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做工厂管理
如何做工厂管理
前言﹕经营企业并非作慈善事业﹐企业不赚钱是一种罪恶﹐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创造利润。而为达成此目标﹐非得有高效率的团队﹐高品质的产品﹐低成本的进料。团队成员需有﹕A经营企业不是第一﹐第二就要关闭﹔B成员要有不畏艰难﹐不畏缩﹐不达目标﹐不罢休之精神。
—.品质管理 外部市场的竟争不外乎是品质﹐价格﹐服务三要项.谁要主宰市场就必需要取得品质﹐价格﹐服务的绝对领先。
经历过一些公司﹐皆有以下问题﹐为了达成产值﹐产量目标﹐从而投入大批人力﹐工时﹐反而造成新进人员低品质﹐多任务时﹐低效率。
从品质管理来看﹕
1.大量新进员工缺乏品质管制意识。
2.基层干部缺乏工作教导实务经验。
3.整体忙于目标产值追求﹐问题盲点即不断发生。
4.虽然问题有分析﹐但是落实度很差﹐执行力度欠缺(说话一流﹐文章二流﹐做事三流)
5.人的品质待教育﹐生产制程要改善﹐产品良率须提升。
内部品质管理
1.内部品质管理包函三个层面﹕现品﹐现场﹐现人。(即产品的品质﹐过程的品质和人的品质)。只有高素质的人在最佳过程中﹐从事研发生产,才可能制造出优良的产品。
2.产品品质好坏必是决定于生产过程中4MIE(人﹐机﹐料﹐法﹐环)尤其人的品质是决定产品品质的关键。
3.品质异常处理﹕要以QC手法(层别法﹐查检表﹐管制图﹐散布图﹐鱼骨图,直方图﹐柏拉图)依不良因素分析﹐但最重要的是对矫正对策及预防措施方案之执行﹐一般工厂不良因素主要是人为管理﹐物料异常最多﹐而人为管理疏失往往是产品重工及客诉的最大要因。
4.对策﹕以教育训练提升人的品质﹐并落实改善品质措施。
A﹕短期(立即执行)
用QC手法对问题进行探讨﹐认真实施对策﹐依循PDCA(PLAN,DO,CHECK,ACTION)时时从不同角度考量如何改善。
B﹕中期(有效训练措施)
实施班QCC活动(每周两小时)针对每个岗位一周以来报表反应出来的品质状况(当然最起码报表必须是真实的)让作业员对品质管理提出看法与问题﹐使其有参与感﹐进而加重其责任心﹐品管圈活动中可运用脑力激荡﹐QC手法,品质改善提案﹐QCC竟赛等各类管理训练措施。
C﹕长期(积极教育训练)
1.不定期或按计划全面实施职前﹐在职﹐重点﹐机会品质教育。
2.公司举办年度品管圈竟赛﹐品质征文﹐征图﹐品质标语﹐并品质演讲等意识教育﹐用来凝聚形成公司全体品质意识﹐从而提升全员无形中的品质观念。
3.落实ISO9000之精神﹐教导全员ISO是平时的作业规范﹐而并非是应用一时审查稽核﹐ISO精神在公司内作横向及纵向全面展开﹐则公司全员皆为审查员。
二生产管理
管理是让过去的问题不再重演﹐想出办法并实行改善﹔是对将来的问题先作预测。并作出对策方法。万一发生了问题﹐要想出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并能把问题发生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方法﹐并立即实行。
生产管理重点是品质高﹐成本低﹐交期快﹐即通常所说的Q C D(QUALITY COST DELIVERY DATE)无论是ISO精神﹐还是PDCA或目标管理最重要的是决定好的事一定要遵守。
生产管理要对总体生产力进行管理﹐总体生产力=品质良率*生产效率*机台架动率*目标达标率*周转率。
如何提升总体生产力﹖
1.实施中,基层干部实务教育训练﹐主要内容工作教导﹐工作方法﹐工作改善﹐工作安全四项基础训练﹐(巡线并立即指导改善是最常用一种方法)
2.探讨效率改善﹕
A.制程平衡
B.源头管理
C.突破制程瓶颈(针对制程中的瓶颈﹐必须能回答以下问题﹕)
a.问题点﹕什幺是当前的瓶颈﹖
b.要因﹕应该要改变什幺事情﹖
c.目标﹕要改变成什幺样子﹖
d.方案﹕要如何改变﹖
3.机台架动率提升采用轮班制etc.4.目标达标率的完成是通过节报(每二小时)对生产计划及时追踪﹐修正并实施追加等以达到目标
三.成本(COST)控制
成本是料﹐工﹐费三方面支出的总和。
如何控制成本﹖
1.材料方面
A.采购单价﹕要求厂商降价﹐寻找新厂商。
B.技朮改善﹕制程改善﹐寻找替代新厂商。
C.损耗管理﹕人为原因采用记缺点扣薪处分﹔制程采用要因矫正预防。
D.呆料预防要求BOM表100%准确﹐设计变更依实物落实进行。
2.直接人工
A.产量提升﹕追求生产绩效。
B.人员调节﹕实施人力支持制度。
C.技朮品质﹕实施人员多能工训练﹐QCC改善活动。
3.制造费用
A.用人费用﹕定员定额﹐加班要因改善对策。
B.合理利用资源﹕考虑是否一条流水线人员可以增加(以减少多流水线本身固定耗电﹐流水线磨损etc费用)。
C.事务杂费﹕定额预算制度。
D.能源费用﹕教导员工养成随手关水电的习惯。
结语﹕
身为公司一名管理人员﹐要时时以公司经营绩效为已任﹐努力为公司创造利润﹐伴随公司成长而成长。
第二篇:工厂管理
工 厂 管 理 浅 谈
1.建立一个可持续改善体系,年年有人审,月月有人审,天天有人审,比如5S管理.质量管理体系.成本核算体系等。
2.建立一个可目视化或透明化管理的平台,做到(看到.知道.做到)如果人人参与的话,会有一种“竟争”的关系存在,就会有提高,不要担心你的价格会让别人知道,在世界大市场的今天,拥有“采购”价格优势的也只是一些特定行业企业,比如石油行业等,除了这些行业,大家采购的价格都差不多。
3.组织机构必须明确,谁管谁,管什么,什么目标,什么时候达成,结果要怎么样,如果总经理和各部门主管总认为把直接下属管好就没什么问题了,就要看怎么管好直接下属,管好的标准是什么?什么事都自己管,不累死才怪。
4.总经理和各部门主管必须要认识到,错误是必然存在的,比如员工操作方法.物料管理混乱.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等等也是不可避免的,它就像感冒一样不可根治的,问题是怎么通过管理使其降到最少最小。
5.公司亏损赚不到钱,如果不是新产品.新技术产品的问题,就是内部管理有问题。产业的利润就在于:消除工序与工序间的浪费,消除人与人协作之间的浪费,消除空间与空间的浪费,消除错误的浪费,消除思维差的浪费,总而言之:消除浪费!
6.企业文化是指内在的企业文化,所谓内在的企业文化是指员工对公司内部工作氛围的一种认知。如果员工每天都在谈论:今天上班能挣多少钱„„等等,那么产品成本是降不下来的,品质也无法提高。如果能达到员工与企业共存
共荣的境界,产品质量才上去,成本费用就会下来。
第三篇:工厂管理浅谈
工厂管理浅谈(工作思维整理之一)
杨庆军/2007-2-14
一.理解工厂的本质
设立工厂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且是尽可能地赚取最大化的合理利润。赚钱的唯一途径就是客户愿意购买我们的产品,使工厂能够赚取到把原材料加工成完成品之间的差价,因此客户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先决要素(没有客户就没有工厂没钱赚)。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ISO9000八项管理原则之一。公司的每一个人在做每一件事时都把满足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客户至上,顾客满意的观念应加强培训,深植在每个员工的心中。客户对工厂的不满不能及时消除,最终造成客户的流失,对公司来说是最为致命的。
二.理解客户(关注客户就是要理解客户)
1.客户的需求
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客户有众多的选择余地,我们如何挤掉竞争对手,使新客户选用我们的产品,我们如何保持老客户的忠诚度,不被竞争对手挖走。
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有以下几个决定因素:
1.1.我们推出的品种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
1.2.我们产品的功能设计是否跟上或超越现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
1.3.我们产品的外观设计是否新颖别致,迎合最终用户的胃口?
1.4.我们新产品推出频率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
1.5.产品的品质是否可靠,稳定?
1.6.产品能否如期交货?
1.7.产品的价格是否合理、适度,成本能否有效控制?
1.8.售后服务是否良好?
1.9.是否有“和客户打造战略合作共赢的理念和行动,”协助客户提高占领市场的能力。
2.客户反馈的信息
客户对我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是否满意,有以下几种信息反馈:
2.1.客户的建议
2.2.客户的投诉
2.3.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
3.客户信息的处理
客户信息是公司最重要的决策和行动依据,因此,任何信息都不可搁置高阁,不做处理,必须按照信息传递途径流动,由市场开拓部门集中后统一登录在案,分发给指定部门负责处理,指定部门应组织相关部门研讨对策,并督察对策实施的有效性,报工厂负责人批准结案后,书面资料抄送市场部门,由市场部门回复客户。
由此,公司和客户能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最终形成双赢的局面,从而保证到原有的客户永不流失,而且新客户会慕名而来。
三.理解工厂的职责
公司希望通过销售产品赚到客户的钱并且希望赚到更多的钱,只有两种途径达到此目的,即开源和节流:
1.开源:
公司销售部门的职责就是通过品牌建设,不断扩大销售网络,寻找新的客户,增加市场对我们产品的需求量,通过销售数量的增加达到利润的增加。而这一切的基础是工厂制造出的产品能否满足客户的以上需求。因此,工厂在开源上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工厂和销售部门保持良好的互动,在管理成本,软硬件设备与设施方面的投入是必需的。
2.节流:
即降低产品成本。既要保持品质的稳定,又要降低产品的成本,这就是工厂的主要职责。这也就是我们过去提出“用最少的成本做出最好的产品”的工厂管理宗旨的意义所在。
工厂要完成自己的职责,必须时刻牢记“以品质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而生存和发展只有通过科学和严格的管理才能做到,也就是“向管理要效益”。
现代工厂管理的最常用的模式就是“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即列出工厂运作中最关键的控制要素,设立控制目标,划分责任归属,并在月底通过数据分析考核达标情况,从而评价整个工厂以及各部门的表现。
工厂管理的两大目标:品质管理 和 成本管理
四.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存在于工作的每一时间,每一地点;品质管理分为产品品质管理和工作品质管理.1.产品品质管理
影响产品品质有“人,机,料,法,环,测”六大因素,其中“人”的因素是我们要关注的最重要的基础要素。
1.1.对“人”管理宗旨是:唯才是用、长久服务(见《工厂用人及建设》一章)
控制点为:(“人”为所有的雇员,非单指作业员)
1.1.1.企业文化建立并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贯穿在其一切活动之中
1.1.2.企业文化的理念和形式得到“人”的认同
1.1.3.薪酬制度合理化并让对应岗位人员清晰明了的了解
1.1.4.厂纪厂规的合理化
1.1.5.奖惩和激励措施的合理化建立并和考核、薪酬、6S、品质、改善等管理制度、活动有效结合1.1.6.“人”的岗位职责是否明确?
1.1.7.“人”的工作是否有明确的工作指引?
1.1.8.“人”在工作时是否有其他人在监管和评估其工作表现?
1.1.9.“人”过去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和受培训状况?
1.1.10.“人”加入工厂后工厂给予的培训计划,如:岗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培训是否全面且合格?
1.2.对“机”的控制点为:(“机”既可是机器,设备,也包括作业工具和治具,夹具)
1.2.1.“机”的供应商是否为合格并得到批准的供应商?
1.2.2.“机”采购回厂后有无验收?
1.2.3.有无建立编号登记和管理履历表?
1.2.4.有无日常点检,保养和调较制度和记录表单并安排他人稽查执行状况?
1.2.5.对“机”的操作有无制订《作业指导书》或工作指引?
1.2.6.操作“机”的人员有无特别指定,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1.2.7.对“机”造成的品质问题有无表单记录和采取行动?
1.3.对“料”的控制点为:(“料”既指列入BOM的主料,也指各种生产辅料)
1.3.1.“料”的供应商的挑选是否是经过几家比较得出的最佳选择?
1.3.2.新的料件有无经过工程的试装检验?
1.3.3.新的料件有无通过品质部门的寿命,高低温,破坏性实验?
1.3.4.安规部品有无制定控制程序?
1.3.5.新供应商得到认可前,有无我厂的工程和品保人员去现场稽核其品控能力?
1.3.6.首批料件IQC有无加严检验,品保,PE和生产有无专人追踪试做状况,集体讨论后得出结论?
1.3.7.是否所有的料件供应商都是经过以上程序考核的合格供应商,并有《合格供应商登记表》来控制?
1.3.8.IQC的日常抽检有无周报,月报提交采购,推动供应商改善或淘汰不合格供应商?
1.3.9.料件特采有无控制程序,各部参与召开MRB会议,特采料件有无特别的监控手段防止隐性不良流到
用户手中?
1.3.10.料件在入库,储存,搬运,制造过程中有无制订管理程序加以防护?
1.3.11.料件异常引发的品质问题能否及时发现, 并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
1.4.“法”的控制点为:
1.4.1.是否所有的作业方法都有工程发出的《作业指导书》?
1.4.2.作业员有无掌握《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并考核合格?
1.4.3.有无他人对作业员的操作是否合乎规范进行稽核?
1.4.4.工程有无不断优化作业方法并加以文件化?
1.4.5.新的作业方法有无对作业员进行再次培训?
1.5.“环”的控制点为:
1.5.1.工作环境的静电防护有无控制程序并切实执行?
1.5.2.工作现场的尘埃,碎片等污染物有无控制程序并切实执行?
1.5.3.工作现场的温度,湿度, 噪音有无控制程序并切实执行?
1.5.4.有无应急措施防止突然断水, 断电, 断气带来的对品质的危害?
1.5.5.对有毒, 有害物品有无管控?
1.5.6.消防和作业安全有无监管?
1.6.“测”的控制点为:
1.6.1.有无治工具管理程序并切实执行?
1.6.2.有无治工具点检和保养作业指导并切实执行?
2.工作品质管理
工作品质指每个雇员都能完美地完成自己的职责。其控制点为:
2.1.工厂的管理架构是否齐全,部门设置是否合理?
2.2.部门的责任有无明确划分?
2.3.部门的内部架构是否齐全?
2.4.部门内的各层工作人员的职责是否清晰?
2.5.部门的运作程序有无明确规定?
2.6.各部门的交叉有无程序规定如何衔接?
2.7.各部门的管理指标是否明确,并且每月在管理层进行研讨?
2.8.持续改善和PDCA的循环有无坚持,工作失误是否在不断减少?
工作品质管理遵循的原则是:
人人有职责,事事有程序,作业有标准,管理有目标,不良有矫正,体系有监督。
也就是我们过去提出的:“管理制度化,运作程序化,作业标准化”
五.成本管理
品质管理重在预防,重在规范,所以前期投入较大,成本会相应地提高。但品质是工厂求得生存的唯一保障,所以为达成品质的稳定,一些投入是必须的。成本的控制应从成本的整体去进行分析,找出控制要点,纳入目标管理。
产品的成本管理可细分为
1.物料成本管理
降低物料的采购, 储存, 消耗成本,物料成本占全部成本的60%以上, 是工厂控制的重点,.1.1.降低采购成本控制点为:
1.1.1 在品质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要求现有供应商降价, 通常公司对采购部的要求是年降价目标5%, 并加以考核
1.1.2始终寻找质优价廉的新供应商, 经过工程, 品管的稽核及小批量试验后, 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册>, 并每月分配给一定的采购额, 一者分散风险, 二者对原供应商施加压力.1.1.3 始终寻找更靠近工厂的供应商, 以缩短采购周期.1.1.4 在制订采购合同时,要特别注意:
a.尽量用月结方式结算订单合同;
b.对来料检验不合格及补换料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定;
c.对到料不按时, 来料批退, 补换料不及时的供应商应有明确的经济处罚.1.1.5 对采购部的考核目标为:
a.采购订单按时完成率
b.来料不合格率
c.补换料按时率
1.2.降低物料储存成本的原则是JIT, 即及时原则, 其控制点为:
1.2.1.对全厂的每月库存总量由财务部进行核算及评估
1.2.2.对货仓执行安全库存和最高库存管制
1.2.3.对货仓执行每月呆滞料和报废料占库存比例的控制
1.2.4.对PMC执行订单完成周期控制及库存周转率控制
1.2.5.对生产部执行降低存拉数WIP的控制和待修理数量的控制
1.3.降低损耗成本的关键在于提高进料品质和加强制程管控, 其控制点为:
1.3.1.对每种物料的损耗应有最高限额的管控
1.3.2.对每一工单的损耗应在工单完成后的规定时间内核算
1.3.3.每月对主料损耗进行评估
1.3.4.对生产辅料的消耗量应有明确的工程预算, 并在每月总结中评估生产课的节约状况
2.制造成本管理
制造成本管理, 即工时损耗管理, 其控制点为:
2.1.1.工程测量并制订标准工时, 供财务作为核算基准
2.1.2.工程编制作业流程时, 拉平衡率最少要达到85%以上, 并不断予以提升
2.1.3.生产应控制直接劳动力和间接劳动力的比例, 减少搬运, 物料处理, 助拉, 统计文员, 修理等人力浪
费.2.1.4.加强人员培训和制程监管, 防止人为失误, 提高生产直通率, 降低维修工时
2.1.5.控制加班比例和审批
2.1.6.提高机器设备的利用率
2.1.7.提高PMC的计划和物控能力, 注重各工段的衔接, 减少待料时间
3.品质成本管理
品质成本虽然在财务报表上没有单列出来, 实际上在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管理者往往重视物料成本和制造成本, 忽略品质成本, 结果对前两者的节省带来品质成本的大幅提升, 不但冲销了节约的本意, 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是得不偿失.品质成本管理的控制点为:
3.1.控制来料不合格比例和特采比例, 减少挑选和加工的工时损耗.3.2.提高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减少维修成本。
3.3.压缩QA批退率,减少生产部的返工成本。
3.4.降低QA抽检不合格率。QA抽检不合格率是工厂最重要的控制指标,基本上等于客户的返修率.3.5.从事品检人员比例的控制
4.管理成本管理
管理成本包括人力管理成本, 指对车间人员外的其它管理和辅助人员比例进行管理;行政办公成本指辅助生产和管理的日常耗用控制.其控制点为:
4.1.对各部门的管理架构进行审批和精简
4.2.对岗位的设置需进行科学的评估, 实行定员, 定岗, 定责的三定原则
4.3.公司对办公人员和生产人员的比例应有控制.4.4.办公用的日常耗材应进行每月统计和评估
4.5.水, 电, 汽的节省应管理
4.6.会议应管理, 以达高效率, 同时避免在加班时间开会.4.7.统筹工厂各管理活动小组的运行,尽可能的形成有机整体:如工厂的6S活动可同时运行提案改善、品质
稽查、培训规划等小组活动,以提高团队运作品质和效率,减少管理资源的浪费。
六、总而言之:工厂运作管理有“六部曲” 运作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目标贯彻执行的具体体现。运作管理,要坚持“一、二、三、四、五、六”:
一个中心——以全面落实企业目标为中心。要建立明确的目标管理执行制度,以目标为纲,制定季度目标、月度目标、周目标、日目标,保证企业目标的全面实现。
两个基本点——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运作管理靠人来做,人要靠制度来管,违规必罚;工作要靠程序保证,钉是钉,铆是铆,违背程序就要严办。
三大运作规则——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运作管理要有标准,实现标准靠制度保证,贯彻制度要严格规范。
四大运作原则——目标管理的原则,全员参与的原则,过程监控的原则,持续改进的原则。即按既定的目标,全员参与实施,加强过程监控,坚持持续改进。
五步控制方法——写所需,科学制定计划;做所写,认真实施计划;记所做,记录完成情况。查所记,查工作到位率;改所查,持续改进提高。
六“必”执行法——凡事必规定、规定必执行、执行必记录、记录必考核、考核必有效、有效必鉴证,从而保证生产运作过程管理准确、到位,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
多年来本人在工厂管理方面运用了以上管理思路,实践证明,在工厂运作管理的过程控制中,还是管用的、见效的。
品质管理和成本管理既矛盾, 又交融, 在两者中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即实行”中庸”之道, 靠的是管理员管理技巧的日益磨练和经验的积累.当两者严重冲突, 非得放弃一方时, 请记住工厂的本质, 一切以品质为
先.短期的成本增加在将来还可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弥补回来, 但品质不良损害的绝不仅仅是几台机的问题, 他带来的是客户对我们信誉的丧失, 客户会离我们而去, 这将危害工厂的生存的基石.所以, 在现阶段, 工厂面临千头万绪的困难时, 首先把握住最后一道关卡: 把不良品和有不良隐患的产品控制在厂内, 不要让不良流到客户手上.这是工厂管理成功与否的最低标准。
第四篇:工厂管理
中国文化是一种清淡文化,包容文化,你也不得罪我,我也不得罪你,自己人,大家别太较真,而对外人,就群而攻之,继而灭之,容不下外人。我们经常看电视就知道,国民党党员一看到共产党人或八路军,立马掏出手枪,射击,不能共存。
传统文化中不能包容外人,不能包容冲突影响到我们现在的工厂,所以工厂中常有帮派,有的是同一地方的,有的是同一个部门的,只要本帮的人有人找麻烦,马上一起来对付他,修理外人。
中国文化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种文化也影响到工厂,如果老板过问了一些事,职业经理人会感到老板是否不信任我啊,怀疑我啊,工作的热情会受到大大影响,抱怨老板。
现在不少工厂,没有什么争吵,没有稽查,考核,做事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没有多大压力,目标也模糊,响应了中央的和谐精神,但是老板还是没钱赚,现在只是坚持,明年坚持不下去就关门。为什么这么和谐的一个工厂还是没有钱赚呢?原因有三个:产品单价没有提升,人民币早就升值,二原材料单价上升,三劳动力成本上升。面对这种情况,只有二种选择,一是产品创新,以苹果公司为榜样。二是管理升级,提高工作效能,优化人员。现在中国工厂大部分是加工为主,要转型升级,很困难,只有第二种选择,管理升级,如何升?优化流程,优化人员,提高执行力,全员较真。如果真要这样来较真,肯定会有冲突,但是不冲突不行啊,不较真只有死,较真起来还有希望。
所以表面和谐不一定是好事,里面掩盖了太多的问题。我见过一个化工厂,效益大不如前,以前吃得的化工特殊行业的红利,现在,老板感到压力大,请了个管理代表,负责工厂管理系统的优化,这个管理代表做事还是认真,建流程,培训流程,流程看板化,建规章制度,监督流程与制度,但是化工厂这帮人做事随便习惯了,要的表单就是不填,太麻烦,以前这么多年都过去,老板还不是赚大钱了吗?搞这些有什么用。工厂经常为了流程执行的事,吵的不可开交,后来有一次,生产主管威胁不做了,老板考虑到出货,只有让步,流程暂不执行,表单暂不填写。二个月后,管理代表走了。这就是一场制度变革,最后悲剧结束,生产主管与管理代表朋友都没得做,成了仇敌,老死不相往来。这个工厂还是一样的开,只不过没有以前赚钱。员工出工不出力,团队效能低,自以为是的人太多。
适当的冲突和博弈是有利于国家和工厂发展的,看看老外,多党制,腐败相对来说好多了,因为做事有人用眼睛来盯住你,乱来的人就少,腐败不会象中国这么普遍。中国工厂都有一大把标准,制度,大部分工厂制度的50%没有落实,因为没有人去较真,大家怕冲突,求个和谐。最终结果是,出不了货,材料呆滞,不良高,退货多,人工效能低,老板赚不到钱。
表面和谐是一量种腐朽,无活力文化,最终的结果是大家一起死。因为工厂里面的问题太多,暂时掩盖,慢慢化浓,最后癌变。
第五篇:工厂管理心得
工厂管理心得
经营企业并非作慈善事业,企业不赚钱是一种罪恶,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创造利润。而为达成此目标,必须有高效率的团队,高品质的产品,低成本的进料。团队成员需要有二种精神:A、经营企业要的就是第一,如果是第二就要关闭﹔B、团队成员要有不畏艰难,不畏缩,不达目标,不罢休之精神。—、品质管理
外部市场的竟争不外乎是品质,价格,服务三要项.谁要主宰市场就必须取得品质,价格,服务的绝对领先。
经历过一些公司,皆有以下问题,为了达成产值,产量目标,从而投入大批人力工时,反而造成新进人员低品质,多任务,低效率。从品质管理来看:
1.大量新进员工缺乏品质管制意识。2.基层干部缺乏工作教导实务经验。
3.整体忙于目标产值追求,问题盲点即不断发生。
4.虽然问题有分析,但是落实度很差,执行力度欠缺(说话一流,文章二流,做事三流)
5.人的品质待教育,生产制程要改善,产品良率须提升。
内部品质管理
1.内部品质管理包函三个层面:现品,现场,现人。(即产品的品质,过程的品质和人的品质)。只有高素质的人在最佳过程中,从事研发生产,才可能制造出优良的产品。
2.产品品质好坏必然决定于生产过程中5MIE(人,机,环,料,法)尤其人的品质是决定产品品质的关键。
3.品质异常处理:要以QC手法(层别法,查检表,管制图,散布图,鱼骨图,直方图,柏拉图)依不良因素分析,但最重要的是对矫正对策及预防措施方案之执行,一般工厂不良因素主要是人为管理,物料异常最多,而人为管理疏失往往是产品返工及客诉的最大要因。
4.对策:以教育训练提升人的品质,并落实改善品质措施。A:短期(立即执行)
用QC手法对问题进行探讨,认真实施对策,依循PDCA(PLAN,DO,CHECK,ACTION)时时从不同角度考量如何改善。B:中期(有效训练措施)
实施班组QCC活动(每周两小时)针对每个岗位一周以来报表反应出来的品质状况(当然最起码报表必须是真实的)让作业员对品质管理提出看法与问题,使其有参与感,进而加重其责任心,品管圈活动中可运用脑力激荡,QC手法,品质改善提案,QCC竟赛等各类管理训练措施。C:长期(积极教育训练)
1.不定期或按计划全面实施职前,在职,重点,机会品质教育。
2.公司举办品管圈竟赛,品质征文,征图,品质标语,并品质演讲等意识教育,用来凝聚形成公司全体品质意识,从而提升全员无形中的品质观念。3.落实ISO9000之精神,教导全员ISO是平时的作业规范,而并非是应用一时审查稽核,ISO精神在公司内作横向及纵向全面展开,则公司全员皆为审查员。
二、生产管理
管理是让过去的问题不再重演,想出办法并实行改善﹔是对将来的问题先作预测。并作出对策方法。万一发生了问题,要想出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并能把问题发生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方法,并立即实行。
生产管理重点是品质高,成本低,交期快,即通常所说的Q C D(QUALITY COST DELIVERY DATE)无论是ISO精神,还是PDCA或目标管理最重要的是决定好的事一定要遵守。
生产管理要对总体生产力进行管理,总体生产力=品质良率*生产效率*机台架动率*目标达标率*周转率。
如何提升总体生产力?
1.实施中,基层干部实务教育训练,主要内容工作教导,工作方法,工作改善,工作安全四项基础训练,(巡线并立即指导改善是最常用一种方法)2.探讨效率改善: A.制程平衡 B.源头管理
C.突破制程瓶颈(针对制程中的瓶颈,必须能回答以下问题:)a.问题点:什么是当前的瓶颈? b.要因:应该要改变什么事情? c.目标:要改变成什么样子? d.方案:要如何改变? 3.机台架动率提升采用轮班制etc.4.目标达标率的完成是通过节报(每二小时)对生产计划及时追踪,修正并实施追加等以达到目标
三、成本(COST)控制
成本是料,工,费三方面支出的总和。如何控制成本? 1.材料方面
A.采购单价:要求厂商降价,寻找新厂商。B.技朮改善:制程改善,寻找替代新厂商。C.损耗管理:人为原因采用记缺点扣薪处分﹔制程采用要因矫正预防。D.呆料预防要求BOM表100%准确,设计变更依实物落实进行。2.直接人工
A.产量提升:追求生产绩效。B.人员调节:实施人力支持制度。
C.技朮品质:实施人员多能工训练,QCC改善活动。3.制造费用
A.用人费用:定员定额,加班要因改善对策。
B.合理利用资源:考虑是否一条流水线人员可以增加(以减少多流水线本身固定耗电,流水线磨损etc费用)。C.事务杂费:定额预算制度。
D.能源费用:教导员工养成随手关水电的习惯。
身为公司一名管理人员,要时时以公司经营绩效为已任,努力为公司创造利润,伴随公司成长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