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休闲服饰市场调查报告2
休闲服饰市场调查报告
一、前言
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学习的压力增加,使人们业余时间追求一种放松、悠闲的心境,反映在服饰观念上,便是越来越不愿受潮流的约束,而追求舒适、自然的新型外包装。因此,休闲服饰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休闲服装成为热点商品和服装的主流趋势,因此我公司的迪尼姆休闲服装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非常巨大的。
今天我与同事便进行了对诸城市利群商场的休闲服饰进行了调研。详情如下:
二、调研概述
(一)调查内容
1、进店率、有效进客量。
2、品牌种类3购买比例4竞争品牌的分析。5顾客消费品牌,消费习惯特点。顾客消费能力。6产品的综合分析。
(二)调查意义
通过对一个商场的分析来提高我们业务员对服装市场的了解,了解当前市场上服装竞争现状,了解做的好的品牌的优缺点所在,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喜好,了解这部分人得消费能力,从而得出该地段是否适合我们的品牌进入,是不适合在此招商。从而为我们以后的迪尼姆品牌招商做了准备和铺垫。
三、调研具体内容
1、人群的分析:首先我在利群南门口2:00-3:00这个时间进行了一个小时的人群分析。这一个小时里有267人进入商场。而后在下午5:30-6:30进行了第二次人群分析。这一个小时里共有412人进入商场。(分析:数据直观的表现出周末傍晚的客流量明显大于下午2点到3点这一个小时,原因是: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人们的购买欲望明显减弱,顾客更愿意在傍晚甚至晚饭后去商场购物。)
在这两次人群统计中,第一次有183人是直接去了购买日用品,或者首饰类电子类产品。去到服饰类区域的只有30%左右的人。第二次有134人去了服装区域。也是在25%-35之间。而在这些人群的年龄中,多在18-45岁的人去购买衣服,年轻人占了绝大多数老年人占整个服饰消费人群的不到10%,一半左右的年轻男性穿牛仔休闲服饰,女孩子60%的穿着牛仔超短裙搭配休闲上衣。当然,也有近40%的年轻女士穿着裙子类服饰。
2、接下来我们对该商场的总体楼层货品分类和分布进行了具体了解,其中负一层为日用百货,一楼多为首饰电子类,边柜有散落的服饰陈列,二楼是我们的重点调查对象,稍后重点陈述。三楼多为运动服饰,李宁(鞋子339元,369,439),阿迪达斯,耐克,安踏,鸿星尔克等运动品牌。四楼包括老人头(产品价格98-500元),雅戈尔,(320.380.520元不等)罗特迪奥,庄爵,红豆,虎都,保罗,意梵诗等商务服饰。五楼为餐饮娱乐楼层。
对于运动品牌在调查中给我们最大的印象就是:折扣大,促销方式多样,譬如衣服买一送一,满299送199鞋子,打六折,甚至3折,还有组合销售等各种方式。然后运动服饰区域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点就是相对于商务区域导购热情、大方的接待让人购买欲望加大,耐心的讲解给我留下好印象。所以说:导购的耐心和热情会让货品成交可能性大大提升,而且会给客户留下好印象。
休闲区:我们重点对二楼的休闲服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1美特斯邦威:优点种类多样,价格比较低。客流量大,年轻学生族购买者居多。美特斯邦威不仅仅有牛仔还有各种T恤,格子衬衣,背心,牛仔裤。仅仅上衣:就有20多种款式。相对于我们的品牌,种类的多样化是他们的一个优势可以吸引更多不同喜好的消费者前来购买。在一个是价格比较低。上衣价格从79元89元到159元189元不等。裤子139.149.169元都有。再加上打8.5折使得价格更低。在店里还可以顺便买到腰带(33元.69.元99元都有)鞋子,袜子等各种附加产品。相比于我们迪尼姆的产品,美特斯邦威我觉得他们的种类多样化,可选择性广使我们的产品应该学习的,还有我们的附加产品也应该加强。该店今上午的营业额为1300多元。下午和晚上算在一起这一天营业额应该在3000元左右。
2唐狮。唐诗的衣服卡通的、新潮前卫的衣服款式比较多。价格也不是很贵。多为100-300之间。但是整体感觉偏年轻化,感觉比较主打前卫。成交量比较少,我所在的一个小时里只买了一件衣服。
3真维斯。营业面积很大,顾客也多,款式多,但是感觉很多款式比较陈旧,跟前几年没什么变化。上衣种类多是优势。但是牛仔裤感觉太普通,但是总体店面服装搭配和陈列还是在这些品牌里做的很好的。看的多买的也多。
4意文。这个品牌是我今天第一次见到。店面比较小,裤子款式单一,上衣也很少。上衣多为格子条纹衬衫,款式也比较陈旧,没有新意。而且男装价格比较高,300以上,女装相对便宜些,100多元。顾客较少,比较难以留住顾客。
5佐丹奴,班尼路,艾夫斯。等几个品牌相对特点近似一些。营业面积适中,衣服款式不算很多也不算少,附加产品很少。价位也多在79-299之间。多折扣在6折-8折
四、调研总结
总的来说,诸城和平街利群商厦的服装销售还是很可观的,服装品牌种类比较多,客流量比较大,有效客流量也很大,人们的消费能力也比较高,年轻人对于休闲服饰的购买还是很积极的,货品成交量比较稳定。夏季服饰价格多在100-300元之间,人们更愿意去买款式新颖,穿着舒服,搭配新潮的服饰。
通过一天的市场调研,使我对于各类服装品牌有了新的认识,长了很多经验。对于如何去调查我所负责的地区的市场有了一定的准备,对于我下一步的招商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通过对客流量的分析,对于人们的消费心理的分析,对竞争品牌的分析,也使我从另一方面了解到我们的品牌还有那些优势和不足。我们的这些准备和付出都是为了提高我们自身的业务能力,将来到了市场能够更得心应手。
建议:我觉得休闲服饰最重要的就是款式,一定要抓住顾客的心理,不能太单一,应该增加上衣的种类,同时增加附加品的搭配如鞋子、腰带、马甲、饰品,帽子,皮包,围巾,袜子。在保重质量的基础上增加款式会让我们的产品款式会让我们的顾客群体也相应的得到拓展。第二就是服务一定要到位,导购员的精神风貌,耐心待客,热情讲解也会让我们的产品增分很多。第三就是我个人觉得应该尽量走向街边店,店面面积大,形象好,而且对于我么的宣传和品牌提升都有利处,营销和促销方式也应该得到重视,比如一些节日的特别的活动策划也会让我们的产品能够更好的销售和推广。
2012.7.2魏子超
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
1利用最近两三天的时间将前一阶段的招商培训和材料进行整理和熟记。(牢记招商政策和培训内容是招商的必备条件和前提)
2等到下到市场,利用学到的经验,先去对泰安进行具体的市场分析。然后寻找客户进行谈判。同时注意多寻找有效的客户群,争取早日实现成功招商。
3,寻找客户的办法是,先对该地区人群进行分析,尽量夺取寻找有经济实力的客户,并尽最大努力说服他来加盟我品牌。
工作目标:争取在第一个月内能够招商成功3家。年底时能实现6-8家。
2012.7.2
魏子超
第二篇:休闲服饰调查报告
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
专业教学能力模块
子模块:市场调研
休闲服饰的市场调查
二零一一年五月十三日
休闲服饰的市场调查
——大学生消费休闲服饰的状况调查
一、调查主题
在校大学生购买休闲服的消费需求和供应状况的调查,以及对休闲服饰的市场前景预测。
二、调查背景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长沙市在校的在校大学生已达到3万人。作为时尚主流的大学生,服装是体现一个人的形象与品位,同时作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的象征,大学生的身份地位服装普遍以休闲服为主。,现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他们在物质上的追求已经不在局限于饮食方面,而是贯穿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其中对服装的消费需求尤为突出,占很大的比重。大学生选择休闲服为主要服装,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追求时尚,品牌意识深厚
大学生处在信息轰炸的前沿阵地,他们每时每刻都深受各类信息的影响,这也使他们的消费观念发生着改变。大多数大学生都形成了追求时尚的心理,具有深厚的品牌意识,他们关注各类时尚信息,对于各大品牌了如指掌,在服装消费方面就是这种心理的典型代表。如今,在各高校的校园中,我们随时可见穿着各类高档品牌服装的同学,也许款式、颜色、材料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是这些服装出自名门,如大家熟知的耐克、阿迪达斯、美特斯邦威、李维斯等等。
(二)攀比心理,喜欢从众
一方面,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是以集体的形式出现的,因此,不管是在学习、生活或是其他方面都难免出现相互攀比的心理。对于服装的品牌、款式、功能、颜色等,他们会相互评价,甚至相互炫耀。而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在审美、认知方面具有共通性,并且大学生普通具有模仿和依从心理特性,因此他们往往容易被同化,从而表现出从众的心理特点。
三、调查目的在校大学城是大学生活区域的一个代表,市场调查以环境为中心,在了解高校服装业面临的新政策和发展趋势的情况下,达到了解高校服装行业的需求状况(消费心理、基本情况、服装观念等)分析,以满足大学生对服装类型的需求。
1.及时把握大学生消费的新动向、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服装的消费习惯。
2.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服装消费观念。
3.对整个大学生服装生产销售产业提供了参考。
四、调查范围
目标区域:在校大学城内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五、调查方法
观察法、访问法、抽样调查、问卷调查、采集二手资料等。
在校大学生购买休闲服的消费调查问卷
调查人姓名:性别:所在年级:每月生活费:
1、你能接受的休闲服价格()
A.100以内B.100—200之间
C.300—399之间D.400以上
2、买衣服的时间间隔是多久()
A、每月买几次B、每月买一次
C、每两三个月买一次D、不一定
3、你最喜欢那种休闲服饰的设计()
A、突现个性B、清晰自然
C、传统雅致D、时尚动感E、其他
4、你最喜欢的休闲服饰品牌()
A、欧时力B、圣迪奥
C、谜底D、森马
E、美特斯邦威F、以纯
G、特步H、李宁I、其他
5、你最喜欢以下那种促销方式()
A、折扣促销B、赠品促销
C、特价促销D、累计消费返现
E、有奖促销F、贵宾卡促销
6、你是否可以接受本店聘请代言明星()
A、可以接受B、不能接受
7、你认为最容易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广告是什么()
A、电视广告B、户外广告
C、车身广告D、报刊杂志广告
E、广播F、服装展览会
G、网络H、其他
8、请问你一般在以下哪些场所购买休闲服饰()
A、中心商业街的专卖店B、一般街头的沿街店铺
C、百货商店D、服装批发市场
E、其他
9、请问你购买地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周边环境好B、购物方便
C、丛众心里D、店铺装潢
E、服务水平高F、个人习惯和喜好
10、你经常购买的休闲服饰品牌是()、()、()、()。
在校大学生休闲服消费调查报告总结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穿着上的享受,尤其是现在当代大学生,据此我们调查小组为获取更多的服装市场信息进行了一个问卷调研活动。
调查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1、性别的构成根据调查的样本统计,在在校高校中女性学生占53%,男性学生占47%。
2、每月在服装上的花费每月花费在100元以下的占40%,100~150元占27%,151~200元的占20%,201~350元的占7%,351~400元的占3%。由此可知现在大学生每月在服装上的花费大部分在150元以下,因此大学生对服装消费可以接受的价格不会太高。
3、每月购衣次数每月一次占60%,每月两次占30%,每月三次占10%。通过这个题目可以调查出这些被调查者的月购衣频率。同时也可反映出消费者的购买量。
4、接触的媒体根据调查了解到现在大学生常接触的媒体,网络占87%,电视占50%,杂志占50%,报纸占53%,电台占3%,其他占10%。可见,网络宣传和电视广告对大学生而言是比较可取的宣传媒体。
5、购衣时间新货上市占20%,促销折扣占30%,换季打折占13%,其他时间占37%。对比其他人群,大学生选择在新货上市时购买的比例较高,选择在促销打折时购买的人也不少,这其实反映了大学生爱赶时髦,却又囊中羞涩的特征。
6、购衣地点大型百货商场占27%,专卖店占37%,超市占10%,专业商场占10%,普通商店占17%,商业街占40%(该题为多选)。从中可以了解大学生对购物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但最现实的选择还是在商业一条街。
7、购买服装注重的方面从调查中得知,款式是大学生在购买服装时最注重的款式,占70%,其次是价格占30%,再次是舒适度27%,品牌20%,做工17%,产地10%,面料只占3%。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大学生是纯消费者,因此价格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重视的,他们也追求品牌,由于对面料不怎么了解,因此在购买时没有受到重视。
结论与建议:
休闲服装成为服装发展的主导潮流,休闲风格逐渐融人传统服装。传统的正装突破以往的限制,开始融人休闲的设计理念,不论色彩、样式,及与其他服饰的搭配都越来越体现休闲化。比如样式不再严谨而走向宽松,搭配趋于自由等,均说明休闲服装正在成为服装行业发展的主导潮流。
我们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考虑价格、品牌等诸多因素,特别注重服装的款式、价格,大学生的消费观中感性与理性所占比重相当,对于流行和时尚的适度追求是合理的,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份选择自己合适的服装,休闲服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服装消费需求。
对于大学生对休闲服饰的消费需求,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价格方面:休闲服的专卖店的价格一般在100——500之间,而目标消费群体属于学历程度比较高收入比较低,这类人群接受休闲服的价格应该保持在不超过300元左右。
(二)设计方面:现在很多休闲品牌推行全球化经营理念,代言人以国际明星为主,但东方传统观念相对浓厚的学生家长并不能接受国际明星,在代言方面可以考虑用劳动创造财富的影视明星或歌星为形象代言从而引导学生努力学习。
(三)差异化方面:我国现在休闲服装品牌同质化现象严重,个别品牌设计方面存在抄袭,而且服装样式单一,不能满足广大消费群体的需求,这是我国服装市场目前的通病,若休闲服装能不断推陈出新,大胆设计,求同存异,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将会获得休闲服装市场更多的市场份额,是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参考文献:
华梅:《人类服饰文化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冯泽民:《服装发展史》,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年
梁惠娥:《新世纪服饰行为浅议》,江苏纺织出版社,2000年
第三篇: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消费者到底喜欢吃什么样的果糕产品
2010-06-1
4精准企划市场调研部对调研问卷进行了专业的设计,并对被访消费者在性别、年龄和收入等方面做了科学的配额。本次调研采用国际通行的CLT(Central Location Test),即集中定点市场调研方式,共访问果糕产品的消费者318人,其中男性占46.9%,女性占53.1%。
按照统计学的原理,本次调研的置信度在96%以上,完全符合市场调研的准确度。以下是本次果糕产品消费者需求市场调研的部分主要结果:
果糕产品的品牌记忆度极低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的消费者中有91.6%记不住果糕产品的品牌,回答能记住果糕产品品牌的消费者比率只有8.4%。消费者记住的果糕品牌主要有天赐佳食、慕思、味多美和香果等,其中有些品牌并不是果糕品牌。表明北京果糕市场的品牌竞争尚处在初级阶段,不管是果糕老品牌还是新进入品牌同样存在巨大的市场机会。
喜欢吃果糕产品的消费者超过四成调查结果显示,有39.7%的消费者回答喜欢吃果糕产品,回答很喜欢吃的消费者选择比率为4.5%,两项合计为44.2%,达到四成以上。回答一般的消费者比率为50.6%;只有合计5.2%的消费者表示不喜欢和很不喜欢吃果糕产品。可见果糕产品拥有很大的潜在消费群体。
消费者最喜欢吃的果糕产品品类
最喜欢吃苹果果糕的消费者选择比率最高,占21.2%;其次是最喜欢吃草莓果糕的消费者也占17.9%;排在第三位的是最喜欢吃乌梅果糕的消费者占15.2%。往下依次是最喜欢吃山楂果糕的消费者占11.3%,最喜欢吃酸枣果糕的消费者占7.3%,最喜欢吃金橘和香蕉果糕的消费者分别占4.6%;最喜欢吃葡萄果糕的消费者占4.0%,同时还有13.9%的消费者表示最喜欢吃其它种类的果糕产品。可见看出消费者对不同种类的果糕产品喜好度较为分散,开发不同品类的果糕产品是果糕企业做大品牌和市场规模的重要机会点。
口味是消费者购买果糕产品首先考虑的因素
消费者购买果糕产品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口味,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55.6%;其次是产品的卫生,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14.6%;价格因素排在第三位,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9.5%。往下依次是品牌占7.6%,色泽和包装分别占5.1%和4.4%,产品占1.9%,其它因素只有
1.3%。可见口味、卫生、价格和品牌是消费者购买果糕产品考虑的四个主要因素。
消费者吃果糕产品的时间
消费者在空闲的时候吃果糕产品的比率最高,占45.5%;在看电视和出去玩的时候吃果糕的比率分别占20.3%和19.6%。上班和上学休息时吃果糕的比率分别有7.0%和4.4%。可见消费者主要是在空闲的时候,看电视和出去玩的时候吃果糕。
消费者吃果糕产品的主要目的消费者吃果糕产品的首要目的是因为好吃,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26.9%;休闲的占
18.6%;为了打发时间的占15.4%;消遣的消费者选择比率为9.6%;当零食吃和开胃的分别占9.0%和7.7%;其它目的合计为12.8%。可见果糕产品有很多非常独特的卖点可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
消费者认为50-200克是每袋果糕产品最合适的容量
有42.3%的消费者认为每袋果糕产品的容量在50-100克最适合;认为每袋果糕产品的容量在101-150克最适合的消费者比率为31.4%;认为每袋果糕产品的容量在150-200克和50克最适合的消费者比率分别为14.1%和10.3%;认为每袋果糕产品的容量在200克以上最适合的消费者比率很少。可以看出每袋果糕产品的容量在50-200克之间都是适合的。消费者认为每袋果糕产品最合适的价格是3-15元
认为每袋果糕产品的价格在5-10元最适合的消费者选择比率最高,占39.5%;其次四认为每袋果糕产品的价格在3-5元最适合,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33.1%;认为每袋果糕产品的价格在11-15元最适合的消费者选择比率排在第三位,占17.8%;其它价格区间的选择比率较少。可见根据容量的不同,每袋果糕产品价格定位在3-15元这个区间是最符合消费者需求的。
消费者每月吃果糕产品大约的花费为10-50元
消费者每月吃果糕产品花费在10-20元的比率最高,占38.5%;每月吃果糕产品花费在21-30元的比率占26.3%;每月吃果糕产品花费在31-50元的比率占17.9%;每月吃果糕产品花费在10元以下的比率占12.2%;每月吃果糕产品花费在50元以上的比率合计只有5.1%。可见每月吃果糕产品花费在10-50元之间代表目前的消费主流。
怕不卫生是消费者吃果糕产品的主要顾虑
消费者吃果糕产品的首要顾虑是担心产品不卫生,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30.3%;担心怕胖的消费者比率占10.5%;因为口感不好的消费者选择比率为7.2%;担心对牙不好的消费者占4.6%;认为主要顾虑是产品质量和不安全的消费者比率分别为4.6%和3.3%;其它顾虑合计为39.5%。可以看出不卫生、怕胖是消费者吃果糕产品的主要顾虑。另外从以上调查数据也可以看出,消费者对吃果糕产品的顾虑比较分散。
消费者吃果糕产品最多的季节
当问及消费者在哪个季节吃果糕产品最多时,有35.0%的消费者回答差不多;回答冬季吃果糕最多的消费者比率占26.1%;回答秋季和夏季吃果糕最多的消费者比率分别占19.7%和14.6%;而回答春季吃果糕产品最多消费者比率只有4.6%。可以看出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吃果糕产品没有季节差异,同时冬秋季吃果糕的数量要多于春夏季。
今年吃果糕产品的档次有了明显的提高
今年吃果糕的档次与去年差不多的消费者比率为57.3%;表示提高了的消费者比率为36.3%;今年与去年相比吃果糕产品的档次降低了消费者比率只有6.4%;可见与去年相比今年消费者吃果糕的档次有了明显的提高。
消费者经常购买果糕产品的地点
调查数据显示,经常到大中型超市购买果糕产品的消费者比率最高,占68.7%;其次是在小型连锁超市购买果糕产品的消费者占20.7%;在其它销售终端购买果糕产品的消费者很少。可以看出大中型超市和小型连锁超市目前是果糕产品的核心销售终端,但学校小卖
店,社区小卖店等小型销售零售点将来会是果糕产品潜在的重要销售终端,应该引起果糕生产和销售商的高度关注。
北京精准企划对果糕生产企业做大市场的营销建议
1.对果糕产品品牌规划策略的营销建议:目前果糕市场有许多地方性的知名品牌,但还没
有全国性的强势果糕品牌。无论是果糕老品牌还是新企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对果糕产品品牌定位策略的营销建议:建议以“果糕生产专家”的品牌定位抢先在消费
者心智占据专业果糕生产企业的品牌位置。通过专业的品牌规划,产品规划和市场规划快速提升品牌和产品销量。
3.对果糕产品市场竞争策略的营销建议:跳出区域品牌竞争的圈子,在果糕市场竞争相对
不激烈的区域占据领先的市场位置。通过销售终端的传播建立和提升品牌。
4.对果糕产品目标市场策略的营销建议:果糕产品的核心目标消费群体是年轻的白领,上
班族阶层,企业所有的营销工作都需要对准这一主流消费群体进行。
5.对果糕产品产品线规划策略的营销建议:根据不同区域市场对果糕产品品类和口味需求的差异,分别重点推出相应的产品种类。总体上说果糕企业的产品线越全越好。
6.对果糕产品包装策略的营销建议:目前果糕产品基本都是袋装或散装,产品包装老化和
单一。建议根据年轻白领、上班族的需求,推出更加前卫各类包装形式的产品。
7.对果糕产品口味策略的营销建议:果糕产品的口味要全,不要太甜。
8.对果糕产品容量策略的营销建议:每袋果糕产品的容量在50-200克之间都是适合的。
9.对果糕产品产地策略的营销建议:果糕产品的产地对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影响并不大,但
城市的消费者更喜欢天然、野生、绿色和健康的果糕产品。
10.对果糕产品色泽策略的营销建议:目前果糕产品的色泽基本是符合消费者需求的。
11.对果糕产品价格策略的营销建议:根据容量的不同,每袋果糕产品价格定位在3-15元
这个区间是最符合消费者需求的。
12.对果糕产品卖点提炼策略的营销建议:(1)理性诉求方向:突出产品的口味和产品功
效;(2)感性诉求方向:重点在价值观层面与目标消费者进行沟通。
13.对果糕产品品牌传播口号策略的营销建议:果糕产品的传播口号与其它食品的广告口号
一样,体现品牌和产品的核心利益点,必须要简短,容易记忆等。
14.对果糕产品品牌传播策略的营销建议:对与规模不大的果糕企业不一定就要做电视广
告,完全可以在对品牌进行专业规划的基础上,通过产品销售终端的宣传来提升品牌和产品销量。
15.对果糕产品渠道策略的营销建议:大中型超市和小型连锁超市目前是果糕产品的核心销
售终端,但学校小卖店,社区小卖店等小型销售零售点将来会是果糕产品潜在的重要销售终端,应该引起果糕生产和销售商的高度关注。
16.对果糕产品招商策略的营销建议:在品牌策略是市场策略的指导下,设计精美、实用的产品招商书,通过专业的媒体,分区域招商,不仅招商效果好,同时还可以传播品牌。
17.对果糕产品终端展示策略的营销建议:需要通过多样化的产品终端展示来促进销售和提
升品牌。
18.对果糕产品终端宣传策略的营销建议:终端宣传主要包括:宣传海报、宣传单页、宣传
小册子、X展架、POP、促销小礼品等。
19.对果糕产品市场促销策略的营销建议:产品促销策划主要包括以下12个方面,(1)产
品促销目标;(2)产品促销策略;(3)产品促销地域;(4)促销产品品类;(5)产品促销对象;(6)产品促销方式;(7)促销工作流程;(8)促销活动要点;(9)促销活动管理;(10)促销与终端宣传的配合;(11)促销费用预算;(12)促销效果评估等。
20.对果糕产品销售管理策略的营销建议:需要建立自己的销售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七
个方面,(1)销售机构组织设计及职责;(2)销售目标分解及计划的制定;(3)销售队伍的管理;(4)渠道及渠道客户管理;(5)跨区销售管理;(6)销售行政与管理制度;(7)销售机构经理应具备的能力与技巧。
21.对果糕产品销售队伍培训策略的营销建议:企业销售队伍培训包括以下12个方面,(1)
品牌和产品知识的培训;(2)营销知识及理念培训;(3)销售人员团队意识培训;(4)销售人员的行为规范;(5)销售方法与沟通技巧培训;(6)顶级销售员具备的条件;(7)如何开发与接触潜在客户;(8)引发客户兴趣及建立好感;(9)客户了解需求及特质;
(10)了解客户的购买模式;(11)介绍解说产品与服务;(12)有效成交客户的方法。
第四篇:森马服饰市场调查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森马服饰
小组成员:
毛春林姚娜娜
雷恒华赵沛
朱玛尔王雪婷
2012-04-09
调查目的:了解森马春季服饰的销售情况,以及消费者需求情况。调查地点:西站森马店;
调查人员:毛春林雷恒华朱玛尔姚娜娜赵沛王雪婷
任务分工:毛春林总体策划该活动。
赵沛,王雪婷书写行动方案。
毛春林,雷恒华,朱玛尔,姚娜娜,实地调查。
姚娜娜,赵沛,王雪婷总结调查结果,书写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04-07下午2:00—5:00
调查方法:观察法
调查内容:客流量,顾客的构成,观察影响顾客购买行为的因素,店内装饰,店内布局,店员服务态度,顾客购买心理,销量最高的服饰,受顾
客关注度高的服饰,顾客在店内的平均逗留时间,顾客回头率,顾
客性别比例。
客流量:大约五分钟之内有十人左右出入店铺;
顾客构成:年龄在16—25岁的年轻一族,主要是学生;
顾客性别比例:60%为女性顾客,40%为男性顾客;
影响顾客购买决策的因素:价格,质量,款式
其中款式是影响消费者关注度的关键因素,而价格次之,质量对购买行为的影响不是很大;
在购买过程中即使消费者钟爱某一款式的服饰,但价格超过其心理预期,也可能使消费者放弃购买;
由于森马的市场定位中等,所以质量一般不会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
顾客购买心理:
求“新”心理:大约80%的顾客关注于春装新款,尤其是今春流行的休闲格子衫和新款T恤颇受欢迎;
求“潮”心理:拒绝跟风,在穿着和搭配上自作主张,乐于以百变的形象示人,在潮流中凸显个人风格;
求“廉”心理:相对而言,打折的商品成交量较高;
受顾客关注度高的服饰:颜色艳丽,潮流,时尚,凸显个性,打折促销; 销量最高的服饰:
款式新颖,能够彰显个性的服饰;
打折促销产品;
顾客在店内的平均逗留时间:15分钟左右;
顾客回头率:低;
店内装饰:以绿色和白色为主,光线充足,宽敞明亮,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店内布局:以货架和平台为主;
店员服务态度:服务态度热情,引导顾客购买,但是过度的热情有事会引
起顾客的不自然,影响购买决策;
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i.ii.iii.导购在人流量较大时,服务不周,且对自家产品了解不多,对消费者引导较少; 店内服装摆放造型过于丰富,造成视觉效果欠佳,有凌乱的感觉; 通风店内空气不好;
建议:
i.推销技巧方面:服务员在推销服装时首先要对本店的产品有信心,才能让顾客对服装有信任感;对顾客提示商品和进行说明时,应根
据顾客的实际客观条件推荐适合的服装;导购应对服装搭配及各类
服装的优缺点熟悉,以便2.引导消费;综上所述,应该对员工进行
系统的培训。
ii.店内氛围设计方面:当顾客走进店里,只看见店内装修不一定会产
生购买冲动,要使顾客产生购买欲望,必须使店内有卖场氛围,由
于顾客有在店内停留的时间,所以在这段时间中,店内可以通过声
音,气味,颜色等方面塑造出氛围,使那些只想看看的顾客产生购
买欲望;
iii.通风设备:店内顾客流量大,空气易污浊。为保证店内空气清新通
畅,冷暖适宜,应采取空气净化措施;
总结: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了解更多有关服装销售方面的信息,如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推销技巧,店铺室内布局,色彩设计等,第一次以调研者的身份看待整个消费过程,这使得我们更深层的理解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正是我们将来在工作中天天都要接触到并且要用的好的技巧。
第五篇:广东佐佐木服饰有限公司市场调查报告
广东佐佐木服饰有限公司市场调查报告
通过这几天我们小组对清远童装市场的实地考察,还有借助网络媒体的一些资料的收集,我们对清远童装市场的覆盖范围、市场优劣势、经营模式等有了大概的了解和总结。以下我们通过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和中观环境这三方面对该市场展开具体的阐述。
一、宏观
(一)社会经济发展,将促进童装市场购买力的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率的稳步提高,使广大居民从社会经济增长中得到收入水平提高的实惠。由于居民的支配现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需求观念由原来的节俭型向适度的消费型转变,从而促进了消费需求增加和购买力水平的提高。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努力缩小贫富差别和城乡差别,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政策的实施。在未来的五年时间中,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带来社会结构和生产及消费方式的重大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满足温饱型向追求生活质量的过渡时期。当居民收入水平增长后,将直接促进消费能力的提高,也会拉动童装市场消费需求量的增加。尤其在今后几年中,我国新诞生的家庭会不断增加。随着他们家庭收入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美化孩子的衣着生活已成为家庭生活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能力的增强,将为童装市场提供一个发展空间。
(二)儿童人口环境变化,将呈现新一轮的消费群体
在今后几年,我国将进入第三次生育高峰期(第一次在50年代;第二次在80年初)。预计到2010年,我国新生儿出生将进入一个高峰期。我国儿童人口环境将随着新生儿出生数的增加而发生变化,每年新生儿出生数的增加,在童装市场形成一个日益扩大的消费群体,这些潜在的需求,有利扩大童装消费量。
(三)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将拉动童装市场的消费需求
我国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在未来的十多年时间中,随着各地区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将带动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预计到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可达到46%左右,到2020年可望达到55%左右。在实施城镇化发展和建设中,通过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农业生产逐步向工业生产和服务业转移政策的实施,让这部分农村转移人口在产业调整中使他们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当他们收入达到一定水准后,其家庭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随之,这部分家庭对孩子衣着商品需求的观念也将发生变化,从现阶段以满足基本生活的温饱消费需求,逐步转向以追求生活质量的品牌消费需求,并将成为童装市场的潜在消费群体。(现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村现有1.1亿的富裕劳动力中,目前有9000万人实际在城镇生活),当这部分潜在消费需求转化为实际消费需求后,有利于扩大该市场童装消费需求量。
二、中观
(一)产业性质
我国目前有从事童装生产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1万余个,其中大部分为个体工商户。个
体工商户和从事低档产品加工的小型企业是我国童装企业模式的主流。我国童装企业全部为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三资企业。
我国本土童装企业的发展渊源大体有三种。第一种是由手工作坊发展而来的,立足于国内中、低档市场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多集中于广东、浙江两省的两个产业集聚地,其产品主要针对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适应我国目前的消费格局,在市场份额中占有极大的比重。第二种是由外贸加工起家,立足于海外订单的外加工型企业,这些企业多集中于江苏、福建、山东、和广东,其中江苏和山东两省是传统的服装外贸大省,出口形式多为来料加工,这类企业产能强、技术工人素质高、注重生产管理,在生产方面优势明显。第三种是一起步就按照企业化建厂,多采用较先进的企业机制,创造品牌,主要致力于国内市场扩展的大、中型企业。这类企业比较注重品牌,注重经营,企业管理比较完善,发展至今,已形成所谓的“国内大牌”和“国内品牌新生代”群体,占据了我国大中城市的大部分商场。这类企业多集中于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发展后劲十分强劲。
童装涵盖了0-16岁年龄段人群的全部着装,根据儿童的体貌特点和对服装的设计需求和消费特点细分起来应包括:0-2岁段婴儿装,2-4岁段的幼儿装,4-6岁的小童装,7-9岁的中童装,10-12岁的大童装,13-16岁的少年装。我国婴儿装、幼儿装、小童装和中童装发展已出具规模,产业层次比较明显,拥有各自的领军企业,品牌数量相对较多。大童装和少年装则比较薄弱,特别是少年装几乎以成人休闲装代替。
从企业效益状况来看,产品档次高、附加值高的企业,效益状况较好。以批发市场销售为主导的小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众多,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不断有企业被淘汰。企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程度较深化的企业相对比较稳定,并抢占到被淘汰的小型企业的市场份额。
(二)产业规模
随着家庭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城市居民逐步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中国童装市场的消费需求已由过去的满足基本生活的实用型开始转向追求美观的时尚型,部分经济发达的城市,消费者对童装需求趋向潮流化、品牌化。中国童装消费均呈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童装成了服装业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2010年新生儿出生数将进人高峰期。以后几年新生儿平均出生率保持在15%左右的比率增加,每年增加2-3万新生儿童,到 2010年新生儿的出生数将在近几年平均出生数的基础上增加一倍。以此新生儿出生增加的比率类推到全国逐年增加的儿童人口数,中国将形成一个庞大的儿童消费市场。童装市场成为了服装业的竞争焦点和新的蓝海。
中商情报网研究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底,中国0-14岁的儿童人数为2.5亿人,2008年中国童装市场规模达到552亿元,中商情报网分析师预计到 2013年中国童装市场规模可以达到920亿元,2008-2013年中国童装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年均复合增长率(CARG)10.8%的增长速度。
(三)产业分布情况
我国童装生产产业集群化态势明显,广东佛山和浙江织里两大童装产业集群发展迅速。浙江省湖州织里镇拥有童装产业从业人口7万多人,童装生产企业约6000家,年童装产量1.2亿件,产值30亿元,拥有童装、棉布等六个专业市场,年市场成交额达90亿。
佛山环市镇拥有童装及相关企业2300家,童装年产量达1.7亿件,年生产总值在35亿元以上,童装行业从业人员达到7万多人,出口创汇达2000万美元。
另外,在江苏常熟、福建石狮都有童装企业集聚现象。常熟是以加工为特点的企业集群,而石狮童装则是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依托的企业集群。这些地区都具有强劲的发展后劲和增长潜力。
在童装的主要产区中,品牌集中度最高的是上海、北京、深圳,其中上海童装品牌数量和知名度都在全国位居榜首。近年来,海外品牌纷纷入驻上海,更为上海童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动力。
(四)产品销售渠道模式
随着服装行业的发展,服装销售的渠道和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革和创新,迄今为止,各种新的销售渠道逐渐明晰,对服装销售的增长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2010年,我国服装市场销售额将近5000亿元,其中:城镇约为3500亿元,农村为1500亿元左右,城乡之间的比例大约维持在3:1弱一点的水平,这和快速消费品3.6:1有着相似程度。这种比例之下是更为详实的比例与结构,不同档次的服装对于选择适合的销售通路,并进行有效的渠道模式设计意义重大。
综合下来,商场、超市、服装批发市场、专卖店、折扣店等都是服装销售的重要场所,这些主要的场所之外,创造性的其他销售终端也还存在空间,比如网上购物、比如店中店等等。
一个服装企业如果没有对自己的企业资源、市场营运资源、消费趋势有足够了解的话,那么很可能制定的是与强敌直接竞争性的战略规划。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前的奢侈品开始进入普及阶段,从而将不同的企业销售价值区分开来:品牌与时尚、实用与成本是两个主要的分支,是谓顶级品牌和行业巨头。一个在于创造足够的时尚与流行,靠品牌拉动消费;一个是顺应市场需求,靠市场和渠道的充分拓展实现战略突进,短时间成就高的市场份额。在顶级与巨头之间是广阔的混合模式,需要技巧和跟随策略,主要是借力顺势。
目前在中国的服装行业,产业空间还是很大的,关键问题是怎么充分的认识自己的资源现实,找到很好的企业价值提升路径,从图中看到,品牌道路空间没有规模道路空间大,也说明了中国服装市场发展阶段的规模特性,发达国家的服装发展空间态势与我国现阶段的相反,他们是品牌的空间要大于规模的空间。
(五)技术含量
从纺织服装业的原料—纤维工业看,广东省多个地市利用政策环境、地理位置及资金等优势,引进了一批国外先进设备,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全省引进棉纺锭占全国引进总量的1/3;化纤长丝生产线100多条,拥有国际先进的聚酯熔体直纺、复合纺丝设备、生产能力达6万吨的聚合设备以及双机头高速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线,居全国之首;新型经纬编针织设备、织袜设备及无梭织机,拥有配套生产的200多台套印、染、后整理设备及电脑测色,电脑分色、制版等电子计算机辅助生产手段;电脑设计放样、排版、缝纫挂袋传输立体整烫等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和生产系统在服装业中已逐步应用。在先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开发了一批在全国领先的新产品和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如新型差别化纤维涤棉复合丝新面料,仿棉、仿麻型化纤长丝面料,纯棉精梳纱,气流纺纱,拉舍尔腈纶毛毯,高质量的色织布,系列牛仔布和印花装饰布等产品。
(六)市场竞争状况
2010年,童装行业和童装市场正处于“大浪淘沙”的进程中。一方面,很多童装品牌迅速发展,如巴拉巴拉以约两千家店的市场规模成为行业和市场的焦点;网销童装品牌绿盒子获得风投1.2亿元人民币的风险投资;博士蛙在香港成功上市后跃升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儿童消费品企业;另一方面,曾经信心百倍地进入童装领域的不少企业却黯然神伤,甚至有的企业经过几个月、一两年后不得不惨淡收场。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服装业,如果说还有最后一块“金矿”尚未开发的话,那非童装领域莫属。但随着市场的成熟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众多厂家蓦然回首,发现童装市场已是一片灯火阑珊。
目前,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客观的利润空间早就吸引了大批品牌关注,其中不乏本土驰名成人鞋服品牌,如七匹狼、森马、太子龙、Me&City、江南布衣、康奈、李宁、安踏、361度等;还有成人单品品牌转营童装品牌的,如鄂尔多斯童装等;还有外贸企业以童装品牌经营的方式经营国内市场,如宁波百慕的Alphabet等都企图从中分一杯羹。同时,电子商务的逐步成熟,也使一度靠成人男女装取胜的B2C公司将触角延伸至童装领域。目前最火爆的两大服装B2C公司凡客诚品和麦考林均做起了童装生意。
甚至一些国际服装巨头也纷纷出手,觊觎这一新兴市场。如Gucci、Fendi、Burberry、Dior,时尚品牌如Baby Phat Junior、Diesel Kid、D&G等,美国高街品牌American Apparel还特意推出了有机棉制的童装。其中,Dior童装2010年已经在上海和杭州开店;Armani、Burberry童装系列也在杭州大厦童装区开张;Gucci童装入驻上海,越来越多的奢侈儿童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这些参与者促使国内童装品牌经营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同时也促使国内童装市场的竞争升级,可以说这是童装品牌经营时代的真正降临。
(七)市场变化趋势
09年童装市场受到去年金融危机“寒流”的侵袭,将迎来新的市场挑战,较多的童装企业对未来的经济形势尚难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在策划今年市场营销策略中,对今年童装市场总体趋势处于扑朔迷离的状态。
从近期童装市场此起彼伏的走势,预测今年童装市场由于受到居民预期可支配收入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对童装需求将从数量上的减少或品牌档次上的降低来满足孩子衣着打扮,消费需求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今年童装市场有序和稳步地发展。
据业内资深人士分析,2009年6、7月份是服装行业最低迷的时间段,因此整个服装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这个服装行业的冬季。
将遭遇资金困难经济的低迷,让相对弱小的童装行业受到很大冲击,首先,童装企业大部分属于中小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小,企业规模不大,如果销售受阻,将造成企业库存压力的增加,最终导致流动资金的困难,虽然政府加大了对中小型企业的贷款力度,但由于前两年服装行业的过热发展导致银行对服装企业贷款的慎重,因此童装企业想要从这个政策中获得支持还需要一个时间段。在2008年的经济形势下,童装的融资渠道也将受经济形势影响,越来越窄。
2009年的消费市场将持续低迷状态,但是经济周期中将由波谷走向波峰,在市场回暖的时刻,只要赢得当时的主流消费群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赢得一个时期的市场。
“80后”作为未来几年的新生消费群,在服装消费市场转好后,将为新的品牌和产品创造新的空间。因此提前研究“80后”的消费特征和习惯对未来童装市场的把握和拓展将十分有益。“80后”基本是具有比较务实的享受型和比较成熟的品牌选择能力的消费群体,有个性、时尚、快时尚的追求,对品牌诚信提出很高要求。体验消费如果说在“70后”、“70前”的消费者中过于超前,那么“80后”的消费中体验消费将是不错的一张牌,“80后”更加乐意为舒适的购物感受付费。80后消费时代,网购也更加盛行。
(八)相关产业发展情况
1、纺织业:我国纺织工业主要集中浙江、江苏、山东、广东、上海、福建六大省份,出口额占全国80%左右。广东主要出口香港;浙江的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江苏、山东以
棉制品为主,利润较高;上海是主要的出口口岸;福建以针织、机织服装成衣为主。当然这六大省市也存在分化,上海的发展明显已经减速,江浙两省填补了上海留下的大量空白。山东纺织业在环渤海经济圈已显示出强大的领头作用,其纺织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广东纺织业的增速不很理想,一方面是由于该地区纯加工贸易的模式存在弊端;另一面,该地区也逐渐有选择地退出传统行业而专注于新兴产业,但是广东纺织业的整体工业化水平高于江浙两省。
从区域分布的前景来看,短期内这个格局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可能存在的变化有两个:第一是福建可能超越上海;第二是中西部的产业质量可能会得到一些提高。但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纺织工业本身发展阶段的进一步跃升以及沿海省份在高新产业上的逐步壮大,国内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物流水平继续提高,纺织产业有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
2、印染业:印染行业是纺织行业中的重要行业,是家用纺织品开发产品、提高附加值的重要环节,也是产业链中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
“十五”期间以来,中国的印染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印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国内国际竞争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2000年到2005年,印染6大类的产品出口数量从38亿米增加到103.7亿米,平均增速达82%;出口金额从28亿美元增加到84.8亿美元;印染企业的户数从858家增加到1778家;印染布的产量从158亿米增加到360亿米,平均增速达17.9%;销售收入从513亿元增加到1345亿元,平均增长21.2%;印染产品的出口交易值从242亿元增加到457亿元;2005年全行业利润达到41.4亿元。比2000年递增了27.9亿元。
中国印染行业产品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得益于中国企业进行的技术改造。近年来,不少中国印染纺织企业通过改善设备、加强自主研发能力等手段,使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
三、微观
(一)消费观念的更新,将影响消费需求变化
随着童装市场新一轮消费群体的诞生,其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受到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对童装的需求趋向于品牌化、个性化和时尚化。未来几年中,童装市场消费对象以年轻家庭为主,由于这些家庭主要成员年龄都在二十岁至三十岁之间,他们的消费习惯和需求心理是以品牌商品为主(收入高的以著名品牌为主;收入一般的以大众品牌为主)。当他们有了下一代后,他们对品牌商品嗜好也会延伸到孩子身上,尤其是现在的年轻家庭,他们接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水平都有所提高,其消费观念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职业阶层的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家庭审美观不同,也会产生消费需求不同。消费需求观念的更新,将会使这部分新诞生消费群体的潜在需求,由现在的注重质的消费阶段向感情消费阶段和体现社会阶层身份阶段过渡。消费需求观念的更新和消费需求心理的变化,必然会推动童装经营企业营销策略的变换,通过确立与消费需求相适应的市场营销理念,以迎合童装消费新的需求。
(二)童装市场蕴藏的需求受到童装经营企业的普遍关注
近几年,随着童装市场人口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购买力的增强,较多童装经营企业,展望到了童装市场发展的前景和消费潜在需求的增长空间。为抓住童装市场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许多童装企业通过提升品牌内涵和知名度,积极拓展市场和组建营销网络来提高童装经营的市场占有率。在终端市场,大部分商场对童装经营业态关注程度也有所增强。在每年的商场经营业态的调整中,其童装经营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展,童装经营面积扩大,使商场童装品牌丰富度得到提高,商品门类和款式规格更趋齐全,能迎合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以追求童装经营的规模效应。还有,在童装二级市场受到童装消费群体逐年扩大和童装消费需求量
增加的影响,该类市场童装品牌专卖店步入发展期和成长期,童装品牌专卖店的发展,推动了童装二级市场品牌经营的发展。
(三)童装市场经营模式呈多元化格局
目前,童装市场经营模式呈多元化格局,大致可划分为:童装批发经营市场和童装品牌经营市场。其中,童装批发经营市场是以满足低端消费需求为市场营销定位,该类市场特点是大众化、常规化、规模化,价格定位较低,产品批发销售渠道依赖于1亿多的儿童低端消费者。国内最有代表性的童装批发经营市场,有浙江省湖州织里童装市场和广东省佛山童装市场,该市场已经形成童装产业集群效应。如浙江省的织里镇童装市场,目前拥有童装企业4980多家,缝纫设备10万多台,从业人员12万多人,年童装产量2亿多件(套),年产值51亿元左右,在国内童装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如广东省佛山童装市场,目前拥有童装企业2000多家,从业人员7万多人,年童装产量1.7亿件(套),年产值35亿元左右。这两个地区童装市场已形成了从织布、印染、制造、辅料配套和批发、销售为一体的童装产业链,使其产品生产成本明显降低,产品销售价格在童装市场具有较高的竞争力。由于这类市场直接面向终端客户,市场信息反馈较快,企业规模较小,生产调头较快,其生产周期和产品更新速度以及价格优势,吸引了中、低端市场需求,并成为童装市场新崛起的“童装名镇”。但随着童装市场营销环境和消费需求发生变化,中、低端市场在今后几年将有所缩小,童装批发经营市场会面临童装品牌经营市场竞争,因此发展童装批发经营市场的品牌经营,确立品牌经营理念已迫在眉睫。
(四)企业内部环境
我们企业内部针对本公司的经营模式设置了八个部门,分别是CEO,人事经理,技术指导经理,开发部经理,采购部经理,会计主任,销售部经理,市场总监,广告部经理。
公司自成立以来,以坚实、稳健的步伐不断向前发展,现已成为集坯布生产、面料研发、花型设计、款式设计、印染加工为一体,内销、外销同步发展的知名企业。形成了印花系列、素色系列、贡缎系列、小提花系列、大提花系列、色织系列、真丝系列、高档特殊面料系列、高档装饰布系列等九个大类,五千多个品种的经营规模。
加入中国童装毛织服饰供应网,一直依靠其丰富的资源渠道,凭借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秉成“专业服务童装行业”的企业信念,以真诚的服务、高质量赢得了童装行业人士的信任。
(五)目标顾客
1、产品对象:
为3-16岁(身高为100-160CM)个性张扬、时尚意识强烈的都市儿童专业量身定做。产品种类:T恤、衬衫、夹克、外套、背心、棉褛、羽绒服、牛仔装运动服、风衣、童大衣、休闲裤、裙类等服饰。
2、运营模式:
采用当今国际双赢致富的直营连锁店和加盟(代理、合)连锁店等先进营销模式,通过规模化,网络化的市场开拓为先导,实现高效的品牌运营管理体系,通过资金与品牌的密切结合,以及资源的有机整合,双方共享着商业荣誉与利益
(六)竞争者
2010年,童装行业和童装市场正处于“大浪淘沙”的进程中。一方面,很多童装品牌迅速发展,如巴拉巴拉以约两千家店的市场规模成为行业和市场的焦点;网销童装品牌绿盒
子获得风投1.2亿元人民币的风险投资;博士蛙在香港成功上市后跃升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儿童消费品企业;另一方面,曾经信心百倍地进入童装领域的不少企业却黯然神伤,甚至有的企业经过几个月、一两年后不得不惨淡收场。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服装业,如果说还有最后一块“金矿”尚未开发的话,那非童装领域莫属。但随着市场的成熟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众多厂家蓦然回首,发现童装市场已是一片灯火阑珊。
目前,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客观的利润空间早就吸引了大批品牌关注,其中不乏本土驰名成人鞋服品牌,如七匹狼、森马、太子龙、Me&City、江南布衣、康奈、李宁、安踏、361度等;还有成人单品品牌转营童装品牌的,如鄂尔多斯童装等;还有外贸企业以童装品牌经营的方式经营国内市场,如宁波百慕的Alphabet等都企图从中分一杯羹。同时,电子商务的逐步成熟,也使一度靠成人男女装取胜的B2C公司将触角延伸至童装领域。目前最火爆的两大服装B2C公司凡客诚品和麦考林均做起了童装生意。
甚至一些国际服装巨头也纷纷出手,觊觎这一新兴市场。如Gucci、Fendi、Burberry、Dior,时尚品牌如Baby Phat Junior、Diesel Kid、D&G等,美国高街品牌American Apparel还特意推出了有机棉制的童装。其中,Dior童装2010年已经在上海和杭州开店;Armani、Burberry童装系列也在杭州大厦童装区开张;Gucci童装入驻上海,越来越多的奢侈儿童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这些参与者促使国内童装品牌经营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同时也促使国内童装市场的竞争升级,可以说这是童装品牌经营时代的真正降临。