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检调对接实施方案
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积极促进检调对
接工作
检调对接是检察工作与社会矛盾大调节机制的对接,体现一种执法为民,以人为本的恢复性司法理念,是新形势下人民检察院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检察机关促进和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公诉科结合当前刑事政策和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并在深入学习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检调对接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将公诉检察监督职能向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延伸,制定了公诉“检调对接”工作机制。
一、深入学习意见实质,提高对检调对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公诉科在不断的深入学习《意见》,认真领会《意见》实质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刑事政策,科室干警充分的认识到检调对接工作是检察机关服务大局、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方式,是检察机关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具体体现,是检察机关实践“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执法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检察机关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同时,以服务民生、修复社会关系为宗旨,综合运用法律监督、协商调解等多种方法,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促成轻微刑事案件刑事和解的对接,是检察工作与社会矛盾
“大调解”的对接,对今后的公诉工作有着鲜明的指导性意义。
二、规范检调对接机制,确保刑事和解运转有序
严格按照《刑法》、《刑诉法》以及当前刑事政策等法律法规,并结合《意见》,建立和完善刑事和解政策,规范检调对接机制,进而确保刑事和解工作有序开展。
1.规范公诉工作原则。一是合法原则,规范办案流程,确保科室干警在办案过程中做到实体和程序上公正合理,通过民事调解促成刑事和解的案件;二是自愿公正原则,开展检调对接工作必须遵照有关的法律规定进行,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公平公正地办理每一起案件,坚决杜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威胁、引诱、欺骗双方进行和解,实现所办案件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三是主动原则,积极主动的告知相应的权利义务,必要时可以提供法律咨询,建议当事人进行和解,为刑事和解创造条件;四是接受监督原则,在刑事和解中,适时邀请人民监督员等社会各界参与,自觉接受监督;五是对被不起诉人建立跟踪落实回访原则。将达成刑事和解的被不起诉人的处理情况向其所在社区通报,在督促社区强化帮教措施的同时,全力配合社区做好对被不起诉人帮教工作,巩固“检调对接”工作的成果。六是落实回访。对以刑事和解而结案的案件,由协助调解的检察人员对当事人进行回访,了解协议的落实情况,社会关系的修复程度,并协调处理当事人履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全方位实现“检调对接”工作的目标。
2.规范适用范围和条件。结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
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当事人达成和解的轻微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意见,在办理刑事案件时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犯罪时的年龄、职业、动机、目的、情节、后果、悔罪表现等,对于轻微刑事案件、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除毒品案件、影响民生群众深恶痛绝的案件外,通过“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开展刑事和解,适当适时适用不起诉处理。
3.规范调解主体和启动程序。刑事和解的启动即可以是由犯罪嫌疑人提出,也可以是由被害人提出,双方当事人均未提出的,经承办人审查认为可以提起的,经科室领导审核,并报主管检察长批准,在规定的期限内由承办人提出刑事和解的建议,由当事人双方决定是否和解。
三、规范多方协调机制,确保检调对接工作取得实效 加强与相关单位部门或科室的沟通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就公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召开工作联席会,积极配合并切实履行好相应的办案职责,提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以确保检调对接工作机制的顺利进行。
四、细化公诉工作检调对接流程,促进检调对接工作顺利开展
1.承办人应当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内,审查案件是否符合适用检调对接机制的条件。符合条件的,应当于告知案件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同时,告知当事人双方有自行和解或申请人民调解的权利、程序以及达成调解协议后的案件处理方式。
2.承办人在收到当事人的申请后,应当及时将申请书及
起诉意见书、相关案件材料复印件通过本院统一对外的工作部门移送人民调解组织。
3.人民调解或当事人自愿和解并达成和解协议的,在处理案件时应充分考量。若当事人在和解过程中未能达成和解;或在调解过程中,若一方当事人或双方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由人民调解组织出具调解程序终止意见书。逾期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人民检察院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等有关办案期限的规定,依法及时办理案件。
4.对于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的,承办人应认真审查协议并当面听取当事人双方对协议的意见,加强释法说理工作,告知当事人法律后果和双方的权利义务,促进当事人自愿履行调解协议,并记录在案。对于轻微刑事案件,依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当事人达成和解的轻微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办理,可以依法作出不起诉、变更强制措施等决定,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在法定幅度范围内从宽处理的量刑建议。
公诉科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第二篇:“检调对接”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检调对接”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为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正确引导民生诉求、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贯穿于检察工作的全过程,我院制定了《关于建立“检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及检调对接工作手册,明确了该机制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调解范围以及调解程序、方法、步骤等,成立了检调对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检调对接办公室,负责检调对接案件的受理登记、移送、反馈和回访等工作。在实施“检调对接”试行机制过程中,我院借政法委“政法部门大联动、案件纠纷大联调”动员大会之东风,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了“检调对接”机制,巧借人民调解制度,积极引导当事人和解,到目前为止,我院共成功调解故意伤害(轻伤)案件等轻微刑事案件16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检调对接的主要做法
根据检调对接机制,我院在办案过程中,对于可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应告知当事人刑事和解内容和双方权利义务,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提交调解申请书并依法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对调解成功的案件制作《刑事和解协议书》;调解不成功的案件,人民调解程序终止。对达成刑事和解的案件,如果是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我院可建议公安机关撤回自行处理;如果是移送审查起诉的,则对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法定量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具有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情节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1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对犯罪
情节较重、需提请公诉的,则建议法院从轻或减轻处罚。
如:2010年6月25日下午,在现代手机商城销售手机的犯
罪嫌疑人马某与相邻柜台的陈某及时任商城保安的王某因小事
发生争执。马某的柜台被王某等人砸后,马某打电话叫来妻舅
徐某。徐某到场见状后,随手拿起柜台上折叠的裁纸刀追打王
某,致王某头皮裂伤。我院公诉科干警在审查起诉期间,认为
此案属于我院“检调对接”机制中可调的案件,及时将案件移
送我院检调对接办公室。9月10日,经过我院检调对接办干警
细致的讲法说理,耐心地调解后,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
马某、徐某向被害人王某赔礼道歉,并一次性赔偿被害人王某
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等共计人民币3.8万元,王某及
其亲属表示接受道歉,对马某、徐某的行为表示谅解,并建议
司法机关对二人从轻处理,最后我院也建议公安机关撤案处理。
对于有和解可能性的案件,我们一方面耐心细致地向犯罪
嫌疑人讲解与案件有关的法律知识,调动犯罪嫌疑人参与民事
赔偿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认真做好被害方的释法说理工作,让他们分清刑事责任与民事赔偿责任的联系与区别,明确赔偿
请求中什么是合理合法的,什么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从而比较
容易接受调解意见。并引导当事人双方进行换位思考,实事求
是地提出自己的要求,或接受对方的意见,尽量互谅互让,达
成调解协议,双方的恩怨和矛盾已得到有效化解的,按规定落
实从宽处理的刑事政策。如:我院在受理公安机关提请逮捕郭
某涉嫌直接经济损失5000余元的破坏生产经营罪一案时,我们
认为社会危害性小,主观恶性不大,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刚达
到立案标准,本着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对抗的原则,对三
方当事人进行了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犯罪嫌疑人郭某认识到
自己触犯了刑律,并表示愿意赔偿给被害人造成的损失,受害
人也谅解了郭某的不理智行为,三方当事人心平气和地达成了
和解协议,我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郭某做出了不逮捕决定。
我院在办案过程中运用“检调对接”机制,不仅促成案件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进而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落实宽严相
济的刑事政策,节约了诉讼资源,达到了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
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双重效果.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
展,也在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一些权益纠纷和突发性纠纷数量
居高不下,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认为,“检调对
接”工作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需要加以重视:
一是受理案件的渠道单一,办案干警工作压力大
检调对接工作开展时间不长,群众尚不够了解,主要是通
过侦查监督科和起诉科在办案中发现有可调意向的案件后,才
适时进行调解。同时,由于承办干警每天要面对的案件很多,案多人少的问题比较突出,不仅要从事实上、法律上,对刑事
案件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对于涉及到的民事问题同样要高度去
认识,面对复杂、疑难、大型的纠纷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二是纠纷解决的传统理念,束缚了调解工作的发展
诉讼具有费时、费力、费钱且对抗性强等弊端,而调解成本最低,具有简洁、便民、经济、及时和快捷等 优势,应当大
力宣传和适用调解方式来解决矛盾纠纷。
三、对策和建议
“检调对接”工作要充分适应形势的要求,就要不断提高
调解能力和工作实效。
一是要加大宣传,提高调解解决纠纷的认识
可以在地方电视台开辟一个专题节目,对调解案件中的一
些比较成功的、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典型案例进行及时报道,引导社会舆论方向,树立“检调对接”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强
化调解意识,推动调解工作的新发展。
二是要提高调解队伍的整体素质
主要还是调动办案干警主动发现纠纷、靠前调处纠纷的积
极性,由法律功底深厚、实践经验较强的干警向群众提供法律
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矛盾纠纷多发的实际需要。
孝义市人民检察院控申科马妍
第三篇:诉调对接机制
曹埠镇诉调对接机制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人民法院、司法局关于诉调对接工作制度和县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要求,发挥人民法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规范和推进人民法院与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的对接工作,结合法院职能和本地实际,落实调解优先原则,加强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推动诉调对接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原则
建设应遵循党委统一领导原则、调解优先自愿原则、便民利民原则、有效定纷止争原则。
1.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原则;
我镇大调解工作和诉调对接工作一切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
2.坚持调解优先自愿原则;
调解优先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当事人 依法选择非诉讼方式调解解决纠纷。
3.坚持便民便利原则;
大调解工作围绕着人民利益展开。为人民服务,就要便民便利。为人民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提供最有效最便捷的渠道。入民法院应在立案信访大厅设立人民调解工作窗口,为人民调解等调解组织就地开展非诉讼调解提供工作便利。
4.坚持有效定纷止原则;人民法院在立案接待时应主动宣传非诉公调解的优势和特点,跟据案件类型、特点,在保障当事人诉权的前提下,引导当事人合理选择纠纷解决方式。
二、处理程序;
(一)审查材料。受理纠纷时,应当审查以下材料:人民法院《 建议人民调解函》或《 委托人民调解函》、有关纠纷材料的复印件。
(二)填写《 人民调解申请书》 和《 民事纠纷受理登记表》。《人民调解申请书》由人民调解员指导当事人填写;《 民事纠纷受理登记表》 由人民调解组织负责填写。当事人在填写《 人民调解书》 前反悔,拒绝按受调解的,人民调解组织应当函告相关的人民法院。
(三)调解纠纷。一般纠纷,可由一名人民凋解员单独调解,复杂、疑难纠纷,可由两名以上人民调解员共同调解。调解过程中应做好调解笔录,并由人民调解员及当事人签字或盖章。
(四)调解结案。经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应当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对于委托调解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应报当地司法所备案,其中属民事纠纷调解委员会或行业性调解委员会办理的,应报当地县(市、区)司法局登记备案。经调解来达成协议,应当做好调解记录。调解不成包含下列情形:当事人明确拒绝调解的;经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规定期限届满仍不能调解结案的。
按前款规定方式调解结案的民事纠纷,属于经人民法院引导当事人申请调解的,相关人民调解组织应当将调解结果告知相关人民法院;属于人民法院委托调解的,相关人民调解组织应当填写《人民调解结案单》,连同相关材料复印件于三日内退回相关的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和人民调解组织应建立诉前申请、诉讼中委托人民调解案件的档案的档案交接、保管制度,规范人民调解案件的档案归档工作。
三、工作思路;
1.镇大调解调处中心和人民法院在立案接待时应主动宣传非诉公调解的优势和特点,跟据案件类型、特点,在保障当事人诉权的前提下,引导当事人合理选择纠纷解决方式。
2.建议入民法院应在立案信访大厅设立人民调解工作窗口,为人民调解等调解组织就地开展非诉讼调解提供工作便利。
3.下列民事纠纷,人民法院一般应当引导当事人申请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或者委托、邀请人民调解组织、相关社会组织、有特定社会经验的人员进行协助调解:
(1)、婚姻家庭、继承纠纷(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纠纷除外);
(2)相邻关系、共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等物权纠纷;
(3)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民间借贷、合伙协议、买卖合同、劳动(劳务)合同、服务合同、租赁合同、借用合同、典当合同供用电(水、气)合同等合同纠纷;
(4)财产损害赔偿、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偿、饲养动物致人损害赔偿、工伤损害赔偿、雇员及义务帮工赔偿、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等侵权纠纷;
(5)其他适合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的纠纷。
4.人民法院应当建立调解指导员制度,选派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法官担任人民调解组织的调解指导员,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日常指导和管理,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5.人民法院应当注重在人民调解员队伍中确定人民陪审员人选,尽可能将政治素质高、具有一定法律政策知识和调解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民调解员选聘为人民陪审员;通过提高人民陪审员参审率、邀请协助调解、参与送达或执行等方式,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在诉调衔接机制建设工作中的调解作用。
曹埠镇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
二O一四年三月二日
第四篇:访调对接案例
标题:拆迁诉求酿冲突 “访调对接”化纷争 纠纷类型:农村集体土地征用、流转纠纷 调解地点:镇江市丹徒区
调解单位:江心洲人民调解委员会 调解员:李德平朱玉萍
一、基本案情:
2017年6月份江心园区管委会根据镇江市《饮用水源地保护条例》规定,对丹徒区江心五墩村(对丹阳取水口为一级保护区域)2组、12组26户居民住户进行拆迁。五墩村村民严某的房屋已拆除,但鱼塘、自留地还在,严某选择了安置房安置与货币化安置,并于2018年1月30 日与镇江市和泰房屋拆迁事务所签订拆迁协议,2018年2月9日房屋拆迁协议补偿款也打入其账户,但其认为其生活还没有保障,要求政府解决其最基本生活保障,对其鱼塘、自留地进行补偿,并以此为由拒绝迁移其9个祖坟。对于其不合理的诉求,江心园区政府给出不予受理的意见,严某因此不停地越级上访,矛盾不断升级恶化。
二、处理过程及结果:
6月18日,江心园区调委会接到园区政府委托后,向信访办的同志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和当事人的诉求后,邀请五墩村调委会的调解员,在江心园区调委会和信访办合署办公的场所接待了情绪激动的严某,在安抚其情绪后再次仔细地听了她的诉求,其再次强调一定要享受低保,要不其他的话不要再谈。信访办的同志指出了其不合理的诉求,并指出这次拆迁涉及到26户村民,如大家都同她一样,工作都无法开展,一席话说的本已平静的严某又发起火来,看着气呼呼的严某,调解员冷静地思考了十几分钟,(冷场的十几分钟里严某反而不知所措了)决定先帮助严某将她的诉求一一列出来:“
1、要求享受低保;
2、要对其鱼塘、自留地进行补偿;
3、对其祖坟进行补偿。严某点头表示同意,调解员对其一一分解:“首先是鱼塘和自留地问题,你于2018年1月30 日与镇江市和泰房屋拆迁事务所签订拆迁协议(这份协议是有法律效应的),各户的鱼塘等附属物由五墩村委会进行评估补偿。而经过我们调查你鱼塘为自行开挖鱼塘,属集体土地,且长期没有进行养殖,一直荒芜致使芦苇丛生,所以不能给予青苗补偿。关于自留地可以考虑适当补偿。其次祖坟迁移问题今天也可以谈谈解决方案。最后是享受低保问题,根据《江苏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和《镇江市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相关法规规定,你育有二个女儿,女儿都有赡养能力,且生活并不困难,不符合申请低保的条件。对于有法规规定的事情,任何人不可能违背法规来解决你的诉求。今天如果你认可我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继续,如不认可,你可以继续上访,但对于不合理、不合法的要求政府不可能因你多次上访而违规、违法给你解决的。而你年龄大了也不适当长年在外奔波,可以安享晚年了,你看你女儿今天也陪着你来了,你的家也是一个和和睦睦温暖的家庭吧!”听了调解员一席话,严某沉默了,最终默默地点点头。双方就自留地和祖坟的补偿问题开展了仔细的讨论,并最终确定了补偿条款,签订了补偿协议。当严某在协议书上按上手印后,信访办的同志长长嘘了一口气:长达半年的信访事件终于圆满解决了。
三、案例点评:
这是一起访调对接的案例,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些农户因集体土地的征收、流转等原因拆迁了自己的房屋,也发生了些因拆迁一夜暴富的事件,因此在拆迁工作过程中,产生些不合理的诉求,当诉求得不到满足时,便希望通过上访来解决问题。此案给我们的启发是:
1、在此调解过程中,当事人想争取自己利益最大化,调解员耐心讲解相关法律规定,让当事人充分了解到自己诉求的法律依据的不充分,认识到自己诉求的不合法,从而改变或者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2、调解过程中,注重方法把好火候,把握好调解工作的节奏与火候,不急于求成是成功化解该矛盾主要经验。将问题层层分析,一一分解,消除不切实际的诉求,同时与当事人站在一起动脑筋、想办法,促进其合理诉求的达成,从而成功地化解了矛盾。
四、适用法律法规及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江苏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和《镇江市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
第五篇:公调对接介绍
一、派出所概况
城关派出所成立于1982年,1993年分为城南、城西和桥北三个派出所,2007年再由城南(城西已并入)、桥北和北张三所合并成立,所址现为上派镇巢湖中路37号。辖区系肥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面积12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000多人,实有人口近20万,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类矛盾、纠纷突出。
二、公调对接的背景
公安机关调解纠纷是司法调解中非诉讼调解的主要形式之一,近年来,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中发挥中重要的作用。随着多元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差异日益缩减,经济转型过程中引发的经济利益冲突等社会矛盾、民间纠纷层出不穷,呈现多元性、利益性、复杂性和调解难度大等特点,给社会政治、治安的稳定带来了很大压力,传统的公安调解方式在化解矛盾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特别是对派出所民警,在自身业务工作日益繁重的情况下,大量矛盾纠纷的受理使有限的警力资源捉襟见肘。
三、领导调研
针对这种情况,县委县政府今年年初推出社会管理创新举措,决定由政法委牵头,公安、司法行政机关参加,要求建立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和司法人民调解相互衔接、良性互动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这样既能缓解警力的不足,更能使非警务矛盾纠纷得到合理分流和有效调解,改善社会矛盾状况,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对维护社会稳
定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筹备工作
为此,县委政法委组织司法、公安,多次到城关派出所和司法所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并到相关地区实地观摩。强调,建立公调对接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是为公安民警解压、发挥人民调解作用的较好方式,要求公安、司法机关必须高度重视,纳入重点推进项目,保证此项工作尽快投入运行。
公安局和司法局接到任务后,积极准备,认真谋划,在前期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后,决定在城关派出所进行试点,挂牌成立“公调对接”人民调解室,由民警和司法干警参加作为调解员,对接警过程中的大量非警务调解活动进行人民调解,并建立了调解流程、移接交、工作考核等相关制度,为调解室配备了电脑、桌椅、台帐等硬件软件设施,派出所专门调整出两间办公室作为调解室,全面配合做好公调对接的前期准备工作。
五、挂牌成立及工作实效
2012年7月17日上午,肥西县公安局隆重举行城关地区公调对接启动仪式。县有关领导参加了仪式,并为“城关地区警民联调室”揭牌。
调解室揭牌后,城关派出所和司法所调解员立即进入角色,发挥人民调解优势,完成矛盾纠纷调解新机制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任务,从近期工作情况看,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