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实事
服务Services
用心倾听,细心诊断,耐心解答
精心治疗,热心服务,衷心祝福
—— “六心服务”已经成为和平众多特色服务内容之一—— “六心服务”已经成为和平众多特色服务内容之一
医院长期重视基础建设,努力倡导全员、全程、全方位服务于患者的服务准则,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级技术人才,鼓励竞争,择优扶持部队建设所需、社会所求、患者所急的新学科及新项目,使医院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快速的发展,位居全军先进医院的行列,在珠海市享有盛誉。医院设有国内男科学术、临床研究中心和国际男科最新技术和成果,确保阳光医院总是居于男科技术前沿。
在医疗质量方面也实行狠抓,切实维护患者根本利益,严格执行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诊疗标准,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患者看病;针对少女意外妊娠救助服务上,都围绕着“以病人为中心”来展开,正是这些细节体现出和平浓浓的“人性化、人情化”诊疗氛围,让患者体会到一种平等的交流,一种心贴心的感动。
环境Environment
珍惜生命 关爱健康
黑龙江和平医院座落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宣化街457号,交通便利。医院2012年8份投入重金,由专业设计师精心设计,将医院再次装修,其独特的创意设计,使医院再次拥有宽敞明亮的诊室、温馨整洁的病房。而且细心周到的护士、和善亲切的专家、精良齐全的医疗设备、精湛丰富的临床经验,随时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真诚的服务。
文化Culture
风雨十年我在你身边
9年光阴荏苒9年锻造磨练
9年开拓进取9年金色品牌
用专业筑起长城 营造出龙江人民的健康家园
2012年8月23日,黑龙江和平医院在龙江人民的爱护下,走过了9年风雨历程,迎来了辉煌的10年华诞。正是这9年兢兢业业的历史,把和平精神凝铸成了万众瞩目的健康品牌、医学界典范,更把黑龙江和平医院营造成为患者心目中的一方绿洲,成为龙江百姓的健康家园。面对过去,和平人无比自豪,却绝无自满,面对未来,和平人将一如飞翔的白鸽,克其难、忍其苦、奋其志、涉其远,撑起医疗领域的一方蓝天,为建设百年名院而不断奋斗!回馈社会
第二篇:医院法治建设实事
医院法治建设实事
近年来,我院以“五五”普法依法治理为契机,以“法治进单位”为手段,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卫生系统党委关于法治建设工作部署,紧扣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关于以“法治进单位”为基础开展法治建设为民办实事活动主题,结合我院医疗工作实际,着力推进健康工程,努力实现社会认可、人民满意医院的目标。
针对这一目标,我院领导认真研究、缜密部署,以建设人民满意医院为载体,以落实民心工程为抓手,确保为民办实事活动的有效开展,切实做到了“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医疗安全,推动医疗行业优质服务;二是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言行,积极开辟“急救绿色通道”,努力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三是突出民心工程,通过创新托管模式,对药品、医疗器械集中大采购、压减药品价格,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减免新农合作病人医疗费用447.99万元,向参保农民让利36.8万元。积极配合地区集中招标采购经办机构做好药品、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工作。招标采购药品:西药1678个品种,中药1140个品种,价值49129750.18 万元,向病让利1786.69 元,招标采购医用耗材上千余个品种,向病人让利27万余元。
通过法治创建为民办实事活动,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推进了法治实事工程建设。
一、高度重视,组织有序,措施到位
(1)舞好一个龙头。院党总支就是抓好各支部班子这个龙头,将“法治进单位”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各支部班子专题会,首先提高各支部班子的思想认识。同时,各支部班子成员集体在全体职工大会上表态发言,接受职工的监督,增强了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也让全体干部职工清楚地看到总支部的决心和信心。
(2)强化一个保障。就是强化组织保障,我院专门成立了“法治进单位”活动领导小组,书记、院长亲自挂帅,各支部班子成员全员上阵,并设立了活动办公室,由党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同时配备了1名兼职工作人员,形成了普法依法治理骨干队伍,做到事事有专人负责,确保落到实处党政工团共同参与,落实了具体工作人员和职责,确保了此次活动有专人抓,有专人督办检查,从而在全院形成了上下融合、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网络。
(3)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氛围营造到位。我院及时组织召开了“法治进单位”动员大会,悬挂了横幅,张贴了标语,开办了法律学习专栏和橱窗,制作了活动宣传展板,开辟了法制学习园地,为“法治进单位”营造了浓厚氛围;二是方案措施到位。我院结合实际,制定了《莎车县人民医院“法治进单位”活动实施方案》,在活动内容、时间、落实等方面作了科学、详细的安排部署,并进一步明确了活动目标和要求。三是经费投入到位。我院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审批普法经费,加大了对活动经费投入,2008年我院投入2万多元,购置500多本普法教材、法制宣传设备,为整个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强化医疗服务, 创建满意医院
为了让社会认可、人民满意,整体推动医疗行业的优质服务,我院从开展人民满意医院创建活动入手,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切实改善医疗服务。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这个主题,进一步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完善设施,加强考核,增强患者的医疗安全感、满意度,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切实加强医院基础管理,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合法、合理、安全使用,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坚持合法执业、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二是依法妥善处置医患纠纷。把医患纠纷处置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切实做到依法、公平、公正,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运用综合手段,努力在第一时间化解各类医患纠纷,严防因医患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保障医疗秩序的正常运行和医疗环境的安全稳定。三是建立医疗服务信息平台,增加透明度,满足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通过宣传板、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示行政权力事项、法律依据、办事程序和环节、收费标准和依据以及监督方式和途径等。还在窗口地段设立公布了举报、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营造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务人员的社会氛围,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四是提高了全院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自“法治进单位”活动开展以来,院领导班子成员逐渐形成了“研究问题先学法,制定决策遵循法,解决问题依照法,言论行动符
合法”的氛围,法律素质也明显提高。全院干部职工依法办事、依法行医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医院及自身合法权益的和谐法治环境。
三、普治并举,完善制度,加大宣传力度
(1)广泛宣传,形式多样。在全院广泛开展普法教育,请法律专家来院授课,采取集中学习与平时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法律知识,院普法小组还以板报,标语等形式经常提醒大家提高法律意识。
(2)坚持学法、用法和守法。从医院工作重点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法律及法规的学习和宣传,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法律素养,依法开展执业活动。在加强法律知识学习的同时,运用典型案例进行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院人员的学法用法水平,把法制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把遵守法律与遵守纪律相结合,把“五五”普法和加强医疗卫生行业作风建立相结合。在法制宣传中明确我院领导干部及相关职能部门在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增强了我院职工对法律的理性认识,提高了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3)制度健全,落实责任。我院在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医疗工作的规章制度外,还分别制定了学习法律法规培训制度、创建平安医院实施方案、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药品质量管理制度、疫情报告管理制度、消防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以及全院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使全院医护人员都置身于制度的约束和管理之中。每年年初,我院都与科室签订综合目标责任书、普法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局面。使医院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有要求、有布置、有检查,有力地促进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
(4)是进一步加强医院民主法制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长期坚持院务公开制度,按照“政务公开”原则,制定了我院《大事议事制度》、《重大经济、人事、基建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在全院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职工中推行服务承诺制,对服务态度、办事时限、服务意识、办事效率、完善首问负责制都做出公开的承诺,对医院重大的活动、财务收支、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定期在院务公开栏和指定地点公布、公示,让全体职工了解医院的大事和具体情况,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医院每年召开1次职工代表大会,收集职工对医院管理及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工作。
(5)加强内部治安环境。我们把“依法治院”与“平安建设”结合起来,安装了6部监视平台、68部监视摄像头,1个中央控制点,20个巡更点集成医院内部网络监视系统,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新红外线监控显示系统,同时投资30万元,为家属区安装摄像头18个,为重点部门安装了防火门、防盗门窗,加强保卫人员夜间的巡逻值班,预防扒窃、谨防偷盗。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有效地预防了偷盗、失窃案件的发生,提高医院内部安全保卫工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全员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
四、强化民主监督,构建法治医院
(1)坚持院务公开。建立院务公开组织领导体系及监督体系,将院务公开提高到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凡职代会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一律公开,每年医院的总结、计划,经费及其它事宜,都要经职代会审议通过,职代会闭会期间由院务会、党政工联席会议、职代会联席会议、职工代表座谈会、院情发布会等形式研究和通报医院重要事务。医院还实行先进的微机化管理,如HIS系统(医院管理系统、院长查询系统、医师、护士工作站等)、RIS系统(报告系统)等,使医院的科学民主管理更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2)强化民主监督。设立意见信箱、公布举报电话、接待来信来访患者,同时,采取召开病员座谈会、科室公休会、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听取社会、职工、患者对我院及医护人员的意见建议,及时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难问题,对群众、职工提出的问题和对来信来访人员做到了件件有答复,事事有落实。从全县聘请各界10名行风政风社会监督员对我院行风政风工作进行监督,形成了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制约机制。
(3)抓医德医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弘扬白求恩精神,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树立“献身中医药,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作贡献”的学习职业理想,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一切有损于群众利益的行为,设立“投诉箱”,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把检查结果同职工的政绩、评先、奖惩挂钩,一旦发现不廉洁的行医,收取和变收取红包、回扣的现象,将从严处理,决不手软,对在工作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大力表彰,广泛宣传,在全院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尚,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高、政治强、业务精的医疗队伍。
五、抓好民心工程,构建和谐医院
(1)解决群众“热难点”问题。针对群众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们积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基建工程及大型医疗设备、耗材,药品招标采购工作。积极参与药品及医疗用品集中招标采购,履约率达到100%。最大限度地挤出药品虚高水分,按照“同一质量层次以最低价中选”的原则,确保药品集中采购评审工作公开、公正、公平,克服和杜绝一切人为因素的干扰和暗箱操作,有效遏制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行为。同时,在我县现行药品零售价的基础上,将药品价格再下降5个百分点,让老百姓得到更大的实惠。二是完善基本医疗与大额医疗费用救助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今年又提高了政府合疗筹资额,使人均合疗筹资额达100元,同时,不断扩大参保范围、报销范围,提高基本医疗报销和大额医疗救助比例,真正使农村群众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大病有救助,并把没有享受城镇医保,也没有享受到企业福利保险,又没有经济能力参加商业保险的城镇居民也全部纳入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范畴。三是完善惠民措施,在现有莎车医院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范围,在全县29个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开设惠民门诊,开展惠民服务,切实解决特困群众就医困难。四是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保障措施,加快县级医院的现代化建设步伐;抓好乡镇卫生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改善病人就医条件,开展社区诊断和随访,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推行电话预约、家庭病床等服务模式,让社区群众享受方便、快捷的服务;完善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与管理。
(2)措施到位、强化服务理念。通过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医院不断加强按照医德医风、医疗法律法规,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流程,优化诊疗环境,为患者提供及时、方便、安全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原则,建立健全医患纠纷预防处置、情况研判机制,周密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对收费窗口重新布局,在每个楼层都设立一个收费窗口;新开设了治疗饮食、病员饮食等服务;定期组织专家前义诊,对青年医务人员进行传、帮、带,缓解病员找专家看病难的矛盾;努力降低门诊病人费用,将出台门诊病人处方最高限额措施;落实便民
措施30多项,及时解决病员就诊中的疑问和困难,受到了病员的好评。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我院未出现非法行医和非法用工现象;医疗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传染病监测上报及时、全面。传染病网络直报2006年为1430例、2007年为2027例、2008年为2692例,2009年3647例,2010年上半年1871例,未发生迟报、缓报、漏报、瞒报现象。
依法治院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得我院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蒸蒸日上。我们将继续认真实施“法治进单位”工作,充分认识普法依法治院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工作中积累依法治院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健全各项制度,增加普法工作经费,强化工作措施,多渠道创新形式,积极推进医院管理的法制化进程,为加快医院改革发展步伐,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建设和谐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实事评论
10月3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式在世博文化中心举行。这是著名歌手韦唯、廖昌永共同演唱《星空下的告别》。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式10月31日晚在上海举行。随着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上海世博会闭幕,为期184天的上海世博会10月31日圆满落下帷幕。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主任委员王岐山在闭幕式致辞。他表示,上海世博会汇聚了人类文明创新的成果,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走过了一段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之旅。
国际展览局主席蓝峰在闭幕式上评价本届世博会时说,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同时也是世博会事业的成功。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将在世博会闭幕后流传下去。
上海世博会组织方代表向2015年下一届世博会组织方意大利米兰的代表移交了国际展览局的旗帜。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世博会。自从5月1日开幕以来,世博会吸引了7308.44万中外游客入园参观,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汇聚其中,展示了创意绝伦的展馆、先进科技发展成果、丰富多彩的文化演出,并着重展示了各国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理念。
在闭幕式上,中国众多知名艺术家和演出团体与各国参展方代表们为人们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演出。《上海宣言》倡设世界城市日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城市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昨日下午闭幕,闭幕大会上宣读了《上海宣言》。
《上海宣言》提出倡议,将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闭幕之日定为世界城市日,让上海世博会的理念与实践得以永续,激励人类为城市创新与和谐发展而不懈追求与奋斗!
据介绍,《上海宣言》是一份意愿性宣言,它是对世博会展览展示、文化活动和系列论坛思想成果的总结。在宣言初稿形成后,主办方充分听取和吸收了各参展方的建议,并对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温家宝:一日观世博,胜读十年书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10月31日上午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让世博精神发扬光大》的主旨演讲。温家宝在演讲中说道,上海世博会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次向世界学习的良好机会,一日观世博,胜读十年书。走进世博的场馆,不仅饱览了各国的美丽景观和奇珍异宝,也领略了各国的灿烂文化和风土人情,这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和震撼是电视和书本都无法比拟的。
闭园日30万游客入园
上海世博会的最后一天,各个入口处依然滚动着“欢迎您参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大红字符,留给世界一个“曲终人难散”的美妙意境。数十万名游客仍久久地沉浸在世博园的欢乐海洋里,各场馆歌舞升平,众游客意犹未尽。
截至10月31日12点,石油馆排队12小时;截至15点,通用汽车馆排队7小时;截至17点,当日入园游客29.36万人,入园游客总数7307.38万人。在世博大道上,昨天照常巡游,所不同的是,在巡游车的车尾,贴着醒目标语:“记住世博,留恋上海,感谢世界,难说再见”。
上海世博破多项纪录
“参加规模之最”——中国的盛情诚邀得到了国际社会积极响应,最终有189个国家、57个国际组织参展,轻而易举打破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保持的17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的纪录,改写了历届世博会国际参展方数量的历史。
“参观游客之最”——184天的展期吸引海内外超7000万人次参观,刷新了大阪世博会累计入园6421.8770万人次的世界纪录,上海世博会成为历史上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届世博会,将以最广泛的国际参与度载入世博会史册。
“举办活动之最”——上海世博会排定的国家馆馆日和国际组织荣誉日的规模均创世博历史新高。此外,本届世博会文化演艺活动突破2万场次,平均每天演出100场,创下历史之最。
此外,上海世博会首度将“城市”作为展品,城市最佳实践区和网上世博会堪称世博会历史上两大创举。所以2010的中国上海世博会向世界呈现什么呢?毫无疑问中国人民呈现出一个成功,壮观而难忘的展览会。
我们中国人在世博中宣扬出了创新互动呈现出宏伟。
2010年世博会是将21世纪的城市生活的潜力完全开发以及城市进展重要阶段的一项盛事。预计在2010年将有50%的世界人口会居住在城市。未来的城市生活,是全球关注的话题,与世界各国,开发或欠发达国家和人民。城市在作为第一个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在2010博览会将吸引政府和人民,世界各国的关注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其184天,参加各国将全力显示其在新世纪的城市文明程度,充分交流城市发展的经验、传播先进城市发展概念和城市人居环境探索新思路、生活和工作条件。他们将会学习如何创造一个生态社会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计划。
2010世博会的核心是创新和互动。创新是灵魂,而文化交流也是世博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纪元,2010世博会将致力于以人为本的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差异以及双赢的未来合作,因此在新世纪高度的创新和互动将会是组成这一主旋律的重要音符。
2010年世博会也是一个宏伟的国际集会。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吸引大约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和7千万国内外的参观者来参加世博会,以确保是史上最盛大的世博会。另一方面,我们要以全球视野来看世博会,尽力让更多的人参与,获得各国人民的支持和理解;为了使2010世博会成为全球各地人民的欢乐地大聚会。
总而言之,世博展现了我们中国魂,我们中国的魅力让世界知道,世博为我们大家带来了快乐为我们展现了科技,我我发现世博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我们的生活因世博而美丽!
第四篇:2011实事热点
1、两会热点:
■两会热点聚焦 连日来,社会对两会的关注持续升温,有关两会热点话题的民意调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根据最新调查结果,十大热点最受关注。
——热点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重要领域期待突破 虽然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惊涛骇浪中成功实现“V”形反转,但人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的“短板”:需求结构上,长期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需求不足;产业结构上,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要素结构上,长期依赖物质资源的高消耗、高投入,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近一段时期,中央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明确要求并采取了具体措施,强调关键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今年两会正逢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可以预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成为两会的重要话题。人们希望看到宏观经济政策在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医疗、养老和教育体制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有新突破,扫清科学发展体制阻碍。——热点二:收入分配事关社会公平“蛋糕”切分体现政府良知 在新华网举行的“今年两会,你最关心的话题”的调查中,“收入分配”问题位居榜首。有关专家分析,2010年要实现以居民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就得让居民有消费能力,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而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居民不是没有意愿消费,而是一些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没有能力消费。其主要原因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许多收入分配政策不合理。
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如何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如何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关全民切身利益,政府如何切分社会财富“蛋糕”将成今年两会热点话题。
——热点三:房价一路飙升牵动人心 政府频频出招能否奏效
房价问题从没有像今年这样备受关注,在各大网站的两会民意调查中,“住房问题”都位居前列。
经历2009年的“一路高歌”,近期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频频出招之下,楼市似乎进入博弈阶段。房价会跌吗?抑或是经过短暂休整之后重拾升势?答案众说纷纭,消费者拭目以待。遏制房价上涨过快,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是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同时还有一个转变理念的问题,只要地方政府不改变依赖“土地财政”的惯性思维,地价、房价就很难从根本上回归理性。人们期待,两会传递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积极信号。——热点四:上学看病就业民生三难 改革层层推进探求新解
上学难、看病贵、就业难一直以来是三大民生难题。近年来政府为解决这三大难题采取了很多举措,也取得了积极成果:高考改革在争议中破冰前行;新医改方案破茧而出;促进就业的措施频频出台。但总体看来,一些体制性弊病仍然严重,离人民群众期待距离仍远。就在两会召开前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历经磨砺后终于面世;此前几天,《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发布。这一系列举措必然在两会上激起反响,三大“老”难题能否找到“新”解法,人民群众翘首以盼。——热点五:户籍改革逐步推进 民工期待“同城待遇”
长期以来,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绝大部分农民工无法在城市安居乐业。中国1.6亿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贡献在城里,保障在农村;年青在城市,养老回农村”。去年,上海尝试打破“坚冰”;江西省、湖南省宣布逐步建立城乡统一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吉林省今年起逐步取消农业户口。
金融危机中农民工失业返乡潮、今年初的沿海企业“用工荒”印证着,不适时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将严重影响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两会召开在即,广大农民工兄弟憧憬着“城市梦”!
——热点六:选举法再次修改 同票同权推动民主进程 根据议程,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其最大亮点是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制定于1953年的新中国首部选举法对农村和城市每一名代表所代表的人数作了不同规定,其后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将农村与城市人大代表选举比例确定为4比1.按照现行选举法的相关规定,现在是每96万农村人口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每24万城市人口选举1名全国人大代表。
如果草案最终获得通过,将有利于更好地保证城乡人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热点七:反贪肃贿雷厉风行 制度反腐民心所向
2009年是高官落马较多的一年,多名省部级高官涉嫌严重违法违纪被查处。此外,重庆“打黑”使出“组合拳”,足坛“打假”上升到反腐层面。随着一系列行动的展开,社会对反腐败问题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在多家网站的调查中,“反腐倡廉”高居前列。如何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如何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约制度等“显规则”破除消极腐败的“潜规则”?人们期待两会开出良方。——热点八:网络问政初露端倪 公众期待拓宽空间
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再一次接受中国政府网与新华网联合专访,并与网民在线交流,这是他连续两年在两会之前与网民交流。
步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在畅通民意、表达诉求、舆论监督、参政议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从担心、不适应,到接受、主动参与,各级政府对网络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人们期待代表委员们在两会上献计献策:如何进一步完善网络问政这一民主形式?在公共决策中如何吸纳网络民意?
——热点九:“低碳经济”进入视野 节能减排备受关注 在历年两会热点的民意调查中,“低碳经济”这个词今年首次进入人们视野。2009年11月,中国公布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绿色”“低碳”“节能减排”,这些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热过。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促进节能减排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国际社会有目共睹。
如何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将在两会上受到广泛关注。——热点十:“养老保险”异军突起 制度公平成为焦点 在人民网举行的今年两会十大热点的调查中,“养老保险”以高票位居榜首,这虽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调查显示,有超过80%的网友认为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养老制度实行“双轨制”非常不合理;而在养老、医疗、失业等各项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制度中,近半数网友最关心养老保险。据此,有关人士预计今年两会上养老保险问题将受到广泛关注。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回应十大民意
“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的阵阵掌声,生动诠释了人民代表对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反应。代表们即将开始审议的这份报告,经过密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对此前各项调查所涉及的10大“民意热词”一一作了回应。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刻不容缓”
【民意期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被认为是今年两会最重要的话题。海内外评论认为,两会将是中国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共识的最好时机。
【报告回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进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代表点评】邵占维代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事关全局,关键是重点领域有所突破。总理在报告中提出了“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六项举措,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明确了方向。
收入分配——通过合理制度“把‘蛋糕’分好”
【民意期待】在新华网举行的“今年两会,你最关心的话题”调查中,“收入分配”问题位居榜首。
【报告回应】一要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要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三要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代表点评】张兆安代表: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改革就背离了目标和方向。
楼市调控——“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民意期待】房价是今年两会最牵动人心的话题之一。众多参与调查的人士期待房价稳定,盼望“居者有其屋”。
【报告回应】一是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三是抑制投机性购房;四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委员点评】郑惠强委员:针对高房价,政府工作报告打出了“组合拳”,从增强保障、支持自主消费、抑制投机、打击违法行为等四个方面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招招都抓住了要害。各地应严格按照报告精神调控楼市,让“蜗居”不再、让“房奴”解放!教育改革——“强国必先强教”
【民意期待】“上学难”尚未根本解决,教育公平仍是焦点,高校招生改革等问题社会关注度,群众期待。
【报告回应】要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一是推进教育改革;二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四是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委员点评】印杰委员:报告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今年注定是教育改革年。这从财政预算报告中可见一斑:今年全国财政支出预算安排的项目“冠军”是教育,达到11856.75亿元,这也是唯一突破1万亿元的支出项目。
医疗改革——“克服一切困难,把这个世界性难题解决好”
【民意期待】新医改逐步推进,百姓期待革除行业顽疾,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报告回应】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基本完成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和乡村医生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开展社区首诊断试点。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代表点评】马文芳代表:报告提出的几条,基本都跟加强基层医疗资源有关。如果看病能不出县、不出社区,加上基本药物的普及、医疗保障的增加,看病难应该可以慢慢解决。
就业难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
【民意期待】“蚁族”成为热词,折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包括大学生、农民工在内的就业群体盼望政府出台更多“保就业”政策。
【报告回应】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代表点评】秦绍德代表:报告对就业着墨较多,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到小企业、到基层就业,政府应有更多扶持政策。对农民工就业,要进一步降低进城门槛,清理各种歧视性规定。
户籍改革——逐步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民意期待】中国1.6亿多农民工,他们憧憬“城市梦”,期待“同等待遇”。
【报告回应】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代表点评】朱雪芹代表:有些地方户籍已经“破冰”,报告如此强调户籍改革,今后各地的改革步子必将更大,城市户籍的大门必将更宽,农民工能享受的福利保障必将更多。
养老保障——“加快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民意期待】在人民网的两会热点调查中,“养老保险”问题出人意料地以高票位居榜首。人们普遍关注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养老制度“双轨制”问题。
【报告回应】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23%的县。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再提高10%。
【代表点评】裴春亮代表:一个老有所养的社会,才是人人可安心工作、放心消费的社会。养老保险要强调人人平等。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应该跟城市居民等同;不同职业人士的养老金,也不应有太多差别。
反腐倡廉——“直接关系政权的巩固”
【民意期待】在多家网站调查中,“反腐倡廉”仍高居民意关注热点前列。
【报告回应】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直接关系政权的巩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坚决执行中央关于报告个人经济和财产,包括收入、住房、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等重大事项的规定,并自觉接受纪检部门的监督。
【代表点评】李慎明代表: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报告从政权巩固、生死存亡的高度来强调反腐倡廉,足见政府决心之大。问政于民——“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
【民意期待】广大群众期待政府进一步完善媒体监督、网络互动等问政形式,在公共决策中更好地吸纳民意,改进工作。
【报告回应】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努力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关下运行。
【点评】王荣华代表: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这等于政府给自己戴“紧箍咒”,但这个“紧箍咒”有好处。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善于倾听群众呼声,也必须倾听群众呼声。
标准更高,不断提高民生水平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政府的责任。同样的惠民之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标准又有新的提高:
——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每斤分别提高3分、5分和1毛钱,小麦每斤提高3分钱。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
——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今年要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
——为农村中小学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让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今年两会关注的焦点放在民生话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大方面。”江苏省海安县县长单晓鸣代表说,“民生标准的不断提高,反映的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的永不懈怠。”
速度更快,明确民生时间表
加快落实众多惠民之举,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百姓的期盼。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列出了一项项政策措施的时间表:
——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009年到期的“五缓四减三补贴”就业扶持政策延长一年;
——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试点范围扩大到23%的县,加快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今年再提高10%„„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
“惠民目标已经确定,接下来就是落实。只要是对人民有利,就要抓紧时间,只要真抓实干,相信这些民生‘亮点’会如期实现。”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港(集团)总裁常德传说。
■直面民意关切14部门负责人回应国计民生热点话题
★卫生部部长陈竺:卫生健康事业的投资不是“烧钱” 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
卫生部部长陈竺3月7日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西代表团审议预算和计划报告时说,在卫生健康事业领域的投资绝不是“烧钱”,而是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未来命运的重要战略投资;同时与健康相关的民生服务业、生物制药、装备制造业是成长性好的新兴产业。地方政府应更加坚定地投资卫生健康事业。
陈竺说,如何看待卫生健康事业的投入?这项事业只投入不产出吗?只是单纯地“烧钱”吗?有些地方基于这样的认识,宁愿花几千万上亿资金上企业上项目,而在医疗民生事业上投入就困难重重。
他说,其实,卫生健康事业投入既增进国民健康又增加国民财富。卫生、医疗和健康投资,首要的是保护生产力第一要素——人,是人力资本。我们看到,随着我国生产要素中人口红利因素的减少,对国民健康和基本素质的投入非常重要。其次,与卫生健康相关的产业本身就能创造财富。比如,在美国的航空航天城休斯敦,最大的产业是保健产业,那里的医院集群、生物产业集群都做得很大很强。
陈竺说,在服务业中,老年护理工、健康咨询师、营养咨询师、精神咨询师等职业,具有良好的前景;与医药相关的生物产业、医疗机械设备产业潜力巨大。
陈竺呼吁地方政府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能仅仅把物质产品看成GDP,一个好的生活质量本身也是更加全面的GDP”。
★住建部部长:今年房价一定要保持稳定 不行也得行
“今年的房价一定要努力让它保持稳定。”3月5日下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稳定未来房价持坚定的态度。
5日下午,姜伟新在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海南省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间隙,接受了记者的短暂采访。在谈到未来房价的走势时,姜伟新说:“是稳定的,肯定是稳定的!总理都说了,房价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程度,这是必须得做到的。”
当记者再次向他询问未来房价是否能稳定时,他说:“能稳定,总理都说了,不稳定怎么行,肯定行!不行也得行!”
“下一步会有更为细化的遏制房价上涨的系列措施。”姜伟新说,“总理今天都讲了好几条,保障房这方面要加大建设力度,商品房那部分要加强管理,普通商品房要加大供给,另外还有土地等方面总理今天也都讲了。这都是各个方面共同起草,总理最后定的。”
在谈到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较早先的“国十一条”少了抑制“投资性购房”,姜伟新解释,没有并不代表不抑制,而是因为“投资性”和“投机性”两个概念没有很本质的区别,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区分“投资性”和“投机性”这两个词,所以就单提“投机性购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三大措施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今天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比较严峻,人保部已经采取相关措施:
第一,就业拓展计划。在去年相应措施基础上,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包括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去科研单位、中小企业等基层就业。
第二,大学生援助计划。对困难家庭大学生,政府将采取积极措施,使其尽快找到工作岗位。
第三,大学生见习计划。对部分暂时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将安排去企业、事业单位见习,政府及相关单位将给与一定补贴。
尹蔚民说:“我相信,今年大学生仍能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就业率。”
★三网融合有望5月批准实施:每个省市都可能试点
6日,全国人大代表、工信部部长李毅中透露,争取四月底确定三网融合双向进入的试点方案,希望5月能够批准实施,目前正和广电总局积极制订中。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今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五方面问题
2010年3月6日10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问题答记者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我有一个问题提给谢旭人部长。我的问题是,您如何评价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一年间的成效,以及2010年继续实施的重点?
[谢旭人]谢谢你的问题。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果断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制订实施并不断完善丰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年多来,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认真贯彻中央确定的积极财政政策各方面的要求,大力增加了政府公共投资,促进重点建设,实施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拉动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增长。
贯彻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企业增加投资,居民增加消费,同时,优化调整了财政支出的结构,更多地保证诸如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点支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与此同时,进一步推进各方面的财税体制改革,加强管理,落实好这些政策措施。回过头看,一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今年,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环境总体好于去年,但是,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够稳固。所以,我们还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就是说,根据正确处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这三者的关系,既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可持续性。
因此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时候,今年我们将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切实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努力增强经济发展、财政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与此同时,也要更加注重进一步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绩效,进一步防范潜在的财政风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去年中国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并非“成绩平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6日表示,去年中国确实是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首要的任务,但同时也强调了协调发展。“如果说我们在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方面成绩平平的话,我觉得这个评价是不公正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6日上午举行记者会,张平是在回答记者有关提问时作上述回答的。
张平说,去年在调整结构方面,首先是强化了“三农”。农业实现了连续六年保持增长、保持丰收的好结果,农民的收入、农村的面貌、农业的基础有了很大的加强;
其次,实施了重点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提出了一百多项具体的政策措施,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加强自主创新。实施了科技重大专项,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企业的技术改造,研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问题;
第四,淘汰落后的产能。去年关闭了小火电2617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和炼钢能力分别是2000多万吨和1600多万吨,落后的水泥产能关闭了7000多万吨;
第五,大力发展服务业。去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了0.8个百分点,达到42.6%;
第六,加强节能减排,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等排放量都保持了下降的态势;
第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第八,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在实行东、中、西和东北地区总体地区战略规划的同时,还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制定了一批促进地方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2、您认为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 A)加强政策引导,满足各阶层需要。
B)加强廉租房、经适房、两限房等政策性住房建设。C)打击囤地、炒房等房产投机行为。D)规范房屋租赁和房产中介服务。E)给予低收入人群直接的住房补贴。F)其他
3、您认为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实现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 A)缩小贫富差距。
B)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比例。C)提高最低收入保障线。
D)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涨长效机制。E)调整税收杆杠。F)打破垄断经营。
G)让更多群众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H)其他
4、您认为如何加强制度建设,构筑制度反腐的“铁壁”? A)应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力量。B)应加大经济处罚和组织处理力度。
C)建立反腐倡廉教育、监督、预防、惩治四个方面的制度,制度贵在落实。D)对“一把手”的人、财、物等“三权”采取切实监督,防止他们大权独揽。E)其他
5、您认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观? A)基础教育模式全面改革。
B)改变教育资源地域不平衡局面。C)净化学术环境,遏制学术腐败。
D)关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打工子弟、留守儿童等的教育问题。E)其他
6、您认为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该如何缓解就业压力问题? A)改善就业环境,加强政策引导,增加就业机会。
B)制定具体的就业政策,稳定经济环境,狠抓落实情况。
C)做好就业帮扶,提供就业信息,为应届毕业生就业提供便利。
D)强化监督管理,逐步消除各类就业歧视,规范招聘市场,保障就业人员合法权益。E)其他
7、您认为我国应该给户籍制度“松绑”吗? A)不应效仿国外,一旦放开户籍制度,大城市人口膨胀,问题多多。B)应该废除户籍制度,让人口自由流动。
C)应借鉴国外的一些适合中国的做法,逐步推进户籍改革。D)其他
8、您认为现阶段应如何构建低碳经济环境? A)调整产业结构,关闭落后产能,提高能源利用率。B)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C)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
D)改善个人生活理念,从自身做起,减少碳排放。E)其他
9、您认为食品企业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生产安全食品,让消费者放心? A)首先应从监管部门入手,让监管部门充分发挥监督职能。B)制定严厉的惩罚制度,杜绝食品企业造假。C)细化食品检验检测指标和内容。
D)引进和普及先进的检测手段和仪器。E)其他
10、您认为政府在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应着重做好哪些工作? A)降低医疗费用,规范诊治、药品费用。B)大力推进医疗改革,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
C)加强政府监管力度、整顿不良风气,解决医患纠纷。D)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医保人群。E)其他 热点重点: 1.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
就业制度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为契机,相关领域制度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着力把解决现实就业问题与深化教育改革和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加快推进了六个相关领域的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建立了一整套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基本制度,特别是有关部门积极吸纳两会建议提案,出台了高校毕业生服义务兵役补偿学费、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的新政策,10余万名大学生参军入伍,实现了大规模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的历史性突破。二是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开通38个类别的专业学位,面向应届毕业生增招3.8万人,开启了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调整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三是扩大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16.4万名毕业生奔赴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推进了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创新,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是积极促进服务外包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服务外包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近50万人,建设了大批服务外包培训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现代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五是以启动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为契机,建立和完善更加适应科研活动规律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机制,逐步建立起一支以合同制管理为基本模式的专职科研队伍。六是组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共招募毕业生32万余人,同比增加17万余人。通过以上六项措施,直接解决了100多万名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仍十分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河南、安徽等代表团和九三学社中央都表示要将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重点提案提交会议审议。据悉,中央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2010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政策,力争在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到社区就业、到基层农技推广站点、乡镇医疗机构就业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用工荒:
与大学生为找工作挤破头相映成趣的是,如今很多地方闹成了民工荒。媒体报道说,春节刚过,东部沿海地区就出现大规模用工荒,珠三角缺口超200万。南方企业纷纷到河南“抢人”,给本土企业用工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一些本土企业,为留住熟练工人,早在年前已为员工涨了工资。不仅是河南企业,外省一些政府部门专门出台文件,限制劳动力外流,以满足本地企业的用工需求。
可见,现在的沿海地区的民工荒一个重要的根源是,内地工资也在提高,与沿海地区抢“劳力”,而如果沿海地区的工资还是很低,生活成本又高,而且离家又远,自然就变成了劣势。因此,沿海地区的企业还想以廉价的劳动力来压低产品成本,获得国际竞争优势,显然是走不通了,这也是中国制造现实的难题。
当前中国现在正在搞落后产能淘汰,依据是现在的落后产能过剩,对经济造成拖累,但奇怪的是,低端产能却能吸纳大量的农民工,而高级白领却面临着过剩的格局,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很正常,而农民工却出现了民工荒。
这种互相矛盾的现象正是中国淘汰落后产能之所以艰巨的重要原因。是的,我们现在是该非淘汰过剩产能的时候了,但我们也应当考虑,为什么我们的阻力这么大,是不是哪些地方出了问题,这些落后产能是不是真得落后,是不是出现了贴标签的嫌疑,淘汰落后产能会不会制造新一轮的失业潮,中国大规模的淘汰所谓夕阳产业是不是有些矫枉过正,这些都需要我们再仔细厘清,否则,我们可能会步入产业空心化的怪圈。从当前出现的怪现状来看,我们的这种担心正是一种现实。
一些国家在崛起的时候,也付出了沉重的进步代价。比如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贫民化比较严重,因此引起了一系列的贩毒吸毒和危及社会稳定的黑社会、暴力犯罪活动。我们正处于城市化起飞的阶段,民工市民化也刚刚开始起步,生活成本的增加反过来导致用工成本的增加,而用工成本的增加要么逼迫企业多使用新机器或者高科技来替代用工,出现“机器吃人”的返祖现象,要么是提高工资,削薄利润。因此,如今出现的民工可能是今后社会的一个常态,但高端性的产业如果难以有效的吸纳这么多的劳动力,可能使得本来在消费与投资就严重失衡。
这种失衡的根源于经济体制还有待改进,特别是能够吸纳众多劳动力的服务业必须要减负,历史要求我们必须壮大第三产业。当务之急是削减营业税,只有服务业壮大起来了,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也增强了国内的消费力,才能真正的保障国家的税收。
另外一个阻碍就业的是垄断行业开放度不够,甚至以各种各样高尚的借口大搞独断,这对于中国高端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也是造成我们当前有那么多的高级精英们找不到工作的重要原因。要想打破中国产业升级和总是在低端产品上具有国际优势的坚冰,从进一步开放垄断性产业的这一思路出发是可行的。
现在是时候攻克这些难啃的硬石头了,是时候动外科手术了。相信通过打破这些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之后,我们的经济才能融化掉更多的坚冰,让经济机翼更加轻便。
2.医疗体制;
存在问题:
一、医疗体制改革的目的不明确。二是医疗用品流通环节不透明,政府的集中招标采购有其名无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价格的提升。三是一些医院的乱收费和一些民营医院的欺诈行为加重了看病贵的现象。四是大型医疗设备的规划不合理和过度使用,加重了看病贵和医疗服务成本的增加。五是政府对医院的财政补偿不到位,导致医院创收。六是用收入多少来评价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效益,而不是以医疗质量和诊疗人次来衡量。七是医院用人机制滞后和医务人员工资报酬过低,导致效率和服务意识低下及刺激医生开大外方和重复检查。八是患者就医附加费用过大(交通、住宿费)。由此可见看病贵是部分药物、医院,特殊检查、和大病贵及部分人群承受不起。所以,政府在制定医疗改革政策时首先应明确:是解决国民的基本医疗问题,还是解决大病看不起和因病反贫、因病致贫问题。看病难多是机制方面的问题所致。不能只是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应把改革的目的定位在解决公平、可及、效率等方面,围绕这些首先应考虑到政府的财力、机制方面、可操作性等问题。
卫生部部长陈竺说过去一年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开局良好,已经全面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推进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着手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并且逐步的完善了新农合等医疗保障制度,认真筹备医疗医院改革试点,人民群众正在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第一,中国将对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做到“应保尽保”。无论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是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都要覆盖尽可能多的人群。现在确立的目标是,到2010年通过前述的三种医疗保障制度,使中国人口的90%以上得到覆盖。
第二,中国将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是覆盖最常见疾病、而且质量有保障、具有可及性、个人和社会能承担的药品。第三,中国将加强基层机构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第四,中国将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在一个社会经济发展高度不平衡的国家,医疗需求一定是多样性的,应该支持各种研究的思路,统筹政府和社会的资源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但作为政府,最重要的是保证人民群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性的需求。这就像教育系统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必须让中国每一个孩子受益一样。第五,中国将启动公立医院改革。陈竺承认,这是所有近期目标中最难的部分,但又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3.安居工程;
温家宝在会议中指出2010年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一是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财政拟安排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632亿元,比上年增加81亿元。
二是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倡导住房租赁消费。盘活住房租赁市场。
三是抑制投机性购房。加大差别化信贷、税收政策执行力度。完善商品房预售制度。
四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4.环保问题; 节能减排:
今年我国主要采取以下九项措施,包括:严格控制“两高”项目,要继续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安排中央预算内的投资333亿元,中央财政资金500亿元左右,支持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的推广,继续实施节能产品的惠民工程等等。了解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一个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12月23日的国务院文件也指出,未来要在禁止对严重产能过剩项目盲目放贷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加大对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可以预见,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受到更多政策倾斜。
1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表示,“明年的投资力度不减,但其内涵也要发生变化,就是要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在中央多次强调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取向下,清洁能源的发展将持续2010年的强劲势头。5.食品安全; 中国食品业在经历了2008年的牛奶之觞后,度过了较为平静的一年,但年终岁尾的“问题奶粉”又死灰复燃,可口可乐“雪碧含汞”,“主食转基因”安全问题引起全民激辩,春节期间,海南毒豇豆席卷全国„„种种食品安全问题,使得人人自危。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敲响了警钟!2009年2月28日,“两会”召开前夕,历经反复打磨、吸纳民智、汇聚民意的《食品安全法》破茧而出,这是立法机关送给人民最实在的礼物。五年磨一剑,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食品安全涉及多部门、多层面、多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当前来看,应尽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监管体系;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完整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体系;中介及研究单位的推动体系等九大体系,促进食品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
第五篇:2012政法实事
201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政法)
一、深入推进技防工程建设
在2011年社会面监控系统建设、沿街技防、农村警
铃入户基础上,继续加大资金投入,保证技防建设达标。
(1)做好社会面监控系统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转;(2)继续做好沿街技防工作,入户率达70%以上;(3)警铃入户推行“十户联防”,入户率达60%以上。
二、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和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新建法治游园、法治庭院,各行政村法制宣传栏齐备。不断提高了全民普法的覆盖面,营造“出门有法、抬头见法、办事循法”的社会氛围。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全面实行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党支部提议,村民、党员、村“两委”议事,村民会议决策,村委会执行,村民代表监督的“1+5”民主议事决策机制。
三、司法信访救助体系建设
司法信访救助体系本身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司法信访救助体系,实现对一批信访老户进行资金、技术救助,帮助他们解决眼前生活困难及经济发展的启动资金、技术困难,真正解决信访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体内容主要是建立县市申请救助扶持、镇级民政司法帮扶、村级经济致富带领等为一体的三级联动救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