分四批在全市推广,年底前全面完成。
此外,在政府采购、规范职务消费、财政投资评审等方面,我们也进行了积极改革和探索。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办公自动化设备、公务用车及保险、地方储备粮、药品、基本建设工程和园林绿化、道路保洁等公益事业服务项目采用政府采购、阳光操作,至2006年底,全市组织集中采购1136批,采购金额43亿元,节约资金7亿元,节约率达14%;推行党政群机关工作人员移动电话和住宅电话通讯话费货币化改革,修订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建立较为科 8 学规范的公务车辆配备使用管理制度;组建“晋江市人民政府财政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严格政府财政投资监管,从源头上堵塞工程投资漏洞。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深入开展,财政监督职能贯穿资金运行全过程,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得到增强,实现了财经秩序的根本好转,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财政不是单纯“管好几个钱,记好几本账”
财政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支持经济发展责无旁贷。因此,我们坚决摆脱财政单纯“管好几个钱,记好几本账”的传统、陈旧观点,牢固树立发展是执政第一要务和经济决定财政的理念,把促进经济发展进而带动财政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突出任务。面对晋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我们没有走直接投资办企业、上项目的计划经济老路,而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断创新支持方式,综合运用国债、税收、财政贴息等多种财政政策手段来管理和调控经济活动。
针对国家投资基本空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困境,我们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思路和“适度超前”的原则,大手笔投入财政资金,通过金融借贷、民间集资、引进外资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用于供水、供电、通讯、道路和市政等五大基础设施,为晋江市经济发展蓄足了后劲。针对企业自主创新不足和竞争能力不强的实际情况,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思路,组织落实扶持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1998年在全省率先设立名牌产品奖励金;2004年实施打造品牌之都优惠政策,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的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2006年实施总部经济 9 扶持措施,吸引企业把总部或分支机构设在晋江;2007年以扶持企业改制上市为重点,打造晋江“证券板块”。
在财政支持下,晋江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以纺织服装、鞋类、建材陶瓷、食品、轻工杂品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和化纤、车辆机械、生物医药、纸制品、新型材料等五大新兴优势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链条,全市累计获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和出口名牌96项,国家免检产品75项,凤竹纺织、恒安、七匹狼等6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成为财政增收的骨干力量和坚实基础。今年上半年,6家上市企业税收2.27亿元,占财政收入的7.55%,加上40家上市企业税收2.92亿元,占财政收入的1/6强。在名牌规模企业强劲拉动下,我市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十五”期间地方级财政收入累计达57.32亿元,同口径年均递增23.46%;财政总收入累计达134.97亿元,年均递增24.3%。2006年地方本级收入21.19亿元,比增29.87%;财政总收入48.59亿元,比增25.73%,其中其中税性收入占97.3%。2007年财政总收入达到30.11亿元,比增25.86%,其中税性收入占97.45%,全年财政收入预计超58亿元。
在财政支出安排方面,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集聚财力落实好各级政府惠民政策,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公共财政“阳光”的温暖,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内坑镇的杨女士就是惠民政策的受益者之一,杨女士的丈夫因肝硬化腹水等病住院花费了数十万元,因为曾经缴纳20元参加合作医疗保险,杨女士得到了最高报销额6万元的补偿,在接 10 到这笔救急款时,她泪流满面,连声说:“合作医疗为农民解难,这样的好政策可不能变哪!”
这样的好政策不仅不会变,而且还会更加完善,更加贴近群众。2007年,我们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把筹集标准提高到每人80元,降低补偿起付线,提高了补偿标准,减轻了参合对象医疗费用负担。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事业在财政有力保障下也取得长足发展。市财政每年筹集5000万元以上资金实施“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和“家园整洁”活动,75个示范村累计投资3亿元,拆除旧房1900多座,道路硬化、修筑排水沟、铺设自来水管道100公里以上,一批农村公共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每年安排4200万元免除学杂费补助资金,全市包括外来工子女的19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上学,贫困学生、特教生还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学生得到每人2000元的学费补助。投入专项资金9528万元,完成危房改造任务;城乡同步启动医疗救助救治工作,设立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三无”病人应急医疗救治基金,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支持家庭廉租住房制度改革,采取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租金核减为辅的补助方式,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2.2万名贫困群众享受城乡统一标准、每月25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开展每月40度免费用电、资助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爱心慈善援助等配套活动,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率先实施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改革,在全市构建了一张全方位、覆盖城乡的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网,使公共财政阳光更加灿烂。
在认真履行职责的同时,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财政部 11 门开展“三级联创”的活动要求,建立挂钩联系、上下联动的党建联创机制,定期走访挂钩基层村和企业,共商发展大计,共解实际难题,帮助理清工作思路,加快农村发展步伐。如帮助赤店村2000亩土地规模流转承包经营,实现全村土地“零抛荒”;协助苏内社区规划铺设5000多米环村道路,设立365个垃圾箱,设立治安防护巡逻队;协助可慕村聘请专门设计院进行新村规划,拆迁旧屋316座,改建面积200亩;协助西门村拆迁旧屋43座,改建面积35亩,兴建文化活动中心,丰富村民文娱生活;支持麦园村铺建新公厕、风景池和2.1公里的环村公路,筹建小规模市场。落实挂钩指导非公企业党建责任机制,选派一位业务骨干到重点品牌企业恒安公司挂职,协助晋江市华联金属材料贸易有限公司组建党支部,建立完善党组织工作制度。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活动,形成了共振互动、整体提升的联创效应,创造了生动活泼的“三级联创”工作局面,促进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
学习、干活、干净、奉献
打铁还需自身硬,财政改革需要一支素质优良的精锐之师。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提炼出“学习、干活、干净、奉献”的财政党员先进性具体标准,几年来,这个标准都是作为一把标尺和指南针,衡量、指引财政党员和全体干部职工勤奋工作、勇于开拓、乐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学习:加强学习,增强政治业务素质。我们提出“财政干部必须是一个半专家”的口号,全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以党员学习推动机关干部全员学习。建立每周雷打不动的学习制度,举办全省首个县级财政专业大专学历班,创建财政系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12 教育馆、共青团夜校、图书阅览室,与共建73313部队共同开展学习心得交流、知识竞赛、送温暖主题实践等一系列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财政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到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进行封闭式业务培训,经常开展业务征文、计算机操作等岗位练兵竞赛,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全局92%同志拥有大专以上学历,30名同志取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资格。
干活:勤奋工作,争创一流业绩。局领导时刻要求全体干部牢记“权力就是服务、权力就是工作、权力就是责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民群众管好财、用好财。1996年以来,我们以规范机关内部管理为突破口,建立健全了岗位职责、岗位轮换、学习考勤、社会服务承诺监督、双休日值班等制度,全面推行股级干部竞争上岗,努力创造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外部环境和工作氛围。认真听取、梳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意见50余条,制订27条近、中、远期整改措施狠抓落实,群众测评满意度达到100%。民主评议行风连年列全市首位,被市纪委、监察局评为“两年免评不免建单位”,被泉州市纪委定为“树新培优”示范单位。
干净:廉洁自律,永葆政治本色。我们对党风廉政抓得紧而又紧,长期坚持队伍反腐倡廉教育,举办专题讲座,定期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组织参观看守所,创建财政系统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家庭助廉“四个一”活动。聘请30名廉政监督员和行风评议代表,每年不少于四次向市人大、不少于两次向市政协、民主党派和廉政监督员汇报工作。每月财政收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局机关经费开支等向社会全面公开。建立股级干部廉政档案,每年局长与科室签 13 订勤政廉政责任状,并通过实行乡镇财政所长、总预算会计统一委派制度改革,关口前移,防范在先。加强预算、国库等科室大宗资金拨付流程监控,实行银行账户资金余额每月核对备案制度,形成内部相互监督制约机制。1996年以来,整个队伍健康运转,未发现使用程序不当、行政复议败诉或冤、假、错案件,没有出现一例违纪违法案件。
奉献:牢记宗旨,甘于无私奉献。在各项工作中,局领导、中层干部、党团员始终坚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党组书记、庄铭理局长几年如一日,提早一个小时上班,多年来自费资助江西省余干县无依无靠三兄妹上学直至毕业;班子成员常年早来晚走、超时工作,节假日轮流带班。带头参加全省组织的《公务员法》考试,平均成绩达95.7分;每遇台风暴雨来袭,班子成员总是在第一时间带队前往基层第一线,党员带头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时刻待命,一有险情立即奔赴前线,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党员身体力行带动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财政部门蔚然成风。每年,我局都有40位左右同志参加无偿献血,2006年有46同志加入无偿献血行列,无偿献血人数累计达330人次,4位同志献血次数达到10次,共产党员老张同志年届六旬不下战线,农税科小颜同志产假刚过主动要求参加,最后在医士再三劝说下才不再坚持。财政局因此连续三届被评为全省“无偿献血先进单位”;会计核算中心的同志经常加班加点,没有丝毫怨言,有的同志因工作忙,几次推迟了婚期;几年来,财政系统干部职工捐款数十万元援助全国各地灾区和希望工程、抗击非典、慈善工程等活动;局领导带队定期慰问困难群众和驻晋部队,帮助共建部队解决住宿、吃水、生 14 活、学习等困难,修建支前公路、双拥楼,为63名军嫂举办会计证培训班和数百名军人及家属无偿培训会计资格考试知识。机关干部职工人人签订《婚事新办喜事丧事简办责任承诺书》、《文明交通从我现行承诺书》,移风易俗走在市直单位前列,得到群众称誉。
学习、干活、干净、奉献,在这个先进性具体标准的指引下,财政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励精图治、上下一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具有强烈归属感、荣誉感和凝聚力的晋江财政团队精神,无论是局领导,还是党团员、一般干部职工,个个遵纪守法,恪尽职守,珍惜荣誉,团结友爱。比如2003年得知乡镇财政所一名干部身患重病消息后,财政系统干部职工全都坐不住了,庄铭理局长带头捐款1000元,从局领导、科所长到普通职工,纷纷慷慨解囊、无私相助,不到两天就筹集捐款29500元,为患病同志送去了亲切关怀;比如国库支付中心林主任膝关节损伤,手术愈后不久就放弃休养,主动要求上班,因为上下楼梯比较困难,科室同事主动减轻她的工作量,午餐时候轮流帮她从食堂打饭到科室;比如在今年我市推行的干部交流轮岗工作中,国资科黄科长、行政事业科林副科长交流到新单位,仍然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星期
六、星期天主动加班,全体交流轮岗人员都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岗位调整,没有消极怠工、闹个人情绪、打小报告等影响团结的行为发生,真正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在欢送会上,社保科李科长代表全体交流同志这样表示:“局领导班子思考过细,关爱有加,同在阳光下,共饮晋江水,我为即将离开财政这个光荣集体依依难舍,但坚决服从组织决定、无怨无悔”。诚恳真挚的话语,说出了晋江财政人共同的心声。
不改革,不发展;小改革,小发展;大改革,大发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总结经验,也是晋江财政发展的心得体会。改革就是要打破旧的格局,创建一个相对公正、公平的体制环境,必然触动各方面利益调整,会遭受这样那样的阻扰,在推行财政改革的时候,有不少亲友向局领导善意提醒,何必非要这样做,要得罪人呢?局领导这样回答:“财政的职责就是为政府当好家、理好财,晋江市103万人民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交到财政上百号人手上,就是对我们的信任,改革会得罪少数人,但如果不改革,我们得罪的就是晋江市这103万人民。”无私者无畏,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勇气,有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信任,有了晋江市103万人民作为坚强后盾,晋江财政改革才能走过艰难险阻,闯出一片新天地。
由于坚持改革、致力创新,晋江财政改革发展迅猛,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党和人民也给了我们很高的荣誉。财政局先后荣获全国、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先进集体”,首届及第二届“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连续九届“省级文明单位”,连续二届全省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被确定全省财政系统行风评议示范窗口和泉州市“树新培优”示范点、机关效能建设联系点。党支部被授予全国财政系统基层党建工作新风奖。会计核算中心获得全国、全省“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荣誉。
成绩面前,我们清醒认识到,财政改革任重道远,荣誉只能说明过去,未来还需更加努力,我们将以这次工作交流为契机,认真学习其他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以胡锦涛总书记“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和“6.25”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扬长避短,完善措施,深化改革,努力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
第五篇:财政系统演讲稿
财政系统演讲稿
财政系统演讲稿--立足本职从我做起
在硝烟弥漫的战争时代,罗文并未冲锋在前杀敌建功,那么,是什么让后世的人传颂他的事迹?在血雨腥风的特殊岁月,罗文不曾深入虎穴擒敌制胜,那么,又是什么让我们感叹于他的精神?罗文的故事有别于深印在我们脑海中的传统英雄壮举,但从罗文中尉身上所表现出的那种精神,却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掩卷深思。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我们耳熟能详的英雄或是伟人不胜枚举。但是,拿破仑的气魄、巴顿的刚毅、艾森豪威尔的干练,不是我们每一个人容易做到或学到的,而罗文中尉的精神却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平凡的职业人,那就是敬业、忠诚、进取、创新。
职业,是人的使命所在,敬业,是职业者共同拥有和崇尚的一种精神。奉献在财政岗位上的我们,每天伴着晨钟追逐着上班的人流,和着暮鼓声放飞着劳碌一天后的紧张心情。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面对周而复始的工作,你是得过且过还是真诚面对?面对难以预料的挑战,你是怕苦怕累还是勇挑重担?面对平凡淡泊的岗位,你是不思进取还是认真负责?诚然,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些特殊的岁月,我们或许不可能成为被万世传扬的英雄,但将责任、忠诚、勤奋、努力的精神贯穿于日常工作始终的人,难道不正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所最需要也是最值得颂扬的平凡英雄吗?
日常工作中,每当电话响起,第一句话我总是说:“您好”,如果是用户和客商咨询,我还要励口一句“我能为您做什么?”,身边的墙上贴着首问制和工作人员行为准则,但是这些我都不需要再看,因为对此我早已了然于胸。
政府采购中心的工作任务是繁重的,阳光下的采购更是艰巨的。而我负责的办公室的工作,细小而琐碎,但正是这最平凡的岗位,让我领悟到最朴素的道理,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忠诚于岗位、奉献于本职、立足于自我、挑战于工作,这不正是罗文中尉式的精神吗?
朋友,少—些抱怨,多—些热晴,当我们看到只用了一面的打印纸被随手丢弃的时候,你是否能够把它拣起来,为国家、为财政节约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这样一句话:“把每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伟大寓于平凡,细节决定成败。让我们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做一名值得信赖,可以委以重任的“罗文”。
朋友,少—些伤感,多—些振奋,在财政岗位上努力工作的我们,当看到财政形象像股票大盘—样跌下来的时候,对比“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否更要清醒头脑,明确目标,振奋精神,为财政工作争光。如果你是党员,请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如果你想做“罗文”,请认真做好你身边每天的工作。
人生的路还很长,明天的事还很多,但我们坚信,我们会做得更好!因为没有一个人能为虚度的光阴“埋单”。别从明天开始,就现在吧,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财政人!(获演讲比赛鼓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