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挽留对公司有价值的员工
如何挽留对公司有价值的员工
链条所能承受的拉力,是由链条最薄弱的一环决定的,同样员工忠诚度管理的整体成效是由管理能力最弱的阶段决定的,因此,只有各个阶段的员工忠诚度管理能力协调发展,才能最有效地提升企业员工的忠诚度。
1.招聘期———以忠诚度为导向
招聘,作为员工忠诚度全程管理的第一站,是员工进入企业的“过滤器”,其“过滤”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阶段忠诚度管理的难度。
排除跳槽倾向大的求职者
企业在招聘和甄选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对求职者工作能力的考察,但是仔细查看求职者的申请材料并加以分析,还能获得其它有用信息,例如:该求职者曾经在哪些企业工作过,平均工作时间长短,离职原因等等。通过这些信息可以预先排除那些跳槽倾向较大的求职者。
2.注重价值观倾向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不仅要看求职者的工作关联技能,还要了解求职者的个人品质、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差异程度以及改造难度等,并将其作为录用与否的重要考虑因素。为了保证员工忠诚度,有些公司甚至宁愿放弃雇佣经验丰富但价值观受其他公司影响较深的求职者,而去雇佣毫无经验但价值观可塑性强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如实沟通,保持诚信
一些企业特别是急需人才的中小企业,为了能尽快招聘到合格的人才,常常会在与求职者的沟通中夸大企业的业绩和发展前景,并给求职者过高的承诺(如薪水、住房、培训等)。当求职者到了企业之后才发现原来的承诺不能兑现,那么企业很可能会失去员工的信任,从而导致忠诚度的降低。
3.员工稳定期———忠诚度的培养
很难想象一个对企业不满意的员工会忠于企业。因此,培养员工的忠诚度首先要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这就需要给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公平透明的晋升制度,以及推行人性化的管理等。但是,满意度高并不表示忠诚度一定高,要建立高忠诚度还必须培养员工的归属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是企业不可或缺(尽管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的一员,只有这样,员工才会忠于企业,才有可能把企业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以下是建立归属感行之有效的几种方法:
1.信息共享
没有人喜欢被蒙在鼓里。员工可获得信息的多少及其重要程度,不仅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而且会影响其对自己在企业中地位和重要性的评价。如果企业能够加强内部沟通,做到信息共享,就可以创造一种坦诚相待、相互信任的“家庭”氛围,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员工自然也就会忠于企业。
2.员工参与
员工参与企业决策的范围越广、程度越大,员工对自己在企业中地位和重要性的评价就越高,其归属感也就越强烈;如果员工希望参与,而你却不给他这种机会时,他们就会疏远管理层和整个组织,企业对他来说也就仅仅是一个“暂居之地”,当然也就谈不上忠于企业了。
3.团队合作
员工每天都要上班,与之打交道最多的是其所在的团队,而不是庞大的企业整体。相对于整个企业来说,团队内员工的技能互补性更强,任务的完成更需要彼此之间的密切合作,因此,员工在团队内的重要
性更为明显,其团队意识也就更强烈;同样,团队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比个人要更为明显。所以,利用团队的中介作用,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员工的归属感。
4.离职潜伏期———忠诚度的挽救
维持员工忠诚度的条件处于变化过程中。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发现这些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做出令员工满意的调整,员工忠诚度很可能会下降到足以使员工产生离职念头的程度,员工也就会步入离职潜伏期。离职潜伏期是员工离开企业的最后一道“闸门”,所以必须尽力采取有效措施,挽救员工特别是关键员工的忠诚度,防止人才流失,而且挽留成功与否也是检验员工忠诚度管理成效的重要标准。
要挽救员工忠诚度,首先要找到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对发现的离职原因按照合理程度进行归类。然后,还需要对员工进行分类。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凯佩里(Peter Cappelli)认为,任何企业的员工都可以分为三类:1.企业希望能长期留住的员工,例如高智商的工程技术人员,非常有创造力的产品设计人员等;2.企业希望能在一段时期内留住的员工,例如具有某种技能、目前供不应求的员工,新产品开发项目小组的成员;3.企业不必尽力挽留的员工,例如企业很容易招聘、不需要多少培训的员工,目前供大于求的员工等。企业应主要挽留前两类员工。
最后,综合考虑离职原因的合理性、员工类别以及企业的实力等因素,制定挽留员工的具体措施。
4.辞职期———忠诚度管理的完善
从员工递交辞职报告到正式离开企业,这段时期企业需要做两件工作:其一是重新招聘合格的员工以填补空缺职位;其二是进行离职面谈。而后者往往被企业所忽视。
离职面谈,就是指安排一个中立人(一般请专业咨询公司来进行)与即将离开企业的员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其主要目的是,了解离职员工真正的离职原因(可以和前面的分析结果相对照,来印证分析的准确性),以及其对企业各方面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发现目前在员工忠诚度管理及其他方面存在的缺陷,为今后员工忠诚度管理的完善提供依据。
达到上述目的的假设前提是,即将离开企业的员工会比较客观公正。研究人员发现,即将离职的员工有38%的人指责工资和福利,只有4%的人指责基层主管,但在此18个月之后有24%的人指责基层主管,只有12%的人指责工资和福利。因此,要想在离职谈话中发现真正的问题可能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努力,例如,选择合适的离职沟通员,控制面谈时间,选择合适的地点,设计科学合理的面谈问卷,注意离职员工在谈话过程中的语气和形体语言等。
6.辞职后———忠诚度的延伸
员工离开企业并不一定意味着对企业的背叛,离职后的员工仍然可以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如变成企业的拥护者、客户或商业伙伴。因此企业应该把忠诚度管理的范围延伸到离职后的员工,继续与他们保持联系,充分利用这一低成本资源。
第二篇:如何挽留员工
企业应对员工离职的方法
有效的人才留用机制就像管理流动的河流,其目标不是要阻止河水流动,而是要控制水流的方向和速度.那么,企业具体该采取何种具体措施来留住优秀人才呢?
1、建立完善的薪酬福利体系
完善的薪酬福利体系的前提是这个体系必须是相对公平公正的.国内、国际很多的成功企业在这里都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他们通常都有一个很完善的薪酬福利体系,这个体系通过特定方式显示,员工工作的业绩以及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与个人回报成正比;明确规定了随着员工职位的提升,员工的薪水将有一个什么样的提升,相对于传统“利润型”导向的公司,他们明白在理想状态下(其它条件均等)薪酬高低是决定员工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他们的做法是制定在业内有竞争力的薪酬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我们有理由相信,高薪对吸引员工来说是非常奏效的。因为高薪不仅体现了员工为企业创造的巨大价值与付出劳动之间的正比关系,也从侧面反映了员工在企业中的价值和地位,满足了他们受尊重的需要。
2、采用正确的激励措施
公司不能以相同的方式激励所有的员工,在拟定每一个激励计划前,应当先花时间了解各层次员工之间的不同需求,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员工激励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个问题:首先,激励措施应该根据不同员工、不同时间的需求进行激励,不要在员工需要食物的时候,用水来激励员工;摒弃错误的单
一、固定激励方式,根据员工需求从物质、精神、管理制度、工作程序设定等多方面开展全方位激励;其次,对员工的激励一定要讲求公平,不公平的激励不仅导致我们的激励失效,甚至会出现很多的负面效果。因此在进行激励的时候一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既要顾及团队激励,又要杜绝平均主义大锅饭。最后,在激励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通过合适的沟通策略,运用合适的沟通管道和方式,向相应的员工进行沟通,这样能让员工真正地感知到公司在这方面的努力将有助于提高激励实施的最终效果。例如年轻工作者比较重视拥有自主权及创新的工作环境,中年工作者比较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及事业发展的机会,老年工作者则比较重视工作的稳定性及公司的福利政策。
3、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需求是价值的自我实现.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你能翻多大的跟头,我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企业家都该有这样的气魄和胸怀。企业是员工的人生大舞台,不能把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个人发展对立起来,而应该把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留住人才,必须用好人才。为了用好人才,必须认真规划培训制度,建立晋升机制,铺平成长通道,创造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有些企业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经理人才,往往采取特殊的人才政策,甚至可以“因人设岗”,如果遇到一位十分优秀的人才而一时没有合适的岗位时,就专门为他设置一个岗位,供他发挥聪明才智。
培训和开发是降低员工离职率的法宝之一。对北京、上海和深圳人才市场的最新调查表明,组织提供给员工的培训机会和“再学习”机会是影响员工离职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培训开发的实施,可以保证员工和企业发展的同步,可以使员工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增强归属感。制度化的、经常化的培训可以使员工的素质不断提高,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具体来说,如提供职业发展建议;平等的晋升机会;转岗锻炼;外派发展机会;创业支持;发展愿景、培训与发展等
4、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
上面在分析造成企业员工离职的原因时有举例:因为过长的工作时间,导致员工工作压力过大,从而选择离职,那么如何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又能缓解员工的压力,是很多企业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比如在一些创新型的公司,他们需要的人才多为一些具有创造型思维的员工,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可能需要比较弹性的工作时间,美国不少高科技企业为了留住来之不易的关键性人才,打出了“超弹性工作时间”的新招。有的员工表面上看起来“无所事事”,但实际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却极高。
由此可见,想为企业创造价值,不一定通过工作时间的长短来衡量,“超弹性工作时间”同样带来了高效率.我所在的企业虽然因为行业的特殊性而不得不需要员工有更多的加班,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解决的办法来减少员工的离职,可以在采取在同岗位增加人力的方法,只要加强相关的培训,这样,在考虑员工健康情况的同时工作质量也有了保证.企业管理者应该首先抛弃让员工一味加班的观念,在员工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给员工更多的业余时间,让员工真正成为“社会人”,有时间区参加社会活动、尽职社会责任,让员工开开心心的上班.5、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应着力于形成“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为员工实现自身价值提供相应的舞台,鼓励他们参与企业的管理,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及归属感,使所有员工感觉到都是大家
庭的成员,同舟共济、情同手足,让员工感觉到企业就是自己的家。当企业和员工处在一个平等地位的时候,企业将为员工谋取更多的福利,给予员工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员工也将更加忠诚于企业,真正从内心的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来爱护„„
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使员工和企业树立起一致的价值观,在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的同时,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方面的导向培训和组织价值观熏陶,一旦员工有了归属感,对企业形成一种眷恋,离职的问题就会变得遥远.6、减少组织变动带来的动荡
在企业变动使不可避免引起的人员调整属正常现象,如何在变动的同时又留住优秀的人才,美国的一些企业有一项特殊的制度很值得借鉴.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收购与兼并是常见的事。被收购或兼并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如高层主管、高层经营者、首席执行官、最高行政负责人等)一般很难在新企业中继续占据高层实权地位,其中不少人往往被迫辞职。为对付这种可能的风险,美国不少企业都制定有被誉之为“黄金降落伞”的制度。“黄金降落伞”实际是一种特殊的雇佣契约,就是指按照合同规定,当公司被并购或恶意接管时,如果高级管理人员被动失去或主动离开现有职位,可以获得一笔离职金和其它特殊恩惠。凭着这一纸契约,当企业被收购或兼并时,原来的一些企业高层经营管理者便可以安全退出,另谋高就,不受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在有些情况下,并购或接管有利于股东权益,“金降落伞”有助于减少并购或接管的阻力。在美国,每年排名在一千以内的大型企业中约有20%的企业与其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签订了这种契约。这种制度保护的人数一般为一个企业10 至20人,也有个别企业多达200人的。“金降落伞”保证了离职的高级管理人员的福利。企业的关键性人才如果中途离职,无疑是半途而废,为此他们不得不三思而行。
以上是针对公司高层管理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保护措施,使他们在职时能忠于自己的企业,从而减少了离职风险.对于企业的一般职员来讲,当企业出现不可避免的规模较大的组织变动时,管理者首先应该稳住军心,通过的有效的沟通手段,增加透明度,尽量使员工的减少不必要的猜测及误会,使组织及员工都能平稳的度过这一动荡时期.我们已经分析了员工离职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些原因,企业所采取的相应政策.如果员工还未采取具体的离职行动,这些措施是非常有效的.11 [美]迈克尔·比尔等着.管理人力资本——开创哈佛商学院hrm新课程.华夏出版社,1998,827、其它改善对策
实践中还有一种情况,有的员工可能存在一些冲动性离职的倾向,这时,离职面谈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有的员工并非真的想要离开,很可能是因为个人的原因,比如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遇到了困难,如果困难解决,员工可能就不会离开.所以,这时的企业管理者如果足够重视这些员工,就该了解员工对公司的真实感受,问明员工具体是因为何种原因而选择离开,如果企业表达出愿意帮助员工克服面临的困难,建议其下一个职业发展规划,那么,员工必定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面谈的重点首先都应当是肯定员工的“闪光点”及其对公司的业绩贡献,表达公司的感谢以及公司将来与其继续合作的意愿。
对于那些实在无法挽留的员工,企业是否是该置之不理呢?答案是否定的,离职员工对企业仍有价值,现实情况中, 在员工离职之后,大多数企业的做法是不再与员工联络。他们认为离职员工已与公司脱离关系,将不会再对公司产生影响。事实上,这是很多企业在离职管理时最大盲点。优秀企业的做法是,通过完善离职员工关系管理,提升企业形象,完善外部人才推荐体系及回聘制度。我们常常发现,有时候企业会考虑将已离职员工重新请回公司来。因为他们适应公司文化,熟悉管理及业务流程,帮助企业降低了招聘、培训及内部沟通等方面的成本,但是,我们也发现,大多数企业缺乏此方面的制度体系,该如何吸引“好马”来吃“回头草”呢?
在惠普,有这样一个传统:对于那些无法挽留的优秀员工,在员工离职时公司都会举办一个离职欢送会。欢送会一般由员工的直接上司召集,邀请与该员工同级别的人参加,一方面增进感情交流,另一方面希望听离职者的真实感受,因为这个时候离职者说话是没有顾忌的,而上司和其它与会者也会很坦然地面对这些问题。在麦肯锡,会把离职员工的个人基本情况保留,同时将新的联系方式以及职业变动信息全部输入到“前雇员关系数据库”,建立一个被称为“麦肯锡校友录”的花名册,员工离职被称为“毕业”。麦肯锡始终与这些不乏CEO、投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在内的“毕业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因为麦肯锡明白,这些身处各个领域的精英随时会为企业带来商机。
2张文彪.降低离职率[J].领导文萃,1994,(03).
第三篇:浅谈如何挽留对公司最有价值的员工
浅谈如何挽留对公司最有价值的员工
曹启刚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葛泉矿劳人部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公司最有价值员工之间的竞争,需要我们要认真研究对策实现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挽留;最有价值员工; 对策
一、最有价值员工概念:为公司创造最大的价值、拥有最高的业绩、拓展最大的客户群,致力于开发最新的产品和服务、提高质量、为公司争得声誉等的员工。即:公司中80%的工作是由20%的员工完成的,他们就是“公司最有价值的员工”。最有价值员的一般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1、具有成功开展工作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
2、受内在工作热情的激励,勇于承担职责;
3、致力于为实现公司的价值观和愿景而努力;
4、致力于为提高公司的荣誉而努力。
二、挽留企业最有价值员工的相关对策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不同类型的员工对公司具有不同的战略意义和独特价值,他们对企业具有不同的重要程度,对于起着关键作用的核心人才,也是企业最有“价值”的员工,企业需要倾注更多的重视。
1、为最有价值员工提供挑战性的工作。对于最有价值员工员工来说,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往往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他们很难满足于一般事务性工作,而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渴望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个人才智,实现自我价值。根据他们从事创造性工作、注重独立性、自主性的特点,企业应给最有价值员工提供一个自我激励的平台并且进行充分授权,允许员工自主制定他们自己认为是最好的工作方法,而不宜进行过细的指导和监督,更切忌采用行政命令方式强制性地发布指令,让员工有权处理自己业务范围内的事情,同时,要为他们独立承担的创造性工作提供所需的资金、物资和人力支持,保证其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最重要的是:当项目成功时,公司要给予荣誉和奖励;当项目失败时,公司领导要勇于承担责任
2、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最有价值的员工能为公司创造最大的价值、拥有最高的业绩、拓展最大的客户群,致力于开发最新的产品和服务、提高质量、为公司争得声誉,很容易被竞争者以更诱人的条件挖走。因此我们应强加公司最有价值的员工后备人才的培养,一是让他们充满竞争感,二是每个关键岗位都要有人随时准备替补。这时,团队管理就会很顺畅,不会因为担心某个关键岗位的人员离职而紧张,后备人才的关注点应该有两个,一是公司最关键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是否胜任和优秀;二是关键岗位的技术人员是否胜任和优秀。一些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比如说软件开发公司的软件开发人员,他一旦流失,将会给公司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一个公司若要持续良性发展,他的后备人才应该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一些注重后备人才培养的跨国公司,如麦当劳、IBM、宝洁,公司总裁突然离职都没关系,因为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副总裁可以接替。我们可以不断地看到新的梯队和选手被择优选拔上岗。
3、岗位的动态优化配置
要更好的发挥核心人才的作用,必须做到人才达到人———岗匹配,尽量做到事适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消除人才闲置和浪费的现象。首先要坚持能力至上,要以人的能力作为提拔、晋升和任用的第一要素;其次,要深层次挖掘员工的个性、特质和动机,使之与岗位匹配,并使之与团队其他成员形成互补;第三,要适应核心人才的能力变化。由于核心人才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会不断地老化、或者更新和提升,那么对企业关键岗位人员进行提升或者更换也是保持人岗匹配的必然要求,比如竞争上岗就是一个保持核心人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保持人岗匹配的好办法。
4、绩效考核上要关注其对战略的贡献
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员工的重要方法,对于核心人才也不应该例外。对于核心人才的考核,要关注其对企业战略的贡献度,具体绩效标准的制定要有较强的知识和技能导向,重点放在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增长以及知识信息共享上。
5、基于差异化薪酬管理
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员工制定不同的薪酬激励制度。对于企业的核心人才,他们一般能享受比较高位的薪酬水平。对于相对价值较低的员工,企业可以给予较低的报酬。这样差异化得薪酬结构有利于减少企业成本。对核心人才来说,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不仅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同时还具有不能被企业竞争对手模仿的独特性,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所以企业要重视和核心人才长期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在福利项目的设置上更需要根据核心人才需要,如采用比较流行的“个性化福利菜单”,为他们提供所需的住房、带薪休假、俱乐部会员金卡、养老年金等特殊福利。企业应该采用延期或分期支付的方式给予这些高福利。
6、系统的培训和开发,提升人才价值
核心人才虽然在一段时期内掌握着不容易被别人获取的知识和技能,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技能、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些知识和技能往往由于更容易引起他人争相学习和模仿,是更容易被更新和淘汰的,所以对核心人才的人力资本投资使其不断提升是必须的。要引导核心人才偏重对企业战略发展所需要的能力进行储备,为他们才能的发挥创造软、硬件条件,使员工的才能发挥与企业发展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增加员工对企业的依赖性。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开发,可以提高人才的素质和层次,可以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促进更多的员工向企业核心人才转化,从而扩大企业核心人才的范围,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源泉。
7、加强情感交流,培养员工的归属感
要通过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来留住人才,在价值理念上爱护人才,工作上支持人才,生活上关心人才,人格上尊重人才,心理上满足人才,善于用感情纽带把各类人才的心连接在一起,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馨,这样人才就不会轻易离去。
结束语
“留人先留心”,最有价值人员是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之一。只有采取各种措施,挽留住企业最有价值员工,不断激发其潜能,体察其需求,帮助其发展。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作者:褚法玉 《管理@人》日期:2008.01.04 13:48
[2]范飞龙 袁云峰:知识员工激励的实政策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
第四篇:不挽留辞职员工
不挽留辞职员工
关于对员工辞职的个人看法,这方面我同意你的观点:不挽留
王力伟,男,1973年生,大专。
参赛项目
塑造云贡的普洱茶品牌,形成高层次的云贡普洱茶产业。
现场简况
《赢在中国》第二赛季晋级篇第四场。评委:史玉柱、马云、熊晓鸽。
现场回放
史玉柱:你作过保健品吧?
王力伟:没有。
史玉柱:在营销界有一句话很有名:内蒙十万营销大军。你是不是成员之一?他们营销挺野?
王力伟:我是不是有点野气?
史玉柱:属于野路子。我想说树茶叶品牌很难,中国虽有很多名茶,但都是从很多企业做出来的,某一两家企业很难从中脱颖而出,名茶不是名企做,这是中国目前的现状,因为做名茶要有历史文化的沉淀才行。我个人感觉,在名茶里面做成一个企业品牌难度很大。你做普洱名牌,有什么绝招把你的企业品牌树起来?
王力伟:目前茶产业属于粗放式经营。虽然很多企业都在做品牌建设,都在产品质量、历史积淀、文化渊源上下功夫,然后把这些内容付诸媒体传播,但他们忘了一点,在直接跟消费者沟通的这个终端的层次上,一直没有人做。
史玉柱:让消费者口耳宣传,树立企业品牌,没有20年到50年做不到。
王力伟:我觉得,商业的成功不见得是名牌的成功,虽然商业成功一定会产生名牌。
史玉柱:你们想不想打造名牌?
王力伟:想,我们要把云贡品牌打造下去。
史玉柱:普洱茶已是历史名茶,消费者买多少,你就生产多少,何必打造名牌呢?
王力伟:目前普洱茶假货非常多。
史玉柱:你大量生产优质普洱茶,赚钱就行了,不必先把钱用在打造品牌上。
王力伟:初期我想打造名牌,让大家买我们的普洱茶。
史玉柱:初期打造名牌有什么绝招?
王力伟:不需要绝招,营销没有秘诀,您的黄金搭档有秘诀吗?
史玉柱:那您初期准备通过电视台打广告还是贴海报?
王力伟:我注册资本是一千万。这笔钱准备花在市场调研上,先从产地开始,然后深圳、广州、北京、再到国内三类城市。
史玉柱:你最贵的一斤茶卖多少?
王力伟:最贵的是一饼375克,一千八九百块钱。
史玉柱:连锁店开了多少?
王力伟:现在只有一个店,正着手往前推。
史玉柱:核心骨干向你辞职,你是什么态度?
王力伟:这个很容易解决。首先我跟他签一个未来不泄漏或侵害我商业秘密和利益的合同,第二要回他的股份,第三给他回报,第四请他喝一顿。
史玉柱:你会挽留他吗?
王力伟:不刻意挽留。他辞职前,闷热很多事情都想好了,都安排完了。
史玉柱:在企业的正确决策中,由你提出的比重有多大?
王力伟:30%多由我们提出。
史玉柱:那相反呢?
王力伟:也是30%。
史玉柱点评
我谈两点认识。第一点是关于对员工辞职的个人看法,这方面我同意你的观点:不挽留。原因是这样,员工找你辞职,他基本上应该是想好了,定下来的,这时候挽留不是最好的方式。在我早期的时候,我也经常遇到这种事,一开始,我都是挽留,但从后来效果看,我挽留的人最后一个都没有留下来。当然,员工找你辞职,你应该深思两点,第一点,我有没有问题?我的企业有没有问题?有问题马上修正改进。第二点,搞清他要走的原因,他为什么走?我能为他做什么?但重点不是为了挽留他。另外,有些员工想通过辞职的方式要求高薪,这条路也就堵死了。第二点谈一下对你的项目认识。你的市场风险并不大,我提几个建议,第一个建议,我个人认为你应该放弃名牌战略。普洱茶是历史名茶,你不需在名牌上下过多的功夫,向消费者传达你是正宗优质的品牌就够了。因为这样做的营销成本和做名牌的成本是不一样的。你只有一千万,用这些钱塑造品牌是不够的。第二个建议,你想在全国建加盟连锁,这很好。但我建议你一定要先搞试点,先建一家店,试运营,目的是发现你当初意想不到的一些问题,如法律、消费者的问题,最初的想法和真正的实践总会有非常大的差别,这个差别只有自己去体会消化,体会成熟了,可以形成手册,在全国推广。我有一句话供你参考,叫“试销市场(试点)快不得,全国市场(推广)慢不得”。做试点时不能有利润压力,董事会不应给你利润压力,要给充足的时间。一定把试点搞明白!手册成熟后,在全国市场推广要迅速铺开,否则成功的经验传播很快,别人马上会用,所以你要迅速占领市场及不能让别人利用你的经验来复制财富,所以送你这句话:试销市场快不得,全国市场慢不得。
第五篇:资源共享:如何有效的挽留员工
注册简历推荐工作
资源共享:如何有效的挽留员工
眼看着又到年底了,不少白领又开始观望起来――由于今年物价飞涨,而薪酬涨幅不高,许多企业的一线员工想跳槽以换取一份更好的薪酬。昨日,记者从一些企业了解到,为了留住员工,不少企业开始增加薪酬,有些企业以业绩奖励、年终奖排名翻倍等方式,来留住员工。用心办年会,提高奖金额
“我们老总今年特别好,年会上准备的礼物竟然是一台IPhone4S和两台IPad2.”王先生在无锡新区一家规模不大的企业工作,他告诉记者,以往公司别说礼品,连年会都没有办过,今年老总对年会特别重视,不仅钦点人员策划,还亲自查看策划方案,同时参与了不少工作。除了两项超级大奖外,老总也放出风声,年会上人人都会有奖品,吊足了员工的胃口。除了在年会上下工夫外,有些企业已将眼光放到了明年,新区一家公司甚至提前公布了明年的考核奖励政策,明年的奖励政策相当诱人,只要完成任务,就能保证一年的收入,公司还取消了排名末尾的倒扣奖金的制度,让这家公司的员工大受鼓舞。
员工接连跳槽,公司顶不住了
今年为什么很多企业要特别重视员工的薪酬与福利?城区一家金融机构的小周告诉记者,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就已经有很多业务员陆续跳槽,另谋出路的人大都是为了高薪酬而去的。“到现在,光是我认识的,就有6个同事去了别的公司。”小周说,从2010年开始,公司就涨过一次工资,面对高涨的CPI,很多人顶不住了。小周表示,原本自己也有跳槽的想法,但考虑到其他问题,就坚持了下来。
“公司可能也急了,还没等到过年,就已经提高了薪水。”小周说,这次涨薪的幅度也很高,仅是基本工资就涨了30%左右,奖金方面,更是提升了50%左右。这给小周吃了一颗定心丸他暂时放弃了跳槽的想法。
一线员工,一年换一次血
记者了解到,在无锡的很多企业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尤其是一些特殊岗位或有特殊技能的人员,流动特别快。新区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告诉记者,目前很多企业面临CPI、离职率、调薪率高的局面。在一份调查中显示,5.7%的CPI和高达26.3%的全行业离职率,是自2002年以来的最高点。同时,今年一线工人的流失率甚至达到了103.7%,也就是说一个企业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可能彻底换一次“血”。
这位人力资源主管说,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此前未能及时加薪的企业,纷纷出现了人员流失的现象。如果一些特殊岗位员工流失太多,就必须不断地培养新人,以至于提高了很多企业运营成本,与其如此,还不如及时提高薪酬,留住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