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讨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管理
本文通过对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以及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提出了加强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的若干举措。
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励,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对知识资源的合理开发管理,在企业中,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主体和人力资源的核心。所以,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已成为企业内部激励管理的核心议题。国内学者和管理人员对于企业中的管理激励进行了不少有益的研究,但对于企业管理中激励的核心对象,即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没有就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当前,国有企业也面临着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本文以已有研究为基础,针对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相关问题,提出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模式和具体措施。
1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1)自主意识强。强的员工,越希望独立开展某项工作。这类员工往往不愿受制于人,进行自我引导,就各种可能性进行尝试。
(2限于工资待遇,这类员工
(3)流动意愿强。对于企业来说,技能和不断创新的能力,不过,这些资产却最难以拥有和控制。知识型员工
(4(5)工作创造性。而不是循规蹈从
2当前的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民营企业的迅速成长,对国有企业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同时,一些外资企业正在与国有企业开展激烈的人才争夺竞争。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留住并用好企业的内部核心知识型员工,是国有企业激励管理的关键,也是国有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根本。不过,根据相关权威调查,情况令人担忧:当前我国有80%以上的IT国有企业员工缺乏企业忠诚度,面对更高的薪水和职位,有60%员工会离开现有企业;超过60%的知识型员工对于企业领导描绘的企业愿景持怀疑态度;而表示愿意继续留在现在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比例不到1/4。
可见,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的人才流失率相对较高。对于人才流动的重要原因,除薪酬之
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当前,国有企业通过有效的激励,加强对核心知识型员工的控制,促进此类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成为国有企业管理层和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3加强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的举措。
(1)培育创新文化。必须培育富有特色的学习型创新的企业文化。第一,要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第二,培养勇于挑战和创新的精神,鼓励员工挑战传统,摒弃不合时宜的经验和做法。组织要鼓励员工通过学习不断创新提高组织的应变力和竞争力。第三,营造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创新是有风险的,组织应该营造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鼓励从适度的冒险和失败中总结教训,学习新的知识。
(2理领导能力,在战略中不仅要强调股东价值和顾客价值的实现,岗位设置等人力资源管理细节上应注重个性化设计,真正做到人事相宜,人尽其才。
(3的薪酬和福利体系会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综合考虑学历、工作经验、视福利对员工的激励效果。
(4)使其个人发展目标尽可
——2013北大资源研修学院
第二篇:浅谈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管理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DP网站/xuexiao/35852/
通过在厚学网报名学费可优惠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微博http://t.qq.com/zjuedpmd
浅谈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管理
[摘要]本文通过对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以及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加强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的若干举措。
[关键词]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人力资源。
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励,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对知识资源的合理开发管理,在企业中,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主体和人力资源的核心。所以,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已成为企业内部激励管理的核心议题。国内学者和管理人员对于企业中的管理激励进行了不少有益的研究,但对于企业管理中激励的核心对象,即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没有就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当前,国有企业也面临着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本文以已有研究为基础,针对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相关问题,提出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模式和具体措施。
1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1)自主意识强。那些非常有才干的知识型员工大多充满个性而难以驾驭。那些能力越强的员工,越希望独立开展某项工作。这类员工往往不愿受制于人,在工作过程中更多的是进行自我引导,就各种可能性进行尝试。
(2)价值观独立。和多数普通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其目标不仅限于工资待遇,而是希望能够在岗位上具有发挥专长的条件,进而成就一番事业。这类员工希望在自身价值方面能够得到充分实现,进而获得社会认可。
(3)流动意愿强。对于企业来说,价值最大的资产是人的知识、技能和不断创新的能力,不过,这些资产却最难以拥有和控制。考虑到自身理想实现和发展前景的要求,知识型员工在向上流动方面具有更高的期望,以更好地发挥潜能。
(4)工作创造性。知识型员工在工作中大多依靠自己的知识和灵感进行,而不是循规蹈矩地根据一般工作规范进行。这类员工往往能够迅速地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处理,从而进一步促进技术进步和业务更新。
(5)流程个性化。在企业中,知识型员工大多从事复杂的脑力劳动,此类工作与时间和空间限制无关,也不具备确定的流程和步骤,工作的自主性较强。
陈老师Tel:***QQ: 547870949
(6)成果测度难。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从投入来看,很大程度上是自身的智力投入,从产出来说,产品具有无形性的特征,若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成果是难以衡量的。
2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的突出问题。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民营企业的迅速成长,对国有企业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同时,一些外资企业正在与国有企业开展激烈的人才争夺竞争。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留住并用好企业的内部核心知识型员工,是国有企业激励管理的关键,也是国有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根本。不过,根据相关权威调查,情况令人担忧:当前我国有80%以上的IT国有企业员工缺乏企业忠诚度,面对更高的薪水和职位,有60%员工会离开现有企业;超过60%的知识型员工对于企业领导描绘的企业愿景持怀疑态度;而表示愿意继续留在现在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比例不到1/4。
可见,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的人才流失率相对较高。对于人才流动的重要原因,除薪酬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当前,国有企业通过有效的激励,加强对核心知识型员工的控制,促进此类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成为国有企业管理层和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3加强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管理的举措。
(1)重视人本管理。知识型员工都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基础、专业技能或者比较强的管理领导能力,工作的目的更多地体现为能力的充分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就要求决策层领导在制定企业战略时,要将企业的战略实施与知识型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在战略中不仅要强调股东价值和顾客价值的实现,也要强调员工价值的实现。在职位分析和岗位设置等人力资源管理细节上应注重个性化设计,将知识型员工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真正做到人事相宜,人尽其才。
(2)培育创新文化。必须培育富有特色的学习型创新的企业文化。第一,要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第二,培养勇于挑战和创新的精神,鼓励员工挑战传统,摒弃不合时宜的经验和做法。组织要鼓励员工通过学习不断创新提高组织的应变力和竞争力。第三,营造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创新是有风险的,组织应该营造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鼓励从适度的冒险和失败中总结教训,学习新的知识。
(3)激励性薪酬体系。在当今人力资本管理中,物质激励仍是一种重要手段。设计科学的薪酬和福利体系会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可以将薪酬水平与岗位和绩效挂钩,综合考虑学历、工作经验、专业技术职务等因素,通过竞争选聘等多种方式适当拉开工资水平。同时重视福利对员工的激励效果。
(4)职业发展规划。帮助每位知识型员工制订中长期职业规划,使其个人发展目标尽可能地与企业发展目标吻合,以实现“双赢”。同时,根据职业规划,对知识型员工进行各种培训,包括学历提升教育和短期技术培训,提高知识型员工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
主要参考文献[1]李旭东。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及激励机制探讨[J]。现代商业,2010(15)。[2]杨斌,林浩。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薪酬福利满意状况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4)。[3]韦颖。基于LMX的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4]郑吉林。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风险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09(28)。
第三篇:浅谈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
浅谈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资本,而知识型员工拥有的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源泉。激励是研究如何真正调动其员工的内在积极性,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和知识型员工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从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殊性出发,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提出了基本要求
【关键词】企业 知识型员工 激励模式
目 录 知识型员工的特征......................................3 1.1 知识型员工有很高价值的创造性劳动..................3 1.2 知识型员工职业具有独立性和流动性..................3 1.3 知识型员工具有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愿望..............3 2 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基本要求..............................4 2.1 确保知识型员工能够充分发挥才智....................4 2.2 关注员工和企业的共同成长..........................4 3 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法................................4 3.1 改善新酬福利制度,使其具有激励功能。...............4 3.2 进一步完善年薪制,调高知识型员工总年薪与一般员工平均工资的倍数,强化总年薪货币收入总额。...................5 3.3 多种方式的股权(份)化的激励:.......................5 3.3.1 设立创业股...................................5 3.3.2 设立经营股...................................5 3.3.3 设立岗位股...................................5 3.3.4 设立技术股...................................6 3.4 知识型员工的其它方式的激励........................6 4 结语..................................................7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速度迅猛,世界面临着信息化、全球化的两大趋势。而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到来,企业经济面临着国际化、知识化、信息化的新挑战,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知识社会的企业和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知识型员工是知识技能、智能资本的承载者和拥有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真正永不枯竭的源泉。因此,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与激励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知识型员工的特征
1.1 知识型员工有很高价值的创造性劳动
知识型员工以知识创新为其核心工作内容,从事的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工作,需要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1.2 知识型员工职业具有独立性和流动性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型员工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但对组织有较大的选择性,而且可以自创公司或成为个体工作者,同样可以体现自我价值,并得到社会认可。
1.3 知识型员工具有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愿望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知识型员工的需求一般在比较高的层次上,他们往往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强烈期望得到单位或社会的认可。他们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
2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基本要求
2.1 确保知识型员工能够充分发挥才智
知识型员工的高创造性和高产出是一般员工所无法比拟的,一旦他们受到充分激励并发挥出其所具有的特殊能力,企业将从中获得巨大的收益,不仅包括经济收益,也包括非经济收益。
2.2 关注员工和企业的共同成长
保证员工尤其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知识型员工能够持续地长期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应该关注员工的个人成长,通过职业生涯设计等途径协助员工规划其个人的职业发展。
3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法
物质激励即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员工的工作。这种激励主要产生于对物质、金钱、财产等的占有欲,表现一种发自内心的动力。
在对知识型员工的物质激励上,可以采取这样一些措施:
3.1 改善新酬福利制度,使其具有激励功能。
一是用拉开档次的方法将同样的总工资水平制造出最高工资,并且高报酬者是不断变化的;二是知识型员工的薪资高于或大致相当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三是对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者提供报酬;四是实行福利沉淀制度,如果有人提前离开,其沉淀工资就不能全部拿走。
3.2 进一步完善年薪制,调高知识型员工总年薪与一般员工平均工资的倍数,强化总年薪货币收入总额。
3.3 多种方式的股权(份)化的激励:
精心设计股份,是产权化的激励机制的核心,也是吸引、吸收、聚集大批优秀人才的关键。这种股份设计,包括: 3.3.1 设立创业股
由于企业的发展和创业者的才智胆识和奋斗息息相关;同时,创业者和后来者相比,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因而这种创业的艰辛和风险应在企业成功时得以合理的体现和回报。创业股可成为完整股权,即既有所有权,又有分红权。
3.3.2 设立经营股
这是专门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企业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激励这些高级管理人才将企业的利益当成自己的利益。
3.3.3 设立岗位股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对掌握着先进科技知识、思想敏锐、有独立创新能力的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人才争夺对竞争取胜尤为重要。岗位股份的设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稳定这些高级人才,使他们为企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关键性的作用。通常,岗位股份不能转让、不能带走,只有分红权,无所有权。
3.3.4 设立技术股
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商品创新、技术创新、发明创造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为了吸引科技人员不断从事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改造、改进,不断发明创造,并积极投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不断地改进、完善产品、技术、成果,使企业具有不竭的技术活力和驱动,应当设立技术股份。这种形式的技术股份,主要参加技术新创造的价值在一定时期内的分配。
3.4 知识型员工的其它方式的激励
第一.学习新知识的机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任何知识都可能落后,都可能沦为妇孺皆知的常识。因此,只要知识型员工希望保持自己的知识领先地位,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所以知识型员工十分注重企业内部的知识流通机制,他们希望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与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各领域的专家形成互动,从而习得新知识。
第二.良好的职业前景
员工对知识、个体和事业成长的不懈追求,超过了他对组织目标实现的追求,当员工从感情上认为自己仅仅是企业的一个“高级打工仔”时,就很难形成对企业的“绝对”忠诚。因此,企业不仅仅要对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攀升道路。
第三.自主的工作环境
企业应该建立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的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企业一方面要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充分的授权,允许员工制定他们自己认为是最好的工作方法,而不应进行详尽监督和指导甚至强制规定处理的方法;另一方面为其创新活动提供其所需要的资源。
第四.情感关注
知识工作者由于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加上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是从事着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下班后当然非常希望扑向大自然的怀抱,尽情地放松自己。所以,作为企业,要在这方面积极提供条件,设置诱因,鼓舞旗下的知识工作者下班后到青山绿水前“充电”,保证员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结语
总之,只有真诚地为知识型员工的成长打算,为员工的实际利益着想的管理者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潜能,只有在充分了解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差异性的基础上,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经营人才观,建立一套为知识型员工发展着想的激励机制。这样,首先可以使员工感受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从而激发起发挥社会价值的强烈愿望。再者,关心员工生活,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为员工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后,可以使员 工认识到组织的价值目标和个人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从而产生强力的情感力量,才能使他们真正达到工作的最佳状态,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美]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2000.[2] 卢盛忠,管理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 郑国怪,企业激励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4] 刘正周.管理激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致谢
感谢我的各位老师,谢谢她们对我的悉心指导。她们无私的关爱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将激励我不断的进取,走好以后的道路。其次,还要感谢谢谢他们传授给了我知识。我的同学王世慧,在写作的过程中给我提供了一些宝贵的资料和建议,在此一并感谢!
第四篇:企业如何管理和激励知识型员工
河南招聘就上河南英才网!企业如何管理和激励知识型员工
以人才竞争为显著特征的二十一世纪,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本,这在智力密集型企业(如:广告公司、策划公司、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设计机构等)表现得尤为突出。智力密集型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往往取决于其知识型员工的产出质量和数量。因此,管理和激励知识型员工,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智力密集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一、知识型员工的创造性
(一)工作具有创造性。知识型员工从事创造性的工作,不同于体力劳动,也不同于行政管理和纯粹的技术性操作性工作,而是依靠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推动技术的进步,产品的创新。
(二)工作过程个性化。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是大脑复杂的思维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没有确定的流程和步骤,自治性、自主性强,外人难以窥视和控制。
(三)工作成果难以测量。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极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的智力投入,产品无形,难以测量,而且对于一些团队完成的工作,往往是多个知识型员工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晶,难以分割,这给测量个人绩效带来了困难。
二、知识型员工的个性特征
真正才华横溢的有用之才,往往又是充满个性而难于驾驭的,概括来说,智力密集型企业知识型员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性格特点:
(一)较强的自主意识。一般人都有独立自主的要求,能力越强,独立自主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越强。由于知识型员工拥有某种特殊技能,依仗这种保障,他们往往更倾向于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
(二)独立的价值观。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有一种表现自己的强烈欲望。知识型员工心目中有非常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到企业工作,并不仅仅为了挣得工资,而是有着发挥自己专长、成就事业的追求,他们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他们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三)流动意愿强。在智力密集型企业中,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是人们的知识、技能和不断创新的能力,而这一资产却存在于知识型员工的头脑之中,是企业难以拥有和控制的。出于对自己职业感觉和发展前景的强烈追求,人才流动成为智力密集型行业的普遍现象。
三、管理与激励知识型员工的策略
要管理好有用之才,并让其尽心尽力地为企业服务,企业内部合理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思想是关键因素之一。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特点和个性特征决定了企业不能运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来对待他们,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相互尊重及和谐的工作环境,实行弹性工作制。工作场所中的快乐,是提供优越服务的关键。知识型员工更多地从事思维性工作,僵硬的工作规则对他们没有多大的意义,知识型员工更喜欢工作富有自主性和挑战性,喜欢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因此,组织中的工作设计应注意考虑体现员工的个人意愿及价值,尽可能为员工创造一个既安全又舒畅的工作环境,在不断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使工作多样化、完整化的同时,逐步实行弹性工作制,加大工作时间的可伸缩性和工作地点的灵活多变,并建立以团队友谊为重的企业文化,使员工觉得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能在工作中大显身手,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然,也应避免过分强调自主带来的负面效应,不能一味地放任自流,而应对知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进行控制。
(二)改革管理制度,建立新型的企业人际关系。有人提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即通过对员工的内在控制来激发其工作热情。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对人才的管理,把“控制”看作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下属只有听从安排,服从需要。对于知识型员工,单纯依靠严格的管理达不到预期效果,因为即使企业采用强制手段,限制了人的行动,但企业难以控制其思维和工作成果。因此,企业应突破传统企业的思维模式,使管理方式更为多元化、人性化,以激励其主动献身与创新的精神,主要包括:在机构内部建立公平、公开、透明的“赛马”机制,让员工在既定的、大家认同的规则面前,公平、公开地竞争,在充分的发展空间内优胜劣汰;其次,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人际沟通的制度,提倡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双向沟通,靠理解和尊重,靠高尚的人格和互动的心灵建立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这种心灵沟通和感情认可的方式,使知识型员工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主动发挥其潜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新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丰富激励手段,实现激励体系的多维化发展,以满足人们随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出现多种需求的需要,从而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目前不少智力密集型企业已经在尝试风险同担,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如合伙人制。
(四)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与人才激励机制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因此,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护知识产权的载体――个人对其有控制权、转让权和因其使用而有所获得的收益权,从而保证知识资本投资的高收益,鼓励
更多的创新与发明,发挥知识型员工对企业发展的巨大作用。
(五)物质利益固然是发挥积极性的基本因素,但精神需求也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是较物质需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可以持久地起作用。因此,在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综合待遇时,要侧重工作满足感,包括工作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允许创造性和实现个人满足等内容;成绩的认同,包括同事和上司对其工作成绩的认同等非经济方面的努力。
(六)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机会。知识型员工的薪水和生活一般是有保障的,他们来到组织中的目的,是在争取劳动报酬的同时,寻求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因此,企业除为员工提供一份与贡献相称的报酬外,还应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使其具备一种终身就业的能力,同时,要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发展机会,创造开拓发挥的最大空间,包括授权管理和内部提升机制两个方面,即让员工在工作中有发言权和一定的管理决策权,提供适合其要求的上升道路,让知识型员工能够随企业的成长及贡献,获得公平的职位升迁或是创造新事业的机会,让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前途,使之与组织呈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为企业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
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
【摘要】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值。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销售人员都属于知识型员工的范畴。调查显示,美国知识型员工己占美国人才市场的59%。在中国,这个数字也在逐年增长。如何管理知识型员工,了解他们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干劲,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的管理者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激励、引导员工,使员工了解并认同企业的价值取向,如何创造一种对大集体的归属,对组织的认同感,保持其对组织的忠诚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如何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认真研究用什么来激励知识型员工,以及如何激励,这是新时期我们着重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员工激励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知识型员工的含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知识就是财富。员工队伍的构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知识型员工的比例不断提高。知识型员工具有丰富的知识,独立的观点,并且利用自己的知识创造财富。达尔?尼夫在《知识经济》导言中所写“在新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企业己不能通过用低技能、低工资的雇员不断重复生产商品来保证增长。今天,企业的发展依靠创新,创新依靠知识。„„最能利用其知识优势的个人(或组织)将会增大其产品在整个产业中的份额。企业要成为知识型企业,必须拥有知识型员工。根据彼得?德鲁克的定义,知识型员工属于那种“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从这个概念出发,当前的很多中层经理、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都属于知识型员工。在今天知识型员工实际上己经被扩大到大多数白领。
知识型员工应该是这样一群人:
1、他们从倾向和职业上说,主要从事脑力劳动而不是从事物质生产;
2、他们的思想有一定的深度或有创造性;
3、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想把自己的见解写成文章或公开讲出来。概括的讲,他们是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员工群体。
二、知识型员工激励理论
(一)需求分析理论
一个人为什么要在企业中劳动?说到底是为了满足自我需求。自我需求为什么要在企业中实现,因为企业具备满足自我需求的条件。因此,对于每个企业员工而言,不管他是领导者还是普通员工,既然在企业中劳动,就必须具有自我需求,而且希望通过在企业中的劳动,满足自我需求。企业员工这种对企业的需求,是人的一般需求的具体存在形式。企业只不过是满足企业人需求的一种工具而己。可以假设:一个人如果对企业一无所求,那么这个人肯定不会在企业中劳动。如果一个企业对企业员工的任何需求都无法满足,那么这个企业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所以,企业是被人利用的一种趋利工具。企业人员既然为满足自我需求在企业中劳动,那么自我需求也就成为企业人的基本需求,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1.物质需求
物质需求是人的第一需求,也是人谋生的基本条件。同样也是企业员工的第一需求。根据存在形式划分,企业员工的物质需求有三种主要形式:
利润。这是企业投资者的物质条件(包括知识资本投资)。这种需求,一方反映了投资者当初投资于企业的直接动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利润是产权价值的体现;也是人与人差别的见证。
报酬。这是企业劳动者的物质需求。既包括管理者,也包括全体员工。劳动者之所以愿意付出劳动,直接动机是为了获得报酬。报酬本是劳动者创造财富的一部分,也是企业中人与人关系的一种连接纽福利。福利是一种以附加形式存在利润和报酬。
2.制度需求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不管这些制度是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制度本身必不可少。这反映了企业员工对制度的共同需求。
从作用而言,需要制度的作用为:第一,趋利保证,这是企业人对管理制度的首要需求;第二,关系准则,企业是一个有众多要素组成的体系,必须用制度来保证企业的有序运作;第三,行为依据,管理制度应当对每个人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使每个人的行为都有规可循。
从内容而言,需要制度能够做到:第一,合理,合理的需求是领导者与员工的共同需求;第二,全面,要求企业中的每一个人,每一种行为都有相应的规范; 第三,可行,只有可行的管理,才是有效的管理。
从执行的角度,需要制度的实施应该做到:第一,公正,制度一旦确定,就应当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第二,严格,制度一旦制定,就应该严格执行;第三,及时,按既定的时间实施有效的管理。
1.精神需求
企业员工的精神需求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内容有:
承认劳动。每个人不管付出的劳动量多少,都希望能得到客观的承认。
心理平衡。企业员工需要企业对一些现象、行为、举措进行合理解释,实现自己的心理平衡。
人格平等。企业中人与人之间分工不同,角色不同,报酬不同,但人格上平等,彼此之间相互尊重。
三、知识型员工激励方法
(一)鼓励主人翁式的思维
如果想激励员工做得最好,希望员工成为最有价值的资产,那么就应该让他们感觉和体验到他们是组织的所有者。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是企业的合伙人,帮助他们感觉它们对工作具有控制权,只有这样,员工才会尽力的为之工作。
1.让每个人感觉都像合伙人
鼓励发起式的思维比利润分成更有效,是一种尤其适合知识型企业和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式。有许多公司这样做并因此受益。这些公司的员工受到激励后,都对自己的工作引以自豪。因为他们在公司都被当作是企业的合伙人,而不是雇来帮忙的。
主人翁式的思维是指象企业所有者一样进行思考问题,像所有者、合伙人一样关心企业的成败。如何才能创造这样一种创业者似的态度和自豪感的环境呢?首先必须意识到现在的员工希望有机会对如何管理组织发表自己意见。他们的意见也很有价值,特别是在他们知识组织的运行状态时更是如此。通过和员工交往,帮助他们象创业者一样思考问题,并让员工感到他们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负有更大的责任。要想在如今瞬息万变的工作环境下取得成功,员工需要了解组织总体情况的心情比只知晓如何做他们具体工作的心情迫切得多。因此必须帮助员工对整个组织有更好的了解,对组织如何运作有更清晰的认识,对竞争状态有清醒的认识,鼓励敢于冒险和创造性的发挥,帮助员工充分发挥他们内在的潜能,己取得更好的绩效。
(二)动态职务分析激励
职务分析也称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最基本的作业,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职务分析是对组织中各工作职务的特征,规范、要求、流程以及对完成此工作的员工的素质、知识、技能要求进行描述的过程,他的结果是产生职务描述和任职说明。
职务分析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有助于选拔和任用和人员,也有助于设计积极的员工开发计划,为绩效评估提供标准和依据。因此在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管理时,职务分析必不可少,但原有的职务分析方法(笔者称为静态职务分析法)有其局限性,所以本文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结合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提出动态的职务分析法。
动态职务分析依然以职务描述和任职说明作为其主要内容,然而却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职业生涯设计与职务说明密不可分传统的职务说明侧重具体描述工作的物质特点的环境特点,主要解决工作内容与特征、工作责任与权力、工作目的与结果等问题。这种职务分析法没有注重员工职务发展变化的趋势与过程,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法,很难对员工起到持续的引导,激励作用。职务生涯一词通常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人从一而终的工作经历。实际上,职业生涯可长可短,它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个人充当一个给定的角色或一系列角色的一系列行为的写照。个人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自己的设想,并试图自己能够按照这个设想去实现理想中的职业生涯,从而得到自己所工作的单位、家庭和社会的认可。因此,个人如果能按自己的理想去选择一条适合其主要能力和价值观的职业生涯的话,亦即他自身能控制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的话,就越能成功,并拥有成就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企业对知识型员工需求的增加,熟练工人、技术专家以及管理人员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他们希望成为自己所在领域有成就的人,并有强烈的意识来控制自己的职业生涯,希望得到提拔、受到重用。如果企业不能很好地对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善于发现其才能与价值,并据此为其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就难以避免另谋高就的现象发生。因此,如何将员工对自己职业发展的要求与企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开发员工职业生涯计划,帮助员工在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创造出高效益,实现企业的目标,正在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探索的重要方面。
所以动态的职务分析不仅要考具体职务本身,还要考虑职务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及要求,通过变化趋势来引导员工,进而产生长久的激励作用。在进行职务分析时就因该增加该职务可能的发展方向与职位一项。
第二,员工发展与任职说明合而为一静态职务分析中的任职说明是针对具体职务的具体要求,而对知识型员工来说,其能力是不断发展的,知识是不断积累的,同时,员工是企业的主体,知识企业的重要资源,所以动态的职务分析方法强调员工的发展,以员工发展为主。就职说明应该符合动态职务的发展要求,促使和帮助员工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养成良好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任职说明同时还应该包括企业采取一种连续的,战略的员工发展规划。
(三)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在现代企业中是一种愈来愈重要的激励模式。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不仅依靠外力(如各种物资、精神奖励),更依靠员工的内部状态,其中包括士气、情绪等因素。情感激励就是加强与职工的感情沟通,尊重职工,使职工保持良好的情绪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因此,情绪具有一种动机激发功能。管理者应有效运用情感激励模式使职工保持良好的J自态。
1.情感激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的具体要求
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人是决定因素。知识的发展,知识的深化及在此基础上科技的开发和应用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根据对成功企业的调查和理论概括;感情激励能使企业组织与职工之间的要求相互满足,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管理者不能再用雇佣观点和等价交换的思想来管理企业员工,要尊重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
对员工的感情激励,就是首先要争得员工的理解和支持,把企业的决策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使他们在工作中感到为实现自己的设想而干,无形中感到一种信任感。
对员工在生活上,要把职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当成情感交流的大事对待,使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情,感受到企业的爱,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要切实关心和解决职工生活上的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是他们感受到舒适感,同时要注意职工素质的提高,不仅提高他们的技能,还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对企业的信任和依赖,在工作中以情感人,以情待人。
1.希望与信任
激励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于希望之上―通过努力而希望成功和为有个更好的将来。作为管理者,对员工进行激励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给员工以希望。不仅仅是希望本身,还包括提供指导的希望,信任的希望。对未来充满希望会增加员工完成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希望和信任的结合可以开发员工的潜能,潜能是指潜在的可能或者不可能开发的能力,员工的潜能是什么,只能开发才能知道。信任是指相信员工的正直的能力,包含信念,信心和希望。员工希望管理者信任他们,希望管理者对他们利益给予足够的关注。员工是最重要的资源尤其是知识型员工。企业因为员工的能力而雇佣他们,但关键是员工的态度。在员工中建立希望和信任方面做得越多,他们则会越受到激励。
在组织中创造希望和信任的原则方法为:
尊重下属。
做你说的事。
公开交往。
学会听但不争论。
避免挑剔。
指出事情积极的一面。
明白信任是相互的。
展现你人性的一面。
要想让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就要为员工提供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给出一个使人充分发展的空间,让员工在充分认识自我,努力完善自我过程中,形成优良的企业共同价值观。
参 考 文 献
[1]刘颂.关于现代激励理论发展困境的儿点分析.心理学研究,1998.4
[2]吴云.西方激励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学习与探索,1996.4
[3陈明.郭久治.激励理论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运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1
[4]彭剑锋.张望军.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9
[5谢悠栋.许庆瑞.激励理论新探.科学管理研究,1998.4
[6]孙俊岭.西方激励理论探析.学术交流,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