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和谐社区的调研报告(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07:4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构建和谐社区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构建和谐社区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构建和谐社区的调研报告

关于构建和谐社区的调研报告

摘要:近年来,党和国家一直都很重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问题。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空间;因此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希望对和谐社区进行更为全面深层的了解,并力

图在调研基础上得到新的启发。

关键词:和谐社区

和谐社区是一种以和谐为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当代人为实现人类构建和谐社会理想而实施的一种具体实践模式。和谐社区建设适应了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要求。和谐社区的建设不仅可以加快和谐社会的步伐,也能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健康地进行。此外,通过建设一个和谐的社区环境,培养居民社区归属感,将有利于缓解人们的社会压力,消除孤独感,并带来社会安全感,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总之,构建和谐社区适应当前国情,符合每一个公民的利益。

既然如此,我们很有必要更加重视和谐社区的构建,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践行它。据《构建和谐社区的探索与思考》一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和谐社区无论是在社区服务方面,还是在社区文体、社区稳定、居民自治、党组织建设等方面都有许多标准,譬如:要求小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街道有社区服务中心,有社区图书馆,社区参加全民健身运动的人口达到50%以上等等。乍看之下,要想构建一个和谐的社区还真是不易,不过只要社区内的每一个都能自觉遵守公民道德,遵守社区规范,和谐社区的建成便指日可待。

理想是美好的,但也总是和现实有一定的差距,以下的几个不和谐的现象就是最好的例子。在我家乡的体育广场上,曾经有很多好的健身设备可供居民使用,不过随着时间的逝去,加上部分人肆意破坏的缘故,那些设备很快的便老化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对待自己的东西那样爱惜这些公共设备,那么它们可以为更多的人更长时间地服务。走在大街上时不时便会发现乘客往车窗外扔垃圾,这不仅影响在车外的行人,而且严重影响了市容——这些人为了图一己之便,不顾他人的感受,正是严重缺乏公民道德的表现。在一次从家里坐火车去学校的旅途中,我看到了这样戏剧性的场面:有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婴儿,和他的公公上了车。由于没有买到座位票,他们好不容易挤上车又要面临长时间站立的困苦,好在有几位一起坐车的大学生及时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她们轮流让座给那位中年妇女。看到这一幕我真的挺感动,如果我不是自己也是站票,我也会让位给他们的。不过,几个小时后发生的一个意外着实让包括我在内的附近乘客气氛。一个20来岁的小伙子在拿泡面去装热水的归途中撞到了爷爷,而且热汤都洒到了爷爷身上,年轻人身上也溅到了一点点。但年轻人竟然还怪爷爷挡住了他的路,对爷爷恶言相向,他的可恶嘴脸我至今都难以忘记——虽然我们老是把尊老爱幼挂在嘴边,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有多少呢?

建设和谐社区不仅是党和政府的事,它更是我们每一个普通市民的事,我们作为社区的一份子,应当尽力去配合参与,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当今社会的大学生,我们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要自觉成为社区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积极参与和支持社区工作,更要加强公民道德规范的宣传,促进全民参与。在《济南日报》上发表的“如何构建和谐社区”一文中,我得到重要的启示:大家普遍重视少年儿童和老年,往往忽视了青壮年群体的需要,就比如在已有的社区室内活动场所中,麻将室占有较大比例,而在室外场所建设中,专门的健身场所,如

篮球场、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匮乏。只有当青壮年这个群体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时,他们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能量。另外,教育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进程中起着显著的作用,因此居民应当自觉学习公民道德,同时社区管理人员也要加强关于和谐社区建设理念的宣传教育.再者,我们强调社区和谐,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人与生活环境的和谐,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我们不仅要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也要爱护我们的社区环境,维护社区的整洁和有序.纵观历史发展,哪一次大的变革不是经过了无数勇士漫长而又艰辛的努力才取得巨大的成功?构建和谐社区也是如此,我们只要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总有一天,现实的改变会让每一个人惊叹。

参考文献

1、五龙社区 程华光.构建和谐社区的探索与思考. 华阳镇先锋在线工作站. 2008年4月3日

2、李宪生. 把社区建成和谐社会的基础平台. 中国广播网. 2008年03月09日

3、如何构建和谐社区. 济南日报. 2006年06月08日

4、宋协娜 殷爱杰.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17卷第4期

第二篇:和谐社区调研报告

和谐社区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作为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结构主体的社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是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构建和谐社会要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为此,民革福建省委组成课题组,就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进行调研。调研组七月—八月间走访了福州、厦门、湖南长沙等地,考察了当地的先进社区,并与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社区工作者进行座谈。经过分析整理,形成此报告。

一、我省社区建设概况

我省社区建设自五年起启动,期间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坚持以服务为民为宗旨,民主自治为目标,居民参与为重点,示范活动为手段,努力健全、完善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制度,取得了实效。截至2004年底,全省已经整合成立1461个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整合的基础上,按照“议行分设,决策、执行与监督相分离”的原则,建立健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三个自治组织。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社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把社区建设混同于基层政权建设。当前,我们社区建设实行以民政部门为主的区、街、居三级管理体系,往往把社区当成是政府的延伸,社区承担了太多的政府职能,导致角色模糊,职能错位,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工作的承受层、操作层、落实层,工作不堪重负,疲于应付。社区居委会既承担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职能,又承担了基层政府重心下移后的行政管理职能,社区居委会“准政府机构”的地位及其运作机制,难以适应居民自治意识增强、希望扩大基层民主的需要,难以发挥社区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出现强调管理重心、管理权力下移,不是强化社区的社会职能,而是片面地扩大街道编制,扩展社区组织的政府职能的现象,使政府在社区建设中仍然担当实际意义上的“包办代替”角色,造成社区的社会职能不是强化,而是萎 1 缩、弱化,使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难于开展,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实现真正的社区自治。

这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落实难的问题。所谓“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一般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政府部门需要社区居委会协助处理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工作时,在征得社区居委会同意后,应当同时为社区居委会提供协助所需的权利和必要的经费;二是政府部门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社会服务性职能向社区转移时,必须同时转移权利和工作经费。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因为政府职能未能转变,“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处于“留在口头上,落在低头上”、“叫得响,到位难”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有下面四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社区建设在我省虽然已经走过五个念头,但是一些领导对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社区工作缺乏紧迫感,没有充分认识到社区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存在“重形式、轻实际”的现象,对社区建设中的简政放权、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等核心敏感问题,没有深入研究,妥善解决,仍习惯性运用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手段来对待社区建设,看成“行政组织”、“准政府机构”,没有顾及到“权、利”相一致的问题。

(2)项目界定不明确。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居委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同时也规定“居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协助维护社会治安”。1989年颁布的《居委会组织法》对居委会规定了六条任务,其中两条就规定居委会要协助政府开展有关工作,又指出现阶段居委会同时承担自治和行政两大职能。因此,居委会协助政府开展相关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但法律对“协助项目”只作原则规定,实际操作过程导致居委会协作的项目包括政府的所有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显现出现就不足为奇。

(3)经费渠道不畅通。我们现行的财政体制仍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政府目前只有少数一些部门,如计生、公安因有专门的委办工作经费,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大部分部门均因为“委办工作经费”无法列支导致“权随责走、费随事转”难以落实。

(4)社区拒绝不得力。中发办[2000]23号文件规定,对不属于社区居委会职责范围的工作和向社区摊派的各种负担,社区居委会有权拒绝。在实际操作中,2 社区居委会干部谁都不会得罪“上级”,只能“上面下命令,下面照着办”。据统计,社区居委会承担着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体育、社区科普、民政、再就业、计划生育、老龄工作、信访、安全生产、消防、侨务等工作,普遍达56大类,285小项。与这些工作相对应的是牌子多,几乎一项工作一块牌子,少的29块,多的达58块。

2、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居民自治水平较低。现阶段城市的社区服务已经从单纯物质扶助的福利和救助,发展到对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全面服务。社区建设内容应包括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自治、社区文化体育卫生及完善的社区组织体系等多个方面。但是在社区管理方面,侧重抓行政性的管理,发动群众开展社区自治管理还比较少。社区的一些名为群众组织的机构,如计生协会、工会、红十字会等,实质上行政化色彩浓厚。社区服务是依托社区组织开展的社会福利服务,目前,服务领域不宽,项目不多,开展扶贫济困、就业服务相对比较多,社区的文化、教育活动开展的不够多;服务对象不广,面向老年人、弱势群体、未成年人的服务比较多,面向一般居民,尤其是青壮年的服务比较少,对青年人的吸引力不够;服务内容缺乏特色;组织力量比较单薄,一般是社区工作人员忙里忙外,发动社区中介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参与不够。

3、立法滞后,社区工作关系不顺。《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1989年通过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它的许多条款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社区建设的需要。而且该法的基本条款只有23条,对城市居委会与政府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等仅做了原则的规定,操作性很不强。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对社区的关系也没有明确界定。致使社区居委会的职能定位不很清楚,社区工作关系不顺。表现在:政府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不顺,虽然社区居委会是群众自治组织,但实际操作中往往会作为政府的基层机构,导致行政化倾向明显,影响了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社区单位在社区建设中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法律的依据,致使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不顺,有些社区单位和社区居委会关系融洽的,也往往是基于双方负责人个人之间的感情;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社区居委会对物业管理公司主要是指导与监督,但在实际操作上缺乏相应的手段,遇到不配合的物业机构,社区居委会也束手无策;社区中介服务组织的性质以及与社区居委会 3 的关系也没有法律的依据。按照“议行分设,决策、执行与监督相分离”的原则,建立健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三个自治组织尚未发挥自身应有作用。社区建设尚须制度化和法制化。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现象严重,对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十分不利。

4、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不够适应,职业化、专业化、知识化程度不高。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工作,社区工作者队伍得到充实和加强。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程度偏低,一些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由于各种原因还很难进入这支队伍。二是男女比例不平衡。三是存在多头管理。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残疾人联络员、禁毒专委等虽然同在社区工作,但分别归属不同部门管理,街道和社区统一管理难度很大。四是个别社区工作者工作作风不深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甚至存在“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的现象。五是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与过去相比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然偏低,与职工平均收入相比,与所承担的工作量相比,还有差距,容易造成人才流失,也影响社区居委会人员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影响着社区工作者职业声望的提高。

5、社区单位和居民认同感、归属感不强,参与社区建设程度不高。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社区建设,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提高。但是社区建设基本上还是以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力量为主导,各级党委、政府处于发动、组织、安排等全过程介入状态,而作为社区建设主体的广大居民尤其是各类单位在职人员的社区参与意识仍旧淡薄,参与行为缺乏,参与程度不高,基本上游离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活动之外,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政府拼命干、居民一边看”的非正常现象。如社区居委会选举,虽然有法律明文规定,但是,由于法律规定可以实行居民代表选举,许多地方便把居民代表选举居委会作为普遍通行的制度。这样,基层组织选举者可以随意确定居民代表而省去许多麻烦,选举实际上成了走过场。一些居民还安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生活习惯,生活中遇到困难还主要依赖工作单位予以解决,与社区没有明显的利益关系。社区居委会虽说是群众组织,但由于主要精力承担政府安排的行政任务,仅有的一些活动项目针对性不强,致使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还不高,还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得不到大多数居民群众的认同。社区成员的低参与或者说社区建设参与主体的单 4 一化,不但极大地制约了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发展,而且严重背离了社区建设的初衷,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瓶颈”之一。

三、建议、意见

1、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同样,要实现社区的和谐,也要看社区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得如何,因为社区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处在社会变革的第一线。加强社区党建,夯实执政基础,对和谐社区的形成关系重大。首先要科学合理设置社区党组织。社区党员人数在50人以上的社区,一般应设立社区党总支,社区党员人数在100人以上的社区,一般应设立党委。及时做好在城市新区、开发区和新建居民区建立党组织的工作。使党组织建到“大院”、建到“楼梯”,建到“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实现党组织在社区的百分之百覆盖,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其次要加强社区党组织班子建设。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推进党组织干部“公推直选”。鼓励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班子成员交叉任职。从机关选派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到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挂职锻炼。鼓励通过社会公开招聘配备基层党务干部,逐步提高基层党务干部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此外还应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重视加强和改进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中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街道流动党员服务站、社区流动党员登记站和社区在职党员联络站等。

2、完善社区工作体系,正确定位社区工作。一方面理顺街道办事处、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街道办事处、各政府职能部门要调整机构,转变职能,作好指导与服务,为社区居委会解决相关问题。社区居委会要保证街道办事处、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另一方面目前社区有限的资源承载了较多的行政职能,应明确社区组织是政府和企业分离的社会管理职能的载体,是开展社区自治管理的主体,而不是政府机构的延伸和“准政府组织”,减少多头管理的现象,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健全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等居民自治组织,老年人协会、文体协会、志愿者协会等社区中介服务组织,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增强整体合力。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清理政府部门分设在社区的分支机构和牌匾。社区统一悬挂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的牌子,其他内设机构不再挂牌。分设在 5 社区的机构,除保留有关部门人员派驻的之外,应予以撤销,尽可能取消一些不必要的检查评比活动,还社区居委会服务于民的初宗。

(2)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机制。政府职能部门对需要经由社区协助的工作任务,赋予相应的权利,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拨付必要的工作经费。

(3)采取面向社会统一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的办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社区工作者队伍。实行社区工作者归口一个部门统一管理,理顺人事管理关系。加强社区工作者进行岗位培训和专业知识学习,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考核、奖惩办法,建立激励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知识化水平。

(4)扩大社区直选。直接选举产生居委会成员对于把居民公认的、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人选进居委会,调动居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组织直选试点,总结积累直选经验,逐步扩大直选范围,鼓励条件较为成熟的组织整区、整街范围直选。在条件尚未成熟的社区,可以考虑采用户代表选举制度和代表选举制度相结合的方式。

(5)健全民主制度。完善居民代表会议、民主听证会议等民主决策制度,将社区事务交由社区居民自主决定、自我管理,特别是关系社区建设重大问题的决策,广泛听取和尊重居民群众的意见。

3、增加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增强社区凝聚力。

(1)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引导社区党组织强化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工作。建立党员向社区居民公示、社区居民评议党组织成员和党员、党员联系扶贫帮困对象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开展社区党组织与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积极倡导和组织党员以各种方式参与社区事务,开展“党旗在我心中”、“贡献在社区,温暖在人间”、“党员责任岗”等系列活动,形成“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的格局,增强社区党组织在居民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2)发挥社区整合功能。政府行政管理系统、社区自主管理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组成社区的管理体系。行政管理系统应承担制定社区规划、促进社区发展的职能;社区自主管理系统要通过发动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活动,形成社区的文化 6 合力,培养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科学合理地调整居委会规模。应当合理调整现有居委会的规模。按照有利于社区自治、有利于资源共享、有利于社区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则,合理调整划定社区。

(4)加大对社区基础建设和社区服务设施的投资力度。在社区建设启动阶段,政府投资是必需的,然而更需挖掘社会资源办社区。加强社区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动员驻区单位积极支持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辖区群众造福,使广大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增加归属感和认同感。

(5)扩大社区决策的民主参与程度。通过基层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监督,让居民了解社区、关心社区。在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分别建立“民意调查”、“居民议事会”和“民主活动日”等制度,加强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与沟通,赢得居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建议实施办事处和居委会政务、财务、服务等内容全部公开,激发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提高社区的民主自治水平。

第三篇:和谐社区调研报告

和谐社区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作为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结构主体的社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是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构建和谐社会要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为此,民革福建省委组成课题组,就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进行调研。调研组七月—八月间走访了福州、厦门、湖南长沙等地,考察了当地的先进社区,并与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社区工作者进行座谈。经过分析整理,形成此报告。

一、我省社区建设概况

我省社区建设自五年起启动,期间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坚持以服务为民为宗旨,民主自治为目标,居民参与为重点,示范活动为手段,努力健全、完善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制度,取得了实效。截至2004年底,全省已经整合成立1461个社区居委会,在社区整合的基础上,按照“议行分设,决策、执行与监督相分离”的原则,建立健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三个自治组织。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社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把社区建设混同于基层政权建设。当前,我们社区建设实行以民政部门为主的区、街、居三级管理体系,往往把社区当成是政府的延伸,社区承担了太多的政府职能,导致角色模糊,职能错位,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工作的承受层、操作层、落实层,工作不堪重负,疲于应付。社区居委会既承担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职能,又承担了基层政府重心下移后的行政管理职能,社区居委会“准政府机构”的地位及其运作机制,难以适应居民自治意识增强、希望扩大基层民主的需要,难以发挥社区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出现强调管理重心、管理权力下移,不是强化社区的社会职能,而是片面地扩大街道编制,扩展社区组织的政府职能的现象,使政府在社区建设中仍然担当实际意义上的“包办代替”角色,造成社区的社会职能不是强化,而是萎 1 缩、弱化,使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难于开展,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实现真正的社区自治。

这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落实难的问题。所谓“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一般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政府部门需要社区居委会协助处理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工作时,在征得社区居委会同意后,应当同时为社区居委会提供协助所需的权利和必要的经费;二是政府部门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社会服务性职能向社区转移时,必须同时转移权利和工作经费。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因为政府职能未能转变,“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处于“留在口头上,落在低头上”、“叫得响,到位难”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有下面四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社区建设在我省虽然已经走过五个念头,但是一些领导对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社区工作缺乏紧迫感,没有充分认识到社区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存在“重形式、轻实际”的现象,对社区建设中的简政放权、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等核心敏感问题,没有深入研究,妥善解决,仍习惯性运用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手段来对待社区建设,看成“行政组织”、“准政府机构”,没有顾及到“权、利”相一致的问题。

(2)项目界定不明确。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居委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同时也规定“居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协助维护社会治安”。1989年颁布的《居委会组织法》对居委会规定了六条任务,其中两条就规定居委会要协助政府开展有关工作,又指出现阶段居委会同时承担自治和行政两大职能。因此,居委会协助政府开展相关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但法律对“协助项目”只作原则规定,实际操作过程导致居委会协作的项目包括政府的所有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显现出现就不足为奇。

(3)经费渠道不畅通。我们现行的财政体制仍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政府目前只有少数一些部门,如计生、公安因有专门的委办工作经费,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大部分部门均因为“委办工作经费”无法列支导致“权随责走、费随事转”难以落实。

(4)社区拒绝不得力。中发办[2000]23号文件规定,对不属于社区居委会职责范围的工作和向社区摊派的各种负担,社区居委会有权拒绝。在实际操作中,2 社区居委会干部谁都不会得罪“上级”,只能“上面下命令,下面照着办”。据统计,社区居委会承担着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体育、社区科普、民政、再就业、计划生育、老龄工作、信访、安全生产、消防、侨务等工作,普遍达56大类,285小项。与这些工作相对应的是牌子多,几乎一项工作一块牌子,少的29块,多的达58块。

2、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居民自治水平较低。现阶段城市的社区服务已经从单纯物质扶助的福利和救助,发展到对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全面服务。社区建设内容应包括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自治、社区文化体育卫生及完善的社区组织体系等多个方面。但是在社区管理方面,侧重抓行政性的管理,发动群众开展社区自治管理还比较少。社区的一些名为群众组织的机构,如计生协会、工会、红十字会等,实质上行政化色彩浓厚。社区服务是依托社区组织开展的社会福利服务,目前,服务领域不宽,项目不多,开展扶贫济困、就业服务相对比较多,社区的文化、教育活动开展的不够多;服务对象不广,面向老年人、弱势群体、未成年人的服务比较多,面向一般居民,尤其是青壮年的服务比较少,对青年人的吸引力不够;服务内容缺乏特色;组织力量比较单薄,一般是社区工作人员忙里忙外,发动社区中介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参与不够。

3、立法滞后,社区工作关系不顺。《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1989年通过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它的许多条款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社区建设的需要。而且该法的基本条款只有23条,对城市居委会与政府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等仅做了原则的规定,操作性很不强。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对社区的关系也没有明确界定。致使社区居委会的职能定位不很清楚,社区工作关系不顺。表现在:政府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不顺,虽然社区居委会是群众自治组织,但实际操作中往往会作为政府的基层机构,导致行政化倾向明显,影响了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社区单位在社区建设中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法律的依据,致使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不顺,有些社区单位和社区居委会关系融洽的,也往往是基于双方负责人个人之间的感情;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社区居委会对物业管理公司主要是指导与监督,但在实际操作上缺乏相应的手段,遇到不配合的物业机构,社区居委会也束手无策;社区中介服务组织的性质以及与社区居委会 3 的关系也没有法律的依据。按照“议行分设,决策、执行与监督相分离”的原则,建立健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和社区居委会三个自治组织尚未发挥自身应有作用。社区建设尚须制度化和法制化。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现象严重,对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十分不利。

4、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不够适应,职业化、专业化、知识化程度不高。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工作,社区工作者队伍得到充实和加强。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程度偏低,一些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由于各种原因还很难进入这支队伍。二是男女比例不平衡。三是存在多头管理。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残疾人联络员、禁毒专委等虽然同在社区工作,但分别归属不同部门管理,街道和社区统一管理难度很大。四是个别社区工作者工作作风不深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甚至存在“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的现象。五是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与过去相比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然偏低,与职工平均收入相比,与所承担的工作量相比,还有差距,容易造成人才流失,也影响社区居委会人员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影响着社区工作者职业声望的提高。

5、社区单位和居民认同感、归属感不强,参与社区建设程度不高。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社区建设,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提高。但是社区建设基本上还是以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力量为主导,各级党委、政府处于发动、组织、安排等全过程介入状态,而作为社区建设主体的广大居民尤其是各类单位在职人员的社区参与意识仍旧淡薄,参与行为缺乏,参与程度不高,基本上游离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活动之外,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政府拼命干、居民一边看”的非正常现象。如社区居委会选举,虽然有法律明文规定,但是,由于法律规定可以实行居民代表选举,许多地方便把居民代表选举居委会作为普遍通行的制度。这样,基层组织选举者可以随意确定居民代表而省去许多麻烦,选举实际上成了走过场。一些居民还安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生活习惯,生活中遇到困难还主要依赖工作单位予以解决,与社区没有明显的利益关系。社区居委会虽说是群众组织,但由于主要精力承担政府安排的行政任务,仅有的一些活动项目针对性不强,致使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还不高,还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得不到大多数居民群众的认同。社区成员的低参与或者说社区建设参与主体的单 4 一化,不但极大地制约了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发展,而且严重背离了社区建设的初衷,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瓶颈”之一。

三、建议、意见

1、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同样,要实现社区的和谐,也要看社区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得如何,因为社区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处在社会变革的第一线。加强社区党建,夯实执政基础,对和谐社区的形成关系重大。首先要科学合理设置社区党组织。社区党员人数在50人以上的社区,一般应设立社区党总支,社区党员人数在100人以上的社区,一般应设立党委。及时做好在城市新区、开发区和新建居民区建立党组织的工作。使党组织建到“大院”、建到“楼梯”,建到“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实现党组织在社区的百分之百覆盖,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其次要加强社区党组织班子建设。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推进党组织干部“公推直选”。鼓励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班子成员交叉任职。从机关选派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到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挂职锻炼。鼓励通过社会公开招聘配备基层党务干部,逐步提高基层党务干部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此外还应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重视加强和改进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中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街道流动党员服务站、社区流动党员登记站和社区在职党员联络站等。

2、完善社区工作体系,正确定位社区工作。一方面理顺街道办事处、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街道办事处、各政府职能部门要调整机构,转变职能,作好指导与服务,为社区居委会解决相关问题。社区居委会要保证街道办事处、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另一方面目前社区有限的资源承载了较多的行政职能,应明确社区组织是政府和企业分离的社会管理职能的载体,是开展社区自治管理的主体,而不是政府机构的延伸和“准政府组织”,减少多头管理的现象,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健全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等居民自治组织,老年人协会、文体协会、志愿者协会等社区中介服务组织,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增强整体合力。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清理政府部门分设在社区的分支机构和牌匾。社区统一悬挂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的牌子,其他内设机构不再挂牌。分设在 5 社区的机构,除保留有关部门人员派驻的之外,应予以撤销,尽可能取消一些不必要的检查评比活动,还社区居委会服务于民的初宗。

(2)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机制。政府职能部门对需要经由社区协助的工作任务,赋予相应的权利,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拨付必要的工作经费。

(3)采取面向社会统一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的办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社区工作者队伍。实行社区工作者归口一个部门统一管理,理顺人事管理关系。加强社区工作者进行岗位培训和专业知识学习,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考核、奖惩办法,建立激励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知识化水平。

(4)扩大社区直选。直接选举产生居委会成员对于把居民公认的、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人选进居委会,调动居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组织直选试点,总结积累直选经验,逐步扩大直选范围,鼓励条件较为成熟的组织整区、整街范围直选。在条件尚未成熟的社区,可以考虑采用户代表选举制度和代表选举制度相结合的方式。

(5)健全民主制度。完善居民代表会议、民主听证会议等民主决策制度,将社区事务交由社区居民自主决定、自我管理,特别是关系社区建设重大问题的决策,广泛听取和尊重居民群众的意见。

3、增加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增强社区凝聚力。

(1)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引导社区党组织强化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工作。建立党员向社区居民公示、社区居民评议党组织成员和党员、党员联系扶贫帮困对象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开展社区党组织与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积极倡导和组织党员以各种方式参与社区事务,开展“党旗在我心中”、“贡献在社区,温暖在人间”、“党员责任岗”等系列活动,形成“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的格局,增强社区党组织在居民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2)发挥社区整合功能。政府行政管理系统、社区自主管理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组成社区的管理体系。行政管理系统应承担制定社区规划、促进社区发展的职能;社区自主管理系统要通过发动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活动,形成社区的文化 6 合力,培养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科学合理地调整居委会规模。应当合理调整现有居委会的规模。按照有利于社区自治、有利于资源共享、有利于社区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则,合理调整划定社区。

(4)加大对社区基础建设和社区服务设施的投资力度。在社区建设启动阶段,政府投资是必需的,然而更需挖掘社会资源办社区。加强社区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动员驻区单位积极支持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辖区群众造福,使广大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增加归属感和认同感。

(5)扩大社区决策的民主参与程度。通过基层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监督,让居民了解社区、关心社区。在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分别建立“民意调查”、“居民议事会”和“民主活动日”等制度,加强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与沟通,赢得居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建议实施办事处和居委会政务、财务、服务等内容全部公开,激发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提高社区的民主自治水平。

第四篇:如何构建和谐社区

畅通社情民意、解决利益诉求、构建和谐社区

社区专职工作者是和谐社区建设的直接承担者,是社区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本文分析了现实中存在的社区工作者不适应新型社区建设需要的诸多问题,提出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对策,从法律上明确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职业身份,走规范化管理的道路。

关键词: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管理

一、社区专职工作者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重要作用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1]社区是党在城市执政的重要基础,党和国家在城市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最终要靠社区去贯彻和实施;居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最终要靠社区去了解和反映;推动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最终要靠社区组织居民去实现。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实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空间。社区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共同体”和重要活动场所,人们的利益、愿望、或者通过社区的服务和自我管理得以满足,或者通过社区组织向政府反映得以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社区的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平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把构建和谐社区作为重要切入点。

作为社区专职工作者要本着民主公正的态度,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合理解决利益诉求,从而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强化居民的社区意识,形成“在社区、爱社区、建社区”的良好氛围,最终实现社区的和谐稳定。

一、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1、社区在显要位置设居民意见箱,居委会定时查收。

2、社区宣传栏长期公布社区电话,居民随时反映问题,表达利益诉求。

3、社区楼门长不断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向居委会或居民代表大会适时提出。

4、社区专职专职工作者定时入户访谈,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

5、开通社区网站,方便及时地传达需求。

6、设立社区居民接待日,便于清楚表述问题。利益表达渠道多,方便各类人群,社区才能收集到最广泛、最集中的信息,才能不忽视任一居民的利益诉求。

二、合理解决利益诉求:

社区专职工作者按照“群众需求先于一切,群众困难急于一切”的准则,从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着手,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

1、认真分析问题,找到问题关键。

2、协调社区相关单位,尽量资源共享,找到合理、便捷的解决的方式。

3、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及时向街道或社区所在单位汇报。

4、及时向居民反馈处理意见,邀请居民监督过程。居民的利益诉求得到了解决或找到了不能解决的原因,居民有被尊重、有被重视的感觉,自主建设社区的权力得以满足,才会更加热爱社区,才会积极加入到建设和谐社区的队伍中来。

总之,社区专职工作者要热爱社区、服务居民,加强学习,开拓创新,增强素质,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紧紧围绕社区服务、卫生、文化、环境、治安等内容,深入学习贯彻党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团结和带领广大居民投身和谐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

第五篇:构建和谐社区

文章标题:构建和谐社区

各位领导们、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凝心聚力建社区安居乐业铸和谐》。

春意盎然,轻风吹拂,社区绿地中抽新吐绿的新苗们睁开他们惺忪的睡眼迫不及待地伸展着他们腰枝,争着给社区的居民们带来春的问候;夏天来了,知了在欢快的吟唱着歌曲,大树下孩子们围坐在社区老师

身边,听那一段段动人的故事。硕果累累的堇色秋天,迎来了一位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年人,他们挥毫泼墨书写着心中对祖国对党对社区无限热爱之情;白雪皑皑的冬姑娘将他的白色礼物飘向大地,看!那挥撬铲雪的人们正用他们辛勤的汗水换来大家的安康。您要问我这些画卷在那里,就请您跟我到宁福里社区走走看看,那里有更多的和谐生活的画卷展现在您面前呦!

新世纪新阶段,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一个全新的建设命题——构建和谐社会。什么样的社会才能叫和谐社会?党中央提出,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奠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所当然要把构建和谐社区作为重要切入点。

几年充满艰辛的而给大家带来喜悦和自豪感的社区建设历程,使我们深深感到,和谐社区的建设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最大多数居民的利益为核心,充分调动最大多数社会成员参与社区发展建设,坚持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深入挖掘社区资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各方形成合力,凝心聚力就一定能将社区建设好。

想当年,宁福里社区为非封闭式旧楼区,因无人管理环境脏乱差可想而之,夏天蚊蝇孳生,老鼠到处窜,群众怨声载道,邻里关系不和谐,常因东家多占楼道一寸地,西家说了几句闲话而经常发生矛盾,连最基本的生活环境都达不到居民满意,社区和谐无从谈起。

2001年宁福里进行了旧楼改造,借着改造的春风,在区街领导下,不懈努力建设成为了市级6个精品小区之一。一位在旧楼改造前曾多次想卖房子的居民感慨地说:“现在房子升值太多了,是我所没想到的。环境变了,老年活动这么好,居委会的大姐们都是知心人,我说什么也不搬走了,还要为小区建设贡献我的力量!”这位老者的话说出了宁福里很多居民的心声。多年以来,几位居委会大姐以勤勤恳恳的朴实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肩负着“小巷总理”的重担。她们始终牢记“全部为了居民,为了全部居民”的工作宗旨,深入实在为一方百姓服务,哪家的老人有病,哪家儿子要结婚、女儿要出嫁、那一家又有失业下岗的人员生活困难都了如指掌,一一牵挂在心。社区居民武大爷身患疾病,老伴瘫痪在床,身边又无儿女照料,主任们经常到家中探望,给孤独的老人带来了亲人般的温暖。祁书记的一句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道出了支部和居委会一班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良苦用心。

不知从何时起,高楼大厦成为现代人“老死不相往来”的蜗居。,我们以开展文明楼门建设为契机,随着温馨居、碧草居、益寿居等9个特色楼门的建立,改善现代都市的邻里关系日益冷漠的局面。居民张英是市环卫局的一名处长,主动承担楼门长工作,虽是领导干部,但在社区建设大潮中,以普通居民身份参与。她发动楼门内居民清理杂物,并集资粉刷楼道,在她的带动下,居民纷纷将家中的花卉,壁画捐出,营造了一个温馨、美好的生活氛围。“关门是一家,开门一大家”,他们一家有乐大家享,一家有难大家帮的风气在宁福里社区内形成了一组组和谐美好的生动局面。75岁的孙茂贤大爷,生就一双灵巧手,一颗爱党的心。谁家的高压锅坏了,或是钥匙丢了等生活琐事,只要找到大爷,他都能将困难化解。大爷有修表的绝活,今年3月份大爷的事迹被天津电视台的《都市报道》节目报道后,来自市内各区的慕名找到大爷修表的人络绎不绝,一时间大爷小小的内成了修表铺,房间内摆满了各式表,大爷加班加点一一将表修好,有的还自掏腰包到外面配件,却向修表户分文不取。有人不解的问大爷:“您这么大岁数,还拼命的干,一分前没有,图什么?”老人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只要需要,我就要奉献到底!”这朴实无华的语言正是75岁老人用他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他的入党申请,接受党组织对他的考验。

正如常讲的一句话:人活着总要有一点精神。正是身处社区的每个个体用自己高尚的精神汇合成为了鲜明的社区精神。社区成为了合作、关心、精神生活和智慧创造的“蓄水池”。愿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永远在和谐社区的氛围中安详的生活,健康地成长,让心灵不再漂泊!

《构建和谐社区》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构建和谐社区。

下载关于构建和谐社区的调研报告(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构建和谐社区的调研报告(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构建和谐社区》(定稿)

    浅议构建和谐社区,加快城市管理综合 执法理念的转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和谐社区调研报告(精选5篇)

    和谐社区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作为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结构主体的社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是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构建和谐社区工作汇报

    构建和谐社区工作汇报范文我市中山社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注重突出实践特色,积极创新活动形式,精心确立了“打造睦邻文化精品社区”主题,在居民楼院内设立多种兴趣的“睦邻点”,搭......

    构建和谐社区演讲稿

    构建和谐社区演讲稿 “>构建和谐社区演讲稿2007-12-18 19:48:3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构建和谐社区演讲稿构建和谐社区演讲稿(2)构建和谐社区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

    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区

    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区 ——过马营镇社区创建 民族团结工作先进材料 过马营社区自建立以来,走过不同寻常的的发展道路,社区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居民环境不断改善,居民生......

    构建和谐社区演讲稿

    构建和谐社区 刘宝军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与党同心、与民贴心,建和谐社区",是我们社区工作者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习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社区工作者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更......

    构建和谐社区事迹材料

    老百姓看我们的党和政府是不是真正为他们谋利益、真正为他们办实事,主要看经济是不是发展了、生活是不是改善了、环境是不是变化了。因此,一个地方的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应当要......

    构建和谐社区工作汇报

    我市中山社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注重突出实践特色,积极创新活动形式,精心确立了“打造睦邻文化精品社区”主题,在居民楼院内设立多种兴趣的“睦邻点”,搭建起社区居民之间相互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