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方文学名著导引论文: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
评价《哈姆雷特》
摘要:《哈姆雷特》一直以来被誉为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取材于一个王子阿姆莱斯的故事,该故事来源可追溯到12世纪。本文从哈姆雷特的性格和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忧郁的王子不仅身处孤立无援的地步,而且精神上更是备受煎熬。
关键词:哈姆雷特、孤独忧郁、人文主义、语言特点
一、孤独忧虑的归国王子
哈姆雷特王子的悲剧人生自一次生活突变开始了。短短一个多月间,父王暴卒,母后改嫁,王位继承权他落别家,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无可避免的流失,无法挽回。孤苦,忧虑,对个人生活的脱节的郁闷便成为他生活唯一可抓住的东西。在刚出场时,哈姆雷特那一身的黑衣与宫廷的富丽堂皇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纵观全局,能算上哈姆雷特的朋友的,为他提供帮助的只有霍达旭。虽然“他是为糊涂的群众所喜爱的”,在国王眼中“一般民众对他都有很大的好感,把他所有的错处都变成优点。我的箭太轻太没有力了,遇到这样的狂风,一定不能射中目标。反而给吹了转来。”;虽然雷欧提斯的聚众造反说明了社会的矛盾激化和动荡不安;但哈姆雷特始终都放弃了极具现实意义的民众暴动策略。不仅是由于他不愿意,而且更是因为在那最初的打击后他的不知所措,傍徨无助。对此,他以反讽,黑色幽默来消解和打击。“葬礼中剩下的残羹冷炙,正好宴请婚筵上的宾客。”这一语讽刺了叔嫂的乱伦;“嗯,先生;在这世上,一万个人中间只不过有一个老实人。”这一句戳穿老波洛涅斯的虚伪。自己的母亲乱伦背德,背叛了父亲,嫁给了那个弑夫掠国的凶手,自己那洁白无辜的情人也不理解自己,反而任自己的敌人利用并帮其隐瞒。自己以前的老朋友甘愿受新王的指使刺探并加害自己。哈姆雷特何其孤独;何其无助。又几多的忧郁烦闷。
二、、《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思想及其意义
哈姆雷特是个具有先进理想并勤于思索的人文主义者。他的理想和严酷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精神的危机,理想的破灭,使他悲郁愤懑,痛苦异常,也促使他不断思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他从家庭的变故看到宫墙外的社会问题,有强烈的责任感,然而只相信个人的作用,强调思想的力量,因而矛盾重重,思考多于行动,时时感到忧郁、茫然,行动犹豫、延宕。生活在英国新兴势力还处于幼稚阶段的哈姆雷特,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正确的途径,最后他虽然奋然一击,与敌人同归于尽,但忧郁始终伴随着他,伟大的理想并未实现。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身上寄托了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但是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结局也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危机和致命弱点。
哈姆雷特所处的时代和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因此只能孤军奋战,最后被封建的恶势力所吞没。从某种意义上说,哈姆雷特的悲剧不仅仅是一出个人的悲剧,而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的悲剧。然而,作为一个悲剧人物和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代表,哈姆雷特的意义并不在于它是否成功的消灭了罪恶,改造了现实,重整了乾坤,而在于他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先进与落后之间的矛盾,以及缩短这种距离、解决这种矛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另外,他对于人和世界的看法也加深了我们对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理想与精神的了解。
作为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哈姆雷特以他悲壮的死讴歌了个性的尊严,赢得了对封建的旧制度旧思想和黑暗势力精神上的胜利,鼓舞了后世人文主
义思想者的斗争和不屈的斗志。他那崇高的品格、忧国忧民的使命感和热情高昂的思想力量,作为一种永恒的精神财富,也必将为爱好正义的人所珍视。
三、《哈姆雷特》的语言生动形象
《哈姆雷特》剧本的语言丰富多彩,比喻、笑谑和双关语别开生面,不落俗套,有时是诗一般地高亢激昂或喜剧性的机智活泼,有时是感情奔放或粗野鄙俗,都随着人物性格和身份地位的不却而改变。剧本中许多佳句音韵美妙,或表现鲜明形象、或表达深刻哲理,已经成为英语的精华,经常被人引用。《哈姆雷特》语言生动形象,被喻为散文诗式的语言,它丰富、抒情、多样化又具有个性特色,如歌德所说的“是用生动的语言文字来感人的”。如“清晨披着赤褐色的外衣,已经踏着那边东方高山上的露水走过来了。”如此美丽的文字,能让我们不陶醉其中吗?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最常用的是排喻,又被称为“莎士比亚式的比喻”,如哈姆雷特在“抑郁的心境之下”对世界的描述:“负载万物的大地,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孙,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这是莎士比亚的“真与美将偕汝其昌”这句话的完美体现。
四、结语
莎士比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哈姆雷特的忧郁孤独,突显了人文主义精神,创造了《哈姆雷特》这一巅峰之作。作为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哈姆雷特以他悲壮的死讴歌了个性的尊严,赢得了对封建的旧制度旧思想和黑暗势力精神上的胜利,鼓舞了后世人文主义思想者的斗争和不屈的斗志。他那崇高的品格、忧国忧民的使命感和热情高昂的思想力量,作为一种永恒的精神财富,也必将为爱好正义的人所珍视。
参考文献
朱生豪《莎士比亚微剧集》,北京燕京出版社,2000年11 月第2版
《莎士比亚全集》 朱生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11月
第二篇:西方文学名著论文
品读《巴黎圣母院》
读高中时就听语文老师谈到过《巴黎圣母院》这部名著,当时只从老师口中得知,书中讲的是一个丑陋的敲钟人悲惨的一生。只因当时条件有限,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一看究竟。上大学后,我便给自己定下一个要求,每学期仔细读一部名著,这学期的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如愿以偿。
现在回忆当时看《巴黎圣母院》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我坐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书中的文字仿佛有一股魔力,将我牢牢吸引。看完后觉得全身酸软,绷紧的神经顿时得到放松,这种感觉我想是很难让人忘却的。主要内容:该书讲诉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又丑又聋的孤儿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教士克洛德收养了。某日,克洛德看见在路上跳舞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对她着迷,并指使卡西莫多强行带走爱斯梅拉达。正当他将要如愿以偿时,巡逻的骑士队长弗比斯听到了她的呼救声,赶来救下了爱斯梅拉达,并带走了企图掳走她的卡西莫多。爱斯梅拉达因此爱上了弗比斯。克洛德教士知道后,十分憎恨弗比斯,趁漆黑夜色作掩护,一刀捅晕了弗比斯,然后匆匆逃走。当官兵发现了昏死过去的弗比斯,以为是爱斯梅拉达杀死了他,因为案发当时只有爱斯梅拉达和他在一起,政府武断地下了结论,并很快把爱斯梅拉达抓了起来审问。在审问期间,官兵发现弗比斯并没有死,在向他了解情况时,弗比斯误以为爱斯梅拉达就是想杀死他的凶手。于是政府有了证词,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可是爱斯梅拉达一直没有承认,在严刑拷打的驱迫下,她只好屈打成招。她被判死刑,就在行刑时,卡西莫多又大胆地将爱斯梅拉达救走并藏进巴黎圣母院中。乞丐帮为了带走爱斯梅拉达,试图冲进教堂,于是他们就和卡西莫多打起战来,克洛德趁此时悄悄带走了爱斯梅拉达。最后,爱斯梅拉达在司法宫广场被绞死,卡西莫多知道她失踪的真相后,将养父克洛德从教堂房顶伤心地推下……
尤其是作者对卡西莫多将副主教克洛德推下深渊的那段描写令我印象深刻。“卡齐莫多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把他从深渊中拖上来,可是他连看都不看他一眼。他凝望着河滩,凝望着绞刑架,凝望着埃及少女。聋子双肘撑在栏杆上,就在副主教刚才站过的地方,目不转睛地死盯着此刻他在世界上唯一的目标,纹丝不动,无声无息,就像遭雷打电劈似的。他那只独眼在此之前还只流过一滴眼泪,这时却默默地泪流如河。”以及文章最后一句“人们要把他从他所搂抱的那具骨骼分开来时,他顿时化作了尘土”。当然里面还有许多精彩的片段,如爱斯梅拉达的母亲先对女儿的痛恨(当时她不知道那是她女儿)到后来宁死不肯交出自己的女儿,母女之间感情的突然转变再到后来的生死诀别,怎不让人感到痛心?
文中吸引我的不仅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还有作者煞费苦心地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内心活动的刻画,还有周围环境的描写,让我体会到经典作品的伟大之处。
第三篇:哈姆雷特人物形象性格分析
——哈姆雷特人物形象分析
四百多年前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如突兀异峰崛起于英国文坛。这位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以其深刻的思想、广泛的内容、优美丰富的语言、高超娴熟的艺术技巧,征服了当时和后世的众多读者。《哈姆莱特》作为莎士比亚的传世剧作,其主人翁哈姆莱特的经典形象,无疑是世人所关注的焦点。或许正如别林斯基所惊叹的那样,说不尽的哈姆莱特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年轻朝气的形象,冲动犹豫的性格,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等等。哈姆莱特一生的经历折射出他内心的凄厉和壮烈,同时也体现了哈姆莱特的矛盾性——乾坤巨人与凡夫俗子的二重结合。
一、成长中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哈姆莱特的出身是个王子,他高贵、优雅、勇敢、有学识,追求纯洁的爱情,属于上流社会的统治阶层。用哈姆莱特的情人奥菲利娅的话来说,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辨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1]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他对人报有美好的看法,高呼“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情、友谊也有自己的看法,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这时的他年青而乐观,对人对事充满幻想。可见,哈姆莱特应该是一个快乐的王子,拥有地位、名份、权利和爱情„„是父母的骄傲和未来的王位继承人,摆在他面前的是鲜花着锦的前程和命运。然而,伴随着成长中遭遇的现实变故,他的理想宏图完全被破坏。开始由高贵的王子向凡夫俗子转变,品尝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堕入矛盾和苦难之中。
老国王之死,标志着哈姆莱特的命运发生戏剧性的逆转。父亲的死,使他陷入悲痛之中,失去了早先的欢乐。紧接着是母亲的迅速改嫁,自己的叔父转眼成了继父,王位被剥夺等一系列的变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哈姆莱特以沉重的打击。他用一身“墨黑的外套”抵抗着自己无法接受的现实,也包裹着他此刻痛苦而流离失所的内心。作为儿子,哈姆莱特丧失了原有的人伦秩序,家的存在随着父亲的去世和母亲的改嫁而瓦解。他的母亲不仅无法帮助他进行自我身份的认证,还突然间远离和抛弃了他。而作为王子,哈姆莱特理所当然的继承权也遭到了剥夺,新国王克劳狄斯以堂皇的言辞对王位世袭进行了质疑,现实的篡改意味着对于哈姆莱特以前所拥有的一切权利的剥夺。作为爱人,哈姆莱特怀疑奥菲利娅爱情的纯洁性,认为她是奸王派来的暗探,于是就绝然地斩断情丝。这时的哈姆莱特面临着一切常人都可能要面临的人生困境。家的解体,母亲的背弃,王位的丧失,爱情的失落。他不再是以前快乐的王子,而是象凡夫俗子一样背负着难以言说的各种人生苦恼。回顾后目睹的各种丑恶现象使他认识到现实并不如想象那样美好,坚贞的爱情、忠诚的友谊、和谐的社会关系,这些曾被视为珍宝的生活理想,如今都已化为泡影。年轻的哈姆莱特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沉思着亲缘的关系,沉思着被否定的亲情,沉思着被篡夺的王位,沉思着被轻蔑的爱情。这一系列的沉思始终伴随着哈姆莱特走向未来的成长旅途之中,促使他变得忧郁和怀疑。当哈姆莱特从父亲的亡魂那里得知整个事件的真相时,更加深了他心中的疑
惑,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复仇之路。
哈姆莱特命运的悲剧性逆转不仅使他看清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而且还进一步看清了把罪恶掩盖起来的伪善。他完成了由高高在上的王子向凡夫俗子的转变,开始了严肃、忧郁的沉思。
二、忧郁、沉思的性格
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求学时聪明机智、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父亲的不明猝死,母后的迅速改嫁,叔叔的篡位这三道冲击波,使一向无忧无虑的哈姆莱特变得忧郁、沉思起来。然而,忧郁、沉思并不是哈姆莱特的天性。
从表层上看哈姆莱特的忧郁来自父亲的死亡,来自母亲的背弃,来自爱情的失落。他从威登堡匆匆返回丹麦为父奔丧,流露忧伤的情绪是人之常情。儿子哀悼父亲的死亡,以至于产生郁结情绪,谁也不会惊异。也正体现了他作为凡夫俗子的一面,具有常人的正常情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忧伤之情会逐渐淡化。然而,哈姆莱特却并没有从忧伤中解脱出来。其母亲乔特鲁特认为活着的人都要死去,从生活踏入永久的安宁,她要求哈姆莱特把“高贵的父亲”的死当做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抛开“阴郁的神气”。其叔父克劳狄斯却先从表面上肯定王子的“孝思不匮”是“天性中纯笃过人之处”,随后认为哈姆莱特“固执不变的哀伤,却是一种逆天悖理的愚行,不是堂堂男子所应有的举动”,[2]要求哈姆莱特承认既在事实。而御前大臣波洛涅斯认为,哈姆莱特的忧郁是由于向他女儿奥菲利娅求爱遭到拒绝。因此,他们认为,哈姆莱特的忧郁来自于父亲的死亡,爱情的失落。然而,哈姆莱特之所以忧郁不仅是因为克劳狄斯杀兄霸嫂、篡夺王位,而是他目光尖锐,从个别人的罪恶中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罪恶。他看到宫廷腐化堕落,阴谋重重,朝臣们阿谀奉承,阴险狡诈,国内民怨腾沸,社会动荡不安,邻邦挪威蠢蠢欲动。原先代表他高贵出生的丹麦王室,现在却成了“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3]。在哈姆莱特看来,克劳狄斯的罪行只是世界上存在的全部罪恶中的一桩,问题在于整个时代颠倒混乱,与理想相背,“原以为美好的大自然,只是一片荒岬,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原来理想的天神一般的人类,现在看来,不过是泥土塑成的生命。”[4]所以哈姆莱特意识到,他的责任不是单纯地为父报仇,杀死一个奸王那么简单,而是要负起重振乾坤的责任,要把个人复仇同改造社会结合起来。
哈姆莱特确定了为父复仇的使命,却又找不到恰当的方式,他期望改变现状,却又力不从心。为父复仇容易,重整乾坤却困难重重,哈姆莱特变得越来越忧郁,陷入了更深的沉思之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是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5]充分体现了他的内心沉思的思考:是干还是不干?哈姆莱特看出了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他的内心矛盾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冲突着。并且,这时哈姆莱特不只是考虑自身的生存与毁灭,而是联想到人类甚至整个宇宙的生存与毁灭,哈姆莱特超越了凡夫俗子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而是作为乾坤巨人的思想而存在。
三、身不由己的行动
现实要求哈姆莱特的是行动,但他却迟疑不决。从哈姆莱特的忧郁沉思性格我们可以找出他延拖复仇行动的理由。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从他父亲的亡魂那里找到答案。哈姆莱特的主动行动很少,多半是受到父亲鬼魂的启发和驱使。两方面的原因,可以看出哈姆莱特的复仇行动是身不由己的。
在哈姆莱特反复探索的过程中,他愈加感到现实的丑恶,理想的幻灭,从而否定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他感叹“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许多是多么的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6]。从而陷入悲观厌世,郁郁寡欢的境地,导致哈姆莱特在行动之时踌躇不决,进退维谷。采取行动的倾向和逃避行动的倾向互相抗衡着。但由于有父亲鬼魂的命令,才促使着他的复仇行动的发展。当哈姆莱特通过导演戏中戏,验明元凶,但他仍然无法证实内心对成人世界的罪恶所作出的结论。于是突然放弃了他的复仇计划,这次被自我否定的背后袭击事件,它实际上显示了哈姆莱特此时对于复仇行动的质疑。具有完美倾向的哈姆莱特,他希望他的复仇不是以暴制暴,哈姆莱特面临的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复仇实践,而是他相信一种存在于天地间的公理,而此刻他必须选择等待和忍耐。
哈姆莱特在为父报仇的行动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父亲被害时他不在现场,所有事实的真相由其父亲鬼魂转述,缺少直接证据。至于母亲与叔父的婚礼更是仓促,根本不容他反对。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之下,哈姆莱特拿出了“装疯”的杀手锏,来侦察事件的真相。但直到后来才真相大白,是他的叔父杀兄篡位。其叔父正站在权力的颠峰,对于整个世界公正与合法制秩序作出挑战,正是他扮演了哈姆莱特的对手。可他发现家庭中的不幸只是万恶之中的一件,现实与他想象中的更为残酷,他还需要不断地去了解他身边的人和社会,不敢轻举妄动。哈姆莱特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因此,此时的个人复仇任务变成了社会责任,这样的想法驱使着哈姆莱特的进一步行动,承担起艰巨而严酷的现实重负。由此,哈姆莱特在行动上体现了凡夫俗子和乾坤巨人矛盾结合。
四、对女性的误解
哈姆莱特在身不由己的行动过程中,感受到了周围世界的冷寂和孤独。母亲的改嫁使他怀疑亲情,朋友的背弃使他不信友情,情人的刺探使他远离爱情,严酷的现实遭遇让他变成了一个孤军奋战的斗士。这一切销蚀了哈姆莱特原有的对“人”的美好理想,给他以致命的打击。哈姆莱特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理想化倾向的理想主义者,他执着地把自己关于人、人生、以及善与美的理想,集中体现在女性身上。年轻的哈姆莱特本该享受到青春爱情的单纯美好,然而经过一系列的变故打击之后,却完全颠覆了他对女性的美好认识。
哈姆莱特对女性的偏见主要来自于母亲对他的伤害,年轻的哈姆莱特开始时对女性带有唯美的幻想色彩,贞洁、善良、真诚。由于母亲对家庭的背离,父亲刚死了两个月就迫不及待地嫁人。因此,“哈姆莱特以激烈的言辞表达着内心深处的无助和依恋,母亲背叛自己的这一决绝行为,让哈姆莱特在情感上极度震惊和痛
苦,他无法阻止事态的发展,越是怀疑就越陷入困境,越是陷入困境就越以一种尖锐的方式祈望再次得到母亲的爱和关注。可是哈姆莱特却意识到,他的母亲作为女人,早已成为了生活中一种最为可疑的变数。”[7]哈姆莱特似乎绝望地洞悉了女人的全部秘密,意识到母亲是受情欲的摆布,“迫不及待地钻进乱伦的衾被”,成为“生活在汗臭垢腻的眠床上,让淫邪熏没的心窍,在污秽的猪圈里调情弄爱”的那个人,他发出了至今仍被一些人赞同的话语:“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8]这对于哈姆莱特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伤害,“可以说哈姆莱特在一瞬间丧失了童年记忆中所有的母亲形象,而获得对女性的重新评价”。[9]此时的哈姆莱特完全按他的理想和道德标准来要求其母亲,“对母亲的矛盾心理使得哈姆莱特对于女性既鄙视又亲近,既暴戾又哀伤。”[10]
可怜的奥菲莉娅,理所当然成为哈姆莱特对女性误解的祭品。别林斯基这样地评说过哈姆莱特:“他对于爱情的现实性,对于女性的尊严也不相信了;象个疯子一样,他把感情践踏在脚下,用无情的手撕毁了他和那纯洁、美丽的女子间的神圣关系,而那女子曾是全心全意地、天真地把一切交给了他,他呢,也曾深深地、温存地爱过她。他无情而粗暴地侮辱她这样一个柔顺、温和,象是稀薄的空气、光线和和谐的音乐所造成的女性,好象他要赶快抛弃世界上使他想起幸福和善良的一切。”[11]只因为奥菲利娅在王权斗争中无意之中被充当了权力之争的棋子,她轻易地被人利用了,充当了刺探。于是,奥菲利从哈姆莱特心中的女神,“那天仙化人的,我的灵魂的偶像,最艳丽的奥菲利娅”变成了另外一种可怕的形象,“我也知道你们会怎样涂脂抹粉,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外造了一张。你们烟视媚行,淫声浪气,替上帝造下的生物乱取名字,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12]而他对女人的嘲弄更充满了真正的惨痛,“„„进尼姑庵去吧„„或者要是你必须嫁人的话,就嫁给一个傻瓜吧;因为聪明人都会明白你们会叫他们变成怎样的怪物,进尼姑庵去吧,去,越快越好。再会!”[13]哈姆莱特以偏执的立场,将纯洁女神奥菲利娅作为了嘲弄的对象,以狂暴的语言伤害她,间接导致了奥菲利娅的死亡。
哈姆莱特没有意识到她们也处在被杀戮和被损害的位置,都是权力争夺的牺牲品。他没能充分地理解他身边的女性,没有透彻地理解她们的爱和意志。哈姆莱特对女性的爱和恨,显得荒谬而又悲哀,一般女人的美质在她的观念中毁灭了。在这一点上,是哈姆莱特在乾坤巨人向凡夫俗子的倒退。
五、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
陷入忧郁、沉思的哈姆莱特戏要明确要不要复仇的问题,又要选择复仇的方式,是正大光明的复仇还是不择手段只求目的复仇?这就使得他的良心天平在善恶两极的道德法码上左右彷徨。“他既看到现实人类的天性的伟大、崇高,也看到了人的渺小,人性的恶劣、自私和狭隘。„„既把人誉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又把人贬为从‘泥土提炼出来的玩意儿’”。[14]他对叔父的篡位,母后的乱伦,情人被迫的背信弃义所表现出来的是极度的厌恶和反感,对流血复仇却又是本能的道德顾忌。因此,他犹豫,拖延复仇行动。哈姆莱特把周围发生的一切都置于他的道德显微镜之下,作为他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
哈姆莱特有其善和正义的一面,立誓重整乾坤,为父报仇,杀死篡位之王叔父是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行为。但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则暴露出恶的本性。他对于自己挚爱的奥菲利娅绝情的伤害和误刺其父亲波洛纽斯后的冷漠表现,以及为了给自己复仇扫清道路,把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送上死路。站在哈姆莱特的立场上,二人的确该死,因为二人是罪恶之首克劳狄斯的帮凶。但对于哈姆莱特对人性的追求以及自我求证,还有期待树立一个堂堂正正的未来的王形象而存在,就显得恶劣、自私和狭隘。
哈姆莱特为父复仇,重整乾坤,愤怒的喊道:“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15]这是他道德取向善的一面,表明哈姆莱特的注意力已经从个人的不幸、家庭的问题转向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罪恶,和克劳狄斯为首的统治丹麦的罪恶势力作斗争,以拯救人民大众为己任,把个人的苦难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苦难,也是哈姆莱特作为乾坤巨人的证明。他斥责政客是“偷天换日的好手”;揭露律师的手段是“玩弄刀笔,颠倒黑白”;认为地主“比牲口聪明不了多少”;嘲笑罗森格兰兹这类弄臣是“吸收君王的恩宠、利禄和官爵的海绵”;讥刺波洛涅斯这类奸臣为“鱼贩子”、“水苍蝇”;他列举活在这种世上的痛苦有:“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小人的鄙视”。[16] 哈姆莱特对现实的批判,证明了他的美善同情及正义。
总之,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形象蕴含着无尽的意义,其一生都伴随着成长的痛楚。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背离的亲情和无望的爱情,重整乾坤的责任与薄弱的意志等等,把乾坤巨人与凡夫俗子的矛盾两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哈姆莱特始终没有满足于个人的复仇,以他那好问的头脑,在与社会邪恶和自身人性弱点的斗争中,追求社会正义的实现和自身人性的完美。最后,莎士比亚让他在比剑中结束他悲壮的一生,圆满的完成了他复杂而完整性格描绘的最后也是最悲壮的一笔。但哈姆莱特没有白白的倒下,身后留下了一个如何不与罪恶妥协的榜样。从此,乾坤巨人与凡夫俗子的结合体——哈姆莱特,在不同的读者心中获得新的生命!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下)
(2)《性格悲剧·崇高·人》,(《外国文学研究》,1985.3)(3)《世界文学中悲剧性格的两极和两座高峰》,(《外国文学研究》,1991.1)(4)《关注人的命运·探索人的奥秘》,(《莎士比亚研究》)(5)《向上帝要回思想的巨人》,(《外国文学研究》,1996.3)
《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名著。沙翁笔下的“哈姆雷特”形象经久不衰,至今还在打动着人们、感染着人们和震撼着人们,不仅仅因其为悲剧人物观众而掬一捧泪水,真正的原因是“哈姆雷特”身上体现出来的追求“真、善、美”、鄙弃“邪、丑、恶”,忠贞爱情为正义而抛却私情、珍惜生命,为真理而甘于献身的人格魅力使然。
一、身临绝境,却不向邪恶妥协、反抗愤争的胆魄,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坚韧性格。
哈姆雷特正直、善良、情操纯洁,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倾向,具有美好理想的青年王子。这就注定他与那个时代发生激烈碰撞是命运也是性格使然。哈姆雷特最初是生活在一个开明君主的宫廷,一个充满阳光、充满幻想的理想王国之中。父亲是一个理想的君主,英明治国,与母亲恩爱相处。哈姆雷特与奥菲利亚之间有着纯真的爱情,真诚的友谊。父亡、母嫁、叔父篡位,坏人当权等在一夜间发生,这恶梦似的打击一串串袭来,现实的丑恶显露出它原有的形态,理想和现实的反差如此之大,使哈姆雷特思想上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不得不对现实生活开始了重新认识。
“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
“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楣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 忧郁与苦闷是哈姆雷特面临现实与理想不一致时的一种表现,但是,在痛苦的思索、彷徨中,也使他逐步变得深沉、清醒、坚定和敏锐。探索中,他很快地意识到:“决心的赤热的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行动的意义。”他考虑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是默默忍受,或是挺身反抗,他的内心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父亲交给他的任务是复仇,严酷的现实需要他去行动,他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 “有理想、有决心、有力量”来完成复仇的任务,为此他采取了一切力所能及的行动,他装疯、刺杀御前大臣,改写密信,跳上海盗船直至最后决斗、处决奸王。这一连串的行动不仅反映出哈姆雷特勇敢、机智、判断准确、行动果敢,更充分体现出他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和抗争斗志。
二、忠贞爱情,却为了复仇继而“重整乾坤的事业,甘愿献出真爱乃至自己的生命
奥菲利亚是哈姆雷特心爱的人,一个心灵纯洁的姑娘,是美和善的化身,她在哈姆雷特性格发展中是个必不可少的陪衬。哈姆雷特对她倾注了全部的爱“超过了一千个兄弟对她的全部的爱”,而为复仇和“重整乾坤”的事业,哈姆雷特在关键的时刻,选择了自己的路,割断儿女私情,勇敢地与邪恶势力作不妥协的斗争,表现出献身精神。
哈姆雷特最终是与敌人同归于尽,而没有实现人文主义理想,他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也是当时社会形态的悲剧。
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还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人物的特色。这个形象的力量在于提出了社会必须改革这样一个问题,在于他勇敢地揭露世界存在的种种罪恶,所以这典型形象为文学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形象之一。尤其他的死,更使得作品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和悲剧美学内容,产生浓厚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从而使悲剧充满诗意和哲理性,也使悲剧《哈姆雷特》从一个传统的复仇题材在莎翁的笔下而成为一部文学名著。
第四篇:读《哈姆雷特》有感——人物形象分析
读《哈姆雷特》有感——人物形象分析
哈姆莱特的故事最早见于12世纪末丹麦历史学家沙克索.格拉马提卡斯的《丹麦史》,16世纪末,曾被改编为戏剧,以复仇为主题,流行一时。莎士比亚将这一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变唯一出反映特定社会矛盾的杰出悲剧。
《哈姆雷特》的主旨,对于颠倒混乱的社会现实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呼唤理性、秩序和新的道德理想、社会理想。表达了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向往、对现实中被欲望和罪恶玷污的人性的深刻批判。它塑造了众多活灵活现的人物,他们之中既有善良的,懦弱的,又有狡猾的,阴险的。以下我就简单地就作品来谈谈自己对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的分析。
哈姆莱特是一个性格非常复杂的人物,他对社会现实善于观察和思考,并曾经怀着美好的理想和善良的愿望。但他对人类的信念突然被他母亲和叔父的伪善所粉碎,他感到它所生活的空间原来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他不能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微贱者费尽辛勤换来的鄙视”。他对丑恶现象的深恶痛绝和对现实生活的无能为力,和他无法解脱的内心深层的痛苦,这种矛盾和痛苦是他喊出“To be,or not to be”这一震撼了数代人灵魂的问题。这一问题很难完全译成中文。它包含着“活着还是死去”、“生存还是毁灭”、“忍受下去还是反抗”等种种含义。正是由于无法对这一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哈姆莱特才长期踌躇和拖延着他早应采取的复仇行动,关于这种说法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和争论。有人说,这是由于他“生性犹豫,缺乏行动,所以失败”,有人说他“天生患有忧郁症”,用歌德的话来说就是由于他“软弱性,缺乏魅力”;俄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则认为:“哈姆莱特天生纯粹是内在的、冥想的、主观的、生来富于感情和思想的;而可怕的事变要求它的,却不是感情和思想,而是行动;召唤他从空想的世界中走出来,到现实世界中去,到和他的精神气质完全不同的行动的世界中去。”
其实,以上这些都是复仇行动所以延宕的原因。此外,恐怕还应加上他对母亲的下意识的眷恋,对杀死叔父后自己所承担的责任的恐惧等等。另外,这种延宕同时也是出于戏曲情节和冲突的规定性和需要。
有人说他是一位孤军奋斗,忧郁跌宕,最后征服一切困难,萌芽和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精神面貌的王子。他又是一个代表先进人们为了把人类从压迫中解放出来,热烈的寻求人生的理想和精神枷锁解脱方式,成为解放人类的光荣战斗中的一员杰出战士。他还是为了人类美好的理想,反抗社会罪恶的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他更是处于精神危机中的理想与现实冲突中的人,甚至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和封建意识。他是哈姆雷特。
总之,《哈姆莱特》是一出悲剧,一出让人无法忘记的悲剧。我们不能以一笔交易来看待这场复仇悲剧值或不值。但是,如果哈姆雷特没死,他一定会成为最得人心,最仁慈,最宽容的丹麦国王。
历史烟云早以将一代代王朝覆灭,一个个王侯将相堙没,时间的鸿流之中,我们还记得一部《哈姆雷特》,它给予我们永远的关于人性,关于未来的思考。
第五篇:简述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简述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
专业:汉语言文学艺术 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07年10月29日
目 录
引言-—-—-—-—-—-—-—-—-—-—-—―――-(1)
一、激烈的内心冲突――――――――――――――――――-(1)
(一)理想与现实的自相矛盾―――――――――――――――(1)
(二)沉闷、忧郁的特征――――――――――――――――――()
(三)精神危机与行为上的迟疑、延宕―――――――――――-()
二、外界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
(一)身不由己的行动―――――――――――――――――――()
(二)谨慎思考与不知所措的内心相交织
三、对女性的误解―――――――――――――――――――――()
四、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结论――――――――――――――――――――――――――()注释――――――――――――――――――――――――――()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焦点人物,他对社会现实善于观察和思考,并曾经怀着美好的理想和善良的愿望。但他对人类的信念突然被他母亲和叔父的伪善所粉碎,他感到它所生活的空间原来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他不能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微贱者费尽辛勤换来的鄙视”。他对丑恶现象的深恶痛绝和对现实生活的无能为力,和他无法解脱的内心深层的痛苦,这种矛盾和痛苦是他喊出“ To be, or not to be ”这一震撼了数代人灵魂的问题。综观他的一生经历,其人物形象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激烈的内心冲突;外界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对女性的误解;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本文依照这一思路,对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做一详细分析。
[关键词]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人物形象,简析
简述哈姆莱特人物形象
作者 ***
引 言
《哈姆莱特》是四百多年前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在英国文坛上掀起的传世剧作。俄国批评家林斯基称莎士比亚为“戏剧诗人之王”,而《哈姆莱特》则是莎士比亚“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金刚钻”,这位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以其深刻的思想、广泛的内容、优美丰富的语言、高超娴熟的艺术技巧,征服了当时和后世的众多读者。哈姆莱特作为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无疑是世人所关注的焦点。从一位尊贵的丹麦王子,经过理想与现实的颠覆,再到一个平凡臣民的情节变化。他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造成悲剧的焦点什么?本论文对此作一简要的论述:
一、哈姆莱特的本身性格
哈姆莱特的性格究竟是什么?有人说他是疯子,有人说他一半清醒一半疯,有人说是聪慧,有人说是坚强,还有人说是忧郁,甚至说是软弱,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他从小养尊处优,是封建统治集团中的人物,王国未来的君王;在他的心中,现实中的一切都如同理想那样的美好;世界是一个美好的天地;人类是了不起的杰作;父亲是一个理想的君主;父母恩爱相处;女友给予他的是坚贞、纯洁的爱情;朋友无处不在。直到,父亲的死亡、母亲的改嫁、叔父的篡位,这一系死反常的乱伦事情,几乎完全打破了他的幻想,忧郁的一幕出现。可见他不是天生就忧郁,是理想与现实的颠覆,使他从尊贵王子转变成了凡夫俗子,是报复、还是等待机遇呢?在我认为,哈姆莱特是一个坚强、聪慧的文人主义。
(一)理想与现实的颠覆,在哈姆莱特的一生中充满矛盾,他本来是一个王子,他高贵、优雅、勇敢、有学识、追求纯洁的爱情,属于上流社会的统治阶层。用他女友奥菲利娅的话来说,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辨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学习,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他对人报有美好的看法,高呼“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爱情、友谊也有自己的看法,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这时的他年青而乐观,对人对事充满幻想。可见,哈姆莱特应该是一个快乐的王子,拥有地位、名份、权利和爱情„„是父母的骄傲和未来的王位继承人,摆在他面前的是鲜花着锦的前程和命运。这其实是每个人的理想与渴望,更是哈姆莱特的渴望,然而,伴随着成长中遭遇的现实变故,他的理想宏图完全被破坏。开始由高贵的王子向凡夫俗子转变,品尝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堕入矛盾和苦难之中。这种“阴森”突如其来,触目惊心,矛盾从而开始。
那么他的理想转为现实的直接动因是什么呢?老国王之死,标志着哈姆莱特的命运发生戏剧性的逆转。悲剧也从而上演了他以后的生活。父亲的死,使他陷入悲痛之中,失去了早先的欢乐。紧接着是母亲的迅速改嫁,自己的叔父转眼成了继父,王位被剥夺等一系列的变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哈姆莱特以沉重的打击。他用一身“墨黑的外套”抵抗着自己无法接受的现实,也包裹着他此刻痛苦而流离失所的内心。作为儿子,哈姆莱特丧失了原有的人伦秩序,家的存在随着父亲的去世和母亲的改嫁而瓦解。他的母亲不仅无法帮助他进行自我身份的认证,还突然间远离和抛弃了他。而作为王子,哈姆莱特理所当然的继承权也遭到了剥夺,新国王克劳狄斯以堂皇的言辞对王位世袭进行了质疑,现实的篡改意味着对于哈姆莱特以前所拥有的一切权利的剥夺。作为爱人,哈姆莱特怀疑奥菲利娅爱情的纯洁性,认为她是奸王派来的暗探,于是就绝然地斩断情丝。这时的哈姆莱特面临着一切常人都可能要面临的人生困境。家的解体,母亲的背弃,王位的丧失,爱情的失落。他不再是以前快乐的王子,而是象凡夫俗子一样背负着难以言说的各种人生苦恼。回顾后目睹的各种丑恶现象使他认识到现实并不如想象那样美好,坚贞的爱情、忠诚的友谊、和谐的社会关系,这些曾被视为珍宝的生活理想,如今都已化为泡影。年轻的哈姆莱特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沉思着亲缘的关系,沉思着被否定的亲情,沉思着被篡夺的王位,沉思着被轻蔑的爱情。这一系列的沉思始终伴随着哈姆莱特走向未来的成长旅途之中,促使他变得忧郁和怀疑。当哈姆莱特从父亲的亡魂那里得知整个事件的真相时,更加深了他心中的疑惑,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复仇之路。
哈姆莱特命运的悲剧性逆转不仅使他看清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而且还进一步看清了把罪恶掩盖起来的伪善。他对人类的信念突然被他母亲和叔父的伪善所粉碎,他感到它所生活的空间原来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他不能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微贱者费尽辛勤换来的鄙视”。他对丑恶现象的深恶痛绝和对现实生活的无能为力,和他无法解脱的内心深层的痛苦,这种矛盾和痛苦是他喊出“ To be, or not to be ”这一震撼了数代人灵魂的问题。他又一次完成了由高高在上的尊贵王子向凡夫俗子的转变,开始了严肃、忧郁的沉思。
(二)沉闷、忧郁的个性特征
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求学时聪明机智、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父亲的不明猝死,母后的迅速改嫁,叔叔的篡位这三道冲击波,使一向无忧无虑的哈姆莱特变得忧郁、沉思起来。然而,忧郁、沉思并不是哈姆莱特的天性。
从表层上看哈姆莱特的忧郁来自父亲的死亡,来自母亲的背弃,来自爱情的失落。他从威登堡匆匆返回丹麦为父奔丧,流露忧伤的情绪是人之常情。儿子哀悼父亲的死亡,以至于产生郁结情绪,谁也不会惊异。也正体现了他作为凡夫俗子的一面,具有常人的正常情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忧伤之情会逐渐淡化。然而,哈姆莱特却并没有从忧伤中解脱出来。其母亲乔特鲁特认为活着的人都要死去,从生活踏入永久的安宁,她要求哈姆莱特把“高贵的父亲”的死当做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抛开“阴郁的神气”。其叔父克劳狄斯却先从表面上肯定王子的“孝思不匮”是“天性中纯笃过人之处”,随后认为哈姆莱特“固执不变的哀伤,却是一种逆天悖理的愚行,不是堂堂男子所应有的举动”,要求哈姆莱特承认既在事实。而御前大臣波洛涅斯认为,哈姆莱特的忧郁是由于向他女儿奥菲利娅求爱遭到拒绝。因此,他们认为,哈姆莱特的忧郁来自于父亲的死亡,爱情的失落。然而,哈姆莱特之所以忧郁不仅是因为克劳狄斯杀兄霸嫂、篡夺王位,而是他目光尖锐,从个别人的罪恶中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罪恶。他看到宫廷腐化堕落,阴谋重重,朝臣们阿谀奉承,阴险狡诈,国内民怨腾沸,社会动荡不安,邻邦挪威蠢蠢欲动。原先代表他高贵出生的丹麦王室,现在却成了“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在哈姆莱特看来,克劳狄斯的罪行只是世界上存在的全部罪恶中的一桩,问题在于整个时代颠倒混乱,与理想相背,“原以为美好的大自然,只是一片荒岬,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原来理想的天神一般的人类,现在看来,不过是泥土塑成的生命。”所以哈姆莱特意识到,他的责任不是单纯地为父报仇,杀死一个奸王那么简单,而是要负起重振王子的责任,要把个人复仇同改造社会结合起来。
(三)精神危机与行为上的迟疑、延宕。
哈姆莱特确定了为父复仇的使命,却又找不到恰当的方式,他期望改变现状,却又力不从心。为父复仇容易,重整王国却困难重重,哈姆莱特变得越来越忧郁,陷入了更深的沉思之中。他对生命意义的思索“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是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充分体现了他的内心沉思的思考:是干还是不干?哈姆莱特看出了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他的内心矛盾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冲突着。并且,这时哈姆莱特不只是考虑自身的生存与毁灭,而是联想到人类甚至整个宇宙的生存与毁灭,哈姆莱特超越了凡夫俗子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而是作为乾坤王子的思想而存在。这是他全部行动的关键,包括迟疑与延宕原因。为父复仇与重整乾坤相结合,在复仇上,他有行动且有一个伟大的目标,但在这个伟大的目标前,他想行动但不知如何行动。这就是外力推动下的力不存心,身不由已。
二、外界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
(一)身不由已的行动
现实要求哈姆莱特的是行动,但他却迟疑不决。从哈姆莱特的忧郁沉思性格我们可以找出他延拖复仇行动的理由。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从他父亲的亡魂那里找到答案。哈姆莱特的主动行动很少,多半是受到父亲鬼魂的启发和驱使。两方面的原因,可以看出哈姆莱特的复仇行动是身不由己的。
在哈姆莱特反复探索的过程中,他愈加感到现实的丑恶,理想的幻灭,从而否定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他感叹“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许多是多么的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从而陷入悲观厌世,郁郁寡欢的境地,导致哈姆莱特在行动之时踌躇不决,进退维谷。采取行动的倾向和逃避行动的倾向互相抗衡着。但由于有父亲鬼魂的命令,才促使着他的复仇行动的发展。当哈姆莱特通过导演戏中戏,验明元凶,但他仍然无法证实内心对成人世界的罪恶所作出的结论。于是突然放弃了他的复仇计划,这次被自我否定的背后袭击事件,它实际上显示了哈姆莱特此时对于复仇行动的质疑。具有完美倾向的哈姆莱特,他希望他的复仇不是以暴制暴,哈姆莱特面临的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复仇实践,而是他相信一种存在于天地间的公理,而此刻他必须选择等待和忍耐。
哈姆莱特在为父报仇的行动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父亲被害时他不在现场,所有事实的真相由其父亲鬼魂转述,缺少直接证据。至于母亲与叔父的婚礼更是仓促,根本不容他反对。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之下,哈姆莱特拿出了“装疯”的杀手锏,来侦察事件的真相。但直到后来才真相大白,是他的叔父杀兄篡位。其叔父正站在权力的颠峰,对于整个世界公正与合法制秩序作出挑战,正是他扮演了哈姆莱特的对手。可他发现家庭中的不幸只是万恶之中的一件,现实与他想象中的更为残酷,他还需要不断地去了解他身边的人和社会,不敢轻举妄动。哈姆莱特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因此,此时的个人复仇任务变成了社会责任,这样的想法驱使着哈姆莱特的进一步行动,承担起艰巨而严酷的现实重负。由此,哈姆莱特在行动上体现了凡夫俗子和尊贵王子矛盾结合。
(二)谨慎思考与不知所措的内心相交织
善于思考也是他的性格特征,从中暴露了他优柔寡断、生性软弱、过于谨慎而不善于行动也是他的性格特征,他看到了一个伟大目标,却时时感到无力承担,不知所措。然而这直接决定了他的命运是悲观的。在接受父亲亡魂的托付时,他的决心很大,立即想到了初步的行动是装疯。但是,在两个月后,他还在装疯,并没有完成任务,甚至在他叔父克劳狄斯的面目完全暴露后,哈姆莱特还放弃了复仇的机会。他身不由己,更是不知所措。哈姆莱特的精力过多的花费在决定上,反而失去了行动的力量。结果,在哈姆莱特错杀波洛涅斯后,克劳狄斯杀毕露,哈姆莱特从主动转到了被动。用歌德的话来说就是由于他“软弱性,缺乏魅力”,其实是“延宕”造成了哈姆雷特缕次错失为父复仇的良机,不过,由于克劳狄斯不肯亲自动手,想借英王之刀杀人。
三、对女性的误解 哈姆莱特在身不由己的行动过程中,感受到了周围世界的冷寂和孤独。为什么他会对“人”产生怀疑呢?为什么会对女性产生偏见呢?母亲的改嫁使他怀疑亲情,朋友的背弃使他不信友情,情人的刺探使他远离爱情,严酷的现实遭遇让他变成了一个孤军奋战的斗士。是这一切销蚀了哈姆莱特原有的对“人”的美好理想,给他以致命的打击。哈姆莱特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理想化倾向的理想主义者,他执着地把自己关于人、人生、以及善与美的理想,集中体现在女性身上。年轻的哈姆莱特本该享受到青春爱情的单纯美好,然而经过一系列的变故打击之后,却完全颠覆了他对女性的美好认识。
哈姆莱特对女性的偏见主要来自于母亲对他的伤害,年轻的哈姆莱特开始时对女性带有唯美的幻想色彩,贞洁、善良、真诚。由于母亲对家庭的背离,父亲刚死了两个月就迫不及待地嫁人。因此,“哈姆莱特以激烈的言辞表达着内心深处的无助和依恋,母亲背叛自己的这一决绝行为,让哈姆莱特在情感上极度震惊和痛苦,他无法阻止事态的发展,越是怀疑就越陷入困境,越是陷入困境就越以一种尖锐的方式祈望再次得到母亲的爱和关注。可是哈姆莱特却意识到,他的母亲作为女人,早已成为了生活中一种最为可疑的变数。”哈姆莱特似乎绝望地洞悉了女人的全部秘密,意识到母亲是受情欲的摆布,“迫不及待地钻进乱伦的衾被”,成为“生活在汗臭垢腻的眠床上,让淫邪熏没的心窍,在污秽的猪圈里调情弄爱”的那个人,他发出了至今仍被一些人赞同的话语:“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这对于哈姆莱特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伤害,“可以说哈姆莱特在一瞬间丧失了童年记忆中所有的母亲形象,而获得对女性的重新评价”。此时的哈姆莱特完全按他的理想和道德标准来要求其母亲,“对母亲的矛盾心理使得哈姆莱特对于女性既鄙视又亲近,既暴戾又哀伤。”
可怜的奥菲莉娅,理所当然成为哈姆莱特对女性误解的祭品。别林斯基这样地评说过哈姆莱特:“他对于爱情的现实性,对于女性的尊严也不相信了;象个疯子一样,他把感情践踏在脚下,用无情的手撕毁了他和那纯洁、美丽的女子间的神圣关系,而那女子曾是全心全意地、天真地把一切交给了他,他呢,也曾深深地、温存地爱过她。他无情而粗暴地侮辱她这样一个柔顺、温和,象是稀薄的空气、光线和和谐的音乐所造成的女性,好象他要赶快抛弃世界上使他想起幸福和善良的一切。”只因为奥菲利娅在王权斗争中无意之中被充当了权力之争的棋子,她轻易地被人利用了,充当了刺探。于是,奥菲利从哈姆莱特心中的女神,“那天仙化人的,我的灵魂的偶像,最艳丽的奥菲利娅”变成了另外一种可怕的形象,“我也知道你们会怎样涂脂抹粉,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外造了一张。你们烟视媚行,淫声浪气,替上帝造下的生物乱取名字,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骚。”而他对女人的嘲弄更充满了真正的惨痛,“„„进尼姑庵去吧„„或者要是你必须嫁人的话,就嫁给一个傻瓜吧;因为聪明人都会明白你们会叫他们变成怎样的怪物,进尼姑庵去吧,去,越快越好。再会!”哈姆莱特以偏执的立场,将纯洁女神奥菲利娅作为了嘲弄的对象,以狂暴的语言伤害她,间接导致了奥菲利娅的死亡。
哈姆莱特没有意识到她们也处在被杀戮和被损害的位置,都是权力争夺的牺牲品。他没能充分地理解他身边的女性,没有透彻地理解她们的爱和意志。哈姆莱特对女性的爱和恨,显得荒谬而又悲哀,一般女人的美质在她的观念中毁灭了。在这一点上,是哈姆莱特在尊贵王子向凡夫俗子的倒退。
四、善恶兼备的道德取向
陷入忧郁、沉思的哈姆莱特戏要明确要不要复仇的问题,又要选择复仇的方式,是正大光明的复仇还是不择手段只求目的复仇?这就使得他的良心天平在善恶两极的道德法码上左右彷徨。“他既看到现实人类的天性的伟大、崇高,也看到了人的渺小,人性的恶劣、自私和狭隘。„„既把人誉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又把人贬为从‘泥土提炼出来的玩意儿’”。他对叔父的篡位,母后的乱伦,情人被迫的背信弃义所表现出来的是极度的厌恶和反感,对流血复仇却又是本能的道德顾忌。因此,他犹豫,拖延复仇行动。哈姆莱特把周围发生的一切都置于他的道德显微镜之下,作为他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
哈姆莱特有其善和正义的一面,立誓重整乾坤,为父报仇,杀死篡位之王叔父是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行为。但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则暴露出恶的本性。他对于自己挚爱的奥菲利娅绝情的伤害和误刺其父亲波洛纽斯后的冷漠表现,以及为了给自己复仇扫清道路,把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送上死路。站在哈姆莱特的立场上,二人的确该死,因为二人是罪恶之首克劳狄斯的帮凶。但对于哈姆莱特对人性的追求以及自我求证,还有期待树立一个堂堂正正的未来的王形象而存在,就显得恶劣、自私和狭隘。哈姆莱特为父复仇,重整乾坤,愤怒的喊道:“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是他道德取向善的一面,表明哈姆莱特的注意力已经从个人的不幸、家庭的问题转向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罪恶,和克劳狄斯为首的统治丹麦的罪恶势力作斗争,以拯救人民大众为己任,把个人的苦难转化为人民大众的苦难,也是哈姆莱特作为乾坤巨人的证明。他斥责政客是“偷天换日的好手”;揭露律师的手段是“玩弄刀笔,颠倒黑白”;认为地主“比牲口聪明不了多少”;嘲笑罗森格兰兹这类弄臣是“吸收君王的恩宠、利禄和官爵的海绵”;讥刺波洛涅斯这类奸臣为“鱼贩子”、“水苍蝇”;他列举活在这种世上的痛苦有:“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小人的鄙视”。哈姆莱特对现实的批判,证明了他的美善同情及正义。
总之,哈姆莱特这一人物形象蕴含着无尽的意义,其一生都伴随着成长的痛楚。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背离的亲情和无望的爱情,重整乾坤的责任与薄弱的意志等等,把尊贵王子与凡夫俗子的矛盾两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哈姆莱特始终没有满足于个人的复仇,以他那好问的头脑,在与社会邪恶和自身人性弱点的斗争中,追求社会正义的实现和自身人性的完美。最后,莎士比亚让他在比剑中结束他悲壮的一生,圆满的完成了他复杂而完整性格描绘的最后也是最悲壮的一笔。但哈姆莱特没有白白的倒下,身后留下了一个如何不与罪恶妥协的榜样。从此,尊贵王子与凡夫俗子的结合体——哈姆莱特,在不同的读者心中获得新的生命!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下)
(2)《性格悲剧·崇高·人》,(《外国文学研究》,1985.3)(3)《世界文学中悲剧性格的两极和两座高峰》,(《外国文学研究》,1991.1)(4)《关注人的命运·探索人的奥秘》,(《莎士比亚研究》)(5)《向上帝要回思想的巨人》,(《外国文学研究》,1996.3)(6)《莎士比亚全集》(7)英国·莎士比亚:《哈姆莱特》,朱生豪译、吴兴华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4月北京第二版,2000年5月北京第一次出版印刷。
(8)方平:《哈姆莱特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