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向日葵螟综合防治技术方案
向日葵螟综合防治技术方案
向日葵是我区乃至全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近几年全区种植面积年均为35万hm2,总产量85万t,分别占全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34.3%、44.2%,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其中向日葵主产区巴彦淖尔市种植向日葵约21万hm2,总产量约46万t,分别占全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20%、23%左右,占自治区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61 %、53%左右,面积、产量居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种植品种繁多,从2006年开始在巴彦淖尔市向日葵螟大面积发生,危害较重,范围较广。向日葵螟是以幼虫蛀食种子和葵盘,严重影响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每年因其危害造成的损失为20%,已经成为影响向日葵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了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危害,保障我区向日葵产业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1向日葵螟发生危害趋势
预计向日葵螟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五原县、乌拉特中旗、临河区、杭锦后旗中等发生,其余地区轻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依据全市剥查越冬基数50 m,平均每平方米有虫0.36头;根据近年向日葵螟在巴彦淖尔市的发生情况分析,预计1代幼虫危害盛期在6月下旬—7月中旬,从西至东发生时间有所差异,2代幼虫危害期在8月上旬—2
至收获以后。
2任务与目标
2.1防治任务
根据向日葵螟的发生面积和防治指标要求,需要防治100万亩。
2.2防治目标
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向日葵螟不危害成灾,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下,并确保向日葵产品质量安全。3防治策略和技术措施
3.1 防治策略
向日葵螟的防治策略“以物理诱杀、生物防治、生态控制、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3.2技术措施
3.1农业技术措施
选用抗虫品种,硬壳品种受害轻,小粒黑色油用种较食用种受害轻。第一、二代幼虫老熟后从向日葵盘上吐丝落地,潜入15-20厘米深土层中越冬。在收获后使用大型耕作机械进行秋深翻并冬灌,将大量越冬虫茧翻压入土25厘米以下,春季在葵螟成虫出土前进行整地镇压,可阻止向日葵螟诱虫春季出土大大减少越冬虫源。适时播种,将向日葵开花期与葵螟成虫发生期错开,以减轻葵螟对向日葵花盘的危害。
3.2物理防治技术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在通电条件较为方便的田间或村边,每隔100-120米安臵频振式杀虫灯,每盏灯控制面积为50-60万亩。从向日葵螟羽化始期开始,一般在月4月20日开灯到9月20日结束,开灯5个月。各地可根据本地区向日葵螟化蛹羽化进度确定具体开灯时期。光控频振式杀虫灯可不考虑开闭等时间,一般频振式杀虫灯开灯时间从每晚8点半到次日4点闭灯,减少虫源,达到防螟目的。
性诱剂诱杀成虫:在5月初将性诱剂放臵在田间,每亩放臵1~2粒。诱捕器制作方法:选择大于20厘米口径塑料或其它材质盆一个,用铁丝将性诱剂诱芯穿在其上,然后将铁丝横穿在盆边缘,臵诱芯于盆中央,盆内加水至距诱芯2厘米处即可,水内加少许洗衣粉,用三根向日葵秸秆捆绑成三脚架,将诱捕器臵于三脚架上。放臵方法:选择通风遮荫处作为放臵诱捕器的地点。
种植诱虫植物诱杀:在向日葵田的四周,有意识地种植茼蒿等诱虫植物,将向日葵螟集中诱集在茼蒿田内,然后进行药剂防治,将葵螟消灭在茼蒿田内。
3.3生物防治
3.3.1田间释放赤眼蜂
在向日葵开花期通过释放赤眼蜂寄生向日葵螟卵,以降低幼虫为害。由于各地向日葵种植时间差异很大,开花时间
不一致,同一块田向日葵开花时间也不很整齐。因此,针对种植时间不同的特点,防治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主要针对早播种的向日葵防治一代葵螟,第二次主要针对播种晚的向日葵防治二代葵螟。每次防治共放蜂4次,当向日葵开花量达10%时第一次放蜂,开花量达40%时第二次放蜂,开花量达60%时第三次放蜂,开花量达到85%时进行第四次放蜂。将蜂卡用大头针别在向日葵靠近花盘附近的叶片背面主叶脉上,亩设臵4-5个放蜂点,每次每亩放蜂量20000头。共放蜂8次。亩总放蜂量80000头。
3.3.1生物制剂防治
选用白僵菌、Bt粉尘剂田间喷洒
3.4化学防治
幼虫防治: 抓住幼虫尚未蛀入种子的关键时机,用选用5%抑太保乳油1000—20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500—1000倍液喷花盘,每花盘喷50毫升左右。
成虫防治:用烟雾剂熏杀。用杀虫烟剂在成虫产卵期,选无风或微风的夜晚,于19时至21时期间,根据风向在上风头每60米长为一单位施放烟剂,使烟雾覆盖整个葵花地。一般每隔四天施一次为好。在7月末8月初成虫盛发期夜间8-9时,用喷烟机向田间施放烟雾1-2次,每亩用80%敌敌畏10-15毫升。
第二篇:结核病综合防治服务体系技术方案
潍坊市结核病综合防治服务体系技术方案
根据《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6〕672号),《潍坊市结核病防治十三五规划》(潍卫发〔2018〕4号),《关于进一步规范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潍卫发〔2018〕23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进一步明确、落实各级各类结核病防治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结核病防治功能定位;加强结核病患者,尤其是耐多药患者的发现和管理;切实完善结核病防治保障政策,降低患者就医负担,减少结核病发病和传播,全面落实结核病防治策略,推动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具体目标
全市结核病防治各项业务指标达到“十三五”规划要求。1.患者发现和规范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报告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达到95%以上;病原学检查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到95%以上;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达到50%以上;对新发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耐药筛查率达到60%以上;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耐药筛查率达到95%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结核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5%以上;结核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90%以上。
—1— 2.肺结核诊疗服务进一步规范。各相关机构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策略及诊疗规范培训率达到100%;肺结核患者网络直报和专报填报率达100%;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达到90%以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纳入治疗率达到90%,治疗成功率达到50%。
3.落实重点人群防控措施。学生体检结核病筛查比例明显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结核病检查率达到90%以上。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
二、机构及职责
(一)市级机构 1.市结防中心
1.1 负责本市结核病实验室质量保证工作的组织实施,指导辖区内结核病实验室网络建设。参比实验室应具备开展痰涂片、痰培养、药敏试验、菌种鉴定和结核病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的能力。
1.2 根据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协助制定本市结核病防治规划和技术规范,并协助组织实施。
1.3 开展规划培训、技术指导、组织管理及评估工作。1.4 收集、分析信息,监测全市结核病疫情;及时准确报告、通报疫情及相关信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
1.5 组织开展结核病高发和重点行业人群的防治工作。1.6 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1.7 开展结核病预防控制应用性研究。2.市级定点医院
—2— 2.1指定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为市级定点医院,为全市疑难、重症和耐多药结核病人提供诊断和治疗服务,落实治疗期间的随访检查;并负责中心城区普通结核病人登记报告、诊断治疗、随访检查等工作。
2.2 负责为各县市结核病诊治定点医院提供人员培训、技术指导,收治各县市定点医院转诊的疑难结核病人。
2.3 实验室应具备开展痰涂片、痰培养、药敏试验、菌种鉴定和结核病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的能力。
2.4 应设置符合感染控制要求的门诊和病房。
2.5负责结核病疫情信息资料的收集管理和上报,协助市结防中心开展结核病疫情监测等工作,共同完成上级下达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任务和指标。
2.6 负责建立门诊、放射、住院、检验、药品等相关科室管理制度。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环节的质量控制,各种登记本规范齐全,登记信息及时、完整、准确,病历等医疗文书规范。签订患者知情同意书,做好医患沟通,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
2.7 负责院内收治的结核病患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门诊和住院医师要做好就诊结核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包括免费政策、治疗费用、治疗前后咨询。
2.8 负责全市耐药监测工作,对各县市送检阳性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及耐多药筛查信息、耐多药患者信息等信息录入工作。
(三)县级机构 1.疾控机构(结防机构)
—3— 1.1负责本辖区结核病防治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本辖区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拟定和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的制定,并负责组织具体实施;对本辖区内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参与单位进行业务培训、技术指导、督导检查和评价。
1.2 负责结核病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与处理工作,及时收集、核对、上报、分析和反馈结核病防治信息。
1.3 开展规划培训、技术指导、组织管理及评估工作。1.4 收集、分析信息,监测全辖区结核病疫情;及时准确报告、通报疫情及相关信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
1.5 组织开展结核病高发和重点行业人群的防治工作。1.6 组织实施与推广国家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标准和操作规程,对定点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进行检查和指导;开展结核病实验室检测,参与上级组织的对辖区内结核病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
1.7 负责制定本辖区内所需免费抗结核药品的需求计划,设立药品和设备账目,专人管理,做到帐物相符,及时供应和调剂药品。
1.8 负责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1.9 负责带经费预算的工作计划,争取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的落实,根据参与单位结核病防治工作数量和质量分别划拨。
1.10 负责组织落实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的规范管理,组织开展肺结核或者疑似肺结核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工作。
—4— 2.定点医院
2.1 负责本辖区肺结核患者发现、报告、登记、治疗和随访管理工作。
2.2 设立符合感染控制要求的结核病门诊(病房),落实国家免费政策,对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实行免费痰涂片1次和免费X线胸片检查1次,对确诊患者治疗第2、5、6月末、复治患者治疗第2、5、8月末各免费涂片查痰一次,查痰率达100%。对确诊患者免费提供国家统一方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疑难重症结核病人须转诊至上级定点医院。
2.3 开展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开展TB/HIV双重感染的诊断、管理和疫情监测工作,对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结核病筛查服务。
2.4 及时与当地疾控机构进行沟通,将需追踪的患者或中断治疗的患者等信息传递给本级疾控机构,并配合疾控机构完成病人追访工作。
2.5负责结核病疫情信息资料的收集管理和上报,协助疾控中心开展结核病疫情监测等工作。负责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的及时录入和更新,协助疾控机构完成工作报表和工作报告。共同完成上级下达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任务和指标。
2.6 负责建立门诊、放射、住院、检验、药品等相关科室管理制度。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环节的质量控制,各种登记本规范齐全,登记信息及时、完整、准确,病历等医疗文书规范。签订患者知情同意书,做好医患沟通,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
2.7 负责院内收治的结核病患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
—5— 作。门诊和住院医师要做好就诊结核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包括免费政策、治疗费用、治疗前后咨询。
2.8 做好免费抗结核药物的管理,无过期、霉变、破损和人为损坏现象,免费药品处方、发放记录规范齐全。
2.9 开展结核菌镜检、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查,药敏实验工作若不能开展可到上级定点医院进行。对肺结核病人进行的结核菌培养和药敏实验以及其它必要的辅助检查、治疗,可按规定收费。
2.10 定期与疾控机构沟通,及时将患者信息传递给县级疾控机构。
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负责辖区结核病信息的收集和疫情报告。及时向疾控中心报告结核患者转诊、追踪、督导信息。
3.2负责治疗期肺结核患者的督导管理,督促患者全程正规服药、按时到定点医院复查、取药。按《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对治疗的结核病患者进行访视,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5%以上。及时收集、报告病人信息资料。
3.3 在日常门诊、病人督导访视过程中,对病原学阳性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开展筛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发现疑似肺结核患者及时转介到定点医院就诊,并做好相关记录。
3.4 负责辖区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培训。负责结核病健康教育资料的发放,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3.5 负责对村医和其他督导人员的面视下督导服药工作—6— 进行现场督导与技术指导。
4.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4.1 负责对本村(社区)治疗肺结核患者进行督导管理,按《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对患者进行访视,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做好详细记录,督促患者按时复查、取药,按期留送合格的痰标本。
4.2 负责转介本村(社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到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协助开展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追踪和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4.3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通知的转诊未到位患者进行追踪;配合疾控机构和定点医院对中断治疗患者进行追访。
4.4 负责对实施督导化疗的患者家庭成员或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向患者和社区居民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
(四)其他医疗机构
负责机构内发现的结核病或疑似结核病患者的疫情报告和转诊工作。组织开展机构内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业务培训,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
三、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为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有效运转,保障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内部设立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
1.1市结防中心至少由10名专业人员组成,其中专职预防控制人员不少于5人,可根据所辖县市区数量适当增加。工
—7— 作用房、仪器设备满足工作要求。
1.2 市级定点医院应至少配备1名专职人员进行结核病人登记、报告、随访和专报信息录入等规划管理工作。
1.3 县市区级疾控机构应设立结核病防治科,至少由3 名专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并根据辖区人口数量的多少适当增加。
1.4 县级定点医院设立结核科,结核病诊治技术专家组,至少有2医2护从事结核病诊治、病人随访工作,至少有1 人专职负责结核病信息收集报告、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和更新、统计报表等规划管理工作。
1.5 其它医疗机构和基层卫生单位指定1-2名人员负责本单位或本辖区结核病防治工作。
2.经费保障:积极争取地方配套经费对本辖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支持。重大疾病防控项目结核病项目专项防治经费按照现行的拨款途径拨到疾控(结防)机构,再根据各级参与单位完成结核病防治工作数量和质量分别划拨。各单位对结核病防治经费实行专账管理,并按照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活动进度使用。
3.激励机制:要落实传染病防治人员卫生防疫津贴政策,对工作期间患结核病的防治人员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工伤或抚恤待遇;定点医疗机构要在绩效工资分配上对承担肺结核诊疗的医务人员给予倾斜,薪酬水平不低于本机构医务人员平均水平;各级疾控机构、有关医疗机构对结核病防治人员在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要给予倾斜。
4.考核评估:疾控(结防)机构负责日常工作的督导考核,—8— 对承担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各单位每季度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并将督导报告及时上报。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将考核结果纳入各单位综合目标考核内容,结合日常督导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并根据考核情况予以奖惩兑现。
—9—
第三篇: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摘要:近年来,随着造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林业有害生物对树木的危害也越来越重,造成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是防治手段过于单一,治标不治本。本文对综合防治技术的林业措施、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分别进行了阐述,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林业措施
林业措施的目的在于创造对病虫害发生不利的条件,以达到控制病虫害发生的目的。林业防治主要包括下列措施:
1.1 选用良种壮苗
优良的种子才能长出健壮的苗木。苗木愈健壮,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就越强,造林的成活率也越高。因此,在造林时应该选用优良种子和苗木。
1.2 造林措施
在造林调查设计时,查看土壤害虫的密度,种类及其分布情况,如有必要应在事先采取土壤消毒等预防措施。正确选择树种和混交方式。
1.3 抚育措施
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理,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林木抗病虫害的能力。合理进行抚育间伐,除掉被蛀干害虫和病菌感染的枯立木、枯梢木、病腐木。物理防治
2.1 人工捕杀
如利用金花虫、吉丁虫等成虫有假死性的特点,进行震落扑杀;利用舞毒蛾成虫产卵集中、成块、外被黄毛,显而易见的特点,人工刮除卵块。
2.2 饵木诱杀
利用小蠹虫、象鼻虫、天牛等喜欢生活在树势弱的树木上的习性,设置饵木引诱害虫到饵木上栖息和产卵繁殖,然后及时加以消灭。饵木设置后要经常检查,当发现有大部分被害虫寄生而出现幼虫时,立刻将树皮剥下。有些害虫必须在幼虫钻入木质部前进行剥皮。
2.3 灯光诱杀
利用一些昆虫有趋光性的原理,诱杀害虫。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当前防治森林病虫害中使用广泛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优点是能在较短时间内,扑灭暴发性为害的害虫。化学防治受气候条件、土壤性质、树种、经营管理技术等因素影响较小。生物防治
4.1 以虫治虫
按天敌取食害虫的方式可分为2大类: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常把所捕获的害虫立即杀死,咬食或刺吸其个体。属于这类益虫的有晴蜓目、螳螂目、脉翅目、膜翅目以及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缨翅目中某些种类。当前发现效果较好,而常利用的主要是瓢虫、草蛉、蚂蚁,其次是食蚜蝇、食虫蝽蟓、食虫虻等。寄生性天敌种类繁多,目前主要应用的有赤眼蜂、黑卵蜂、平腹小蜂等。赤眼蜂科种类多分布广泛,目前已知能寄生于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脉翅目和双翅目151种昆虫,其中以鳞翅目寄主最多,131种。
4.2 以菌治虫
就是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和线虫)防治农林害虫。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昆虫病原微生物有200多种。
细菌:目前应用较广杀虫细菌有苏芸金杆菌和松毛虫杆菌、青虫菌。害虫吞入这些菌后便很快的停止取食。引起败血症,罹病症状是排出稀粪,体表变黑,组织腐烂发出腥臭,直致死亡。杀虫细菌的效果与选用的菌种有关,如苏芸金杆菌、松毛虫杆菌、青虫菌,它们对不同虫种的致病能力就不同。除此以外,也与培养条件有关。细菌农药的林间使用效果,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阳光、降雨、温度)有关。杀虫细菌防治老龄害虫一般比幼龄害虫效果好,并且不需要增加浓度,有的老熟幼虫染病后,虽能提前化蛹但最终仍会死亡。这是一个独特的优点。
真菌:能寄生虫体的真菌种类很多,据统计有500余种,但目前世界上主要应用的白僵菌和绿僵菌等。我国已试用白僵菌制剂防治玉米螟、大豆食心虫、地老虎、松毛虫及金龟子等20多种害虫。估计可感染鳞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膜翅目、直翅目及螨类等200余种昆虫。白僵菌属于半知菌类。菌丝分枝,分枝的顶端产生分生孢子。当白僵菌孢子接触虫体,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就可萌发,长成菌丝。菌丝能穿透昆虫体壁,在体内大量繁殖,引起昆虫死亡。死亡的虫体坚硬,体面长满白僵菌菌丝,形成僵虫。白僵菌不同于杀螟杆菌,它可以由体壁直接侵入,引起昆虫发病死亡,故属触杀作用。
病毒:昆虫感染的病毒有核多角体病毒,质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和无包含体病毒等4类。在防治害虫上具有应用前途的为核多角体病毒和颗粒体病毒。病毒有比较严格的专化性,但感染能力较强,有的可遗传感染,用量少而效果好,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杀虫剂。目前的主要困难是繁殖病毒必须活体培养。
4.3 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
昆虫激素可分为外激素和内激素2种。现在已经发现的昆虫外激素有性外激素、结集外激素、追迹外激素及告警外激素等。
以性外激素为例做一介绍:昆虫的性外激素是由外激素分泌腺分泌的。不同种类的昆虫性外激素提取的方法也不同。溶剂提取法是较普遍的一种。对蛾类通常是将性成熟未交尾的雌虫腹末三节剪下,浸泡在溶剂中(二氯甲烷、乙醚、丙酮、苯等),将组织捣碎滤出残渣,然后经过过滤取得溶剂,即得到粗提物。
目前使用性外激素诱捕害虫的办法有2种:用提取物诱捕雄虫,即将雌蛾性外激素粗提物用滤纸(或卫生纸、草纸)吸收后,用铁丝扎好,置于林间加有少量洗衣粉的水盆上;或将粗提物放在有孔的纸筒内,纸筒口做成漏斗状诱捕器。活体雌虫诱捕,即把未经交配的雌蛾置于纸筒内诱捕雄虫。也可以把粗提物或活体放置于小纱笼内,小纱笼外套大纱笼(2层纱笼隔开以免雌雄接触交尾),在大纱笼外涂上粘着剂,即可诱捕雄虫。
作者简介:邹兆伟(1966-),男,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林场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生产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第四篇: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是我县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常年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60万亩次左右,约占全市农作物病虫害总发生面积的50%,搞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对我县农业生产的意义重大。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就是要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通过合理的肥水管理、健身栽培,增强水稻自身的抵抗能力,采用科学的化学防治,达到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保护水稻安全生长。
一、我县水稻上发生的主要病虫害
我市水稻上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很多,但发生面积较大、为害损失较重的主要是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褐飞虱、稻苞虫、稻蓟马等。具体在不同的稻作上发生各有差异。
早稻:稻瘟病、纹枯病、稻螟虫、稻蓟马、白背飞虱等。
中、一晚: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稻螟虫、白背飞虱、褐飞虱、稻苞虫等。
双晚:褐飞虱、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
二、综防策略
1、秧田期以“防”为主,选择抗性良种,合理安排品种布局,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和苗床消毒。根据秧田面积小、病虫发生集中且易防治的特点,及时喷药预防,培育无病壮秧。
2、分蘖期“管”、“放”结合,加强大田肥水管理,恶化病虫发生环境,充分发挥稻株自身的补偿功能,放宽防治指标,减少用药次数,保护利用天敌。
3、穗期以“保”为主,穗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多种病虫对水稻威胁大,尤其是稻曲病、稻瘟病、稻飞虱应及时施药保护,同时要减少污染,保证稻谷质量安全。
三、综防技术
1、合理安排茬口。以避开水稻易感穗颈瘟的破口期和稻瘟病发病流行高峰期的相遇。尽量减少三稻混栽现象,以减少稻螟虫的桥梁田,降低稻螟虫的危害。
2、种子处理。首先要选择抗性良种,主要针对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这是预防病虫害的最有效途径。第二,品种要常更新,防止长期种植某一品种使该品种抗性降低而导致病害流行。第三,进行种子消毒,可选用使百克或浸种灵浸种消毒,能有效预防恶苗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种传病害。
3、肥水管理。肥水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多种病虫害的发生。
肥:增加有机肥投入,氮、磷、钾比例协调,不偏施氮肥,使稻叶老健不披垂,既改善稻株营养状况,又增强抗病能力。一般要求底肥要足、追肥要早,以减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为害。配施适量硅元素,增强稻株的抗性。患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的稻草不能用来还田。
水:秧苗期防止淹苗,本田期不串灌、漫灌是预防白叶枯病、细条病传播蔓延的主要措施。要适时适度烤田,干干湿湿,可抑制纹枯病病情垂直扩展。成熟期不宜过早断水,可减轻穗瘟、稻飞虱等病虫为害。春季,一般在3月下旬灌水沤田10天左右,可有效降低稻螟虫的越冬虫源。
4、药剂防治。科学的药剂防治是解决病虫为害的最有效手段。药剂防治应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掌握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坚持达标防治和适时施药。
稻瘟病:秧田揭膜后喷药预防,大田病叶率达3%或出现急性型病斑就需施药,防治稻颈瘟掌握在稻株破口前3天施药。
纹枯病:病丛率20%,分孽期、灌浆期两次施药。
白叶枯病、细条病:秧田期喷药预防,大田见发病中心喷药封锁。稻飞虱:1000头/百丛,低龄若虫盛期施药。
稻纵卷叶螟:分孽期80头/百丛,孕穗期50头/百丛,二、三龄幼虫盛期施药。
稻螟虫:亩卵量100块或枯鞘率5%,卵孵盛期施药。
(2)选择对路农药品种
应选用高效、低毒、安全的农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宜选用BT及其复配剂,锐劲特等防治稻螟虫、稻纵卷叶螟;三环唑富士一号及其复配剂防治稻瘟病;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叶枯宁、消病灵防治白叶枯病、细条病;吡虫啉、扑虱灵防治稻飞虱。稻田严禁使用对天敌和水生动物杀伤力较强的菊酯类农药和有机磷类高毒农药。
(3)科学施药。
一是要选用新型的喷雾器,采取低容量喷雾。
二是提倡农药合理的混配、轮用。
三是用水量要足,保证药液均匀周到。
四是要对准靶标位置施药,如防治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等应将药液施于叶面,而防治稻飞虱、纹枯病施药位置是稻株的中下部。
五是施药时稻田应保持一寸深的水层一周左右,以保证防效。
第五篇:蔬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蔬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蔬菜生产已成为我县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蔬菜的产量、产值、经济效益均居其他农作物之首,是我县广大蔬菜种植户的主要经济来源。
近年来,我县蔬菜面积迅速扩大,品种日益增多,栽培方式多样,复种指数提高,特别是大量种植保护地和反季节蔬菜,使得多数蔬菜得以周年生产,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原有蔬菜作物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加之其它经济作物、观赏植物面积的不断增加,为多种害虫发生提供了丰富的食料条件,常规性病虫频频暴发,突发性病虫威胁增大,病虫发生种类逐步增多,几乎任何一种蔬菜都可遭受病虫害的侵染。另外,由于蔬菜种类增加、保护地面积扩大、栽培方式多样、反季节栽培及调运频繁等缘故,造成原来一些次要的病虫害逐渐上升为主要病虫害;还有因长期、过量、单一使用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越来越强,防治难度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县常年蔬菜病虫发生面积80多万亩次,防治面积90多万亩次,通过防治挽回损失1.5万吨以上。
我县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据调查,我县发生的蔬菜病虫害有200余种,其中常年发生的虫害有5O多种,病害有70多种。在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病虫中,病害重于虫害,冬春季节的霜霉病、灰霉病偏重发生,其它病虫较轻。在露地菜病虫中,虫害重于病害,病虫发生季节性明显,冬春病害重,夏季和春夏之交病虫并重,秋季虫害重。全年病害发生高峰为苗期的立枯病、猝倒病和6月份的疫病、枯萎病等,特别是辣椒、豇豆、黄瓜的疫病和瓜类的枯萎病等。全年虫害发生高峰在7~9月份,主要是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蚜虫、美洲斑潜蝇。
当前蔬菜病虫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病虫害缺乏了解:目前,蔬菜病虫害种类较多,尤其是保护地蔬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虫害发生危害严重,而不少菜农不能正确识别病虫害,缺乏植物保护基本知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能,不懂得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依赖、误用和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的情况较为普遍。在病虫害暴发时“病急乱投医”,不能做到对症下药,经常会出现打“保险药”、打“马前炮药”、“马后炮药”、“乱打药”、打“高毒剧毒药”及“打错药”或不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等现象。长期使用单一种农药:有的菜农发现某种农药效果好,就长期使用,即使发现该药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下降,也不换用其它农药产品,而是采取加大药量的方法,结果随着用药量的增加,病虫害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如某菜农在防治番茄病毒病时,长期使用20%病毒A,而不更换其它的农药,导致防治病毒病效果降低。
二、缺乏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蔬菜病虫害的防治,长期以来依赖于化学农药防治,其弊端越来 越突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量日益上升,国际上对蔬菜等农产品的质量指标要求也越来越严。但是,目前无公害蔬菜生产中许多技术问题尚未解决,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病虫防治中少用或不用农药,使蔬菜中农药残留不超标,又确保蔬菜不因病虫危害而降低产量和质量。可以预期,将更多地启用非化学防治手段,特别是采用生物农药、植物性农药等生物防治技术,但迄今为此,这些技术和产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无公害蔬菜生产需求。
三、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我县统一经营的规模蔬菜基地少,大多菜农种菜面积少、规模小、布局凌乱、田间管理粗放,加上菜农的素质参差不齐,病虫防治盲目性大,不利于推广和应用先进的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尽管我县在推广防虫网、黄板、杀虫灯、性诱剂、生物农药等物理和生物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一次性投入较大、见效较慢等原因,菜农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推广的速度不快。
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主要种类: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害有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炭疽病、黑斑病、黑腐病、菌核病、白锈病等。尤其以前三种病害为害最大,分布最广,并造成较大损失。主要害虫有小菜蛾、黄曲条跳甲、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蚜虫、菜青虫、菜螟等。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
1~3月,霜霉病流行,回暖时软腐病经常发生,小菜蛾、跳甲为主要害虫;
4~6月,炭疽病为重点病害,菌核病也普遍发生,小菜蛾、跳甲仍为主要害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发生严重,部分地区容易暴发;
7~9月,高温少雨,各地蔬菜面积减少,炭疽病、菌核病为主要病害,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在部分地区为主要害虫,小菜蛾继续为害;
10~12月,天气较干旱,蚜虫发生较多,病毒病容易流行,小菜蛾、菜青虫继续发生,跳甲逐步加重为害。
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 :防治病毒病以栽培抗病或耐病品种为基础,以防治蚜虫的发生为重点,防止病毒病的传播;治软腐病和其他病害时应重视农业防治,清洁田园,在搞好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使用高效低毒杀菌剂;防治小菜蛾、黄曲条跳甲等害虫时,应结合当地害虫发生实际情况,在搞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生物生化防治,并结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
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防治要点
1、选择抗病耐病品种。结合本地习惯,选择合适的品种。
2、农业防治:① 选择无病虫种子,播前进行消毒处理。适时播种,培育无病虫壮苗。② 避免连 作、实施轮作。③ 收获后及时翻耕晒畦,清洁田园,清除残株病叶,清理田园周围杂草。④ 合理安排品种布局,避免病虫扩散蔓延。⑤ 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做好排灌管理,保持灌溉水源清洁,避免串灌漫灌。菜地以高畦深沟为主,以利排灌。施肥应以腐熟有机肥和化肥结合使用,多施磷钾肥,以提高作物抗性。
3、化学防治:① 预防病毒病:可用病毒A、病毒灵、病毒必克等,结合防治蚜虫。② 预防软腐病:可用农用链霉素、农抗75-
1、铜制剂(氧氯化铜、可杀得、冠菌铜等)。③预防霜霉病:可用瑞毒霉、杀毒矾、霜脲.锰锌(杜邦克露)、安克、普力克等。④防治炭疽病:可用施保功、甲基托布津、铜制剂等。⑤防治菌核病:可用扑海因、速克灵、菌核净等。⑥ 防治小菜蛾、菜青虫:可用BT、阿维菌素(齐螨素、海正灭虫灵、爱福丁)、除尽等。⑦ 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可用抑太保、卡死克、除尽等药剂。⑧ 防治蚜虫:可用吡虫林(康福多、高效大功臣、一遍净、蚜虱净等)、丁硫克百威(好安威、好年冬)、抗蚜威等。⑨ 防治黄曲条跳甲:可用辛硫磷、杀虫双等低毒农药作淋地处理并结合叶面喷雾。
葫芦科蔬菜病虫害主要种类:葫芦科蔬菜主要病害有疫病、枯萎病、霜霉病、炭疽病、蔓枯病、白粉病、苗期猝倒病、病毒病等。主要害虫有瓜类蓟马、美洲斑潜蝇、蚜虫、瓜实蝇、斜纹夜蛾、瓜绢螟、黄守瓜、小地老虎及红蜘蛛、蛞蝓、蜗牛等。
葫芦科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 1~3月,育苗地瓜苗及初种瓜苗猝倒病容易普遍发生,枯萎病在间隔回暖季节也经常流行,3月以后霜霉病开始出现;4~6月,枯萎病严重影响黄瓜、冬瓜、西瓜、苦瓜等,霜霉病主要在黄瓜、丝瓜上发生,疫病在黄瓜、冬瓜发生严重,苦瓜上白粉病时有发生。蓟马普遍在冬瓜、西瓜、黄瓜上发生并严重危害。潜叶蝇严重为害瓜类叶片并造成较大损失,尤其是丝瓜。苦瓜上瓜实蝇、斜纹夜蛾、瓜绢螟普遍发生;7~9月,蓟马、潜叶蝇大发生,红蜘蛛也容易严重发生,炭疽病在黄瓜、丝瓜上发生较严重。病毒病较多;10~12月,蚜虫较多,病毒病伴随流行。
葫芦科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春植瓜类以防病为主,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前提,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综合防治;秋植瓜类病虫防治并重,选用抗病品种为前提,加强农业防治措施,摸清病虫发生规律,以防为主,及时合理用药控制病虫害。
葫芦科蔬菜病虫害防治要点:
1、选择抗病优质品种。结合当地栽培习惯,选择抗病优质丰产品种。
2、农业防治:①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尽可能采用营养杯育苗,营养土要预先进行消毒处理。加强育苗地的肥水管理,适时炼苗,提高瓜苗自身抗性,培育无病虫壮苗。②选择地势较高、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新地。对老菜地必须采取轮作措施,避免连作,并及时深耕晒田。尽可能起深沟高畦,有条件的可用药剂处理土壤。③加强大田肥水管理,施足腐熟有机肥作基肥,适时追肥。做好防寒防高温措施,提高作物本身抗病能力。避免串灌漫灌,及时排出田间积水。④搞好田间清洁工作,及时清理病残体及田间杂草。采用银膜或银灰色遮光网防蚜虫、蓟马。
3、生物防治。充分利用田间天敌,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次数,推广生物生化制剂防治病虫害。
4、化学防治:① 预防病毒病:可用病毒A、病毒灵、病毒必克等。② 预防枯萎病: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灌根。据有关资料,扑海因、施保功、双效灵也有一定效果,但必须注意用药时间和用药方法。③ 防治霜霉病、疫病、炭疽病:使用药剂可参考叶菜部分。④ 防治白粉病:可用粉锈宁、农抗120、硫磺胶悬剂、腈菌唑、烯唑醇等。⑤ 防治蓟马:可用吡虫林、丁硫克百威等。⑥ 防治美洲斑潜蝇:可用阿维菌素、杀虫双、乐斯本等。若各种害虫密度较大时,可用10%除尽胶悬剂压低虫口密度。
茄科蔬菜病虫害主要种类:茄科蔬菜主要病害有青枯病、病毒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茄子褐纹病、绵疫病、辣椒疫病、炭疽病、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等多种病害。主要害虫有棉铃虫、烟青虫、茶黄螨、棕榈蓟马、红蜘蛛等。
茄科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上半年茄果类主要以真菌性病害发生较严重,叶斑病、猝倒病、真菌性烂果均影响正常生产,病毒病时常发生;4月以后,螨类、蓟马开始严重危害,夜蛾类也开始钻蛀为害。青枯病发生严重,螨类、蓟马严重危害,潜叶蝇夜蛾类危害加重,一般真菌性病害普遍发生;后期干旱季节,蚜虫发生较严重并伴随病毒病流行。
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以选择抗病品种为前提,加强农业措施,提高作物自身抗病能力,及时用药控制病虫害发生。
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要点:
1、选择抗病优质品种。因地制宜选择抗病优质丰产品种。
2、农业防治:①播前种子消毒。采用营养杯育苗并对营养土消毒处理,培育无病虫壮苗。②适时播种,避开病虫的发生高峰。③采用轮作措施,避免同科作物连作。④及时作好田园清洁工作。清理田间杂草、病残体。并对田园进行消毒处理,改善土壤条件,及时翻耕晒田。⑤加强肥水管理。采用高畦深沟种植,避免田间积水。及时排灌,禁止串灌漫灌。增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作物抗病能力。保持田间良好通风条件,及时清理老黄叶及病虫残体。⑥防治传病媒介。如用化学药剂防治蚜虫。
豆科蔬菜病虫害主要种类:豆科蔬菜主要病害包括根腐病、枯萎病、白粉病、锈病、疫病、炭疽病、病毒病、细菌性疫病等。主要虫害包括豆野螟、潜叶蝇、豆秆蝇、豆象、蚜虫、红蜘蛛等。
豆科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
2~5月,天气有利于锈病流行,冬种豌豆处于后期,白粉病发生也相当严重,豆螟初步危害;6~9月,高温天气,豆螟、蜗类、潜叶蝇大发生,锈病、叶斑病、枯萎病等真菌病害较严重;10~翌年1月,多数冬种豆类,早期以根腐病、豆秆蝇为重点,中后期白粉病容易流行。另外,天气干燥有利于蚜虫发生,并伴随病毒病流行。
豆科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选用抗性品种,加强栽培管理,突出重点,及时用药控制病虫发生。
豆科蔬菜病虫害防治要点:
1、选择抗病优质品种。因地制宜,选择抗病丰产品种。选择无病虫种子,播前进行种子处理。
2、农业防治:①与非豆科植物实行轮作,避免连作。②及时深翻晒田,减少田间病虫源。及时清理田问病残体及杂草。③施足基肥,及时追肥,促进植株抗病能力。④排灌及时,避免串灌漫灌。⑤幼苗期必要时采取薄膜覆盖,促进豆苗早生快长。
3、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充分利用田间天敌,开展生物防治;及时用药控制病虫害,但必须注意药剂的安全间隔期和对症下药。锈病可用腈菌唑、烯唑醇等药剂。
蔬菜田常用农药及安全使用原则
一、病虫害防治的药剂选用原则:
1、所有使用的农药都必须经过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登记。严禁使用未取得登记和没有生产许可证的农药,以及无厂名、无药名、无说明的伪劣农药。
2、尽可能选用无毒、无残或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具体来说,有以下四条原则。首先,选择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农药。如:Bt、8010、白僵菌、菜丰灵等。其次,选择特异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如:抑太保、卡死克、除虫脲、灭幼脲、农梦特等。第三,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敌百虫、辛硫磷、克螨特、甲基托布津、甲霜灵等。第四,在灾害性病虫害造成毁灭性损失时,才选择药效为中等毒性和低残留的农药。如:敌敌畏、乐果、速灭杀丁、天王星、敌克松等。
二、农药安全使用准则:喷洒过农药的蔬菜,一定要过安全间隔才能上市。各种农药的安全间隔 期不同。一般笼统地说,喷洒过化学农药的菜,夏天要过7天、冬天要过10天,才可以上市。农药使用要按照农药瓶上的说明书的规定,掌握好农药使用的范围、防治对象、用药量、用药次数等事项,不得盲目私自提高使用浓度。
附:蔬菜田常用农药
生物农药:
—苏云金杆菌(BT)-各种剂型有复方菜虫菌、高效BT乳剂(粉剂)、大宝、百特宝;除虫菊酯、烟碱和鱼藤酮等。
—防病的有菜丰宁、青枯散。
生化制剂(生物合成的杀虫素与农用抗生素):
—爱比菌素(害极灭、爱力螨克)、威霸、7501、爱福丁、浏阳霉素。—多抗霉素(多氧霉素、多效霉素)、农抗120、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特异性杀虫剂:
—抑太保、农梦特、灭幼脲、除虫脲。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杀虫剂:敌百虫、马拉硫磷、辛硫磷、百树菊酯、戊菊酯(中西除虫菊酯、多虫畏)、除虫精等。
—杀菌剂:瑞毒霉、杀毒矾、普力克、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灭病威、百科、粉锈宁、氧氯化铜。
蔬菜上可以使用的中等毒性杀虫剂:
—敌敌畏、乐果、巴丹、杀虫双、克蚜星、抗虫922、鱼藤酮、好年冬、辟蚜雾、螨克、功夫、灭扫利、马扑立克、速灭杀丁、来福灵、天王星、兴棉宝、高效灭百可、敌杀死。
蔬菜上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
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杀虫脒、水胺硫磷、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氧化乐果、甲基1605、1059、苏化203、3911、磷化锌、磷化铝、氯化物、氟乙铣胺、砒霜、溃疡净、氯化苦、五氯酚、二溴丙烷、401、氯丹、毒杀酚和一切汞制剂农药以及其它高毒、高残留等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