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罗卫东:我的心灵史——读《哈耶克评传》有感
罗卫东:我的心灵史——读《哈耶克评传》有感
要问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里,对中国社会政治思想影响最大的西方人物是谁,我以为是哈耶克。这个判断没有实证考察作为基础,仅凭着自己的直觉来下,未必是公认的。我与哈耶克的精神联系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接受哈耶克思想的一代学人的缩影。首次接触哈耶克是读他的《通向奴役之路》,时间大概是在1983年前后,还是凭着系里的介绍信才从......要问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里,对中国社会政治思想影响最大的西方人物是谁,我以为是哈耶克。这个判断没有实证考察作为基础,仅凭着自己的直觉来下,未必是公认的。我与哈耶克的精神联系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接受哈耶克思想的一代学人的缩影。首次接触哈耶克是读他的《通向奴役之路》,时间大概是在1983年前后,还是凭着系里的介绍信才从学校图书馆借到了节选的中译本。它是由浙大老校友,后来担任过南开大学校长的经济学家藤维藻先生翻译的。读完这本小册子,心灵的震撼是巨大的。可以说此后的世界观发生了不可逆的重大变化。80后的一代人未必能够理解我们当时心灵上的震撼。此前的我,对中央计划经济优越性的认识尽管已经被现实证伪,但总还抱有某种侥幸的心理。认为集权经济体制的失败只是暂时的,原因不是自身的问题,而是缺乏应有的外部条件。1980年,我第一次读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虽然顾准先生的这个译本读起来非常吃力,但熊彼特对社会主义必然成功的肯定回答是铿锵有力的,这让我在一段时间里维持着某种信心。
然而,在哈耶克这本书中,中央集权计划经济必然的逻辑机制和可怖的社会后果被揭示得清晰无比。这种对信仰的摧毁性阅读带来的体验终身难忘。所有识文断字的读者,若是抱着公允的立场阅读该书,我相信都会有和我一样的惊愕和叹服。
可以说,在此后的几年里,我是满脑子的哈耶克和新自由主义。开始不断地从各种渠道收集哈耶克的资料。一口气读了艾哈德的《来自竞争的繁荣》、弗里德曼夫妇的《自由选择》、本•罗格的《资本主义会生存下去吗》等介绍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与政策思想的读物。同时阅读了黑色乌托邦三部曲、揭露前苏联政治专制的黑幕和斯大林主义暴行等的书籍又从另一方面强化了我从哈耶克那本书中得到的印象。
这样的阅读带来的思考,必然促使自己把求知的注意力转向更深的学理层面。大约是在1985年底,我申请了开设《比较经济学》的课程。我大概属于大陆高校最先开设《比较经济学》的几个教师之一。《比较经济学》作为一门课程,其基础是现代经济学尤其是福利经济学部分。为了讲好它,我就得认真钻研福利经济学。这样一来,通过哈耶克的这本小册子,我的学习、备课和研究都被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了。
对哈耶克的狂热的知识上的兴趣,促使我考虑宣讲他的思想。1986年五月份左右,我曾经对着当时的大学生做了一次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思想的讲座。据说那次的效果极好,很多年以后,还有学生讲起这次讲座对他们的影响(我在此后的十年里一直保存着那次讲座的手稿,后来在搬家中丢失了,创见是没有的,但却是信仰发展中的一个证物,丢掉还是有些可惜)。现在想来那是一次无知者无畏的尝试,以我当下对哈耶克思想复杂性的认识,是断然不敢开那样的讲座的。
1988年,我跟着蒋自强教授做一个西方社会思潮研究的项目,承担了哈耶克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研究的部分。那时《个人主义和经济秩序》这本文集已经译成了中文,它成为我又一次思想洗礼的教材。循着这项研究的内在要求,我阅读了卡尔•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客观知识》等,对哈耶克思想又有了认识论层面的深化。
八十年代最后一年的突然事件,导致了知识分子群体的人格分裂。有的人无论是在知识类型还是在情感倾向性上,都进一步倒向哈耶克这一边了,而有的人则倒向相反的另一边。
虽然在**结束后那段不堪回首的焦虑岁月中,我还是挣扎着要寻求这场悲剧的社会机理。为此,找来了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埋首阅读,强制自己从悲怆的心境中回复正常的教学和研究生活。以我现在的标准,这本书是低劣的马基雅菲里主义和粗糙的伪政治科学杂交而来的怪物。书中弥漫中的那种气息,我是再也不想重闻一遍的。说得严重一点,不论作者是否道德高尚,这本书无疑是德性败坏的作品。但那时,我需要从该书得到那种慰籍,哪怕这是虚假和不可靠的。它让我知道,对于一个处于混乱的转型社会而言,集权政治和专制主义文化不仅有其必然性,简直可以说是好的。其实凡是经历过哈耶克的,哪怕是了解他的学术对手凯恩斯的人都不应该相信这样的鬼话。但在那样的特殊情境中,我们很难承受残酷现实带来的痛苦,所以亨廷顿的理论几乎就是一种有效的麻醉剂。幸运的是,我最后还是醒过来了,尤其是当阿马迪亚•森那么清楚地表明了自由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之后,我再也无法回到那种舒适的掩耳盗铃的蒙昧状态。我的有些学生和同事至今还沉浸在该书为专制政治杜撰的那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之中不能自拔。这样的人,当然已经和我分道扬镳。
我的话并没有扯远。亨廷顿以冷冰冰的分析和不知哪里弄到的那些数据振振有词地宣讲那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与当时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一起,诱奸了包括我在内为数不少的知识分子的信仰。这是伴随着悲伤、辛酸和屈辱的一幕,让我不堪回首,它在我的心里留下的伤痕至今没有痊愈。
20世纪九十年代整个10年,我的基本思想似乎告别了哈耶克及其自由主义。但是今天回想起来,那只是思想青春期反叛心理的一种表现。其实在我的内心世界里,哈耶克的影响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已经成为心灵的默认配置,对哈耶克思想的兴趣从未彻底离开过我的脑袋。上世纪中后期,我和几位年龄相近的同事开始协助蒋自强教授撰著《经济思想通史》,我撰写的一个部分就是哈耶克与兰格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可行性的争论。为了写好这个部分,我重新阅读奥地利学派的一些文献,并经由它返回到苏格兰启蒙学派。
作为一个哈耶克思想的追随者,我居然从未读过哈耶克的《自由宪章》这本被认为是他最主要作品的书,我想很多人都会对此大惑不解的,因此有必要解释一下。我至今认为即使不读他六十年代初期以后的任何作品,也不会影响一个人对哈耶克思想精髓的认识和理解。因为,在此前的作品中,哈耶克已经完成了基本理念和知识论的整备,此后的工作几乎都是将一种十分稳定的知识观推向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之作。所以,我以为一个要初步了解哈耶克自由主义思想的人,只需要读他的两个东西就足够了。第一是《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其中收录了发表于1945年AER上的“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这篇最重要的论文),第二是《通向奴役之路》。若还需要再深一步探究哈耶克自己观点的学理渊源,那么有必要读一读《感觉的秩序》。这些文献,对于认识哈耶克虽不全面但已够用。
世事烦扰,浑浑噩噩,多少年一晃而过。和很多忙昏了头的中年人一样,我基本不再思考自己心灵中那些重要观念的来历了。如果不是面对这本《哈耶克评传》,我仍然不会想到要回顾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成长的经历。也不会意识到,哈耶克在我的思想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如此之大。
这次迫不及待地阅读《哈耶克评传》,最大的收获是重新唤起了我对哈耶克思想的兴趣。尤其是在本人积极主张对主流经济学进行反思和推进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情境中,深感哈耶克为此提供的思想资源是弥足珍贵的。
该书让我产生极大的共鸣,部分是因为从考德威尔的研究中验证了我对哈耶克思想之精髓的基本判断是正确的,确证了哈耶克思想之形成和演变中的支持资源的类型。这本书让我再一次认识到思想史的魅力,认识到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性。
考德威尔借为哈耶克立传的契机,开出了一个广泛和重要的思想史路径。
书中对哈耶克思想背景的梳理用去了136页的篇幅,占了全书的四分之一强。尤其是关
于门格尔,作者花费的笔墨之多简直就可以把本书作为是门格尔和哈耶克二人的合传了。此等写法我还是从来没有读到过的。作者这样安排内容有其非常值得嘉许的考虑,如果不从门格尔讲起,现代奥地利学派的思想精髓是不能被很好地理解的,作为奥地利学派第三代传人的哈耶克的思想也难以被准确把握。
熟悉思想史的人或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性的现象,每一个学派的开山鼻祖,其思想多半是复杂,表述也往往是晦涩暧昧,虽然,我们隐约知道主题和思想的倾向性;而他的门人总是会对老师的思想做自己的理解,将其解释得清晰化和体系化。因此第二代学术大师总是以分析和体系构建见长的。他们的学生要么是沿着老师的路子继续往前走,要么是回到祖师那里,从中发现叛逆的根据。于是学派有开始进入综合的时代。这个否定之否定的结果是,一个学派的核心价值被深深质疑,或者活下来继续发扬光大,或者死于批判,学派解体和消失。这样的思想史的流变,我们一再地从马克思学派、凯恩斯学派、熊彼特学派那里看到。奥地利学派也逃不了这样的宿命,只是因为有了哈耶克,学派如浴火的凤凰一般重生了。作为祖师的门格尔,思想深厚博大,表述复杂多变,是开山老祖的典型形象,第二代传人庞巴维克和维塞尔长于清晰化和构建学派的体系,到了米塞斯开始,学派的路径发生了小小的分叉,他建立了一个道口,使得奥地利学派的基本气质发生了某种变化。而到哈耶克这里,回归祖辈和复兴学派的气质如此明晰,任何人都可以很清楚地发现。
在奥地利学派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中,大大小小的人物和林林总总的事件,并不是都值得巨细无遗地给予重视的。但无论如何,门格尔和哈耶克之间的精神联系是认识奥地利学派本质特性的根本。在这个方面,考德威尔不惜笔墨加以考察实在很重要。我非常同意他书中蕴含着的一个倾向性的观点(虽然,我没有发现他明确地表示过):哈耶克才是奥地利学派的真正传人,庞巴维克不是、维塞尔不是,甚至连米塞斯也不完全是。另一方面,该书对门格尔和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几位作家作为哈耶克思想真正祖先这一点做了论证。所以,考德威尔的书可以看作是对奥地利学派家族的血缘进行剖析的最佳作品,是对哈耶克思想进行基因鉴定的力作。
我看过的几部写哈耶克的传书,虽然可读性很强,但对于以哈耶克为代表的现代奥地利学派的思想渊源的考察非常薄弱。虽然也会提到门格尔,但决不会像考德威尔这样用那么大的分量,更不会与施莫勒这样的历史学派人物有瓜葛。此类作品,或许会让你对哈耶克本人的一些生活和思想有知识的增进,但不可能促使你把握哈耶克思想体系的精神和灵魂。如果你注意考德威尔这本书从切入口到最后的总结,你也许会发觉,哈耶克无非是他用来铺叙奥地利学派甚至是整个20世纪西方思想史传统的一个由头。书名若是改作《奥地利学派的心路:从门格尔到哈耶克》,我看更加符合其内容。
所有治西方近代思想史的人都该读一读这本书。而研究奥地利学派的人简直是必须读而且要认真仔细地读。说得严重一点,不读这书,关于哈耶克,关于奥地利学派,你是很难说到点子上的。
此外,让我惊奇的一点是,考德威尔居然把哈耶克思想和桑塔菲学派、演化经济学串联在了一起。乍一看是异想天开的处理,仔细一想,很有道理!在哈耶克和布赖恩•阿瑟关心的问题以及分析的理路之间还真有相似之处。在本世纪初,深受哈耶克影响的汪丁丁教授来到浙大,倡导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他和我、叶航一起创建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所遵循的研究进路基本上是哈耶克+桑塔菲,现在看来是有依据的。
现在,我建议你静下心来认真地读它,读每一句话,写下你的联想和感想!
[美]布鲁斯•考德威尔著:《哈耶克评传》,冯克利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6月,33元。
第二篇:读《侯卫东官场笔记》有感800字
读《侯卫东官场笔记》有感800字
巴彦高勒派出所——高连成每当看完一部小说,或是一部电视剧,都久久不能从故事情节中回到现实中来,这部小说太接近于现实,详细记录了侯卫东的十年升迁之路,官场现状与秘密。作者:网络作家,小桥老树。总结:
一、官场侯卫东是中国千千万个基层国家干部的缩影,他如大多数人的生活环境,却有着与大多数人不同的生活轨迹。为什么?他在逆境中,仍然在给自己一个奋斗目标并为之奋斗。这个故事虽是小说虚构的情节,但它折射出道理却耐人寻味。
二、经济上他开石场、开煤矿、及在精工集团的股份,生意做到哪儿,赚到哪儿,除了他灵活的头脑,其实还与他的运气和胆魄是分不开的,这也为他的官场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感情多么优秀的小说,少了感情动的描写似乎就不是一部完整的小说。于张小佳:大学相连,经过波折与努力,终成眷属。与段英:段英知道与侯卫东不可能,及时摆正心态,这也不得不承认是一个好的结局。与李晶:李晶无论从经济与精神上都太过于独立,所以他不会有心理负担。于郭兰:应该是他一生的牵挂,既不能给予承诺,又割舍不掉的感情。作者把生活中的种种现实都加在侯卫东一个人身上,才把他打造成了一个完美人士。令许多人为之憧憬!
同感于小说中的权力场的描写,尽管我并没有处于权力场的核心位置。我知道微妙的官场,微妙的人事,微妙的关系。读完之后有一种对工作,对事业有一种干劲,不是每个人都像侯卫东,现实生活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我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侯卫东。但是,侯卫东的那种,对苦难,对现实的勇敢面对,为了美好的生活,永远不服输,那种胆量和气魄,还有官场上的圆滑就是会来事,我应该学习。应为,官场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憧憬围城内的生活,相反,“围城”内的人也同样憧憬外面的生活,但是,你走进“围城”不可能那么容易走出来。既然,你的选择是城内的生活,那就必须面对官场上的有些东西必须面对,不是说像侯卫东那样平步青云,官场上那么顺利,但是,有些时候,必须熬出来,有些东西不是一蹴而就,只有你脚踏实地才能完成,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需要时间的。读后感书写的过场中,想起了清朝末年的一个官员,曾国藩,它曾说过一句话,一勤天下无难事,曾国藩其实,不像侯卫东那样聪明,一个很笨的人,有一种笨鸟先飞的精神,努力、勤奋是他终身的目标,最后也像侯卫东一样成功了,所以,不是每个人像侯卫东,我可能更像曾国藩,找到自己的位置,摆正心态,脚踏实地的为本质的工作努力奋斗。
第三篇:读《我是90后》有感----罗飞
读《我是90后》有感
五坝小学罗飞
90后是一群思维独特、个性十足、创新能力非凡的新一代中国小公民。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维和理念与老一辈的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同时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虽然社会上不断对90后批评,但90后的社会价值也渐渐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一开始社会上对90后普遍认为是一群生于信息时代的脑残群体,他们物质充裕,自控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对社会漠不关心等。在此,我作为90后真切的希望社会对我们要宽容。我们需要很多关心、理解,我们愿意接受来至社会各界的帮助、教育。
其实作为90后的我们是充满希望的,是非常有个性的,有很多现代的追求。我们自然真实,虽然毛病很多但优点可不少,我们在确立目标的时候更注重与现实联系,不会。在我们90后身上还有很多可贵的闪光点,我们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接受新生事物非常迅速,我们敢想、敢做、敢说、敢爱、敢恨,期盼社会诚信,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对祖国充满热爱。这是我们90后非常鲜明的特点。
前不久长江大学“90后”大学生舍己救人一事出现,并迅速传遍全国,让人们以全新的眼光开始审视“90后”。这种“人链精神”成为勇敢、团结、舍生取义的90后精神象征。还有林浩那一句“因为我是班长”使亿万心灵为之震撼;王亮那奔波急切的身影,使多少人的心灵火焰重新燃起;何亚军忍痛后仰120多次,为同伴送去生命之水;郎铮艰难的举起右手,在担架上行礼……这就是坚强、勇敢、感恩、舍己为人、团结互助的90后。
正如儿歌中所唱到的那样:“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90后是祖国花朵,让我们在祖国肥沃的土壤里茁壮成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看到一个奋发有为、精诚团结、别具一格的
第四篇:我心中的史湘云——读《红楼梦》有感
我心中的史湘云——读《红楼梦》有感
初中的时候同时买了《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结果《三国演义》还躺在书柜里面没有开封,《红楼梦》倒是完整地读了几遍。刚开始看《红楼梦》的时候,自己更多关注的是宝玉宝钗黛玉三位主角,后来多读了几遍后,自己渐渐喜欢上史湘云这个角色。她的天真烂漫,开朗乐观和才情洋溢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史湘云的命运相比林黛玉的更为可怜。撇开父母双亡不提,史湘云寄居在叔叔家里的日子并不比寄居在贾府的黛玉好过。但是,史湘云并不像黛玉那样常常垂泪悯人悲天。在书中,湘云从来没有正面抱怨过自己的境遇,就连她常常在深夜里做针线活,每月的例银不够花等种种寄居篱下的艰苦,读者也是从宝钗的口中得知的。每次湘云的出场都给大家带来欢乐。无论是穿着贾母的新衣去扑蝶结果摔了一身泥,还是打趣林黛玉将来找到一个咬舌的林姐夫,还是在宝玉生日的宴席上行酒令打趣丫鬟,醉卧海棠花丛,都塑造了一位阳光可爱,娇憨爽朗的女子形象,令人不禁心生怜爱。
史湘云的才气决不在宝黛之下。无论是向翠缕论述阴阳还是在中秋夜和黛玉在凹晶馆联诗,说出“寒塘渡鹤影”的名句,史湘云的才气都展露无疑。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芦雪庵领着一般脂粉香娃割腥啖膻,面对黛玉的讽刺,她毫不客气地回了句:"我们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直爽痛快,超凡脱俗。而且在后面联诗的情节中,湘云才思敏捷,经常抢着作诗,到最后竟是和黛玉,宝琴二人对战。让人看了酣畅淋漓,不禁心生敬佩。
史湘云的身上寄托了许多美好的品质。她不像黛玉那么多愁善感,尖酸刻薄,也不像宝钗那样世故圆滑。湘云的处世原则是很简单,对自己好的人好,对喜欢的人好。对袭人,平儿这些下人,她没有主子的款,反而时常挂念自己与袭人的情分,细心地托人为其带去金戒指,柔情似水。当得知邢岫烟被下人欺负是,她马上说我们去找二姐姐理论。侠骨豪情。让人不得不喜欢。
在高鹗的续写中,湘云最终是落得终身守寡的下场,而在其他红学的研究中,也有写湘云最终不幸沦为花船妓女,在刘心武先生的解密红楼中,湘云竟是最后陪在宝玉身边,最后在饥寒交迫中逝世的结局。无论是哪种结局,都令人唏嘘。
以上就是我对湘云这个角色的理解,没有像其他红学家那样深刻,更甚至是去考究湘云的原型。但是,无论理解的是不是到位,我都很喜欢这个天真烂漫,才思敏捷,带着侠气的真性情的女子——史湘云。
第五篇: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心灵的启迪
心灵的启迪
——读《我的教育苦旅》有感
禅宗有言:“借来的火,照不亮自身的心灵。”意思是:不是自己体会和领悟到的真理,不能真正属于自己。然而,借来的好书,倘若能够用心品读,细心体味,领悟其中的精髓,则可获得心灵的启迪。如阅读高万祥老师的《我的教育苦旅》,就会强烈地感受到这些鲜活的、精彩的、精准的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作者博大精深的教育力量与智慧!
一、在“精神的雕像”中建构崇高的教育思想
感谢我可爱的光复小学,让我在今年的暑假走进《我的教育苦旅》,感受了高万祥所感受的一些教育家、特级教师的伟大与崇高。
陶行知是我们中国的教育圣人,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非同一般。他美国的同学称陶行知为“最中国的学生”.他认为:“老百姓把孩子送进你的学校,便在不知不觉中把整个家庭托给了学校。办学如治国,眼光要远,胸襟要大,否则事情会愈办愈局促。”一位教师如果能够时刻践行这样的理念,把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放在治国的高度来对待,那么我们的办学质量将有多高啊!对照自己,时常感觉每一天的工作似乎都“鞠躬尽瘁”了,然而现在觉得自己是多么的狭隘,每天都只是做着眼前的事情,又如何能够实现“教学生六年,育学生六十年,为国家六百年”呢?想来真是惭愧!另外,先生的“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也充分体现了“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精髓。
夏丏尊先生在《教育的背景》一文中尖锐地批评道:“教育上的第一件事要以人为背景……现在的学校教育是学店的教育,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中间但有知识的接受,毫无人格上的接触,简单一句话,教育者是卖知识的人,被教育者是买知识的人罢了……真正的教育需完成被教育者的人格……”言辞虽犀利,我校也虽然没有这样的现象(或极少极少),然而人格的完善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就像我校许多优秀教师有人格做背景,好比佛菩萨有灵光,所以不威胁学生,学生见他也自生敬畏。我们要使我们的学生都有“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自信。正如苏氏所说:“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从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经常激发他要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有人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将人的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美好的人性因子开发出来,加以培养、升华。我校的“爱的教育”就是完善学生健全人格的绝好途径。
许许多多的一线教师都是教育实践的好手,他们早出晚归,认真教学,爱心育人,勤勉辛劳,我认为作为他们中的一员,渴望结识一位位目光如炬、思想精深博大的文化名人,虽不能在现实中如愿,但我们可以借助文字走进这一条条精神的长川和智慧的清流,瞻仰这一座座思想的花园和人格的丰碑。
二、在“语文的诗意”中体验丰富的语文世界
高万祥是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他在语文教学领域颇有建树。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你引领过你的学生为父母写传记吗?你充分地认识到学生读书与日记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认真扎实落实了吗?其实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有自己的好方法,但我们也并不介意把一丛丛经验的玫瑰从别的花园移植到自己的园地里。
高万祥认为:“语文教育的最大价值是向学生传递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价值观念,传递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最大的意义是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使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性、正义感、公正性,能自律,善于与他人协调并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的人格、人权,热爱自然和生活,这些都是语文教育超越时代的永恒不变的价值。”从这一点上来看,语文教师所承载的任务太艰巨了。读书与日记是达成语文目的的良好途径。
苏氏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只有那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那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的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书籍对少年来说,并不是真理的仓库,而是内心体验的源泉。”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并且表现为他能用最高的尺度——那些英勇、忠于崇高思想的人们的生活来衡量自己。当然,读书也不仅属于语文。当我们的学生都能这样去比对,自己借助书籍教育自己,而不仅仅是从我们教师的口中来获得道理,那么我们的教育效果将事半功倍。
“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给教师的建议》
他在十四五岁的年纪,就应当在自己灵魂的深处有一份丰富的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给教师的建议》
苏氏: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同样,高万祥认为:不读书的教师只会沦为简单的劳动力。因为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感染。高校长在他的学校实施了“一二三四五”人文教育工程:三年高中,让学生人人有一副好的口才,背二百首古典诗词,听三十场名人报告,读四十本文学(文化)名著,看五十部经典影片。这样的工程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小学六年要达成什么目标呢?在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会展示出哪些特色课程呢?
这本书将带给我一个崭新的学期,它不仅带给我许多文字似的东西,更是给我注入了精神上的力量。让我企盼在新的学期在语文世界里大展拳脚,也为我在其他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推动作用。
卓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