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的十六大以来哈尔滨理论武装工作综述
党的十六大以来哈尔滨理论武装工作综述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指导发展实践,围绕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任务目标,结合哈尔滨发展实际,破解哈尔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积极探讨与实践。
着力解除思想禁锢。党的十六大以来,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紧跟时代步伐,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实现了哈尔滨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但是,一个时期以来,哈市的发展在与同类城市的对比中却相对滞后,在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拉大了与同类城市的差距。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思想僵化,观念保守,盲目乐观,自我满足是重要原因。为此,哈尔滨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通过走出去、对标定位、剖析典型案例,广大党员干部认识上的障碍得以扫清,共谋发展的勇气和热情更加高涨。市委十二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高举“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的旗帜,深刻反思“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欣赏”、“自我满足”保守思想给哈尔滨发展带来的严重影响,深刻理解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的深刻内涵,带领广大党员超越自我,从无所作为的保守思想桎梏中解脱出来,思想面貌开始发生新的变化。2010年底,开展“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学习讨论活动,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超越自我,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新战略的实施。
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围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目标,结合哈尔滨发展实际,坚持了“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一心一意为人民办实事”发展理念,坚持了建设“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的中远期目标,提出并坚持了“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大都市”的具体目标和“一江居中、两岸繁荣,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实施新战略期间,市委先后召开四次全会,从不同角度破解了哈尔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并强调了“推进思想解放,增强发展意识”问题,客观、公正、公开地正视哈市发展中的差距,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明显增强,全市上下思想面貌开始发生新的变化。市委十二届八次全委正式提出并通过了哈尔滨市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引领哈尔滨进入提速发展的快车道。市委十二届九次全委讨论通过了《中共哈尔滨市委关于保障
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充实并丰富了新战略内容,使新战略内容和目标更加完善和统一。提出了《增强紧迫感,提高执行力,进一步加快新战略的推进步伐》工作要求,全市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市委十二届十次全委总结了2010年工作,部署了2011年任务;研究讨论了《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的工作要求,全市发展热情空前高涨,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了“坚定实施新战略,奋力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工作任务目标,引领哈尔滨继续前进。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哈尔滨市大力实施惠民工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持续推进惠民行动,切实解决老百姓关注的大事、要事、急事、难事,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特别是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四大民生指标”,努力把人们带入民生福祉的新境界。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接近1万元。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累计新增就业53.87万人,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20万人以上。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保障标准大幅提高,困难群体得到政府救助和社会关爱。
着力提升执政能力。哈尔滨市从抓党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入手,提升政府整体执政能力。注重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弘扬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快实施新战略的实践中形成的路桥精神、环卫精神、交警精神和公仆精神,弘扬敢于担当重任、敢于破解难题、敢于突破创新的主人翁的责任感。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决策意图,搞好调查研究,勇克难关、敢于碰硬,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强化和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快了新战略的推进步伐。将2012年定为哈尔滨政风建设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行政问责为核心的政风建设年活动,发布实施《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市直机关开展“争先优、补短板、强问责”创建首善机关主题实践活动,要求遵守《哈尔滨市直机关工作人员十不准》,机关行政效能明显增强。
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过去十年,成就辉煌;展望十八大,任重而道远。理论武装工作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哈尔滨科学发展新跨越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第二篇:十六大以来党加强理论武装工作的基本实践与启示
十六大以来党加强理论武装工作的基本实践与启示
理论武装工作,指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干部群众的工作。它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以来,党把理论武装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作为首要任务,坚持首要任务首先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确保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确保党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十六大以来,党加强理论武装工作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开展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和普及
2002年12月2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一次会议,研究的主题就是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会议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首要的政治任务,就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为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还对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按照六个要求,中央下发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围绕主题、把握灵魂、狠抓落实,按照在深人人心上下功夫、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在力求实效上下功夫的要求,切实抓好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工作。
在深入全面学习十六大精神的基础上,中央及时把理论武装工作引导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干部群众的轨道。2003年6月8日,中央发出《关于印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6月15日,又发出《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要求全党充分认识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着眼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围绕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紧密结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实践,继续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落实。7月1日,中央宣传部等部门组织召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胡锦涛深刻阐明了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深刻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深刻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深刻内涵、基本内容和科学体系。
2005年到2006年上半年,全党用一年半的时间在全党集中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6年8月,《江泽民文选》出版发行,13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要求全党充分认识学习《江泽民文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潜心研读原著,把握精神实质,真正学通弄懂。还要求各级干部要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学习的领导,认真研究,精心部署,务求实效;各地区各部门要作出周密的学习安排,把学习纳入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培训计划,重点抓好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要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培训学校的作用,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班、培训班、学习班,推动干部的学习。8月15日,中央召开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对《江泽民文选》中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作出了“21个关于”的概括;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作出了“10个关于”的概括。他指出,《江泽民文选》为我们更深入地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最好的教材。并要求全党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着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着力推进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
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会变为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理论又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才能被群众接受。理论的宣传和普及,只有增强针对性、启迪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战斗力,才能取得掌握群众的实实在在的效果。十六大刚结束,中央即组织十六大精神宣讲团,奔赴各地宣讲十六大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部署。各地依托讲师团等单位的理论骨干组成宣讲团,围绕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开展宣讲活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及时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路线方针政策。2003年7月下旬,中央又组织宣讲团赴各地宣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广泛宣传和普及的同时,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开展了对广大干部和党员的集中培训。2003年9月3日,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班。胡锦涛出席开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对如何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不断引向深入进行了全面部署。紧接着,中央连续举办了10期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研讨班,对全国150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进行轮训。各省市区党委按照中央的范式,层层举办研讨班、培训班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认真研读十六大报告和江泽民的一系列重要著作。中央和各级党委还派出督查组到各地了解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情况。从中央到地方层层组织的、从上到下的大规模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面对面、互动式的宣讲、培训、督查,既保证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对十六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理解,也推动了全党全国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热潮的形成,推动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兴起。
二、抓好十六大后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和教育
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一个政党先进不先进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在于能不能与时俱进地提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理论。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时代和实践要求我们党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的同时,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党中央先后提出了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新军事变革、和谐外交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方面和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以来,党在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同时,集中抓了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理论的学习和教育。
2003年8月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提出,全党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003年底,“中国科学家人文科学论坛”邀请曾培炎到会,就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专题讲演。2004年2月,中央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温家宝和曾庆红在研讨班开始和结束时发表重要讲话,分别就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工作要求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阐述。2004年两会期间,胡锦涛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2004年,胡锦涛在多次会议和各地考察时,对不同领域怎样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为帮助全党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2006年,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下发各地。
从2004年到现在,全党广泛开展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研究,通过百度搜索,目前相关网页约有6,400,000篇。广泛深入的学习和教育,使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有了更加深刻认识。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真正使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的观念开始确立。注意考虑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发展差异和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各方面,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作风开始形成。各地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寻找差距,总结经验教训,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思路,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广泛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和教育的同时,全党还开展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的学习。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号召全党,要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2005年2月,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2005年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期间的首要任务,并于2006年2月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并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高层的研讨班,对全党的学习起了极好的带动和推动作用。仅网上调查,目前有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网页约有11,500篇,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网页约有10,600,000篇。
三、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建设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共同为崇高理想和伟大目标而奋斗。胡锦涛多次强调,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就必须进一步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004年初,《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下发,文件把实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重要内容提出。4月底,中央召开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胡锦涛会见参加会议的代表并指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新矛盾、新问题,我国改革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新任务、新情况、新课题。我们党就必须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005年11月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胡锦涛主持并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展现思想魅力和发挥指导作用创造了广阔舞台。他要求广大理论工作者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实践为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善于从人民群众火热的实践中提炼研究课题,善于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努力回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亟待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要求瞄准当今世界的学术前沿,着力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努力形成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吸收当代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工程实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研究不断深化,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基本观点研究扎实推进,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势头良好,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工程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界高扬马克思主义主旋律,促进了在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共识,整合了理论研究资源、创新了理论研究机制,开拓了对外学术交流的窗口,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发挥了龙头作用、基础作用和带动作用。
工程实施三年来,一是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本观点的研究集中编译了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并将其基本观点分为18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深入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成果进行了集中系统的研究,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回答了干部群众关心的问题。二是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逐步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一级学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为二级学科,以哲学社会科学分领域研究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启动了9本重点教材编写工作,并提出要在今后7年左右的时间,陆续组织编写150种左右教材。三是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原来的7门调整充实为4门课,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重大项目组织力量进行编写。四是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工程成立了20多个课题组,将国家人才培养重点计划中的优秀中青年学者纳入到工程中。直接参与的专家学者有 500多人,间接参与的有5000多人。
四、十六大以来党加强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启示
十六大以来的理论武装工作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对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在思想认识上达到新高度,对加强党的建设在认识上达到新水平,在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成效,对理论武装工作的方法进行了新探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巩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不断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情不断高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为实现“十一五”宏伟目标而奋斗的氛围正在形成。党加强理论武装工作的成功实践给我们三点重要启示:
一是理论武装必须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处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越是面对深刻的社会变革,越是面对艰巨的历史任务,越要发挥党的思想理论优势,把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作为理论武装工作的着力点,越要全面准确地宣传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方针政策,及时充分地反映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发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工作的新举措,着力营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引导干部群众增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理论武装工作只有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才能正确研究和认识党在新的形势下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决策,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把握形势、找准位置、选准坐标,奋发有为,进位争先。
二是理论武装工作必须纳入经常化、规范化轨道,有健全的制度来保证。胡锦涛多次强调,必须坚持把学习作为全党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努力使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有新的提高。中央从2002年12月至今,政治局先后举行了38次集体学习,内容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全党的学习。中央还先后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江泽民文选》等专题研讨班。使参加研讨班的高级干部在学习中掌握了理论,在交流中形成了共识,在讨论中明确了方向。近年来,各级党委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完善学习制度、注重学习实效,坚持围绕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学,围绕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学,围绕解决本地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学,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高。
三是理论武装工作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在方法和载体上不断创新。新形势下的理论武装工作,必须在继承和发扬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力创新。不继承就没有前进的基础,不创新就没有发展的动力。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理论武装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形成新思路,探索新办法,开辟新途径,取得新成效。要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理论武装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理论武装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来推动理论武装工作,努力使理论武装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理论武装工作做实做深做活。
理论武装工作的实践发展无止境,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无止境,我们党对它们的探索也将永无止境。
第三篇: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特点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特点
张宁(作者单位为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五编研部) 2012-10-24 16:23:18
来源:光明日报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中全党智慧,科学总结实践经验,顺应新的实践要求,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集中体现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年来的理论创新持续周期长,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针对性和指导意义都很突出。这个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步形成期,时间范围大约从2003年4月到2004年5月。总结抗击非典斗争的经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提供了一条完整而清晰的思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和“五个统筹”等一系列具有鲜明实践要求又内在联系的重要概念,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的初步形成。随后,胡锦涛同志又初步系统阐述了这些基本概念的科学内涵,将其付诸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不仅使新理论有了较完备的形态,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中全党智慧,科学总结实践经验,顺应新的实践要求,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集中体现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年来的理论创新持续周期长,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针对性和指导意义都很突出。这个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丰富成熟期,时间范围大致从2004年5月后到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观给全党审视过去、规划未来以新的理论支点,开启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闸门。这期间,结合宏观调控实践、制定“十一五”规划,回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遇到的一系列其他新问题,科学发展观向纵深和宽广领域蓬勃发展。从纵向说,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地位作用、本质要求、重要着力点和根本动力;从宽度说,绝大多数重大战略思想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作出精辟阐释,是这一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
第三个阶段是深入发展期,时间范围大致从十七大后到当前。十七大后,不期而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党中央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这一时期理论创新继续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将此前的创新成果进一步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比较突出的有三点:一是全党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全党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体制上发生了深刻转变,为推动科学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组织保障和群众基础。二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发展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想,这是十七大后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的最新重要成果。三是适应新情况新问题,在各方面深化已经取得的认识成果。比如: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要求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三中全会形成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任务,六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系列新要求。2012年初,党中央又提出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第二个阶段是丰富成熟期,时间范围大致从2004年5月后到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观给全党审视过去、规划未来以新的理论支点,开启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闸门。这期间,结合宏观调控实践、制定“十一五”规划,回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遇到的一系列其他新问题,科学发展观向纵深和宽广领域蓬勃发展。从纵向说,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地位作用、本质要求、重要着力点和根本动力;从宽度说,绝大多数重大战略思想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作出精辟阐释,是这一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
十年来的理论创新呈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
其一,以实践为基础推进创新。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依据对基本国情及其具体实际的准确判断,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的,也在推动科学发展过程中经受实践反复检验,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因此,扎根于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是这一时期理论生机盎然、创新喷薄而出的内在源泉。
其二,在继承发展中实现创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开始后不久就提出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一理论依据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继承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理论创新的基本思路和许多重大观点,有些直接依据或来自这些思想,有些则是在解决前人已经提出但还没来得及解决的问题。同时,在创新中还特别注重阐发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蕴藏的深邃智慧和高远价值,通过对经典作家和基本原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揭示了有关创新观点所体现的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和人类文明进步趋势。同时,科学发展观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多年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吸取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精华。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成为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创新成果形成发展的主要方式。
其三,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现代化建设,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紧紧抓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重大问题,首先在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实现理论突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确立为我们党推进一切发展的核心理念,进而以此为核心和灵魂,推进各领域的创新,相继催生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问世。围绕发展问题上核心理念的创新推动各方面的理论创新,成为这一过程的鲜明特色和重要途径。十年来的理论创新呈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
其四,与党的建设紧密结合推动创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始终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同步。在这期间,全党进行了以先进性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集中教育活动,及时用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使理论在与实践结合中获得不断丰富发展的强大动力。这表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只有与党的建设创新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才能形成创新主体,巩固创新成果,推动其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和完善发展。
第四篇:党的十六大以来法制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法制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发
展
申小提
2012-10-31 19:22:54
来源:求是理论网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拓创新,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并蓬勃发展,立法逐步完善、司法体制改革卓有成效,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大大增强,公民依法监督、以法维权的意识不断提高。
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基础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的法治思想为根本,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并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思想中的精华,经过几代共产党人不断探索,逐步形成的指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成果。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的法治是社会主义的法治,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也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它的提出,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命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重大创新,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这五个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和实践,是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党逐步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并不断在新的高度上深化其内涵,彻底摆脱了封建人治思想的羁绊,从而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重要保障。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执法为民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宗旨和目的,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是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同时还是社会主义法治始终保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就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公平正义不但是立法、行政和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而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需要。只有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信心,赢得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支持。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法治只有按照人民的意志,服务党和国家的大局,才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大局要求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牢牢把握大局,紧紧围绕大局,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个人就是要立足本职、依法正确履职。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由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体现出的先进性所决定的,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面对国际形势、社会转型及思想多元化等复杂因素,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展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这一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断提出新的法治思想对其加以丰富。提出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等法治思想。2003年3月,温家宝同志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郑重宣布,本届政府履行职责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宪法》和《国务院组织法》,并把依法行政作为新一届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2004年3月,温家宝同志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提出“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及“能动司法”理念,等等。这些法治思想和目标的提出,丰富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具体落实于实践中,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思想指导作用。
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形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党的十五大最先提出“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十六大进一步强调“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十七大又提出了“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更高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十六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立法为民,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努力建成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审议通过了2004年宪法修正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是历次修正案中条款最多的一次,它将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以最高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涉及政治、经济等国家根本问题,并强调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如“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建立健全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等。这些规定,适应和促进了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充分体现了党依法治国、执政为民的理念。
十六大以来,制定和修改了一批重要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全面的法律清理,废除了缺乏实效的法律法规。《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统一提供了法律依据;《选举法》的修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制定,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物权法》、《企业破产法》、《反垄断法》、《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在繁荣市场经济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侵权责任法》的制定、《刑法》的四次修改、《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法》的修改,规范了社会秩序,更好地维护了程序正义;《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的制定,有利于依法保障民生;《城乡规划法》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上把乡村纳入国家的整体规划;《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国家赔偿法》的修订,规范了行政行为,促进了依法行政及公权力的监督;《可再生能源法》、《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为践行科学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立法过程中,着意加强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立法水平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程度不断加深。立法机关不但广泛征求法学家的学术意见,还采用群众来信及网上投票等多种形式鼓励公众参与。例如,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共收到181等群众来信和82707位网友通过中国人大网提出的237684条意见,其中,要求修改的占48%,反对修改的占35%。根据这一结果,最终通过的修正案调高了起征点。公众参与真正对立法发挥了作用,成为了立法程序的一个环节,从而使立法更加贴近社会实际需求,增强了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已在根本上实现了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各项事业步入法制化轨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带有自身明显的特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景文指出,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体系通过漫长的时间自发形成不同,我国的法律体系是有目的、按计划、分阶段形成的。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把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为一项政治使命,使立法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一直是中国立法的鲜明特色。与西方法律体系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时间性、阶段性特别明显。
吴邦国委员长在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同时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不断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攻坚时期。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法律体系也必将与时俱进,适时加以完善,为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民生的进一步保障和改善、小康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法制基础。
三、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依法治国是贯穿于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方略。从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并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任务以来,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党的十六大将“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要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党和我国政府提出了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重要方针。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随后,国务院制定并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正式确立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是我国在政府法治建设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反映了我们党对依法行政规律的科学认识,也是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转变政府定位和职能。法治政府应当是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为建设责任政府,我国政府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2005年7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对行政执法责任之进行了详细规定。与此相应,行政问责逐渐制度化。为建设服务政府,2007年8月制定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建立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提高政府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07年1月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中央到地方的大部分政府部门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大多数省级政府建立了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各级政府还纷纷开通微博,通过政务微博及时发布信息,并与公众展开互动。
加强对行政行为的法律约束。2003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设定事项和程序等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规定;行政审批改革顺利进行,基本建立了以行政许可法为核心,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相配套的行政审批法规制度体系;201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行政强制法》,对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程序、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程序、法律责任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有效遏制了随意制定和实施行政强制的行为。
完善行政监督、救济法律制度。在行政监督方面,高度重视行政复议工作。2006年4月,国务院法制办正式设立行政复议司。2006年9月,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健全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意见》,对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作了明确规定。2006年底,国务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了全国行政复议工作座谈会。2007年6月,国务院正式公布《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强化自我纠错的能力和机制。在行政救济方面,2010年4月修改的《国家赔偿法》,明确了赔偿责任、扩大了赔偿范围、简化了赔偿程序、完善了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保障了赔偿费用支付,并明确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
四、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司法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在党的十五大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中央于2004年颁布了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初步意见,对司法改革作出全面部署,第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启动。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2008年12月,党中央转发了《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确定了“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改革司法保障体制”4个方面共60项改革任务。第二轮司法体制改革启动,改革进入重点深化、系统推进的新阶段。目前,中央确定的改革任务已全部完成并得到有效推进,实现了预期改革目标。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完善司法公开制度,加强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司法公开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包括立案公开、庭审公开、执行公开、听证公开、文书公开和审务公开六个方面。各司法机关注重加强网站建设、短信平台建设等信息化手段建设,使司法公开更为快捷、更为直观,并可与群众展开互动交流。如北京市公安局自2011年3月起试推行立案公开机制,刑事、治安案件受害人及家属、委托人,可通过互联网随时查询案件办理情况。通过完善司法公开制度,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了保障,有利于赢得群众对司法活动和司法机关的认可和信任,从而更好地树立司法机关的公信力。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提供法律依据,更好地尊重和保障人权。2007年10月、2012年8月两次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解决了我国审判实践中出现的现实问题。2012年3月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以“促公正、促效率、保人权”为宗旨,在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强制措施、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程序方面都做出了重要完善,适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提高司法人员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提供人才保障。2002年3月起,国家开始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取得律师资格及担任公证员均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实行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制度,所有在编在职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必须参加执法资格考试,未通过考试的不得执法;开展司法人员职业培训,加强司法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司法效率,加大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力度,解决人民群众在诉讼中的实际困难。在提高司法效率方面,根据我国特点,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多元化矛盾解决机制。各地法院纷纷开展网上立案形式,简化立案手续。在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方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大大降低了诉讼费用,《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严惩违法违规收费行为。国家不断加大法律援助财政支持力度,中央和大部分省级地方设立了法律援助专项经费。官方和民间志愿法律援助相结合,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经过6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已经建成。突出表现在司法制度机制逐步健全,司法组织体系逐步完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逐步合理,司法功能不断拓展,司法程序不断完善,司法行为不断规范,司法条件不断改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司法改革深入推进,等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大力开展普法工作,公民法律素养、法治观念显著提高
十六大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广大普法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我国已经连续实施了四五普法、五五普法两个普法规划,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六五普法正在蓬勃展开。
普法工作不断规范化、制度化。四五普法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如《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在全国公务员中开展学法用法和进行依法行政培训的意见》等,将普法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普法工作的对象既广泛又有所侧重。一方面,普法面向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使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帮助群众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如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等制度,继续加强公务员法制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等等。
普法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十六大以来,普法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注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法制宣传。把“法制宣传日”等宣传日、纪念日作为普法的重要平台;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体开展普法,各电视台纷纷开设法治栏目,报刊杂志中也不乏法治专栏的设立,普法网站的建设更是充分发挥了新兴媒体的优势;全国普法办公室和中央电视台每年评选“法治人物”,通过宣传法治人物的事迹,感染群众,教育群众,在群众中树立良好榜样。
十六大以来,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法制宣传教育,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显著提高,通过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养,推动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新要求。在这一要求下,全社会将继续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普法教育。
六、结语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我国的法制建设,同样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符合国情的法治思想,大大推动了法制建设,并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氛围。我国的法律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的状况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繁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作者:求是杂志社政治编辑部)
第五篇:党的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的新经验
党的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的新经验
李秋芳
高波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深入探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规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坚定不移地治理腐败和不正之风,获得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经验。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新理论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主张,作为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
全党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各级纪律检监察机关努力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坚定保障者,科学判断形势,主动服务发展,深入研究和解决妨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突出问题,从利益原则、公平原则、透明原则等市场经济规则中,探寻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改革创新,积极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坚决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错误行为,支持和保护党员干部干事业的积极性,为发展营造了健康有序的环境,使人民群众日益感受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带来的实惠和利益。
二、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始终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把维护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方向是否正确,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否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否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必须依靠政治纪律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党的政治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等方面的行为规范。政治纪律在党的纪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党的“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纪律非常重要,但宜重视政治纪律”。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强调,“党章规定的各项纪律都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而最首要、最核心的就是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政治纪律”。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党高度重视政治纪律建设,坚持不断发展创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上来,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各级纪委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认真监督检查党的决议和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坚决查处各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行其是等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保证了中央的政令畅通。
由于把维护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全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提供了重要保证。主要体现在:
一是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密切关注各种敌对势力“西化”和“分化”中国的图谋,坚决抵制公开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危害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行为。
二是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反腐败工作,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行党内监督与社会监督互动,使党风廉政建设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服务。
三是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反腐败工作,始终强调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尤其是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维护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巩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四是坚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目标,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坚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维护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全部工作只有顺应民意、为民谋利、合乎民心,才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执政为民在细节,不因小节失大体;群众利益无小事,勿因善小而不为。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十六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最重要的经验。
群众利益的充分满足,有赖于对公众民意的充分尊重。我党秉持“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与构建“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推动公共服务的精细化,保证公共利益的亲民化,把公权监督、行政问责、公众参与、民主评议,努力体现到同人民群众发生联系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当中。
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从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热点问题入手,督促各部门纠建并举、综合治理,加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明令禁止劳民伤财的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治理教育乱收费、减轻农民负担、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克服在征收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企业违法排污、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组织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探索损害公共利益的辞职、辞退、免职、降职、降薪等制度,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赞誉。可以说,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成效的认可程度,更直观地来源于对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治理成效。
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预防腐败科学体系
腐败,说到底是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不能否认,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和领域出现了腐败易发高发现象。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能不能解决和怎样解决腐败问题,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就必须加强教育,帮助党员干部正确处理权力与利益的关系;必须改革体制机制,完善制度,从源头上消除腐败发生的漏洞;必须加强监督,使权力运行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制约;必须坚持在保持惩处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加大预防腐败的工作力度。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站在战略高度,把反腐倡廉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城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颁布实施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教育、制度、监督三者相互依存、有效结合、相互促进,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惩防腐败的综合实践中。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按照中央的要求,全党通过教育与制度的结合,扩大了反腐倡廉的党内基础和社会基础;通过制度与监督的联结,增强了纪检监察和民主监督的刚性作用;通过监督与教育的呼应,增强了预防腐败的强大效力。其标志是:
第一,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积极促进了党员干部和公民提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环境的素质。在反腐倡廉教育中,党员干部继承我国廉政文化优良传统,兼蓄人类廉政文明成果,学习和规范从政行为,努力形成诚信廉洁的文化心理,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成为对公开、公正、公平、诚信、廉洁等道德规范的普及教育过程。
第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着力在腐败易发高发地带构建“拦截大坝”。以减少行政审批权力和规范党政机关的权力运行为目标,限定政府自由裁量权,促使政府转变职能,持续推进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财政管理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了要素市场和政府采购等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主体诚信交往、阳光交易,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过程互动互促,相得益彰。
第三,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紧紧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使预防腐败的关口加快前移。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驾护航的实践中,我们综合运用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根据阳光透明的原则,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逐步扩大,党务公开开始启动。坚持政府职能转变与优化资源配置相协调,规范市场准入与抑止无序竞争相结合,提高了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效能,为广大群众提供着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为合法市场主体提供着“想办事、能办事、办成事”的市场交易环境。
第四,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既保持了惩处腐败的高压态势,又注重从源头上综合治理,努力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面对一些地区和领域腐败高发、易发态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惩处腐败和纠正不正之风的力度,彰显了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开展警示教育,出台一系列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主动优化监督结构等,都增强了预防工作的作用力。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公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大部署和成果,在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实践中,扩大了反腐败的社会效果。
五、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成遏制权力腐败的监督机制
民主与腐败是一对天敌。腐败是民主缺失的政治表现,民主是清除腐败的政治条件。与西方“三权分立、新闻自由、司法独立、竞争性民主为主”的反腐败模式不同,中国完全可以在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充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预防和治理腐败。“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防治腐败,是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又一条基本经验。
民主政治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对于反腐败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最为重大。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决定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突破口,改革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实现党内监督、国家专门机关监督、行政监察、法律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体现出强化监督的整体效能。这样的民主政治就成为有效遏制腐败滋生蔓延的有效防线。
贯彻中央的要求,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一系列党内法规相继颁布,党务公开稳步推进,健全党内民主的具体制度逐步推开。如: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度、党代会代表常任制试点、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等。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述职”,在接受民主监督上做出示范。在实施党内民主监督中,以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为监督重点对象,以决策和执行为重点环节,以人财物管理为重点领域实施监督,通过科学配置权力,健全权力运行程序,完善了民主监督的具体措施,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谈话诫勉、经济责任审计,以及质询制、问责制、罢免制等一系列民主监督制度得以建立。
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代表的协商民主取得很大发展。人民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针对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履行职责的情况,积极提出意见、批评、建议,在反垄断行业“福利腐败”、反商业贿赂、反文教卫生领域不正之风中,政协委员的提案、议案和调研信息,成为纪检监察机关发现和惩处腐败的重要依据。
扩大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是监督施政行为的关键渠道。十六大以来,我党增大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政策的透明度,使公共权力的运行更加贴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目标。坚持进一步扩大村民自治、居民自治等基层民主,改革和完善办事公开、民主评议、信访举报等制度,运用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使权力运行置于严格的民主监督之下,形成有利于遏制腐败的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孤立腐败分子,逐步走出了一条“民主治腐”的新路子。
六、坚持不断扩大社会廉政文化的内化力量,巩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不可否认,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随着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获得方式多样化、利益分配差异显性化,社会上出现了“心理失衡、道德失序、行为失范、价值失向”问题,消极落后文化泛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部分党员干部和社会成员中严重缺失,在公共资源配置、公权自由裁量、社会收入分配等诸多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权力寻租”腐败现象,影响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反腐败是一场特殊的政治斗争,也是先进廉政文化与没落腐败文化之间的“文化较量”。两种文化心理的背后,起支撑作用的是价值观。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起到的是催生和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先进文化的作用。久而久之,便可以内化积淀成强大的扬廉弃腐的文化力量。
党的十六大以来,针对党员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党中央不失时机地进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遵守贯彻落实党章教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精神和利益原则、党的事业和个人价值、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促进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同时,明确公民道德规范和基本行为准则,面向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这些举措,都有效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党全社会努力营造的廉政文化,来自社会共识,源自道德底线,发自内心深处。这种崇廉鄙腐的廉政文化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有着内生持久的联系,它是教育的灵魂,制度的根基,监督的升华。廉政文化所展示出的内在力量,逐步挤压着腐败空间,冲击着社会“潜规则”,理所当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提高纪律检查工作能力,当好捍卫人民利益、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忠诚卫士
十六大以来,我党提出加强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党的建设具有整体性的理论创新成果。保持党的先进性与保持党的纯洁性密不可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能力,直接反映着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面貌。纪律检查工作能力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先进性建设,开展了“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活动,在实践中着重提高了六种纪律检查工作能力:
一是面对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形势和各种风浪的考验,忠于党,忠于人民,坚定政治立场,牢记历史使命,提高了驾驭复杂政治局面的能力。
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政治、思想、作风、纪律上积极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诚信环境、服务环境,提高了为发展第一要务服务的能力。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健全群众利益诉求机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提高了保障群众利益的能力。
四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借助各方力量,形成反腐倡廉的强大合力,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
五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党内法规,推进反腐倡廉教育,着力建设一个风清政朴的社会舆论环境;以法律制度遏制腐败,把防治腐败的要求寓于改革和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不断拓宽监督渠道,扩大监督的整体效能;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腐败的发生规律,依纪依法查办案件,从总体上提高了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业务能力。
六是执行纪律公正无私、刚直不阿,行为操守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自觉抵御各种诱惑,提高了秉公执纪、严格自律的能力。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过程,是纪检机关不断提高纪律检查工作能力的过程。党的先进性建设,给纪检监察机关夯实了思想和工作基础,注入了强大动力。纪检机关加强思想、作风、能力建设,塑造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八、坚持统筹利用国内反腐败体系和国际反腐败合作机制两种资源,努力塑造清廉政党和清廉国家的良好形象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反腐败斗争的状况无论怎样,都不可避免地得到国际社会这样或那样的评价,而这些舆论无疑影响着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冷静观察和科学判断国际反腐败形势的发展变化,统筹利用我国反腐败体系和国际反腐败合作机制两种资源,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惩治预防腐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主动开展国际反腐败合作、交流和研究,为我国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有益服务。
第一,坚持以我为主、对我有利的原则,主动参与构建国际反腐败规则的制定过程。把握执法合作、司法协助、人员遣返、涉案资金返还等国际反腐败合作机遇,我们取得了与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相统一的反腐败合作话事权、外宣主动权,提高了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对话参与能力、处理反腐败国际事务的沟通能力、与国际反腐败公约相衔接的法律制度建设能力,优化了反腐败的国际环境。
第二,积极开展对世界各国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掌握国际反腐败的理论动态和前沿信息,善于借鉴世界主要国家反腐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剔除其中与我国情、党情、民情不适应的部分,将有益的成果及时吸收到我国反腐败法律制度建设和廉政文化体系中,丰富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适度开展了反腐败对外交流,建立和扩大了反腐败合作交流渠道。我国积极参加和承办重要的国际反腐败会议,乘势扩大反腐败工作的对外宣传,扭转了不少外国政界和专业人士对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偏见,塑造了我国努力建设清廉政党、清廉政府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家的良好形象。
纵观党的十六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历程,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参与创造的反腐倡廉新经验,是需要倍加珍视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说,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决策和部署是完全正确的,一个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反腐败科学体系正在构建之中,广大人民群众正在日益感受到我党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和实际成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腐败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治理,一个风清气正、和谐有序的政治环境一定能够呈现在世人面前。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7-1-5 1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