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敬业和爱心筑起创业路
用敬业和爱心筑起创业路
提起阿芬美容美发工作室,大闸社区的老人们都会乐呵呵地竖起大拇指,而提起工作室的老板阿芬,老人们更是赞不绝口。正是因为他们,社区的老人们再也不用为理发发愁了,工作室的理发老师们每个星期都会免费帮他们理发。阿芬美容美发工作室是一家规模比较大的理发店,老板姓周,别人都亲切地称呼她阿芬。大闸社区周围的理发店比较少,这让许多因为身体等原因没办法经常出去的社区老人发了愁,出门理发比较麻烦了。社区工作人员为此找上了阿芬美容美发工作室的老板阿芬,阿芬在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马上就同意了,并马上开始积极地组织了起来。
如今,阿芬美容美发工作室已经免费为老人理发一年多了。最开始他们定的是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二来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开展免费理发活动,社区的许多老人知道这个活动后纷纷前来老年活动中心理发。随着时间的推移,来理发的老人也越来越多,等待的队伍甚至排到了门外路上。阿芬在与社区工作人员商量后,决定把时间从原来的每月一次调整为每周一次,每个星期二都来到社区为老人服务,并要求理发师们认真对待。
冬寒夏暑,每次免费理发活动从早上九点开始到中午十一点才结束,有时候工作室的理发师们为了帮老人理完头发,甚至顾不上吃午饭,一直忙到下午。有时候遇到需要上
门服务的老人,他们也总是能在第一时间赶到。一年多的时间下来,大闸社区的老人对他们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并亲切地称呼老板为“阿芬”。
阿芬的老家在温州,来到宁波已经十五年了。别看她离开家那么多年,阿芬却是个实实在在的“80后”。十五年前,十几岁的阿芬来到宁波,开始了她的打拼生涯。十几岁的小姑娘,在人生地不熟的他乡,凭着自己的努力,走到了今天。如今,阿芬不仅成为了高级美发师,已经是两家美容店的店长,她经常会受邀为其他美发店的理发师授课。
从最开始的学徒到现在的美容店老板,从一开始一个人身兼老板和员工、独撑一家小理发店的小姑娘到现在拥有两家几十坪的工作室、管理着五十几个员工的高级美发师,阿芬一路走来的辛苦、十几年来的付出,外人或许无法体会,工作室里那些跟着阿芬多年的老员工却看得很清楚。他们仍记得几年前,当店里遭遇困境、人员流动很大的时候,仍在坐月子的阿芬不顾家人的反对,硬是跑到店里面亲自上阵,为员工们加油打气,和员工一起渡过难关。为了经营工作室,阿芬把女儿全托在了学校,每天坚持和员工一起上下班,忙得只能把与女儿相聚的时间推到了周末,这让员工们都由衷地敬佩着这个老板。工作室里的几个女孩子都以阿芬为榜样,把她当作奋斗目标。
现在的这家工作室从开业到现在已经五年了,在刚开业的一段时间里,因为工作室的位置以及噪音等问题,阿芬经常听到楼上居民的抱怨。为了不打扰到邻居的生活,阿芬决定对工作室重新进行装修,把朝外的音响拆掉,在室内装上小音响,改变了排风扇的位置,还特意选择了用耳机对话作为员工间的通讯方式。居民发现了工作室的改变,体会到了阿芬的用心良苦,并渐渐地接受了她。
在员工的心目中,阿芬不仅是个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敬业的老板,她还是个把员工当家人般关心的好老板。去年的冬天尤其寒冷,阿芬给工作室的每个员工都发了一条棉被,今年又给每个人都发了两套保暖内衣。为了方便员工们的生活,阿芬还专门请了钟点工为他们打扫房间,清洗衣物。冬天气温低,员工理发的时候手经常会接触水,有时候手上皮肤会裂开,阿芬早就细心地准备了护手霜。员工生日的时候,阿芬还特意送上生日蛋糕来庆祝。有一次,有两个员工下班后走在街上被醉酒闹事的人打伤,连夜被送进了医院,伤势严重。阿芬知道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她急急忙忙地赶到医院,见到了受伤的员工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衣服穿反了。那天阿芬一个晚上都没睡,帮受伤的员工垫了医药费用之后就一直照顾着他们,两个员工看在眼中,感动在心里。
对于工作室的工作人员来说,与其说阿芬是工作室的老板,不如说她更像一个大姐姐。由于员工们全部都来自外地,工作室还设立了探亲假,方便员工回家。每年的春节是别的行业的人可以放松一下回去与家人团聚的时候,却是美容美发行业最忙的时候,大年三十的晚上,阿芬会和员工一起下班后,搭最晚的一班车回温州与家人团聚。但是年假一结束,她就会和员工一起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中。
阿芬从不以老板的身份自居,对待员工就像对待家人一样,对他们关怀备至。甚至当员工有了足够的能力之后,她还会鼓励他们自立门户,并把自己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他们,包括技术上遇到的问题,经营理发店遇到的问题,甚至是店面的选址、装修,她都会耐心地指点。所以即使是已经离开的员工工作上生活中有困惑的时候也会经常回来找阿芬倾诉。在他们的心中,或许把这个工作室当成了自己的一个家,即使自立门户了,也要经常回来看看。
现在工作室的发展已经算是步上了轨道,阿芬谈到这里时,脸上带着欣慰。这几年她也想做一些事情来为社会作贡献,她曾想过去老年福利院为老人理发,可是因为一些原因最终没有成功,正好那个时候社区工作人员找上了她,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说到以后的打算,阿芬表示,以后她每个星期会在锦绣江花和大闸小区都开展免费理发活动,这样就不用让大闸小区的老人特意跑到锦绣江花来理发了。
阿芬对每个即将成为工作室一员的人都会说这么一句话,“先做人,后做事”。她教员工们在学会理发之前,先要学会怎样团结、怎样配合默契。阿芬尤其看重企业文化的培
养,每周一的技术交流会上,身为高级美发师的阿芬会将自己的心得经验拿出来与员工交流,增进彼此的技术,带动了不藏私的风气。这也是阿芬美容美发工作室能打响品牌的原因之一。
每天早上,阿芬美容美发工作室都会组织晨会,以游戏的方式为开头,鼓励员工开展一天辛苦的工作。走进工作室,你会看到的是轻松而又有序的工作场景,身着白衬衫黑色马甲的理发师们快乐地忙碌着。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肯与员工同甘共苦不把员工当下属的老板,才有舍不得离开的员工,阿芬美容美发工作室才能发展到今天,打出响亮的名号,才能让老人们提起她的时候语气中充满着认可与赞赏。
第二篇:用爱心和智慧筑起师德丰碑
优秀班主任事迹材料
用爱心和智慧筑起师德丰碑
-----记高家中心小学杨水才老师
乐平市高家中心小学
杨水才同志,男,现年三十四岁,本科学历,毕业于南昌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于1998年参加工作,现担任乐平市高家镇鲁家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虽然辛苦,但收获的是荣誉。在此期间杨老师多次被评为镇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2009被评为乐平市优秀教师。他在辅导学生竞赛及其个人竞赛中也多次获得优异的成绩。如:指导学生的经典诵读、文本朗读、作文竞赛、运动会及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得镇、市级奖;其个人的教学课例《地震中的父与子》获市一等奖等,2012年语文现场教案竞赛获市一等奖。
杨水才老师,年轻、充满朝气,将活力与爱心注入到学生中间。虽然是一名的普普通通的班主任,他却做得有滋有味。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的百合,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他说:“每天看着那一张张稚气的笑脸,就感觉没有理由不把他们教好,看着他们一点点的成长,就是一种无比的幸福。”是啊,他是在倾情注爱,用爱心与智慧耕耘。现将他的先进事迹概述如下: 坚守的信念筑起师魂之基
1999年,杨水才带着对家乡教育事业的一片热忱,分配到高家镇鲁家小学任教至今。鲁家小学交通不便,是一所偏僻、落后的村完小。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低下。面对这些,十多年来,他没有一句怨言,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 要求。不仅如此,2007年,刚结婚的他,又让他的爱人从中心完小调入,年轻的夫妻俩人一个担任教导,一个担任少先队辅导员,成为学校教育力量的支柱。俩人婚后一直住在学校,生活很是艰苦,由于父母年迈,洗衣、做饭、带孩子都是他们的日常事务。尽管这样,他不仅没有给孩子们落下过一堂课,学校的各项工作也做得很好。放学后还经常帮助学困生和留守儿童辅导作业或与他们交流谈心,真正做到以校为家,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真挚的关爱筑起师德之魂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又胜于母爱。它是放射着人性光芒的理性的爱、崇高的爱。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理性的爱,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刚接下三年级时,杨水才班里有个男孩叫鲁俊祥,他性格腼腆,从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只要站起来就紧张,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同学们都替他着急,他也成了班上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他练习胆量,杨老师经常在课上提问他,都是些很容易的问题,怕他遇到难题紧张就更不敢说话了。并且私下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慢慢地,课堂上他也试探地举起了胆怯的小手。一次早读课,杨老师试着鼓励他到讲台上领读,他竟大胆地走上讲台,而且毫无羞涩地读了起来。同学们也很激动,在他的领读下,都放声地读了起来。这以后语文课上的一分钟演讲,他也能够大胆的走上台来。有一位同学曾这样评价他的演讲发言。他说:“老师,今天鲁俊祥的演讲虽然不是很流利,但是他终于可以大胆的走到前面来了。我觉得他今天是最棒的!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勇于向自己挑战!”杨老师听了之后很是欣慰,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心里 有说不出的喜悦。老师的细心关爱就像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杨老师自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十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他最深的感受就是真诚。他说:“真诚是最可贵的,也是我们走进孩子心灵的唯一钥匙。你真诚对孩子,孩子就真诚对你;你对孩子的爱是真诚的,孩子对你的爱也就是真诚的;只有真诚的老师才能教出真诚的孩子。”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班上有一个叫童梦婷的刘家女孩,性格沉默,由于离学校路途较远,雨天道路泥泞,父母外出打工跟着奶奶,而学校又没有食堂,所以每天中午总是吃着两元一盒的炒粉,看着她难以下咽的神情,杨老师总是把她叫来和自己一块吃,有时女孩实在过意不去硬是不肯,他也会端上一杯热水。时间久了,女孩和他无话不谈,课余也总是帮着老师带小女儿,搞得他的女儿总是喊着:“我要妞妞(童梦婷的小名)姐姐!”由此她性格变得开朗自信,学习成绩也提高得很快。再有,有时因学校的事(如开会)或其它事(如外出培训、党校学习)耽误了孩子们课,他总是向孩子们解释清楚原因,并真诚地道歉。每当此时孩子们真诚的眼神里传达出的是理解与信任。真诚换真心,教师节,孩子们用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老师的感激与祝福;杨老师的女儿周岁,他们悄悄地自发买来小礼物、蛋糕庆祝。每当此时,所有的辛劳付出都化为甜蜜的收获。此时,才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是最富有的,教师的职业是最光荣的。
引领学生成长筑起师德之碑
在班级管理中,杨老师始终坚持全员参加的原则,不管是什么活动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机会。班会活动: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主持,自己组织,老师只是幕后导演,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他们班的墙报布臵工作也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如这学期的校园黑板报,从设计大树造型开始,到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学生们的兴致极高,每个同学纷纷为本组出谋献策。而且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画,有的写。每个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成了真正的小主人。
小组板报评比:每一期由一个小组独立完成,期末评选最佳小组板报,这样既可以减轻宣传委员的工作,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一组同学出板报时,杨老师发现其中一名同学既写不好又画不好,所以就一直当助手为其他同学服务,只见他一手拿着板擦,一手托着粉笔盒,让人看了很是感动。同学们都想为班集体出力,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为他们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成长,在“思索”中创新。
点燃智慧火花筑起师德丰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花未被点燃,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能最充分的表现出来”,点燃孩子心灵的火花,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生活在被欣赏中,不断地体验成功,快乐成长。他们班的许志海同学学习基础不是太好,上课小动作多,下课经常管不住自己,做出一些较冲动的事。但是杨老师发现,他对班级卫生工作特别感兴趣,愿意做值周生。但是在全班推选值周生时,很多同学不同意他,他表现得情绪很低落。于是杨老师单独找他谈心,了解了他的想法,并帮其分析了同学们为什么不同意他做值周生的原因。他表示只要能做值 周生,愿意改正缺点,严格要求自己。于是杨老师征求了全班同学的意见,并让他在全班表态,赢得同学们的信赖和支持,最终他当上了值周生。他在担任值周生期间,对工作认真负责,早来晚归。而且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杨老师还及时地在全班肯定他的进步,同时,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上学期末,由于调换座位,许志海所在的组缺少组长,杨老师决定让他当这个组长。他担任组长期间,每天按时收发作业。原来他自己有作业拖拉的毛病,在担任组长期间,他的作业,每次交得都非常及时,错题改得也很及时,不用老师再催了。这学期初,轮到他们班升旗,要推选光荣升旗手,杨老师刚一询问,升旗手选谁,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许志海进步最大选他。”许志海当时有些害羞,直说:“别选我,别选我。”但是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甜蜜的。面对孩子的进步,使杨老师感悟到:对特殊的孩子多一点真挚的偏爱,多一点情感的交流,多一点宽容,就能让他站起来,大步向前走。爱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手段与方法,是教育的技巧与策略,爱更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它能创造新的人。
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确,教师的肩上承担着民族的希望,教师的双手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阳。杨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深深地懂得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更加体会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要有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精神。“用心去工作,用爱去育人”是他教学工作上的座右铭。
二○一三年七月二十日
第三篇:用鲜花铺起创业路,用爱心引向致富路
用鲜花铺起创业路,用爱心引向致富路
——记XXX乡回乡创业标兵XXX先进事迹
青山绿水孕灵秀,百花争妍四季香,待到浓郁纷芳时,情系马台再相望。
走进马台葱葱郁郁、明镜溪水间香飘四溢、五光十色,那是陈胜林筑起的那一道美丽风景。XXX,男,1979年2月出生,现为XX县XXX开发有限公司经理。
他来自贫困山区,家住XX山上,山高路陡,自然条件较差,自小家境贫寒,生活特别困难,致使自己早早步入社会为生活奔波。因为天资聪颖、眼光独特,通过在外的多年拼搏,也小有成就。98年进入社会在XXX公司任职;2000年在公司担任花艺师;2002年自主创业成立了XXXX;2004年又成立了XXXX花卉有限公司;2008年获得中国杯花艺大赛陕西选拔赛XXX。
但是他认为自己虽然过上了好日子,但家乡的父老乡亲们生活仍然不宽裕,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的富。2008年他毅然回乡,准备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共同创业致富。
手脚,毫无顾虑的跟着他干,他苦口婆心,耐心的讲解、顺服群众、从群众手中将土地高价租赁回来发展花卉种植,让他脱离土地的束缚,放开手脚跟他干,真正使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2009年他与当地200多名群众签订了长年用工合同,每个农民每年可从他的手中领取将近1万元的务工费,解决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生活问题,使伤残农民也有事可做,使农民的人均收入大大增加。
最重要的是他免费为对当地群众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要想企业的生产得到稳步长足发展,农民工的自身素质至关重要,为了提高他们的科学技术水平,他先后多次到外地请来专家为当地群众进行技术培训,自去年8月份以来,共组织群众培训11场次,参加培训的群众达到850人次。同时组织能力较强的群众到外地进行学习,使他们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通过走“公司+基地+农户”之路,即花卉基地的引领,广大群众自己种植花卉,然后公司统一收回,利用公司的销售平台,解决农户销售难的问题,使公司和农户实现双赢。
三、奉献爱心,热衷公益事业。
第四篇:用爱心和敬业铺就成长之路
用爱心和敬业铺就成长之路
从教以来,在心里为自己定下一个奋斗目标:要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也就是受学生欢迎,工作认真负责,有爱心的老师。在具体的学校工作中,也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期间的酸甜苦辣家里之后才明白,这些话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做到,需要长久的坚持和付出,付出真诚和爱心。听了胡秀珍老师的报告,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从呼老师的报告中得到许多教益。回望自己的教学生涯,颇多感慨。现就自己的体会谈一些肤浅感受。
一、关爱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性格各异、兴趣不同的学生,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学生虽然个性特征有不同,学习程度有差异,但都需要被理解,被尊重。只有感受到尊重的学生,他学习的积极性才会被激发,学习兴趣才会更浓。因此,我在课堂教学时,关注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同学,让他们感觉到老师重视他们。有时候,一个眼神便会提醒、鼓励孩子,鼓励他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大胆质疑。对待学生,我在课堂上遵循的原则是多鼓励,少否定,多帮助,少批评。这样的做法,营造了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沟通。在学生眼里,老师也像他们的朋友,可以倾心交谈。关注学生的成长,老师还要做个有心人。语文学科的特别之处,就是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的进步,优点多鼓励,多肯定,多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他们创设更好的成长环境。对学生的思想
包袱,及时发现,及时了解,多方开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学生在良性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二、多方引导,带领学生感悟语文之美。
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语文课教学工作。深感如何让学生热爱语文,从而热爱我们民族的语言文学,是语文老师的使命。每次接受一个新的班级,我总是想学生强调、渲染我们的语文之美,通过那些美丽的语言文字,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完成这项使命,也往往依靠语文教学。在语文课堂上,我带领学生们进行一次次的精神旅行。在这一次次次的探寻中,学生们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觉得自己心灵丰富充实。当然,语文课堂也应该是开心的,开心扉、开心智、开心境。我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悟。这样,课堂往往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虽然暂时会影响教学进度,但争论之后的收获往往是令人喜悦的,它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着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着学生的思维能力,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情趣。我一直胸怀一个愿望:希望这样的语文能够成为心灵的栖息地,诗意而又圣洁!
三、深钻业务,抓好课堂教学。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一节课成败与否,往往取决于教师。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从多方要求自己。①用心备课。为了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我常常不厌其烦的查找多种资料,摘录多张卡片。教科书的空白处大多写得密密麻麻,不够写就另纸剪贴,这样的教科书都是沉甸甸的,这其中包含着多少充实的内容啊!当然,这只是事前的准备。有时,虽只是一本教科书,两三张卡片,但却做到了“胸中有丘壑”。②倾心上课。对每一堂课都格外认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注重课堂上的互动,不断地生成,随时地点拨,灵性地创造,注重放得开,收得拢的“散文式”教学。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所得,是我一直的追求。③尽心教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时常和同事互相切磋,讨论教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仅如此,还和学生互动,积极进行改革探索,如尝试让学生当“5分钟小老师”,互相讲评作文,“我来讲古诗”等形式,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学无止境,注重个人进修。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把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当做头等大事。即便从教多年,也丝毫不敢松懈。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并且这一桶水还要是“活水”,是新鲜的。课余,我常常阅读有关中学语文教学方面的文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钻研,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摸索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我也从未放松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学语文常常涉及的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我尽量多读,就这样不断地充实自己。在语文课堂上,我经常告诉学生要多读书,多积累知识,培养语感。“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老师,我应该率先垂范。老师的行动往往比语言有着更大的影响力,学生看到老师能够认真读书,一直重视学习,也会不知不觉地爱上读书的。
时光荏苒,二十年的教学工作让我明白:语文教师,要把学生视
为待点燃的火把,待开发的矿藏,人生旅途中需要加油的跋涉者。用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当这些融入到我们平凡工作中的时候,我们也会收获一份更加充实和饱满的人生。
第五篇:用爱筑起和谐家园
用爱筑起和谐家园
——毛敏
(服务社会共建和谐演讲比赛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爱筑起和谐家园》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伟大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每当我唱起这气势宏伟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时,内心就充满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更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骄傲。祖国,我们伟大的母亲,带着她不屈的尊严,从共和国隆隆的礼炮声中走来,从黄河激越澎湃的涛声中走来,从杨利伟乘坐的神州5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的喜讯中走来,走过了历史的沧桑和巨变,昂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迎来了她60岁的华诞。而今当我们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又迎来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春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江南北唱响了和谐的主旋律。和谐是我们人类共同美好的追求,和谐是春天的阳光,是优美的乐章,和谐是赤诚之爱的传 递,是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而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再有战争,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充满了和平,社会因崇尚正义之举而稳定,人心因着思想良善而宁静的和谐,更是上帝的旨意和基督话语
中命令的主题。而今建立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的和谐的社会,更是人心所向、全民顺应,和谐的呼声已形成万里巨浪。它为我们从生存到生活、从精神到现实、从思想到灵魂的蜕变,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推动了国家的兴旺与发展,也带来了基督教会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春天。在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支持下,我们的教会正迈向一个高水平、高素质、的新起点。而广大信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军中,用他们自己的实际行动,在遵从圣经的教导生活中,谱写了一曲曲构建和谐社会优美感人的篇章。
有这样一位弟兄,在同事的眼中他是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大哥;在邻里的生活中,他是一位值得信赖的热心肠;而他对妻子那份体贴备至的爱,更是众人眼中的模范丈夫。有时他因为工作的原因要经常外出,但是每次在外出之前,总要给妻子做上一桌可口的饭菜,然后带着一脸的满足与幸福和妻子道别。在他的心目中,妻子的幸福就是他最大的满足。有时妻子逛街购物,他总是尽量抽出时间,耐心的陪伴。而每当妻子遇到困难时,他又挺起丈夫宽宏的胸怀为妻子挡风遮雨,充满睿智与幽默的话总是让妻子的心得到安慰和鼓励。在他的身上再也看不到往日的那种暴躁与专横。有的只是丈夫对妻子的那份关爱与体贴。他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同学看到他如此大的变
化,忍不住悄声问道:“老兄,你没受什么刺激吧?怎么变化这么大?谁不知道你是有名的暴脾气?”这时,这位弟兄语重心长的说:“ 我现在是一名基督徒了,你知道基督教就讲究一个爱字,爱是恒久忍耐,又是上帝的恩赐,爱里面有和谐、爱里面有真诚、爱没有虚假、爱且要爱人如己。因为上帝就是爱。律法的总纲是爱,基督的命令是爱。而作为一名基督徒,他一生的使命就是要遵行上帝的教导,听从基督的命令,把他的爱实实在在地实行出来。我们对孩子的宽容理解,对妻子的关爱体贴,对路人的伸手相助,对邻里的真诚友爱、对孤寡者的怜悯帮助,对残障者的尊重理解、对仇恨者的宽容饶恕,这些都是爱的付出和表达。因为圣经曾教导我们:“既是上帝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以爱己之心爱人,责人之心责己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是最美好的和谐家园。而这和谐家园的筑建,则需要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更需要基督徒积极参与和付出。我虽然不能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可以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开始,用我真诚的爱,带给别人一份温暖与甘甜。这不但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也是作为一名基督徒对构建和谐社会应有的贡献。”
言为心声,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次,他在公司的办公楼前看到两个刚雇来的小保安,年龄也就是在十七八岁左右,比自己上大学的儿子还要小好几岁,顿时一股柔情油然而生,他忍不住热情的向他们招呼道:“嗨,小伙子们好!”可是回应他的却是两张冰冷的面孔和令人尴尬的沉默,就在他内心有些愤愤不平时:“爱是凡事包容”这句话在他心中不断的回响,他的心开始慢慢的安静下来。第二天,他依然热情如故的招呼“嗨,小伙子们好!”结果还是和昨天一样,不过他内心不再是愤愤不平,而是有了少许的轻松和快意。第三天,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还没等他开口,那两个小保安就一起说道:“叔叔好”。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动,让他的鼻子酸酸的、心里却是甜甜的、美美的。人生就是这样:播种善良总会收获美好。送人玫瑰,留有余香。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向他那样献上一份真诚的爱,那么我们整个社会就会成为最和谐的幸福家园。
然而我们都知道:爱不但是一种付出与操劳,更是心中一份永远的牵挂,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如果说刚才那位弟兄的言行是对爱的最好的诠释,那么筹建敬老、爱老的“护老院”则是主内弟兄们以体现基督之爱为动力而做出的对构建和谐社会最实际、最美、最爱的表达。
“护老院”的筹建,自始至终让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有不少人当面就说:“现在人家做生意是为了挣大钱,而建“护老
院”则出力费事、不讨好,代价大、风险高、你们这不是自找苦吃、拿着钱打水漂吗” 面对众人的议论和多人的不理解,他们又何尝不知道这其中将会遇到怎样的困难重重呢?但是,因着基督大爱的激励,和作为一名基督徒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的催促,使他们超越了困难的拦阻,尤其是当他们想到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想到那些无依无靠的老人在艰难、病痛、与孤独中渴望着家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想到老龄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压力,同时也是党和政府及全社会最关心的话题时,他们的心不再犹豫,常对身边的弟兄姊妹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潮中,我们基督徒更应该首当其冲,走在最前面,既然耶稣基督的爱是普世之爱,那么我们更要用一颗爱众人的心,把这份爱实实在在地行出来。如果因着我们的付出和努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这不但是作为一名基督徒对构建和谐社会当尽的责任和我们为国家及社会分忧解难应尽的本分。更是我们对上帝旨意的遵行和对基督之爱的传递和表达。
如今“爱国爱教、荣神益人,发展教会、服务社会”是办护老院的宗旨,而“我们要刚强胆壮,人间痛苦才能担当,任何困难不能阻挡;要施赠,财轻、义重、心诚”、则是弟兄们最美最真诚的心声。现在护老院正在逐步的完善,可是我眼前仿佛已经看见了那一张张饱经沧桑的面孔,因着爱的滋润而洋
溢着幸福的笑颜;一颗颗孤独封闭的心灵,正享受着爱的抚慰、绽放出生命的蓓蕾,这就是在若大一个国度中少有所教、中有所为、老有所养完美的体现,这就是人间最美的和谐家园,更是一副最美的和谐画卷。
亲爱的朋友,在华夏儿女共同引吭高歌,欢庆祖**亲60岁生日之际,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用爱筑起建和谐家园,建设我们伟大祖国灿烂美好的明天。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可爱的家乡,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灿烂辉煌!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