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肖培东老师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有感
春风十里不如你
——读肖培东老师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有感
深深浅浅都是你
肖特精选了16篇课堂实录,有初中的,也有高中的;有阅读课,也有写作课;有诗歌,也有演说;有记叙文,也有说明文……涵盖了基本的课型,让你在丰富的课型中收获点滴感悟。不仅如此,这本书的篇章结构也很特别:先是“浅浅小语”,三言两语概括上课心得;其次是“课堂再现”,用实录再现课堂真实;然后是肖特的“教学感言”,呈现从备课到设计的思路过程;最后是“名师点评”,名师评价课的得与失,指导我们阅读。赏实录,琢磨细节,形成自己的理解;读感悟,琢磨课堂,了解课堂设计的缘由;品点评,对照自己的理解,取长补短。如此设计,让阅读由浅入深,从实践到理论,浅浅地读课堂,深深地理解语文。
把朗读进行到底
2011版新课标在“学段目标与内容”对各个学段的朗读竟做了相同的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实施建议”中再次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在“评价建议”的“具体建议”竟然强调的和“学段目标与内容”一模一样:“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由此看来,“有感情地朗读”不仅是各学段的目标与内容,还是评价的总体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重点关注,并在课堂上不遗余力地实践。可是现实怎样呢?
不少公开课,太多的家常课:朗读的太少了,指导的更少。即便公开课上有些朗读,但不少蜻蜓点水,很浅;大多是为了展示,不真。现实很逼仄,教学进度需要关注,各种考试也需要关注,大家都在赶时间,赶进度,朗读不知道什么时候丢了。也许重要的不是逼仄的现实,而是我们逼仄的心。一颗太过现实而又浮躁的心,只会让朗读渐行渐远…… 可是肖特课堂上竟然大部分时间在朗读,在指导朗读。你见过有如此奢侈的朗读吗?你见过如此不遗余力他把朗读进行到底的吗?不信,请看:
第二个环节:朗读82页那一段“美丽的夜空”,体会美丽的情感世界,学生齐读,女同学读,再齐读,都富有感情。第三个环节:决定卖山羊,人的情感变化通过关键词表现的。肖特指导学生品读这些关键词,注意语气、重音、感情等方面指导学生朗读,学生渐入佳境。第四个环节:读出“咩”字无限真情。
这是课堂的一个重点,前面有齐读、男女生分角色读,接着两人一组一问一答联想着读,最后品读“咩”字的丰富意蕴。第五个环节:先齐读结尾部分,再齐读最后一段,最后师生合作读,走进“咩”字的深处。
《山羊兹拉特》的课堂一共五个环节,除了第一个环节“整体感知”,后面的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在朗读,都在指导朗读,如此大面积不算时间、不计得失的朗读,在逼仄的现实中实属奢侈。把朗读进行到底,也许是和现实的一种抗争的一种方式吧。
更有甚者,层层铺垫中,一个“咩”字,肖特就引导学生读出了万种风情,无穷韵味。学生对“咩”的含义进行了很充分的诠释之后,读出“安慰、急切、开心、幸福”等情怀,课堂在朗读中结束,余音袅袅,思绪绵绵,绕梁不去。
逼仄的现实中肖特坚守着朗读,奢侈地指导,奢华的示范。读出了情感,读出了情境,读出了思想,一切尽在朗读中。
从《沙之书》到《假如我有九条命》,从《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到《始得西山宴游记》,从《一双手》到《斑羚飞渡》,从《春酒》到《我的早年生活》……课课朗读,适时指导,真正把朗读落到实处,琅琅书声在校园洋溢,语文味在校园中四季飘香。
王君说:培东最让人叫绝的是他的朗读教学。听培东的课,我常常感动于他的执着——他几乎不用其他外在于语言的方式,而只用朗读这种再现语言的方式来支撑课堂,推进课堂。他的朗读教学无处不在,无处不美。在《斑羚飞渡》中,有分析有朗读,有朗读有指导。以读促析,或者以析助读,无读不成析,无读不成课。把朗读进行到底吧,校园的美丽因书声琅琅而朝气蓬勃,校园的活力因琅琅书声而生龙活虎。
岂一个“好”字了得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强调: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评价语言很干瘪,除了“好”“不错”“真棒”之类的,似乎就找不到别的语言了,甚至腹内空空、理屈词穷。究竟好在哪儿,不清楚,这样的评价没有针对性,不能很好的发挥课堂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的功能,不能从正面加以引导,也就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可是在肖特的课堂,评价语言很有针对性,而且相当丰富,有效地指导学生、激励学生。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山羊兹拉特》82页),肖特让这两个学生对自己的朗读做一点儿评价:
女同学:“我觉得我读得挺好的……”
肖特:“嗯,第一句话我非常赞成,‘我觉得我读得挺好的!’一个自信的女孩在我们这个班级里出现了,同学们,她读得好不好?”
生:好(齐声、响亮)!
“第一句话我非常赞成”,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一个自信的女孩在我们这个班级里出现了”,多美丽的鼓励;“同学们,她读得好不好?”“好”,一问一答似乎是为了证明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我没骗你吧。
学生两个人一组,一问一答,还原“咩”字包含的内容,展示草堆里的温暖。学生展示,全场掌声。
师:看到了吗?自信也是会传染的!自信的女孩儿产生了很美的表达。文章前后照应,我们都见过过;可是你见过评价学生前后照应的吗?课堂上我们常常顾此失彼,也就很难做到评价首尾呼应,可是肖特做到了。这个评价很有意思,不仅仅因为前后呼应,最妙的是前面是评价一个女学生,后面是评价一组,由点到面,洋溢着鼓励的味道,而且“自信的女孩儿产生了很美的表达”,由衷的赞美不禁让人遐想:自信的女孩儿越来越多,表达越来越美!
学生概括《沙之书》的故事情节:
生:陌生人向他推销了一本叫“沙之书”的书,最后作者把它放到了图书馆。师:你这里犯了一个错误,也许是你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博尔赫斯小说的氛围,你用的是“作者”。小说中的“我”是不是作者?
生(齐):不是。
一个“错误”明明白白,绝不含糊其辞,一个“也许”让“错误”多了一丝温情,多了一份体谅,削减了学生的尴尬,展现了老师的善解人意。
师:你知道这个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吗? 生:文中的“我”。
师:那我就建议你用“我”开头说话,不要用陌生人开头。用“我”开头说话,把小说的主人公定为“我”,改换一下主宾顺序,再说说。
生:“我”买了陌生人推销给“我”的“沙之书”,最后将它束之图书馆。一句“建议”不仅给学生指明了概括小说的方法,而且彰显了师者对学生的尊重。
《沙之书》是一本的书?
生:这本书是一本非常缥缈的书,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描述,我觉得是缥缈找不到实体的感觉。
师:我建议你不要通过别人的描述,你要通过自己的阅读判断。
生:有一句话说,他之前看到的“还有插画:一个钢笔描绘的铁锚,笔法笨拙,仿佛小孩画的”,但是下面一段又说:“尽管我一页页地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
看来“建议”已经成了肖特的习惯,表现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没有高高在上,没有颐指气使。“你要通过自己的阅读判断”,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独立思考,有理有据,答案从文中来,更要回到文中去,寻找支撑的依据,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甚至是生活习惯。
PPT显示:
再读《沙之书》,文章中有哪些因素使它的故事趋向合理性? 生:他是使用第一人称写的,让我们有一种感觉,是自己经历了的事情一样。第二就是……
师:就说一点好不好?不要把所有的话都说完了。以后你做语文老师一定注意,课堂上要留一点让别的孩子说说。
生:谢谢老师。
这个问题应该不简单,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常常让这个学生答完,省得其他同学浪费时间,可是肖特果断的打断了他:不要把所有的话都说完,但是用的是商量的口气:“就说一点好不好”,避免了学生的尴尬,为什么不让说了呢?肖特给出了自己的理由:“以后你做语文老师一定注意,课堂上要留一点让别的孩子说说”,这样一说学生一定会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关爱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全体学生。
肖特的评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课堂评价十分丰富,细致入微,更是体贴入微,处处洋溢这对学生的尊重和呵护。
心里装着学生,嘴下才会留情;心里爱着学生,嘴上满是尊重。一条诗意的河流
肖特是课堂设计的高手,可是他最高明的地方还在于不断尊重、顺应学生,因势利导,智慧牵引,成就学生,隐藏自己,他的课似乎没有诗意,没有诗意的语言。只不过他的诗意是悄无声息的,是不动声色的,因为他要推举的是学生,成就的也是学生。其实只要认真阅读,你会发现肖特的诗意流淌在课堂上,流淌在生活中。
他说:把一朵花的微笑读成祝福,把一声羊的“咩”叫读成警醒,让每一粒葡萄都能背诵夏日时光的名字。——浅浅小语
多么诗意的文字,多么诗意的情怀,相信每一粒葡萄都记住了花儿的微笑,相信每一粒葡萄都记住了“咩”字的警醒。
他说:《假如我有九条命》,我已经读了许多次,读来都觉得仿佛是余光中在用他一生沧桑和一世情怀在和我交谈。印着残月,披着寒霜,看满眼凄凉,然后体察到了他的心,他的等待,他的乡愁。——教后感言 真正的诗意恰恰是体谅学生的所作所为,体察作者的爱恨情仇,真正走进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完成一种精神的对话。
他说:这片灿烂,其实代表着美好的、理想的世界,我们看到斑羚悲壮的身影,看到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也看到残酷竞争下的生存之道。同时,我们还应读出我们应有的反思,斑羚用尊严的背影给我们上了一课,我们应该在灿烂里接受精神的洗礼。桥的用来渡人的,可是,我们却慢慢失去了我们心灵走向洁净走向崇高的桥。这些都有待于我们慢慢领略。——课堂实录
真正的诗意是接受精神的洗礼,让我们的心灵慢慢走向洁净,走向崇高,在课文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诗意的桥。
他说:一位父亲拼力凿出黑暗的煤炭,点燃我的生命;一位父亲轻盈点亮白色的粉笔,烛照我的灵魂……黑白色的更替与交融中,铁锚或以痛苦的肉身或用智慧的言语轻轻抚过我这样盲动、卑微的生命,给我滋养,使我安歇,促我成长,看我在他们都会牵挂的家园里自由穿行。——后记:《浅浅深深,语文是你》
真正是诗意是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耕耘家园,温暖自己,照亮别人。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更有诗和远方。
一条诗意的河流正踩着轻快的舞步,唱着欢快的曲调,流向远方…… 问渠那得清如许
是什么滋养了这酣畅淋漓的课堂?是什么滋润了这生机勃勃的生活?它们的源头活水来是什么?
其实它就是爱,是发自内心的对语文的热爱,发自肺腑的对生活的热爱。正因为由衷的热爱,课堂上才奏响诗意的交响曲,久久萦绕在孩子们的耳畔;正因为由衷的热爱,生活中才会处处都是春暖花开,常常温暖着我们的双眼。
忧心经典前的不尊重,忧心阅读时的敷衍与随意,才有了对“咩”字的反复品味,品出了丰富的情感。喜欢语文的丰富与多姿,喜欢语文的诗意与浪漫,才有了对“春酒”二字的反复品读,读出十足的情意。坚信教育就是唤醒,坚信教育就是激励,即便你含苞羞涩,他也耐心等待。等待春回大地,等待春色满园。
面对满纸的花瓣,你会采撷哪一朵芬芳你的课堂?在哪一块土地上种花,都需要注入你的心。他,教你反思。看着因他而丰沛的烟云霞岚,我懂了——爱生活,爱阳光,豁达、温和又智慧的心,课堂怎能不暖?语文怎能不美?他,给你指引。
读你如沐春风,但春风十里不如你!
第二篇: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读后感
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读后感
(一)张克强
读这本书,最先读的文章,就是钱梦龙老师为本书写的序。在钱梦龙老师的文字中,隐隐看到一位机敏与奋进的教坛新秀一步步的走向语文名师。在这条路上,除了天生的文字敏感,我更看到了锲而不舍的勤奋与刻苦。接着拜读的就是肖培东老师的后记《浅浅深深,语文是你》。在肖老师的深情文字中,触摸到了母亲、父亲和老师,在他娓娓动听的文字中,我更感受到一颗语文老师的敏感与勤奋。
然后开始细细品读这16个课例,但是因为这些课例中的的一些文章不是苏教版中的文章,自己并未上过课,所以感触不是特别深。但是《孔乙己》与《一双手》这两堂课,我是现场聆听了肖培东老师的演绎的,所以再看课例,感受格外真切。听了这两堂课,又看了这16个课例,在看到黄厚江老师对《一双手》点评的时候说到“一节课是一条流动的小溪”,我脑海中突然冒出了这样几个字“流水不腐”。
是呀,也许因为肖培东老师天生对文字的敏感,使得他的课有个特色“读”,“读”貌似真的很浅,只是读出来,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学生上课声情并茂地朗读。我们甚至有板有眼地要求学生:一读字音二读节奏三读情感,在我们“预谋”好的课堂节奏中,在我们有条不紊的进程中,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学生对文字的情感把握,好像只能靠学生的意会了,我们实在无法言传,于是,文字敏感度高的学生,貌似意会了我们要传达的感受,于是声情并茂的演绎了我们的期待,而有一部分学生,好像只能在群体的朗读中感受到似是而非。在肖培东老师的《孔乙己》一课中,“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借此细细推敲酒客们的对话;“哦”字被师生反复来朗读,甚至一个“!”也被反复来揣摩。在标点符号的揣摩中,师生共同朗读让课堂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肖老师说他是在浅浅的教语文,但是语文本身不是就应该关注文字本身么?那么,我们语文老师是不是都可以按照肖培东老师这个方式来教语文通过朗读来触摸文字,把握情感,分析主题呢?其实,好像也是可以做到。我们可以抛弃一板一眼的读书节奏,开始来关注文字,但是为什么在我的课堂上呈现的是支离破碎的一个一个环节,却缺少了肖培东老师这样让人舒服的行云流水的一堂课。在这条小溪中,自然而然的就推进到了下一个环节,毫无做作之嫌。这当然源于名师灵动的语言,源于他们深厚的积累,更源于时时刻刻对课堂的研究。我们在本书中看到肖老师讲《孔乙己》,更有幸聆听了徐杰老师肖培东老师同课异构《孔乙己》。应该说,肖老师公开讲《孔乙己》不是一次两次了,应该手到擒来。可是,在与徐杰老师同课异构时,肖老师却从另外一个角度——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讲这一堂课。不知道是不是名师,所以特别有底气呢?还是肖老师更愿意自我突破呢?
今年我教到第二轮,所有的课文我都是第二次教。关于朗读,没有特别的研究,只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现在上课的时候,我有的时候会翻阅以前的教案,忙的时候会直接照搬。上完课,暗自心生不满。在课堂中,总有一种生涩的凝滞感。于是,看到行云流水的课堂,顿生艳羡。所以我想光上课,没有提升,可能上100遍也还是老样子。可能这也就是邓虹老师说的,自己也应该同课异构吧。停滞在一个地方,永远不会前进。像溪水一样,也许前进缓慢,也许前进困难,但是只要肯努力,就能前进吧。时刻在备课的肖老师,永远是我的榜样。只有流动的水,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否则就是死水一潭。
肖培东老师上课,谈吐精妙,可谓字字珠玑。作为一名愚钝的语文人,对于肖老师,我估计只有敬仰的份,此生也没办法达到这样的高度。人和人对文字的敏感度还是有差距的。但是,对语文的勤奋与执着,好像不应该有差距吧。在钱梦龙老师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那个围着格子围巾,颇有五四风范勇敢前行的肖老师,在几年的时间中一步步成长。诚然,可能肖老师天赋异禀,但是如果没有他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的脚印,恐怕早已迷失在众说纷纭的理论中去了吧。
在肖老师的博客中,我们看到他的儿子六六的文字,一板一眼,有规有矩。在肖老师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一种柔软与温暖。母亲的柔和,父爱的深厚,老师的殷切,都流动在肖老师的笔端,他的文字灵动而温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能教学生写作文,自己笔端也能流淌出美好与善良,多么和谐的一幅场景。言传不如身教!肖老师用自己的文字彰显了一位语文老师的功力,也默默展现了内心的那一份情怀。作为一名语文人,站在台上高谈阔论,恐怕不及一篇下水文来的更为实在吧。虽然,功力尚浅,但是更需要努力。还好,我醒悟的不太晚。
读一本书,读名师,更好像在读自己。
(作者简介:张克强,男,酒后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师。)
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读后感
(二)语文不浅
唐雪娇
唐雪娇
语文一级教师,200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就职于昆明市滇池中学,云南省周丽蓉名师工作室学员。曾在工作室、校级课赛中获奖,撰写论文多次在省级、校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并刊登在省级核心刊物中。所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作文比赛,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拜读肖老师《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不禁为肖老师的书名拍案叫绝,多次聆听过肖老师的公开课,觉得他的课总是令人赞叹不已,肖老师却用“浅浅”形容自己的课,不免过谦。但读完整本书仔细品味肖老师的教学智慧,“浅浅”自有其良苦用心的睿智蕴藏其中。
“浅浅”是一种空瓶心态,孜孜以求不断钻研。在每一个课堂实录后的教学感言中都会出现一个关键词“读”,而这个读多会被“反复”、“仔细”、“揣摩”等词语所修饰。从肖老师的教学感言里映射的是他尊重语文形态的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这一看似简单、重复、机械地备课状态,却因为肖老师全情投入地以文本为故里,与文本进行酣畅淋漓地对话、进行深入地探究和思考,而使这一过程变得妙趣横生、荆棘丛生。肖老师不仅读文本,也读专著,每堂实录里都有肖老师对文本和知识点的相应的链接,而这些内容是教参或网上涉及的浅显的资料所不能触及的。如在上余光中的《假如我有九条命》时,许多老师都会横向延伸到他的《乡愁》,但肖老师却在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延伸到余光中的行文风格“感性与知性,幽默与庄重,头脑与心胸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独特的散文路径。他渊博的学识,()总是掩饰不了天真性情的流露。他雄健的笔触,发现的常常是生命和智慧的秘密。他崇尚散文的自然随意……”使学生对余光中其人、其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样的辐射、挖掘随处可见。肖老师的浅是一种空瓶心态,不断的吸纳、汲取、采撷真知,将课堂当作一次磨炼、挑战,将备课当作自我的突破和成长。
“浅浅”是稳准的直击命脉,反复研读,不旁逸斜出。真理的永恒在于神的震慑而不是形的绚目。肖老师的课没有“商人”的夺人眼球的投机取巧,而是一个“匠人”的坚守和提升。拨开虚幻的面纱,经住时光的流洗。肖老师的课才是真语文,他对每篇文章的解读极具文本意识,注重词句的揣摩,同时又不忘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情和反馈。如《一双手》现在读来文学价值并不高,又被放在了苏教版的九年级,许多老师往往弃之不用。而肖老师却独具慧眼的发现了它的文体价值和时代价值。“文章很短,典型的20世纪那个火热年代里的报告文学气质。那时的手、有信仰、有激情、有干劲、有力量,不畏艰辛、乐于奉献。”从报告文学入手,品味“平中深藏的奇和小中潜藏的大”。让学生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有了更形象直观的认识,并通过反复的研读教学中被我们所忽视的文本的人物对话,对人物的性格特点、人格魅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用对文字的体验来感染学生,而不是透过我们老师简单的话语来传达人物的朴实和伟大。肖老师的浅是一种睿智,真正在寻找语文的核心和本质。
“浅浅”是务实、求精,追求学生能力的提升。语文学习存在大量技巧和知识点的传授,而不仅仅是感性的体验。但我们往往在脱离实际阅读体验的情况下,机械、死板的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例如教授《沙之书》时,肖老师提到其对单元重点“虚构”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理解,“看过许多教学设计,不外乎’沙之书’的特性与象征意义,小说中虚构与真实的关系探究这几个环节。这一课,语文老师的教学内容几近相同。我所能做的,就是整合与优化,让课堂更干净,让线条更明朗。”一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却因为不同的教学理念和对教学方法的把握,使效果天差地别。细究肖老师的教学,方法似乎极易模仿,但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本的切入似乎又是不那么可以复制和模仿的。也许我们可以学会他这堂课的教法,下堂课可能就捉襟见肘了。全因为自己对文本,对如何让学生有效的掌握知识点的思考、钻研还不够。肖老师的浅浅是实效,是教学中的高效与严谨。
语文不浅,语文教学需要我们全力以赴,不断提升,方能让学生、让自己获取更多的收获。
第三篇:《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读书心得
遇见《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
——读书心得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梧桐湖学校:王小玲
那一天,偶见鄂州初语群发一通知,第六届名师优课全国初中名师观摩研讨会在湖北武汉光谷实验中学召开,赫然发现有肖培东的大名。内心不免狂喜,肖培东,全国最年轻的特级语文教师,一名会写诗的诗人老师,一名任性地就想浅浅地教语文的帅气老师。感谢梧桐湖学校,重视老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给了我去观摩的机会,让我与全国特级教师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聆听了几节高效、实在、深入、可鉴而不浮华的精彩语文课。观摩完毕,能够现场与大师面对面交流,能够于他众多忠实语文粉丝中互加微信成为好友(虽然不常联系),能够经常读到大师精彩的课例,感人的语文故事,来自灵魂深处的美文,能够感受一个始终扎根浙江永嘉此美丽故土的赤子情怀。我忽然觉得我是一个有光可循的语文老师。于是在与培东老师相遇后,我与他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成为了好朋友。在每一次被班主任工作弄得焦头烂额之后,在每一节在我看来不尽人意的语文课之后,我便会一头扎进《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神游其中,欣赏精彩的课堂实例,品味清新的诗意散文,感受热忱的语文情怀,甚至聆听洗净烦躁的天籁音乐,于是我抛却烦恼,满蓄力量,继续前行。
读到今天,我在学习,我在思考,肖大师明明是在深究文本,却说浅教语文,在我看来,此“浅”绝不是浅显,更不是肤浅,而是一种繁华落尽见真淳,绚烂极尽归平淡的大道至简。这是一种境界,于我,只能浅浅地观望,深深地思考:
一、语文的本色是语言的精雕细琢
曾几何时,我认为语文课就是明白本文的大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没有认真思考过“语文”二字的真正内涵。纵览书中十六篇经典课例,下起小学上至高中,跨度如此之大,但是这些教学设计的一个共同立足点就是文本,肖培东极少引用,这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能力。就凭借一个文本,就可以烹调出一桌语言的满汉全席。紧紧地扣住字,扣住词,扣住篇章,扣住情感,扣住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标点来大做文章。《周亚夫军细柳》一文,“此真将军也”,一个“真”老师大做文章,何为真,周亚夫的真体现在哪呢?由此推出一句话:望着汉文帝远去的背影,周亚夫也说了一句什么?一个也字,迅速将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真天子也”,如此紧扣语言文字进行教学,过渡又如此地水到渠成,让人不禁感叹,此真语文人也。再比如讲授《美丽的颜色》,文中有一句“看哪……看哪!”老师抓住此句中的省略号、感叹号提问:为什么不全用感叹号?在老师的巧妙点拨中,学生渐次明白,这是一个科学家固守内心的平静,这是他们真正的淡泊名利,他们没有常人那样的欣喜若狂,没有向全世界宣告这一惊人发现,没有用一连串的感叹号去感叹这一足以让世人瞩目的荣耀。这是真正的人物真正的淡泊名利,真正的伟大之处。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老师就能够挖掘出如此之深的人物内心,精准拨出本文的情感目标。这样的例子,在肖培东的课例里俯拾即是。肖培东实在是名副其实的特级教师。关注文本,关注语言,从此成了我备课的着眼点。
二、课堂的灵动是语言的诗意流淌
肖培东的文字诗意盎然,让人在读他的课例的时候,心也不由自主地柔软起来。在他的语文课堂上,诗意语言信手拈来:
“故乡的草木,家里的一抹花草,家乡的习俗,其实都是乡愁情结,故乡情结在感动着、驱使着我们去写这篇文章。”
“你坐着,阳光就洒在你的台阶上,你坐在那里跟你的同学在聊天,你坐在台阶上,望着你的校园,看着时间慢慢地流逝。你突然发现,陪伴你初中生活的,其实就是这些一级级不说话的台阶。” “与其说一抹绿色托举了水珠,闪闪发亮,倒不如说这枚水珠穿越千沟万壑来到这片荷叶上。艰辛,坚强,因此这不是运气,而是一种坚持。”
“满山的鸟叫,黑土的芬芳,大地的开化,河流的解冻”都足以让我们欣喜。
出口即诗的培东有诗仙李白的潇洒,有魏晋雅士之高贵,他把语言文字锤炼到极致,试想,哪个学生听到如此美妙的语言不心存欢喜而兴趣盎然呢?这些语言不是他特意的矫揉造作,不是事先的提前预设,而是在师生对话中自然的流露,即兴的抒发。语言的诗意灵动感动了学生,更温暖了无数崇拜他的语文人。包括从此与他相隔万水千山的我。生动的语言来自于平日的笔耕不辍,人说他是会写诗的语文老师,的确不假,当你看到一个天生就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人几十年依然坚持写作的时候,你会和我一样,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必须常常提起笔,写写文字。你的课堂也许也会溪流潺潺,而不是飞沙走石。培东就是语言的使者,语文的化身。
三、真正的情怀来自低入尘埃的真爱
感动于那一篇《十分钟,是给她的》,“那双眼睛,顺着头低了下去,她紧闭双唇,怎么也挤不出一丝声音…….头发散着,那双眼睛死死守着一种倔强的光芒。”几百人观摩的公开课,几百双眼睛,他却把话筒递给了这样的一个女生,不是一次,而是一次又一次,“那,老师跟你一起读好吗?来,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她没有跟上,我的声音很寂寞,我有些尴尬,但看到她的眼神,那种逃避所有的眼神让我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我觉得我还得要和她再读一遍。”直到这个患有自闭症的女孩终于挤出了一丝声音“溪水”,直到所有的人都欣喜地松了一口气,这节课,多上了十分钟,而这十分钟就是为这个自闭的女孩而停留的,读完此篇,我不仅是感动而是震撼,多少老师为了公开课的完美,这样的学生,唯恐避之而不及,这十分钟,足足体现了培东老师来自骨子里的大爱,对每一个生命的珍视,十分钟对于这个女孩来说太过短暂,但足以温暖其一生。在他的课例里,这样的关怀同样比比皆是,我想起了那一天,出于仰慕,我想和这位语文男神合影,结果我的手机太不给力,屡屡黑屏,结果是他用自己的手机拍照,主动加了我的微信传给我,收到图片没多久,我就看到了他的文章,关于那一天授课的教后记,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那时那地我的激动、敬仰。后来在教学中我同样教《周亚夫军细柳》,遇到一个问题,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请教他,没有想他会回信,也许他早已将我这个随处即是的小粉丝屏蔽掉,没想到他居然给我回信,虽然回答只有一句话,也让我暖心了好久,要知道,他的粉丝全国是成千上万。那一刻,我觉得他没有名师的架子却自带闪亮光环,让人心生暖意、敬意。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在《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里,他除了分享语文故事,精彩案例,他最多的就是写自己的母亲,母亲的岁月里有他成长的四季:最初在母亲青春的温柔里,在母亲的呼唤声中,蜷缩成摇篮里饿哭的婴儿;后来在母亲慌张急促的呼唤里,他已蹦跳成稻草堆里翻滚的少年;再后来啊,母亲焦灼的眼睛、升腾的心事都已幻化为渴盼的絮叨,风风雨雨、花花叶叶、每一块石头,每一痕流云,都缀在她的身上,成了脸上的皱纹手上的斑点。直到现在,母亲时常会在他每一个出门讲学的异乡酒店入梦,成为他心头永远抹不去的牵挂。这份牵挂、这份依恋,何尝不是萦绕在我们每一个人心头永远的精神家园,何尝不是滋养我们枝繁叶茂的生命之根!而语文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不是我们文化的根?他大概是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学语文就是在回味我们对世界最初的吮吸。正因为如此 培东的语文课便有了根,有了生命。语文,就是用最美好的语言,去爱我们的母语,去爱我们的母亲。对学生,对语文,对母亲,培东把自己低到尘埃里,开出至真至纯至善之花。而我,工作烦恼之时又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唯有真爱孩子,真爱语文,真爱母语。浅浅地教,我想起了培东老师的老师,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在他拜师时送给他的一句话——“碧波深处有珍奇”,语文的世界碧潭深绿,潜游其中,必然有珍奇,培东老师何尝不是深深地潜入文本,觅得珍奇,然后化深为浅,化繁为简,用他如玉般温润的气质,如莲般馨雅的谈吐,如神般毓秀的慧心,化为浅浅地教语文。
你说,你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我说,我就想静静地学你教语文。那就这样,倾尽一生的时光,走在语文的路上,或许深深浅浅。
第四篇:肖培东教《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一直成为我心里很冲击的歌,就因为诗歌中的震撼。上周二(12月14),去苍南开课,我还是选择了《琵琶行》,不为别的,就想给自己一个再创造的机会。以前的教案感觉很顺畅,可我总觉得不够淋漓不够痛快。板块的痕迹太明显,学生的升华还欠缺,或者说,真正走进还需要一段路程。我很冒险地选择《琵琶行》,也没做过细的思考,就去苍南。
那晚,酒喝得很多,醒来时凌晨三点,我开始备课。喝酒误事,我不再期待酒精中的灵感。
我想读《琵琶行》,我就觉得只有读是最好的教学手段于《琵琶行》,任何讲解都是苍白的,我用最语文的方法教《琵琶行》。“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况清辉满十分!”琵琶三弹美韵扬,名诗三绝万古传。《琵琶行》之所以卓绝千古,就是因为诗中有三绝。第一绝是白居易用出神入化的语言写出了琵琶女的绝顶艺术才华;第二绝是白居易用高度凝练的笔墨形象地概括了琵琶女的生平,写出了千千万万个歌妓的典型命运;第三绝是白居易用一颗伟大的爱心,把琵琶女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不朽名句。北京大学的孔庆东博士称此为“三绝”。毛泽东主席曾评价说:“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的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其然岂其乎?”此论堪称高远。我反复地凝视着这些点评,感觉到以前看人教《琵琶行》,或者自己教《琵琶行》,更多的是把握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同”上,往往简单找了几个方面的共同点就了事,其实还是不得其深。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的心情,毛主席的话真是精辟。诗人作为封建官吏和文人,不以琵琶女身份地位为卑,能倾听她的音乐和话语,并且表现出深切的同情,从而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长叹。这才是最让人敬服的地方。伟大就在这里!
我的设计是这样的,粗读之后直奔第二次琵琶弹奏的描写,这是本诗的重要内容,也是三次弹奏中描写最精彩的一次。反复读。三个主问题架构课堂。“一曲琵琶曲,你听(读)出了什么?”,回答“才华、身世、情感……”在问答间熟读这段,体会白居易诗歌中的音乐绝与形象绝。才华中有琵琶女的才华,也有诗人的才华。“从这篇《琵琶行》中,你能读出诗人的——?”回答“眼泪、真情、共鸣、理解、尊重、才华、坎坷、孤独、哀怨、控诉、……”最后教师指向“平等中的伟大”,归结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人一句上。“《琵琶行》千古绝唱,绝在何处?”三绝逐一展现,诵读逐一跟上。诗从肺腑出,笔落惊风雨。让学生理解诗人的伟大理解诗歌的不朽。这是我的理想课堂的设计。
实践中,发现对学生学情的估计还是有点不够,但我并没有慌乱。老师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开课也没有选择足够预习的权利,任何学生的不足都是我们老师要珍惜的东西。现在的自己,对完美与流畅已有了另外的感悟。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而不过于追求华丽与流畅,才是真实的教学。公开课就是常态课。当他们读得越来越好的时候,我知道,我找到了信心。我是让你们进步来的,我是帮你们学习来的,我是带你们读书来的。是带,不是代。我一定要这样告诫我自己。
在琵琶女的身世中,我过于强调和音乐的结合,课后一女教师给我指出了这点,我觉得很有道理。我还是不舍得丢掉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确实感觉有点生硬。以后应该就是这琵琶声能诉尽心中哪无限事可以简而化之,谢谢你,老师!我会在思考中完善。如果说白居易“始觉有迁谪意”应该是说他心中早有迁谪之意,这时才找到一个合适的突破口,于是就将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自身无辜被贬的沦落之感融合为一,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千古长叹。那么,我会好好思索,找到最合适的突破。
在这里(灵溪二高),我留下了我的亲情作文,学生留下了他们的眼泪和感动。那批学生已经走向大学了,眼前的这些孩子,希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让你受益终身。而我,愿在声声琵琶中再修改我的教学。
永嘉 肖培东
肖培东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2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声中之情”
教学步骤
1、导入:白居易去世,大中皇帝以诗吊之,其中有这么两句:“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长恨歌》以写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出名,《琵琶行》则以出色的音乐描写及诗中所包含的满腔悲愤而感人至深。“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表白早已成为恋人们的憧憬与向往,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更因其命运多舛相惜相知而成为千古绝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声声琵琶,解读《琵琶行》。
2、播放配乐朗诵,调动阅读气氛。思考:诗中琵琶女有几次弹奏,找出诗中写琵琶女琵琶弹奏效果的句子。
3、三次琵琶弹奏,写琵琶女琵琶弹奏效果的句子有以下三组:“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学生齐读,教师板书三组句子。
4、这三组句子都是从侧面表现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的,声音无形,摹声最难,琵琶女究竟有着怎样精湛的琵琶技艺,诗人又是怎样表现她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的,才能达到“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的奇特效果呢?
阅读第二段中写琵琶女演奏琵琶的部分诗句,学生讨论写作手法。a.以声传情,如“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b.以声喻声,以形写声c.象声词双声词摹写,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d.侧面烘托
(结合朗读指导)
5、一曲琵琶曲让众人动容,一篇《琵琶行》令我们黯然神伤。如此美妙的琵琶声中,埋藏了如此的悲愤。在我们为其不公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时,我们能否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这琵琶声能诉尽心中哪无限事?(第2段第3段结合阅读)。
小组讨论: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第二部分“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部分“沉思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
(结合朗读指导,板书琵琶声——诉尽心中无限事)
6.“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有哪些方面相同呢?都从京城来到遥远地偏的江州,都才华出众,都由荣至衰,怀着“幽愁暗恨”,伤人,伤己,理解与同情,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这句,也成了全诗的诗眼。
(相关部分朗读指导,板书: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7.“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不同场景的弹奏,效果自有不同。作者写月等景物,有何作用?学生找出,分析,朗读。
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奖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字可否改为“黄”)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另外如“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总之,江中月——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8.小结:曲尽沦落苦,辞传相知情。感商妇之飘零,叹谪居之沦落。琵琶女的“琵琶曲”,唱尽了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暖;白居易的《琵琶行》,写满了相逢的凄恻、相知的悲悯。一首“琵琶曲”似怨似悔、如泣如诉,一曲《琵琶行》相怜相惜、如歌如潮。当我们聆听琵琶女的弹奏时,我们的耳边响起的不只是奇妙的旋律,更有那旋律中流淌出的心声;当我们吟诵白居易的诗句时,我们所感受到的也不只是珠玉般的诗句,更有浸透纸背的人生。千种幽怨,万般哀伤,千百年来让人叹惋。这,正是艺术的不朽;这,更是诗人的伟大。
9.课外作业:背诵,听一自己喜爱的音乐,运用比喻加以描写,不少于200字。
板书: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诉尽心中无限事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江中月——一枝一叶总关情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第五篇:肖培东老师课堂实录
肖培东老师《那树》教学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台湾作家王鼎均先生的散文《那树》,同学们已预习过文章,请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写了什么内容。生1:有一颗树屹立在路上很久了,后来被人砍了。生2:一棵老树被人砍了。
师: 能否在“砍”字前加一个修饰语? 生2:一棵老树被人残忍地砍了。
师:对,残忍地无情地,这篇文章记叙了一棵老树被人无情杀戮的悲惨命运。一棵老树,它走过了城市建设风风雨雨的几十年,毫无保留地奉献着它的绿、它的阴凉,却在某一夜被无情的电锯宣判了死刑。这不能不说是悲剧,作者也悲剧性地用远去的“那树”作为本文的标题。请同学们思考,该带着怎样的情感去读文章的标题。
生:沉重的、缓慢的。生有感情的齐读两次。
(评:这一步开头看上去十分的平凡,但是,一到了带情读,那味儿就出来了。设计得极好极妙!让学生一上课,便入了文,入了情!呵呵,我又学到一种方法:带着感情读标题!)
师:提到悲剧,老师就会想起著名文豪鲁迅先生讲过的一句话:“悲剧就是把美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那么,作为悲剧的主角,那树的美丽何在,请大家有感情地齐读文章前5节,找出树的美丽来。然后文章其他部分快速浏览,补充树的美丽。
师生合作朗读1-5段,试着捕捉那树曾有过的美丽。生1:台风来了,树没有被吹倒,看出了树坚韧的美丽。
生2:我从“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读出了阳光洒落时,形态的美丽。
师:在美丽的地方要读出美丽的情感,我们一起美丽地读读。师示范读,而后男生齐读。
生3:“那的确„„模样。”写出了它坚固的美丽。师指导读。
生4: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从 “伸展”一词中我读出了树旺盛的生命力之美,从“荫庇”一词中我读出了它呵护人类,滋养人类的奉献之美。生5:课文的第一段写出了树古老的美丽。
师:古老也是一种美丽,这位同学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她发现了很多同学未曾发现的沧桑岁月给树带来的美丽。读出这份邈远的历史感来。
齐读第一段第一句,突出“很久”“很久”两个词。而后读第一段,感知树的悠久历史。
生6:树在倒下前预知了自己命运,它通知了寄居在体内的蚂蚁们,让他们赶快逃难,体现了它有情有义的美。师通过PPT小结树曾有过的美丽:
经久屹立,目睹着大地的沧海桑田——邈远的历史感 自然灾祸前“豪发”无损——坚固稳定,古老茂盛 绿化大地,荫庇人类,无私奉献——高尚的品格
身遭逆境,却不放弃绿的愿望——忍辱负重、豁达宽容 让蚂蚁国民安全撤离——隐忍爱心
(评:这一步,其实我也想到的。我设计的问题是:树是一颗怎样的树?但名师的设计就是不一样:树美在哪里?一个美字,既有着浓浓的语文味,又把思考的角度给缩小了!而且,小结的时候,真是叫一个完整与美啊!从这一步,我学到的是:设问要缩小角度,学生才易于答出来!)
师:这样的一棵树,上帝原先怎样安排它的命运?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表达。生:“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 师:这个句子有何特点? 生:短句。很整齐。生:读起来很快乐的。师:上帝说这句话应该是温柔的,类似母亲的口吻,因为那是一棵树最好的归宿,请大家演示读。
女生齐读,并面带微笑的表情。
师:绿着生,绿着死,是一棵树最美的结局,它一生都在和一个字打交道,那就是绿。可是,这绿色、美丽的生命却被人类无情地毁灭了。悲剧,就是把美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树是怎么被毁灭的?我们来品读那树被屠杀的场面,请找出描写人类无情杀戮那树的行为的句子。
生: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师:文段中出现了几个动词“咬”“嚼碎”“撒”。这几个动词感觉是在描写树被杀戮吗?
生:是把树当人来写了,表现了人的残忍。
生:说明作者很同情大树的命运,很愤怒很痛恨。
师:是的,分明是把树当作人来写,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人类对树的迫害之深,迫害之彻底,作者的愤恨、悲哀就在这几个词间。我们该如何用我们的朗读体现树的无辜和可怜,该如何体现砍伐者的残忍和凶恶? 全班在教师的引导下找感觉朗读。
(评:此步用了咬文嚼字的方法,我也想到的,呵呵。不过呢,我只想到咬嚼,没有想到要读。还是那个道理:一个目标,多用一种方法,多走一步,效果便大不一样了。启示:语文,就是要读!)
师出示PPT:“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师:我们一般在什么场合下,多次运用“于是”这个词? 生:在叙述别人的故事时。师:那是不是代表着作者没有情感呢?不是。看似局外人,内心却是极其的悲愤。这是一种隐忍的情感,作者把深沉的感情隐藏在平淡的文字里,一种痛惜愤激的情感更表达得深沉含蓄了!请一生读三个“于是”句子。
师:这样的句子,读时的心情是比较沉重的,我们要读得慢一点,要读得深沉一些。一起再来读读。生齐读。
(评:此环节也是咬文嚼字+朗读,多步的重复,可起到升华情感的效果!)师:这场屠杀中,更可怕的行为还有哪些? 生: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棵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
师示范读,生个别读,注意幻灯片上红色的动词,不再细致讲解而是以读替代。师:想一想那一场可怕的杀戮,想一想那一幕血腥的场面,想一想人行为的恐怖。这个句子隐含了作者对人类的愤怒和憎恶,再读,读出感情。
师出PPT:接下来让我们进行合作朗读。老师读上帝的话语,而你们读两段残酷的场面。我们之间的朗读感情应该有个很大的反差。师生读,体验情感的大不同。
师:上帝安排这棵树的命运本是那么欢欣、愉悦、美丽,而夜间杀戮的场面,显示着树悲惨的命运,更表现出刽子手——人类的可怕和残忍。
师生再次有感情演读。个别学生不认真。
师有感而发:当你目睹着这么一幕悲剧,你的内心肯定是深有感触的。如果我们在悲剧面前,还能保持着一份笑容,在杀戮性的文字面前,我们还能无动于衷,那也许真的可以说明这个时代,很多东西在缺失,悲剧的不仅仅是一棵树。学生一脸正容,有所感悟。
(评:还是读!读,真真是一种好方法啊!肖老师正是把读这种教法贯穿入了全课之中,所以,课堂才能够情感起伏啊!)师:树的悲剧中,哪些是刽子手? 生1:伐木工人。
生2:交通专家,因为他宣判树的死刑时,没有认真查证,只是简单的想当然,就粗暴判定。
生3:驾驶者,醉酒驾驶还要叫树承担责任。生4:还有抱怨大树的乘客。
师:如果这醉驾事件没有发生,树是否能逃脱死亡的命运? 生说不能。
师:那还有谁是刽子手呢?
生5:柏油路,高压线,公寓楼房,它们是隐形的刽子手,它们一点一点占据了树的生存空间。
生齐读这个句子: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师:注意“一里一里”“一千码一千码”“一排一排”,读读,说明什么? 生:柏油路,高压线,公寓楼房等发展极快。师:与此对应的那树则是——
生: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很是缓慢。读这些句子。
师:柏油路,高压线,公寓楼房这些现代文明也成了刽子手。在人类的破坏性开发面前,那树显得极其脆弱,渐渐地,树就成为人类发展文明的障碍物,于是那树就这样被倒下了。在这里,人类和人类要推进的文明就成了刽子手。可是,文明有错吗?
生:没错。盲目的开发才是错误的。
师:对,文明没有错,而文明在进程中与自然不可调和的矛盾成了左右那树命运的抓手。作者不反对发展,不反对文明,而是文明发展与自然有矛盾的时候,人们失去了理智,发展的欲望秒杀了生命的萌芽,把树送进悲剧的深渊,诗意的生活也就此消失,所以,文明发展的负面影响才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学生再次齐读该句。
(评:问得极妙,总结得极有深度!在这一点上,我是自愧不如的!当然,我的方向,与肖老师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是,深度上我就差远了!我只想到:这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却没有想到:为什么会有这些人?肖老师的思考,是真真的挖出了这个悲剧的根源啊!思想的深度,才是课堂最美的光辉!启示:一堂课,想要上出彩,还是得,把主题朝深处挖!如何才能挖得深呢?多问几个为什么吧!是的,多问几个为什么!一件事儿,打破沙锅问到底,自然就深刻了,本质就出来了!)
师:那树倒在了现代文明的进程中,一场悲剧的葬礼也开始了。在这世界上,还有一个弱小而隐忍的民族,那就是曾寄居在树干里的一群蚂蚁。蚂蚁王国里的黑斗士们来参加树的葬礼,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悲剧落幕,你想说句什么? 生1:树,你离开了我们很不舍。师:那是对树的怀念。
生2:人和自然应和谐共存。
生3:你绿着生,绿着死,我们永远爱你。生4:人类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
生5:生命值得尊敬,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伤害自然。师:这篇文章里,有没有类似的议论和抒情? 生:没有。
师:这就是王鼎均先生此文的写作特色,文章都是以叙述描写为主,通篇不做议论。但文章中带有倾向性的文字更能表达愤恨与悲哀,含蓄内敛,思想深刻,所以我们更要学会品味揣摩。让我们再来看看“蚂蚁国”里的黑斗士们来参加树的葬礼的文字,思考一下该怎么读。
生:要读得缓慢深沉,读出对这场悲剧的认识。生:要沉重,有力度。
师:对,朗读这样的文字,感情不宜过于强烈奔放,但要深沉,有力度,有余味。一起齐读此部分。学生齐读。
(评:扩写法,这也是我常用的一种方法。当然,这里说是扩写,不太恰当的,说是想象还要好一些!通过想象,学生自然会深入到文字之中去体会感情了!再加上读,那感情,自然就与文本融为一体了!还记得听过许多的课,都是对人物说一句话,为动物取个名儿,这些法子都很活,很是有效!启示:想要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那么,让他们想吧!)
师:在人类发展迅猛向前的脚步中,遭遇这种不幸的又何止是一棵树?那么,同学们,除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外,你觉得引颈受戮的树还能象征什么? 生1:弱势群体。
生2:老人。当老人逐渐老去,无所作为时,有一些子女也像抛弃那树般抛弃老人。
师提示: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想得更远一些,树还可以象征什么? 生:老的文化传统。教师投以赞许的目光。
师出示PPT:树是物质的,也是空间的;树是情绪的,更是文化的。凝视着那树,我们可以想到很多,想到亲情与道德的某些缺失,想到现代发展与古老传统的矛盾,想到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等等。那,不仅仅是一棵树,阅读这篇文章,既要走进那棵树,也要走出那棵树。读出更深的寓意与思考,走向自然以外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才是我们对树的真正怀念与追悼。
(评:适当的拓展,激活思想,恰到好处!是的,备课时,我就纠结于升化主题与淡化语文性的矛盾之中。但肖老师的这一环给了我极好的启示:适当地拓展一下主题,不能太多。既升化了思想,又不会偏离语文的方向。启示:语文课上,思想是要升化的,因为这也是语文的目的之一;但是,思想的升华是要点到为止的。)
师:人们在城市中赶走了最古老也是最后一簇绿阴,一条没有树的路是寂寞的,走在一条没有树的路上的人是沧桑的。通读全文,你觉得比树的悲剧更可悲的是什么?文中哪句话体现?
生: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的柏油下的闷死。师:为什么你认为这可悲?
生:悲剧发生了,可是没人知道这就是悲剧,悲剧发生了,人们还是像往常一样平静地生活,麻木,这就是更大的悲剧!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老师想送同学一句话:在文明的进程中,遗忘与重复悲剧无疑是最可怕的。生若有所悟,读此句。
(评:这一点总结真是太高明了!是的,文明被破坏,是可悲的,但更可悲的是人心的麻木!好一个人心的麻木啊!这一步,给的我启示是:对于结尾句,尤其是那些意犹未尽的结尾,一定要带着学生,细细地品出那未说出来的意味啊!这才是最高明的教法!当然,对于一些不好的结尾或是文段,大可以采用改的方法!)
师:遥远的记忆中,那树在星空下仰望上帝。其实,我们心中也该有一个上帝,这个上帝就是理智和清醒。我们面对文明造成的灾害,不是否定文明,而是进一步的文明。感谢那树,它用它的悲剧给了我们许多深刻的思考,让我们向那树表示永远的怀念!(评:结尾高明啊!本是一个平常的总结句,但是,开头结尾都扣住了那树在说,充分显示了名师的紧扣文本的功力!学习了!)
下面,再来对此案例作一个总结性的思考:
一、简括内容,美读标题,初步感知内容与情感。
二、寻找美,并美读。走进树。
三、咬文嚼字+读,体会人类的残忍。
四、提问:谁是刽子手?引出主题。
五、想象蚂蚁的告别词+读,深味主题。
六、树还象征什么?拓宽主题。
七、比树的悲剧更可悲的是什么?+读,升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